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尼古拉斯二世的轻敌以及政府职能效率低,加上战前俄罗斯准备不足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1890年-1900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经常向其堂兄尼古拉斯二世写信经常提起“黄祸”或称“黄色恐怖”(英语:Yellow Peril)。“黄祸”俗称“黄祸论”,是欧洲殖民帝国主义与美国对亚洲民族,尤其是对中国与日本具有批判性的代表用语。19世纪末,俄国社会学家雅克·诺维科(Jacques Novikow)在1897年的《LePérilJaune》(黄祸)一文中创造了该词。后来,德国皇帝威廉二世(Kaiser Wilhelm II)利用黄祸种族主义来鼓动欧洲帝国主义入侵,征服和殖民中国。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称赞尼古拉斯二世为所谓的“白人救世主”。威廉在给给尼古拉斯的信中暗示了德国可能对俄罗斯的支持。日本和俄罗斯之间无法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领土问题,历史学家认为,这直接是由沙皇尼古拉斯二世造成的。尼古拉斯的主要错误在于他对俄罗斯政府的管理不善。沙皇的顾问们都不支持对日本发动战争,因为他们预见了俄罗斯从欧洲向东方运送部队和物资存在很多问题。

尼古拉斯二世的孤傲自信导致轻敌

尼古拉斯二世坚信自己的统治是神圣命定,并对上帝负有责任,因此必须维持独裁和捍卫俄罗斯的尊严,荣誉和价值观。沙皇的这种态度导致与日本政府的谈判一再拖延。尼古拉斯鄙视日本人为“黄猴”,他理所当然地认为,面对俄罗斯的强权,日本只会屈服。

战前,俄罗斯的军事领导人和沙皇的高级官员们一致认为,俄罗斯是一个强大得多的国家,对东方新来者日本几乎不用担心。但是,最终日本步兵疯狂的“武士道精神”使俄罗斯人大吃一惊,他们对自己军队的低落士气感到沮丧。

1903年日俄谈判破裂。1904年2月6日日本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并宣布断绝日俄外交关系;1904年2月8日,日本海军在未宣战的情况下攻击了停泊在旅顺港的俄罗斯远东舰队(太平洋舰队)。

沙皇尼古拉斯二世听到俄罗斯舰队被袭击的消息感到震惊。他不敢相信日本会在没有正式宣战的情况下发动攻击,并且他的大臣们也保证过日本不会发动战争。据英国大使馆一等秘书塞西尔·赖斯(Cecil Spring Rice)称,袭击发生时,沙皇“几乎感到不可思议”。而俄罗斯人在八天后才对日本宣战。

俄罗斯战前准备不足

战争开始前,俄国因为一直把军事重点放在欧洲,因此在远东地区只有正规军9万8千余人,太平洋舰队共有60余作战船舰。而早有准备的日本陆军共有37万5千人,同时配备了专门适合东北战场的山炮,日本海军战舰共达80艘。

1904年4月,日本开始了对旅顺港的围困。日军对可俯瞰海港的山顶上进行了多次正面进攻,虽然造成了数以千计的日兵伤亡,但日军借助几门11英寸(280毫米)阿姆斯特朗榴弹炮,于1904年12月占领了关键的山顶堡垒。从这一有利位置,日本的远程火炮得以炮击俄罗斯舰队。四艘俄罗斯战列舰和两艘巡洋舰相继沉没,第五和最后一艘战列舰被迫在几周后撤退。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所有主力舰几乎都被击沉。陆基大炮对大型军舰造成了如此大规模的破坏,这可能是军事历史上唯一的例子。

八月下旬的“辽阳会战”原本可以解救旅顺港的俄罗斯北部部队撤退到了沈阳。旅顺港驻军司令官阿纳托利·斯特塞尔(Anatoly Stessel)少将认为,舰队被摧毁后保卫这座城市也毫无意义。同时,日本的猛烈进攻导致俄军伤亡惨重,因此,斯特塞尔决定于1905年1月2日向日本投降。他这个决定并没有征求在场的其他俄军官的意见,也没有向沙皇请示,而沙皇是绝对不会批准该决定的。1908年斯特塞尔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但后来他被赦免。

整个1905年,俄罗斯帝国都因国内革命而摇摇欲坠,俄人民反对战争升级。俄罗斯帝国有能力派遣更多的支援部队,但是由于经济状况不佳,加上陆军和海军被日本大败,以及有争议的土地对俄罗斯相对不重要,沙皇尼古拉斯二世遂选择和谈,好集中精力处理俄罗斯内部事务。

英国和日本情报合作

早在1902年,日本就与英国结盟,这是日本的一场外交胜利,一旦日俄爆发战争,日本也不会孤立无援。因此,在战争期间,英属印度陆军在马来亚和中国的驻地经常拦截和破译与战争有关的俄罗斯无线电报,并将情报和日本人共享。英国也利用“英日同盟”借助日本来到达遏制俄国扩张到满洲的企图。

日俄战争对当时世界造成的影响极大,工业革命带来的许多技术创新首先出现在日俄战争的战场上。例如快速射击的大炮和机关枪,以及更精确的步枪,很多都是首次在日俄战争中大规模使用的。一些学者认为,这场战争也证明了沙皇俄国政府的低效率,从而引发了罗曼诺夫王朝的解体。

最佳贡献者
2

从现有的公开资料来看,这场战争日本方面的人员伤亡确实要比俄国高一些:前者的死亡人数大约为88429人,后者死亡52632人;尽管日本的阵亡人数比俄国多,但最后获胜却是日本。

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后,羸弱不堪的清廷节节败退,最终被迫与日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根据该条约之规定,清廷应将辽东半岛割让予日本人;可令日本政府始料未及的是,他们还没等到割让事宜落地,西方列强竟纷纷出面横加阻挠。

随后便有了俄、法、德三国主导的“干涉还辽”事件。当然,这些列强之所以会阻止日本占据辽东半岛,并不是为了主持公道,而是担心日本对辽东半岛的独霸会损害自身的利益。

在一众干涉日本还辽的列强之中,当属俄国的反对呼声最为强烈。这是因为俄国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旋即在东北亚大肆扩张,而这正好与日本的利益诉求相矛盾,于是日本的利益集团便开始积极准备对俄作战。

从上述历史演变并不难看出,日俄战争的根本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对东北亚地区的实际控制权。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谁控制了东北亚,那么谁就是这场战争的最后赢家。

纵观日俄战争的结果,日本虽然死伤惨重(俄国实际上也没占到太大的便宜,以对马海战为例,日本以很小的代价几乎全歼了俄海军舰队),但根据双方所签署的《朴茨茅斯和约》的内容来看,日本毫无疑问笑到了最后。

所以说,带有明确政治企图的战争的胜负并非只是单纯的衡量双方的战损数量,而是要看谁最终达成了既定的政治目的。

我是军武最前哨!

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带来精彩内容!

3

日俄战争时期的日本只是陆军伤亡巨大的,海军还是占便宜的,打得俄国太平洋第二舰队全军覆没。日本的陆军伤亡巨大的是攻打二O三高地之时,二O三高地是旅顺港重要的高地,占领它可以俯看全港,日本人选点较准,不惜一切代价进攻,司令官乃木希典的儿子也战死了,日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夺取了二0三高地,一旦夺取,形势立刻反转,日本居高临下,架上大炮猛轰旅顺港内的俄军军舰,打垮了俄国人,取得了战争胜利。这场战争在中国的旅顺,谁胜谁负都一样,最后倒霉的都是中国人。

4

因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不是算术题。战争的胜败是看谁达到了预期的政治目标,至于代价多大,只说明胜得是不是干脆漂亮,不影响胜败的评判。

至于为什么日军能打赢,还是那句话,战争不是数学题。决定胜败的因素有很多,综合国力、天时地利、后勤补给、战争意志、指挥艺术、人员素质、装备水平、训练水平。具体到日俄战争的陆地战场,战争意志是个重要因素。日军是不惜代价也要打赢,最终摧毁了俄军的士气和俄国高层的决心。另外俄军的后勤补给、训练水平也不如日军。

5

应该是说日俄战争中日军的死亡人数要高于俄军,而俄军负伤与被俘人数却高于日军:日本死亡88429人(战死35122,其余的死亡于脚气病及其他的疾病),伤103584人,被俘约2000人 ;俄国:战死34000—52623人,伤146032名 被俘79454人。

--以上数据来自维基百科。

日军伤亡高于俄军的原因是在旅顺战役中日军强攻有坚固防御设施的俄军阵地,此次会战中日军伤亡了6万多人,日军伤亡数量大大高于俄军的3万多。

但是在整个日俄战争中俄军被俘79454名,远高于日军被俘2000名。

综合以上的死亡、负伤、被俘虏人数,其实俄军的兵力损失总量是超过日军的:日军192210人,俄军是278109人。

在战场上的情况是:俄国海军的太平洋舰队与波罗的海舰队几乎被日本海军全部歼灭,俄国无法干扰到日本本土至东北亚的海上运输线;在陆战中俄国陆军面对日本陆军也是一边倒地失败,俄军无法在陆地正面战场上击败日本陆军。

由于战场上的失败,俄国国内爆发了起义和革命:波兰等少数民族起义与资产阶级革命,沙皇的统治摇摇欲坠。而日本受到国力的限制,其人力与物力在战场上的使用达到了极限,在俄国西伯利亚铁路在1904年7月13日强行开通的情况下,1905年3月日俄奉天会战结束后俄军在战场上对日军拥有2倍的兵力优势,仅在哈尔滨的俄军就有50万,日军面对两倍于己兵力的俄军也无力继续发动对俄军的大规模进攻。

在日俄双方都筋疲力尽的情况下,于是在美国的调停下才有了日俄双方妥协的《普利茅斯和约》。

6

天时地利战斗人员意志,指挥人员的头脑,后勤补给,正义和非正义都关系到战争的胜负。

7

伤亡只是计算胜败的条件之一,不是唯一条件

是否战败和伤亡人数,没有直接的关系。

战争是有既定的目标的,而胜败的标准就是判定是否达成了既定的目标。

比如抗日战争的时候,采取游击战,战斗目标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这样的目标就是以杀伤敌人为主,而非守住地盘为主。

在比如,狙击战,断后部队的战斗目标,阻击敌人一天,那么哪怕断后部队全部牺牲了,只要完成了这个时间,使得大部队得以达成战略目的,那么也就是胜利了。

所以战斗的本质是是否达成战略目的,而非只是看伤亡多少。

比如抗日战争,我们的伤亡远远多于日本,但最后还是日本投降了。

8

战争的胜负不是以伤亡数字来决定的,而是最终目的,双方是为了争夺我国东北的决定权,日军以巨大伤亡达到目标,扩大了自己的影响,所以日军惨胜,而换来了自己想要的部分利益,也增长了日本以武力解决问题的野心,给他的失败起了开端。

9

就是因为日本人不惜一切代价,通过负出巨大的人员牺牲,最终在远东打败了俄国。

10

因为日本虽然伤亡大,但是战争目的达到了。旅顺港被日本占领,俄国三大舰队中的两支:太平洋舰队、波罗的海舰队被日本几乎全歼。相当于俄国已经丧失了全部制海权,陆军虽然还有一战之力但奈何远东地区鞭长莫及,况且俄国还要时刻提防来自欧陆的威胁。所以日俄战争之后俄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恢复远东地区的元气。当时的俄国其实四面楚歌,英国是死敌,日本是威胁,德国退出“三皇同盟”,奥斯曼土耳其小动作不断,中国在日俄战争期间也是亲日的,俄国国内也是民不聊生,政治危机凸显。所以在十几年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最先倒塌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