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倒推看,虞世南的祖先是会稽余姚一脉,这一脉是两汉交替之际从河南迁徙而来,可能是古矢国一脉,秦国虞香的后人。

余姚虞氏

虞世南在《旧唐书》中记载,是越州余姚(今浙江慈溪)人。祖父虞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在萧梁曾任官;父亲虞荔也是这个阶段的人,在陈朝做过官。



再往上推,在《陈书·虞荔传》记载,虞荔是会稽余姚人也。祖父是虞权,在萧梁任过廷尉、永嘉太守一职。

也就是说虞世南的父辈是会稽余姚的虞氏。而会稽虞氏是六朝时期江东世家大族,为会稽郡的四大姓之一,自两汉之际,向南边迁徙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比较出名的是三国东吴的虞翻,原本是会稽太守王朗部下,又投奔了孙策,在东吴任职,后来被流放到交州。



这里面迁徙到会稽余姚后定居的应该是虞翻的两个儿子——虞光和虞国两兄弟,这个是在郦道元的《水经注》中记载,头条小王看到他引用了阚駰《十三州志》说法,虞翻登绪山时,告诫子孙如果居住江北,世代都有高官厚禄,居住江南则不会昌盛,这里是风水之说。

这里的“绪山”也就是余姚的龙泉山,后面就写到“江水又经官仓,仓即日南太守虞国旧宅,号曰西虞,以其兄光居县东故也。”虞国就住在了龙泉山南,虞光就住在了余姚县的东边。



不过这虞光、虞国两兄弟,头条小王倒是在《三国志》里没见,里面虞翻11个儿子记录了4个;在网上的贵阳虞氏谱系也没见,里面虞翻11个儿子记录了10个,存疑仅供参考。

迁徙前的虞氏

既然是迁徙到会稽余姚的,那迁徙前在哪?在河南。

当时西汉灭亡、王莽乱政,发生了绿林军农民起义,虞氏家族因为距离政治统治中心很近的中原河南,为了躲避战乱,保全族人,虞氏一支迁徙来到江南,在余姚定居。



为什么说一支,因为目前看到的虞姓的望郡有三个地方,分别是济阳郡(今河南兰考)、会稽郡(今浙江余姚)、陈留郡(今河南开封),而且像湖北虞氏都有十个分支。加上虞氏一脉在东汉之际,出了虞经(一代)——虞诩(三代)——虞凯、虞恭(四代)的名人,他们的居住地是陈国武平县(今河南周口武平)人 。

而迁徙来的这一支,在唐朝《元和姓纂》记载,是秦朝虞香的后代。“香十四代孙意,自东郡徒余姚”,虞香的十四代子孙虞意,在两汉交替时从兖州东郡(今河南濮阳一带)迁徙到了余姚。



至于秦国虞香何人?找不到记载,下面头条小王只能推测一下。

虞姓来源

再往上追,就到了商均、虞仲或者古矢国了。

前面说的《元和姓纂》,还记载了,“虞有天下,号曰虞,子商均因以为氏。又武王封虞仲于河东,亦为虞氏。

商均一脉

这里的商均,是舜的长子,为尧帝二女儿女英所生,初名义均。义均因为禹继承了舜的位置,被禹封为有虞氏部落为国君。根据《括地志》记载,封地是虞城县(今河南商丘),义均袭其父虞舜国号,称虞国,这个是夏朝的虞国,和周朝的虞国是两回事。



由于当时有虞氏部落归属于商部落,也就是商朝的祖先,所以后世也称为“商均”。这个国的后裔子孙,开始多以国名“虞”作为自己的姓氏。

虞仲一脉

而后面的武王封虞仲应该是取自《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周武王打败了殷商后,封了吴国第五位君主周章的弟弟虞仲,在周朝的北部,建立了诸侯国虞国,也就是周朝的虞国,封地在夏墟(今河南安阳)。

史书上有两个虞仲,前一个虞仲名为仲雍,就是周章的先祖;后一个可能是因为周章的弟弟是虞国的首位受封君主,排行第二,封在虞国,所以也称为虞仲,这个还是前一个的曾孙,小王觉得这个是真的绕,不过这一脉是姬姓。



后来有个成语“唇亡齿寒”,讲的是晋国假借虞国的道路灭了虢国,回来时顺手灭了虞国,虞国的人民遂以国名为姓氏,称虞氏,以念亡国之痛。

可以看到商均、虞仲两脉都在河南地区。

古矢国一脉

这个是商王朝时期的古老诸侯国,是姜姓,今陕西周至县一带。 因支持周武王伐纣,故而在西周初期仍被封为诸侯国。



后来矢国被秦国灭亡后,后裔子孙及国人成为秦国之民,其中多有以故国居地为姓氏者,称虞氏。而原先的矢国的地盘也成了秦国的土地,时间上大概是公元前10世纪到前8世纪之间。小王推测秦国虞香可能是这一脉的,毕竟记录的不是秦朝、是秦国,秦朝是公元前221年建立。

所以说,虞世南祖先的会稽余姚一支,是从河南迁徙过来的应该问题不大,按记载的说法是古矢国的姜姓一脉,然后被秦国所灭,虞世南的先祖虞香成了秦国人,十四代子孙虞意在兖州东郡居住,后来为了避开王莽之乱迁徙到了余姚,他的第六代子孙是东吴虞翻。虞翻在余姚把家族发扬光大,子孙在余姚定居,虞翻的第三代子孙是虞骧,虞骧的第七代子孙是虞荔,虞荔生了虞世南。

最佳贡献者
2

谢谢!关于虞舜家族,属史前传说部落,未见史料记载。抱歉,故已无从考证。谢谢!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