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则天怕猫,那是因为萧淑妃的一句话,这句话令她害怕了一辈子!

说起这事儿,还需从当年武则天跋扈朝野之时说起,当时武则天用一首“如意娘”将李治惹得旧情燃起,自此重回宫中。但这时的武则天不再是那个任人欺辱的武媚娘,她回来就是为了报复那些曾经害过她的人,其中两个就是王皇后和萧淑妃。

为了扳倒这两个人,武则天不惜将自己的小女儿捂死,而后以“鸩毒谋行”的罪责将王皇后和萧淑妃打入冷宫之中。这个“冷宫”实质就是皇宫的一处荒院之中,一间只有一个小门一个小窗的屋子便是囚禁二人之所,屋内潮湿寒冷,只有一张桌子和一张破榻;每天有人送些残羹馊饭到此,从小窗递入,吃喝拉撒都在屋内,院外有专人看守,两个曾享受过荣华富贵,集无数宠爱于一身的女子如今却要遭受这些罪过。

李治思念二人,一次趁着武则天出宫之时,偷偷前往那所小院,隔着小窗往里喊二人名字。此时两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满身的污秽。一见李治,三人隔着窗子痛哭,两人哀求李治救命。李治虽贵为一国之主,却不敢擅自开门,只能安慰二人后拂袖而去。

武则天回宫之后,有人密报此时,武则天不由大怒,前往李治处,与其说明“道理”,让其不要受二人蛊惑。而后带领酷吏来俊臣等人,到了那所小院之中,将二人提出,当着众人面,令来俊臣剥去二人衣衫,用竹杖将二人各打一百。两人被打得叫苦连天,哀嚎求饶,但是武则天却不为所动,只将二人打得皮开肉绽。

正是“青竹蛇儿口,黄蜂尾后针,两者尤为可,最毒妇人心!”武则天一不做二不休,知道留下两人早晚对自己不利,当年两人加害自己的往事历历在目。于是令来俊臣用极刑将二人折磨一番,但暂时不许要其性命。

来俊臣效仿汉朝吕雉“人彘”之刑,将二人毛发拔光,手足斩断,用烙铁封血,而后耳鼻割去,再将两个大酒翁灌满酒,将丢入其中,在翁口出有个特制的木盖子正好卡在两人脖颈之处。头颅在外,身子在翁内,美其名曰“醉骨”!为防二人死去,来俊臣命人每天用参汤灌喂。

三天后,武则天前去观看,两人竟然还活着。二人一见武氏,用虚弱之声大骂,王皇后说自己才是皇后正统,武则天是个贱婢而已。萧淑妃骂道:“阿武妖猾,仍至于此!苍天祈佑,来世我为猫,阿武为鼠,生生呃其喉咙。”

武则天听闻之后,倍感惊恐,忙去请李治谕旨,要求将二人处死,李治不允,武则天自行下诏,将二人处死。但事后,宫内不许养猫,凡养猫者,罪之!

最佳贡献者
2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向来心狠手辣,不择手段,做事果断利索,在处理大事小情上有自己的判断见解,在位期间,举国上下井井有条,一片和谐。那么这样一个女强人为何怕那么可爱的小猫咪呢? 武则天十四岁入宫,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特别手段,被唐高宗李治封为皇后,当了皇后以后,就有了后宫的生杀大权,就可以处理她最恨的两个女人--王皇后和萧淑妃,这两个女人曾经和她在唐高宗李治争风吃醋抢上位,武则天不惜掐死自己的女儿来陷害王皇后,导致王皇后被废。武则天夺得皇后后,一直耿耿于怀,于是效仿汉朝的吕后,使用最为毒狠的“骨醉之刑”整死了王皇后和萧淑妃,萧淑妃临死之前,破口大骂武则天,说她死了之后,要变成猫来咬断武则天的喉咙。 武则天本是属鼠之人,听了萧淑妃的咒骂,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阴影,内心十分不安,每天睁眼闭眼都是王皇后和萧淑妃披头散发、面目狰狞的样子,害怕不已,天啦,猫就是鬼,鬼就是猫,以后只要见到猫,哪怕是听到猫叫都会胆战心惊,这长安不能呆了,于是就和李治搬到东都洛阳,还下令宫中不许养猫,整个人像个精神病一样,从此再也不敢用“骨醉之刑”来整人了。


武则天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不惜害死自己的女儿、哥哥、姐姐,她是踩着亲人的尸体爬上皇位的,最终落得害人害己,后辈子不得安宁,这就叫报应。

3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武则天不但害怕猫,还下了“禁猫令”,禁止宫中养猫,这一切都源自一个女人的诅咒——曾经与她争宠的萧淑妃,因为萧淑妃被她害死前发下毒誓,让武则天变成老鼠,自己变成猫,一辈子抓她报仇。

武则天残酷杀死萧淑妃

武则天本来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在李世民病重期间太子与李治相好,李世民死后被迫到感业寺当了尼姑,但李治对她一往情深,正好李治的王皇后和萧淑妃争宠不力,便把武则天引入宫中一起对付颇为嚣张的萧淑妃。

这招可真是引狼入室,心狠手辣的武则天为陷害他人,竟然亲手杀死自己的亲生女儿,然后嫁祸王皇后,蛊惑李治一举把王皇后和萧淑妃全都打入冷宫,她自己则被立为皇后。

但李治还是讲感情的,不久后对两位嫔妃又起了恻隐之心,准备让她们重见天日。

武则天决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她巧舌如簧,鼓动李治默许她处置,然后命人把两个美人各打了一百大板,打得皮开肉绽,接着又残忍地截去她们的手足,让她们成了废人。

武则天还不满意,又让人把王皇后和萧淑投入到酒缸里,“令二妪骨醉”,意思是一直把两个老太婆用酒腌醉,把骨头腌成酥,这一招简直比吕后当年制作“人彘”还要残酷毒辣。

可怜王皇后和萧淑妃当时只有二十多岁,就以这样一种血腥的方式结束了如花的生命。

武则天害怕萧淑妃诅咒

死前,王皇后表现很是平静,但性格刚烈的萧淑妃绝不甘心,她破口大骂道:“阿武妖猾,乃至于此,愿他生我为猫,阿武变成一只老鼠,生生扼其喉。”

好你个武则天!狐狸精!把我害到这步田地!我发下毒誓,来世变成一只猫,让你武则天变成一只老鼠,世世代代都要掐死你!

古人尤其是做了亏心事的坏人是很害怕这类诅咒成真的,武则天也不例外。为了防止这个毒誓成真,她给两个美人改了姓,把王皇后改姓蟒,说她是蛇,心如蛇蝎;把萧淑妃改姓枭,说她是一只恶鸟,像鹰一样吃肉。

按照武则天的说法,王皇后和萧淑妃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她才是受害者,人无耻到这种境界,真的是天下无敌了。

尽管武则天嘴上硬,心里却是怕到要死,因为害怕萧淑妃真的转世报复,她下令宫中不许养猫,甚至不允许别人提起猫这个东西。

这种手段完全是自欺欺人,她仍然每天做噩梦,梦见王皇后和萧淑妃的鬼魂披头散发,鲜血淋漓,前来索命,武则天不敢继续住在太极宫,搬到了大明宫,但噩梦依然不止,再后来连长安都不敢住了,只好搬到了东都洛阳。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4

武则天狠心掐死亲生女儿这事,和武则天怕猫有前因后果的关系,要弄清这两件事,还得从武则天和王皇后、萧淑妃之间的宫斗说起。

武则天在唐太宗李世民病重期间,就和伺候父亲的李治勾搭上了,李世民一死,李治为了掩人耳目,不能立即把武则天迎娶进宫,怕让人笑话,李治走了一步曲线迂回的办法,先让武则天感业寺为尼姑,然后过几年再娶进宫,反正李治不时去感业寺去看武则天,两人都不寂寞。

在武则天没进宫时,王皇后和萧淑妃争宠,萧淑妃凭借能生儿育女的本领,压制王皇后,王皇后慢慢发现李治总是往感业寺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李治喜欢武则天,王皇后出于想拉个帮手的心理,支持李治把武则天早日娶过来,王皇后和武则天结成了联盟。二人携手斗垮了萧淑妃,萧淑妃被废为了庶人。

Δ萧淑妃

二人的对手萧淑妃败了,同盟也就解体了,二人开始了明争暗斗。原来武则天有野心想当皇后。

话说永徽五年,李治和武则天生下了第一个孩子――安定公主,唐高宗视她如掌上明珠。

有一天,王皇后独自前来探望女婴,当时武则天没在宫里,只有宫女仆人在,王皇后逗弄了一会小孩然后离去了,武则天回来发现女婴已死。武则天急忙叫来了李治,经过询问宫女,得知王皇后刚走,于是李治和武则天认定是皇后所为,武则天一面哭,一面数落皇后的不是,唐高宗大怒,马上命人找来皇后,王皇后百口莫辩,况且说什么李治都不信。

其实不是王皇后杀死了安定公主,实际是武则天亲手掐死的女儿,目的就是嫁祸王皇后。原来武则天想当皇后,只有除去王皇后,她才有希望上位。她乘王皇后逗弄小公主前脚走的时机,后脚进去掐死女儿,然后伪装好现场,悄悄溜走。之后有了开头一幕。

Δ王皇后

王皇后被屈打成招,被李治夜废为了庶人,打入冷宫,永不叙用。武则天得以上位,这就是李治“废王立武”的事件。由此衍生了一系列的政治事件,总之武则天得愿以偿的当上了皇后。

萧淑妃与王皇后被幽禁起来,过着凄惨的生活,某日唐高宗突然想念她们,于是去探望她们,看到惨状,相当不忍。二女请求唐高宗放他们出去,并希望将幽禁的地方改名为“回心院”,唐高宗李治说:“我会的。”

Δ武则天

武则天得知此事,醋性大发,即刻下令将她们各杖击一百,斩断手脚、反绑在背后,丢到大酒瓮里,并且说:“让这两个老太婆醉到骨子里去。” 萧淑妃被杖击时,大骂:“阿武妖滑,乃至至此!愿我来世投胎成猫,而让阿武变成老鼠,要生生扼其喉!据说武则天为此相当害怕,命令皇宫不准养猫。这就是武则天怕猫的来历。



撰文/ 秉烛读春秋

5

我觉得武则天掐死自己的女儿是政治的需要,在武则天怕猫的行为上是一个人高高兴兴在路上行走,突然一只猫喵喵大叫,在这夜黑的路上都是心惊胆颤何况武则天呢,至于她自己掐死自己的女儿用这样的代价虽然成功了做了女皇,她呀在后来的路上也有悲伤欲痛的时候。

6

武则天掐死亲女儿,其实和怕猫之间,还是有一些关系的。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本来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也就是小老婆。但是,到了唐太宗去世之后,她就成了唐高宗李治的皇后。

李治是唐太宗的儿子,在他继承皇位之前,也就是唐太宗晚年的时候,李治就和武则天在一起了。只不过当时的唐太宗被蒙在了鼓里,不知情而已。

到了唐太宗去世之后,李治继承了皇位,他先是把情人武则天给赶到了感业寺。

两个人在感业寺的时候,还经常约会。因为唐高宗李治经常向外跑,这件事被他的皇后,王皇后知道了。

王皇后就建议唐高宗李治,把武则天给接到宫里来。说实话武则天能有日后的发达,全都是王皇后的提携。

本来李治还不好意思开口,给王皇后提这件事,没想到王皇后先开口说这个了。

这也是李治早就想做的事,但是,他一直不知道怎么提起,毕竟武则天是他的小妈呀。

总之,不管怎么说,武则天算是翻身了。她就这样被接到了宫里。

其实王皇后要把武则天给接到宫里来,也是有私心的,当时,她和萧淑妃正在争宠。

李治在宫里的时候,经常向萧淑妃房间里跑,这是王皇后不想看到的。

当她知道李治在外面还有一个情人武则天的时候,她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让皇帝冷落萧淑妃的机会。

毕竟对比起萧淑妃来,李治更喜欢武则天。只要武则天来到宫里,萧淑妃就会被冷落了。于是,她就建议李治要把武则天给接到宫里来了。

武则天到了宫里之后,一开始对王皇后还是很客气的。

但是,随着时日的推移,武则天把宫里的情况,都掌握之后。她也开始不把王皇后放在眼里了。

她不但不尊重王皇后了,她还想把王皇后给拉下马。毕竟王皇后在那里占着皇后的位置,她就上不了台,当不了皇后。

为了陷害王皇后,彻底的把王皇后给拉下马。

她就掐死了自己不到一岁的女儿,嫁祸给王皇后。可是,武则天陷害王皇后的证据不足,最终王皇后,还是没有落马。

不过,经过这件事,李治对王皇后就开始冷落了。

后来,武则天越来越得宠,她成了李治政治上的伙伴。李治对武则天形成了一种政治生活上双重的依赖。

武则天就是仗着李治对她的宠爱,她开始迫害王皇后和萧淑妃的。

武则天一手操作,把王皇后和萧淑妃给关到了监狱里,当时的说法是被打入冷宫。

唐高宗李治本来没有想过,处死王皇后和萧淑妃的。但是,武则天知道自己已经彻底把他们得罪了,千万不能在让他们有翻身的机会了。否则,自己就危险了。

所以,她就建议唐高宗李治,处死他们两个人。最后,唐高宗李治答应了,武则天就把王皇后和萧淑妃做成了人彘,把他们泡到了酒缸里。

萧淑妃临死前说了一句话,“愿意生生世世为猫,扼住武则天这个老鼠的脖子”。其实这是萧淑妃临死前,对武则天的一句诅咒的话。

武则天杀了他们之后,经常梦到猫来索命。这就是传说武则天怕猫的来由。

7

根据《新唐书》记载,武则天确实下过禁止宫中养猫的命令,但这不是因为她怕猫,而是心中有鬼,以下是《新唐书·列传第一·后妃》中这一段的节选:

武后……诏杖二人(废王皇后和萧良娣)百,剔其手足,反接投酿瓮中,曰:“令二妪骨醉!”数日死,殊其尸。初,诏旨到,后再拜曰:“陛下万年!昭仪承恩,死吾分也。”至良娣,骂曰:“武氏狐媚,翻覆至此!我后为猫,使武氏为鼠,吾当扼其喉以报。”后闻,诏六宫毋畜猫。

事情原由是这样的: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之前,曾经与王皇后和萧良娣争宠,并最终获胜。王皇后和萧良娣都被废为庶人,囚禁在宫中,她们的宗族也全都被流放岭南。并且,王皇后被改姓“蟒”,萧良娣被改姓“枭”。

高宗曾经在她们被囚禁之处路过,看见紧锁的大门,不禁动了恻隐之心,隔着门问候她们,还赐给她们饭吃。于是王皇后二人开始对着高宗哭诉自己的悲惨境遇,并且请求将她们的囚室更名为“回心院”,高宗回想起与她们恩爱的日子,当即表示“朕即有处置。”

但是,这事被武皇后知道了,她随即对二人施行杖刑,并将她们做成了“人彘”。萧良娣死前,曾经大骂武则天,并诅咒说自己来世为猫,武后来世为鼠,以报今生之仇。武后听说之后,便下令禁止宫中养猫了。

8

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确实有过人之处。

首先没有明确证据证明孩子就是武则天杀的,当然这并不影响她的心狠手辣。

再有怕猫好像是哪个被她害了的女的说的死后变猫,然后就老做噩梦。

最主要的就算没有那些,我觉得也正常。有的女犯罪分子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没准还怕蟑螂。也没什么奇怪的。

9

相信大家都看过电影《猫妖传》,我在这里做个补充。

王老,坊州宜君县人。在村里盖了栋别墅住着,特别喜欢修道之人。整天积德行善,妻子王婆也跟他一条心,坚持不倦。有一天一个衣衫褴褛的道士上门,要一口吃的,王老和他的老伴殷勤接待,道士一直住了一个多月,每天跟王老推杯换盏,二人关系处得特别好。

可是没过多久,道士生病了,遍体生了恶疮,王老为他求医问药,待他更加热切。但是道士的病越来越重,疮越来越多。看看已经过了一年,道士说,我这病一般药治不了,只要弄上几斛酒浸泡一下,立马痊愈。于是王老为道士弄了好酒一大瓮。

道士说,我自己加点药就行。然后纵身跳进大瓮,三天之后方才出来。头发胡子全部变黑,面容跟少年一样,肌若凝脂。王老全家一看,特别惊讶。道士跟王老说,这酒能喝,喝了可以上天。王老信了。开始有五斛酒,现在只剩下二三斗。清香凛冽,非常可口。正好时值打麦子的季节,王老也是好客之人,于是邀请乡邻们一起喝,个个喝的酩酊大醉。

道士也喝了几碗,问他们,你们想上天吗。王老一帮人说,愿意。于是祥风忽起,彩云如蒸,屋舍草树,全家人物鸡犬,一时飞去。空中犹闻打麦声,数村人共观望惊叹。唯独猫没有跟着去。风定之后,还有两个帮工的打麦人被留下了,但是这两人从此不用吃饭,都活了很大岁数。至今宜君县西三十里,还有一个升仙村。

这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吧。我在这里想讨论的是,为啥鸡跟狗都上天了,唯独猫没有跟着去。为什么说鸡犬升天不说猫狗升天。

原来在唐朝,猫可不是个受人待见的动物。人们常用猫来作蛊。传说猫死后,会和人一样变成猫鬼。术士利用猫鬼杀死其所指定的人,夺取他的财产。因此,术士时常会故意杀死猫以增加猫鬼的数量。传说蓄养猫鬼的人先通过一套仪式和念一番咒语后,就把事先准备好的猫杀掉,以获得猫鬼,被杀的猫必须是老猫,年数越长越好,此后每当子夜时分,蓄养之人必须祭祀它,之所以选择子夜时分是因为“子”的属肖是鼠,据说此时祭祀含有把鼠献给猫的意思,这种祭祀绝不可间断,否则被蓄养的猫鬼就会反害蓄养的人。养到一定的时候,蓄养的人感到可操纵猫鬼了,就会放猫鬼去害人。被害人据说先是四肢像针刺一样疼痛,继尔这种症状遍及躯体,最后到达心脏,当心脏出现针刺感时,被害人就会吐血,日渐瘠弱,最终血尽而亡,而被害人的财产,也会神奇地转移到蓄养之人家里。

隋唐比较出名的就是隋文帝独孤陀猫鬼事件和唐高宗猫鬼事件。

《朝野佥载》:隋文帝开皇十八年五月,禁畜猫鬼、蛊毒、厌昧、野道者。

《金谷园记》:隋大业之季,猫鬼事起,家养老猫,为厌魅,颇有神灵。递相诬告,郡邑被诛者,数千余家。蜀王秀皆坐之。

《唐律疏义》:蓄造猫鬼及教导猫鬼之法者,皆绞;家人或知而不报者,皆流三千里。

《隋书·后妃传·文献独孤皇后》:后异母弟陀 ,以猫鬼巫蛊,咒诅于后,坐当死。

武则天搞死王皇后和萧淑妃,萧淑妃临死说,我要化做一只猫,撕断你的脖子。武则天于是下令,长安不准养猫,违令者,诛九族。即使如此,她依然在长安城的任何一个房子里睡不着觉,只好搬到洛阳住,终其一生,再没有回长安。

因此道士带着王老一帮人畜上天途中,忽然发现猫也在队伍里,于是一脚把可怜的猫踹下了天。可能是怕上了天玉帝不收吧。估计十二生肖没有猫也跟这个有关系。

欢迎点赞。

10

这事有正反两方面记载,我也不知道可不可信,读者朋友们自己挑一边信吧……

唐代刘肃写的《大唐新语》中记载:

(萧淑妃)闻敕骂曰:“阿武狐媚,翻覆至此,百生千劫,愿我托生为猫儿,阿武为老鼠。吾扼其喉以报今日足矣!”自此,禁中不许养猫儿。

武则天为了得到独宠,设计害死了王皇后和萧淑妃。萧淑妃临死前发下诅咒:“希望我来世托生成猫,武则天托生成老鼠。我要掐住她的喉咙,作为今天的报复!”

这话饱含怨毒,给武则天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从此宫中不许养猫。

武则天是崇信佛教的——虽然肯定有一部分因素是统治需要。但她相信有转世重生这一说,也是有可能的。她之所以不愿意看见猫,估计是因为猫会让她想起萧淑妃的诅咒吧。

不过“宫中不养猫”这事,有个反面证据。来自张鷟《朝野佥载》。

则天时,调猫儿鹦鹉同器食,命御史彭先觉监,遍示百官及天下考使。传看未遍,猫儿饥,遂咬杀鹦鹉以餐之。则天甚愧。武者国姓,殆不祥之征也。

武则天执政时,朝野上下进献“祥瑞”成风,武则天本人也爱搞这个。她交给御史彭先觉一个任务,把猫和鹦鹉养在一起,要求让它们和谐共处,以昭示朝廷圣德。

有关人员努力一阵,总算成功了,于是拿出来在百官面前展示。没想到展示的时间太长,猫饿了,于是毫不客气把鹦鹉咬死吃掉了。武则天大丢面子。

张鷟在后面跟了一句评价:鹉武同音,这可是不祥之兆。

从这一条来看,武则天并不怕猫。所以也有人怀疑刘肃记载的可靠性。

————分割线————

说起来,武则天女皇登基,所作所为在封建社会是绝对反传统的,不为世俗眼光所容。因此关于她从不缺负面评价,有一大堆黑料。这里面肯定有一些是捕风捉影甚至凭空编造。比方说武则天杀死自己女儿的事,现在的研究者一般都不相信。

但是——在没有确实证据的情况下,我们也不好确指哪条是编造的。更不能矫枉过正,一看到黑料,就说它是编造的。这态度也不对。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