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为什么民国的军阀叫“北洋军阀”?

为什么民国的军阀叫“北洋军阀”?

2020-11-18 16:31阅读(59)

为什么民国的军阀叫“北洋军阀”?:“洋”,本指海的中心,是海洋的主体,清朝末年时代指外国,洋人就是外国人,洋布,洋火,洋油,洋伞等等指的是外国东西。南

1

“洋”,本指海的中心,是海洋的主体,清朝末年时代指外国,洋人就是外国人,洋布,洋火,洋油,洋伞等等指的是外国东西。南洋指的是中国朝南边的国家,同理,北洋是指朝北的国家。

清朝于1861年设南洋通商大臣和三口通商大臣,南洋通商大臣简称南洋大臣,负责处理由南部方向来的国家的外交,关税,以及南部的海防和官办军事工业,三口通商大臣办公地点在天津,负责牛庄,天津,登州三地,都在北方,后改名为北洋通商大臣,简称北洋大臣,北洋大臣主要负责处理在河北,山东,辽宁地界的外交,关税及海防和军事。

甲午战争后,袁世凯就任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后来在天津小站负责组建,操练新建陆军,由于袁担任北洋大臣,所以把新建陆军又称为北洋军。

辛亥革命成功后,建立了民国政府,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所以把民国政府又叫北洋政府。

袁世凯1916年去世后,北洋政府又分化成皖系,直系,奉系,三系有自己的地盘,自己的军队,为了各自利益相互战争。

1926年国共合作开始北伐,为的就是推翻北洋政府,把北洋政府所组成的三系武装力量统统称为北洋军阀。




2

民国的军阀分为两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国民党体系中的各派军阀”——包括:蒋系军阀(蒋介石的嫡系),桂系军阀(李宗仁和白崇禧),川系军阀(刘湘、刘文辉等),晋系军阀(阎锡山),奉系军阀(张学良),西北三马,云贵等地的大小军阀!

第一个军阀时期,就是本题所说的“北洋军阀”及“北洋军阀政府”!北洋军阀的名号来历,其实并不复杂:它是由李鸿章的淮系集团,所经营运作的“北洋水师”及围绕在水师周边的各个利益单位,所组建起来的一个“系统”!

虽然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了!可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北洋的势力早己渗透进了军政各界里。再后来,属于北洋体系中的袁世凯奉旨组建了新军(北洋新军),并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逐渐形成气候。最终竟成为可以左右清廷存亡的“关键因素”!

清朝灭亡后,袁世凯及他属下的北洋体系成员,成了中国的主宰者。袁世凯死后,北洋分裂混战,形成了直、奉、皖三大系,彼此争夺中央政府所控制权!直到后来被“南方革命党”的北伐军给消灭掉!“北洋军阀”这个曾经的辉煌,才成了历史上的一个名词!

3

作者:民国史学者、专栏作家王凯

纠正题目中的一个错误,民国的军阀并不都叫北洋军阀,而是民国初年袁世凯及其属下的一些军阀史称北洋军阀。北洋军阀范围要小于民国军阀,是民国军阀中的一部分。

北洋本是一个地名,指的是今江苏省以北的山东、辽宁等沿海省份;与北洋相对应的是南洋,指的是江苏以南的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清朝末年,清廷分别设立北洋通商大臣和南洋通商大臣,主管两地的通商、海关、税务、兵工等具体事务。后来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任,南洋大臣由两广总督兼任。

晚清时期,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因袁世凯部归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统领,兼之袁氏后来也担任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其所练新军便被称为北洋军。民国成立后,袁世凯担任了北京政府大总统,其领导下的北洋军阀集团取得了中国的领导权,所以袁世凯及其手下主导的政府史称北洋政府,时间是1912年至1928年,前后共计16年,这就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袁世凯小站练兵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三个派系,以冯国璋、曹锟、吴佩孚为首的一派称为直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的一派称为皖系军阀;以张作霖为首的一派称为奉系军阀。他们在袁世凯死后轮流统治中国,直到北伐胜利,北洋政府垮台。

这就是北洋军阀这个名称的由来。各位朋友如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讨论。

4

北洋军阀只是民国军阀势力之一,但是,却是民国初期各路军阀中势力最强的(没有之一)。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稀里糊涂的成功了,转眼间大半个中国宣布独立和起义,都在推翻清朝统治。貌似革命党实力很大,其实,袁世凯的北洋军绝对有实力剿灭这次起义。只是遛鸟逛街长大的摄政王载沣,指挥不动北洋军。当清廷答应袁世凯条件,让袁世凯掌握军政全权。北洋军得到袁世凯指令以后,马上全力进攻,革命党人节节败退。黄兴也被从“天上”打到了“人间”,真实水平暴露。

此时,袁世凯的野心却不再是当清朝的走狗,不想做“大清再造恩人”。他有更大的志向,而且,“起义队伍”中很多人都看好袁世凯,支持袁世凯当总统。

1912年1月22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宣布,只要袁世凯让清帝退位,孙中山就即刻辞去大总统,让你袁世凯来做大总统。

这就好办了,不就是欺负孤儿寡吗。段祺瑞带头,北洋军阀马上联名发电,要求清帝退位。大老粗们表示要”谨率全军将士不日入京,与王公部陈利害”!2月12日,清廷的隆裕太后颁布逊位诏书;3月10日,袁世凯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从此,中国进入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一直持续到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

先说北洋军阀的那些事。

北洋军阀起源于李鸿章的淮军,本源是李鸿章洋务派的继续;从1895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开始成军。1901年,袁世凯出任直隶总督兼任北洋大臣,所建军队称为“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也是因此,袁世凯手下那些军阀被称为“北洋军阀”。1912年,袁世凯当大总统以后,北洋军阀开始执政。

清朝末年,慈禧意识到边练新军的必要性。1894年。李鸿章命人在天津小站组建\"定武军\"。1895年,袁世凯接管定武军,聘用德国军官充任教习,完全依照德国营制、操典进行训练,改名为\"新建陆军\"(之后,被编为武卫军)。1901年,袁世凯以武卫右军为基础,建立“北洋新军”。1904年,清廷计划在全国建立36镇约五十万正规军。袁世凯在天津小站所练之兵,就是著名的北洋六镇,是新军中实力最强的!

辛亥革命爆发时,革命党人依靠的就是清廷在各地编练的新军。起义新军在袁世凯北洋六镇新军镇压下,节节败退。要不是袁世凯想自己当总统,武汉三镇早被全线攻破了。

1912年-1916年,从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到去世,北洋军阀控制了北方大部分省市,以及南方一部分地区。北京政府都在北洋军阀势力控制之下。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

1926年7月,革命军主导的北伐战争开始,北洋军阀走向覆灭。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听从国民政府领导,北洋军阀时代灭亡。

不过,因为袁世凯允许各省都督进行治理,都督在各省掌握了政经大权之地位,很多省市都形成了地方军阀。我们来看下,在1928年以前,除了北洋军阀以外,还有那些军阀。

第一,西南军阀:桂系、滇系、粤系、黔系、湘系、川军等等。陆荣廷是桂系军阀代表;蔡锷和唐继尧是滇系军阀代表;陈炯明,张发奎,李济深是粤系军阀代表。

第二,西北军阀:陕西有刘镇华、杨虎城;新疆有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新疆宁夏等地有各路马家军。

这些军阀身处西南和西北边陲,所以,显得没有北洋军阀那么出名。但是,西南军阀还是能人辈出的。桂军,粤军和滇军在抗战中,也都有不俗的表现。

1928年以后,国民党在形式上统一全国。军阀混战进入了国民党新军阀混战时期。

1928年,虽然国民党表面上同意全国。但是,马上因为对于新军编制问题意见不统一,国民党军阀演化成蒋、桂、冯、阎四派。国民党内的军阀矛盾,一直持续到国民党退出大陆。就是因为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严重消弱了抗日力量。内战时期,估计蒋介石自己都不清楚手下到底有多少派系,这也加速了其在内战中的迅速灭亡。

(文|勇战王聊历史)

5

“北洋军阀”之称源自北洋大臣,“北洋大臣”之称源自北洋。

“北洋”旧称今渤海、黄海一带为北洋;清末至民国时称今江苏省以北的山东、河北、辽宁等沿海各省为北洋。

北洋大臣全称北洋通商大臣,清同治九年(1870),清廷裁撤三口通商大臣,改设北洋通商大臣,加“钦差”名义,例由直隶总督兼任。北洋大臣掌管北洋洋务、海防及通商、交涉事务,凡津海、东海、山海各关政务,悉归其统辖。北洋大臣列总理衙门之下,但无直接隶属关系。

“北洋军阀”指袁世凯为首的中国封建军阀集团。

北洋军由袁世凯一手创建。

1895年12月,清廷命袁世凯在天津小站接管正在编练的“定武军”,改称“新建陆军”。新式陆军采用西方军制,使用西方武器配备与操练规程,归北洋大臣节制。

编练新军之时,颇有心机的袁世凯引用和培植了一大批私人亲信以加强对全军的控制,如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张勋等,这些人后来大都成为清末民初叱咤风云的军政要人。

小站练兵是清末新式军队发展的转折点,也是袁世凯发展之阶,奠定了其一生的事业基础。

1901年袁世凯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1902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在保定编练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自此北洋军便叫开叫响了。

至1905年,北洋六镇(师)编练成军,除第一镇系满族贵族铁良统率的旗兵外,其余五镇皆在袁世凯的控制之下,重要将领几乎都是他在小站练兵时期的亲信军官。

清政府拟在全国编练36镇新军,实际上,在辛亥革命前夕,只编练了14镇、18混成协(旅)、4标(团)又1禁卫军。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成为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培植亲信掌握嫡系北洋军,形成控制中央和地方政权的军事集团。

1916年6月,袁世凯逝世,北洋集团大一统的局面结束,开始了群雄纷起、兵连祸结的军阀割据年代。北洋军阀内部分裂为直、皖两大派系,而奉系亦在东北迅速崛起,各地大小军阀割据一方。

三大系北洋军阀主要首领先后有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等。各系军阀争权夺利,不断发生混战。

1926年4月,皖系段祺瑞被冯玉祥驱逐下台。7月,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1927年直系军阀被国民革命军消灭。1928年,国民革命军再次北伐,奉系军阀张作霖战败,撤出北京退回东北,奉系政府垮台。

自此,历时17年的北洋军阀统治结束;北洋军的一些余部被并入国民党军队,北洋军阀覆灭。

6

要知道当年的军阀为啥叫“北洋军阀”,得先了解“北洋”是怎么来的。

看到“北洋”两个字,有人可能会想到“北洋海军”,其实“北洋”的源头,比“北洋舰队”还要早20多年。

1861年1月,清政府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下设三口通商大臣及南洋通商大臣,其中“三口通商大臣驻”驻天津,管理天津、牛庄、登州三口通商事务。后来,“三口通商大臣”的权力因为一个重大事件得到扩张——天津教案。这个案子引发列强不满,清廷认为之所以出这个事情,是因为三口通商大臣没有地方管辖权,(归总督)。为此,清廷干脆让直隶总督和三口通商大臣合二为一,由一人兼任,称“北洋通商大臣”,也叫“北洋大臣”。

这,就是“北洋”这个词的来历。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管理河北(直隶)、山东、辽宁(奉天)三省通商、洋务、外交、海防、关税、官办工商业等事务,权力非常大。最有名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当然是李鸿章,长期霸占这个位置,北洋海军和淮军都是其政治资本。后来,李鸿章因为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卖国条约,遭国内强烈声讨下台。其后,荣禄和袁世凯都做过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李鸿章执掌北洋多年,期间北洋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这个集团里,有军人、商人、政客、工厂,形成相当规模。由于,后来李鸿章还负责外交,北洋集团甚至对外交也有一定的染指。

李鸿章死后,袁世凯接手了他的政治遗产,成为新一代北洋领袖。相比老旧的李鸿章,袁世凯没有那么守旧,野心更大,北洋集团在他手里得到更大发展。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无力平息叛乱,把希望寄托在北洋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这给了袁世凯机会,乘机夺取了爱新觉罗的江山。这是北洋最高光的时刻。

可惜,袁世凯称帝不成,郁郁而终。随后,北洋分裂成三部分,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直、奉、皖三派。三派都以武力和地盘为恃,“北洋集团”开始真正演变成“北洋军阀”。其中,直、皖两系算是北洋的嫡系,相当于亲儿子,奉系只能算是庶出,最多是干儿子。原因很简单,直、皖两派的当家人冯国璋和段祺瑞是“北洋三杰”,也是袁世凯手下并列的两大将,奉系的张作霖则不在北洋核心系统中。后来,皖系军阀段祺瑞在直皖大战中失败,皖系第一个退出历史舞台。

后来出现的孙传芳和冯玉祥等人,都是北洋的传承。一直到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开始北伐,连续击败直、奉两派军阀,后者要么被击败,要么投降。1928年12月29日,奉系少帅张学良宣布易帜,归顺中央,北洋军阀濒临灭亡。1929年7月,四川军阀刘存厚最后一个易帜,归顺中央。至此,北洋军阀彻底告别历史舞台。

参考资料:

1.苏全有:《袁世凯传》

2.杨天宏:《政党建置与民国政制走向》

3.陈钦:《北洋大时代》

“许述工作室”核心成员查佳峰主答

7

首先更正一点,民国的军阀并不都称作北洋军阀,只有以袁世凯及继承者为首领的这个军阀才叫北洋军阀。

至于为什么叫北洋军阀,前边几位都用不少的篇幅介绍了北洋大臣,并言因此而有的这一称。当然这么说没错,然而我要说的是,北洋军阀这个北洋与洋务运动那个北洋没有太大的关系,甚至和北洋大臣也没有多大的关系。

不是说丝毫没关系,还是有点关系,有那么一丁丁点的关系。这一丁丁点的关系,就是后者借用了前者的名字,不过而已。

在清末,直隶总督同时又兼任着北洋大臣,所以当时也有“北洋总督”的俗称。就因为这个,大概是当时追时髦的原因,由这个“北洋总督”辖下的直隶省,许多事物都动不动就冠以北洋二字,像什么北洋画报呀、北洋饭店呀、北洋大学呀等等。到了袁世凯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时,跟这股风一样,由他这个“北洋总督”操练的新式陆军,就像那些个冠名北洋的画报、饭店、大学一样,也被约定俗成地冠以北洋二字,北洋新军就是这么来的。

需要注意的是,北洋大学、北洋饭店以及北洋新军所冠名的这个北洋,与最初三口通商的北洋大臣所说的那个北洋已经从词意上发生了改变,后来的北洋不过是借用了原来的北洋的名字而已。

进入民国后,袁世凯当了大总统,由他一手缔造的北洋新军发展壮大,于是就成为北洋军阀。这就是之所以称作北洋军阀的来由。

与此相对应的,因为两江总督兼任着南洋大臣,而南洋大臣驻于江苏,所以江苏的许多事物也习惯冠以南洋之名,江苏新军也就被世人俗称作南洋新军,只是因为南洋新军没有像北洋新军那样座大,影响不大,不太为今人所周知。同样的道理,这个南洋新军,也是仅仅借用了南洋的名字而已,除了名字,与南洋大臣那个南洋也是全无任何的关系。

8

所谓北洋,一定是与当年的北洋运动有关。

在大清朝摇摇欲坠的时候,奉天(今辽宁省)、直隶(今河北省)、山东,这几个围着北京城不远的地区通称为北洋,当时负责这个区域无论是跨国贸易也好,还是外交斡旋也罢的大臣官员们,通通叫做北洋大臣。当时有一位重臣,名叫袁世凯,他官居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所以,在他麾下的那部分军队,被称为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民间就将以袁世凯为首的军阀集团称为北洋军阀。

(图:袁世凯)

北洋军阀并没有支撑多久,随着袁世凯,皇帝梦断、命丧黄泉,北洋军阀也在外国帝国主义的收买下,开始四分五裂。

其中较大的有三个派别,一是以冯国璋,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阀,他们主张投靠英美帝国主义;二是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他们与日本帝国主义走得更近;最后一个是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

(图:吴佩孚)

三大军阀并非完全鼎足而立,而是各自风光了一段时期,最早是皖系军阀,时间大约在1916年6月至1920年7月;直系军阀紧随其后,时间大约在1920年7月至1924年10月;最后是奉系军阀,大约在1924年10月至1928年12月。

(图:张作霖)

9

首先说明一点,并不是所有的军阀都叫“北洋军阀”。“北洋军阀”脱胎于袁世凯的北洋新军,袁世凯死后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够统领北洋新军,北洋六镇官兵也就形成了割据势力。

我在前面的回答中回答过袁世凯北洋新军的形成过程,这里就不再赘述。重点说一下北洋军阀的形成和破灭过程。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事实上分裂成直系、奉系、皖系三大军阀,虽然名义上都属于北洋政府,但相互之间攻杀不断事实上已经形成军阀割据。从1916年袁世凯去世,到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誓师北伐,整整十年间北洋军阀之间、北洋军阀与地方军阀之间发生大小战役无数。各军阀背后都有外国势力扶植,有的军阀实际上成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言人。像日本就同时扶植奉系和皖系两大军阀

1926年国民政府誓师北伐,直系和皖系军阀相继被消灭,东北张学良在1928年宣布易帜。从此北洋军阀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但北洋军阀中很多将领继续在国民革命军中存在,相互之间的历史恩怨也依旧存在。以至于1928年国民政府只是名义上统一了全国,各军阀内部依然是水泼不进,这也给国民党军队派系林立埋下祸根。

虽然只是名义上的统一,但统一的中国所迸发出来的强大发展势头依旧是一个奇迹,1927到1937年间在历史上被称为国民经济的黄金十年。可见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10

民国军阀并不都叫“北洋军阀”,民国时期整个都是军阀混战时期,各军阀你来我往,打得热火朝天,中间混杂外敌入侵和党派内战等等。

民国时期往往被分为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党新军阀时期两个时期。但即便是前者,也不是所有军阀都是北洋军阀,还有桂系、滇系这些地方军阀。

那么怎样的军阀才是北洋军阀?从军阀的基础——军队来看,北洋军阀源自北洋新军。至于为什么要叫北洋,跟袁世凯有必然联系。

北洋原本是地理概念,最早出现在宋朝,主要指黄海、渤海区域,指的是海。在晚清时期,这一概念扩大到陆地,以上海吴淞口为界,长江以北的沿海省份均为北洋,包括山东、直隶和奉天(今辽宁)等口岸;长江以南沿海各省则为南洋,包括浙江、福建等省。

1861年,清政府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三口通商大臣及五口通商大臣,负责处理对外通商和外交等事务。三口通商大臣驻天津,管理牛庄、天津、登州三口通商事务;五口通商大臣驻上海,管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通商事务。

开始这俩大臣都是专职,后来改成了北洋通商大臣和南洋通商大臣,分别简称为北洋大臣和南洋大臣,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任,南洋大臣由两江总督兼任。

因为北洋大臣管理直隶、山东、奉天(今辽宁)三省通商、洋务等事务,北洋的概念由此扩大到陆地。

第一任北洋大臣是李鸿章,他在28年的任期中,专办清政府外交、兴办北洋海陆军、筹办轮船、电报、煤铁、纺织等企业,使得北洋大臣地位不断提高,职权不断扩大,势力远远超过平级的南洋大臣。

而最后一位北洋大臣就是众所周知的袁世凯。李鸿章和袁世凯,几乎包办了所有跟北洋有关的事物,北洋水师、北洋军阀、北洋政府、北洋大学、北洋新军等等,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清末朝廷编练新军,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练出来的就是北洋新军,即北洋军阀的前身。其后清政府在地方上也展开编练新军,这些新军,就是辛亥革命的主要武装力量,也是后来北洋军阀时期地方军阀的前身。

从1912年到1928年东北易帜,地方军阀大多换了一拨,北洋军阀更是飞灰烟灭,国民党名义上统一全国,但国民党内部仍然存在李宗仁、阎锡山、张学良等等军阀,这就是国民党新军阀时期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