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备是三国时期的大英雄之一,凭借自己努力奋斗,创立蜀汉,成一国之君主。

如果他把大汉交给曹操,即投降曹操,顶天混个荀彧的位置。曹操高兴的时候,称其为"吾的子房”,不高兴的时候,就会赏他一个空盒子,令他自裁。再也不会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尔。”那样的话了。

如果你是刘备,你会投降曹操吗?

历史上的统一,无一不经过激烈的争夺。这是利益和形势造成的。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最佳贡献者
2

刘备以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自居,以汉室正统自居,力图剿除国贼匡扶汉室,并且也养成了一支独立的势力集团,因此他不承认曹操统一天下的历史功劳,妄想自己取而代之

3

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邀请刘备宴会,在宴席上说出了:“天下英雄唯始君与操耳!”在曹操心中普天之下称得上豪杰的人只有自己和刘备。

但没过多久老曹就改口了,并不是失口否认刘备不是真英雄,而是在谈及刘备时老曹总会愤恨的说刘备假仁假义。这时候刘备已经逃离许都在荆州占据地盘了,是不是做为与曹操争天下的对手所以曹操只是在黑刘备罢了?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两个商家之间为了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势必会产生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我可以在背后说你家的产品不如我家好,让这些不明真相的顾客迷途知返回到我的身边。

老曹是个正派的人,并不似那些奸佞小人在别人背后嚼舌根。老曹也从没说过谁的坏话吧?按理说东吴比蜀汉更加强势是块而难啃的骨头,老曹赤壁惨败停下了进攻的脚步。气急败坏下也没说孙权什么不是,倒是留下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词句来夸赞孙权。

真相只有一个!在曹操心中刘备确实假仁假义。

三国杀中刘备有技能仁德,可以给别人牌。在人们心中刘备仁义,但他仁义的点在哪?无私奉献、乐于助人吗?

刘备更多的不正是向别人索取而非回报吗?满打满算刘备也就帮过孔融和陶谦抵御贼兵,其中也不过是出于自己前途的谋划。陶谦守不住徐州又畏惧曹操,这才将徐州印绶交予刘备。刘备百般推脱,可最后还是接受了。

曹丕登基前曾收到汉献帝的信函,信中请曹丕带汉自立。曹丕再三推脱,可最后还是真香!刘备亦是同理,只不过是一种政治手段,他不想在别人面前展现出自己的贪婪。

早年刘备起事,得到张世平、苏双的金钱支持。后来两人再也没有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刘备向人要钱、要粮、要兵、要地盘、官职,要说仁义倒是别人仁德于刘备多点儿。

曹操就是个活雷锋,刘备能得到徐州牧全仗曹操为其请缨。他在徐州被袁术和吕布夹击不得已才投靠老曹,老曹又表刘备为豫州牧让其面见天子,这才有了刘皇叔。

曹操好吃好喝供着刘备,刘备又忘恩负义干掉了车胄与老曹作对。这不就是一出“农夫与蛇”的故事吗?难怪老曹会得理不饶人疯狂怼刘备了。

仁义真的能帮刘备匡扶汉室、建功立业吗?不能!

古语有云:“妇人之仁。”——“无毒不丈夫。”

人不狠,站不稳。春秋之际的宋襄公才是真的仁义,在一个遵循周礼的时代他坚守了心中的理念。敌人过河阵型以乱他非要等人摆好阵型再打,其结果就是自己的失败。

仁义固然是可以给刘备树立一面旗帜,但如果你只是仁义没有真才实学、雄才大略的话,那些跟随你的谋臣武将最终都会离你而去。能得到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的誓死追随仅仅是因为这些人觉得刘备仁义?恰恰是他们觉得刘备有本事,跟着他有希望、有肉吃。

你是我的兄弟,我给你打工你不用给我工钱。这可能吗?隐藏在刘备仁义表象下其实是一个乱世英雄的雄心壮志。

刘备投奔刘表客居荆州之时,一次刘表设宴款待刘备。席间刘备出去方便回席后却闷闷不乐,刘表问其缘由,刘备说:“早年漂泊,腿上未曾有肥肉。如今年过四旬,腿上长出了不少肥肉。”说完刘备又连连叹气。

看似闲谈,实则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刘备没有被美食美色所诱惑,他心中所想仍然不变。他有一颗比之常人更加坚韧的心性,白手起家无论多难他都要做到。

刘备得罪的人太多了,他对不起太多人。在这点上他甚至不如曹操。

01对不起妻女

要说亏欠,刘备首先就亏欠妻子儿女。甘夫人早年嫁给刘备为妾,因为他前两任正妻过世甘夫人这才转正。刘备半生漂泊妻离子散,在徐州时甘夫人就曾落入吕布之手;曹操南下攻荆州时自己的两个女儿也落入敌手。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物。(兄弟是别人的手足,妻子是过冬的衣物)刘备心中有大业,这样的人心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别人会在他的算计之中成为他成功路上的垫脚石,刘备与关张恩若兄弟,他却是对两人够意思。这不正是因为关张能为刘备打天下吗?

02对不起吕布,不该背后捅刀。

吕布进攻过刘备,害刘备在徐州无立身之所。但吕布也曾辕门射戟帮刘备解了兵患,白门楼上刘备却说:“公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

这坚定了曹操干掉吕布的决心,好歹吕布也帮过自己。白门楼上沉默不语即可,何必要落井下石呢?

03对不起宗族兄弟

隆中对时刘备曾说自己不忍夺宗室地盘,刘表去世夺荆州。又用计取了刘璋的益州,这时候的刘备就丝毫不顾当年自己说的话了。

虽说是为了自己必须占有地盘,但也未免太过无情了。夺得益州后不久刘备就将刘璋赶出益州迁去荆州了。

04对不起汉献帝

刘备已匡扶汉室为名却从没有真正礼敬过汉献帝,他始终只是在为自己招兵买马扩充地盘。按理说曹丕窃汉刘备不应该马上称帝的。汉献帝还健在啊,恰好汉献帝遭遇不测的消息传到成都,刘备也不分真伪便马上称帝了。真伪不重要了,刘备却是已经等不及了。

登基之后的刘备马上调集人马攻吴,刘备以仁义的名号不去讨伐篡汉的曹丕、帮汉献帝恢复帝位却要为了兄弟义气去找东吴的麻烦又是何道理?

你可以说刘备真性情,为了兄弟丧失了理智。可这又恰好违背了刘备的初衷,与其说的仁义背道而驰,他这样做对不起汉献帝。也难怪刘协听闻刘备称帝的消息却笑了出来。

在做事用人的格局上刘备不如曹操,向来都是说曹操是奸雄,可偏偏是曹操更加大气。张绣降而复叛,曹操损失了儿子和爱将,但曹操却原谅了张绣并且还让儿子娶了张绣的女儿;荆州刘琮投降还得到了曹操的优待。

乱世之中并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有的只是动荡时局下人与人之间的权谋,立场不同哪有对错?妻子常对丈夫说你就算说爱我是骗人的话,那就请你骗我一辈子。

刘备就算是假仁假义,但他装了一辈子也就算是真的了。刘备、曹操皆是英雄,我们要做的不过是跟曹操学做事手腕,和刘备学用人心计罢了。

综上所述,想刘备将大汉让给更有能力的曹操就是“与虎谋皮”。

4

在农耕社会,不论谁打天下,都不是为了百姓,而是为了自己的皇帝梦。而大臣们的荣华富贵是皇帝给的,他们能对皇帝负责就不错了,不会为百姓负责的,荀子讲的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道理,只是提醒皇家及官僚们不要把老百姓逼反了,但事实上没有一个皇帝能听进去。皇帝总说自己是上天之子,是来保护百姓的,老百姓是说什么信什么,从大秦就开始盼好皇帝,直到大清完蛋也没有盼到好皇帝,因为老百姓不知道,被统治阶级的利益都是通过与统治阶级不断斗争才会有的。比如今年在美国发生的街头抗议,就是黑人在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容易。

5

刘备的想法是,曹操都打不死我,怎么证明他有能力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