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国时期没有真正的科考制度,只用举孝廉选拔人才。举孝廉是察举制度的一种。因为当时崇拜忠孝清廉,简称孝廉。是三国时期董仲舒向皇帝推荐的,被采纳后,设置了举孝廉制度,是三国时期推荐人才的一种方式,以此来选拔人才。用这种方式代替了科举制度。

最佳贡献者
2

三国时期的选材方式五花八门,正路子野路子都有,不管黑猫白猫花花猫,抓到人才就是好猫。

科举制度此时还没诞生,但是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这些官方选拔人才的方式已经有了,由于史料记载的比较详细,在此不再细说。

我们重点看一下那些突破常规的求才方式。

曹操最为典型。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多次下达求贤令,唯才是举,恐有遗漏。他选拔人才原则是无底线的。什么道德、出身、君子之风等等都不是最重要的,哪怕身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者不仁不孝,但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我都要用,都不能给我落下了。

由于尺度放的大,曹操手下汇聚了大量的谋臣武将,可谓是群星灿烂,在这一点上,三国时期确实是没有人能比得上他的!

3

科举制度可能是从隋朝开始的

4

汉代主要是察举制和推荐制。

察举制是相对比较固定的,郡太守举荐“孝廉”,州级长官(刺史)举荐“茂才”。

孝廉:每一郡,20万人口,可以举荐一个本郡户籍的人为“孝廉”,边远地区,比如凉州、并州等,放宽到15万人。开始的时候,“限年四十以上”,四十岁以上的人才能被举荐为孝廉,后来放宽,成年人(18岁弱冠)都可以被举荐。

茂才,是州级官员(州刺史)举荐的,必须是本州户籍的。

在三国时代,曹操、袁术、公孙瓒等几人,都是“孝廉”出身的,属于正道入仕。徐州牧陶谦、孙权,则是“茂才”出身,级别更高。

被举荐为孝廉后,如果有条件,还能被举荐为茂才。孝廉、茂才,往往都要到朝廷去当“郎”,这是“郎”而不是“郎官”,相当于干部实习培训生,一、二年后,就能担任正式官职。

除此之外,汉朝廷会不定期的要求地方“推荐人才”,这是推荐而不是察举,按朝廷要求,推荐一些人才到中央,这些人不是孝廉或茂才,而是作为特定人才直接推荐上去的,比如,汉朝廷经常要求各地推荐“岩穴之士”,也就是“苦读书的、有真本事的人”,如汉肃宗时代,汉肃宗要求朝廷大员们推荐一些能够“直言”的人,并且要求最好是“岩穴之士”,不要那些浮华之人,即“公卿已下,其举直言极谏、能指朕过失者各一人,遣诣公车,将亲览问焉。其以岩穴为先,勿取浮华”。

参考书目与引文来源

《三国志》

《后汉书》

《汉书》

5

战争时代不可能考“八股”,考诗歌诗词。大多是推荐,面试。魏国可能有考试和推荐结合的办法。

6

科举诞生于隋朝,所以在三国时期必然是没有科举制度的,当时主要的选拔人才方式是“察举制”。 谈到这个话题就不得不先说下中国历史上人才选拔制度的演变。



最早的人才选拔制度---世官制

就像《封神榜》里上演的,商纣王建酒池肉林,私生活弥乱。周武王率领手下一批悍将,举着大棒子,夺得了天下。之后就是论功行赏,分封天下,建立西周。在周朝时期,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是“世官制”。

顾名思义,“世官制”就是假如你生活在周朝,想要做官,除非你爸比是做官的,他不干了传给你来干,否则你就只能选择造反,友情提示:“造反有风险,请务必谨慎!”

春秋战国---世官制、军功制并存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威信渐失,由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各个诸侯国为了扩大自己的实力,问鼎天下,开始重视人才的吸纳,在这一阶段军功制开始出现。最早实施军功制的当属秦国,变化也最为明显,最终秦王嬴政横扫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

汉朝---察举制

秦二世而亡,楚汉争霸,刘邦在兵仙韩信的帮助下逼得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建立了汉朝。当上皇帝后的刘邦,瞬间贫农变富商,觉得自己家底这么大忙不过来啊,得找些人帮忙打理家产,于是“察举制”应运而生。

所谓“察举制”说白了就是由地方官员观察后举荐人才给中央考核使用,但是举荐也得有个标准啊,不能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汉朝举荐的标准主要是“举孝廉”,就是地方官看谁家儿子特别孝顺父母,就把这个小伙子推荐到中央。理由很简单,一个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你如何能指望他忠君爱国呢?当然了,“察举制”不是只有“举孝廉”,还可以举荐在某一方面具有特别才能的人,这里就不在多多叙述。



科举制

隋炀帝时期,杨广虽然在演义小说中被定义为一个杀父淫嫂的混蛋,但历史上他终归还是做了不少好事的,比如开创了“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初衷是考虑到汉朝的状况,意识到“察举制”的局限性而开创的新的人才选拔制度,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应策取试,最主要的代表是“进士科”,“进士”即由平民进入“士”的行列。

“科举制”的优点很明显,大大少了人为干扰因素,普通平民不再需要地方长官的推荐,可以直接参加科举考试,一切以考试成绩定输赢。 科举制度从隋朝一直延续到清末,受到西方文化和工业的冲击,在1905年,袁世凯和张之洞联名上奏请停止科举,开展新式学堂,被应允。1906年,长达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彻底落下帷幕。

三国时期实际处于东汉末年,所以当时的人才选拔制度依然是刘邦开创的“察举制”。但由于察举制本身受认为干扰因素影响较大,在汉末那种环境中,贪赃枉法才是大环境的主流,“察举制”自然就成为了贪官污吏们拉帮结派,加强影响力的工具,普通人再难有出头之日,没发现关羽和张飞有才无处施展最终遇到了刘备才走上正轨吗。

说到底,人才选拔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进步,到如今,最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才制度毫无疑问就是毛主席带领新中国走向胜利后恢复的“高考”制度。不服来辩!

7

谢邀。

正式的科举制度起源为隋朝,所以没有。

选拔人才的方式,需要分开说明。

首先是最为明确的曹魏,说曹魏就不要提曹操时期的“唯才是举”了,这属于特殊时期的特殊做法。曹魏的官方选拔人才制度,是“九品官人法”或者说“九品中正制”(其实“九品中正制”的说法是有瑕疵的,这里不表)。这个是曹丕建立曹魏时陈群提出的(参见《通典·选举二》)。这里面最有名的就是“中正”,就是说通过各州设立的“中正”对指定人群(一般是士族)进行品级评定,以此来定他的初始官阶和目标官阶。

这里要说的是,“九品官人法”的选拔途径,并非只有“中正”一途,它也包括了汉代流传下来的察举制,《三国志·华歆传》:

“丧乱以来 , 六籍堕废 , 当务存立 , 以崇王道 。夫制法者 , 所以经盛衰 。今听孝廉不以经试 , 恐学业遂从此而废……帝从其言”

这里表明了在曹魏,是依旧存在着包含考试的察举制的。所以是有考试的。

曹魏的选拔人才制度,除了察举制外,还有试经,这个是为国子学生、太学生、州郡学生等设立的考试机制, 《三国志 · 魏 志 · 文帝纪》说黄初五年(224) , “夏四月 , 立太学 , 制五经课试之法 。”

当然,在九品官人法的基础上,以上考试的结果和“中正”是基本相当的,都是获取品级资格的方式,当然也是未来做官的资格。

以上是曹魏,下面说孙吴,孙吴的建国道路比较奇怪,孙权能够在江东稳固局面,江东大姓尤其是吴郡四大姓“顾陆朱张”居功至伟,孙吴建国后自然也是以江东大姓辅助统治,孙吴第二任丞相顾雍和第三任丞相陆逊,就是这样的例子。《三国志·陆凯传》:“先帝外仗顾、陆、朱、张,内近胡综、薛综,是以庶绩雍熙,邦内清肃。”

当然孙吴也是有类似曹魏的考试的,《三国志·吴志》永安元年(258)诏曰:“古者建国 , 教学为先,??其案古置学官 , 立五经博士 , 核取应选加其宠禄科见吏之中及将吏子弟有志好者 , 各令就业 。 一岁课试 , 差其品第 , 加以位赏 。 ”即为一证。

最后说蜀汉,蜀汉的史料是最为缺乏的(因为蜀汉没有史官),蜀汉的政局也比较奇怪,前期主要是诸葛亮一人大权独揽,《三国志·诸葛亮传》:“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当时负责选举的,是蜀汉丞相东曹属杨颙,蜀汉的人才选拔,也基本上由诸葛亮亲自把关。诸葛亮的用人原则是,要有才干,同时要比较忠诚勤勉谨慎,诸如魏延、杨仪、彭羕、廖立这样比较有个性的人,诸葛亮的使用是很慎重的。这也可以从诸葛亮死后蜀汉政局看出来,诸葛亮死后蜀汉政局相对还是比较稳定的,直到曹魏伐蜀前,内部没有出太大的乱子。但代价就是,诸葛亮死后,蜀汉再也没有一个能总揽大局力挽狂澜的人物出现,蒋琬、费祎、姜维都做不到。从制度上看,也能略窥一二,蜀汉后期,总揽大权的是尚书相关的,比如尚书令、录尚书事,比如《三国志·陈袛传》说尚书令陈袛“权重于维”,其实也相当于后主刘禅亲权,从中也可以窥知一二吧。

8

诸葛亮所在的三国时代是没有科举制度的,真正意义上的科举制度始创于隋朝,在三国时期的几百年后,那么在三国时期奉行的是什么人才选拔制度?

按照人才选拔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把三国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

1.东汉末年

其实呢,在东汉末年到三国初期,一直沿用的都是汉朝的察举制和征辟制。

所谓察举制,就是由各州郡长官向中央举荐人才,类似于现在的自荐,主要分为常科和特科两种,常科分为孝廉、秀才(后来为避汉武帝讳改为茂才)、察廉、光禄四行,三国时期曹操就是举孝廉出身入仕。

特科则是指对于特殊人才的招聘,类似于今天的破格录取

而征辟制则正好相反,是由中央政府向地方州郡征求人才,类似于现在的招聘,唯一不同的就是面试需要地方政府作为中间人。

军阀割据时期

在三国初期,主要还是沿用了这两种制度,但是由于处于乱世,察举和征辟不太好施展,更多的是采用了另外两种人才选拔制度——大V推荐和主动拜访

在三国时期,老板们手下的谋士和武将们,大都不是由察举和征辟产生的,而是通过大V推荐入仕的,像曹操阵营里面的谋士大多数都是由荀彧推荐,而庞统则是由诸葛亮举荐给刘备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名气比较大的,可能自身就是大V,但是还没有出山,这个时候,主公们为了求贤访士,不惜折贵屈尊亲自登门拜访,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并传为了一段佳话。

3.三国鼎立时期

到了三国真正鼎立的时候(以孙权称帝为节点),政局有所稳定,一种新的人才选拔制度应运而生,它就是“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最早出现于曹魏,是魏文帝曹丕称帝时为了获取世家大族的支持所做出的政治妥协。

那么何为“九品中正制”呢?就是把人才分为九个档次,以家世学问为主要考察标准,简言之,就是出身名门望族的读书人就容易做官,自此一直到南北朝时期,门阀(世家大族)就垄断了入仕做官的所有资源,寒门再难出贵子,这种情况一直到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出现,才有所好转。

总结:

在东汉末年一直到三国结束,分别经历了察举征辟——自荐他荐——九品中正三个阶段,在人才选拔方面慢慢进步,直到科举制的出现,公平公正无差别的考试才成为了选拔人才的主流。

9

三国时期还没有科举制。科举制是隋朝才创立的。

三国时期选拔人才,大致有如下几个途径:

一,士族世袭。比如袁绍家族,四世三公。在那样的家庭里,男子成年,朝庭就会安排职务,有了成绩再升迁。曹操家族也是如此,曹爽和夏侯楙长大,自然就成为大官。这就是所谓的门阀士族,在东汉和魏晋南北朝很实行。

二,地方察举。由朝庭下令,要各地郡县选拔举荐各种有才能的或是孝廉方面表现突出的人才,到朝庭作官。与此近似的,就是招贤纳士。如曹操就曾下召贤令,召集人才。荀彧叔侄就是因为招贤令而投到曹操手下的。

三,朋友举荐。如程昱就是荀彧举荐给曹操的,程昱又举荐了郭嘉,郭嘉举荐了刘晔,夏侯惇举荐典韦;周瑜向孙权举荐鲁肃;司马徽、徐庶举荐诸葛亮。等等。

四,礼聘,招聘。如刘备三顾草庐,聘请诸葛亮。曹操聘请司马懿,等等。

五,临阵招降。如曹操看许褚、徐晃、张辽有本事,便先后召降了他们。刘备和诸葛亮先后召降了黄忠、严颜、马超和姜维。等等。

欢迎点评。

10

感谢您的邀请,诸葛亮所处的时代是汉末三国时期,这一时期的选材方式并不是科举制。

科举制始建于隋,通过唐宋等几百年的发展才逐渐成熟,成为我国古代选取人才的主要方式。

那么,在这之前,也就是诸葛亮生活的年代,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

一、汉代传统的识才制度——察举制

察举制始于汉武帝时期,是有汉一代最主要的选材方式,察举制主要分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方面。

从上面的排名不难看出这种识才制度下,更看重的是被选者的才干。有孝行、清廉是做官的首要条件。

这是古人的一种认知,所以就有了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这句话流传下来。汉代的名臣董仲舒和晁错都是通过察举制而走入官场最终位极人臣的。

二、曹操的用人制度——用人唯才

龚自珍先生在晚晴时期曾经发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感慨,虽然是牢骚之眼。但是这句话稍加改变用来形容曹操的选才制度就再合适不过了,“我敬曹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选人才”。

曹操掌握北方政权后,为了招揽人才为己所用。打破了汉代以来以德选人的制度,他更注重人的才干而不是品格,强调唯才是举。

他先后下发了发布了《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举贤勿拘品行令》,这一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整个三国时期,就属魏国的人才数量多,质量好。

三、曹魏的选材制度——九品中正制

到了曹操的儿子继承曹操的基业后,更新了选材制度,在陈群的建议下,制定了九品中正制度。

九品中正制是对察举制的发展,它将人才分为九个品类,根据家室和行状来给一个人定品,并且根据品的高下来选择任用的官职之高低。

但是往往话语权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所以往往上品都是世家子弟,下品的往往都是寒门子弟。

这种选材方法的推广虽然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弊端也很明显,从此世家大族开始崛起,并开始左右当时的政局。

贡子曰:一个热爱水浒,热爱文学的头条号。

本问答由贡子曰原创,欢迎关注,我们一起聊聊读书那些事!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