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为什么好多初学书法的人,学楷书而不学行书?这不是误入歧途吗?

为什么好多初学书法的人,学楷书而不学行书?这不是误入歧途吗?

2020-07-26 21:01阅读(92)

为什么好多初学书法的人,学楷书而不学行书?这不是误入歧途吗?:稍微学习过书法史的应该都知道,有一种介于楷书和行书之间的书体叫行楷。行楷是楷书的快写,而

1

稍微学习过书法史的应该都知道,有一种介于楷书和行书之间的书体叫行楷。行楷是楷书的快写,而行书又是行楷的快写。至于草书,比楷书更早,是直接从隶书演化过去的。


其实,你直接学草书可以,因为草书先于楷书,但是实在是太难学了。直接学行书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行书就是楷书快写再快写。

有楷书功底的学习行书是比较容易的,而会行书的去学楷书,那就需要从头再来。


学书法有从楷书入手的,也有从隶书入手的,但写隶书的人容易犯得的毛病就是行书常常写不好,没有像学楷书的过渡到行书转换的自然。


所以题主的问题我是不认可的。

2

初学书法,一般传统的学习步骤就是先从楷书学起,然而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行书和楷书是一种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字体 。古人总结经验就是说\"写楷书要有行书笔意才灵动 ,写行书要有楷书笔法才能稳健凝重\"

因为楷书必须要求一笔一划,很少牵丝连线,有助于初学稳扎稳打,只有一笔一划,分阶段练好\"横,竖,撇,捺,钩,挑,折\"这七个书法主要笔画,就为以后无论行书,草书,还是其它书体打下良好的基础。

米芾有句书法名言\"无往不收,无垂不缩\"。讲的就是点画笔法起笔和收笔的用笔诀窍,

这个方法首先要通过楷书笔画训练才容易掌握,如果初学阶段就学行书 ,是很难掌握这种用笔方法的。

另外一点,从楷书练习书法,还能够于笔法结构的训练中,磨练自己的功夫,特别是从一开始就提倡悬腕悬肘,如何持笔怎样才能手部不抖,通过楷书的慢节奏,分步骤,系统训练,才能立得住笔,而且古人讲\"心摹手追\"功夫,就是要做到\"心到,眼到,手到\"三者密切结合,才能学好书法,而\"楷如立,行如走\",就是说楷书是静立的,行书是动态的,从楷书开始学习就容易比于静态中掌握笔画写法。

直到掌握提按,转折,顿挫,使转一系列较为复杂的笔法,有了一定的基础,这时就要尽快进入行书的练习。

这里面有一个尺度分寸的把握,较早就开始行书,由于没有楷书的笔画 ,以及持笔稳准的训练 ,就容易在写字时一滑而归,难以掌握一波三折的提按顿挫运笔节奏。越写越油滑,比如下面\"有\"字。楷书《黄庭经》 和行书《圣教序》,都来自王羲之书法字帖。楷书\"有\"字的部件\"月\"。一笔一划有起笔运笔,转折之间的清晰可见的笔画。

行书\"有\"字一横一折是一笔带过,如果没有楷书横画与竖画的起笔和收笔专门训练,很容易就直接从行书一横转一笔带过,这中间由于没有楷书的基础,就没有了转折变化的节奏感和笔法训练,最后总是在这些细节上留下漏洞。

然而如果一直学楷书,而不在适当时候进入行书训练,也会导致惯性的笔法和结构僵硬,将来即使学行书,也会较难把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连贯性书写。

总之,学习书法,必须扎扎实实打基础下功夫,无论楷书学起还是行书学起,都要按照传统的书法学习规律,处理好楷书行书的协调辩证关系,写好字并非一朝一夕功夫,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持之以恒,才能写出神采。

3

学书法,先学楷书是基础。因为行书或草书,都是从楷书演化出来的。

如果不学楷书,直接学行书,不管写得多么花哨,但行家一看就是没有根基。

现实中,确实有很多人比较急躁,抛开楷书,直接学习行书,但终究练不出名堂。有的人,不学楷书,写大字以为看不出水平高低,其实一落款就会原形毕露。

所以,这个问题,应该反过来说,初学书法的人,不学楷书而直接学行书,才是误入歧途。

4

因为楷书是行书草书的基础。这就像小孩学习走路一样,一步一个脚印才踏实。为何学习书法要从楷书开始,这就是所谓的入门和书法的基础奠定。那么练习楷书也要先大楷在中楷最后小楷这样一个先后顺序学习楷书,学习楷书主要就是楷书的间架结构和笔划顺序,笔划先后顺序是学习书法的重要基础,如果你连笔划都搞错,就会直接影响你练习草书或行书。一笔一划从最基本的笔画练起,也有助于你提高书法用笔力度,写出的字,一气呵成,连贯有力度,不至于笔划圆软。学习书法是一个系统工作,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话说练习书法一年不如五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要你踏踏实实从最基本的楷书练起,注重笔试和字间架结构的相辅相成,有了这个基本功,练习别的书法字体一定会更流畅连贯,苍劲有力。

5

不知道题主问这个问题前,是否刚从酒场或KTV归来。不知道是哪位规定的,初学书法学楷书而不学行书就是误入歧途?

一、钟繇、王羲之首先反驳你。 从字体的演进上,早于行书的有篆书、隶书、章草、楷书。你把那些经典的汉隶、魏碑置于何处?当楷书鼻祖钟繇写楷书时、王羲之老师卫夫人写楷书之时,甚至王羲之初学书法时,还不知道行书在什么地方呢。你能他们就是误入歧途?

二、很多学书人恐怕要反驳您。为何?且不说正确与否,现在学书人的认识是,初学书法必须从楷书入手。没有学会走,怎可就学跑?当然,小弟认为这个理论太极端了。理由同上,不能先学篆书吗?不能先学隶书吗?不能先学章草吗?

三、小弟也要反驳您。小弟初学书法,实际上是按照楷书—隶书—行书这个顺序来的,目前在专心学习小楷。我也是学的古帖,这算是误入歧途吗?

关于学习书法,从来没有一位古代大书法家说过关于先学什么字体后学什么字体的这样的论断,今人何以说这些武断的论调呢?学书法是一件自由的事情,甚至可以一辈子只学只写一种字体,只要能达到一定的境界,也是一件欣慰的事。当年撰写张迁碑、史晨碑、龙门十二品的那些人,未曾见过行书的容貌,也毫不影响这些碑帖美了千百年,并将继续美丽下去。

我的观点是:但凡谈到方法论,只要是绝对的论点,就值得怀疑。

话有偏激,敬请谅解。??????

6

书无定法!对小学生而言先楷易起步学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