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的多年纠葛主要集中在一个叫纳卡的自治州,最早在苏联时期纳卡就属于阿塞拜疆,域内主要居住的为亚美尼亚人,面积大概为四千多平方公里,但是在1988年纳卡要求并入亚美尼亚的时候,境内的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族产生了激烈的冲突,直到1994年两国才暂时达成了停火协议,但是问题依然存在。

  多年以来,这里还是经常会发生零星的交火和冲突,2015年这里就发生了剧烈的冲突造成了数十人死亡,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多次关照此事认为两国应该防止冲突升级坐下了进行和平对话。

  从现实上看,阿塞拜疆近年来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国力日益强势,但是在没有相关支持国家的情况下,要回纳卡的希望还是比较渺茫,所以要彻底解决这个历史遗留的问题还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最佳贡献者
2

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从7月12日开始在塔乌兹地区爆发冲突,冲突已经造成双方多人伤亡,其中包括阿方一名少将和一名少校阵亡。阿亚两国边境冲突爆发以后,俄罗斯、集安组织、联合国等都呼吁两国保持克制,立即停火。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冲突的根源就是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位归属问题,以下简称纳卡问题。

纳卡问题是苏联时期遗留问题,纳卡地区现在名义上属于阿塞拜疆,但是实际上处于独立状态,阿塞拜疆已经对该地区失去控制权。而且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多次因纳卡问题爆发武装冲突。



高加索地区民族较为复杂,而且周边国家对该地区长期争夺,所以让该地区形势更为复杂。纳卡地区在俄罗斯帝国时期就被俄罗斯纳入版图,俄罗斯为了巩固对该地区的控制权,曾引诱波斯地区的亚美尼亚人迁移到该地区,这为此后纳卡问题埋下了隐患。



纳卡地区面积约4400平方公里,虽然没有与亚美尼亚接壤,但是以亚美尼亚人为多数,阿塞拜疆人、俄罗斯人、格鲁吉亚人为少数。阿塞拜疆人主张该地区接受阿塞拜疆的司法权,但是亚美尼亚人主张并入亚美尼亚。

在1923年以前,该地区归亚美尼亚管辖。为了平衡利益关系,1923年7月7日,苏联在该地区成立自治州并将其划归阿塞拜疆管辖。在苏联控制下,该地区还比较稳定,但到了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初期,由于苏联开始瓦解,纳卡问题再度浮现。



阿塞拜疆为了加强对纳卡地区的控制,在当地进行阿塞拜疆化改造。而当地的亚美尼亚人不想接受阿塞拜疆的改造,他们在亚美尼亚的支持下发起一项将纳卡地区转移到亚美尼亚的运动。1987年8月,纳卡地区亚美尼亚人向莫斯科提交一份要求与亚美尼亚统一的请愿书上面有数万人的签名。

1988年2月,苏共中央发表了公开信认为现有民族地区布局的任何更改都有损于民族之间的关系。苏联站在阿塞拜疆这边,并未支持亚美尼亚人将该地区并入亚美尼亚的请求,这引发了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20多万人上街游行抗议。



1988年2月纳卡自治州宣布退出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要求并入亚美尼亚,导致该州阿、亚两族之间爆发武装冲突。从1988年2月至1994年5月之间,纳-卡战争爆发,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都卷入其中。

阿塞拜疆脱离苏联独立以后,宣布撤销纳卡的自治权,置于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1991年12月10日,纳卡宣布独立,但除了亚美尼亚以外不被国际所承认。

在1992至1994年的武装冲突中,阿塞拜疆失去了对纳卡自治州及其周边7个地区的控制。

1992年开始在欧安组织明斯克小组框架下进行和平谈判,俄罗斯、美国和法国同为小组主席。1994年5月12日,阿亚两国就全面停火达成协议,但两国至今仍因纳卡问题而处于敌对状态。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近日冲突的根源还是纳卡问题,这一冲突的根源在于苏联当时对纳卡归属的划分。纳卡地区在划分给阿塞拜疆之前归属亚美尼亚管辖,以亚美尼亚人为主,他们主要信奉基督教,这显然与信仰伊斯兰教的阿塞拜疆人格格不入。苏联却将该地区划归阿塞拜疆,这为当地冲突埋下了隐患。

3

确实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有着多年的恩怨,而且双方为此曾经打过一场非常惨烈的战争,而这场战争在一定程度上还给世界历史进程造成了一个重大的转折,也就是苏联的解体,而这场冲突在最近几天还又有新事态。那么双方的矛盾究竟何在?现在两国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的百年恩怨。


百年恩怨的前传

大家知道,苏联解体之后产生了15个国家。但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苏联解体之后产生了15个得到国际广泛承认的国家。因为苏联解体之后,其实还诞生了好几个一直存在到现在,虽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承认,但却维持了事实上的“独立”或者自治地位的政权,其中就包括我们今天要谈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阿尔察赫政权,而这个政权的背后,则是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这两个国家长达百年的恩怨。

许多朋友可能知道,高加索地区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是民族构成非常复杂的一个地区。当地在历史上处于几个不同文明的交汇点,因此长期存在因为受到不同文明的影响而在语言和文化方面都有显著不同的民族。而纳-卡地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曾经存在过的外高加索民主联邦

因为当地在历史上的复杂性,所以太久远的历史今天我们就不去追溯了,今天要讲的主要是与当前冲突有关的最近100年的历史。在1917年以前,纳-卡地区和高加索其它地区一样,都被沙俄所占领。而在俄罗斯革命之后,原本的俄罗斯帝国也一度陷入了解体之中。此时,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曾共同宣布独立,组建了外高加索民主联邦共和国。但因为这三个民族之间也矛盾重重,所以这个国家两个月之后就解体了。而此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国就都宣称对纳-卡地区拥有主权并爆发冲突,因为当地就是这两个民族混居的地区。同时,当时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苦苦支撑的奥斯曼帝国也将触角伸到了这一地区。

不过亚美尼亚人在当地的人口是占有多数的,所以当时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人曾经宣布独立,但因为当地的复杂性,他们的这一举动却也没有得到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的实质性支持。而在1919年,奥斯曼在一战中也最终战败解体,而与其作战的英国军队则将纳-卡地区占领。当时英军指挥部临时承认了阿塞拜疆政府任命的苏尔坦诺夫为纳-卡地区的总督,但又宣布纳-卡地区的最终归属要留到巴黎和会上确定。

苏联时期的外高加索,绿色区域虚线内为纳-卡地区

但又在两个月之内,纳-卡地区就在俄罗斯内战中被苏俄红军占领,之后逐渐在内战中占据优势的他们将高加索地区完全控制,并在当地重新整合成立了外高加索共和国。而在外高加索境内,纳-卡地区被划归亚美尼亚管辖。不过在1921年,亚美尼亚首府埃里温发生了反对苏俄红军的叛乱,这一叛乱使苏俄当时对亚美尼亚产生了很高的警惕,所以在1921年又将纳-卡地区重新划给了阿塞拜疆管辖。

苏联解体最明确的信号——纳-卡战争

而从当时苏俄当局完全可以自主改变一个地区的归属,其实大家也可以看出来,在苏联时期,苏联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是拥有绝对权威的。所以在苏联存在的绝大多数时间,虽然在纳-卡地区战多数的亚美尼亚人对归属阿塞拜疆也曾表达过不满,但总体上当地的局势还是比较平静的。

但在1985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领导人之后开始推行新思维和公开性改革,苏联各地的地方政府迅速在公开性改革中拥有了比之前大得多的权力。而一直对归属阿塞拜疆不太满意的纳-卡州政府迅速将这些新获得的权力应用到了决定纳-卡地区的归属之上。他们先是默许了当地针因不满归属阿塞拜疆而进行的街头活动,又在1988年2月20日以响应纳-卡地区工人的呼吁为由,宣布要在纳-卡地区就当地归属进行全民公决。

在纳-卡争议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卡普蒂基扬

因为当时在当地亚美尼亚人占到了3/4左右,所以这个全民公决的结果其实在举行之前就已经确定了。但这一做法却很自然地引发了阿塞拜疆政府的强烈不满,很快阿塞拜疆也发生了街头抗议行动。而当时戈尔巴乔夫推行公开性改革的目的就是想改变苏联完全依靠行政命令治国的政体,他当时也很难自我否定,重新用行政命令解决这一争端。所以他在2月26日将纳-卡州抗议的两名领导者巴拉扬和卡普蒂基扬请到莫斯科,请他们暂停抗议1个月。

但戈尔巴乔夫不愿通过行政渠道解决问题的态度却被卡普蒂基扬利用,她在当天下午返回亚美尼亚之后,对集会人群高喊“亚美尼亚人胜利啦!”,而亚美尼亚政府又反过来开始利用高昂的民族情绪向苏联政府施压。但戈尔巴乔夫毕竟是整个苏联的领导人,深知如果轻易允许一个地区自行改变行政归属后果严重,特别是在当时其它地区也开始频繁出现民族争端的情况下,所以在看到自己的态度被利用之后又匆忙调转姿态,在3月10日宣布根据《苏联宪法》,各共和国之间的边境不得改变。

在纳-卡冲突中逃离家园的一对阿塞拜疆母子

但这种做法更使戈尔巴乔夫显得自相矛盾,也使苏联中央本已动摇的权威变得更加无力了。而在此前后,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人和阿塞拜疆人就开始出现了相互攻击的情况。在2月20日纳-卡政府宣布要进行全民公决的当天,纳-卡州传出了一名阿塞拜疆女学生被亚美尼亚人强奸的新闻,之后两个族群之间的紧张迅速升级。两天之后,纳-卡地区阿斯克兰市发生两个族群公开对峙,并最终演化成冲突的情况,冲突中两名阿塞拜疆人被打死。

之后,纳-卡地区的局势就逐渐失控,越来越多的族群冲突开始出现。2月27日,也就是卡普蒂基扬说“亚美尼亚人胜利”的第二天,一些来自亚美尼亚的阿塞拜疆人在一场集会上说亚美尼亚人在对自己的族人进行“杀害和凌虐”,结果很快阿塞拜疆人就发动了报复,导致周边一个亚美尼亚人聚居点有32人被杀。苏联中央看到事情已经逐渐失控之后才开始采取了实质性行动。3月23日,苏联最高法院否绝了将纳-卡地区转归亚美尼亚的要求,但也响应了亚美尼亚人的部分诉求,同意拨款4亿卢布,在纳-卡地区引入亚美尼亚文教材和电视节目。同时,苏联中央向亚美尼亚首府埃里温派出军队维持秩序,但此时行动明显已经为时过晚。

在此之后,亚美尼亚人和阿塞拜疆人开始在纳卡地区成规模地对对方族群开展了攻击,导致大量人员逃离家园。而这种攻击逐渐演化成为了得到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政府暗中支持的山地游击战。此时苏联中央和军队虽然也曾采取一系列行动,如在1988年9月派遣内务部队进驻亚美尼亚,在1989年1月宣布由中央直接接管纳-卡地区,并在1990年1月派内务部队进驻阿塞拜疆等。但因为苏联中央在此时对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地的地方政府已经失去了控制,所以这些行动并没能扭转局势。

纳-卡州的典型地貌

尽管当时苏联尚未解体,所以双方手中并没有掌握大量正规军,因此在军事行动规模上还有限制,但从1988年到1990年这两年多时间里,双方之间的军事冲突就已经造成了数百人死亡。而苏联政府无力控制自己境内两个地区之间发生准“战争”在当时就已经被外界解读成为了苏联即将解体的最明确信号,可以说这场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宣判了苏联的死刑。

惨烈的纳-卡战争

而到1991年9月,经历过政变,苏联解体已经基本成为定局之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领导人曾经出面对纳-卡局势进行过一次调解,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四方曾一同达成了停火协议。但很快,载有俄、哈、阿三方监督停火官员的直升机在纳-卡地区被击落,和平努力陷入僵局。而在1991年底苏联真正走向解体的过程中,纳-卡地区陷入了无政府状态,原本由政府管理的军火库完全失控,大量武器流入民间,纳-卡战争也迅速升级。

1992年的阿塞拜疆军人

同时,许多其它国家在此时也开始大规模介入纳-卡战争,向冲突各派提供了大量军火。一些资料显示,阿塞拜疆在此时曾经收到土耳其、以色列、伊朗和一些阿拉伯国家的援助,而美国则通过法案,帮助亚美尼亚回应阿塞拜疆对其进行的物资禁运。此后,亚阿两国基本上进入了正式的战争状态,双方各自紧急组建了20000~40000人的军事力量,动用了数百辆坦克和数百架飞机,进行了按照两国的体量堪称全面战争的战争。

1994年的亚美尼亚军队

而这场战争一直打到了1994年,据估计总共造成了双方20000~40000人死亡,差不多70000人受伤。并导致双方100~120万平民逃离家园。如果这个数字听着还不算大,那么我们可以和双方的总人口对比一下。在1989年苏联解体当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全国总人口分别只有700万和300万,也就是这场战争让两国1/10的人被迫逃离了家园。如果把眼光放到双方争议的焦点,也就是纳-卡地区,这场战争规模之大就更显得让人震惊了。因为即使是到2015年,纳卡地区的总人口也只有15万人,而在苏联解体前后为它进行的战争死亡人数却是2万到4万……

现代纳-卡局势,褐色区域为“阿尔察赫共和国”,黄色区域为亚美尼亚所占阿塞拜疆领土

1994年5月12日,在打了6年伤亡惨重到双方都无法继续承受的战争之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国最终在俄罗斯的斡旋之下签署了停火协议。而战争的结果可以说亚美尼亚占据了一定的上风。因为在停火之后,纳-卡地区由一个自称“阿尔察赫共和国”的政权所管辖,而这一政权完全由当地的亚美尼亚人所控制。此后当地绝大多数阿塞拜疆人都被迁走,目前当地的亚美尼亚人所占人口比例已经达到了95%左右。此外,亚美尼亚还占据了纳-卡周边的部分阿塞拜疆领土,一直持续至今。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世界上的位置


不过“阿尔察赫共和国”没有得到任何一个联合国成员国的承认,而且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它想与亚美尼亚合并也基本不可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接受。因此目前在国际社会,包括纳-卡地区和其它一些被亚美尼亚占领的领土仍然被视为阿塞拜疆领土。而纳-卡地区目前仍然是极具火药味的争议地区,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也因此直到现在都没有建交。而在2016年之后,双方又曾多次在当地及周边地区爆发冲突并造成伤亡,包括最近几天媒体报道的冲突,可以说这一地区的未来仍然是充满不确定性的。

4

世界上有很多对死敌国家,比如日韩,阿根廷与英国,高加索两小国——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简称纳-卡),是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成为死敌的关键因素之一。一句话介绍纳-卡:面积4400平方公里,位于阿塞拜疆西部,不与亚美尼亚接壤。但是,主要人口是讲亚美尼亚语、用亚美尼亚货币的亚美尼亚人……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意思,是“位于多山地区的黑色花园”。纳戈尔诺是俄语,卡拉巴赫是土耳其语。亚美尼亚语则称这里为“阿尔扎赫”。

纳-卡到底属于谁?

阿塞拜疆说当然是我们的,即使主要人口是亚美尼亚人。

亚美尼亚则说:那就翻翻历史账吧。

近3000年前,亚美尼亚的英雄提格兰二世就在高加索建立了强大的国家,而卡拉巴赫在这时被亚美尼亚占领。

阿塞拜疆则不屑地说:那都是哪年的老黄历了?我们只知道在公元七世纪(601--700年),与我们相同信仰的国家占领卡拉巴赫,1747年,卡拉巴赫建立汗国,和亚美尼亚早就没关系了。

在旁边围观的俄罗斯说话了:是你们的?都忘了1864年,北高加索战争结束后,卡拉巴赫成为沙俄的行省?

1805年,原阿塞拜疆地区面积最大的卡拉巴赫汗国,在沙俄强迫下签订了《库拉克恰伊条约》。卡拉巴赫汗国“自愿”臣服于沙俄。

沙俄发现一个问题:在卡拉巴赫,大多数人信奉源起中东的宗教。而沙俄信奉的是东正教,如果再让信奉中东的宗教的人留在卡拉巴赫,沙俄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怎么办?沙俄(苏联)有一样本事最拿手:把当地人赶走,换上自己人。在远东,在原属德国的哥尼斯堡(加里宁格勒),沙俄都是这么操作的。当时沙俄人口也不多,无法南迁到卡拉巴赫,而与卡拉巴赫最近的就是亚美尼亚。亚美尼亚人信奉的是基督教,和沙俄关系较近。从亚美尼亚迁人到卡拉巴赫,是比较容易操作的。

亚美尼亚人口也不多。不过,散居在伊朗、土耳其各国的亚美尼亚人,如果愿意,都可以来到卡拉巴赫定居。大量亚美尼亚人迁到卡拉巴赫,仅在1830年至1840年,就有8.4万亚美尼亚迁到卡拉巴赫。1897年,卡拉巴赫总人口41.5万,亚美尼亚人就有17万多。虽然卡拉巴赫的阿塞拜疆人更多,占57%,可他们心里不服气:本来就是我们的人居多,硬生生被沙俄塞进这么多亚美尼亚人抢饭吃!

而亚美尼亚人则认为他们这是“回家”。

在卡拉巴赫的问题上,沙俄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始终站在亚美尼亚人一边,对阿塞拜疆的反对声置之不理。有些激进的亚美尼亚人在沙俄纵容下,开始欺负阿塞拜疆人,死了不少人。

双方的仇恨越来越深。

沙俄被苏联取代后,亚美尼亚突然发现:靠山没了。

图-亚美尼亚街头

亚美尼亚有两个仇敌,东有阿塞拜疆,西有土耳其。土耳其和阿塞拜疆有相同信仰,自然站在阿塞拜疆一边。1918年底,土耳其和阿塞拜疆对亚美尼亚进行“反攻倒算”,亚美尼亚在卡拉巴赫的武装力量撤到山沟里。

在山沟里,亚美尼亚激进力量依然没闲着,成立了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国。亚美尼亚怀念沙俄时代的美好时光,就用了俄语“纳戈尔诺”。此后,卡拉巴赫就可以称为纳-卡了。

在纳-卡的亚美尼亚人,认为问题已经结束了,至少阿塞拜疆已经同意和亚美尼亚握手言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却认为纳-卡地区属于阿塞拜疆。

图-亚美尼亚街头

纳-卡的激进亚美尼亚人怒了。他们不承认《巴黎协定》对纳-卡的定性,只要有机会,就进行把纳-卡脱离出阿塞拜疆的努力。

进入苏联时期,亚美尼亚加盟国多次向苏联提出:把纳-卡作为一个普通的行政区划,划到亚美尼亚加盟国。但苏联不想得罪阿塞拜疆,对这事就一直拖延。看到苏联把居民多为俄罗斯族的克里米亚半岛交给乌克兰加盟国管理后,亚美尼亚又提出:克里米亚能给乌克兰,纳-卡为什么不能给亚美尼亚?

苏联拒绝了亚美尼亚的提议。

图-阿塞拜疆女孩

苏联解体时,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关于纳-卡的矛盾已不可调和,双方大打出手,谁都不肯退让半步。阿塞拜疆始终没有承认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国,国际上也一般不予承认。可现实却是:亚美尼亚人除了控制纳-卡,还控制纳-卡以西、亚阿边界以东的狭长走廊。多年来,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不断谈判,但进展缓慢。原因还是谁都不肯做出不利于自己的让步。

5

阿赛拜疆与亚美尼亚之间的仇恨既是土地更是种族与宗教之间的,可以说是廷续了近千年。

历史上的亚美尼亚是高加索地区的一个文明古国,亚美尼亚人信奉的是亚美尼亚东正教。阿拉伯帝国及伊斯兰教兴起以后亚美尼亚亡国亚美尼亚人先后成为阿拉伯帝国帖木儿帝国奥斯曼帝国治下的贱民而饱受欺压,甚至于在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奥斯曼土耳其实施了惨无人道的种族宗教大屠杀!而在这场屠杀中阿赛拜疆人是急先锋。

一战后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中央不顾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原地名既:上帝在人间的黑色花园)亚美尼亚人占多数强行划给了阿赛拜疆,而阿赛拜疆又对亚美尼亚人不平等甚至于压制。最终导至了苏联还没有解体的1988纳卡战争暴发,而阿赛拜疆的民族主义者趁机又一次对境内的亚美尼亚人进行了屠杀。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