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古代的官员等级一般来说分为九品十八级,每一品分为正从两个品级,五品以后又分为上中下三等。在隋唐时期,一般而言是不设一品官的,尤其是正一品的官员。很多人的都是死后被加衔,才能够到正一品。而隋唐的宰相也就是正三品,因此才有了一个官职叫做同中书门下三品。



品级的主要作用是在朝廷的排位,上朝时的站队,以及官职,俸禄的发放上面。一般而言,在上朝的站队中品级越高的人越靠前。因此,正一品的官员往往比从一品的官员靠前。从明清开始,职级基本是统一的。因此,什么样的官职就是什么样的品级,很少出现低品高职或者高品低职的情况。

到了清朝时期,甚至出现了超品的情况。比如亲王,郡王甚至公爵都是超品的,就算是正一品的大员见了也要行礼。但是清朝的正一品和从一品的官员在顶戴花翎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文官都是仙鹤补服,武官都是麒麟补服,都戴红宝石顶子。只不过,清朝的一品官员很多,有很多正一品的官员大多数情况下干的都是从一品官员的活。



清朝的正一品官员主要有: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掌鸾仪卫事大臣。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通常情况下是不设的,一般只是追赠。通常清朝的正一品官员即是殿阁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居多。殿阁大学士在京的通常要管部,因此称为中堂。外放的一般即为地方总督。

清朝的从一品官员主要有:各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地将军,都统,提督。一般而言,各地总督加御史和尚书衔,也是从一品官员,甚至还有巡抚加提督衔的也是从一品官员,如年羹尧任四川巡抚时就加了提督衔。

最佳贡献者
2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正就是正,从就是负的意思,和现在正部级和副部级意思相近,但要强调一点,从一品中的从,在古代读作【zòng】而不是【cóng】。古代官员品级共分九品,一品最大,九品是最低一级,每一品又分正和副两级,这样九品就演化出十八个级别,这就是九品十八级的来历。
但需要注意一点,品级不是官职,甚至有的人有品级没有官级,品级是发放俸禄的参考基础,但还会和相应的官职挂钩。品级与官级有大致的对应范围,什么官职需要什么等级是有一定要求的,但这个界限不是很明显,有时候会出现从一品不如正二品职务高的情况。当然还会出现一些特殊环境下品级比较低的官员临时赋予比较高的官职。

古代的品级有时也会滥用,为了显示皇恩浩荡,很多官员死后会连升三级。反正俸禄也不会再发,虚名而已,为此还衍生出一套和品级对应的虚衔,比如四品的中宪大夫,五品的中仪大夫,更高的还有三品的资政大夫,二品的光禄大夫或光禄寺卿(三品)这些虚线不同朝代会稍有不同。

另外品级很多时候会用于封赠或诰封,就是某人取得功名,他的家人,比如父母妻子等也会获得品级,一般和当官的本人品级相同,但只有品级,一般没有职务,可领取相应品级的基本俸禄。

3

正所谓官有品名等级,品有上下之阶,官员的等级划分在我国秦朝时便已成定制,至魏晋时九品中正制的选拔制度产生,官员逐步形成九等品级,且品内有上中下之别,这便是正从等阶品级制度的雏形,一直被历代沿用革新。正从一品当然属于封建官吏金字塔的顶层,既然有正从之分,说明二者是有区别的,从历代官员发展来看,二者的区别在不同时期亦表现出不同态势,下面以几大封建王朝为例一一探讨分析。

古代官吏制度的整体演变

古代官吏制度相当复杂,大体上可以分为职事官、散官、勋官、爵官这四大类,其中散官又有文武之分。从字面上看,职事官当然是指所任职务的实际官别,通俗的讲就是有实权;散官则是与职事官相对而言的“虚职”,我国古代从隋开始制定散官名称,当时是给文武重臣增加的虚衔,皆无实际职务,从而也被历朝历代用以“任命”宗室成员,或是精简、退休下来的官员,成为封建政府平衡官僚体系的工具,至明、清官员级别和待遇皆依照实际所授职官品级而定,散官便仅存名号。勋官、爵官其实是散官的延伸,勋官类似于勋章,是一种褒奖的官制,爵官则更多用于皇室宗族的安抚,也不乏对特殊功劳者的奖励,特别是正一品高官无法再加官者,多通过晋爵的方式褒奖。

由上述四大类官别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官制其实就是两种,一种为实权者,另一种为挂虚衔者。这种传统影响深远,相信现在很多朋友也深有体会,政企各界都会有虚实领导之分,或者说级别与实权是有差异的,如机关内的公会领导在级别上与常务副职平起平坐,但实际权力差距甚远;再到企业里,常务副总与各大总监级别相同,权力亦是天壤之别。古代官制也是如此,无论是职事官还是散官,他们都有特定的品阶划分,上至一品,下到九品,皆有虚实任之,所以说正从一品的区别也要从官员的虚实情况分开来看。

“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

九品中正制是由三国时期名仕陈群提出,魏文帝曹丕定制,这种官员选拔首先是设立中正,类似于汉朝的“察举”,他们负责将人才评为九等,而又由于士族门阀的影响,这种制度下的寒门子弟即使评价再高,也做不了上品,所以也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至隋朝时门阀衰落,这种制度逐步被“科举”取而代之,但它产生的品阶影响却流传下来。

至唐宋时期,品阶与散官制度结合的较为紧密,当时的散官制度在官员的考察中起到很大作用,官员选拔入仕之后是有实习期的,这就是为何许多官职前以“行”、“权知”为开端,这是以散官定品阶,令官员行实职以考察,考察期满合格后,再根据散官品阶授相应的职事官官职。这种至下而上的考察取得良好效果之后,散官制度便在上层官员的平衡手段,如秦汉时期的武职“将军”,在唐朝时逐步成为散官虚挂的军衔。

由唐宋至明清,散官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唐据门荫而授阶,据阶而授官,官以阶定。而明朝则是据官授阶,无官则无阶,散阶通过入流和考满来授予,并依据职事变动相信调整,所以明朝的散阶仅仅是一个荣誉称号,清朝的官员等级则比明朝更注重实职,散阶逐步淡化,以至于发展成为封赠无异。所以要分清正从一品的区别,当从各朝代的官员制度分别来看。

历代正从一品的区别

  • 唐宋时期

由上述可知,唐朝是以“散官以定班位,职事官以定职守”。唐朝是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综理政务,共议国政,相对应的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分别为三省长官,并为宰相,以右相中书令为尊,这是唐朝最高权利机构的官员体系,但即便是中书令也只是正三品。也就是说唐朝中枢职事官的品阶不高,但皆实权在握。

而唐朝的正一品无职事与散阶之分,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皆为正一品官阶,一般来说,宰相无过者死后追授正一品者居多,诸如李林甫之类。从一品职事官则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此类亦为追授荣誉,执太子老师一实职者多为太子少师、少保之类,因是从二品,多由尚书左右仆射兼任。从一品里有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武散官则有骠骑大将军,爵官则有嗣王、郡王和国公。所以生时能授国公者,已经算是“位列仙班”,如房玄龄的梁国公,以爵定职,授从二品尚书左右仆射,后又加授正一品司空。同样的长孙无忌,生时历任司徒、司空、后又加封太尉。

所以唐朝的正从一品存在明显差异,能活着做到从一品的官员,一般都是有特殊功绩,如宣武门之变的功臣尉迟敬德,贞观十一年(637年),被授爵鄂国公,六年后想回家养老,朝廷才授开府仪同三司加以挽留,死后才得以追授司徒。再如李靖职事正三品兵部尚书,后提拔为尚书右仆射,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又虚封从一品卫国公爵位,死后才得以司徒追曾。由此可见,唐朝的正一品是留给死人的,活人能获此荣耀者,必是功勋最为卓著者,虽与从一品只有一级之差,但话语权却有明显差别。

宋朝的官员虽在称谓上分为差遣官和寄禄官,但在性质上与职事、散官无异。而宋朝开国为树立柴氏禅让的光辉形象,于是对五代时期的臃肿官员多以留用,又因君王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而设立众多虚职来平衡政治集团,所以宋朝的闲散官员队伍比较庞大,但有实权者却少之甚少。宋朝在官员体制上是加强中央集权,分解百官权力、重文抑武。北宋初设立中书、枢密、三司分掌政、军、财三大务,相权得以分解,对应的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事权不相上下,不相统摄。

“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仆射、尚书、丞、郎、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宋史.职官志》

宋初官制与唐朝几乎无差,稍有增加于散官官阶,如太祖将武散官阶增加至三十一级,并在名称上更改较多,常见“大夫”之类。后至宋神宗“元封改制”,官制中的散官官阶更改为唐时名称,随着徽宗以及南宋高宗改制,官阶级别与名称变化趋于频繁,但整体上仍是唐朝时的骨架。宋朝正一品职官有太师、太傅、太保、左、右丞相、少师、少傅、少保,爵只有王;从一品职官有枢密使、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文散官为开府仪同三司,武散官为骠骑大将军,爵有嗣王、郡王、国公。

反看执掌实权者为正二品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太尉、御史大夫。这里的知、同知皆为考察性质,也和宋朝不常设枢密使有关,这同时是一种上挂的官员任命,意思是官阶正二品,考察合格后可迁从一品,或加从一品爵。这种考察在宋朝最为普遍,宋朝许多官职皆是以官员上挂、平兼、下领,这种官员任命可增加官员收入(挂领何职,另领何职的岁俸,与本职不冲突),也有利于官僚队伍的精简。但考察期内的正从二品大员一般为朝内骨干,掌权办事的核心力量,而升至从一品或是正一品者多已步入晚年,属于临退休老干部的特殊荣耀。

北宋开国名臣赵普于乾德二年(964年)就已拜相,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才由太宗授从一品梁国公爵,淳化三年(992年)去世后才累追至正一品韩王爵。这个时间跨度甚大,也说明了宋与唐相仿,任用职官以年富力强者居多,正从一品皆属虚衔赏赐。但宋朝没有唐朝那么吝啬,对老臣的嘉奖往往不会等到入土为安以后,如熟知的蔡京生前为太师,高俅生前为开府仪同三司。从唐宋可以看出,散官多以资历升级,职事官又是君主任命的“年轻人”,因此往往出现职事官阶较高者,其散官的品级却较低,而正一品的资历又要高于从一品,资历的背后是功勋、门生故吏、君主交情,因而官差一级,道行却相差甚远。

  • 明清时期

明朝与唐宋不同,以按官授阶为特点,因此散官的地位和作用下降。明散官亦有九品十八级,同时又分初授、升授、加授,也就是初授者经考核再进行升授、加授,但与实职、俸禄已无相关联系,只是作为附加性官衔,勋官也是如此。

明朝文散正一品为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荣禄大夫;从一品为初授荣禄大夫,升授荣禄大夫。武散正一品为初授特进光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从一品为初授光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文勋和武勋正一品都为左、右柱国;从一品为柱国。爵位以公、侯、伯为超品秩,一般为功臣、外戚、宗室封之。

明朝首设宗人府,设正一品宗人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各一人,首任宗人令为朱元璋的二儿子朱樉,此后由元勋外戚大臣兼领,不再专设官员,负责事务也转移至礼部。明朝同样有太师、太傅、太保,在洪武三年分别授以李善长、徐达、常遇春,至建文时期撤掉该官职,虽有朱棣恢复三公职位,但自宣德、正统年间以后,三公成为虚衔,为勋戚文武大臣加官、赠官。明朝的三孤,即少师、少傅、少保在洪武时期无人兼领,之后与三公的情况一样成为虚职。太子三少虽为从一品,但至始至终都有位高权重者授任,如明初的李景隆、傅友德、冯胜、蓝玉,朱棣时的姚广孝等。

明朝的中枢机构起初是设有正一品左、右丞相,从一品平章政事,后皆被朱元璋废除,并在胡惟庸案之后,中书省被罢,权归六部,但六部尚书皆只是正二品。后来明以内阁作为行政中枢,以中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组阁,此类大学士皆为正五品,当初的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才是最终的决策者。至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大学士均因有太子经师的恩情,得以累加至太子三少的身份,地位才日益受尊崇。特别是明宣宗时期,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

明朝还有一个特殊的机构,即五军都督府,这是由朱元璋亲设的掌管天下兵马大权的机构,所设正一品左、右都督各一人,从一品都督同知不定额辅助。这个部门的规格很高,所以也成为明朝除开国中书省所设之外品阶最高的部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部门与兵部的实际权力有所变化,如土木堡之变以后,由于谦提领的兵部才是天下兵马的实际掌控者,而到了明末,它又成为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

明朝的官职授予决定了品阶高低,掌实权者的品阶自然就高,如六部之长官为正二品,朝廷会以授虚职衔来提升其品阶,到了内阁主导行政中枢时亦是如此,如严嵩初为吏部尚书,后为内阁首辅,则同授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等,加授之官阶代表着他的实际权力有多大,所以在明朝的正一品往往是有绝对实权的人物,从一品则是有实权且又有希望继续高升者,如同时期的潜力股张居正任吏部左侍郎时兼授东阁大学士。

到了清朝,这种加官的情况更为寻常,也反应出虚位显得愈发不重要,如顺治时期,文职正从一品皆授光禄大夫,成了加官的硬性指标。而除了超品官员,宗室不入八分辅国公、八旗蒙古王公和非宗室封爵伯以上的超品,其余九品十八级又有京外之别。

大体来看,清朝的文职一品京官有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文职一品外官则为大学士兼直省总督;武职一品京官有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武职一品外官有伊犁将军、绥远将军。文职从一品京官有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文职从一品外官有各直省总督(兵部尚书衔)、驻藏办事大臣(加尚书衔),吉林巡抚(头品顶戴) ;武职从一品京官有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九门提督)、内大臣;武职从一品外官有驻防将军、都统、提督、提督衔巡抚。


从这些官员分类中可以看出,京外之分虽有品阶上的差异,但外官从一品者并不比京官正一品差多少,特别是“养廉银”的推行,地方官员的肥差远远超过京官,这非级别能判定。又如清末“东南互保”这种现象,地方督抚公然叫板中央朝廷的事情也极为尴尬。再者清朝有满汉之分,汉人做不了军机大臣,但又在特定历史时期里,军机大臣也未必有外放的督抚重要。

综上,所谓正从一品,在历史上多数为虚加的头衔,历朝历代的中枢机构都在加强皇权的进程中逐渐削弱,但又扮演者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其中的品阶并不高的官员,皆会虚加各种高品阶头衔。若论二者的区别,无非是与皇帝的亲疏远近不同,所立功劳大小不同,历仕资历不同罢了,能够做到一品官员者,皆非等闲之辈。

4

这个问题下面二十多个答案竟然没有一个是专业的。简直太让我惊讶和扼腕了……

首先必须要说明就是:正一品和从一品没有正副关系

没有正副关系

没有正副关系

从唐代开始,品级就有了两种概念。即散官品级和职官品级。

当然了,大部分答案都提到了,无论是散官品级还是职官品级,都是九品十八级,即一品到九品一共九品,每一品中分为正从两级。

至于正一品和从一品是什么关系,其实就是正一品比从一品高了一级,从一品比正二品又高了一级的关系。

就散官系统而言,实际应用中仅仅涉及到品级,完全不涉及实职和实权,当然不存在正副。



即使是职官,也并非正某品就是正职,从某品就是副职。

举例而言

元代的御史台,从至元二十七年开始成为从一品衙门,最高长官御史大夫为从一品,其次御史中丞为正二品,侍御史为从二品,治书侍御史为正三品,殿中侍御史为正四品。可以看出正和从只是品级高低的关系。

如果说从这些职位的名字,非专业研究人员觉得看不出正副关系的话。还可以看看崇福司。

元代崇福司是个管理基督教事务的机构,是个从二品衙门,最高长官崇福司使是从二品,同知从三品,副使从四品,司丞从五品,经历从六品,都事从七品,照磨正八品。如果按照品级正从来看正副的话,就只有照磨是正职了……

地方官系统也一样。

譬如宣慰司,宣慰使从二品,同知从三品,副使正四品。

下级州,达鲁花赤和知州是从五品,同知是正七品。

所以品级的正从和官职正副毫无关系、毫无关系、毫无关系!



为什么非得在九品里面分正从呢?其实就是为了细化品级,给官员更多的升迁机会。原本九品是从魏晋的九品中正制来的,但是明显不够用,所以在里面分了正从,变成十八级。实际上十八级也并不够用,在宋代用职官的名字行使散官的用途,一共分出四十二级,即使是金朝早期,沿用唐和五代制度使用九品十八级,在每一级中还设置了多少不同的散官名,共四十二级,来延缓官员的升迁速度。直到元朝这些品级才逐渐简化,又回归九品十八级,每一级中间的上下或者上中下等就意义不大了。

当然了,如果一定要说正一品比起从一品而言,除了高出一级还有什么区别的话,因为正一品是最高品级,所以各种荣誉性官职也是正一品比较多,这也算区别之一吧。

5

人们误解了古代官员品级,古代官员的品级和跟官员的实权,是两回事。

品级可以看做是现代的职称,而官员担任的职位才代表了他的地位。所以“官大一级压死人”里面说的是职位,而不是品级。

所以“正一品”跟“从一品”相比,只是职称、待遇、俸禄的不同,职权上谁大谁小还说不准呢。况且,同样品级,职权也天差万别。当然了,品级和职位相辅相成,一般情况下品极高的人,职位也差不了。

以清朝为例说一下。

清朝朝廷职权最大的莫过于军机大臣,军机大臣一般是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侍郎等官员兼职。内阁大学士的品级正一品、从一品都有;而六部尚书只是从一品,侍郎只是从二品。即使是从二品的侍郎,入了军机处地位就高人一等。正一品的朝廷大员见了从二品的军机大臣也得恭恭敬敬。

而清朝的内阁大学士进不了军机处的,即使是正一品那也是虚名一个,没有半点实权。

刘墉就是一个例子。和珅和刘墉,大家品级都是正一品,但是就因为人家是军机处领班,刘墉见了和珅就只能当孙子的。

别看电视上,刘墉跟和珅斗的不亦乐乎。历史上,和珅当权的时候,刘墉只能装聋作哑、明哲保身。嘉庆皇帝抓了和珅,他是奉旨查证和珅罪状。

刘墉这正一品别说跟和珅的正一品不能比,就是从一品的六部尚书、直隶总督都比他权力大,都可以不鸟他。当然了,刘墉也做过礼部尚书和直隶总督,他升任大学士,品级职称高了,实权是没有了。

清朝的一品官倒也不全是虚名。

清朝能做一品官的不是很多,除了以往的“三公”(太傅、太师、太保)和内阁大学士(三殿三阁)。剩下两个实权武官职位了,负责掌管禁军和依仗的: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清朝的从一品是怎么回事呢?

理论上,除了“三师三孤”(“三师”:太子太傅、太子太师、太子太保;“三孤”:少傅、少师、少保),从一品一般授予各部尚书、左右都御史等官职。比如要给直隶总督、驻藏大臣授予从一品,那就得先给挂一个兵部尚书的虚衔。

在清朝地方上,品级最高的莫过于几大总督。一般总督正二品,一般各省巡抚从二品,正二品的总督,也不是能够随便拿捏从二品的巡抚。职务上没有上下级关系,品级高了也不是很有用。

6

我们需要知道中国古代并非是一开始就以品级来对官员的等级进行区别的,夏商周是靠玉圭来区别官员的等级,包括大圭、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四圭、裸圭,其中大圭和镇圭为天子专有,而桓圭是公爵持有,信圭就是侯爵持有,以此轮推也就说在当时谁持有的玉圭等级高,谁的地位就高。秦朝则主要是以爵位来决定官员的等级,包括列侯、伦侯、丞相、卿、五大夫这几个等级,获得爵位越高就等级越高。而汉朝则以禄秩来决定官员的等级,比如秩俸万石的肯定就是丞相或太尉这其中一个,而秩俸中二千石就是御史大夫、太常卿、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等官员,简单的说就是你拿的俸禄越多你的地位和官职就越高。

而古代官员分品级始于魏文帝曹丕时期所实施的“九品中正制”,即将官员的等级分为九个等级,分别以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品评来确定一品、二品、三品、四品、五品、六品、七品、八品、九品这九个品级。当然这个时候还是没有分什么正一品和从一品,而真正开始有了正一品和从一品概念的是在北魏孝文帝时期,孝文帝在北魏在九品的基础上又把每品分为正、从两种,成为十八等,同时自正四品以下,每品又分上下阶,这样总共三十等,当然这个时候官员的品级还是十分的繁琐,所以到了隋文帝时期并废除了这个官阶制度,并实施了全新的“九品十八级官制”,即每个品级就只分正和从两个等级,比如一品,就分正一品和从一品。自此“九品十八级官制”正式被确立,之后的王朝也都沿用了这个制度来区别官员的等级。

那么在介绍了官员以品级来区别等级的历史之后,我们再回头来看“古代正一品和从一品到底有什么区别呢?”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的是在讨论这个区别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清朝与其他王朝区分开来说,为什么呢?很简单在清朝之前,隋至明朝时期能拥有正一品和从一品品级的基本上都是皇室中人,很多有异姓能够在活着的时候或者说是还在当官的时候做到这个位置,比如唐朝的狄仁杰贵为一代宰相也只是正三品的品级,明朝的张居正贵为一代首辅也只是正二品的品级。所以在清朝之前,正一品和从一品对于官员们的区别就只是荣誉和地位的高低罢了,对于职权的大小说实话不能比较,因为在清之前正一品和从一品的官职都是虚衔,比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等等这些哪个是有实权的呢。

在清朝正一品的官职除了太师、太傅、太保这些虚衔之外,还有着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掌卫事大臣、伊犁将军、绥远将军等实权的官职,而从一品在清朝更是“烂大街”的品级,六部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加兵部尚书等虚衔的总督、驻防将军、都统和提督等等都是从一品。所以这里我们就具体的来比较一下清朝时期正一品和从一品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当然这个区别可不是题主所说的简简单单的正与副的区别。

一、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地位的高低,正一品的官员肯定要比从一品的官员的地位要高,当然你不要以为这个地位只是高一点点,差距可是蛮大的,从从一品的官职可以由汉人担任,但是正一品的官职只能由满人担任,而且最重要的正一品的官职所掌控的都是满清最为重要的地方,领侍卫内大臣负责的是紫禁城的安全和保卫工作;掌卫事大臣是负责皇帝和皇后出行的依仗和防卫工作的;伊犁将军和绥远将军可是负责整个新疆和蒙古的政务和军事,等于是土皇帝,看看这些职务哪个不是需要皇帝最信任的人担任的,所以显然在清朝正一品的地位要比从一品的地位高出很多。

二、所能担任的职务的不同,在清朝可是以品级来决定你所能担任的职务的,也就是说你如果是正二品的官阶,就只能担任六部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和总督这些职务,你永远都不可能担任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和掌卫事大臣这些需要正一品官阶才能担任的职务,而如果你是正一品官阶,那么你就可以兼任正一品之下的所有职务,比如乾隆时期的和珅,他就是以正一品文华殿大学士的官阶同时兼任了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等职务,其中吏部尚书是从一品,内务府总管是正二品,翰林院掌院学士是从二品。简单的说就是正一品可以兼任从一品的官职,而从一品是绝对不可能兼任正一品的官职的。

三、权利的大小,虽然从一品的官职比如六部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和加兵部尚书等虚衔的总督等官职的权利都很大,但远远不如正一品的权利大,但是这里说的不是这个职务所带来的权利,其实如果单单看职务本身的权利,其中正一品和从一品的权利差不多,六部尚书、总督这些官职的权利可不比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这些官职的权利小。其实我说的是担任正一品职务的人的权利肯定是要比担任从一品职务的人大,首先刚才也说了正一品所能担任的实权官职都是满清最重要的地方,而能担任这些官职的这些可以说都是满清的贵族,比如担任领侍卫内大臣的鳌拜、索额图、明珠、胤祥、傅恒、兆惠、阿桂、和珅、福康安等等哪个不是满清的贵胄,他们手中的权利可不是单单就只有这个职务本身所带来的权利。总之就是一句话正一品的权利远远要大于从一品的权利。

当然以上的解答在清末期是不存在的,清末由于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等地方督抚都握有自己的军队和地方的财政大权,所以那个时候的正一品和从一品可就不知道谁大谁小了,地位也就不知道谁高谁低了。

7

在九品中正制(魏晋)、三省六部制度(隋)执行以前,官员没有品级之说。本文说的是按俸禄来对应品级:正一品和从一品官员有本质的区别。

秦汉三公:大将军、太尉、大司马、司徒是官员最高品级(俸禄),掌管国家军事等决策,丞相掌管国家决策和执行权,御史大夫监督百官等。

正一品的官员是实权的三公,拥有决策权和执行权,所以正一品的王莽、曹操、司马昭权力极大,汉代发生的权臣篡位全为三公所为。

三公之下,分设从一品九卿、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掌管国家行政、财政、祭奠、外交、军事的执行权。

正一品官员往往身兼多职,如蜀汉诸葛亮是蜀汉丞相(国家决策和执行权),武乡侯(虚名,遥领县侯),右将军(领兵实权),领益州牧(地方行政权,蜀汉就一个州),司隶校尉(决策与执行权,监察百官),其实诸葛亮权力是:以丞相总领国家决策与执行;以右将军身份掌领全国兵马,以益州牧掌管地方行政执行,以司隶校尉监督所有官员举动。

隋唐三省六部制实施以后,皇帝把决策权和执行权分开了,即不再设置外朝开府的丞相,改设尚书、门下、中书省分解丞相的决策权,用六部替代九卿、丞相属官掌管国家执行权,自隋唐开始,再无发生权臣(指宰相)篡位之事,但执掌兵权的将领对皇帝威胁极大。

正一品官员:太师、太傅、太尉、司徒、司空等完全变成虚职,完全没有实权;而从一品品官员太子少傅、太子少师、太子少保、骠骑大将军等也是没有实权的荣誉官职。国家的实权都在正二、三品的尚书令、中书令、卫尉、御史大夫手里。

两宋继续加强了中央集权,不但执行继续化解宰相权力,更吸取藩镇割据教训,建立枢密院制度,把将领的练兵权和领兵权也分开。宋朝的正一品、从一品官员职位与唐基本一致,全是虚职,如枢密院枢密使定为从一品,但实权却在从二品的知枢密院事手里。

明代官职也是如此,正一品与从一品与前朝大同小异,但是国家决策权放在了内阁,设立品级更低的内阁大学士,内阁首辅成了真正掌握实权的官职(没有执行权的宰相)。清朝废除了内阁,增设了很多一品官职,但国家实权是在军机处,清朝最有权力的官员是领班军机大臣。

清朝乾隆独爱和珅,和珅任职的正一品虚职就有:文华殿大学士、内阁首席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銮仪卫大臣、理蕃院学士等,其他有实权的如步军统领、内务府总管、内阁尚书、正白旗都统,可是真正实权的就是领班军机大臣。

烟酒阁大学士文章,感谢点赞和关注。

8

要问正一品和从一品有什么区别,这个就得来讲讲官员的九品等级是怎么来的了。九品最早是来自于魏晋的九品中正制,这个九品中正制简单的来说,是一种选拔制度,在魏晋之前是察举制。

魏晋的时候,曹丕采纳了陈群的意见,实行了九品中正制,就是根据士人的才能和家世进行品级评定,分别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这样的九品。

到了北魏的时候,每一品又分了正和从两种,这里的从不能简单的理解是副的意思,因为从一品不一定是正一品的副职,确切的说,应该理解成为次一等的意思,这样做的也主要是再提高品级的数量。

如果只用品来划分的话,那么要十八级,就得要十八品,那就麻烦一些,而每一品分了正与从两种之后,那还是原来的九品,但是能有十八级,这个就是所谓的九品十八级,其中以明清官制最有代表性。

北魏的时候,不光每品分了正、从两种,而从第四品开始正、从两种又分了上下两阶,以四品为例,分为正四品上阶,正四品下阶,从四品上阶,从四品下阶,也就是说四品(包括四品)后面的,一个品阶有四级,那么总共就有三十个品级了。

唐朝和宋朝使用的就是这种方式,但是隋朝,元朝,明朝,清朝,就没有这个上下两阶,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九品十八级。清代的正一品与从一品都有哪些官职呢?

正一品:三公的太师、太傅、太保,还有三殿三阁大学士(俗称的宰相),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各部尚书,九门提督(步军统领),协办大学士,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少师,少保,少傅,都督院左右都御史,总督,都统,提督。

我们从正一品和从一品可以看出从一品并不能简单理解成正一品的副职,而是应该这样理解,正一品是第一级,从一品是第二级,这样就好理解了。

9

南北朝实行的九品十八级官阶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清朝。

一品最大,九品最小。

正一品就是正一品,从一品就是副一品。

大家常说的七品芝麻官,其实七品不算小,七品是县令,县令下面还有主薄,游击等低等文武官员。



一般情况下,正一品不是实职,而是一种荣誉,级别高而实际权/力不大。

太师,太傅,各殿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是正一品。

从一品基本都是实/权派人物:提督,将军,各部尚书,都御史,协办大学士等。

正二品是大家最熟悉的官职:内务府总管,各部侍郎,统领,总兵,比如吴三桂就是山海关总兵。

从二品官职:副将,巡抚,布政使。

正三品官职:副都御史,通政使,按擦使,顺天府尹。

正四平官职:二等侍卫,顺天府丞,各省巡道,就是大家最熟悉的道台大人。

正五品官职:三等侍卫,同知,也就是副知府。

正六品:通判,内阁侍读。

正七品:翰林院编修,知县。

正八品:主薄,城门统领,军校。

正九品:各营营长,把总,知事。

所以,七品官不算小了

10

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正一品和从一品,别看差了小小的半级,区别大了去了,从官职、权力、俸禄、服饰等都有明显区别。隋朝开始,以后的朝代基本沿袭九品十八级,正一品和从一品从官职上,大概是正、副的关系,从荣誉和待遇上,正一品都优越于从一品。

图为清朝一品文官服饰,补服绣仙鹤,顶戴红宝石,另外那一撮孔雀花翎,除宗室外,外臣需皇帝赏赐才可拥有。

从官制上,大多数朝代的三公,太师、太傅、太保,绝对是最高级,正一品,而三孤,少师、少傅、少保,是从一品,由于三公太金贵,统治者很鸡贼,一般情况下做到宰相级别的只授到三孤,三公是授给死人的,当然也有许多例外,比如南宋贾似道为宰相时,加官到太师,比较少见,明朝的张居正也是特例。

雍正宠臣,鄂尔泰,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居内阁首辅,乾隆时加衔太傅,正一品。

从勋阶上,也有明显区别,以明朝为例,《明史·职官志》记载,文官散阶的正一品为特进荣禄大夫,可升到特进光禄大夫,从一品为荣禄大夫,可升到光禄大夫,区别在于“特进”二字;文武官员的勋级,正一品为左右柱国,从一品为柱国,区别在于“左右”二字;官员的俸禄更有着明显的差别,以洪武25年修订的岁给俸禄制度来看,正一品俸禄为1044石,从一品为888石,相差156石。

雍正宠臣,田文镜,官至鲁豫总督,加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从一品。

中国古代官制,我们熟悉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九品十八级就是从九品中正制演变过来的,北魏时就在变,北周继承,隋统一后沿袭确定了九品十八级,同一时期的南朝也在变,南朝各国从九品中正制改为“十八班官制”,班就是品,十八班最高,一班最低;还有一个辽国官制也有特点,分为南面官和北面官两个系统,南面官和咱们一样,九品十八级,北面官依然延续契丹宫帐部族管理办法,没有品级,最大的官叫“大于越”,类似于三公,下面有总知军国事、大王院事,类似于从一品,夷离毕左右、敌烈麻都等类似于正二品。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