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商家促销

青岛日报专版〡首届青岛市“最美老干部”感人事迹

2020-01-15 10:21商家促销

简介" 2020年1月15日 青岛日报5版、6版 首届青岛市“最美老干部”感人事迹 在全市上下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为贯彻落实市委“典型引路稳阵地”工作部署,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青岛市关工委、...

"青岛日报专版〡首届青岛市“最美老干部”感人事迹

2020年1月15日 青岛日报5版、6版

首届青岛市“最美老干部”感人事迹

在全市上下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为贯彻落实市委“典型引路稳阵地”工作部署,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青岛市关工委、青岛市委老干部局联合开展了首届全市“最美老干部”评选活动,通过单位推荐、资格审查、评委会评审、媒体公示等程序,评选出10位“最美老干部”。

这10位老同志是全市离退休干部的典型代表,他们退而不休、无私奉献,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本色;他们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以实际行动崇德向善、奋发有为;他们激情满怀、矢志不渝,为社会发展献智出力、发光发热,在政治引领、社会治理、文化传承、扶贫攻坚、科学普及、志愿服务、关心下一代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弘扬了正能量,唱响了主旋律。

时代需要楷模,社会需要榜样。我们将评选出的10位“最美老干部”的感人事迹刊登展示,旨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和引导作用,进一步激励广大老干部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为把青岛建设成为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贡献智慧和力量。

殷殷赤子心 浓浓家国情

魏世杰,男,生于1941年,中共党员,原黄岛区科协副研究员、研究员。1964年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后,隐姓埋名26年,从事核武科研攻关。1996年退休后,义务宣讲“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人生,在央视《开讲啦》《朗读者》宣讲,感染教育了无数青少年;创作出版了《原子小演义》等科普图书10余本,发表了诸多科普文章,出版了长篇小说“核武三部曲”;不离不弃呵护重病三亲,善心大爱筑起温馨家园。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青岛日报专版〡首届青岛市“最美老干部”感人事迹

■魏世杰登上央视《朗读者》。

魏世杰1964年从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转战戈壁荒滩和深山老林,隐姓埋名26年,在核九院负责高能炸药部件的性能测试,曾与两弹元勋王淦昌一起研究炸药部件。

有一次在加工高能炸药时意外爆炸,整个工号的每块砖头都被炸得粉碎,四位朝夕相处的年轻战友壮烈牺牲。类似的事故不止一次,战友的牺牲、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苦,没有稀释魏世杰的勇气,反而令他愈挫愈勇,他悄悄留下遗书,准备随时牺牲。坚定的信念驱使他全身心投入核武研发,主持完成了17项一、二代核武器的重要研究课题,并获核工业部奖和“两弹一星”奖章。他和邓稼先、王淦昌、于敏等同甘共苦,为铸造我国核盾牌,贡献了全部青春和力量。

1996年退休后,魏世杰自筹5万元创办黄岛老科协,再续科技情。义务宣讲“两弹一星”精神500多场,受众超百万,登上央视《开讲啦》《朗读者》,感染教育了无数青少年。魏世杰心向下一代,用笔指引科学人生,创作出版了《原子小演义》《海洋之谜》等科普图书十余本,发表了很多科普文章。魏世杰还以核武研制为背景,结合其亲身经历,创作出版了我国唯一的核武长篇三部曲:《东方蘑菇云》《隐姓埋名的人》《禁地青春》,广受好评。魏世杰被省委宣传部聘为“2019年山东全民读书形象大使”。

魏世杰的一双儿女患精神疾病,不能自理,老伴不堪打击,精神分裂,三个病亲全靠魏世杰照顾。买菜做饭、梳头洗脸、喂饭喂药、洗衣卫生、陪床安抚……魏世杰头顶稀疏银发,冒着汗,弓着腰,喘着粗气,以不离不弃的善心,呵护着重病三亲;以不弯不屈的脊梁,撑起这个饱受磨难的家庭。

“人生有苦有乐,就像硬币的两面,面对困难,不要回避,都是可以度过去的。”魏世杰用这些话激励自己和年轻人。他始终保持忠诚于党的本色,始终保持热爱祖国的赤诚之心,始终保持甘于奉献的精神,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胸怀。党委政府非常关心魏世杰的生活,协调各方为其家庭提供了必要的帮助,尽最大努力解决他的后顾之忧;社会上很多热心人士也参与进来,自发地开展一些服务工作。我们衷心祝愿不平凡的魏老及家人平安幸福度过一生。

往昔戎马三十载 而今宣讲三十年

姜凯,男,生于1931年,中共党员,解放军某舰队航空兵司令部原副参谋长。1947年参军,多次荣立战功,曾受到过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1954年驾机击落美制F-47战斗机。1987年离休后,成为青岛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市民巡访团团员,义务宣讲30年,走过13个省市,演讲3461场,受众200多万人次。先后获得“全军优秀离休干部”“全国离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青岛日报专版〡首届青岛市“最美老干部”感人事迹

■战斗英雄姜凯宣讲战斗故事。

近年来,姜凯接受组织邀请,走上了八大关街道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宣讲团的讲台,先后走进管区30多个单位共做演讲报告50余场。姜凯明白,基层的宣讲工作,既要上跟形势,与时俱进,又要下接实际,脚踏实地,要保持思想的鲜活性和经验的鲜活性。他始终坚持把理论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在宣讲中善于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基层工作遇到的问题,能够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姜凯深入街道、社区、学校、部队、企业,对党支部建设和党员活动情况进行调研,撰写了许多调研文章,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姜凯对宣讲活动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将宣讲活动当成了革命事业去深入研究。为了让宣讲更具有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耄耋之年的姜凯,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知识,还向中小学生请教网络知识,使自己的信息紧跟时代步伐。每次宣讲结束,姜凯还要挤出时间倾听反馈意见,以便总结新经验。

作为新市民之家的青少年教育导师,姜凯十分关注新市民青年在进城就业后可能遇到的心理压力问题,他带领五老“青少年教育顾问”队伍进驻到“新市民之家”,倾听他们所遭遇的各种问题,开发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压力宣泄法”,带领青年新市民通过运动、倾诉、暗示、模仿、互助等方式及时将不良情绪排泄出来。

姜凯同志深深地热爱宣教事业,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倾注满腔的热情,实现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在付出中体会着收获的快乐,在奉献中感受着成功的幸福。

作为老战士、老革命,他每年暑期都利用社区家长学校,为中小学生及家长做《牢记历史、不忘国耻》爱国主义系列讲座,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历史以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方式向听众讲述出来,内容真实感人。

姜凯同志曾说:“我不奢望成名成家,我只求我的人生比较充实些。步入社会,世态多变,不为金钱所迷,不为权利所惑。日月交替,人生交梭,人每天都在探索,在探索中逐渐成熟。”这就是他从事多年宣讲工作的内心独白,也是一个老共产党员的人生态度。

新时代的“南丁格尔”

李桂美,女,1937年出生,中共党员,原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护士长,山东省首位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现年82岁的李桂美,连续从事护理事业64年,被称为全国最年长的在岗护士。她创建“李桂美护理组”,收治艾滋病、狂犬病等重症传染病人,打造全院爱心王牌;成立“李桂美志愿服务队”,播撒志愿精神;捐献奖金,设立“优秀护士基金”,激励年轻护士不断进取。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模范护士等。

青岛日报专版〡首届青岛市“最美老干部”感人事迹

■护士奶奶——李桂美。

李桂美几十年如一日以院为家,每年坚持300多个工作日,平均每天工作超过13个小时。为让同事回家过个团圆年,她曾连续38个除夕在病房里度过,为病人洗衣做饭,陪病人一起守候新年的钟声;曾收治照料20多位外籍病人,被称为“中国妈妈”“国际母亲”;在传染病暴发时期,她曾创下带领8位护士收治192个病人的最高纪录。1993年6月16日,李桂美被授予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南丁格尔奖”。

1994年,按照国家政策李桂美已经可以光荣退休了。在常人眼里,李桂美奋斗了一生,已经头顶耀眼的光环,拥有了诸多荣誉,她的职业生涯完全可以完美地谢幕,回家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但是她没有,她说:“我离不开医院,离不开我的病人,一天不来心里就不踏实。”退休后,她毅然选择了继续回到热爱的护理岗位上、回到她日夜惦念的患者身边,她被医院聘为终身护士,每天像以前一样地上下班,不多拿一分钱工资,这一干又是25年。

2011年9月,李桂美的老伴突然去世,这个一直默默支持和理解她的人永远离开了,面对这突然的变故和打击,古稀之年的李桂美所承受的除了巨大痛苦还有无尽的愧疚。然而一周后,她又出现在医院,这也是她离开医院时间最长的一次。

获得“南丁格尔奖”的奖金是3万元人民币,对当时月工资200多元的李桂美来说,这相当于她十余年的工资。可是,李桂美将这笔奖金全部捐献给了红十字会,设立了“优秀护士基金”。2008年,市总工会为全国劳动模范发放了困难补助1.5万元,李桂美再次将这些钱捐给了红十字会用做“优秀护士基金”。

这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承诺和使命,在护理岗位一线发光发热,为护理事业培养新人。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在李桂美原所在科室成立了“李桂美护理组”,这个集危、难、险、重为一体的诊疗科室在李桂美精神的感召下,成长起了一大批优秀的护理骨干,“李桂美护理组”也多次被评为卫生系统优秀服务品牌。

半个多世纪的奉献与坚守还在继续,李桂美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白衣天使,将新时代南丁格尔精神传承和发扬下去。

吾生有涯 奉献无涯

昌德松,男,1932年出生,中共党员,莱西市院上镇教育委员会工会原主席,1991年退休。他注重家教家风建设,创办文化庭院。2008年起,先后创建六条主题鲜明的文化胡同,打造青少年道德法制教育基地。2010年创建社区家庭道德书屋,藏书4000余册,供居民免费借阅,同时建立路边书报阅读点、大型宣传专栏,打造书香社区。2013年,组建“五老”志愿者巡逻队,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

青岛日报专版〡首届青岛市“最美老干部”感人事迹

■昌德松给孩子们介绍文化胡同。

昌德松深知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注重家教家风建设,创办了一个文化庭院,在墙壁上写上励志诗词,画上励志壁画,写下励志格言。在浓厚文化气息的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下,孩子们天天在进步。当教师的女儿爱岗敬业、勇于奉献,荣获青岛市“最美教师”和青岛市“孝亲敬老、爱心飞扬”杯先进个人;儿子业余练成一手好书法,是青岛市书法协会会员,曾获“世界华人艺术家”称号。近二十年,有上千名中小学生及家长慕名前去文化庭院参观。

2008年,为了宣传奥运会,昌德松投资千余元买来水泥、涂料、颜色、笔墨等,自己动手清理粉刷,设计板块、查找资料、书写绘画,建起了“百米奥运胡同”,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十八大召开后,昌德松深受鼓舞,办起了第二条百米文化胡同,170多幅宣传画面错落有致地安排在200多米长的胡同墙面上。2017年又办起法制教育文化胡同,宣传宪法、刑法等,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处罚条例及案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2018年秋天,他成立了志愿者团队,办起了红色胡同、传统文化胡同、社区文化胡同、法德教育胡同、关爱成长胡同、时光印象胡同等六条文化胡同,每条都有特色鲜明的主题,被市有关部门确定为中小学生校外教育基地、青少年思想道德基地和法治教育基地等。

2010年,昌德松在征得老伴同意后,将对外出租每年收入近万元的两间南屋收回,办起了家庭书屋。再将自家的原有藏书拿出,又投资万元购置一批批新图书,老伴帮他打理,免费借书,还开展读书有奖活动,引导青少年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增长知识。目前,书屋藏书4000余册。十八大以来,为方便居民读书看报,还创办路边书报阅读站,方便来往群众。

昌德松是水集街道永兴街社区老干部党支部书记、老干部协会会长,兼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是一名优秀的“五老志愿者”。2013年,昌德松组建了一支由10名平均年龄70岁的退休老干部为主体的“五老志愿者”巡逻队,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每天带领老干部志愿者在沿沟河水塘边巡逻10余公里,防止孩子溺水。

2015年、2016年,他的家庭分别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两次进京受奖,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二十八载捐资助学 搭起千人希望之路

耿秋萍,女,生于1932年,原胶南县外贸公司职工,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退休后的耿秋萍与老伴儿参加原单位关心下一代工作站,开启了28年的捐资助学之路。她带动了1500多人加入了爱心团队,累计捐款150多万元,帮助100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其中她个人捐赠达10多万元,资助了50多名贫困学生。教导三个儿子加入公益队伍,共同将捐资助学事业进行到底。

青岛日报专版〡首届青岛市“最美老干部”感人事迹

■耿秋萍和她捐助过的学生照片。

1991年5月,退休后的耿秋萍与老伴儿总想再为社会做点贡献,当年5月,耿秋萍原单位外贸进出口公司成立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站,她和丈夫主动参加,从此开始了资助贫困学生之路,一干就是28年。

两位老人先后到十几处乡镇摸底,掌握贫困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并联系更多的离退休老干部出钱、出物资助贫困学生。到1995年8月,他们累计为100多名贫困学生找到了资助人,同时自己也结对资助了10多名学生。1996年5月,在原胶南市关工委、教育局等部门支持下,耿秋萍夫妇建立了全市贫困学生档案,还设计了“希望工程光荣卡”,将贫困学生的照片、基本情况填写卡上,交给资助人,作为捐资助学的荣誉证书,既确保了救助工作规范化进行,也激发了资助人的积极性。

正当臧兴望、耿秋萍夫妇捐资助学公益活动影响日益扩大、各项工作步入规范化道路的时候,1998年8月,耿秋萍被确诊身患乳腺癌,需住院治疗。但她仍挂念着资助贫困孩子的事,于是病房就成了他们捐资助学的办公室。2003年10月,臧兴望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肺纤维化疾病,徘徊在生死边缘。即便是这样,他还是没有放弃奉献爱心的行动。

住院期间,臧兴望、耿秋萍还做出了一项重要决定,他们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争取实现多年来的心愿。2004年12月21日上午,原胶南市人民医院保健楼105房间内挂起了党旗,为两位老人举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

2005年9月21日,臧兴望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终年75岁。老伴的离去,耿秋萍一下子感觉心里空落落的,自己毕竟是70多岁的人了,到底能不能将捐资助学事业进行到底呢?想想与老伴最初的约定,想想老伴临终前的嘱托,想想自己这些年来的坚守,耿秋萍擦干眼泪,独自挑起捐资助学的重担,继续为希望工程事业奔走。2012年,80岁的耿秋萍因当年手术留下后遗症,造成右手麻木,给生活带来不便,写字困难,再加上年老体弱,严重地影响了捐资助学事业,她决定将爱心接力棒交给下一代。

在母亲的影响下,三个儿子接过父母的爱心传递棒,继续为捐资助学事业做出无私的奉献,谱写着一首大爱之歌,影响带动着社会上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捐资助学的行列,为贫困学生圆梦、弘扬社会正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生心血化甘雨 赤胆忠心为人民

黄屡灿,生于1931年,中共党员,1988年退休,解放军某舰队原后勤部编余干部管理处办公室主任。退休以来,先后在机关、部队、学校、企业、社区担任了30多个公益职务。牵线搭桥结成军民共建单位150多对,参与文明巡访300多次,作报告800多场次。牵头组织七彩华龄志愿服务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多次,服务对象多达400多万人次,捐款10万余元。创办新市民民俗艺术学校,担任名誉校长,免费为孩子们上课,教授文化知识和才艺。

青岛日报专版〡首届青岛市“最美老干部”感人事迹

■市民文明巡访团采访黄屡灿。

黄屡灿退休31年来,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活跃在岛城大街小巷,为城市综合治理查缺补漏,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为社会稳定铺路搭桥,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引路指航,为驻地精神文明建设增砖添瓦。

由他牵线搭桥结成的军民共建“对子”150多对,组织和参加军警民共建活动2000多次,组织撰写总结、典型经验材料200多万字;撰写讲稿、文章300多万字,为机关、部队、学校、企业、社区做报告近900场,听众达20多万人次;接受群众来信、来电、来访10000多次,组织和参与巡访活动300多次,为军地单位和群众解决问题100多个;为扶贫解困、支援希望工程等捐款达6万多元。

黄屡灿积极参加社会治理工作,在主持巡访团日常工作的八年多的时间里,团结带领巡访团员走街串巷、明察暗访。在家里,他也经常接听市民的举报电话,接待群众来访。凡是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只要找到他,从不推辞。在担任青岛市七彩华龄志愿团团长6年多的时间里,全团先后开展各种大型志愿服务活动100多次,参与人数达6万多人次,时长约900万小时,服务对象多达400多万人次,抗洪、抗震救灾、希望工程、救助困难家庭等捐款10万余元。

2009年,黄屡灿夫妇与青岛市新市民之家联手创办了青岛市新市民民俗艺术学校,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免费为孩子们上课,教他们学习文化知识和才艺,引导他们了解青岛、热爱青岛。

近年来,黄屡灿又投身到了推进市民道德建设和困难帮扶工作之中。青岛好人文化促进会是由一些感动青岛的道德模范、市文明市民等模范人物在2014年7月组成的一个社会群体,担任会长的黄屡灿一直把关心会员的疾苦,为困难会员家庭排忧解难作为促进会开展活动的着力点,他牵手汇慈体检中心连续四年免费为全体会员体检,深得人心。

黄屡灿这种“一生心血化甘雨、赤胆忠心为人民”的行动和人格的力量,深深地感染了驻地群众,赢得了岛城广大军民的爱戴,大家说他是一位“品格至高,视党员形象大如命;心地至善,待人民利益高于天”的“活雷锋”。

“一片丹心忠于党,毕生奉献为人民”,绝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要终生躬身实践。黄屡灿时刻以此告诫自己:沿着忠于党、为人民的轨道,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老骥伏枥 志在科普

陈祖骥,男,1933年出生,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原高级实验师。1994年退休后,致力于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撰写了700余篇科普文章,举办了170多场科普讲座,听众达5万余人。通过青岛电视台《生活天天秀》《夕阳红科普大篷车》 “科普表演”等形式,推广科普工作。2016年,带着科普节目登上央视《越战越勇》栏目舞台,呼吁更多人关注、重视科普。

青岛日报专版〡首届青岛市“最美老干部”感人事迹

■陈祖骥为山东路幼儿园的小朋友进行科普讲座。

所谓的“大篷车”其实是七八个70 厘米高、50 厘米宽的纸箱,里面装着他所有的科普装备,看起来像个大大的百宝箱。2006年,陈祖骥在五四广场看到山东省科协的科普大篷车在做“科普表演”,他兴奋地发现这与自己一直在苦苦寻找的科普方式非常契合。回家后,立即着手收集材料,这些材料有捡来的废品、废弃的建筑材料,也有他自己用过的药盒、药瓶,经过他的一番设计加工,都变成了“宝贝”。

50多平米的家俨然成了他的加工车间,不到12平米的客厅成了存放科普道具的仓库,几乎都没地方下脚了。本来身体就不好的妻子,每天看着满头白发没日没夜近乎痴迷的老伴,疼恨交加,最终还是不堪其扰地气得搬出去住了四个月。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陈祖骥制成了50多件科普表演仪器,整理出50个生活小发明、小窍门和70多篇科普文章,以及一批科普影像资料,建成了一个凝聚着他大量心血的“夕阳红科普大篷车”。

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走,科学的普及也一样不是一帆风顺。当陈祖骥怀着一腔热情推介自己的科普大篷车时,因为无人了解而屡吃“闭门羹”。回想初创时期那段经历,陈祖骥说:“为了做科普,我什么办法都用了”,没有人邀请,他就到处搜集各学校负责人的电话,挨个打电话毛遂自荐,但多数情况下都遭到婉拒。有的学校打了十几次电话才联系成功,有的单位甚至在七年不间断的联系后才被邀请去做讲座。欣慰的是,经过不懈努力,“科普哥”的“科普大篷车”逐渐被社会认识和接受,且受到越来越多学校和师生的欢迎。

一次在平度师范学校与师生互动时,全场鸦雀无声,在场的每一个学生都被他的实验吸引了。到了结束的时间,学生们都还没看够,一起央求陈祖骥再“表演”一会儿。他只好把原本一小时的讲座延长到两小时。十几年来,耄耋之年的陈祖骥勤奋地执着在科普上,科普的足迹遍布青岛市区及胶州、黄岛、平度、莱西乃至潍坊等省内100多个学校、社区、城乡等,成为一名青岛市“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专家。陈祖骥还注册了公众号“夕阳红科普”,撰写科普文章700余篇。

2016年11月30日,陈祖骥走上了中央电视台《越战越勇》栏目的舞台,深情呼吁从科技和教育退下来的同志参加科普工作,尽自己的能力继续发挥余热,诠释了广大离退休老同志的精神情怀。

情系百姓心向党 宣讲台上不老松

于春山,生于1954年,中共党员,原四方区委政法委副书记,退休后担任市北区“百姓宣讲团”团长和市北区关工委“五老宣讲团”团长。1991年以来,坚持参加义务宣讲28年,累计宣讲1400多场,听众逾十万,撰写讲稿100万多字,开展公益活动达8000多个小时。2018年,他的事迹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青岛日报》、青岛电视台专题报道。

青岛日报专版〡首届青岛市“最美老干部”感人事迹

■于春山在备课。

从1991年开始第一场宣讲至今,65岁的于春山已经走过28年的宣讲路。从业余宣传到专职宣讲,于春山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用真心真情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党员群众心中。

于春山把在基层开展党的理论宣传作为己任。在担任市北区百姓宣讲团团长的7年来,他走遍了大街小巷,累计宣讲600余场,听众达6万人次,撰写专题讲稿12万余字。有熟悉他的老同事常说老于就像宣讲台上的“不老松”,腰杆坚挺、扎根基层、声如洪钟,将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

宣讲中,他从不讲生硬的大道理,而是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加上鲜活的事例,引发听众共鸣。于春山说:“要想把故事讲得感人,首先自己要先被打动。我到老党员家采访,挖掘出最鲜活的事迹,讲出来,才富有感染力。”大家都说,于春山的宣讲内容是最前沿、最精准的,只要听了他的课,就能了解到时政热点和最新政策法规。

从踏上宣讲道路开始,于春山就再没有看过电影电视剧,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充电。每天平均学习6小时,浏览十几种报刊杂志,365天如一日,就连过年都不休息。为了增加宣讲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他多次自己驾车去外地考察采访。山东孟良崮、河南焦裕禄纪念馆、河北西柏坡、陕北革命圣地延安等地都留下了他采风学习的身影。

2012年11月底,省委讲师团在济南举办党的十八大精神辅导班,正在他准备去济南学习时,他的爱人检查出患有脑瘤,需要住院手术。他感到这样的学习机会非常难得,硬是说服了妻子延迟一周住院,在将亲属陪护安排妥当后,他毅然登上去济南的列车。

于春山始终坚持手写宣讲稿,反复修改确认后再录入电脑。他将一切与宣讲相关的知识摘录在自己专门印制的“春山书稿”上,忙的时候,一天就要用光一根签字笔,被家人笑称是在“吃笔芯”。得益于手写稿件的方式,于春山的每次宣讲都能做到完全脱稿,所有的内容和故事他早已烂熟于心。

“青岛市百姓宣讲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山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一连串的荣誉承载着他的付出与奉献。他已步入花甲,仍在孜孜不倦地学习,用于春山的话说:“我生活的第一需要,那就是学习,除了对家人付出的少外,再没遗憾。”

志愿奉献当主力 扶贫助困勇当先

周怀英,生于1951年,中共党员,原即墨市人大副主任,退休后任即墨区关工委副主任、慈善总会副会长、老干部志愿者服务总队队长、诗词学会名誉会长。他带领全区1400余名老干部志愿者,开展20余次大型志愿服务活动,惠及10万余人;发动社会爱心人士筹措资金90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4700余人;开展先心病患儿专题调研,促成救助“先心病”患儿的“爱心行动”;推进诗教创先工作,开展了“诗教进校园”活动。

青岛日报专版〡首届青岛市“最美老干部”感人事迹

■周怀英为家庭困难学生颁发助学金。

在即墨,提起周怀英,凡是了解和熟悉他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他以高尚的人格和坦荡无私的胸怀赢得社会各界的尊重和信任。现年68岁的他,退休不离岗,继续发挥余热,担任即墨区关工委副主任、慈善总会副会长、老干部志愿者服务总队总队长和即墨诗词学会名誉会长,为即墨社会公益和文化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周怀英是个热心肠,退休离开工作岗位后不久便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和社会慈善事业。2014年7月,即墨成立了老干部志愿者服务总队,周怀英众望所归,被推选为总队长。周怀英说:“组织老干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既能发挥他们的余热奉献社会,还能让群众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爱,应该大力倡扬。”5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全区60支老干部志愿者服务队、121支服务分队、1450名老干部志愿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志愿服务。

周怀英在调研中了解到,由于疾病和家庭变故等种种原因,个别家庭的孩子上学困难、病残儿治疗困难,有的青少年误入歧途、违法犯罪。他主动协调有关部门,争取社会各界支持,让他们重新燃起读书成才的希望。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在校贫困学生情况,他建立了三级救助网络,对全区大、中、小学的贫困生进行了全面覆盖。目前,共动员社会爱心人士筹措资金90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4700余人。

周怀英牵头并亲自深入到各乡镇、农村和医院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少年儿童进行了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及时向区委、区政府作了专题报告。目前,全区已对204名“先心病”患儿进行了手术治疗,减免和救助费用达383万元。

有的学校学生至今还在使用十几年前、甚至是二十几年前的桌凳,严重影响学生们的正常学习。他下决心要把慈善助学作为头等大事做好,为自己的事从不求人的他,挖空心思挖掘自己的人脉资源募集善款。在周怀英和其他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下,即墨慈善总会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县级慈善组织资金募集前列,并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突出贡献(组织)奖”。

多年来,周怀英以实际行动,为社会公益事业、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即墨的文化发展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着,他以自己的“德”与“行”,为年轻一代做出了榜样,树立了典范。

金雁归巢献余热 振兴乡村增党辉

孙会发,1948年出生,中共党员,原平度市红十字会康复中心主任,2008年退休后,自主创业开办公司。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2010年离开公司,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修建道路、拆除违建、调整土地、进行土地流转,以新技术为支撑,大力发展终端型、循环型的新产业,把孙家张村从远近闻名的落后村建设成为青岛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青岛日报专版〡首届青岛市“最美老干部”感人事迹

■孙会发(左二)和村民谈心。

2008年,孙会发从平度市康复中心主任的岗位上退休,他没有闲下来,与几个朋友搭伙,创办了金冠木业公司,生活忙忙碌碌,2年时间一晃就过去了。2010年1月,同和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富军找到了他,动员他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单位的老领导也劝说他回村工作,继续发挥余热。

当时木业公司已经走上了正轨,新事业顺风顺水,儿女孝顺,家庭和睦,退休生活幸福美满。孙会发的家属和孩子听到这个消息,都不赞成。那时候,他好几天晚上睡不着觉,小时候的生活,现在村子的破败情况一幕幕浮现在了孙会发眼前。“我是农民的儿子,是共产党给了我上学、工作的机会。虽然退休了,但是作为党员不能褪色,在老少爷们需要我的时候,我应该站出来,让大家伙都过上好日子。”想明白这些,孙会发瞬间拿定了主意——回村。

当时的孙家张村管理混乱,回村之前孙会发做足了心理准备:这个工作绝对不好干。但是接手村里事务后,还是让他大吃一惊:上一届村委负债累累,光欠信用社的贷款就近50万元,困难远比孙会发回村之前想象的要大要多。思来想去,冒着公司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他将自家公司的50万元现金垫付到村公用设施建设上,又带头把自己家14间平房拆了,腾出土地修建道路。不到一年时间,全村40余处牛棚、蚕室、拖拉机屋等违章建筑全部清理干净,硬化大街小巷30余条,面积2万多平方米。2012年,陆续新建了2000平方米的村民健身广场,4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室、党员活动室和老年人活动室。

为了破解农民增收难题,孙会发把外村有种植经济作物经验的农民引进村里,进行土地流转,以新技术为支撑,大力发展终端型、循环型的新产业。2018年,成功引进新型猕猴桃栽培技术,共计栽培新型猕猴桃三万余株;将60亩土地流转给葡萄和花卉栽培项目,每亩地年收入5万余元;将20余亩土地流转给草莓种植项目,用于建设栽培大棚10余个,带领村民们富起来。

2010年以前,孙家张村是周边出了名的落后村。在孙会发与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现在的孙家张村绿树掩映、街道宽阔、各类公共设施一应俱全,村风淳朴、产业振兴,村民们的生活幸福和谐,孙家张村成为了平度市文明村庄、平度市新农村建设先进村、青岛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

Tags:青岛,日报,专版,首届,青岛市,最美老干部,感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