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我住一楼,一万年不坐电梯,凭啥要交电梯费”物业该如何解答?

“我住一楼,一万年不坐电梯,凭啥要交电梯费”物业该如何解答?

2020-08-15 06:32阅读(98)

“我住一楼,一万年不坐电梯,凭啥要交电梯费”物业该如何解答?:你好,或许大多数人都很疑惑,自己住在一二楼,根本用不着电梯,为什么要交电梯使用费呢?要理

1

你好,或许大多数人都很疑惑,自己住在一二楼,根本用不着电梯,为什么要交电梯使用费呢?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这么想:

该不该交电梯使用费?

根据《物权法》第70条规定,明确电梯是建筑物的附属设施,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共有部分。第72条又规定,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不得以放弃权利不履行义务

对于低层业主该不该交电梯费,《物权法》第80条规定,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费用分摊、收益分配等事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业主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的比例确定。换句话说,如果你们小区没有依法达成一二楼业主不交物业费的协议,你就要缴纳电梯费。

为什么要交?

乍一看,自己明明没使用电梯,但法律规定要交电梯费,大家可能觉得很不服,觉得这是一部恶法,其实缴纳电梯费还是有合理的存在的。电梯费存在是具有潜在意义的,比如有电梯的小区的房价会比没有电梯费小区房价更贵;再比如你如果要使用楼顶平台,那么你也是会用到电梯费。当把这些问题想明白了,你就会明白自己为什么要缴纳电梯费了。

以上是我的回答,我是法律咨询乔也,擅长领域物业纠纷,交通肇事,如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

2

我笑的好尴尬。因为我也住一楼,也要交电梯费。

我也不想交电梯费,一年都没用几次,但是也要交,让人感觉确实不是很爽。但按照规定,还是要交,那么只能交了。

毕竟,虽然没用几次,但还是用了。比如到顶楼上晒衣服被子,也是要从电梯走;比如到楼顶看看风景什么的,也是要走电梯。总不能爬楼梯上去吧,累死。

所以,这个物业其实也是不用想怎么回答。规定就是规定。

在买房子时候,大家就应该知道,买电梯房住一楼也是要交电梯费,那么一切就OK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矩按照规矩办事就行。

反过来想,住一楼交了电梯费,却不用多了一个麻烦,坐电梯的麻烦,也是好事。

如果一楼不用交电梯费,那么二楼应该少交电梯费;10楼稍微交多一点,20楼要多交。那干脆按照次数来计算。每个月电费多少,然后按照每层逐渐加价,按次收费。

这样多了麻烦。 所以最简单最直接的就是,大家一起负担。住一楼确实不划算。但住一楼有自己的好处,一楼空间都是你的,然后花花草草主要是你在享受。

关键是,根据《物权法》第70条规定,明确电梯是建筑物的附属设施,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共有部分。第72条又规定,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不得以放弃权利不履行义务。

所以住一楼交吧,电梯费也是要交的。

3

不管你物业怎么解答,都难以让老百姓心服口服,因为这个事情,极富争议,极不合理。


你当然可以和老百姓谈法律、谈合同、谈规则、谈所谓的小区整体利益等等这些“大道理”

但是老百姓更认的是“情、理”二字!

他会让你换位思考,如果你住在一楼,一年到头可能只用几次电梯;凭什么他要与那些天天坐电梯上下楼的高层业主按同样标准足额缴纳电梯费呢?

“谁使用,谁付费”,一楼的基本不使用电梯,你让他足额交费,你觉得公平吗?


根据《民法总则》,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以及绿色原则

那么,在收取电梯费这个问题上,不管楼层,不管使用频率,按照“一刀切”的做法来收取费用,是否与民法的公平原则相悖呢?


总的来看,由于国家立法层面上没有明确界定,各地对于一楼业主电梯费收取问题上,采取的做法有较大差异

1、某些地区,明确规定一楼(甚至二楼)业主无需缴纳电梯费。

2、某些地区,或者按楼层划段分档交费,;或者按楼层不同交费,费用逐层提高,采取的是差异化对待方式。

3、在大多数地区,目前采取的是“一刀切”的统一标准收费。就是说不管你一楼业主用不用都要按统一标准缴纳。


不难看出,上述1、2种做法更合理,更具人性化,更能体现民法的公平原则。

所以不要绞尽脑汁的去考虑如何解答一楼业主的疑问,而是多想想如何采取变通的做法让这个事情能得到合理合情的解决才是正途。

4

首先,为了居民区和住户的安全,物业都会在电梯上加装门禁。居民要凭门禁卡进入电梯,而门禁卡按居住楼层设置了通行权限,一楼作为电梯通行的第一层根本就没有通行权力,物业也不给发放门禁卡,应不应该收电梯费还用讨论吗?!对无权使用电梯的住户收取电梯费能行得通吗?不荒谬吗?!

其次,电梯属专用设备,也是专门通道,遵循谁享受谁交费的原则。它不同于绿地、假山、喷泉,这些是构成小区环境的一部分,人们自觉不自觉地都享受了这些景致所带来的好处。

最后,由于物业部门维护保养不当导致电梯不能正常使用,物业部门应当为给楼上居民带来的不便给予补救或补偿,而这些一楼是享受不到的!

权利与义务对等是社会活动的通用原则。一楼居民没有使用电梯的权利,自然就不负有交费的义务。向没有电梯使用权的居民收取电梯费是无理行为,是强盗逻辑,更是非法的侵权行为!

5

那要是告诉你,一楼不仅需要交物业费,买电梯的时候也花钱了,之后电梯坏了,一楼也要花钱修,题主会是啥心情?

对于小高层、高层来说,这个就是默认协议,既然买了房子,就要共同维护才行。有些人觉得一楼不用电梯,所以不需要承担使用成本。可是,请问,如何证明你不用?

我们在进行房屋交建设的时候,大部分会考虑如何降低使用成本,这样就会进一步减少物业费。其实开发商不是没有能力计算出完善的体系,比如住在一楼的人,可以不分摊电梯的购买费用,也可以不缴纳电梯的使用费用,这时候只要采取“电梯刷卡到层”的方式就好。

但是,这种方式加大了物业的管理成本,也加大了其他业主的使用成本,而且电梯的故障率会变高,电梯的维修成本也会增加。这时候物业费、电梯费都要涨价。

在这种情况下,物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确实可以变高,但是多收的物业费,一楼愿意承担吗?即便一楼愿意承担,大家又愿意为一楼承担吗?

现在的状况是,一楼看似承担了不使用的费用(而且偶尔也用用),但实际上买一楼也会便宜,并且物业费得到控制。如果想转变为个性化服务,那成本也会升高。

现在的情况已经尽可能公平合理了,但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需求

更直接一点来说,现在的方式可能对于某些人来说不合理,但其实对于物业来说也不合理,只不过,这样能把钱压到最低,对于业主来说比较低,对于物业来说,能赚,但赚的也不是特别多。

如果对于这个情况不满意,其实可以动员业主试试,成了业主大会,一开会就明白了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喊着要取消物业,可是物业还在?是因为更多沉默的人,他们觉得自己需要物业,并不会因为你的不爽,而让他们的生活陷入困局。

所以,看似有些朋友是出来指出问题,可实际上,问题本就不存在。因为大家都想要高效率且价格低廉的服务,这其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

各位试想,既要控制成本,又要确保服务效率,还要让尽可能多的人感到满意,这就必然会削弱一些缓解以控制成本,减少个性化服务以保证效率,得罪少数人而保障多数人。

所以,今时今日的物业无可厚非,他们也要生存,况且很多人还不交物业费,物业要在少一部分营收的情况下保证服务,也是很困难的。

再这样的局势下,如果有人提出要求个性化服务,但是并不愿意承担个性化服务的成本,那请问是谁过分?

虽然我们不能否认有些物业确实是踩过界了

就是什么都管,不该管的乱掺和,该他们做的,一点搞不明白。

但是,物业作为一个服务主体,他们服务出问题,大可以换掉呀,为什么非要将就呢?

而且,好物业本身就少,笔者两个亲戚住在相邻的小区,地段一样,楼龄大差不离,房屋格局各有优劣,按理说房子的价格应该差不多。

可是物业好的房子,就是生生比物业不好的房子每平贵出去2000块钱。物业好的那个小区,想进去起码得登记,然后保安电话通知业主,确认信息之后才能把人放弃进去,物业费是两块五,算上电梯、照明杂七杂八的,相当于三块

而那个物业相对较差的,虽然是较差,也是一块五,这个小区门口最多管个车,外来车辆一般不允许进入,小区里面还可以,卫生还不错,也没有电动车、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状况。严格来说,虽然不是封闭小区,但也算是不错的物业了,可物业更好的小区,房子也值钱,当然,这也意味着房屋持有成本更高。

说到这里,想必题主也该明白了,服务不是不能个性化,但是要靠钱来捆绑

笔者之前租过公寓,电梯是刷卡入层的,交电梯使用费就办卡,一月15元一张卡,25元两张卡。这时候就体现楼层的优越性了,因为一二层是底商,很多住三楼的就是不办卡,宁可走楼梯,她们可以选择不花这个钱。而其他楼层也有不办卡的,等着下班的时候蹭呗,比如住15楼,能蹭到15楼就是成功,蹭16楼或者14楼,也算是成功。

当然这是题外话,可是题主知道为什么这个公寓楼要这么做吗?

因为之前的电梯过了保修期,彻底报废了,然后就需要换电梯。可是很多业主坚决不出这个钱,特别是三楼的,他们觉得可以走楼梯。

要知道,一层十20户,总共17层的楼,均分花不了几个钱。

这时候物业没办法,就知道自己垫款,然后以电梯的使用费往回找。因为是公寓,住户多,人头也就多,一家一个月25,当然也有15的,每层20户,每层每个月就是300,能收满十层就是3000,一年大概不到4万,这样在电梯保修期之内就能收回成本,兴许还能有点营收。

那我们带着这个状况回到题主的问题,题主想不交电梯费,可是不交电梯费的话,物业是无权不让你使用的,因为买这部电梯的时候,业主是花钱了的。

可是,物业在维护电梯的时候,成本要从物业费里面出,业主买电梯并没有出维护的钱,如果业主不交电梯费,就是不交维护、电费这些费用,物业公司就两难。

所以,电梯不是不能改刷卡,也花不了几个钱,物业为了管理方便的话,这钱他们都可以出。可是,现有的电梯有业主的产权,物业是无权不让业主使用的。


那么,对于电梯房来说,一楼业主想要不为此承担成本,那就等吧,什么时候电梯坏掉,自己大可以不出钱买新的,到时候成本管理就会让一楼得到实惠的。

当然,一旦进入成本管理环节,一楼以后再想上楼,估计不是蹭卡,就是爬楼梯了。

6

让一楼交电梯费,不公平,不公正,不道德!欺负底层!!房价并非因电梯而制定,用房价说事,就是胡搅蛮缠!!

7

我家也住一楼,也不坐电梯,当年买房的时候也这样问过,售楼员说:“那你自己决定买不买,要买就要交”。所以当时既然决定买,你就得认这个理,有可能不是最正确的,但是是你自己的选择。我不后悔,因为我住一楼好方便啊(虽然是一楼,但是还有三层地下停车场,所以一点都不潮湿),家门口的阵阵四级花香随时沁人心脾,门口的小溪水流灿灿,各色各样鱼儿畅游嬉戏,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感觉就是自己家的一样,而且从来不担心停水停电(哪怕停水我家也不会),所以人啊,如果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大度点,包容点会过得挺开心的。

8

按照现行的“物业收费标准”,电梯费的收费标准不分楼层。

面积相同,一楼与顶楼的电梯费就是一样的。

前一段时间,北京曾经探讨一层业主按半价交纳电梯费。但因为一层少交的电梯费要平摊给其它楼层,而其它楼层的业主人数要远远多过一层业主的人数,现在大概只能不了了之。

类似的冤枉钱还有不少。例如,许多高层楼房的低层的自来水是由市政直接供水(北京是6层以下),高层是用水泵二次供水(北京是7层以下),因此物业费有水泵费一项。但低层住户虽然根本不用水泵,也必须全额交纳水泵费。

如果销售商说可以比其他层少交物业费,不交电梯费。一定要让他把这些内容作为补充条款,写到购房合同里。否则,以后谁也不会认帐。


9

一楼住户不应该收取电梯费。难道因为在城市居住需要交公交车费吗?不乘坐,为什么要交?

10

我房子空置不住也要全额交物业费,什么电梯维护费,电费,垃圾清理费等等,一年一千八百多。每年三十就去贴幅对联平时不住那,给孩子准备的。为交物业费闹的差点打官司,后来听说有相关法律规定才无奈何。不知道当初制法的是什么人,这么有钱有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