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曹冲就是病死的,与曹丕无关。《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记载:

太祖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文帝宽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这段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曹操数次对群臣说,想立曹冲为接班人,曹冲13岁时,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冲得了疾病,曹操亲自为曹冲请命,但曹冲还是去世了,曹操很是伤心,曹丕安慰曹操,但曹操却对曹丕说:曹冲去世,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大幸

这话表明了两个意思,一是曹操有立曹冲为接班人的想法,二是曹操认为曹冲去世对曹丕等人有利。



于是很多人就根据这段话开始断章取义,认为是曹丕害死了曹冲,问题是曹丕真的害死了曹冲吗?

由于现在很多三国题材的影视剧中,都安排了曹丕害死了曹冲的情节,通过荀彧之口说出给曹操,更加使得很多人认为就是曹丕害死了曹冲,这实在是冤枉曹丕了,电视剧不是历史,要想了解历史上曹冲的死因,就得分析历史。



曹丕在当上皇帝后,也曾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曹冲还活着的话,我也当不上皇帝,曹丕还说过,如果曹昂还活着的话,也当不上皇帝,这些话似乎能看出曹操当时对继承的意思,但是,并不能说明曹丕就是害死曹冲的凶手。

首先,史书上明确记载了曹冲是病死的,是得了重病而死,如果曹冲之死与曹丕有关,以曹操的个性,是不可能放过曹丕的,史书的作者对当时历史的了解肯定比现代人强,古人确定的话,我们不应怀疑,除非有新的证据证明。



其次,曹操只是有意传位给曹冲,并不代表曹操就能一定传位给曹冲 ,曹冲死的时候只有13岁,只是一个少年,将来长大会如何,并不好说,曹操喜欢曹冲的原因就是曹冲很聪明,而且很仁爱。

曹冲聪明是因为历史上有名的曹冲称象,就是曹冲因为聪明而想出的办法,把象赶到船上,划下水位线,然后再装石头,就能知道象有多重了。曹冲仁爱是因为史书记载了一个曹冲智救库吏的故事,曹操的马鞍在仓库里被老鼠啃坏,负责管理仓库官员就非常担心被曹操所杀,但是曹冲凭借自已的聪明才智,救了库吏一命。



曹冲确实聪明仁爱,但长大后是个怎么样的人,谁也说不定,毕竟有伤仲永这种例子存在,再说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导致曹操不会立曹冲为继承人。

曹冲是环夫人生的,环夫人是曹操的小妾,曹冲也就是曹操的庶子,古代的继承制讲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庶子是没有资格继承父亲的爵位和官职的,就算曹操愿意,他手下的大臣也不会同意



后来曹丕与曹植争世子之位时,曹操曾经就继承人的问题,问过贾诩,贾诩非常隐含的对曹操说:我在想袁绍与刘表的故事。贾诩的意思很明确,因为袁绍和刘表在立继承人时,都没有立嫡长子,而是立为自已喜欢的儿子为继承人,结果就导致封地上一片混乱,袁绍的儿子内斗导致丢失河北四州,刘表的儿子与反目成仇,贾诩就是想告诉曹操,立继承人要立嫡长子,才不会导致动乱。

不仅贾诩,曹魏内部有相当多的大臣都认为立继承人要立嫡长子,曹操就算真的想立曹冲为继承人,恐怕有相当大的阻力,桓阶、吴质、司马懿等人都支持曹丕,还有不少暗中支持的大臣。



这种嫡长子继承制是国封建社会几千年形成的传统,不是轻易能更改的,曹操一样更改不了,除此之外,曹丕是曹操所有儿子中,综合能力最强的,曹操选的是一国之君,考察的是综合能力,而不仅仅是聪明,论起聪明来,曹植肯定比曹丕聪明,但曹植不是搞政治的料,仅仅是个文学家。

相反,曹丕文武双全,既是文学家,又通晓武艺,骑马射箭样样精通,而且为人沉稳,曹操非常喜欢曹冲,但曹操绝对是一个冷静成熟的政治家,不会因为自已的喜好而立曹冲,曹操的理智一定会战胜喜好。



曹植不就是例子,曹操喜欢曹植胜过曹丕,但最后还不是一样立曹丕为继承人,这就是理智。

再说了,曹冲死于公元208年,当时曹操不过54岁,当时刚刚废除三公制度,恢复丞相制度,并自任为丞相,这个时候的曹操根本就没有将继承人提上日程的计划,而且曹操也没有完成纂位准备,没有称公封王,而丞相职位是不能世袭的,需要皇帝批准,而魏公和魏王是可以世袭的,说明曹操还没有做好纂位的准备。



准备没做好,自然不会将继承人提上议事日程。

最后,得明确说一下曹丕这个人,曹丕这个人一直被画成阴险毒辣的人,其实是错误的,曹丕这个人,不得不说还是非常仁厚的,曹丕当上皇帝后,虽然的限制宗亲的权力,但绝对没有杀害过任何一位兄弟,也没有迫害过任何一位曹氏宗亲。



曹植的七步诗其实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出自一本三国时期的八卦杂志《世说新语·文学》,没有迹象表明曹丕迫害了曹植,况且曹丕在有人诬告曹植谋反时,都没有杀他,如果有害人之心,曹丕可以找一万个理由杀了曹植,可是曹丕没有,不仅没有,还在生命中最后一年给曹植加官晋爵位,兄弟两人把酒言欢,曹丕自已死在曹植前面,何来加害之心?

公元208年的曹丕只有22岁,在曹魏阵营还没有任何官职,凭什么就敢加害曹冲呢?三年以后,曹丕才被封为五官中郎将,可这时已经距离曹冲去世三年了。



曹丕可以说是曹操的最佳继承人,没有之一,曹丕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成为继承人,完全犯不着冒着巨大的政治和生命风险害死曹冲,而失去自已继承人的优势,如果曹操够理智的话,选择曹丕是最好的选择,唯一不足的就是曹丕的寿命太短了,否则也是一代明君

最佳贡献者
2

曹冲不是曹丕害死的,曹冲是因病而亡的。

曹冲是曹操的妾室环夫人所生的,环夫人本与曹操的小舅子卞炳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可是曹操在一次醉酒的时候,把环儿给强行霸占了,此事惹的卞炳又气又恼又无奈。

环儿在曹操的众多夫人中,相貌人品才华都是出类拔萃的,也深得曹操的宠爱,或许是优质的基因吧,所以曹冲出生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曹操的其他儿子相比,显得尤为聪明,曹操更是对其关爱备至。



曹昂葬身宛城之后,曹丕成了曹操的长子,在古代那个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时代,按理说曹丕应该稳是曹魏的继承人,可作为盖世英雄的曹操,通常都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即使没有曹冲,曹植在前期都比曹丕更的曹操宠爱,作为长子的曹丕,地位非常的尴尬,也活的特别的累。

曹丕自己都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每天面对自己强势的父亲曹操,都是战战兢兢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就是给他一百个胆,他也不敢去加害一个非常得父亲宠爱的幼弟,因为事情一旦败漏,曹操不活剐了他曹丕才怪。



曹冲是在曹操率大军南征之时,因水土不服,而身染恶疾,曹操当时也是心急如焚,马上命人把曹冲送到最近的樵县老宅救治,因为那个时候医学本就不发达,一路颠簸,再加上当世的神医华佗又被曹操给杀了,使得曹冲前期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使得病情加重,最后病逝在了曹操的老家樵县。

3



曹丕为何杀曹冲

曹冲字仓舒,是曹操和环夫人之子,自幼聪明仁爱,敏于观察,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曹冲称象,被后人传颂,曹操数次在大臣面前称赞曹冲,有让他继嗣之意。只可惜曹冲早年不幸夭折,年仅十三岁。曹冲死后曹操哀痛万分,并为其聘了文昭甄皇后族中亡女与其合葬,追加曹冲为骑督尉,之后又被曹丕追赠为邓哀侯、邓哀王。曹冲英年早逝让人痛惜,曹冲之死众说纷纭,曹冲真的是曹丕害死的吗?据三国资料记载确是如此。曹丕为何会会杀曹冲,笔者做简要分析。



首先了解一下曹丕是如何杀害曹冲的。曹冲倍受曹操宠爱,曹丕早有杀心,于是曹丕就让周猛购置两条毒蛇,并买来响应的解药。曹丕亲自找到曹植,邀请曹植一品尝北方送来的上好牛肉。可怜的曹植,再聪明也算不出曹丕的毒心。



曹冲到曹丕府上后,酒宴已经摆好,桌子上众菜围着一个大盆,里面盛满了牛肉,香气扑鼻。曹丕抄起一块牛肉递给曹冲,说道:冲弟特意为你做的,请用!曹冲一脸受宠若惊:多谢大哥。曹丕招呼下人倒酒,二人推杯换盏,不觉间都有醉意。



曹丕倒在桌子上,旁边的酒杯被撞掉,一声脆响,从房子的角落里爬出两条毒蛇,朝二人咬去,曹冲大惊失色,但因酒喝太多,有心无力,躲闪不及,被咬了一个正着。曹丕也被咬到,这时周猛从外面进来,扶起曹丕,灌下早已准备好的解药,只可惜曹冲天资聪明,机智过人,就这样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其次分析一下曹丕为何要杀曹冲。

其一曹冲天资聪颖,智慧过人,长大后必然会成为曹丕的劲敌,曹丕杀曹植为以后得世子之位铺平道路。比起吟诗弄赋的曹植和玩弄权术的曹丕,曹冲的智慧可以说是碾压群雄。曹丕曹植只会刷点小聪明,一个满腹心机,一个只会喝酒写诗,都不是曹操的合适人选。而曹冲自小刘会趋利避害,给曹操讲述大道理,对人心的把握也十分精准,实在是可以称得上旷世神童。



其二曹冲为人和善,有仁爱之心,深受曹操喜爱,大臣的拥护。曹冲自幼便同情弱小,拥有心地善良而又富有同情心。也许是因为其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小妾,懂得下层人的凄苦,因此曹冲自幼就比较正直。最重要的是,曹冲礼贤下士,很会做人,深受文臣武将的喜爱,曹操也正是看中了曹冲有仁德之心,才要废长立幼,这让曹丕惶惶不可终日,于是便对曹冲有了杀心。



其三曹冲独得曹操宠爱,在很多人眼里曹冲一定会继承父亲的宏图大志。由于曹冲天资聪颖,礼贤下士胸怀宽广,曹操曾多次当众夸奖曹冲,曹操作为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这样做必然有他的深意。在曹丕之前还有一个大儿子曹昂,在讨伐张秀的时候牺牲了,曹操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立储。



就是因为在曹丕、曹植、曹彰几个儿子中摇摆不定。曹丕论才华不及曹植,论聪慧不如曹冲,因此曹丕作为长子,在很长的一段期间里,都没有得到曹操的重视,曹操明显有废长立幼的想法。因此曹丕就起了杀心,杀了曹冲在世子的道路上就少了一个劲敌!



曹丕虽然在曹操众多儿子当中不是出类拔萃的人,但却是笑到最后的人,曹丕结交大臣,里应外合,最终被选为继承人。曹冲正是死于其天子聪颖、爱表现,司马懿曾这样说:真正聪明的人应该让别人看不出其聪明。你是如何看待曹冲之死?

欢迎关注三国逐鹿,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4

曹冲并不是被曹丕害死的,曹冲是自杀的。

曹操长子曹昂在宛城死后,曹丕成为了曹操的长子,曹丕本应顺理成章成为曹操的继承者,大家都知道,曹操本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所以对于选继承人这件事他特别的稳重,迟迟不做决定。

这就急坏了曹丕,自己本来就不受重视,既没有实际的兵权,也没有过人的才智。

更要命的是,自己还小的弟弟曹冲那简直就是一个神童哇,在那个乱世群雄的年代,曹操肯定要找一个才智双全的继承人才能完成自己的大业。

曹冲有多聪明?我们在新版三国演义中可见一斑。当西凉君趁曹操不在攻打许昌时,曹操急赶回许昌,曹丕在南门一连等了几天都没有等回来曹操,而曹冲算准了日期,在西门等回了曹操,这个时候曹冲不过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哇!

而且,曹操还让司马懿亲自给曹冲授课,司马懿是谁这就不用多说了吧,那可是诸葛亮都奈何不了的主儿,而且在这儿之前,也一直都是徐庶在教曹冲,徐庶是诸葛亮之前刘备的军师,其才智自然没得说。

所以,曹冲在曹操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但是也正是曹冲太聪明,这也就是他早年夭折的原因,他表现的太聪明了,在那个乱世中,即使是兄弟,又怎么能让他顺利长大成人?

曹冲死后,司马懿说过一句话,真正聪明的人会把自己先藏着,韬光养晦,以图天下。所以曹冲是自己杀了自己,他表现的聪明才智杀了他自己。

5

想知道的历史,不得不说的真相。大家好!我是史道驿站x,感谢关注与点评。

曹冲是曹操最小的儿子,因为一个《曹冲称象》的故事,而被后人熟知。曹冲从小就非常聪明,是个少年天才,因此也深得父亲曹操的喜爱。虽然他不是嫡出,母亲是曹操的妾室环夫人。曹冲由于才华出众,其父曹操在很多场合,表达了把他立为世子的言论,因此遭到兄弟们的嫉妒,尤其是老二曹丕,对他更是心里不爽。曹操的长子曹昂公元197就已经去世了,按长幼有序的排列,曹丕应该是世子的继承者。

可是在公元208年,曹冲就突然离世了,当时他才13岁,对于他的离世,曹操是悲痛欲绝。儿子曹丕前去安慰父亲曹操,没想到曹操对他大声吼道:冲儿去世是我的不幸,可却是你们这帮朽儿的幸运。曹操在当时说出这话,引来了后人对曹冲死因的种种猜测。

因此有不少人分析说,曹冲是被曹丕害死的,以至于不少影视作品,也有曹丕害死弟弟曹冲的情节。历史就是这样,以讹传讹,久了好像就成了真的。兄弟残杀的事,在历史上是很多见的。但我却觉得曹丕没有这个胆量,且不说他的父亲曹操是个翻脸无情的家伙,就是从他同曹植争夺世子的表现来看,借他一千个胆,他也不敢。曹丕害死弟弟曹冲的说法基本可以排除。



那曹冲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早逝的呢?这里我就有必要再提到一个荆州人,他的名字叫周不疑,年龄和曹冲不相上下。此人也是个少年天才,非常聪明,曹操对他也很赏识,有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周不疑。可曹操是落花有意,人家周不疑是流水无情,断然拒绝了。

周不疑的家人大部分被曹操杀害了,人家周不疑肯定不会做仇人的女婿。曹操没有办法,也不能硬逼人家。可曹操是个惜才之人,于是他把周不疑送到了曹冲那里,让这两个少年天才惺惺相惜。可当周不疑到曹冲那里不久,曹冲就去世了。所以有人推测,是周不疑杀害了曹冲。后来曹操把周不疑给杀了,更增添了这种说法的真实性。

不过我倒觉得,周不疑当时也是个小孩,童心未泯,不大可能做出杀人的事来。对于曹操为什么要杀他,我觉得曹操的名言:‘’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最有说服力。周不疑聪明过人,曹操是他的仇人,所以他怕等到周不疑羽翼丰满后,无法驾驭,既然不能为其所用,只好让他去陪曹冲。因此我觉得周不疑害死曹冲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那么曹冲究竟是怎么死的呢?我认为是病死的,他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呢?为什么曹操不找名医救治,只是在痛苦的时候,祈求上天留住他的儿子。从曹操的表现来看,我觉得曹冲应该是得了:疟疾、鼠疫或天花。这些并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基本上就是绝症。这些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

6

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讨论

曹操一生有二十五个儿子,曹冲应该是曹操最疼爱的一个了,史料记载曹冲自小聪明绝顶,仁厚爱人,流传有“智救库吏”和“曹冲称象”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曹操也多次在众人面前表明有立曹冲为世子的意思。可惜的是曹冲十三岁时暴亡,死因成迷,而很多舆论就直接把矛头指向了他的亲哥哥,也就是后来的魏国开国君主曹丕的身上。联系到曹操对曹丕的话以及曹冲的早夭,这件悬案也确实让我们后世浮想联翩。

烛影斧声悬案

曹冲之死算得上是三国著名的悬案之一,一般说法就是曹丕害死了曹冲,依据就是曹操那句(曹冲早夭)“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不过这句话有点水分,即使曹操这句话就是那个意思,也不是只针对曹丕一个人,而是把自己的所有儿子全部怀疑了一遍,以曹操城府之深应该不会犯这种错误吧。另外这句话也可以多层解读,把它当做对其他儿子的勉励和鞭挞也是很有可能的。

神童与神童

曹冲和周不疑是三国著名的两大神童,在曹操从赤壁撤退之后,周不疑也随着曹操回到了许昌。周不疑大曹冲几岁,两个年龄接近又同为当世神童的孩子,自然很快就可以玩在一起了。

不过曹冲一死,曹操就开始“忌不疑,欲除之”,周不疑的本事是公认,可为什么任人为才的曹操要急急忙忙的除掉他呢,这个曹丕不懂,甚至想为周不疑求情,曹操不说,但曹操心里明白得很。

“异才”的“异志”

周不疑是刘表的外甥,曾拒绝过曹操的求婚,其才能连一向看不起刘备的刘巴都不敢做他的老师。周不疑曾经写过《文论四首》,原稿已经不在,但曹操看过,反应很奇怪,是“异而奇之”。

周不疑有“异才”,有“异才”就可能也有“异志”,曹操看出了这一点,也开始怀疑曹冲之死的真正原因。

曹冲之死的真正原因

曹冲在周不疑到许昌几个月就暴亡,若是大胆猜想的话应该是周不疑和曹冲有提过自己的“异志”,但这就和曹冲的“仁爱”产生了冲突。

曹冲不听周不疑的,可话已经说出口了怎么办,要是曹冲和父亲曹操说了怎么办,或许杀人灭口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别以为周不疑不敢,连曹操都敢得罪的人有什么不敢,更何况周不疑把事情都做的天衣无缝,连曹操都没有直接证据来处理他,只能以一个不知所云的借口来把他暗杀了。

可怜的背锅侠

周不疑杀曹冲,自己也被曹操暗杀了,可怜的是雄才大略的曹丕不止背了杀弟这个锅,后面的曹彰,曹植出什么事都要扯上他,甚至被后人指责得位不正,一直臭骂到现在。

7

曹冲是曹操最小的儿子,但他天赋异禀跟曹操很像,曹操心中的传位人也正是他,可是由于他太过聪明九岁就可以计算出大象的重量,正是这样遭到别人的嫉妒,而当时曹操的几个儿子又在争夺世子之位,电视剧里面放到,曹冲被毒蛇咬了之后天下无人可医治,后来想起华佗,可是华佗已经被他给杀了,后来曹操也说到,悔不改杀那华佗哦!电视剧里面还放到!曹操曾把曹丕叫到自己面前说到,你小弟的不幸正是你的大幸啊!由此可见曹操心里以知道是谁干的了,可是手心手背都是肉,最后才不的不说了那句话,朕果然没看错人!
图为曹冲!

图为曹丕!电视上说曹冲是被曹丕放毒蛇咬死的,可是正史上却说是自己病死的,对此你们觉得呢?欢迎前来讨论!


欢迎大家支持我是演员任涛,我为问答代言!

8

曹冲,字仓舒,他是曹操和环夫人之子。他年仅十三就去世了,曹冲自幼就聪明,深受曹操的喜爱,故曹操也曾想要立他为翤,但他却十三岁就死了。虽然最终得以继曹操之位的是曹丕,但曹丕却无害曹冲之事,曹冲是因病去世的。

曹冲年幼时不仅聪明,而且善于观察。他五、六岁的年龄智力心思所达到的就如一个成年人的心智。有关曹冲著名的典故就是曹冲称象的故事,这个典故就不多作讲述了。

曹聪聪明的同时,还有仁爱之心。曹操掌权时,刑法颇重。一次曹操的马鞍在仓库被老鼠咬了,管理仓库的人就害怕会被处死,虽然他也曾想过自缚请罪,但还是担心不会被赦免。

这时曹冲就对仓库管理官员说“三天后,你主动自首。”之后曹冲就用刀把他的衣服剪破,看上去就像是老鼠咬的,他见到曹操时,就表现出一脸的不高兴。曹操于是问其故。

曹冲就说“民间认为衣服被老鼠咬了,会对主人不利。”曹操就说“那是瞎说,不用难过。”

没过多久,那个仓库的管理人物就把马鞍被咬之事说给曹操听。曹操听后就说“曹冲的衣服在身边还被咬破了,何况是马鞍呢!”最终那个仓库管理人员没有受到惩罚责怪。

被曹冲以仁爱之心救助别人,有几十个人。再加上曹冲聪明,受到曹操的喜爱,所以曹操就想让曹冲将来继承自己的位置。

本来曹冲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但是在他十三岁的时候,却得了重病,没多久他就因病去世了。曹冲的去世让曹操很难过,当时他就对曹丕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运”。意思就是说,曹操失去爱子是不幸的,但是曹丕等兄弟却失去了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对他们来说,就是幸运的。

后来曹丕当政的时候,追赠曹冲谥号为邓哀侯,后又加封为邓公。后来在太和五年的时候,又加封曹冲谥号为邓哀王。

9

我认为曹冲是病死的。

因为聪明人大多不喜欢运动,曹冲很可能是个宅男。宅男抵抗力差。

再者,古代医术不发达,一场小病要人命的事,是有可能发生的。

曹丕有没有毒害曹冲的动机?

我认为不是很强烈。

曹冲虽然很聪明,也得到曹操的赏识,但不一定有资格继嗣,因为曹冲不是嫡子,他的地位,甚至比不上被丁夫人养大的曹昂,况他并未表现出征战才能,三国争战之际,让不能上阵的幼子继位,于内于外,都是很大的隐患。

所以,曹冲对于曹丕的威胁,其实不大。

史书资料中另有一个猜测:及仓舒(曹冲)卒,太祖(操)心忌不疑,乃遺刺客杀之。

不疑,即周不疑。他是和曹冲一样的少年天才,对于行军打仗,治理民政很有一套。曹操在平定荆州之后得到了他,心中十分高兴,想要招这个少年才俊做女婿。不料周不疑却拒绝了。

后来曹操把周不疑放到曹冲身边,希望能给曹冲一些助力,谁知周不疑到曹冲身边没几天,曹冲就没了。这让曹操对此很是狐疑。

因为周不疑在荆州被破之时,自己一家,舅舅一家,全被曹军所杀,曹操怀疑周不疑心中存着复仇之念。

但曹操不能把怀疑说出口,就暗地里派人刺杀了周不疑。

当然,曹操对周不疑的怀疑也只是怀疑,所以,曹冲的死,还是充满了疑团。

我个人的看法也只法是看法而已。

10

关于曹冲死于曹丕之手的说法是因为存在了多个巧合。

曹操诸子中尤其是曹丕,也的确有嫉恨及取代之心。

曹操在曹冲死后,说的一段话,直指曹丕等人内心,同时也反应出曹操诸子之间抢夺世子之位的激烈程度。

太祖(曹操)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曹操的这段话可以感受到曹操的哀痛之情,也明显折射出曹操对曹冲的重视和喜爱之情。如果顺着这句话往下延伸,曹冲的确有着极大的可能被立为世子。这也意味着,曹操对于曹冲处于众矢之的位置是洞若观火。

曹冲,字仓舒。建安二年出生(196年)。仓、舒两字,《说文解字》的解释为,仓,谷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舒,伸也。仓舒合起来的大意为,谷仓很满就快要溢出来了。这非常符合曹冲神童的称谓。

建安十三年,曹丕被时任司徒的赵温委任为官员,进入朝廷做事。按照《三国志》的记载,此时恰逢曹冲病重,也正好处于曹操亲征袁绍外甥高干和乌桓的这段时间。

但是,雄才大略的曹操对于司徒赵温这种近似于站队的谄媚,曹操是一眼看穿,委派光禄勋郗虑直接将赵温免职,将曹丕借参政以表现自己的机会瞬间被剥夺。

太祖表"温辟臣子弟,选举故不以实"。使侍中守光禄勋郗虑持节奉策免温官。

在《晋书?王导列传》之中,记载了一段话,使得曹丕有了更多的出于政治上的无奈,不得不出手的理由。

昔魏武,达政之主也;荀文若,功臣之最也,封不过亭侯。仓舒(曹冲字仓舒),爱子之宠,赠不过别部司马。以此格万物,得不局迹乎!

两相比较,曹丕本想依靠自身有所表现,却被曹操一举熄灭。曹冲或许是因病得到了别部司马的职务,但是从中可以看出曹操对曹冲的青睐。

由此可想而知,作为实际长子的曹丕心中的煎熬和嫉恨,以及因进取受挫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仇恨和不安。他继位之后,仍然还在不断排挤诸兄弟的做法,将他内心的仇恨和不安表现的淋漓尽致。

因此,曹丕在曹冲病重时,确实是有机会、有理由致年幼的曹冲于死地。但是这个机会,能够成功的可能性却是很小的,而且极易败露,成本很高。

在周不疑的小传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

周不疑,字元直,零陵人。先贤传称不疑幼有异才,聪明敏达,太祖欲以女妻之,不疑不敢当太祖爱子仓舒,夙有才智,谓可与不疑为俦(伙伴)。及仓舒卒,太祖心忌不疑,欲除之。文帝(曹丕)谏以为不可,太祖曰:"此人非汝所能驾御也。"乃遣刺客杀之。……不疑死时年十七,著文论四首。

这里面透露了诸多的信息。

一、按照汉朝的规定,不满三十是不能为官的。这种条款自然不适用于曹丞相,曹操的目的自然是为储君储备人才。

二、曹操的目光长远,为了不使人才流失,决定用姻缘来维持这种关系,却获得了拒绝,使得曹操觉得周不疑不阿附权贵,无论人品和才学让曹操是爱不释手,更坚定了他的想法。

三、曹冲死后,曹操丝毫没有痛惜这种奇才,也不顾曹丕的劝谏,毅然决然的痛下杀手。曹操这一举动,不仅可以反映出曹丕的才能不为曹操所看重,而且也显示出曹操对自己子嗣以及手中江山的护佑,已达到无微不至的地步。

四、曹操一生基本都奔波在各地的战乱之中,鲜有时间长期留在许都或洛阳,曹操为了严防死堵同室操戈的不幸事件在他的身边发生,尤其是他视为接班人的曹冲,他的身边必定设置了“防线”和监护人员,17岁不阿附权贵且才名远扬的棒小伙子周不疑无疑是最佳人选。

即便是曹冲病重,他别部司马的身份,却是可以为其带来数百名的侍卫防身,虽然需要空间养病,但是警戒的侍卫是不会少的。就算有一两个被人收买,曹操如果追究起来,死的不是仅仅当班侍卫那么简单,而是会出现连坐,甚至会发生灭族。

所以,曹丕如果出手加害曹冲即颇费气力,需要冲破层层关卡,还需要顾忌其他兄弟在曹操心目中的位置,以免自己出手后祸及本人,反而为他人做嫁衣。

看似曹操亲征乌桓不在京师,曹丕有时间和空间的机会,但是他却是没有任何出手的机会。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