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杀魏忠贤,至少可以延长数十年国祚。崇祯什么也别干,安心的做一个甩手掌柜即可,也不至于成为亡国之君。
魏忠贤不死,可以保证粮饷。
魏忠贤有识人之明,他重用卢象升、满桂、孙承宗、孙传庭与毛文龙,足以对付后金与平定内乱,袁崇焕忽悠得了崇祯,但忽悠不了魏忠贤。
不杀魏忠贤,至少可以延长数十年国祚。崇祯什么也别干,安心的做一个甩手掌柜即可,也不至于成为亡国之君。
魏忠贤不死,可以保证粮饷。
魏忠贤有识人之明,他重用卢象升、满桂、孙承宗、孙传庭与毛文龙,足以对付后金与平定内乱,袁崇焕忽悠得了崇祯,但忽悠不了魏忠贤。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毕竟历史没有假设
明朝中后期很多皇帝都不太理朝政,一方面,这个是个别皇帝的表象比如嘉靖,万历,另一方面,皇帝不管事,可是手下能人辈出,比如隆庆。
所以要问崇祯不管事,明朝会不会亡,那就要看崇祯手下都有些什么人了。
另一方面,崇祯破坏了宦官和文官集团的势力平衡
之前虽然也有文官集团强大的时候,但是文官集团内部也是斗的厉害
比如隆庆时期,先是徐阶,之后是高拱,接着又是张居正
但是崇祯时期,那是东林党的天下。
所以很难回答楼主的问题
作为一个历史经验丰富的人,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来讲,明朝灭亡是什么原因?
主要是因为:官僚制度的腐败、各地王爷捞油水负担重、自然灾害的发生、朝廷内部的明争暗斗等等
所以,崇祯皇帝什么也不做,最多只是朝廷内部稳定一些,
其他的啥也改变不了,同样会民不聊生,
那么,你认为那几千万百姓就愿意眼睁睁的坐以待毙?
即使没有废除驿站,李闯王有工作,
不是还有张闯王、刘闯王么?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不是玩笑话。
再来讲讲鞑子的问题,
如果啥也不做,按照魏忠贤的办事能力,
辽东的军饷应该不成问题,所以,鞑子入主中原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最终可能明王朝就被老百姓推翻掉,建立新的王朝。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明朝肯定会灭亡,这个是历史规律,
只是,可能灭亡在其他人手上,或者灭亡时间推后罢了。
谁也挽救不了明朝灭亡。
朝代更替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一是内忧二是外患或伴随大规模农民起义。
内忧是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外患腐败无能的必然结果。
内忧是国内各种矛盾的产生丶发展丶变化丶激化不以帝王和统治阶级的意志为转移形成的自我埋葬的坟墓。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当一个阶级夺得政权时,它是革命的积极的,进步的,向上的,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走向反面。因此,这明朝覆国的狂澜不是崇祯个人之力所能力挽的!历史向前的车轮更不是一两个大臣的螳臂可以抯挡的!
外患看腐败朝庭比朝内大臣眼光更独到。“肉”,弱在哪里,往往比国人更精准。尤其是统治集团不承认的致命弱点,更成为外患“强食”血盒大口下的命门。宋朝如此,明朝如此,清朝如此,民国也是如此。
崇祯也够勤政了,可惜是为自己和少数人。身死国破名垂煤山也对得起“皇觉寺”了!
明朝崇祯年间,主要是内忧外患叠加,王朝积弊太多,积重难返,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只是崇祯帝没有让明朝扛过去,而是加速了灭亡。
崇祯帝主要做错的事情就诛杀魏忠贤、任用东林党人。
魏忠贤虽然排斥异己、残忍霸道,号称九千岁。但是正是魏监的高压特务政策,和血腥作风,才能将国家的税收源头稳住,袁崇焕才有钱粮安心与满清作战,保证战事平稳。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魏监的政策是向大地主、大商人征收税款,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民生压力,所以造反的少了。
崇祯为了个人立威,上任两月就铲除了魏监及党羽,导致与东林党为首的文官集团制衡的宦官力量消失,从此空谈误国的东林党人粉墨登场。
失去制衡的东林党,其实是大地主阶级在朝廷的代言,一心旁落皇权,想着地方自治,不愿意向大地主之流收税,要求改革税收,直接将战争负担摊到平民头上,结果引起民变,最后又有一个东林党人想出一个妙招,撤销驿站压减行政开支,直接导致了李自成这个明朝快递员失业,于是失去稳定饭碗吃不饱饭的李自成成为闯王,造反了,最终逼死了崇祯。
可笑的是崇祯在国家危难时刻,带头压减宫廷开支支持战争,同时向文武百官募捐,结果没有捐到一点钱,总计就几十万两,杯水车薪而已。而李自成进城之后文武百官家家都搜出了巨款。
还有就是满清入关最先投清的就是东林党……
崇祯登基后什么事都不干,几千万饥民也不会甘心被饿死虐死,一定也会揭杆而起的。
当然是不行的,明朝毕竟不是虚位君主皇帝和内阁之间相互制约,才能保持国家的稳定。崇祯如果什么事情都不做的话以魏忠贤宦官势力就会把持朝政,文官集团被压制的话不利于团结文官集团,宦官势力被消灭文官集团则势力太大,崇祯没有哪个能力保持几个势力之间的平衡
先说明朝这个奇葩的存在除了朱元璋和朱棣有所作为的君王,其他的不是顽童 术师道士 驯兽师木匠等无所不奇,崇祯登基前的明朝已经是千疮百孔 风雨摇曳了。纵观这200多年, 边境的外患、内部的党争、文官宦官的篡权、祖辈的胡闹,明朝这个公司已经负债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根据今年流行的一部影视作品中的台词来说,明亡不在崇祯 而在万历。就当时的明朝,朱元璋或者朱棣也未必能力挽狂澜了。再多说一句崇祯皇帝,呕心沥血、勤俭节约、不沉迷女色,他勤政、果断,果断的猜疑,崇祯不是昏君 也不算圣明之君。这是在路上的一己之见,请各位大神给给予指点。。。
他如果什么都不做,就会多延续个几十年是最少的,最少满清的势力就会被限制在东北地区,也就是个朝鲜半岛会被占领,,蒙古各部也不一定能成为他们的势力范围,不会彻底消灭,但是也做不大,满清自己内部的问题会暴露出来,明朝就会再延续下去的,中国可能会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
魏忠贤不死,可保大明继续至少三十年,保证粮饷,辽东有袁崇焕,毛文龙,后来的吴三桂,足够了,对内,孙传庭,洪承畴,卢象升,足够,魏忠贤负责收税,再发展海外贸易,培植皇帝亲信和特务机构,大明可再续三百年无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