人文艺术 > 《康熙王朝》中,周培公见蜡烛都未捻后,为何确定是太监要作乱?

《康熙王朝》中,周培公见蜡烛都未捻后,为何确定是太监要作乱?

2020-09-08 04:01阅读(64)

《康熙王朝》中,周培公见蜡烛都未捻后,为何确定是太监要作乱?: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康熙王朝》?这类电视剧通常能够一个细节折射出大智慧。虽然大部分是作者

1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康熙王朝》?这类电视剧通常能够一个细节折射出大智慧。虽然大部分是作者的构想,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事件。

今天说的主角是周培公,一个家境穷困的人物。他有一封皇帝早年老师为他写的推荐信,其实他拿着这信给皇上,一定会被任用的。但是他坚持要靠自己做官。他没有钱,为了换豆腐脑,万般无奈,他就把这信给小女孩写状词了。最终皇帝还是知道了此事。周培公与康熙间的君臣之情说不尽。

有一个晚上,风呼呼地吹,也没有月光。那时吴三桂正举兵反清,有位冒充朱三太子的人想与其里应外合。大臣都在一起商量对策。不久,蜡烛燃尽了,周培公就吩咐太监拿点蜡烛。
谁知,太监拿来好几根蜡烛,还都未捻!周培公瞬时做出判断:“胡太医,当心太监作乱!”

  蜡烛未捻,同太监作乱有什么关系呢?历史上,政变很多时候都会有太监的影子,他们是离皇帝、宫廷最近的人,往往他们的一刀才最致命。

周培公断定是冒充朱三太子的人把太监收买了,企图趁夜黑风高偷袭。所以太监也就做个手脚让蜡烛不能点亮。

不知道为何不整几个有捻的蜡烛?混一起不就不会暴露了?

  周培公的结果并不怎么好。打下江山的是满人,但是还是汉人维持天下,为了天下不顾性命!清朝有不少有名的汉臣都不得善终。

2

其实周培公判断出太监作乱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发现蜡烛没有捻,而是送蜡烛的太监趁乱逃跑了,他才得知宫中的太监们已然开始逼宫行动,而周培公早已从卧底太监小毛子口中得知,一个关于朱慈炯密谋了数年的惊天阴谋,他在宫中编织了一张“网”,而这张网的可怕之处是因为网的本身是由一群不要命的“杀手”组建而成,为等待杀康熙的死命令而沉睡多年。

为什么周培公直到发现蜡烛没有捻才大喊出让胡太医当心太监作乱呢?

其实周培公早知知晓禁宫中会有太监作乱,只是不知道他们的行动时间,就在太监送上无捻蜡烛趁乱逃走之时,周培公幡然醒悟,大声告诉胡太医。

“哎,蜡烛怎么都没年啊?”
“胡太医,注意太监作乱”

不知大家在看这个桥段时有没有发现,周培公告诉众臣蜡烛无捻时旁边递送蜡烛的太监急忙转身离去,而且桌台上的蜡烛几乎燃尽,太监们知道这正是灯下黑下手杀康熙的好时机,周培公话音刚落,潜伏的太监们已然换衣带刀冲杀而出。

胡太医带领太医院的将士们从救死扶伤,被逼成了杀敌猛将,可想而知康熙的处境是多么悲惨,但是令人欣慰的是连太医院的太医们都愿站出来替康熙挡一刀,可见康熙气数未尽,帝王之气还是在向康熙这边倾斜。

康熙以苦肉计为为影,成功把太监小毛子送入朱慈炯的卧底之中,打探出宫中确实有太监为朱慈炯的同谋,待机而发。

杀鳌拜时康熙已然知道在对自己不利和自己不相信的人行列中安插眼线卧底,更何况现在的康熙帝也算是经历尽磨难,看尽朝中百态之人,怎么能没点心机果策?

不是康熙太“狡猾”,而是朱慈炯太愚蠢。

当时的康熙是如此的看重周培公,怎能不把此时告知周培公呢?

所以周培公由此才准确无误的断定此时太监们必有所行动,大喊:胡太,医小心太监作乱。

可惜人算不如康熙算,更不如孝庄太后神算,早已在宫中布下天罗地网,引蛇出洞,群聚而歼之。

图海带领久经沙场的手下和胡太及其下属联动行动,内外包夹,分散剿灭,在两者联动的情况下将宫中的造反的太监及朱慈炯的虾兵蟹将被杀的支离破碎,片甲不留。

朱慈炯及其信徒未能坚持到吴三桂大军的到来已然兵败,只能趁机让手下故作佯攻,自己扮作小兵趁乱逃走。

朱慈炯及吴三桂等人太过于轻视康熙及孝庄太后的情商和智商,贸然行动,首尾未能呼应,而且两人也是心怀不轨,互相利用,最终自食恶果。

我是追溯历史传奇,一家汽车公司的失效分析师,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吐槽。

有关汽车,日语,英语,自考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谢您的阅读。

文/追溯历史传奇(原创)

3

清皇室所用的蜡烛和其它日用品都是由专门的作坊来生产的,由皇室管理机构人员也就是太监来监制,有专门一套严格的监管和使用制度,来不得半点马虎,要是出了问题,就是严重的事件,轻则各种处罚,重则砍头。所以正常情况下是很少出现问题,况且是所有蜡烛都这样。

电视剧中出现了所有蜡烛都无烛捻,说明这不是一次制作过程的疏忽,而是有意行为。因为古代人夜间照明完全依靠蜡烛,如果有人故意让蜡烛点不着,那就是有所企图,而且这个蜡烛是由太监管理的,说明问题出在太监身上,由此判定是太监作乱。

周培公天性聪明,且此时他正全力协助朝廷削藩,对削藩可能产生的问题也早有警觉,所以一发现这个问题,立刻联想到可能发生内乱,他立即着手部署平乱。

4

周培公也是个苦出身,从小父母双亡,一路坎坷,经过多年的磨难,终于获得了康熙的赏识,成为皇帝身边重要的谋臣。

题主所问的问题,正值三藩作乱之际,朝廷内外一片混乱,北方还有蒙古诸部、西北王辅臣虎视眈眈,南方半壁江山尽入三藩手中,怎么看当时的时局,大清都是风雨飘摇的孤舟一般,随时都有可能倾覆。

在这个最绝望的时候,年轻的康熙皇帝甚至都想着退位来逃避了,而一路呵护他长大的孝庄太皇太后自然是痛心疾首,不断地给他做思想工作,同时还得给内外的朝臣们打气,此时的孝庄,压力空前之大。

而外边的朱三太子,经过多年的秘密培养,已经在宫里面安插了很多内线,许多太监都成了朱三太子的人,先行潜伏,待时机成熟举事。

因为和吴三桂在一些条件上谈不拢,朱三太子索性自行举事,组织宫里面的太监作乱,在乱局中杀掉皇帝和若干重臣,以成大事。

正在太监们蠢蠢欲动准备举事的时候,周培公和其他大臣们商讨平定吴三桂的事情,无意中发现蜡烛一根根的都没有捻,眼看黑灯瞎火的,政治嗅觉灵敏的周培公迅速向胡太医大喊:小心太监作乱。

这样当太监们潜伏出动的时候,胡太医组织起力量进行反击,避免了措手不及的窘境,化解了一场潜在的巨大危机。

当时清宫里的太监们负责紫禁城的大多数后勤事务,包括蜡烛,如果蜡烛没有捻,那只有2种可能性,要么是负责采购的太监们贪污吃回扣,买了一堆没有捻的蜡烛,但这蜡烛是每天都要用,皇帝妃嫔等主子们天天都看得到的东西,聪明的太监不可能在这个上面揩油水。

那另一种情况就是太监故意让蜡烛没有捻,毕竟在没有电的时代,照明主要还是得靠蜡烛,一旦没有蜡烛,夜晚的紫禁城那就得一片黑灯瞎火的啥也看不见,那某些人如果要干一些事情就方便的多了,而在漆黑一片一下,肯定会越搞越乱,越乱自然越好。

因此,周培公凭借多年的经验直觉,尤其在这个风雨飘摇的乱局之中,敏锐地察觉到一丝不对劲,毕竟要杜绝一切潜在的风险,于是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朝胡太医大喊“小心太监作乱”。

后来,周培公又自告奋勇,主动请缨,进入兰州城劝降了当时清廷西北大患王辅臣,为康熙皇帝立下了汗马功劳。

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将其派到地方任职,周培公因个性问题,与地方官员合不来,干了几年就辞官回乡赋闲去了。

直到1690年,噶尔丹举兵反清,已经在家赋闲近十年的周培公希望复起,写信给康熙皇帝,呈上了一些“平叛良策”,大多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采纳,康熙还安排他去盛京做提督,为大清守边。

1701年,周培公死于任上,享年69岁。

相比较张廷玉、李光地、姚启圣,周培公的官做的不算大,死后享受的待遇也不算高,总体中庸,总体还好。

5

这是《康熙王朝》里第22集的剧情,这几集周培公貌似开了外挂一样。

这一集讲的是小毛子从监狱逃出后,孝庄太后严厉教导康熙,让他振作起来,说康熙最大的心魔在于自己,并不是吴三桂,杨起隆乱党闯入皇宫,太监也一同造反,直接威胁到了康熙和孝庄太后的危险,但是这一切也是虚惊一场,因为周培公即使察觉,他发现

蜡烛都未捻,就立刻断定太监有可能造反,难不成周培公会算?

当时周培公和一群大臣在商议,恰好蜡烛燃尽,周培公吩咐下人取来几十支蜡烛,随手拿了一支蜡烛准备点燃,发现点不着,将蜡烛拿起来一看,没有芯,此时的他只是潜意识的认为蜡烛也有质量问题,偶尔出现一两支没有芯的蜡烛应该很正常。

所以又取了一支,结果还是没有,他立刻将几十支蜡烛全部拿出来,大臣们全部查看,结果发现全都没有芯,周培公又将一支蜡烛掰断,发现整支蜡烛都没有芯,其他大臣一脸迷茫,之后周培公眉头一皱,立刻走向门口,大喊一声“胡太医,当心太监作乱!”

恰好是周培公的这一提醒,让胡太医能够及时做好防备,不至于措不及手,这也要注意到的是,周培公为何能从蜡烛未捻的这个细节就发现有人要造反?还直指太监?

这还是周培公对宫廷的制度比较了解,我们先来看看太监的职责有哪些?

从上图可以看出,太监还负责收贮物品,以备御用,而这个蜡烛就包括在内,宫中没有灯泡,只能用蜡烛照明,而太监就负责采购、保管、分发和使用,按理来说蜡烛都有芯,太监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即使犯了,也都只是头部没有,不会整支蜡烛都没有芯,而且几十支都没有,所以周培公立刻断定太监肯定有问题。

那么太监为何要在蜡烛上做手脚?

主要是蜡烛燃尽后,太监们可以趁着夜色,又没有灯火照明,一来方便自己行动,二来还可以保证自己的隐蔽性,造成恐慌,让他们无法察觉到自己有多少人,也判定不了方向和行动路线,更不知道往哪里调兵,调多少兵,所以值事的大臣和侍卫护驾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加,太监成功的可能性变大。

但是因为周培公提前发现,蜡烛并未燃尽,太监不得不提前造反,由此可见周培公的洞察能力是非常好的,但是下场却不好。

【文/羽评郡主,欢迎关注】

6

《康熙王朝》中,周培公从看到蜡烛没有捻,就确定太监要作乱。反应了周培公的对局势的预见性;对事情变化的敏锐性;处理复杂事情的条理性;决断事情的果断性。也见证了周培公的不世出之才。

康熙遇到了自“擒鳌拜,乾纲独断”之后最大一次挫折。

康熙自从扳倒了鳌拜后,可谓意气风发,乾纲独断。但是在不知不觉中,人生的第一个巨大到足以令其崩溃的挫折也悄无声息汇聚一起悄悄袭来。

康熙决定撤藩,朝廷一片哗然,与朝臣、吴三桂互相试探,几个回合以后,朝廷内也几乎没了反对的声音了;而吴三桂开始问康熙要土地、耕具、种子,一副完全服从朝廷决定积极撤藩的样子。成功竟然如此容易,康熙也因此有点漂了。在太监黄敬的带领下,私自出宫,还把歌女紫云养了外宅。真是事业爱情双丰收阿。


但是现实立刻打脸,而且相当沉痛。吴三桂杀了朱国治反了。这种毁灭级的“失误”使得康熙产生了心魔,康熙对自己失去了自信,一度想退位。孝庄无奈之下,只能出面站台稳定朝局。然而真正的政事却只能交给索额图、明珠和周培公三人来处理。

然而一个巨大的阴谋即将被揭开,阴谋一旦得逞,便再无大清。

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联合朱三太子杨启隆要外宫中行刺康熙,引起朝局大乱,以配合三藩在云南起兵。


而朝廷一旦混乱,便立刻是天下大乱的格局,南边有三藩号召恢复汉室;北边有察哈尔等蒙古诸王公的蠢蠢欲动;西边有陕甘总督王辅臣的虎视眈眈;东边有台湾明郑势力的不断袭扰。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而就在这最艰难的时刻,一个小小的意外,让周培公敏锐地发现了“宫中爆乱”发生的准确节点,和需要防范的主要对象。

“哎,这蜡烛怎么都没捻啊?
胡太医,注意太监作乱”

其实并不像电视剧里穿帮的棉线芯洋蜡,在清朝蜡烛没有捻是很正常的,因为那个时候用的蜡烛,可以参考现在寺庙里用的蜡烛,他的捻不是棉线做的,而是实心芦苇杆做的,时间长了中间的芦苇芯容易蛀掉,而点不燃。


而且用的蜡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无烟蜡,烧出来黑烟比较多,所以要有人专门伺候着剪烛花,这是下人干的活,外宫中自然就是太监干的活。所以宫里晚上一般都不会去商议军政要务,因为这个场合避免不了太监的参与。

而周培公等人已经在此办公好几天了,太监们也在这伺候好几个晚上了,对宫内的情况和形势也了如指掌了。此刻康熙已崩溃,正是可以趁乱行动之时。


正是这没捻的蜡烛给了周培公发现问题的机会。
蜡烛没有捻,天黑就看不清脸,太监正好可以趁黑动手。而此刻桌上蜡烛就要燃尽,太监拿来的却都是没捻的蜡烛,这说明太监们即将动手作乱。


宫里的太监大都是前明留下的,很多人都秘密参加了“三郎香会”。虽然此前康熙用了苦肉计让太监小毛子卧底“三郎香会”,已经掌握了情况。但是康熙此刻一连串的打击,康熙现在的主要精力还在对付难以敌对“心魔”。


而此刻宫内一应应对全权交给了周培公。
周培公并没有像康熙那样提前布过局,但是就从“蜡烛没捻”就判断出了今晚要出事,从细节中发掘问题的发展程度以及转机,难怪周培公可以在种种逆境之中,抓住机遇,不断地扭转危局,挽狂澜于既倒,对大清功同再造。


这也是后来康熙敢不顾朝局反对,乾纲独断,让周培公出任“抚远大将军”,带着孝庄的三千家奴去平叛的主要原因。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7

《康熙王朝》作为历史正剧的高峰之作,塑造出了无数的经典角色,而这些角色的塑造往往是通过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来完成的。如康熙身边的智囊臣子中就塑造出了几个性格迥异的人物,但是惟有周培公符合我们对一个儒将的一切想象。他出身贫寒,却盛负才名,得康熙帝师伍次友推荐却不寄人篱下,只想富贵直中取。一封给宰相的推荐信也抵不过他与小姑娘的贫贱友情。幸被康熙发掘,破格提拔,进入上书房行走。

而周培公在发现送来的蜡烛都没有捻的时候,很快就反应出来是太监要做乱,并及时加以防备,将这场宫廷逆乱镇压在了萌芽状态。当时的形式晦暗不明,三藩王刚刚造反,朝廷大军节节败退,康熙对自己的独断专横生出愧意,决意废掉自己的帝位。而外面又有三郎香会的叛贼,这时的大清王朝风雨飘摇,正处于关键的十字路口。

为什么周培公能那么快就判断出是太监在捣乱呢?众所周知,有清一代设立了内务府来掌管宫廷大小事宜,并把太监分为十二监,各有所司,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而这些太监中恰好有一司是负责宫内日常物品的采购与监造,而上书房的蜡烛通通没捻,说明这绝不是偶然。因为负责此事的太监是要对采购(或监造)的蜡烛负责的,就像修建长城的砖石上要刻上工匠的名字一样。所以这个时候所有的蜡烛都没捻,说明这些太监连死都不怕了。他们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要造反。

而自从秦王扫六合之后,太监就在中国的政治局面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无论是赵高矫旨,还是东汉的十常侍祸乱宫廷。历朝历代的宫中政变和政事更迭,背后总是少不了太监的参与,所以想到太监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此时的大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些太监将蜡烛中的捻通通毁掉,目的便是要让宫殿中漆黑一片。因为在灯火通明的地方,这些太监很容易就被一网打尽。所以不难推断,这些太监要造反,而目标则是康熙皇帝和孝庄太皇太后。所以周培公判断出了太监的意图,在康熙的寝宫外设下埋伏,便将这些太监通通一网打尽。

通过这件事就可以充分证明周培公此人绝不仅仅是一个会读书的读书人,他还精通文韬武略,是文武全才。并且反应灵敏,为他日后平察哈尔王和吴三桂埋下了伏笔。但是也为他日后被放逐盛京做足了铺垫,因为周培公不会收敛锋芒,毕竟上书房大臣都在,自己就和胡太医把事情给搞定了。有时候国家的安危不重要,自己的禄位才更重要,能力强的同事是会被人记恨的。

可怜一代儒将,因为满汉之分,被康熙放逐在那样一个冰天雪地之中,抑郁成疾,遗憾终身。

以上。

8

周培公看到蜡烛没捻后第一时间判断太监造反,这个细节充分反应了周培公为人机警,善于决断的特点。

那么周培公是如何根据蜡烛没捻儿这件事来判断太监造反呢?

这还得结合当时的大环境来看,当时发生了两件大事,首先皇后赫舍里去世,宫中正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紧接着吴三桂起兵造反,康熙皇帝撤藩计划落空,与此同时吴三桂联络了“朱三太子”,准备里应外合先行刺杀康熙。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皇宫严密戒严,大臣们也是紧绷着神经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所以当周培公发现连续几个蜡烛都没法点亮时,于是判断是太监专门将蜡烛念儿抽走,以便趁黑好作乱。

9

都说历史剧有捕风捉影之嫌,但随着编剧薪资的上涨、能力的提高,风也越来越大,影子也越来越真实。

应该承认,历史剧大多都是根据历史上所发生的事实而改编的,虽然和事实有或大或小的差别,但里面中的人物和事件大多确实存在。

《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就演绎出了清朝康熙年代间的一个事件,里面的周培公,作为康熙皇帝身边的重要人物,辅佐皇帝处理了不少的国家大事。

周培公不仅机智聪明,而且心思缜密,他能有后来的成就,本就与和皇帝的信任分不开。

周培公曾和皇帝的老师有过结交,且还为周培公写了一封推荐信,但是周培公并没有将这封推荐信交给皇帝,而是凭一己之力,通过科考路线做上了官,同样是个人努力,在此之后和皇帝之间的关系走得非常密切。

这部电视剧里有这样一个情节,也是通过这个情节,让皇帝从此更加坚信周培公的能力。

这一情节背景就是发生在1674年的三藩之乱期间,吴三桂叛变,想要推翻当时大清王朝的统治,甚至和其他二藩先后照应,使当时的王朝一片混乱。就在吴三桂和其他两位叛臣商计准备推翻大清王朝之时,其他的官员们聚集在一起商讨怎样解决如此问题。

当时的康熙刚刚打败鳌拜,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时,并没有察觉到有危险正在向自己逼近,因为康熙不合时宜地做出了削藩决定,三藩震惊。

吴三桂哪肯就范,杀死了朱国治,彻底走上造反道路,想要推翻清朝,如果计划成功的话,大清王朝就得被赶往东北地区继续过渔猎生活。

就在宫中一片混乱之时,周培公意外发现了一件怪事,由于大臣们商讨时间过长,蜡烛即将烧尽,周培公就让太监们重新拿几个完好的蜡烛进来,就在准备点燃时,意外发现了蜡烛里面都没芯,这种芯也叫做捻。

就因为这一件事情,让周培公心起怀疑,毕竟现在正是危急时刻,难免会有意外发生,而且所有人的心理都处于紧绷状态,太监们也已经连续再次服侍好多天了,对情况也有所了解。

此刻是晚上,蜡烛一旦燃尽,而新拿来的蜡烛又出现了问题,宫中将陷入一片漆黑,如果太监被收买,正好可以趁着此时天黑,屋内看不清的情况下搞起动作。

“胡太医,谨防太监作乱!”

周培公几乎是第一时间下意识地喊出来这句话,他知道非常时期,凡事有古怪,必有问题,这些太监既不是自己精心培养之人,并且检查准备蜡烛这些物料都是正常应尽的本职工作,出现同一批无芯的蜡烛,只能用一个道理解释,那就是太监们要作妖。

康熙将宫中大事小情全部交给了周培公负责,周培公当然也要负起责任,自然是要心思缜密地做事。现在发生这种问题,是一个极其强烈的信号,意味着今天晚上大概率会出现意外。

经由周培公准确的判断之后,他做出了主动出击的决定,终于将叛乱太监一网打尽,挽救初生的清王朝于危难之时。

10

《康熙王朝》中,伍次友应该也算得上是一个人物,他满腹才华、忧国忧民又不畏权贵,敢写《圈地乱国论》批判权贵,是少年康熙的老师,他和康熙的感情很好,还和孝庄太后的贴身侍女苏麻喇姑互相倾心,有过一段感情,只是结局很遗憾,一个人隐退,一个人带发修行。

因为当伍次友知道康熙和苏麻喇姑的真实身份后,当伍次友知道康熙也喜欢苏麻喇姑后,面对康熙的“要人要物都可以”的试探,他怯步了,说自己一无所求,从此隐退江湖,但是却出来了他的两个学生:李光地和周培公,这两个人一个比一个有才。

今天要说的周培公曾经是一个落魄书生,却运气好遇见了微服私访的康熙帝,得到康熙重用后也是战功赫赫,先是率领三千家奴平定察哈尔叛乱,接着又西征击败王辅臣,剪除了吴三桂在西北的羽翼,不过却在“平定三藩”大功告成的时候被康熙招了回去,被任命为盛京提督。

周培公死在了任上,临终前将自己耗尽心血所绘制的《康熙皇舆全览图》献给了康熙,推荐姚启圣平复台湾,他的举动让康熙感动和愧疚,最后亲自为周培公守灵。

周培公这样的结局是凄凉的,不过他自己看得很淡,“我终究只是一个汉人”,但是这个人还是很有才学的,还心思缜密。在《康熙王朝》22集的时候,他看着太监拿来的蜡烛都没有捻后,马上就断定这些太监要作乱,果不其然这些太监还真的拿着兵器冲了出来,只是被早已有所准备的胡太医等人给扑灭了。

周培公是伍次友的学生,拿着伍次友的举荐信到了京城,科考不顺利却运气好遇见了微服私访的康熙,开启了自己的仕途。

周培公是伍次友的学生,我个人觉得他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了,伍次友最开始并没有识破微服私访康熙的身份,但是周培公却能一眼就识破康熙乃当今圣上了。

周培公运气很好,先是做了伍次友的学生,搭着便车进京考试,虽然在考试中忘了将皇帝的“玄”字缺笔而被赶出了考场,落魄的他不得不栖身在破庙中,可是说是非常落魄了。

可是他在闲逛的时候,在给一位卖豆脑的小丫头写唱词伸冤的时候居然遇见了来喝豆脑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赏识他的才学,直接将他带了回去重用,没有经过科考,就调入上书房,让他与索额图、明珠、陈廷敬一起出谋划策,共同商讨裁撤三藩的大计。

周培公心思缜密,当发现太监拿来的蜡烛都没有芯的时候,马上断定太监要做乱。

周培公非常谨慎,有次在和众大臣商讨国事到深夜,眼看着蜡烛没有剩多少了,太监又送来了一批蜡烛,可是周培公看着送来的蜡烛就觉得不对劲了:“哎,蜡烛怎么都没芯儿啊?”

周培公也就这么一问,拿蜡烛的太监却溜了,这情况就不妙了,很明显太监是心虚跑路了,周培公把送来的蜡烛细细看了看,发现这些蜡烛居然都没有芯了,他马上大喊了一句:“胡太医,当心太监作乱。”

这也很好理解,没有芯的蜡烛怎么燃了?要是有一根蜡烛有问题还很好理解,可是都没有芯就不正常了,要知道这可是在皇宫了,皇宫用的东西自然都要经过细细检查,现在出现这个情况,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太监是故意这么做的,没有芯的蜡烛不能点燃,可以趁机作乱。

朱三太子在宫中潜伏多年,如今趁着吴三桂叛乱,打算在宫中杀死康熙后自己登基,阴谋被周培公识破,作乱被扑灭。

周培公当然没有猜错,这些都是朱三太子的阴谋,他潜伏在京城多年,宫中有很多太监都是他的眼线,一直试图反清复明了,觉得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了。

吴三桂为首的三藩掀起叛乱,已经席卷半壁江山,北边的察哈尔等蒙古诸王公也在蠢蠢欲动,自己要是除掉康熙那不就可以登基做皇帝了,于是细细安排,就打算在今夜刺杀康熙。

周培公等人在商议事情,朱三太子让太监送去没有芯的蜡烛,原本想着是蜡烛燃尽的时候就作乱,哪里想到周培公很谨慎,已经发觉送来的蜡烛没有芯,提前就大喊了“当心太监作乱”

康熙皇帝其实也不傻,自己也早有准备,早已经派小毛子打入敌人内部。

果不其然,蜡烛燃尽的时候,作乱的太监就拿着兵器冲了出来,好在周培公已经察觉到今晚有作乱大家都有了准备,再加上孝庄太后其实早已布下天罗地网,这场作乱最终还是被扑灭了,大部分作乱的太监都被杀死,朱慈炯还是乔装打扮后才趁乱逃走了。

虽然周培公很聪明,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康熙其实也不傻,14岁就能擒住鳌拜,当然也清楚宫中的尔虞我诈,他早就和太监小毛子演了苦肉计,让他加入“三郎香会”,打探情况了。

只是很遗憾的是,虽然周培公这么机警,也立下很多功劳,最终的结局还是不太好,怎么说了?只能说伴君如伴虎吧,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