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献记载,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其最高统治集团内部分为两派: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安徽西部)集团和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浙江东部)集团。

淮人集团的核心人物李善长不仅是朱元璋的老乡,还很早就追随元璋,元璋起兵之初就任幕府书记,元璋称吴王时任他为右相国,后登基称帝时封其为左相国、左丞相,朱元璋曾点赞他“论功当属第一”。李善长与明太祖朱元璋是儿女亲家,其子是明太祖的驸马都尉。李善长为相后喜用淮人,他的同乡、亲戚胡惟庸被他从一介小小县令一路提拔至丞相尊位,接了他的班,两人先后掌相权长达十七年。李善长、胡惟庸在位期间极力排挤非安徽籍人士,除非你是淮人,否则不许掌实权。浙东集团的中心人物刘基(字伯温)也是明朝开国功臣,是朱元璋最为倚重的亲信谋士,元璋曾对太子朱标说:“我到婺州时,得了处州 。它(处州)那里东边有方国珍,南边有陈有定,西边有张士诚,刘伯温那时挺身来随着我......鄱阳湖里到处厮杀,他都有功”。在与陈友谅、张士诚的鏖战中,刘伯温都积极献计献策并被元璋采纳,且有奇效。后来,刘伯温设计出一套军卫制,为建立大明军队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还亲自参与组织、设计、修建了南京(元称应天府)城墙与明宫,也算功勋卓著吧。

朱元璋登基后大封有功之臣,立有大功的刘基只封诚意伯,年禄二百四十石。李善长则封韩国公,俸禄四千石。好在刘基一向淡泊名利,没有计较。

《国初事迹》记载,朱元璋曾到汴梁(今开封)慰问北伐诸将,丞相李善长和御史中丞刘伯温留守南京,李善长的心腹中书省都事李彬犯法,善长出面为他求情,嫉恶如仇、执法如山的刘伯温不给面子,坚决向元璋汇报,获元璋批准后将李彬处死。淮西集团素与浙东集团(核心人物除刘基外,还有宋濂、叶琛、杨宪等大儒)有矛盾,一向视其为眼中钉,加上这次刘伯温执意将淮系干将李彬诛杀,更加深了这种仇恨。洪武四年,屡受明枪暗箭偷袭、预感到山雨欲来的刘伯温索性告老辞官(有史料说遭李善长威逼)归里,到原籍浙江青田武阳乡下闲居去了。

《明史·刘基传》记载,在此之前,朱元璋曾和刘基商量丞相的最合适人选,彼时有人正攻讦李善长,刘基却不念旧怨,说李是淮系元老勋贵且为大明立下过汗马功劳,而且他处事公正,能协调诸将的关系。元璋讶异道:“他多次要加害于你,你怎么还替他说好话?我看丞相还是由你来做吧”。刘基很清楚在淮人一手遮天的情况下,自己很难站住脚,更别说有施展才干的空间了,于是说自己生性骨鲠刚直,口无遮拦,难以调和诸将,予以婉拒。元璋见他再三辞谢,遂作罢。

元璋又问:“杨宪、汪广洋、胡惟庸这三人如何”?杨宪是朱元璋的亲信,也是刘基的好友,但刘基却说杨宪虽有相才,但器局、肚量偏狭,不能容人,汪广洋有些能力,也有智谋,但识见偏浅,没有登高望远之能,胡惟庸更不行,德才均不配位,丞相好比驭者(车夫),胡惟庸不但驾驭不了马车,恐怕连车辕都会被他毁掉。

《明史》对上述三人的评价都不低,可在刘伯温眼中,除李善长外,其他三位都不是相才。山西人杨宪办事干练,长于外交,江苏高邮人汪广洋以书法和智谋著称于世,胡惟庸则起自基层,在地方上摸爬滚打多年,熟悉明王朝的基层情况,古人云:“宰相必取于州郡 ”,胡惟庸应该是做丞相最合适人选。可刘伯温认为三人都不适合做丞相,尤其是胡惟庸。

其实,朱元璋找刘伯温咨询丞相的最佳人选,自有其难以明说的深意。自古以来,皇权和相权的博弈就是封建政治无法回避的矛盾焦点,皇权独大时,宰相只能做幕僚长,皇权衰弱时,宰相就会大权独揽,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无冕之王”。彼时的朱元璋,对独断专行的李善长日益不满,已有换相的意思,但他还需忍耐,因为他还没找到一个能完全替代李善长的人选。但他心里已有三个人选。如今,他把这三人一一列举给慧眼如炬的刘伯温。这是朱元璋一箭双雕之计,一是想听听刘伯温这位高参对三人的真实看法与评价,第二只能想不能说:这三人是除李善长外对皇权最具威胁的人,必须早做防范,为下一步彻底废黜相权做好铺垫。

朱元璋没有细问刘伯温对三人尤其是对胡惟庸的恶评思路从何而来,刘伯温也没具体解释。自己心目中三个丞相人选都被刘伯温给否定了,这让元璋多少有些难堪,但还有更复杂的情绪只有他自己知道。

数年后,胡惟庸专权,他早就恨刘伯温说他的坏话,于是找由头在朱元璋面前攻讦,说刘基在家霸占有王气的吉壤作坟茔,最终削夺了刘基的俸禄。本已辞官回家养老的刘基惶恐异常,只好亲赴南京请罪,不敢回家 ,忧愤成疾,胡惟庸特意差遣医生来给他治病,吃了药,病势反而愈发沉重,于洪武八年不治死去。胡惟庸案发后,有人告发,说刘伯温是被胡惟庸下毒害死的.....

史载,明初第一任左、右丞相分别是李善长和徐达,李善长为人处世异常谨慎小心;徐达则长期在外统兵征战。他二人都没有和朱元璋形成大的矛盾冲突,但相位传到胡惟庸时,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明史》载,胡惟庸是大明头号开国功臣李善长的女婿。在李善长的提携下,他从一个小县令一路扶摇直上,很快当上了左丞相,在朝中大权独揽,独断专行,官员的升迁、任免、奖罚大事,都自作主张,不向元璋请示;他还将不利于自己的奏书全数扣押;他大开竞奔之门,大肆卖官鬻爵;他聚敛了如山的财货;他培植亲信,遍树党羽,排斥异己,称霸朝堂。胡惟庸如此嚣张跋扈,不仅危及明王朝的安定,而且和权力欲望极强的朱元璋也必然会发生尖锐冲突。胡惟庸“谋反”案发后,朱元璋顺藤摸瓜,借题发挥,将三万余人罗织进“胡党”并全部诛戮殆尽,连位居“勋臣第一”,早已年迈退休在家的李善长以及全家70多口男女老幼也一齐被杀。在此之前的洪武二年,任中书省执政的杨宪因“专决省事罢黜旧吏,更用亲信,杀侍御史刘炳,弹劾右丞相汪广洋”被李善长奏劾“放肆为奸事”,被元璋处死。而受封忠勤伯,曾担任右丞相的汪广洋,在洪武十二年时因受胡惟庸案牵连(有人告发他与胡惟庸合谋毒死刘基)被元璋赐死。之后,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罢去了丞相,经过一番改革整顿与无情镇压,朱家皇权得到最大程度的强化。

【插图源自网络】

【写作不易 严禁剽窃】

最佳贡献者
2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中书省成为了行政中枢,管辖六部。当时中书省分置左、右丞相。从洪武元年到洪武十三年,丞相共有5人,分别是李善长、徐达、杨宪、汪广洋、胡惟庸。5人之中,只有徐达一人得以善终,其余4人全部被处死,以此看来,明朝的丞相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混得最惨的丞相。而他们4人的惨死,可以说是朱元璋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大破大立。





朱元璋创业之初,淮西集团成为了朱元璋倚重的核心力量,因此明朝建立之后,淮系集团成员地位显赫,在朝堂上形成了一股团结而又强大的力量。这股势力的代表人物就是李善长、徐达、汤和、周德兴、朱亮祖等人。

明朝成立之后,为了给予淮系集团相对应的地位,朱元璋任命了李善长为中书省左丞相,徐达为右丞相。因为徐达负责带兵出战,不负责内政,所以明初的内政基本由李善长一人掌管。

当然,权力不能没有监督,所以朱元璋扶持了浙东集团平衡淮西集团,浙东集团的代表就是刘伯温、杨宪等人。当时朱元璋给浙东集团找了一个工作,那就是在御史台监督百官,专门给他们找茬,防止他们做一些违法的勾当。




很显然,在两大集团的争斗之中,浙东集团掌握着主动权,所以刘伯温率先向淮西集团发动了攻击。当时李善长有一个亲信叫做李彬,由于犯事被刘伯温定了一个死罪。李善长知道后向刘伯温求情,希望能放李彬一马。结果刘伯温软硬不吃,并且上奏朱元璋请求处死李彬。

朱元璋看到两大集团开始争斗后,心里乐开了花,迅速同意了刘伯温奏请,准备看一场龙争虎斗的大戏。

刘伯温接到朱元璋的批复后,迅速处死了李彬。这件事把李善长给彻底激怒了,双方就此结怨。

很快,李善长指示淮西集团成员弹劾刘伯温,一时间刘伯温成为了众矢之的。无奈之下,刘伯温准备蛰伏一段时间,于是向朱元璋告老还乡。但刘伯温临走时安排了杨宪接替自己的地位,于是杨宪暂时成为了浙东集团的代表人物。



杨宪接替刘伯温后,不断地收集李善长的罪证,并且在朱元璋面前弹劾他。朱元璋看到淮西集团逐渐做大,而且淮西成员也在挑战国法,搜刮民脂民膏,所以对李善长产生看法。于是乘机召回了刘伯温,准备打击一下李善长。

李善长看清形势后,为了避免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所以选择学习刘伯温,告老还乡准备蛰伏一段时间。当然他也推荐了一个人接替自己的工作,那就是胡惟庸。

李善长辞职后,朱元璋选择询问一下刘伯温的意见,看看谁能够接替李善长的工作。首先朱元璋试探性的问了一下“杨宪可以吗?”

刘伯温知道这是一个陷井,所以赶忙说杨宪气量狭小,不堪大任。



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如何呀?”

刘伯温又回到:“汪广洋气量比杨宪还要小,更不可担此重任。”

朱元璋再问:“你觉得胡惟庸呢?”

刘伯温听到后回答:“丞相好比驾车的马,胡惟庸迟早会挣脱束缚,将马车弄翻。”

说来说去,这三人都被刘伯温给否决了,所以朱元璋冷不丁的说了一句:“看来,我的丞相之位,只有先生您可以胜任了。”

这句话简直要命,刘伯温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回答说:我这个人嫉恶如仇,如果勉强承担重任,恐怕会有负圣上所托。

刘伯温言外之意是说自己有能力,你朱元璋如果用我的话,我一定能给你打造一个清明世界。

很可惜,朱元璋只是试探刘伯温,而刘伯温的言语中却表现出了对权力的渴望,所以逐渐的对其冷落,最终找了个机会又把刘伯温打发会老家养老了。




公元1370年,朱元璋提拔了浙东集团的代表人物杨宪为左丞相,但失去刘伯温庇佑的杨宪根本不是淮西集团的对手,最终在李善长等人弹劾下被杀。

同年七月,汪广洋顶替杨宪,后来汪广洋迁任右丞相,胡惟庸为左丞相。此时由于朝廷上下,淮西集团一家独大,所以汪广洋没人支持,意志消沉,只能随波逐流的保住官位。朱元璋看到后,愤怒的将其贬出了京师。

汪广洋被贬后,朱元璋并没有再次任命左丞相,所以右丞相胡惟庸成为了中书省唯一的丞相。此时胡惟庸开始飘飘然,认为是自己打败了浙东集团,是笑到最后的胜利者。

然而胡惟庸不明白的是,他的胜利是因为朱元璋在下一盘大棋,包括朱元璋没有册立左丞相,也是其中的一步。



在打垮刘伯温后,胡惟庸开始疯狂的结党营私,淮西集团也在胡作非为。朱亮祖在广东勾结地主恶霸,大肆盘剥百姓,华云龙僭越使用帝王之物,更可恨的是周德兴的儿子竟公然跑到了皇宫和朱元璋的宫女鬼混。种种的一切都在提示朱元璋,如果想要稳定社会,必须将腐败官吏以及堕落的官二代全部拿下。于是朱元璋放纵胡惟庸结党营私,故意让他去交结那些腐败的官员。

当然除了打击贪腐官员在,朱元璋最大的目的就是中央集权,彻底消灭丞相制度。

自古“相权”和“皇权”虽然相互依存,但由于君臣之间无法建立真正的信任关系,所以双方摩擦不断,皇帝也因此经常将丞相视为集权路上最大的制约。而对于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而言更是如此,因此朱元璋放任胡惟庸胡作非为,等待最终将其一网打尽。




为了名正言顺的废除丞相制度,朱元璋先恢复了汪广洋左丞相的官职,但很快利用渎职之罪将汪广洋贬到了海南,路上朱元璋追究十几年前其包庇朱文正之罪下诏处死。

胡惟庸逐渐发现朱元璋的阴谋后,也开始慢慢的慌了起来,于是他不断地拉拢官员下水,希望朱元璋法不责众。同时胡惟庸还准备拉拢握有丹书铁券的李善长,但李善长自知不是朱元璋的对手,所以根本不理会胡惟庸。于是胡惟庸转变策略,将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拉下水。

李存义成为胡党后,李善长无奈的说了一句:“我已经老了,等我死后,你们自己看着办吧。”至此,胡惟庸以为有了抗衡朱元璋的筹码,认为朱元璋根本不敢对自己动手,甚至天真的以为自己的权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朱元璋。



不得不说,胡惟庸在朱元璋的眼里只是一个跳梁小丑,他的政治斗争水平和朱元璋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最终朱元璋以谋反罪默默地选择将“胡党”全部杀掉,包括已经退隐的李善长,瞬间三万颗人头落地。最终朱元璋名正言顺的废除了“危害天下”的丞相制度,实现了中央集权的目的,并且还顺带消灭了那些危害一方的功臣勋贵,以及官二代,可谓是一举两得。

3

朱元璋问刘伯温:“咱决定改组中书省,你觉得咋样啊?”

刘伯温答到:“应该改组,应该改组······”

朱元璋说:“咱选了三个人,你听听,征求一下你的意见。”

刘伯温赶紧说道:“不,我请皇上不要征求臣的意见······”

话刚说到这儿便被朱元璋打断道:“不成,咱一定要听听你的想法。”

刘伯温遵旨后,朱元璋接着说道:“第一位是杨宪,第二位是吏部尚书汪广洋,第三位是中书省的参知胡惟庸。”

这三人显然在刘伯温眼里都不能算是宰相的最佳人选,为何呢?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杨宪虽有才能,但是却无宰相的气量。汪广洋偏狭浅薄,连杨宪都不如。至于胡惟庸,此人才能也有,气量也有,但是却是一个恩怨必报,心性暴躁的人,这样的人很难控制,所以也不能担任宰相大任。”

朱元璋千辛万苦定的人选,没想到却被胡惟庸三言两语给否定了,心里也有一点小小的不痛快,便接着问道:“那你觉得谁能担任呢?”

胡惟庸回答道:“臣认为还是李善长比较适合。”

(······)

对于刘伯温的进言,朱元璋感到大为诧异,但同时也对刘伯温生了嫌隙,特别是当朱元璋说要让他担任相国之位时,刘伯温百般推脱,称自己担任不了这个职位,自己只能归隐田园,回老家养老。换句话说,刘伯温知道急流勇退的道理,如果他还待在朝中,不仅没有什么好的地位,反而最后还会惹来杀身之祸。但是朱元璋自然也知道刘伯温的心思,心里便更讨厌他了。

但是后来我们也知道,朱元璋所说的这三人,最后下场基本上都很惨。刘伯温认为的李善长下场同样也悲惨。

首先来说杨宪,洪武元年(1368年)的时候担任中书省参知,洪武二年迁升为左丞。但是此人在担任中书省执政时,便大肆罢免原来的官吏,只任用其亲信,不仅如此,还杀害了御史官刘炳。当然了,最后他也为其行为买了单。后被李善长劾“放肆为奸事”,最终被朱元璋所杀。

其次便是汪广洋,此人本事元朝时候的进士,文笔很好,朱元璋还称赞他:“处理机要,屡献忠谋”,甚至还将其比作刘备的诸葛亮,刘邦的张良。可见其深有谋略。后来明朝建立之后,汪广洋也官累自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只可惜,在洪武十二年(1379年)的时候,也被朱元璋赐死了。

而最后这个胡惟庸就不用说了,因为我们已经对他太熟悉了,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死,正是宰相制度的终结。

他们都是些开国功臣,朱元璋为何要杀他们呢?其实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皇权冲突”。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在独裁君主制下,如果个人乃至以个人为中心的集团(朋党)的权力和皇权形成对抗,或者威胁到皇权的正常运转的话,那么,为了巩固皇权,独裁者们便会将这些个人也好,集团也罢都会给铲除干净。反过来,皇权的巩固关系到皇权的延续,如果其他外在权力将皇权置之度外,甚至会形成对抗关系的话,那么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总而言之,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就必须将这些障碍清理干净。当然了,这其中也有这些人的个人原因!

4

朱元璋和刘伯温的轶事得有好几箩筐,说个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不过,刘伯温在朱元璋打江山的过程中确实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鄱阳湖一战,朱元璋亲上舟船督战,却没想到自己被陈友谅给盯上了,如果不是刘伯温及时预料到危险,拽着他换船的话,他在鄱阳湖上便已经被陈友谅的飞砲给炸成了肉泥,哪还会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

所以,朱元璋一直很看重和尊敬刘伯温,称呼刘为“老先生”,还常常对人说:刘老先生真是我的张良呀!

只不过,刘伯温也很了解朱元璋的为人,所以一听朱元璋说自己是张良的时候便明白了朱的意思——张良在帮刘邦打下了江山之后,选择了激流勇退,明哲保身,老先生呀,你看着办吧。

这也是后来朱元璋想升一升刘伯温的爵位,刘伯温却说什么也不肯接受的原因,实是不敢接受。

后来,李善长被罢相之后,朱元璋找来了刘伯温,对他说:“老先生呀,咱想让杨宪接李善长的班,你看如何?”

刘伯温一听,心中一个咯噔,皇帝怎么突然问我这事?杨宪平时对他挺好,想来皇帝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也不敢昧着良心说杨宪的好话,当然他也不愿这么说,所以只好坦言:“杨宪这个人呀,虽有宰相之才,奈何却没有宰相之气量,所以,他不适合当这个宰相。”

朱元璋听了刘伯温的话,似乎也觉得有点道理,点了点头,又问:“那么,汪广洋怎么样?”

刘伯温还是摇了摇头:“汪广洋此人心胸之狭隘更甚于杨宪,更不适合当宰相。”

汪广洋有这么糟糕?朱元璋继续问:“杨、汪不行,那胡惟庸呢?”

朱元璋心想,胡惟庸此人颇有才能,让他当宰相的话总该合适了吧?谁知刘伯温仍然摇头说道:“这宰相犹如是驾驭一辆马车的车夫,让胡惟庸当这辆马车的车夫的话,我怕他会弄断马车的车辕。”

朱元璋听了,心里有点不高兴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是不是只有你能行了?所以,他顺口说道:“看来,咱的宰相,没人能比老先生更适合了!”

刘伯温一看朱元璋误会了自己的意思,恐怕也有试探之意,所以急忙摆手:“不行不行,我太嫉恶如仇了,又不喜欢处理繁杂事务,让我当宰相,恐怕会辜负皇上您的期望。更何况,天下何患无才,只要认真寻找,总能找得到人才。只是,您方才所说的杨、汪、胡三人确实难当宰相一职。”

可是,朱元璋并没有听刘伯温的劝,先后让他们当了宰相,当然,杨、汪、胡三人最后的下场也都很凄惨。

杨宪在升任中书右丞之后,意图更上一层,所以总想着将李善长给拉下来。

他一边使劲抓中书省的权,一边又不忘弹劾中书左丞汪广洋“奉母无状”,如此一来,杨宪等于是同时得罪了李善长和汪广洋。刘伯温说杨宪没有气量也没说错,汪广洋本已被贬回乡,谁料杨宪还是不放过他,再一弹劾,朱元璋直接将汪广洋贬到海南去了。

李善长一看时机到了,便上书弹劾杨宪,说他“放肆为奸事”。

杨宪最后被诛,究竟是犯了什么事谁也不知道,李善长的弹劾起了什么作用也没人知道。

杨宪伏诛之后,汪广洋被召回了南京,在李善长因病辞去相位之后,被朱元璋升为右丞相。

但是,汪广洋这个人的能力有限,虽然身居右丞相之职,却没有干出一点成绩,朱元璋看不下去了,你既然没这个能力,也别赖在这个位置上了,于是汪广洋便被贬去了广东任参政。

汪广洋被贬到广东以后,朱元璋又觉得自己对不住汪广洋,所以又一道诏书发到广东将汪广洋召回了南京。

1377年,朱元璋突然又让汪广洋当了右丞相,此时的左丞相是胡惟庸,所以朱元璋让汪广洋当右丞相,或许便是想利用汪的资历去制衡胡惟庸,只可惜汪广洋只顾吃喝玩乐,没起到这个作用,不论朱元璋怎么训斥也没用。

1379年,突然有人翻了旧账,御史中丞涂节突然上书说刘伯温是胡惟庸毒死的,但是汪广洋知情不报。

朱元璋一看瞬间怒了,问汪广洋有没有这回事,汪广洋又不傻,当然说没有,可是朱元璋不信呀!于是,汪广洋又被贬往海南,只是船才走了没多久,朱元璋突然又追究起汪广洋当年在江西包庇朱文正、在中书省任上不揭发杨宪罪证之事,在半路上赐死了汪广洋。

1373年,汪广洋被贬到广东,右丞相一职空了出来,朱元璋左思右想也不知道应该让谁当,所以只好空着,这一空便是半年之久。半年之后,经李善长举荐,朱元璋任命胡惟庸为右丞相。

所以,在1373年这一年,等于是汪广洋在给胡惟庸腾位置,后来胡惟庸升任了左丞相,又等于是变相地将右丞相之位还给了汪广洋。

只是汪广洋此人无所作为,胡惟庸以左丞相之位身居朱元璋这个皇帝一人之下,权焰之盛,即便是朱元璋也有所忌惮。

胡惟庸后来意图谋反不成,被朱元璋给杀了,朱元璋也借着胡惟庸案的良机废除了丞相制度,摆脱了相权对皇权的束缚和威胁。

胡惟庸一案,前前后后有3万余人受牵连而被诛,更是让人唏嘘不已。

杨、汪、胡三人的被诛,也可见当年刘伯温对他们三人的评价之准,朱元璋不听劝而用了这三个人,谁又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

5

洪武二年,朱元璋秘密召见他的“诸葛亮”——刘伯温,朱元璋做了皇帝一年,对现在的朝廷布局不太令自己满意。

这次谈话的内容,就是商量如何改组国家的中央政府。

朱元璋问了刘伯温三人,结果这三人都被坑了

明初承元制,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以左右丞相为百官之首,处理政事(明制,左丞相为尊,右丞相实际为副丞相)。而左右丞相之下,又设左丞、右丞,官职也和左右丞相一样都是以左为尊。

而此时的右丞相徐达正在北伐残元势力,负责国家大事的只有左丞相李善长一人。朱元璋先问刘伯温要如何改组,就是问他如何安排左右丞相和左右丞这四个帝国最高权力职位。

刘伯温第一个说的就是左丞相李善长,他乃开国元勋、劳苦功高,自然是不能动的;第二个则由朱元璋所提:亲信杨宪,此人是刘伯温的好朋友,是同一个利益集团,可即便如此,刘伯温还是实事求是地说:“杨宪有宰相之才,无宰相之量,不能大用”;而第三个也是由朱元璋所提:同样也是亲信,且韬晦谋略不下于刘伯温的汪广洋

而刘伯温依旧回答:“汪广洋比杨宪还要心胸狭隘”,接着第四个,就是日后引发大案的胡惟庸,他是李善长同乡,很得朱元璋欢心,不过刘伯温却说他“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初生牛犊,恐怕会弄坏车辕和木犁)。


那既然刘伯温对后面三个人都不满意,朱元璋就想让他来做丞相,可刘伯温深知急流勇退之道,坚决不从。所以最后朱元璋还是安排了杨宪三人入主中央权力机构:徐达、李善长继续留任,汪广洋为左丞,杨宪为右丞。

不过刘伯温的眼光确定毒辣,上述几人基本上都没有好下场:在升任左丞的当月,杨宪被诛杀,“中书左丞杨宪有罪诛”;李善长于洪武四年退休养老;洪武五年,右丞相徐达也回家荣休;洪武十二年,升任右丞相,后被流放的汪广洋被处死;同年,跨级升职的左丞相胡惟庸被杀,并在数年后引发多达三万人被杀的“胡惟庸案”。

胡惟庸被杀后五天,朱元璋下令废除中书省,也就是永永远远取消了丞相制度。并下令“子孙不许重设丞相,臣下有言复立丞相者,凌迟处死”

李善长、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四人,其实都是朱元璋改制的牺牲品。为了废除中书省和君主集权,彻底改制,朱元璋必杀此四人,甚至可能还包括了徐达:至今还有不少言论认为,右丞相徐达也是由于吃了朱元璋送来的烧鹅,毒疮发作而死。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6

皇帝跟大臣的权力之争罢了。

那一年,朱元璋收拾了一大堆功臣,他的儿子朱标觉得下手太狠了,劝他父亲说杀人太多,恐怕伤了和气。

朱元璋很生气,他扔了一根棘杖在地上,让朱标去捡。朱标也没练成铁沙掌,当然不敢捡。朱元璋说:现在你知道了吧,有刺的东西你捡不起来,我现在杀这么多人,就是为你把刺拔掉。

可见,当上皇帝以后,朱元璋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消灭那些有威胁的功臣,是谓:拔刺工程。

可是,怎么拔刺呢?

朱元璋的办法是用刺来拔刺,找最能拼的刺头来拔刺。

刺头就是胡惟庸。

胡惟庸很早就投奔了朱元璋,但是朱元璋一直没怎么用他,让他干干主簿这样的文秘工作,或者派出去当个小知县之类的。

可以说,把他跟徐达、李善长、刘伯温这些功臣比,胡惟庸实在很平庸。可是,朱元璋就要用这种小人物。

大功臣已经有功名在身,工作积极性差,只有这种小人物,才敢打敢拼。

刺头青胡惟庸拔掉的第一根刺是杨宪。

杨宪是山西太原人,朱元璋拿下南京以后,他投奔了朱元璋,主要从事的工作是外交,带着朱元璋的旨意跟张士诚谈判。办事能力相当强。可是,仅仅是外交人员,朱元璋是不会重用的。杨宪也不仅仅会跑跑腿,他还有一个特长,潜伏。

杨宪是朱元璋的地下工作者。我们说过,朱元璋搞革命时,就很重视情报工作。而且朱元璋不但搜集敌人的情报,也搜集部下的情报,甚至是亲戚的情报。比如他的外甥李文忠。

朱元璋派李文忠到浙江当官,让杨宪去当副手,终走吩咐,我的外甥年纪小,没什么历练。浙江的事情你作主,出了事,也唯你是问。

这其实就是让杨宪做为李文忠身边的卧底,将一切情报汇报上来。杨宪也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可以说,杨宪就是一个情报人员,搞不好,明朝特务机关锦衣卫就要归他管了。

可是,杨宪还是变了。

朱元璋把杨宪安排进中书省,是希望他保持本色,努力打探,做为老朱打入中书省的钉子。可是,没想到这位老牌特务一进中书省,就变色了,不搞情报工作,开始搞起了党争。

杨宪把目标对准了李善长,原因很简单,站队问题。

当时明朝分为两大派,一是淮西集团,团长是李善长,主要成员以朱元璋的老乡为主,骨干还包括上面的刺头青胡惟庸。

另一个集团是浙东集团,以刘基刘伯温为团长。

杨宪不是李善长的老乡,只好投奔了浙东集团。杨宪发挥以前干特务工作的专长,没事打打李善长的小报告。也许是被说得多了,没等被能倒,李善长自个病倒了。

杨宪以为自己大功告成,中书省以后就是自己的天下了,那知道,朱元璋并不笨,他又给中书省安排了另一个人:汪广洋。

汪广洋不是浙东集团的人,也不是淮西集团的人,按说,这种人是争斗双方统战的重点对象。而且这个人也很低调,知道庙堂事非多,自己又没帮没派,所以进了中书省夹得一手好尾巴,勤打招呼,少说话。

可是杨宪怎么看都觉得这个汪广洋不爽。必须要弄出去。

于是,杨宪指挥手下发起了攻击,理由是对母亲不孝顺。道德攻击往往是有奇效的。朱元璋一听大怒,把汪广洋贬出中书省,派到陕西搞支建。

杨宪成功了,可是他紧接着犯了一个错误,欺人太甚。

杨宪上书,建议把汪广洋流放到南海去,让他到广阔的海洋中去建设大明朝。

这就太过分了。狗急了还要跳墙呢。

一直在旁边冷眼旁观的胡惟庸终于出手了。胡惟庸参了杨宪一本。一告就准。

效率这么高,只因胡惟庸摸透了朱元璋的心思。朱元璋把汪广洋派到中书省,就是看中他不是两大文官集团的人,言下之意,汪广洋其实是朱元璋的的人。这种人其实谁都惹不起,所以淮西集团的人没动汪广洋,而杨宪没搞清楚状况,偏要对汪广洋下死手。

而朱元璋早就看杨宪不对劲了。为什么呢?杨宪不是跟以前一样,专注打小报告吗?为什么以前朱元璋很高兴,现在很不高兴呢?区别还是有的,以前杨宪打小报告,是当朱元璋的卧底,现在杨宪打小报告,是当浙东集团的卧底。干的事情虽然相同,但替谁干很关键。

我派你去中书省卧底,你却替别人办事?!

朱元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杨宪被此被处死。

那么,杨宪是替谁办事呢?

杨宪在替浙东集团的团长刘伯温办事。


刘伯温是朱元璋团队最有才华的一个人。

刘伯温跟朱元璋曾经有一个对话。那一年,李善长因病退休,朱元璋找来刘伯温,问他谁可以当宰相。

朱元璋问:杨宪可以吗?这是非常有玄机的问题,因为朱元璋已经知道杨宪跟刘伯温关系密切,如果刘伯温说可以,那就坐实了两人结党的罪名。

刘伯温想了一下,答:杨宪这个人有宰相的才能,却没有宰相的器量。

这是很公平的一个评价。杨宪后来就是栽在器重太小,对汪广洋穷追猛打上面。

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可以吗?

这是一个中间派,如果刘伯温说可以,那显然就会让自己用杨宪把持中书省的希望落空。于是,他说:他比杨宪还要浅薄。

朱元璋又提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朱元璋看中的,要扔到文官里搅浑水的胡惟庸。

刘伯温答:这个人是匹拉车的好牛,但只怕它力气大了会把车架都顶烂。

可以说,刘伯温巧妙的应对了朱元璋的测试,但又准确的对三人做出了评价。

连朱元璋都叹道:看来,能当我的宰相的,只有先生你了。

目前为止,刘伯温的回答都没有问题,可是,在朱元璋的表扬下,他突然冲昏了头脑,突然来了一句:我这个人嫉恶如仇,对于繁杂的事情又没有耐心,当宰相只怕辜负了圣上的恩宠。天下人才多的是,皇帝你慢慢找吧,不过,目前来看,还没有人担得起宰相这个职位。

什么意思?

天下就只有你能当宰相?而且你还耍大牌,说自己脾气不好,又懒得管这一摊子事?

朱元璋发火了,但他压住了这把火。

朱元璋还不想弄倒刘伯温,毕竟这是一个人才。自从刘伯温跟着他,每一次建议都被证明是正确的。留这样的人在身边,确实能走不少弯路。

但朱元璋绝不允许刘伯温搞结党。

朱元璋能成为皇帝,有两个秘诀,一个是善于搞组织工作,一个是善于谋断。刘伯温在谋断方面,甚至超过了朱元璋。但刘伯温如果只搞参谋,再厉害也只能给朱元璋打工。要是刘伯温也搞起了组织工作,那就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朱元璋。

任何公司,业务骨干跟管理骨干都不能重叠,如果非要重叠,那这个人就是总经理,显然,朱元璋还不想退为董事长,他还想兼着总经理这个光荣的岗位。

于是,洪武三年,明朝刚走上正轨,朱元璋就把刘伯温打发回老家,让刘伯温没办法结党。可没想到,刘伯温人退心不退,安排杨宪进中书省,没事时,还派儿子时不时到京城送点文件。传达一下自己的看法。

不想退出江湖,那只有打倒了。

现在杨宪倒了,下一个自然就是背后的靠山刘伯温。

胡惟庸一告就告到了杨宪,他知道,朱元璋要对浙东集团大起底了。于是,他趁热打铁,马上向刘伯温发起了攻击,告发刘伯温在老家不安份,占有王气之地。

以刘伯温的风水知识,完全有可能,刘伯温就曾经替朱元璋改过南京的风水。但拥有犯罪工具是否就是犯罪的证据呢。朱元璋认为是。

刘伯温也知道摊上大事了。自己再呆在老家,只能等着胡惟庸给自己打报告,于是,他做一个决定,马上到南京呆着。

老朱不是对我不放心吗?我现在就来南京呆着。在您的眼皮底下,这下您老该放心了吧。

事实上,刘伯温还是低估了朱元璋,对朱元璋来说,只有一种人才是安全的:死人。

到了南京,刘伯温得了病,普通感冒,二粒白加黑的事。可是,胡惟庸来看他了,还带来了朱元璋指派的医生,吃了两副药就死了。

朱元璋说是胡惟庸毒死了刘伯温。胡惟庸怎么说呢?不知道,因为胡惟庸不是最后的胜利者,他没有对历史进行盖棺定论的权利。

不管是朱元璋下的药也好,还是胡惟庸下的手也好。朱元璋终于实现他的拔刺目标。可是,随着胡惟庸的努力陷害,朱元璋发现棘杖上长出了一根最显眼的刺。

这根刺,就是当年的刺头青胡惟庸。

而拔掉胡惟庸这根刺,官员显然不够用了。因为胡惟庸已经把持了中书省。

斩了杨宪之后,朱元璋又从南海招回了汪广洋,还是想在中书省安排进自己的眼线。但不知道汪广洋是不是吸了广东的野生雾霾:瘴气,或者是被一贬一召的吓破了胆,回到中书省,比以前更低调了,死心塌地当了胡惟庸的跟班。

显然,用官员对付官员已经行不通了。那怎么办?于是,明朝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外朝机构锦衣卫粉墨登场。

胡惟庸已经成为大明朝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他自然也就光荣的成为了朱元璋的首要打击目标。可是,胡惟庸身为宰相,在文官系统权势很大,要收拾他,用朱元璋以前惯用的文官打击文官的办法显然不够用。

那怎么办?

朱元璋决定起用另一批特殊的人。

说起来,朱元璋也用了很多特务,而且颇有不拘一格用人材的意思,比如他曾经启用和尚去打探情报。朱元璋先生以前就干过和尚,知道和尚这种人可以穿乡越省而不被人怀疑,是优秀的特工人员。还有军官、文官甚至宫女太监都充当过朱元璋的耳目,他们都有一个名字叫检校。就是皇帝特派员的意思。

但朱元璋知道,这一次面对的胡惟庸异常强大,在朝中同样拥有不少眼线。跟这样的人斗争,单枪匹马的检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有必要成立一个专业的特务机构去对付胡惟庸。

于是,在一个夜晚,朱元璋找来了仪鸾司的指挥使毛骧。告诉他,从今天开始,他的职责不仅仅是给皇帝开道,保卫皇帝的安全,还要负责侦听天下的一切异动。而数年后,仪鸾司有了更为知名的名字:锦衣卫。

明朝成立后,朱元璋在京城设立上十二卫,其中的一卫为拱卫司,拱卫司又发展为亲军都尉府,后又更名为仪鸾司。在更名为锦衣卫后, 这个名字再没有变动,一直伴随着大明皇朝直到灭亡。这一支部队也永远是离皇帝最近的一支部队。皇帝出行,离皇帝最近的持有大刀的侍卫人员就是锦衣卫。

朱元璋认为,只有这样一支自己亲自指挥的亲卫部队,才不会受到胡惟庸的影响。

于是,全新的锦衣卫产生了。新的部门当然有新的服装:大红蟒衣的飞鱼服,意气丰发的乌纱帽,也有全新的装备:绣春刀。自然也得有新的名字:缇骑。更有新的任务,成为朱元璋的眼,成为朱元璋的耳,去打听大明王朝每个角落里发生的事情。

一名名缇骑出发了,他们隐身在黑暗里,潜伏在各级官员所看不到的地方,源源不断把官员或者百姓的一举一动送到朱元璋的面前。

当然,包括胡惟庸的。


胡惟庸似乎没有意识到危险已经来临,还是一如既往的老子天下第一。有意思的是,他还将毛骧收为心腹。指使他找一些不怕死的人给他干活。

于是,胡惟庸那些不平庸的举动很快汇总到朱元璋的案上。

有一天,胡惟庸的儿子出去骑马,在南京环路上飚马,马技不过关,摔到马下,不巧被马车给辗死了。胡惟庸大怒,本来这种事应该归刑部管,胡惟庸真要报仇,随便打声招呼,刑部的人给车夫判个死刑,还能包装成宽大处理。可是胡惟庸嫌太麻烦,不必麻烦刑部了,直接把车夫弄死了。

这说是事,也是事,毕竟一条人命。说不是事,也不是事。当朝宰相杀个马夫,谁又敢管?

朱元璋要来管。

事情传到了朱元璋的耳里,朱元璋把胡惟庸叫过来。

胡惟庸也知道摊上事了,一个劲解释,车夫闯红灯,无证驾驶,可能还是酒驾……自己一激动,就激情杀人了。

朱元璋只说了两个字:偿命!

胡惟庸退下了,奇怪的是,朱元璋说得很凶,让他偿命,却没派人抓他。

胡惟庸放心了,皇上只是做做样子,其实还是照顾我的。

于是,胡惟庸继续在不平庸的道路上一路猛奔。

又有一回,占(zhan)城国的使者到京城进贡,胡惟庸没让使者给朱元璋叩头,自己私下见了,就打发人家走了。

占城国是越南的一个小国,说起来,就算报上去,朱元璋同志也不一定有功夫见。可是,见不见是朱元璋的事情,不让见就是胡惟庸的事了。

朱元璋彻底爆发了,但他没有把目标对准胡惟庸,而是对准了他曾经派进中书省,却让他失望的汪广洋。而且也没有用私见进贡使者的罪名。而是用毒死刘伯温的罪名。

也不知道是查到什么证据,竟然显示汪广洋跟毒死刘伯温有关。汪广洋就此被赐死。

这一下大家都知道了,皇帝准备收拾胡惟庸了,因为当年带着医生去见刘伯温的,其实是胡惟庸嘛。

大臣纷纷揭发检举,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竟然查出汪广洋的一个小妾陈氏是罪官的女儿。这下事大了。因为罪官之女只有两个出路,一个是进宫洗衣服,一个是赐给立下战功的功臣家。汪广洋显然不符合分配条件。

再一查, 这个人是胡惟庸分过去的。

够了,私杀马夫、截流贡使、瓜分国有资产犯妇,每一个都够杀头,胡惟庸的脑袋再硬,也该掉下来了吧。

但朱元璋还觉得不够,因为他有一个理想,不仅仅是打倒胡惟庸,还要打倒胡惟庸背后的体制:宰相制度。


按周礼的说法,宰相是与皇帝分治天下的。而朱元璋显然不是一个愿意分享的人。那么,怎样才能通过打倒胡惟庸推倒整个宰相制度呢?杀个车夫,瓜分国有资产显然是不够的。

只有一个罪名够,造反!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故事。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称家里的旧井涌出了醴泉,所谓醴泉,就是井水有点甜。胡惟庸称这是祥瑞,邀请朱元璋前来视察并指导水井的工作。

朱元璋去了,走到西华门,也就是平时大臣上班进宫的门时,突然跑过来一个太监,上气不接下气,抓住朱元璋车驾的缰绳不让走。

这是什么情况?皇帝的马车都敢拦。不等朱元璋吩咐,锦衣卫的人就一拥而上,一顿乱棍,将太监打得半死。这个太监叫云奇,是东华门的守门太监,也就是传说中的门卫,门卫为什么拦驾呢?

云奇被打得不成人形,话都说不出来,但手一直指着胡惟庸的家。朱元璋这才感觉不对劲。于是,站起来一看,大概朱元璋有千里眼,一眼就发现了胡惟庸的墙上冒着枪尖。

朱元璋吓出一声冷汗,胡惟庸竟然给他设了一个鸿门宴!家里有伏兵,准备刺杀他。

朱元璋立马掉头回家,然后下令抓捕胡惟庸!

很快,证据搜集上来,胡惟庸家有五百兵甲,甚至还有人告发,这些兵竟然都是日本来的倭寇。刺杀皇帝,里通外国。够了,胡惟庸死定了,宰相制度也可以扔到胡惟庸家那口有点甜的水井里一起陪葬了。

这个故事相当惊险,但其实考证一下,是不太靠谱的。前面也说了,自从徐达请朱元璋看了一把刀,朱元璋就不随便窜门了,何况这个时候,朱元璋跟胡惟庸已经感情破灭了,只差动手了。这个时候,别说胡惟庸家的井水有点甜,就算是冒茅台,朱元璋也没心思去

所以,这极可能是一个虚构出来的故事,其目的就是让胡惟庸没有翻身的机会。

不管怎么样,胡惟庸死了,宰相制度也废了。但胡惟庸案才刚刚开始。因为朱元璋不会忘记胡惟庸是淮西集团的人,而淮西集团的团长是李善长。


李善长也算是个人精了。当年跟着朱元璋搞革命,只是朱元璋图书馆的管理员,后来竟然一一步步成为了大明第一功臣。

朱元璋一提起李善长,就说这是俺老朱的萧何。

李善长很受用,但他忘了一点,刘邦还杀韩信呢,何况朱元璋。

其实,李善长也确实善于长命百岁。他身边的同事一个个被朱元璋打倒。刘伯温死得不明不白,杨宪莫须有被打倒,汪广洋成了下毒犯,胡惟庸直接被打成了造反派。只有李善长没事,他的儿子娶了朱元璋的女儿,他本人当了太子的老师。很明显,朱元璋是要把李善长培养成善终之臣。

朱元璋对功臣们下手是狠了点,但他也需要树立一个正面典型,免得后人说他专门过河拆桥。

可是,后面还是出事了。李善长犯错误了。

这个事情还是受胡惟庸的牵联,具体来说,胡惟庸被判定造反,而胡惟庸还找了一个叫李存义小伙伴来共襄盛举。而李存义正好是李善长的弟弟。

胡惟庸被处决后,李存义也被挖了出来。朱元璋想了一下,特地下诏,免死,流放算了。

很显然,这是看在李善长的面子上。这个时候,李善长应该给领导写封感谢信,送个锦旗啥的,表示一下皇恩浩荡,我们三百六十度如沐春风。

朱元璋发了赦免诏书后,一直坐在宫里等感谢信,可是左等右等,都没有来。

善长来上班,眼袋耷拉得跟蛋蛋袋一样,就是不提这回事。

李善长压根就没想着要感谢领导。

李善长觉得完全没必要啊,我弟弟是我弟弟,关我什么事?我又没造反。你赦免他,是你的事情,跟我半毛钱的关系?

朱元璋怒了,这好比请人吃顿海鲜大餐,别人连个朋友圈也不发。

五年后,又出事了,李善长的亲戚丁斌犯了点事。李善长给朱元璋打个报告,要求老朱看在自己面子上,赫免了丁斌。

可是,面子是别人给的,不是自个长在脸上的。

不提还摆,一提朱元璋就想起了五年前那件不愉快的事情。

你现在知道求我了啦。五年前,我放了李存义,你连个屁都不放,今天还指望我当好人!

朱元璋大怒,加重处罚丁斌,送到锦衣卫的诏狱里学习学习。丁斌果然又供出了李存义当年那些事。虽然是老调重弹,但得看弹的是谁。

既然有人提了,那就彻底解决五年前的事吧。

李善长一家就此被团灭。那年,他已经七十七了,再撑两年,或者早死两年,就没这些事了。

7

刘伯温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的过程中出谋划策,确实有过不少功劳,但是别看他饱读诗书,肚内有乾坤,也未必都能揣测到朱元璋的用意,朱元璋在征询他谁能当丞相的这番谈话中,其实心中已拿定主意,无非只是想看看刘伯温对三人的观点,以视对他的重视。


起初朱元璋本想让刘伯温当丞相,此人有政治根基 ,又思想活络,与杨宪同属浙东集团,如果他当丞相,可以有利钳制和均衡以胡惟庸为首的淮西集团。可是刘伯温明白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于是他选择了急流勇退,不失为一个明智的办法,但对于朱元璋这样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君王,即使他拒绝当丞相也不能善终。


刘伯温拒绝当丞相后,朱元璋也没有强求,毕竟强扭的瓜不甜。他问刘伯温杨宪此人如何?本想刘伯温肯定会支持,可是刘伯温说杨宪此人能力是有,但度量太小,不能成事。又问汪广洋如何?还不如杨宪,懦弱无能。那胡惟庸呢?年轻后生,羽翼太丰,怕会适得其反。


刘伯温分析的自是有几分道理,但他没明白朱元璋的心思。当时明朝的党派纷争很严重,尤以我前文交代的浙东集团和淮西集团为甚,朱元璋早想从制度上进行改革,彻除此患,稳定政权。但这得有一个恰到时候的契机。


要想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朱元璋任用了上面所说三人为中书省丞相,果不其然,杨宪一得势就稳不住了,这正好给朱元璋杀他的理由。汪广洋被胡惟庸压制的死死的,纯属废人一个,朱元璋便以不作为的借口把他也杀了。就剩胡惟庸了,让他先使劲的蹦哒,明朝四大案的罪魁祸首就是他,结局可想而知。不但落了个满门抄斩,还给朱元璋充分的理由消除了对他有威胁的人。

随后朱元璋宣布取消丞相制度。至此就是朱家人说了算,再不会有党派滋生的土壤。

文:唯恋无名

图:来源网络

本文原创首发,请勿转载,了解更多有趣历史,喜欢我请关注唯恋无名。

8

洪武2年(1369年),朱元璋问刘基如果李善长不当丞相,谁适合当丞相?这是一个巨大的坑,不声不响地就给刘基挖好了。

换到任何一个人必然中招。在这个年份里,任何人都没有意识到巨大的风险即将降临到每一个实权派头上,包括刘基在内。


朱元璋提了三个人,分别是杨宪、汪广洋、胡惟庸。杨宪是刘基的“浙东集团的嫡系人马”,也是后来刘基“离职”是唯一布局朝堂的人。刘基的评价是“有才能,没气量”。而对“中间派”汪广洋的评价是能力气量都不如杨宪。而对“小人”胡惟庸的评价是,这是个能让大明翻车的主。原话是“譬之驾,惧其偾辕也”。

朱元璋说提这个你不满意,提那个你有问题,这样你觉得你自己可以胜任么?在此前若干次谈话,朱元璋的口吻是一样的,并没有让任何人感觉到危险。

此前在采石矶之战的时候,刘基也拍过桌子,拿类似的话怼过朱元璋。但是这一次刘基突然刘闻到了一丝杀机。


刘基抬头看到朱元璋并不是十分好看的脸色,心里突然就有了一丝慌乱。刘基意识到这绝对不是一个随便聊聊的问题,于是坚决说自己不行,打死也没那个能力。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很快就证实了刘基的判断。接下来果然李善长“靠边站”,在丞相这个职位上,正是朱元璋例举的几个人。从洪武2年到洪武13年,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但同时也足见朱元璋对于废丞相一事筹划已久。


用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这些有性格缺陷的人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要彻底将丞相这个位置树敌、搞臭、逼到死角,为自己顺利废掉丞相制度做准备工作。

早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实际上还是在“山寨”元朝的旧制,就在帐下设立了左、右丞相的职位;而且也是按照元制,以右为尊。

当时朱元璋就考虑到丞相制度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而且当时战时形势也的确属于合作期,所以左右丞相的人选必然是自己铁子,一个李善长,一个徐达。其实选徐达做左丞的时候,就考虑到以武制文。当朱元璋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吓得徐达连顿饭都没吃得好。

其中原因在于徐达实在是太了解朱元璋这个人了。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容易把事做绝。


到建立明朝之后,朱元璋还是中规中矩设立刻中书省,左、右丞相仍为中书省的长官,只是开始陆续恢复汉制,以左为尊。仍然上阵铁子兵,左丞相李善长,右丞相徐达。

徐达毕竟武将,大都督府还有一堆事情呢,北伐重担还在肩上,所以这个右丞相只是挂了个名而已。徐达远远地躲着朝局走。


但是李善长就不一样了,那是真正的萧何,朱元璋的大管家。所以不管李善长愿不愿意,围绕着他成长起来的淮西集团在日益膨胀。实际上淮西集团本身就是朱元璋的铁血班底。但是大明建国后,性质就变了,因为相权在传统制度里,是独立一极的权力。他和朱元璋的皇权是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的。

而且淮西集团势力之大,已经不仅仅涉及中书省,还包括大都督府。这让朱元璋寝食难安起来。于是朱元璋给了弱小的浙东集团一点点权力,让御史台负责监督百官(这也就是后来的言官制度)。

但是李善长并没有明白朱元璋的用意,反而认为是刘基这帮臭文人想抢班夺权了。想要撼动巨大的淮西集团,简直痴人说梦。于是在“李彬案”上,这两派人马就结仇了。此后多年,两派斗法,让朱元璋稳稳地掌控朝局。


然而“浙东集团”实际上也只是棋局的一部分而已。因为朱元璋就是要用浙东集团的鲜血罗织淮西集团的罪名。最终朱元璋处决胡惟庸和汪广洋的罪名除了谋逆外,就是“毒杀”刘基。汪广洋更是被指责在“毒杀”刘基案中没有作为。

而刘基实际上是早在洪武2年那次谈话时,就看透了朱元璋心思的,所以早于洪武4年就回家养老了。但是怎奈不死,不死就仍然会被裹挟到朝局之中。洪武8年,已经行动不便的刘基参加了元旦早朝,因为仍然能写会画,但是正月里就一病不起了,而胡惟庸奉命去探病,探完病,刘基也就彻底告别人间了。答应宋濂家人编的宋濂作品集还未完成就一命呜呼了。


而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外,对淮西集团的血洗和追杀一直持续到洪武23年,已经退休多年的李善长也没有逃过这一劫。所以最终善终的惟有在丞相位置上的毫无作为的徐达,而徐达曾经是朱元璋的救命恩人啊。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9

大家看到这里首先要注意一下了,虽说是朱元璋在明朝取消了“丞相制”但并不是明朝开国初年。“惨死”其实并不困惑,毕竟当时的皇帝是朱元璋,而朱元璋登基帝位后杀的功臣高官也绝不仅仅只是个三个人,所以说这三人当初既然敢于登上丞相这一风口浪尖、举世瞩目的地位,那就已经预示了此后仕途的“不安稳”。

公元1369年,当时任明朝第一任丞相的是李善长,话说有这么一天,朱元璋闲来无事,便招呼刘伯温进宫面圣,等到刘伯温应声赶来时,还没顾得上喘口气儿,朱元璋便对之发问,如果李善长不再胜任丞相这个职位了,依你之见,朝中还有何人能够胜任此职位呢?刘伯温是个聪明人,早在开国之初,刘伯温就曾预料到朱元璋会对曾经跟随过他打江山的这些功臣进行“一一算账”,再加上此时朱元璋询问刘伯温的脸色也是极其难看。情急之下的刘伯温面对朱元璋的突然发问随即脱口而出三个人名,他们分别为: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

其实题目中的问题还不太全面,当时刘伯温在回答完朱元璋这个问题时,谁曾想,朱元璋还有发问的下半句,“你觉得如果让你担任这丞相一职,你能干好嘛?”这个问题可是当场给刘伯温吓出了一身冷汗,不过刘伯温倒也机智,连忙回答说:“微臣没有那个能力,恐难以胜任”。刘伯温在“选丞相”这件事上把自己推得好远,事实证明,果然是为自己保住了一条命。

那么为何刘伯温推荐的三个人(杨宪、汪广洋、胡惟庸)无一例外都惨死呢?

第一点,早在李善长担任第一任丞相的时候,朱元璋就深深感到丞相这个职位的“危险”,虽说是皇帝的一把手,其实简直就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这么一个权利大的可怕的职位。对于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来说,权力得来甚为不易,哪能有被别人随意架空的道理!于是早在洪武二年,朱元璋就对此官职心生忌惮,恨不得立马废除了呢。

第二点,反过头来再看刘伯温推荐的这三个人。其一,杨宪与刘伯温同为浙东集团的嫡系代表人物,此人心思缜密,颇具气量,可以担此大任。其二,汪广洋,此人是典型的“墙头草,两边倒”的形象,气量极其狭小,能力也是泛泛之辈。其三,胡惟庸,当时刘伯温的原话是:”譬之驾,惧其偾辕也”。意思就是胡惟庸这个人虽然颇有能力,但是同时也是颇具野心的,恐怕日后会颠覆大明政权。朱元璋也正是利用这三人的优缺点本质上是来将丞相制这个制度的腐朽性完全显露出来,以为了废除其坐下铺垫。

第三点,虽然说朱元璋早年是出身淮东集团的,但是登基帝位之后的他却再也不能忍受淮东集团的所作所为了,朱元璋询问刘伯温丞相一事,实则是想扩大浙西集团和淮东集团的矛盾,最终朱元璋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正好借机铲除这两大派系。

究其根本,还是一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这三人也只是朱元璋废除丞相制的牺牲品。

10

导读:历史上皇权之争从来都是贵族之间的博弈,更有甚者说三国就是家族战争,可是有这么一些皇帝确是出身草根把握住了历史上稍纵即逝的机遇,今儿老龙和大家掰扯掰扯朱元璋黄袍加身之后卸磨杀驴过河拆桥三杀宰相……

朱元璋三问刘基-刘伯温!

有人说其智慧堪比三国诸葛亮。而刘伯温精通天文、兵法、数理,文学,诗棋各大领域,他的诗文风格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在下棋领域曾让宰相李善长9子,仍然还是刘伯温胜此局。所以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际,便问到朱元璋谁能胜任宰相一职。

明史列传:“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


一问、当朱元璋一问刘伯温是否为相

问及胜任宰相之时,刘伯温就知道自己绝不能当宰相。

首先朱元璋在元朝余部未剿灭的时候在天京建立明朝,为稳固政权。朱元璋选择任选宰相,但朱元璋自己的能力较强,但为人比较自卑,害怕别人与自己争权。所以立丞相也是必然,那么立刘伯温成丞相也是自然。但是刘伯温的确才华盖世,胸有韬略,然而自己不认为自己是优秀的政治家。“洪武三年,朱元璋欲任命他为丞相,

刘伯温的回答是:‘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即言自己性格正直刚烈,嫉恶如仇,又想一心研究文学所以自己不适合当宰相。

二问、当朱元璋二问刘伯温何人可为相

刘伯温叹息三人命运堪忧,由于朱元璋欲中央集权。所以李善长当任宰相,但其欲独揽大权,被朱元璋拿下。朱元璋再次问及刘伯温之时身为情报侦探杨宪是否能胜任!

刘伯温回答是能力很强但气量小。所以后来杨宪为宰相之时,四处告状欲把自己的政治敌方实力扳倒。但朱元璋认为其篡权将其拿下。

三问:朱元璋三问刘伯温能让何人为相

对于汪广洋来说,刘伯温回答是比杨宪还要浅薄,更难胜任,后来的确如此。很快也被胡惟庸告下台。对于文官中的能才胡惟庸刘伯温的回答是此人如牛不好驾驭,后来胡惟庸听闻后,火冒三丈,告诉朱元璋刘伯温在老家建造帝王风水。原本朱元璋对比自己谋断的人就不放心,听闻之后,刘伯温千算万算没算到这一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