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战期间,当诺曼底登陆开始扭转战局的时候,身处德国的纳粹高官们也纷纷开始给自己寻找战后的出路,他们比谁都清楚,以他们许多人战战争期间的所作所为,面临的不仅仅是严惩这么简单。当时在选择逃亡路线的时候,出于种种考量,南美洲似乎都是绝佳的目的地。

“天涯海角”。说实话,当时的南美洲对于欧洲来讲,真的很像是天涯海角,倒不是因为距离上的遥远,毕竟之前也不是没有人涉足过,而是因为大致上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看起来似乎是远离了主战场。澳大利亚看起来也有点远,但是为什么没有选择澳大利亚等大洋洲国家呢?还是因为南美洲其实很早之前就与德国甚至是纳粹主义结缘。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好是拉丁美洲国家经济政治转型的时期,对于当时很多的执政党来讲,如何从欧洲引进先进的技术、以及思想也许是国家继续发展的可行道路之一,同时需要引进的还有劳动力,尤其是南锥体国家,也就是阿根廷、乌拉圭、智利等国。这些国家在20世纪初都开始有了经济上比较稳健的发展,同时又需要大量的有技术的劳动力去填补国内的劳力市场,所以有大批的德国移民以及意大利移民来到拉美,尤其是一战前后,这些人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纳粹思想。

对于拉丁美洲的这些国家来讲,军人政治基本上是从殖民时代就建立起来的“制度性习惯”,因此很容易的就被纳粹主义中强调的这种民粹主义、秩序与种族主义所吸引。所以在二战期间,实际上这些拉美国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清白。

综上可知,拉美对于当时的很多纳粹高官来讲是很合适的潜逃地。

最佳贡献者
2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凯风,无授权禁转

  国内读者对于德国对待二战问题的态度一直是褒奖有加的。其实这是有点过的,德国政府也只是在很晚的时期才树立起对纳粹严格批判和禁止态度。而在二战结束后相当长的时期,西德政府对待纳粹余孽都是相当宽容甚至暧昧合作的。以至于上世纪60年代德国年轻一代开展过声势浩大的讨伐父辈罪行的运动。

  

  【“里昂屠夫” 克劳斯·巴比】

  今天我就举一个显著的事例,看一个罪恶滔天的纳粹漏网战犯,不仅没有被西德政府通缉法办,反而勾结利用,使其成为西德以及美国情报部门特工,又制造历史性的重大罪行的故事。

  

  【落入纳粹魔爪的法国抵抗者】

  故事主人公克劳斯·巴比,是二战最臭名昭著的纳粹战犯之一。曾任纳粹盖世太保驻巴黎支部负责人。

  在此期间,巴比以极其残酷的手段逮捕拷打杀害了大批法国爱国者和抵抗运动战士。包括戴高乐将军的同志,法国抵抗运动领导人之一的让·穆兰。

  

  【二战后潜逃南美洲的芭比和德国纳粹漏网分子】

  巴比是个嗜血成性的虐待狂,身为高官的他,却偏爱亲手折磨拷打“犯人”。鞭打、火烙、电击……花样百出,巴比最爱的审讯方式是“假枪决”,让犯人陪同其他要枪决的人站一起接受“枪决”,其余人被击毙,而要审讯的人,也会被“空包弹”的射击惊吓的近乎崩溃,意志薄弱的很快就招供。所以巴比给法国抵抗运动带来无尽的灾难,成为法国人最痛恨的纳粹战犯,被称作“里昂屠夫”。

  二战结束后,狡猾的巴比设法逃到南美洲玻利维亚,改名克劳斯·奥尔特曼,过起药品商人的自在生活。

  

  【德国民众抗议德国情报局的活报剧表演】

  然而嗜血的本性使他很快厌倦平淡的生活,他又设法结识西德情报局(BND)驻南美洲的负责人威廉·霍尔姆。负责招募特工的霍尔姆很快就发现奥尔特曼惊人的特务才能。于是“挖到宝贝”一样,很快聘用奥尔特曼成为BND的特工,注册号为V_43118,代号为“老鹰”。

  BND究竟知道不知道奥尔特曼的真实身份,无从得知,但奥尔特曼和霍尔姆经常出入玻利维亚纳粹分子活动最猖獗的“德国人俱乐部”,相互吹嘘二战的经历,从此可见BND未必不知道其底细。二战后西德政府与纳粹余孽藕断丝连的暧昧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巴比除了与BND合作,其实更早的特工是身份却是美国“反情报部”(CIC)的特工,正是在CIC的庇护下,巴比才得以逃避法国的追捕,并移居玻利维亚。

  

  【玻利维亚军警镇压左翼群众】

  巴比也懂得“知恩图报”,他为美国情报部门做的最大贡献,或者说这个战犯在战后又取得的最高功绩,就是参与玻利维亚当局在美国指挥下的围剿玻利维亚革命游击队,捕获了世界著名的革命运动领导人切·格瓦纳。

  

  【被玻利维亚军队逮捕的古巴革命领导人之一的切·格瓦纳】

  巴比在二战时期长期与法国抵抗运动游击队为敌作战,的的确确积累下许多“宝贵的经验”,巴比现在把它们重新“发挥余热。

  

  【被玻利维亚军警从家里带走的芭比】

  

  【又回到法国的芭比】

  1972年,法国传奇的“纳粹猎人”贝亚特·克拉斯菲尔德追查到了巴比的行踪,巴比原形毕露,无处可逃。围绕引渡巴比一事,玻利维亚和法国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外交拉锯战。终于在1983年玻利维亚政府将巴比引渡回法国。此时法国已废除死刑,所以巴比以反人类罪被判处终身监禁。1991年,这名恶贯满盈的纳粹战犯死在里昂的监狱中,终年78岁。参考文章:追捕“里昂屠夫”

3

二战德国投降之后,有一批军队下落不明,虽然当时英美都在寻找,但是并没有找到他们的下落。一直到最近纪念,这批人的下落才浮出了水面。原来这一批人在战争结束之前,就已经先跑到了南美的国家,最终也是逃过了一劫,其中巴西和智利这两个国家,是他们主要的逃亡地点。

专家在研究了巴西,智利的一些资料之后,还推测出了具体的逃亡人数。整个逃亡到南美的纳粹战犯大约有9000名,这一数字虽然不算庞大,但是从当时盟军的围追堵截来看,这9000人能从盟军的手里出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他们又是怎么跑到南美的呢?

从逃跑的人数上看,当时德国到南美的路线是畅通无阻的,否则不可能有这么多人能够成功地出逃。既然有这么一条安全的路线,为什么德国纳粹的最高领袖希特勒,选择在柏林自杀,而不是带着这些人一起逃到南美,然后选择东山再起呢?这是让人感到疑惑的一个问题。

作为最高的领袖,如果有机会逃跑,那么能够第一时间把握住这个机会的肯定是希特勒,其他人需要给他让路。但实际上并希特勒并没有逃跑。在1945年4月,苏军攻入德国首都柏林之后,希特勒要求德国士兵们以每一座建筑为掩体,势必要守住最后一座城市。

即便是守不住,也要和柏林共存亡。最终的结局是苏联胜利了,自知无力回天的希特勒,用一把手枪结束了自己的性命。希特勒之所以不逃亡,在我个人看来有以下三点原因。首先希特勒是一个狂热的民族主义者,在面对失败的时候,他宁可放弃自己的性命,也不会委曲求全,来丢掉自己的尊严。

他发动二战就是调动了德国民众被压迫的情绪,如果这个时候他选择投降,那么和前人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其次希特勒觉得自己亏欠了德国,他当上元首的时候,德国的民众们都非常支持,大家都认为,跟着希特勒的步伐能够让德国越变越好,甚至有着光明的未来。

但是最终德国在希特勒的带领下,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民众们不仅没有过上好日子,还陷入了战争的泥潭。第三点是害怕被盟军找到,作为纳粹的头等战犯,一旦希特勒被抓住,等待他的肯定是无止境的羞辱。所以为了避免这三种情况出现,他选择开枪自杀,或许这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选择。

4

主要得益于阿根廷总统贝隆和他妻子的保护和帮助。

贝隆在1946年2月24日举行的大选中当选阿根廷总统。在阿根廷,他是个争议很大的人物,有人赞扬他为消除贫困,改善教育和公共服务所做的努力,但也有人抨击他专断独裁。

贝隆曾经在1938-1940年曾任阿根廷驻意大利大使馆武官,对当时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很是推崇,宣称自己在意大利是“开阔了眼界”。

纳粹战犯逃遁到南美,主要是阿根廷,因为一方面阿根廷曾被称为南美大陆上唯一的“欧洲国家”,这里有数十万的德国移民。

二是二战期间,阿根廷保持中立,与德国政府一直有密切联系。直到二战结束前一个月,阿政府才对轴心国宣战。

二是政府的支持。1943年,阿根廷"统一军官团"发动武装政变,推翻了拉蒙·卡斯蒂略政权。贝隆是这次政变的组织者之一,政变上台的贝隆政府,毫不掩饰地宣称“希特勒的奋斗是我们和平和战争时的指路明灯”,对纳粹逃亡南美给予了诸多的保护和帮助。

社会我亮哥,沉迷历史,热爱军事,教育是我专业,欢迎关注!

5

第一,政治因素。拉美国家大都是盟国的殖民地,战后正忙着独立,对原宗主国很反感,并且没有引渡条例。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德国就像日本宣称解放东南亚一样对拉美国家的解放运动起到了一定帮助作用。

第二,经济因素。纳粹不论是官方还是私人在整个二战期间不停的向拉美地区转移财产和资金,尤其是后期。

纵观全球,只有这一地区在政治上相对中立,又未经战火的大规模洗礼,经济得以保全,各方面环境相对宽松。这从后来以色列摩萨德为了让躲在南美的战犯受到审判,只能偷偷绑架,而不是公开引渡就可见一斑。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