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姜维已经自杀身亡,为何还遭魏兵剖腹取胆?

姜维已经自杀身亡,为何还遭魏兵剖腹取胆?

2020-08-21 05:32阅读(72)

姜维已经自杀身亡,为何还遭魏兵剖腹取胆?姜维是三国后期蜀汉的名将,是蜀汉最后一位大将军。他在最后是被魏兵杀害的,魏兵不但杀了他,还剖开他的肚子,发现他

1

公元263年,魏朝的实际控制者司马昭下令18万魏军兵分三路南征蜀汉,由于蜀汉缺少防备,战略失误,同时邓艾率领奇兵从天而降,袭江油、破绵竹、杀诸葛瞻,兵临成都城下,刘禅迫于内外压力,向邓艾投降,邓艾的斩首行动获得成功,之后,刘禅下令蜀汉全境放下兵器向魏军投降。

当时姜维还在剑阁抵抗钟会大军,当姜维及手下将士听说刘禅投降,都拔出把来用力砍在石头上,以发泄心中的愤怒,同时吼出一句话:臣等欲拼死一战,奈何陛下先降?姜维及其手下将士很明显是不愿意投降的,但是皇帝刘禅都投降了,他们不投降,又有什么用呢?

姜维

所以,身为蜀汉最高军事长官的大将军姜维根据刘禅的命令,放下兵器向钟会投降,但是姜维显然不甘心就这么投降,他选择一个曲线救国的方法,同时还搭上了自己全家的性命和邓艾、钟会以及大量魏兵、蜀军、蜀汉宗室大臣的性命,而这一切,姜维只是为了复国。

姜维身为蜀汉的大将军,连皇帝刘禅都投降了,他要复谁的国?以封建社会家天下的模式来看,皇帝是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整个天下都是皇帝家的,姜维为是复已经投降魏军的皇帝刘禅的国,一个臣子,能做到这个份上,实在是极其困难,实在是忠心无二,实在是坚韧不拔。

姜维投降

刘禅投降之后不久,魏军内部就发生了动乱,首先是钟会诬陷邓艾居功自傲,然后钟会企图拥兵自立脱离司马昭,以蜀汉为基地,要知道钟会手握南征蜀汉的18万魏军,同时还有蜀汉大将军姜维的“支持”,再加上姜维手中的蜀军5~6万主力,钟会手中的军队甚至与东吴政权所有军队不相上下,这可是一个数量极其庞大的组织。

如果钟会控制得好,处理得当,重新建立一个政权也未尝不可,但是钟会谋反显得杂乱无章,而且没有完全控制这支原本忠心于司马昭的军队,导致魏军发生哗变,在短短几天时间,魏军在成都城内烧杀抢劫,不仅此次谋反的主犯钟会及其亲信数百人被杀,就连蜀汉大将军姜维及其妻子儿女也被乱兵杀死,还有邓艾被卫瓘派人杀死,就连蜀汉太子刘璿也被杀害,同时还表关羽一家满门被庞德的儿子庞会灭门。

姜维

根据《三国志 姜维传》裴松之注引《世语》的记载,姜维被杀后,他的整个家族都被灭门,而且魏兵还剖开姜维的尸体,发现姜维的胆特别大,像斗一样大。姜维人都被杀了,为何魏兵要把姜维剖腹取胆?难道魏兵这么恨姜维吗?

首先,姜维是蜀汉的大将军,蜀汉在诸葛亮时代,就开始不断进行北伐,而且都是蜀汉主动发起的以弱伐强的战争,诸葛亮去世后,魏国满以为可以松一口气,没想到蜀汉又出了一个比诸葛亮北伐还要坚韧不拔的姜维,在诸葛亮去世后,前后进行了十一次的北伐。

姜维与钟会

姜维是蜀汉历史上第二个有政治理想的人,第一个是诸葛亮,姜维虽然不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但姜维无疑是诸葛亮政治理想的坚定捍卫人,对于北伐的执着,姜维甚至比诸葛亮还要坚决,北伐就是姜维向北边的魏国发动战争,发动战争就是要打仗,打仗是会死人的,姜维前后延续几十年时间前后十一次北伐中,不知道杀了魏国多少将士,魏国人能不恨姜维吗?

这次伐蜀的魏军中,有很多就是魏国在关中的边防军,他们多年与姜维对峙周旋,深知姜维就是他们最大的敌人,起初姜维投降后,是受到主帅钟会的庇护,魏军中虽然有人对姜维不满,也不敢说什么,现在钟会因为谋反都被杀了,魏军把所有的怒火都发在姜维身上了,所以杀了姜维及其家人,他们还觉得不够,还要把姜维剖腹取胆。

姜维兵变

其次,就是这次成都之乱,钟会意图谋反事件,魏军都认为是姜维蛊惑钟会谋反的,是姜维在暗中搞的鬼,钟会再怎么样也是魏军主帅,同时还是魏国的大家族出身,这次的成都之乱,其实魏军内部也伤亡惨重,除了两大知名功臣钟会与邓艾被杀外,魏军内部也死了不少人,比如钟会的亲信被杀了几百人,再比如邓艾的亲信想救回邓艾时,却被监军卫瓘派出的田续所杀,这样杀来杀去,杀到最后,都要找一个责任人出来,因此魏军认为是姜维,就把怒火发泄到姜维身上,导致剖腹取胆。

另外,钟会手下的魏军如果谋反就要承受自己留在魏国的家属安危,如果没有选择谋反,就得向魏国的司马昭表忠心,魏军无论是将领还是普通士兵,大多数人其实是不愿意跟着钟会谋反的,因为这是一条不归路,所以为了向司马昭表忠心,他们只能拿姜维开刀,把姜维剖腹取胆。

姜维被杀

最后一点,古人非常崇敬死后留个全尸,这是对古人的尊重,如果怨恨一个人,就在这个人死后不让他留个全尸,所以魏军在杀了姜维之后,仍然对姜维有怨恨之心,他们把姜维这个敌国大将军视为这次动乱的主谋,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姜维,就连姜维死去的尸体也不放过,把姜维剖腹取胆,让姜维不能留一个全尸,这是魏军怨恨的表现。

魏军在剖开姜维的腹部后,发现姜维的胆很大,像斗一样大,胆大表示姜维生前的很有胆识、勇气,普通人的胆一般长约5~8cm,宽约3~5cm,容积大约是40~60毫升,而姜维的胆有一斗,汉代的一斗是2000毫升,姜维的胆是通人的40倍左右,这当然有些夸张,不过也说明姜维确实是一个有胆识的人。

2

在三国中有两个黑暗时间,一个是公元220到223年,期间关羽被杀,黄忠战死,刘备白帝托孤,曹操病逝,可谓巨星一个接一个陨落。而另一个黑暗时间就是公元263年到264年,因为这两年蜀国灭亡,三国后期三大人才去世,邓艾,钟会以及姜维几乎同一时间被杀。

其中最惨的要数蜀汉后期名将姜维姜伯约了,不但死于乱军之中,而且家人也被魏军杀害,为什么魏军如此仇恨姜维呢?他已经自杀身亡,为何还遭魏兵剖腹取胆?

第一,姜维降魏后,杀戮魏军将领,得罪了全军将士。

公元263年,邓艾与钟会奉晋公司马昭之命,率领大军攻打蜀国。由于蜀国后主无道,听信巫师之言,整日神鬼附身,因此误了大事。钟会与姜维对峙于剑阁,而邓艾却偷渡阴山,直抵成都。后主不愧是无能之辈,听信焦周之言,投降邓艾,自此蜀汉灭亡。后主还命人去招降姜维,放弃抵抗。

公元264年,姜维虽然不得已而投降曹魏,投靠到钟会帐下。由于钟会十分欣赏姜维的才能,所以拜姜维为兄,两人可谓相见恨晚。当然自邓艾拿下成都,成了大功后,邓艾变得不再收敛,认为自己有能力破蜀伐吴。司马昭大怒,命钟会收服邓艾。姜维此时就趁机忽悠钟会杀了邓艾,然后让钟会造反,自立为成都之主。钟会当然也知道邓艾被收拾,自己的末日也就不远了,所以与姜维合谋,擒获邓艾,然后拥兵造反。

然而这下子却让魏军恨透了姜维,因为姜维竟然建议钟会将不服从命令,不愿意一起举事的人坑杀。因为众人都不心服,所以姜维命人将他们都杀戮,以绝后患。此计不得不说是毒辣非常。魏军千里迢迢,九死一生才拿下成都,居然不加以封赏,却被逼造反。而姜维忽悠钟会坑杀将士,魏将恨不能将姜维碎尸万段,寝其皮,食其肉。

第二,姜维本是降将,投降蜀国后,却多次北伐,杀死不少魏军。

姜维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因走投无路而投降蜀国。在蒋琬,费祎等人去世后,更是多次带兵攻打中原。有战争就有死亡,姜维屡次带兵杀入魏国境内,双方激战数次,都是死伤惨重。

尤其延熹二十年大破魏国雍州刺史王经于洮西,使得王经的部众战死数万人。这数万人的子弟、亲属,想必在钟会、邓艾的南征军中不少。这样一个杀害无数魏军的魔头,自然被魏军视为敌人,若不是有钟会护着,估计姜维早就被魏军抹杀了。

第三,姜维对蜀国的忠心,令魏国将士气愤。

姜维投降魏军,却仍然心念前朝,可谓忠臣不事二主,魏军唾弃姜维。姜维先在魏国为将,又入蜀国,然后又投靠魏军,可谓多次投降。在十分看重人品忠义的古代,这样的行径十分惹魏军讨厌,甚至觉得这样不忠不义之人,根本就不应该活着。

第四,姜维这样做是自取灭亡。

在钟会进兵蜀国时,司马昭就说过,钟会造反不会成功,因为蜀国如果被攻破,那蜀国人都会心惊胆战,生怕被魏军杀害,蜀国将领也会心生悲痛,再无战心,因为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所以蜀国人不会帮助钟会造反。

而魏国军队得胜时,也会想马上回到魏国与家人团聚,也不会帮助钟会造反,而姜维撺掇钟会造反,不但不合时宜,更会激起将士反对,让魏军将士更加讨厌姜维,惹祸上身而已。

第五,姜维为一代名将,胆略过人,士兵杀害姜维取胆也是为了证明此事。

姜维作为蜀国最后的依靠,可谓是有勇有谋,多次击败魏军,甚至围困司马昭,杀害郭淮,威震天下。自古就有人说过胆大则勇,姜维多次弄险,北伐中原,甚至在灭国的情况下还反戈一击,想出与钟会造反,恢复蜀汉的计谋。魏军虽然十分恨姜维,但确实是打心里佩服这位末路英雄。所以在杀死钟会,姜维自杀后,魏军割开姜维肚皮,取出胆观看,无不惊叹。因为姜维之胆,胆大如鸡卵,正符合胆大则勇的说法。

不管什么原因,姜维作为一代名将,最后被魏军围困,拔剑自刎,大呼:“吾计不成,乃天命也!”一语道出了姜维的无奈,不禁令后人痛惜。

蜀国后期,诸葛亮病逝,蒋琬,费祎先后去世,蜀国出现了无人可用,将才匮乏的局面,后主无道,蜀国国弱民穷。在没有援军,也无能人相助的时候,姜维一人怎能挽回蜀国灭亡的轨迹。姜维最后挑拨钟会造反,也是形势所迫。最后兵败自刎也是穷途末路,英雄挽歌了!

3

姜维假降,后又自杀,按理说不应受到剖腹的待遇。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却有可能,为啥,且听毛猴给大家解读:

一、先说事实,据《三国志·姜维传》注引《世语》记载,姜维死时腹部确实被剖开。

二、姜维怎么死的

起初,姜维等人起初听闻邓艾攻破诸葛瞻于绵竹,又听到许多关于刘禅的传言,有或听闻刘禅欲固守成都,或听闻欲往东入奔吴国,或听闻欲往南入建宁,于是引军弃剑阁往成都。可见当时之乱,都不知道自己的主子到底去哪里了,传言太多了。自己开始六神无主了。

不久接到刘禅投降命令,姜维乃投戈放甲,准备投降或者自杀,蜀汉将士非常愤怒,纷纷拔刀砍石来发泄。看到手下都是肝胆兄弟,于是姜维便决定假降于锺会,并获取其信任,然后挑拨他和邓艾之间的关系,怂恿其叛变,意图趁乱杀锺会,夺其军权,复兴蜀汉。姜维这个计划挺冒险的,毕竟自己受降后命运不知道怎么样不说,还想着让钟会和邓艾之间起矛盾。

果然,姜维棋差一招,理想太完美,现实太悲哀,众将没有响应锺会的叛乱,于是钟会的魏军却不干了,兵士愤怒格杀锺会、姜维及张翼。这里说一句啊,为啥钟会的将士要诛杀他们,因为这个计策太气人了。

自己是魏国人,却要窝里干,若是赢不了邓艾,自己必死,家族都的受到牵连。所以魏军不干了,把这几个主将都杀了。

三、回头再看,姜维算死于乱军之中,又是假降,又是挑拨,又是陷士兵于不忠之地,结局肯定不会好。

四、再说,姜维死时腹部被剖开,胆跟斗一样大,所以后世有“大胆姜伯约”的说法。话说,姜维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主子,忠心可见啊,司马昭念其忠心,厚葬姜维。但是腹部都被切开了,为给其一好名声,所以才有胆跟斗一样大的说法,当然这都是毛猴愚见。

总之,姜维是个忠义之人,且生活简朴。但后人多对其褒贬不一。

若喜欢我的解读,请关注我。

4

为啥魏军会那么恨姜维?在其自杀身亡后还要剖腹取胆?

假如你是魏军,好不容易九死一生打了胜仗,然而有个人的一番动作,不但让你的功劳差点丢了,家里的妻儿也差点被砍,你恨不恨他?

肯定恨!反正攻打蜀汉的魏军将士们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而让他们差点万劫不复的人,正是姜维。

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多年北伐有胜有负,给魏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魏军兵临城下,姜维还能甩掉邓艾的包围圈,抵达剑阁阻挡钟会大军,可以说,这个人的才能和复兴汉室的意志都是三国历史中都是顶尖的。

不久,姜维听到了诸葛瞻守绵竹失利,接着又收到刘禅投降的命令,便迫不得已投降。

按说,在这种乱世,连主子都投降了,你姜维还闹腾啥?最应该做的就是和昔日的敌人搞好关系,做个富家翁是没有问题的。

但众人还是低估了姜维的复兴汉室的执着。他的投降是诈降,很快怂恿钟会叛变,而后又意图杀掉钟会夺取兵权,进而复兴蜀汉。

但是姜伯约的这招儿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将士的来历。这些都是曹魏过来的将士,怎么可能响应钟会的叛乱呢?妻儿老小可都在魏国,打赢了邓艾不一定能荣华富贵,但是叛变了必然是万劫不复。

所以众将士愤怒了,杀死了钟会、姜维。

当然了,姜维作为罪魁祸首,肯定遭到魏军清算最狠的,关于他死后被剖腹取胆的说法,是《魏晋世语》的说法:

“维死时见剖,胆如升大。”

裴松之给《三国志》做注时在此处引用了《世语》的说法,就是“大胆姜伯约”说法的由来,而《三国志》本身对姜维的记录则更加凄惨:

\"魏将士愤怒,杀会及维,维妻子皆伏诛。”

姜维诈降,又挑拨主将钟会,陷魏军将士于不忠,于是不仅杀掉了他本人,还将其妻儿老小尽皆屠戮。

可怜可叹这位后三国时期蜀汉的扛把子,为了心中抱负,竟落了个这般结局。

5

这是史书上对姜维死后的一种描述,被在场魏兵剖腹取胆尚属可信,但称其“胆大如斗”,就要打问号了?首先,这个记载只是孤证,没有其他史料互相印证,就无法确认可信度。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场的魏军官兵一定对姜维非常怨恨。当时,钟会带领的魏军与姜维的蜀军曾互相厮杀,难解难分。因刘禅投降,姜维所部才放下武器,魏军官兵早想着能立功受赏,衣锦还乡,没想到姜维还能煽动主帅公然造反?!让大家不仅要赔性命造反,还要背叛逆之名连累家人,群起攻之实属正常。事实证明,姜维对蜀汉确实忠心耿耿,也有足够的军事能力,但玩阴谋搞反叛确实不行。事败自尽也是宿命,尽心尽职了。胆大与否早已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