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为什么文人普遍存在批判精神,而又缺乏自我批判精神?

为什么文人普遍存在批判精神,而又缺乏自我批判精神?

2020-07-24 14:04阅读(88)

为什么文人普遍存在批判精神,而又缺乏自我批判精神?文人互轻,自古存在。但人文学科发展至今,理应有基本的科学之念,在人文领域地观察与表达,至少应当达到客

1

为什么文人普遍存在批判精神,而又缺乏自我批判精神?

自我批评精神,是无产阶级政党与其他政党相互区别的显著标志之一,是无产阶段政党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有力武器、优良作风和革命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要继续发扬自我批判精神。

批判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当下,不批判就无法看清事物的本质,没有批判意识和批判习惯就无法营造“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理想社会风尚,毛主席就坚持对外来的事情要保持批判的精神。毋庸置疑,不仅是对外来事物,对身边的任何事物都应如此。

批判主义,首先就是自我批判,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以为是文革式的大批判,尽批判别人,不批判自己,这是误解。每个中国人,中国的文人,特别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都应该从自我批判开始,来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我批判精神,至少你要象巴金那样有自我反省,如果连这个都没有,中国文化根本就没有希望,你会衰落,越来越衰落,甚至灭亡。







2

我认为根本原因还是出在文人自己的那颗心上。

一、人性的弱点:批评别人容易,自我批判难,这是人性内在的虚荣、自私和小我之心在作怪,其根本目的是在有意无意地在掩饰自己的问题并维护自己的利益。

二、文人的特质:自古文人都爱面子还自视清高,持才傲物,固执己见,认为老子天下第一,喜欢指点江山,好为人师,不肯也不轻易会承认自己的问题,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死要面子活受罪。

三、人品的问题:有些文人是三观本来就出了问题,内心充斥着黑暗和怨恨,染上了含、嗔、痴、慢、疑这五毒,自然看不到光明的世界,更不可能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评判了。

总结:我认为“行有不得,反求诸已”,凡事都应该向内求、向内观照,懂得明心和净心,提升自己的内心修养,多修谦德。一个文人如果具备自己反省的能力和勇气,这个文人的格局和境界就会非常大,人生的修行作为必然会更高。所以老子讲“胜人者力、胜己者强”,阳明先生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松洒脱,何等简易”。

3

为什么文人普遍存在批判精神,而缺乏自我批判精神?

文人也是人,是人就有私心,在多年学习和观察中,总结形成了自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于认知,思维格局上不同,对世界的认知,对事物规律的认知,形成自己的思想和看法,用作品反映出来,来体现出自我的人生价值。文,是一种博大知识体系,包含了人类至从有文字的历史到如今社会的文字。人们学习,运用文字。人一生下来,带着阶层符号,经过学习和发展归纳到某一阶层中,所以人也有复杂一面。文和人组合成某类人以文为主的文人,由于文人们自身阶层与利益和思想的不同,形成了不同阶层的文人,文人们为了各自的某种目的,通过写作品来达到,体现出自身价值。批判是最能体现自身价值的手段,所以文人普遍存在批判精神。自我批判是对自己的学问的否定,也是自身价值的否定,引深来也是对自身阶层的价值观的否定和背判,所以大多不会有自我批判精神。如果秉承公正的心,可能有自我批判精神的勇气。

4

批判显得高深,所以文人以批判来刷存在感。文无第一,哪能容得别人的挑判。

5

恩为本人没有文化,无权评判文化高的人[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6

批判他人,理直气壮,被人批评,气急败坏,这并非文人的专利,而是绝大多数人的劣根性,只不过,文人会表现出来罢了

这个世界上,善于怼天怼地怼他人的人,比比皆是。但如果被他人怼,绝大多数人(甚至是所有人)都难以接受。

西方有一个寓言,说上帝造人的时候,给人挂了两个袋子。将装优点的袋子放在了前面,装缺点的袋子放在了背后。结果人往往看到的是自己的优点,而看不见自己的缺点。

所以,不仅仅是东方人,西方人也是一样。笔者认识一个知名的专家,他指出别人的问题,那简直头头是道,但如果有人说他有什么问题,他会立刻变脸,说什么信息来源单一,思维简单,逻辑混乱等。

比如方方,客观地说,她的日记,真的没有太多需要集中火力来批判的。理性的人用理性的态度来看,她的信息来源确实太复杂,道听途说居多;她对现实的批判,虽然尖锐,甚至有的是属于挑剔的苛刻,但毕竟,每个人都有批评的权利,只要不是造谣中伤;至于她看到和写道的,几乎都是不那么正面的东西,也可以理解,毕竟,“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语)——角度不同罢了。

我对方方最反感的,其实就在于题主所提到的一点:方方凭什么可以批判一切,而不能容忍别人对她的批判甚至只是一些批评?

甚至,当有不同的意见出现时,他动不动就扣上jizuo、wumao这样的大帽子?

这不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

但换个角度,又是可以理解的。社会问题和自然问题不一样,角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会大相径庭。盲人摸象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摸到大象肚子的人说,“像一堵墙”。在他看来,说大象“像扇子”“像柱子”的人,简直是不可理喻的。

或许,在方方看来,明明那么多的问题,你们都看不见,你不就是瞎子吗?

在批判方方的人看来,明明那么多感人至深的例子,你方方看不见,你不就是瞎子吗?

我可以说,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毛病(如果非要说这是毛病的话)!笔者自己清楚这个问题,但也有。前段时间写一篇文章《“抗疫英雄”不是“免裁金牌”》,就被人批评,我也不舒服——我永远都不认同“将功折罪”,但有很多人认为可以功过相抵。

至于为什么人们感觉文人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一些,这个道理,其实很好理解。文人喜欢表达——不喜欢表达的,绝不是文人。他认为不对的,他就要写文章或者谈话与人辩论,美其名曰真理越辩越清楚。有些钻牛角尖的人,甚至不辩赢,不罢休。

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不是文人执政,道理就在这里。你叫李白执政,他天天喝得烂醉,“自称臣是酒中仙”;你叫苏轼去执政,他给你说“横看成岭侧成峰”。

中国历史上执政最成功的文人,应该算是王安石,被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列宁语),最后还是一个词“失败”,问题还是在于,他做任何事情都要争赢——听不进任何意见。

比如方方日记这件事,如果是一个理工男,他一千个一万个不服,要么懒得和你争,要么争也争不赢,干脆不争。

前些年,笔者就是这样,遇到什么问题,非要争赢。有时候把别人逼得没办法“算你对嘛”。我还会继续争“本来就是这样,什么叫算你对?”

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开始有些“懒得和你争”的心态了。所以,头条上写的文章,遇到挨骂的时候,辩几句,就算了。

亲爱的朋友,你认为,道理是不是这样呢?

7

自我批判精神是最高境界,文人自视甚高,能够自我批判的很少,只有卢梭等才能做到,像方方这种普通文人是做不到的,她懂得自省吗?懂得慎独吗?不懂!她只有狂妄。

8

这就是文人的虚伪之处,也是现代西方政客的虚伪之处。自己都做不到的事要求别人去做,这类人既可恶又可恨。

9

所谓文人,是不是指专门舞笔挥墨的\"文化人\"?若是指这样一群人,那他们的批判根据只是来源于书本。

很多批判者,往往是断章取义,与社会群体脱离,沒深入到大自然界中去求证,考察宇宙万物的规律,包括\"人性\"转化思维的根源。

很多文人缺少实际生活,工作经验,与现实脱节,违背马克主义思想。所以他们不认为自已有多大过失,沒有勇气自我批评。


10

面对侮辱你必须保持沉默,

面对谩骂你必须保持沉默,

面对下流你必须保持沉默,

面对兽性你必须保持沉默,

面对恐吓你必须保持沉默,

面对挑衅你必须保持沉默,

面对诅咒你必须保持沉默,

面对暴力你必须保持沉默。

否则,你就不是一个文人。

请问,说文人不能接受“批评”的人,

你能接受上面这样的“批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