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康熙王朝》李光地为什么要在明珠的寿宴上弹劾他,有什么特殊目

《康熙王朝》李光地为什么要在明珠的寿宴上弹劾他,有什么特殊目

2020-07-25 07:30阅读(175)

《康熙王朝》李光地为什么要在明珠的寿宴上弹劾他,有什么特殊目的吗?:明珠和索额图的朋党之争愈演愈烈,明珠知道自己即将失宠,康熙打击自己是迟早的事。在自

1

明珠和索额图的朋党之争愈演愈烈,明珠知道自己即将失宠,康熙打击自己是迟早的事。在自己六十岁生日来临之际,为了试探康熙对自己的态度,他决定办一场生日宴,看看康熙有什么反应。

没想到康熙很爽快的答应了他的寿辰请求,这似乎出明珠的意料。明珠是绝顶聪明的人,他知道要是康熙答应自己,自己的时日就不多了,如果不答应,反而没事。只是,明珠不知道康熙的水到底有多深,会把自己到底怎么样。

可以说,明珠是战战兢兢的举办这场生日宴的,但却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过完这个生日,估计也就完了。

李光地其人。

李光地,因为一纸万言书而受到康熙的重视,然后被派往福建,和姚启圣一起办收台的差事。台湾收回后,到上书房任职,可谓一路青云。

这位和康熙的心头肉蓝琪儿格格谈过恋爱的人论人品真的不怎么样,在丁忧期间逛青楼,要知道,那时候他还在和蓝琪儿飞燕传书。到上书房后,因为夹在索额图和明珠之间,被搞得身败名裂,不知所以。要不是康熙爱才,估计李光地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可以肯定的是,李光地道德水平一般,办差能力还是很不错的,要不然,也得不到康熙的重用。

为什么李光地这人一直不讨人喜欢,有一则史料道出原委:康熙的三儿胤祉是一位典型的读书人,对政治没有多大兴趣,但是对编纂书籍很有见解,著名的《古今图书集成》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完成的。而胤祉的两个助手,一个叫陈梦雷,一个叫杨文言,他们可是当时最优秀的学者。

陈梦雷和李光地是福建同乡,同年进入翰林院,所以关系一直很要好。一次,他们请假回福建探亲的时候,偏偏遇上了三藩之乱,鉴于陈梦雷的名声,耿精忠胁迫陈梦雷参与叛乱招揽知名人士,而恰恰杨文言当时也深陷叛军之中。期间,陈梦雷和杨文言秘密策划了一个击败耿精忠的计划,力劝李光地回京向康熙帝禀报。李光地照他们的话做了,结果,清军大获全胜。然而,这项天大的功劳让李光地一人独占了,他并没有说起成陈梦雷和杨文言二人。因为当时陈和杨在耿精忠那里被关押,李光地因此受到康熙重用提拔后,也没有为陈梦雷和杨文言洗刷冤屈。

为此,陈梦雷写了一篇著名的《绝交书》。虽然李光地受康熙帝宠信,但是却为正人君子不齿,成为康熙朝著名的伪道学家。

有人说,李光地丁忧期间逛妓院是出于自污,我看未必,以这件史料来看,李光地的道德人品的确也不咋地,他完全有可能干出这样的事来。

为什么康熙还要重用这样一位品德低下之人呢?其实,看过《大明王朝1566》你就明白了,为什么嘉靖帝要让从容大度,处事有方的吕方退休,而重用心狠手辣的陈洪?道理都是一样的。当明珠和索额图这对天平失去平衡之后,新的天平会逐渐产生,康熙必须要利用得力的人来对付其他的人。帝王之术不在于人品高贵如何,而在于是否能为我所用。李光地其实就是另外一个陈洪,他只不过是康熙用来对付其他臣子的一颗棋子。比如这回,他就要用李光地来对付明珠。

所以,一方面,康熙让李光地给明珠送一幅字以表彰,另一方面,李光地迎合康熙的实际意思,在寿宴上去狠狠弹劾他一把,还可以报之前明珠欺凌自己的一箭之仇。康熙都说李光地你太不近人情了,但是依照李光地的人品,他的确做得出来。

但是显然,李光地的所作所为康熙是认可的,也是默认的,甚至是欣赏的,这有利于他打击明珠一党。

李光地当然也有自己的算盘。明珠寿宴上的弹劾大戏必定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好处和目的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宣传效果好。康熙要打击明珠一党是大势所趋,在所难逃,利用明珠寿宴这么好的机会进行打击弹劾,既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又让明珠自己抬不起头来,真可谓脸面尽失,无地自容。

二是公报私仇。明珠没有少欺负李光地,李光地这人是睚眦必报,耿耿于怀,在明珠的寿宴上弹劾他,正好是公报私仇。一面宣布康熙的表彰,一边打击,巨大的落差怎不能让明珠绝望之极。

三是搜集证据方便。明珠寿宴,多半都是朋党之人参与,都要送礼记录,明珠一党的人可谓悉数尽在,无一漏网,证据确凿。李光地只要拿着礼单,就能顺藤摸瓜,收集到明珠一党所有成员的名单,岂不是很方面。

其实,李光地和陈洪一样,都是被皇帝利用的小人,有这种人当道,只恐有损康熙千古一帝的名声。

2

根据我的理解,李光地这是在暗戳戳地报复康熙,打康熙皇帝的脸呢!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得先看看,李光地第一次是怎么栽在明珠索额图手里的。

这件事还得从选拔督抚道台的任升说起。

朝廷通过年察,要简拔空缺的督抚道台,大部分都是肥缺。然而,面对这几个空缺,明珠和索额图两党,都觊觎已久,开始活动负责甄选的李光地。

索额图为了把自己的人安排进去,对李光地是威逼利诱,用尽手段。

首先是掌握了他的软肋,就是他在母丧守孝的三年期间,曾经嫖妓。

更严重的是,他在此期间,还跟康熙最宠爱的蓝琪儿热恋。

李光地毕竟是一介书生,听了索额图的一番话以后,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不得不屈服于索额图的淫威之下。

接着索额图又对他进行一番安抚,又是许诺他保密,又是给他五千两银子的安家费。索额图自以为已经拿下了李光地。

而明珠呢?比索额图还要狡猾,采用的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和“贿赂”的策略。

首先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他直接就给了李光地一个名单,让李光地照办。李光地不办,恐怕他自己推荐的人员,在明珠那里也通不过。

其次,他在甄选名单里,夹了一张银票,要贿赂李光地,李光地如果照办了,就等于收了明珠的钱。必然落下收受贿赂的把柄在明珠手里。

但是,李光地此时做官,还有点书生气,还搞不懂官场的规矩,说好听点,还有点良心。他便去找苏麻喇姑求教。

面对明珠和索额图两党的挤压,他根本没法办。

因为空缺人员是七个人,索额图和明珠,再加上太子大阿哥,总共给他安排了13个人。远远超出了李光地能安排的数量。

更可怕的是,这四个人,要么是当朝重臣,皇亲国戚,要么是太子阿哥,皇子皇孙,其中任何一个,李光地都不敢得罪。

面对这种局面,李光地突然头大了,胆怯了。于是他就去找苏麻喇姑。想通过苏麻喇姑给康熙递话,让康熙放他回家,说白了就是要辞官。

可是,当苏麻喇姑得知李光地是自己的初恋伍次友的学生以后,苏麻喇姑变得冷淡了,他知道康熙欺骗了自己,竟然连伍次友的任何讯息都不告诉自己。

于是苏麻喇姑教给李光地,向康熙坦陈一切,包括他自己做过的龌龊事,还告诉李光地,只能忠于皇帝,要不然死无葬身之地。

她苏麻喇姑,因为爱上了伍次友,没有忠于皇帝,不就落个青灯古佛相伴终生的结局吗?甚至连自己爱的人,八年前去世了,康熙都不告诉她。

李光地毕竟还太嫩了,他虽然听了苏麻喇姑的话,却没听懂。苏麻喇姑的意思是,你要忠于皇帝,皇帝却不一定会忠于你。李光地却以为康熙对他的忠心会理解,谁知道康熙背叛了他,出卖了他的忠心。

李光地随即就上了一道折子给康熙,表示要辞官。康熙看后勃然大怒。带着明珠索额图太子大阿哥,一起去质问李光地。

这时候,李光地的书生气就犯了,竟然直接顶撞康熙。这还不是最严重的。

更严重的是,他当着那么多的面,把明珠索额图两党安插人员到甄选名单的事说了出来,还有太子大阿哥牵扯在内,竟然也说了出来。

李光地他犯了为官的大忌。这种事,怎么能拿到台面上来说呢?这不是让所有人都下不来台吗?

明珠索额图被当众揭穿结党营私还好说,把皇子,太子大阿哥也牵扯进去,这不是打康熙的脸吗?

这不等于说皇子也结党营私?康熙能受得了吗?

于是康熙又一次勃然大怒。这时候,明珠索额图为了自保,出卖了李光地,把李光地干得那些龌龊事都给抖落出来了。

康熙帝顺势,也出卖了李光地,把李光地的忠心扔在地上,用脚反复摩擦碾压。

李光地本来以为自己尽了忠心,康熙会维护他,谁想到,康熙竟然听信明珠索额图的。李光地死的心都有了。

从此以后,李光地不但对明珠索额图恨之入骨,恐怕在他心里某块地方,也怨恨康熙。

康熙对明珠索额图两党党争无法再忍耐以后,要对明珠下手了。但是,下手之前,他还想给明珠一点面子,不想羞辱明珠。所以,他准许明珠大办特办自己的六十大寿,临倒台之前,也最后风光一回嘛。

可是,李光地却在宴会上当众弹劾明珠。百官立刻明白,康熙要对明珠动手了。

而在场的大部分人会在心里想,李光地敢这么干,背后肯定是康熙的支持。是康熙要当众羞辱明珠,目的嘛,自然是敲山震虎,杀鸡儆猴。

康熙说,我冤枉啊,我确实是想办了明珠,可是我没想羞辱明珠啊。都是李光地自己的主意啊。

康熙心里想,好啊李光地,你够阴险,朕的脸,这次被你给打了!

3

李光地是康熙除掉索额图和明珠的棋子。

李光地是伍次友的学生,在福建为民请愿的时候被回去省亲的蓝齐儿和容妃看见了,开启了他的仕途之路,他还和蓝齐儿有了恋情,但是他人品不行还去找了青楼女子。

李光地刚进入京城的时候,懵懵懂懂,在索额图和明珠的朋党之争中很尴尬。康熙要简拔空缺的督抚道台的时候,索额图和明珠都想把自己的人放进去,负责甄选人的李光地就很被动了,他是谁都不敢得罪了,只要7人的岗位最后却有13个人选,李光地谁都不敢得罪,最后都要辞官了。

不过他还是很莽撞,把索额图和明珠要安排自己人的事情告诉了康熙,还把太子和大阿哥牵扯进去,那康熙肯定不干了,最后的结果是索额图和明珠反而联手怒斥李光地,李光地丁忧找青楼女子事曝,康熙这个时候肯定也不愿意处理自己的儿子和大臣,把李光地关进监狱。

李光地成了康熙的一颗棋子。

康熙并没有杀掉李光地而是带着他一路西征葛尔丹,康熙很聪明担心李光地被杀,他不愿意抛弃李光地,那是因为他看准了李光地会成为自己灭掉索额图和明珠的棋子。

有一点朕不大明白,为什么这些臣工们只敢给朕上密奏?为什么不公开弹劾他们?光地啊,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让京内外的臣工们公开上疏?

上面的话是康熙说的,皇帝很聪明,在李光地面前数次暗示要弹劾大臣了,在李光地的建议下,还重开风闻言事,康熙的目的其实还是想出掉朋党之争的索额图和明珠。

李光地烧掉弹劾索尔图的折子。

其实李光地本来是要弹劾索尔图的,但是当他一听尼布楚条谈判成功了,就马上把折子烧了,改为去弹劾明珠了,他当然不是不弹劾索额图,只是暂缓而已,先灭掉明珠。

明珠了也有点不识趣,平时怂恿着大阿哥做了一些坏事,现在还在太皇太后重病的时候给自己办寿宴,李光地对明珠和索额图有的只是恨,在明珠的寿宴上献上了大礼,那就是当着所有人的面弹劾明珠犯有结党营私、贪赃枉法、欺君误国等十不赦之罪,所有的人都傻眼了,怎么办?

李光地这么做的目的两个:

第一,肯定是和明珠有私仇。

第二,李光地这是不给明珠留任何退路,让他当众难堪,也让康熙不能偏袒,其实不存在偏袒,康熙用李光地的就是收拾明珠和索尔图,如今借着李光地的手杀人罢了。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李光地和康熙其实是互相利用,李光地借着康熙的手除掉自己的仇人,康熙也借着他的手除掉两个祸害,可是明珠和索额图被收拾后,李光地就没价值了结局自然也不会好。

康熙也觉得李光地心狠手辣了,不想留在自己的身边,最后把他打发到台彭做知县。

4

《康熙王朝》是根据二月河的小说《康熙大帝》改编的一部电视剧,李光地这个人物在电视剧的后半部分算是一个重要人物。

电视剧当中的李光地是以一封“万言书”引起康熙的注意的,当然,他的这封“万言书”也引起了康熙的女儿“蓝齐格格”的注意,他和蓝齐格格之间的感情纠葛也是因此而开始。

李光地受到了康熙的重用,在姚启圣主持“平台事务”以及施琅实施“平台战役”期间,作为福建巡抚的李光地给予了有效的支持,包括粮草,人员和政令的协调都办的非常不错,得到了康熙的肯定。在平定台湾之后,李光地被康熙招进京城进入上书房,这就相当于“入阁为相”了,当然李光地还谈不上真的“相爷”,至少是在索额图和明珠面前。

其实,李光地进京之前在福建当巡抚的时候,除了配合姚启圣和侍郎之外,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监视”和“控制”那个“桀骜不驯”的姚启圣,当然也包括后来的施琅。李光地的监视和控制的差事办的也很让康熙满意。

总而言之,在李光地进入上书房之前,康熙对李光地还是非常满意的,对于他和蓝齐格格之间的感情关系基本认可。而李光地也是一门心思的想在康熙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博得康熙的欢心,也想借此大好时机大干一场,更上一层楼。

但是这个李光地进入上书房之后才发现,自己被夹到了明珠和索额图之间成了一个受气包,并且是受了气还无处喊冤,他的确是领教了“索相”和“明相”的厉害。一时间李光地觉得心灰意懒,甚至是心如死灰。

其实,康熙把李光地招进上书房除了是对李光地能力的认可 甚至是因为蓝齐格格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明珠和索额图之间的“党爭”已经严重的影响到康熙对朝局的掌控,并且对于这两位“权侵朝野”的权臣,康熙已经感觉到了威胁,招李光地进上书房就是想让李光地对付这两位令他头疼的“索相”和“明相”。

但是,李光地却被“明相”和“索相”差一点玩死。

在康熙朝的后期,有先后两大弊端,第一个就是“党爭”,第二个就是“九子夺嫡”,这两个弊端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可以说,“九子夺嫡”就是明珠和索额图党爭的延续和发展。

索额图是康熙登基时的四大“顾命大臣”之首,朝廷首辅索尼的儿子,在协助康熙铲除鳌拜的事情上立下了汗马功劳,老臣索尼家族倒向康熙,是康熙最终掌控朝局的关键所在,为此,康熙娶了索尼的孙女,也就是索额图的女儿赫舍里为皇后,这种联姻使得索额图的势力得以不断的壮大,加上皇后赫舍里和康熙的感情非常好,在生下皇子胤礽之后因难产而死,康熙悲痛不已,甚至为此封胤礽为太子,这样一来,索额图的势力就成了日后太子胤礽的实力基础,也就是太子党的基础。

而明珠(纳兰明珠)则是康熙少时就追随康熙,因为是康熙的老师伍次友的朋友,得到了康熙的不断的重用,当然,明珠的本事也是非常不错,这个人博览群书,见识广泛,人称“万花筒”。另外,明珠的妹妹嫁给了康熙也就是慧妃,慧妃给康熙生了个儿子,也就是大阿哥胤褆,明珠为了自己的家族利益,极力的怂恿大阿哥胤褆争夺“太子之位”,于是,明珠的势力就成了大阿哥胤褆的势力基础,被称为“阿哥党”。

当这样的两位成为党爭的对立双方的时候,康熙的麻烦就来了。

因为这不仅仅是索额图和明珠两个人的争斗,这已经是两股相当大的势力之间的角斗,康熙对此还是很有顾忌——一边是老丈人,一边是舅子哥,同时还牵连着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褆。康熙一时间感到了难办,在招李光地进入上书房的同时,康熙又选拔了包括张廷玉在内的四位“青年俊才”到上书房行走,用意十分明显。

但是,在索额图和明珠分别拉拢李光地不成之后,便联手把李光地给“打趴下了”,其中李光地在“丁忧”期间逛窑子的丑事被康熙知道之后,李光地的人品在康熙面前几乎是完全崩塌。

然而,在康熙的眼里,李光地还是有用处的,至少在康熙的心里,李光地的“差事”还没有办完,他必须让李光地完成“扳倒”索额图或者明珠的任务,而李光地在求见了苏麻喇姑得到了“大彻大悟”之后,他知道自己存在的价值究竟在哪里。他必须要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帮着康熙扳倒其中一位,这个棋子或者工具他必须要当。

其实,在李光地的心里,对索额图的仇恨要大于明珠,索额图把自己“丁忧”期间和妓女私通,并生儿育女的丑事向康熙揭发之后,李光地的“清明,清高”的形象基本上就算毁了,他和蓝齐格格之间的的感情也就算完了。作为一个把自己的“名节”看的很重的人,他对索额图的痛恨是显而易见的。而对于明珠,仅仅是他自己的权谋不如明珠而已,输了并不太丢人,甚至是可以让自己的“悲情英雄”的形象更加丰满。所以,他并不太恨明珠。

在李光地完全了解康熙的心思的时候,这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读书人”,给康熙出了一个“馊主意”:闻风言事。

这是康熙感慨大臣们只敢上密折弹劾索额图和明珠,而没有任何人敢站出来旗帜鲜明的弹劾这两位势力强大的“辅相”之后李光地给康熙出的主意。

这实在是一个“馊主意”,康熙收到的“风闻言事”的奏折,变成了朝廷大臣们相互揭发的闹剧,这个闹剧让康熙实在是太没面子——所有的大臣们都是那么的“不堪”。但是,李光地却在这个闹剧当中“一言不发”。

康熙觉得这个李光地还是没有搞明白他自己究竟要干什么,于是把他打发到苏麻喇姑那里“参悟”。

李光地最初准备弹劾的并不是明珠,而是索额图。但是,在他写折子的时候,却得到了一个消息:索额图在和俄罗斯的边境谈判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中俄尼布楚条约》)。李光地敏锐的感觉到这个时候弹劾一个刚刚在外交上立了大功的朝廷辅相是非常不合时宜的。很容易引火烧身。

明珠也罢,索额图也罢,其实也都从康熙的“风闻言事”当中闻到了一些味道,明珠从大臣们甚至是太监们的态度当中觉得情况不妙,他吃不准康熙究竟是什么态度,究竟要拿谁开刀。所以他向康熙提出了操办“六十大寿”的请求,没想到康熙还就真的答应了,不仅答应还鼓励明珠要“办的红红火火,排排场场”的,他本人会给明珠送上一份贺礼。

明珠从宫里走出来时的腰板要比进去的时候直了很多,算得上是“昂首挺胸,意满志得”。

明珠的得意并未持续多长时间,李光地在他的寿礼上当中宣读了弹劾他的折子,明珠的寿礼被搅黄了,在大雨中他跪在宫外,而此时康熙拒而不见的态度,让雨中明珠从外凉到里。

明珠完了。

李光地为什么要在明珠的寿礼上公开弹劾明珠呢?

说到底,李光地本人也只能算一个“投机者”。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从康熙的态度上看到了在明珠和索额图之间,康熙选择了首先解决明珠。

索额图和明珠比较起来,康熙顾忌的东西更多一些,包括太子,包括索额图的家族势力,如果仅凭弹劾恐怕会变得很复杂,康熙似乎更倾向于找索额图的“把柄”。但明珠就要相对简单一些。

李光地知道了康熙同意了明珠办寿礼的请求之后,就敏锐的判断出康熙已经放弃了明珠,这个时候就差一块把明珠打倒的“石头”,李光地果断的主动充当了那块“石头”。

李光地也很清楚,再不当好一块石头的话,那么就会有另外一块石头砸向他本人。

说到底也就都是康熙的工具而已。

5

殊不知纳兰明珠是李光地的“第二意愿”,其本意是想先除索额图再除明珠,那到底是什么让李光地改变了计划呢?而且在纳兰明珠庆生的时候让其名誉扫地。

先分析下李光地最初为什么把索额图定位首先除掉的人呢?

李光地对索明二人一直怀恨在心,李光地要将二者除之后快是出于私心还是公德,李光地自己也分不清,他说的这句话应该是出于真心话,因为李光地狱中轻生,幸好苏麻喇姑巧遇,将自己救下。

李光地获宠后先后想康熙匿名举报索额图和纳兰明珠的罪状,之所以选择先索额图因为其被康熙外派在异国他乡,其党羽不足轻重,正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坐镇假代王。

其实康熙对索额图的罪行多数知悉,只是差一个抓人的借口,而这个执行者则是李光地,李光地恰恰也是看出了康熙的意愿,于是在索额图外出他过谈判之机,想向康熙弹劾索额图的罪状,不料索额图谈判成功,凯旋而归,李光地不得已,将矛头转向了纳兰明珠,将提笔写的索额图罪状焚烧。

李光地之所以在明珠寿辰上公然念出自己弹劾明珠的折子,也是想让其感受下自己当年受宠之际突然被摔入万丈深渊的羞耻和心痛。

李光地入狱原因:

在姚启圣收台期间举荐了施琅和李光地,李光地的“万人孤儿手印”打动了康熙,外加康熙之女蓝齐格格看中了这个穷书生,于是康熙愿意给李光地在官场这个平台上一展宏图的机会。

索额图和明珠为了加固自己在朝中的党羽,各施法术,拉拢李光地,李光地虽受隆恩,但是在两位权臣面前却是如履薄冰,如坐针毡,食不香,寝不眠。

就在李光地万难之际,竟然选择螳臂挡矩式自杀,弹劾康熙心四位顶梁柱:索额图,太子胤礽,明珠,大皇子胤褆,不料被此四人围攻,康熙无奈将其入狱。

李光地自雨中被苏麻喇姑救起后,幡然醒悟,官复原职之后,一直把索额图和明珠为师为友,暗藏祸心,终于等到两人油尽灯枯的时候将其一一点名。

索额图谈判成功后,李光地看出索额图余光未尽,得知康熙允许明珠大摆筵席过大寿,李光子明白这是明珠“最后的晚餐”,所以才敢公然让明珠出丑,弹劾其多年来的罪恶罪行。

李光地卧薪尝胆多年,为的就是这一天的到来,相信李光地在明珠寿辰上弹劾明珠有以下几点原因:

1,报当年险死狱中之仇,(私仇)

2,替康熙铲除大清的朽木(公仇)

3,让其晚年不得安生的羞辱。

我是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一家汽车公司的失效分析师,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吐槽。

有关汽车,日语,英语,自考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谢您的阅读。

文/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

6

在《康熙王朝》里李光地选择在明珠的寿宴上弹劾明珠,把李光地此人的刁毒刻画得淋漓尽致。

李光地进入康熙视线的时候,就是因为他”刁毒”。

但那一刻的李光地还只是一个为涉足过官场的普通仕子。收复台湾的过程中,在”迁界禁海”对百姓造成伤害的时候,他用了一个特殊的方法引起了康熙的重视。那就是集合了一堆孤儿给康熙上”万言书”,康熙知道朝廷准备不足,必然对百姓造成伤害,康熙好面子,其他真实情况通向康熙的渠道实际上是堵死的。但是面对这种软刀子,康熙不得不接招,所以康熙让李光地协助姚启圣去办理台务,负责赈济灾民。

一来康熙的确缺人;

二来实际上把球踢给了李光地。

李光地因”才能”受康熙重视,奉命进京。


结果李光地在福建做得很好,台湾收复后。康熙觉得李光地人才难得,就默许了他和蓝齐儿之间的关系。 并把他调入京城,放在身边使用。

一来继续磨练李光地;

二来有意识培养他成为第3个能够维持局面平衡的人。

因为索额图的赫舍里家族世代功勋,从扶持顺治继位开始,就可谓功不可没,更别提扶持康熙亲政,擒鳌拜,平三藩这些功劳了。索额图逐渐由一个功臣变成一个权臣。而明珠恰恰就是用来制衡索额图的。康熙忍受了明珠与索额图20多年来的缠斗,但是由于皇长子胤禔和太子胤礽同样被纠缠其中,当原有的平衡逐步被打破的时候,康熙意识到有些问题不得不解决了。

到了京城的李光地坠入酱缸,处处碰壁,痛不欲生。


但是结果很糟糕,李光地夹在明珠和索额图之间,左右为难,痛不欲生,连丁忧时眠宿青楼的事情也被索额图抓成把柄要挟自己。所以在吏部推选督抚人选的时候,李光地无法平衡各方面关系,最终崩溃了,在康熙面前公开了明索之间的矛盾,甚至牵连进了胤禔和胤礽。

李光地此举深深触怒了康熙,结果被打入死牢。因为李光地犯了一个大忌,解决不了的问题,谁捅破谁倒霉。此前康熙与明索之间保持了心里明白,但是谁都不捅破的默契,此刻这个矛盾被捅破了,明索之间必然紧张起来,弄不好就会狗急跳墙。后来索额图就是看到了密折,知道康熙知道自己在联合朱三太子的阴谋,才决定先下手为强的。


但是康熙没有杀李光地,甚至连出征的时候都带着李光地,就是怕自己不在,索额图杀李光地灭口。这就说明康熙已经下定决心铲除明索二党了。当然担起重任的人必须还是李光地。

”受压蜕变”后的李光地心思更为”刁毒”,几乎成为明珠与索额图的加强版。

因为李光地对明索二人心中有恨。但是要问铲除明珠还是要铲除索额图,康熙更倾向于先铲除索额图,毕竟明珠是自己扶植起来制衡索额图的,算是有功之人。


然而事情发展的结果却是李光地为了谋求索额图放松对他的警惕,决定先让明珠倒台。明珠快要过60大寿了。战战兢兢地试探康熙,自己还能不能过这60大寿了。康熙念及明珠这么多年来的功劳和苦劳,让明珠安心回家过寿。


但是明珠过寿的那天,康熙派人送来寿礼,以彰明珠多年来的功德。这本是件盖棺定论的好事。那是康熙派来送寿礼的人正是李光地,让李光地来,用的就是他的刁毒。


所谓大喜大悲,李光地刁毒的地方就在于,当明珠看到康熙送来的“亮辅良弼”四个大字的时候,应该是大喜的时候。然而恰恰在此刻,李光地要明言弹劾明珠,列数罪状,这是大悲。人经历极喜极悲容易崩溃。明珠顿时堕地,面如死灰。

这种报复人的方式,非刁毒之人不可为也。时候,康熙再次暴怒,大骂李光地丧心病狂,为人歹毒。然而康熙忘记了,李光地为了斗倒明珠和索额图,活生生把自己变成了明珠和索额图的加强版,正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7

李光地在明珠的六十大寿上当众宣读弹劾奏章,此举既报了当年他深陷在明珠和索额图两人中间所受的夹板气,又料定了明珠已失圣宠,弹劾他便可在康熙面前表功邀宠。一石二鸟之计,何乐而不为呢!

明珠是康熙少年时期便起用的朝廷重臣,妹妹慧妃又替康熙生下了大阿哥胤禔,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随着时间的推移,明珠结交朝中大臣拥戴大阿哥胤禔组成阿哥党,与国丈索额图组成的太子党之间明争暗斗,互不相让,甚至愈演愈烈,迫使康熙决定下狠手整治一番,以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朕一直以宽仁为本,以德才取人。两个丞相这么斗来斗去的,非逼着朕下死手。

正所谓擒贼先擒王,康熙将第一个整治的对象放在了明珠身上。先是从外地调来张廷玉、郭秀等四名青年才俊入值上书房,将首席大臣明珠架空。然后又将历年文武百官密奏明珠、索额图朋党之争的奏折悉数展示在李光地面前,并问他“有什么法子可以让百官公开上疏弹劾?

有一点朕不大明白,为什么这些臣工们只敢给朕上密奏?为什么不公开弹劾他们?光地啊,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让京内外的臣工们公开上疏?

李光地敏锐地察觉到康熙准备行动,便建议重开“风闻言事”,文武百官可以凭风闻上疏弹劾各类不法情形,以广开言路,且言者无罪。“风闻言事”一开禁,上书房收到全国各地弹劾奏章1533份,其中有弹劾明珠和索额图的,也有弹劾太子及大阿哥的,一时间可谓是“谁人背后无人参,谁人背后不参人”。

可奇怪的是,唯独李光地没有弹劾任何人。按说李光地当年深陷在明珠和索额图之间,一个拿捏着他在居丧期间嫖妓的把柄,一个用甄选名单上夹银票公开行贿的方式迫使他徇私枉法,害得他走投无路,竟然当着康熙的而公开揭露明珠与索额图,还牵连了太子和大阿哥。李光地指责他们协迫他欺君罔上,被罢官下入大狱,差点死在狱中。幸亏康熙网开一面,在西征时让李光地坐在囚车中随军出征,这才侥幸逃脱狱中迫害,李光地对他们二人应该有着满腹怨言才对,为何现如今一言不发呢?康熙召见李光地,让他把一肚子的怨言写成折子递上来。李光地回到府中把满腹牢骚拜统统拜折上奏,却先在明珠六十大寿的寿宴上当众宣读弹劾奏章,声称明珠深受皇恩却辜恩负义,犯有结党营私、贪赃枉法、欺君误国等十不赦之罪。

这下弄得满堂宾客不欢而散,热热闹闹地一场寿宴被彻底搅黄了,李光地这回结结实实地打了明珠一个响亮的耳光。太监李德全向康熙报告此事,康熙虽然表面上责骂李光地处事操切,不留情面,可实际上李光地这么做完全是出自圣意。

因为李光地当众弹劾,即使康熙抹不开情面,想要维护明珠也是不可能的,必须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而康熙却因此落得一个圣明天子、处事公正的好名声。事后李光地也并未因此受到任何训斥。说白了,李光地就是康熙用来扳倒明珠和索额图两大权臣的一颗棋子,而对于李光地来说,他当众弹劾明珠既报了当年之仇,还可讨得康熙欢心,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8

《康熙王朝》中的李光地,对于明珠和索额图充满了极度的恨意,因而他也会选择最为极端的方式对于明珠进行打击。

李光地在福建的时候,凭着带领一群孤儿拦下容妃的马车,进上一份《万言书》,由此进入了康熙的视线。而在此后李光地担任福建巡抚的时候,不仅积极居中调度、筹措钱粮,为施琅率军收复立下了大功,更是在施琅和福建总督姚启圣之间充当了“润滑剂”,很好的调剂了两人之间的关系,因而得到了康熙的进一步重用,被提拔进入了上书房,成为朝中的权臣。

而就在李光地本想着大干一场,抒发自己才智与抱负的时候,却遭到了明珠与索额图的无情打压,这其中有威胁、有掣肘、还有心不甘情不愿,最终李光地告发索明两党结党营私,培植党羽而遭到了两人无情的打击,进而被康熙送进了监狱,以至于是坐着求着跟随康熙去征讨噶尔丹。

就在李光地再一次被康熙所启用的时候,从前那个刚正不阿的李光地不见了,现在的李光地更越发的像他的两位前辈也是对手的索额图和明珠,而李光地也就此开始极度的记恨与二人,可以说是“羡慕嫉妒恨”,也可以说是“公怨私仇”汇集在一起,李光地也在一直谋求机会报复。

终于,在明珠的生日宴会上,尽管明珠也知道自己距离末日不远,尽管康熙还特意知会要让明珠安稳的过个生日,但是李光地顾不得那么多,直接在明珠的生日宴会上当着所有人的面弹劾明珠。

原本欢天喜地的场面,瞬间变得寂静,而被明珠的心情也从最后的欢喜直接降到了绝望,这对于明珠的打击是极大的,于是明珠当晚便冒着雨亲自到皇宫向康熙请罪,明珠的妹妹慧妃和大阿哥胤褆也跪在康熙的殿外。

而这也是李光地希望看到的,他要把自己的心中的那份苦闷报复性的发泄在明珠身上,让明珠也感受到这份痛苦。


明珠在如此场合公开性的弹劾明珠,实际上也就是逼着康熙必须要开始处理明珠。

明珠的寿宴上,朝堂之上的官员,社会名流和八旗贵族纷纷到场。

而李光地在这个时候弹劾明珠,将明珠的罪状公之于众,并不单单是针对明珠,而是把一个难题也出在了康熙皇帝的面前。李光地已经弹劾了明珠,罪名之大、条目之多令人瞠目结舌,而且知道李光地弹劾明珠之人已经遍及朝堂,罪名大家也都是悉数知晓,这个时候的康熙就是想压也压不下去了,事态的发展必然已经超出了康熙的预期,对于此事康熙必须要有所表态,不然无法向满朝官员交代,也没有办法向天下人交代。

对于李光地而言,他希望的是明党能够尽早的倒台,不管是于公于私,他都会这么想,而他也用了这样的方式倒过来逼着康熙皇帝来除掉明珠,惩治明党,而这也是康熙事先没有想到的。


尽管康熙处理了明珠,但是李光地也让康熙对他有了芥蒂。

上一次康熙亲征噶尔丹,带了辆囚车随行,里面坐的是李光地;而这一次,康熙还是出兵征讨噶尔丹,还是带了辆囚车随行,里面坐着的是明珠。上一次,是明珠和索额图将李光地送进了囚车,而这一次,成功逆袭的李光地反而将明珠弹劾治罪,将其送进了囚车,让明珠与他有了同样的境地,也算是大仇得报。

但是李光地在弹劾明珠,扳倒明党的同时,自己也为康熙所芥蒂,他的举动并不为康熙所认同和接受,也并不是按照康熙所想要的时间和方式来处理明珠的。这个时候的李光地或许才真的明白了,不管是自己也好,还是明珠也好、索额图也好,都是康熙的臣子,都是康熙用以统御百官、治理天下的工具,同时也是康熙用以让他们之间相互牵制以维持势力平衡的棋子,即便是扳倒了明珠,索额图,还会有新的势力出现,而这一切最终都只能是由一个人来掌控,这个人就是康熙皇帝。

9

纳兰明珠,其人为满洲正黄旗勋贵,其也是康熙皇帝的心腹手下。

纳兰明珠在康熙王朝,曾经权倾朝野,满朝文武百官,莫有敢不顺从者。

从表面上看,明珠绝对是康熙皇帝极为青睐的朝中重臣,但是如果仔细看一下明珠做的事情,就能发现,明珠不过是借着康熙皇帝对其的信任,在朝中肆意妄为,结党营私,建立自己的势力,打击异己。

明珠被打压也不过是迟早的事情,如果康熙皇帝自始至终都看不到明珠背地里的所作所为,他也算不得一代明君了。

朝中与明珠作对的人,正是索尔图,而笔者本次要讲述的李光地,其实也算是成了康熙的一把利刃,将明珠与索尔图的均势打破。

明珠表面上是一副翩翩君子的形象,看似不卑不亢的,但实际上他却经常在背地里构陷政敌,索尔图是太子一派的人,明珠便也索尔图成了死对头。

李光地是个怎样的人?李光地其实也是康熙皇帝极为信任的朝中要臣,但李光地的人品实在不怎么样,虽然办事能力还不错,但是却因为其卑劣的品性经常受到弹劾。

帝王之道,在于均衡权术,明珠和索尔图是一个均势,但康熙却不会允许两人一直这样相持不下,为了打破两人之间的均衡态势,康熙皇帝决定用李光地来将明珠拉下去。

康熙的目的是很明显的,因为在明珠六十大寿到来的时候,康熙也派人为他送去了寿礼,负责运输礼品之人,正是李光地。

要知道,正是在这次寿宴上,李光地将明珠的种种恶行一一揭发,最终使明珠身败名裂,从曾今的皇帝眼前的红人,一瞬间落得了发配边疆的悲惨下场。

李光地虽然是康熙用来打破明珠与索尔图平衡的人,但像这种在别人大寿之事,进行弹劾的事,从面子上来讲,的确又有些说不过去。

之所以会选择做出这种损人的事情,李光地自然也是要从中获益不小的。

首先,在明珠六十大寿上揭发其罪行,能够将这件事情影响力放到最大。

如果想将一件事情尽可能广泛的传播出去,找到这件事情的卖点是很重要的,李光地无疑就是找到了一个大卖点,在明珠六十大寿之上,揭发明珠的种种罪行,虽然不道德,但也却是能取得最大的成效。

此外,寿宴之上,将明珠的罪行全部揭发,也能够让明珠从此身败名裂,永世不得翻身,明珠与李光地素来就有仇恨,这一次李光地的确是用刀子狠狠的捅了明珠一刀,基本上让明珠没有还手之力了,何止如此,明珠的一世英名也被毁了,毁的彻底,毁的干净。

明珠下台是一件注定的事情,但怎么下却也是一门学问,康熙重用李光地的目的自然也是为了扳倒明珠,只是可惜李光地下手太狠,这也间接的让康熙对他没那么多的好感,相反,康熙对他也是比较讨厌的。

10

四个字形容李光地:小人得志。

在《康熙王朝》中,李光地出道很顺利,被康熙赏识不是说,还得到了蓝齐格格的青睐,在帮助姚启圣平台后,也被顺利调至京城,与索额图、明珠二人分庭抗礼,可谓前途无量。



来到中央朝廷后,李光地被夹在索额图、明珠两党党争之间无法抽身,竟然大胆揭露二人勾结大阿哥和太子结党营私的事实。康熙鉴于形势,没有挑破索明二党的平衡局面,反把李光地投进了监狱。

也就是在此时,李光地逐渐失去了曾经的踏实和沉稳,变得歹毒起来。康熙也有意继续利用李光地去平衡索额图、明珠,于是又将李光地放出,并委以重任。于是李光地为了报当年的一箭之仇,开始暗中收集证据,立志有朝一日能够扳倒索额图和明珠。与此同时,他还积极揣摩圣意,看到康熙有意对索额图、明珠两位权臣下手后,便建议康熙重开风闻言事。在大量弹劾明珠的内外奏折面前,李光地最终上了一道关键性的奏折,弹劾明珠。



但这份奏折最先却不是递到康熙那里,而是趁明珠六十大寿,他代表康熙送寿礼时当众宣读的,好好的一场寿诞被李光地搅黄了。看着众宾客目瞪口呆的神色,看着明珠面如死灰的表情,他看着自己此时身居高位,呼风唤雨,而面前的明珠则垂垂老矣,即将失势,想到当初被明珠逼迫、坑害,而现如今他也能趾高气昂地站在明珠面前,当众弹劾这位权臣。别说李光地了,换了任何人估计都会有点小人得志般的飘飘然吧。



不过李光地从一个热血青年逐渐沦为一个歹毒小人,归根结底少不了康熙的“助攻”。李光地之所以能够在不长的时间内一路高升,除了自身能力出色在外,康熙对他的刻意提拔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康熙早早就看到索额图、明珠两党坐大的趋势,甚至还勾结皇子,于是他提拔李光地来平衡索、明两党,遏制他们的进一步膨胀。当然,作为康熙的武器,李光地的命运自然也是鸟尽弓藏。在索额图、明珠两党先后被一网打尽后,康熙便将李光地远远地放逐到了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