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为什么有些人看不上当代艺术?

为什么有些人看不上当代艺术?

2020-11-09 17:20阅读(60)

为什么有些人看不上当代艺术?:关于什么是当代艺术?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定义。有的人认为,是明显区别于传统艺术手法,用当代超前的艺术思维:-

1

关于什么是当代艺术?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定义。

有的人认为,是明显区别于传统艺术手法,用当代超前的艺术思维创作出来的艺术,可以称作当代艺术。



一部分人认为,是用当代各种材料,包括新颜料,金属,木头,塑料,土,甚至工业废品等物品创作的艺术,称为当代艺术。

由此可见,当代艺术是强烈反对传统的,以颠覆传统艺术为乐趣。至于艺术家要在艺术中表达什么,如果评论家和艺术家本人不作解释和说明,作为观者,根本难以揣摩清楚。



就像法国现代艺术家杜尚(1887年——1968年)在1917年,从商店买回来一个小便池,然后在便池上签上自己大名,要求匿名在当时纽约一个先锋艺术展上展出。

展出时,没有人能看懂这件艺术品要表达什么思想寓意。直到几十年后,评论家似乎恍然大悟。



他们认为这件便池艺术品是对艺术发出的一系列质问,并给出如下解释:艺术是与生活进行平等对话的产物。若小便池被认为是艺术,那么还有什么不是艺术?若什么都可以成为艺术,那么什么也就是艺术。若什么都是艺术,就说明什么也不是艺术。若什么都不是艺术,那就只剩下对艺术本身的质问。



如果以上这些话成立,也许能成为人们解读当代艺术困惑的根据。

但恰恰是,即使一些专业素养不是那么深厚的评论家,也未必能把艺术的本质想得这么透彻,指望普通大众来思考这么复杂的问题,根本不现实。



当代艺术由于表达的思想太过于抽象化和哲学化,普通大众由于文化素养的缘故,根本难以领略其中奥秘。让当代艺术变成了曲高和寡的产物,越来越难接地气。

普通大众喜欢的是那些能看得懂,能感受到心灵感动的艺术,面对云里雾里的当代艺术,普通大众肯定欣赏不了。无法欣赏,当然就不喜欢了。

2

与其说是“看不上”,不如说是“看不懂”。观众不理解艺术作品的含义、不理解艺术家想要表达的内容,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在面对表现手法明显有别于传统艺术、重在表现主观情感的当代艺术(Contemporary Art)的时候更是如此。即使观众能够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但仍然会继续追问: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创作?这一作品的价值在哪里?这实际上是在向艺术品的价值提问。当代艺术作品的价值更加难以界定,这也是导致观众不易理解的原因。


举个例子进行比较吧,下面两个作品分别是米罗的《掷铁饼者》杜尚的《泉》。即使是对米罗一无所知的观众,在看到《掷铁饼者》的时候也会被它所展现的强烈动感和完美的人体造型所深深震撼、能比较清楚地认识到它的艺术价值;《泉》则完全不同,绝大多数观众会想,这不过是一个带有艺术家签名的、可批量生产的工业品罢了,究竟有何艺术价值可言?--显然,健美运动员比小便池更有美感、更容易使观众产生共识,自然也易获得观众的认同。总之,观众潜意识里会更容易接受具象化的传统艺术、而非抽象化的当代艺术,在不能理解当代艺术表达的情况下,自然会产生轻视甚至鄙视当代艺术的观念。

杜尚在给他的好友汉斯·李希特(Hans Richter)的信里解释了《泉》的创作初衷:

“当我发现‘现成品(Ready-made)’的时候,我是想通过它来减弱人们对美学的吹捧。但是新达达主义者想在‘现成品’中寻求美学价值。我就把‘晾瓶架’和‘小便池’抛出来刺激他们,结果没想到他们真地欣赏它们的‘美感’。”

作为虚无主义者,杜尚只是借助这种戏谑式的创作讽刺了当时的艺术机构和艺术评论,完全是个人主观情感的宣泄和对传统的颠覆。而这正是当代艺术难以被人理解的原因所在——它的内容过于抽象化、它的形式过于夸张化,过于重视个人情感的表达而非对现实事物的重现。按照杜尚的这套理念,很多传统艺术品实际上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不过,很多艺术家并不是像杜尚那样的虚无主义者,因为后世的艺术家或多或少都有着自己的价值观,也有意识地通过艺术作品传递着自己的社会、文化乃至宗教观念,即使是毕加索和达利这样以抽象创作著称的画家也是如此,他们也密切关注现实,创作过有着明显反战意味的《格尔尼卡》《内战的预感》

面对较为混乱的当代艺术,观众可以从自身入手,通过体验作品本身和了解艺术家本人去看懂他(她)们的作品。面对当代艺术作品,首先需要身体接触。因为当代艺术中有很多行为,声音,空间作品,需要观众在空间与时间中去与其当面接触。如果仅在手机或电脑上看看作品的图片,无法看懂就再也正常不过了。接着是理解阶段,这包括对作品表现形式的认识和对艺术家创作背景和过程的认识。虽然观众对艺术品的理解可以独立于艺术家之外,但毕竟艺术作品源自艺术家,他们的经历对作品有直接的影响。若对艺术家的经历有所了解,无疑有助于看懂他们的作品(这对于欣赏传统艺术同样适用)。

3

如果你了解当代艺术和整个艺术史,你就会问为什么当代艺术会发展是这样,当代艺术很不“艺术”。

我是一人。艺术、文学、哲学并不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就会越来越好。艺术不是科学,不会是一直进步。

当代艺术到底是什么,当代这些艺术为什么会有人喜欢。

当代艺术,只有行为,没有艺术。

当代艺术,往往只表现个人的意志和情绪,其他什么都没有。

我对当代艺术家们的一些行为,一些作品,感到非常的难受和无奈。有时候看到这些艺术家,只能苦笑。

“艺术”不说是多么高雅,需要多么高的天赋,需要多么高的审美,需要多少的练习,现在有些“艺术”,实在是太糟蹋艺术了。

为什么当代艺术中的“艺术”,这么不惧艺术性,牛鬼蛇神都来。

前段时间,我们国内有个用注射器写字的“大师”。

徇私一下,我个人是非常喜欢书法的,非常不同意书法加上,书法艺术。因为书法就是好书法,而且说书法艺术的都是像这样都不是写字的“书法大师”。

当然还有绘画,有些神奇的当代绘画,有些神奇的备受推崇的当代绘画。

这幅四个光头的油画是我们中国人画的,在2007年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2007年11月14,拍出4073000美元,当时汇率计算大概3180万人民币。

我们中国当代的艺术,喜欢提自己是当代艺术的,基本上都是上面那样的,不是怪就是丑,要不就是又丑又怪。

可能觉得我对我们中国太严苛了,其实我们现代很多人“艺术家”是受到了西方当代艺术界的影响。

不止是中国,整个世界当代艺术都不“艺术”

自从著名当代艺术家,杜尚先生,将《泉》这个作品展出后。当代艺术就不知道怎么玩了。

杜尚于1917年,把一个小便池搬到展览。

就是这个小便池,很多艺术评论家把这个“小便池”称为20世纪艺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虽然艺术可能不高尚,但是如果把“小便池”当成里程碑。很多人会觉得艺术是皇帝的新装,假的徒有虚名的,随便怎么折腾都不要紧。

上图是一只一幅画能卖到13000元人民币的猪,这只猪已经卖出40多张画,一共20万人民币左右。就在我们现在的地球上,正在发生的事情。

西方世界各种奇奇怪怪的艺术,已经折腾了100年,当代艺术是什么,俨然是一个笑话。我们中国还只是近些年才开始折腾,估计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糟蹋艺术。

一人有感

看到现在一些丑怪的“艺术家们”,我都会想到安迪沃霍尔:在未来,每个人都可以成名15分钟!

安迪沃霍尔生于1928年8月6日,死于1987年2月22日。他说的话一点不夸张,真的就是现实。人人都有成名的机会,更夸张的事,15秒就能让一个人成名,不只是成名15分钟。

很多想要通过“艺术”成名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大江南北,各种职业,他们可能什么都没学过就投身艺术中,折腾艺术糟蹋艺术,想要成名,哎。

当代有一些人,他们还是站在很多艺术大师的肩膀上学习和研究,发展艺术的。只不过还没有形成“当代艺术”。我们要相信这些人,有这么一群人在。

以我仅有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

4

当代艺术是进行时,其迟效性显现还需要在未来才能够做出客观与系统的评价。

就目前而言存在诸多争议也是情理中的必然,架上绘画、芭蕾舞剧、严肃文学、殿堂音乐已成昨日黄花,行将凋敝。艺术以死,由艺术精英们所发起的运动亲手阉割了艺术仅存的概念。所有艺术形式带来的审美经验皆为虚无,各自的语言特点都是画蛇添足。

很多国内的理论家将世界当代艺术的基本倾向嫁接在中国哲思、文化和艺术中去解析乍看上去没有违和感,实则是茅台瓶子装威士忌不伦不类。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还没有整明白也没有欣赏够经典艺术的普罗大众突然一头雾水彻底蒙圈了。这可不是一些人而是绝大数人,即便自小在艺术的窝里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自诩为激进主义的昏鸦本鸟也是大跌眼镜!至少例如在橱窗里行床笫之欢和自残的行为艺术本鸟儿实在是理解不了呢。

其背后的文本释义倒是有些道理,西方艺术绕了一大圈回到了中国高度世俗化和实用化的艺术实践中了。关键是这种拧巴的姿势所表达的潜台词是我们还没自然完成发育过程就要面对一个成年人,他还语重心长地说:儿童才是真的好!

一方面我们乐此不疲地享受着当代艺术普适和普慧大众所带来的种种便宜,网络上小视频自媒体玩的很嗨,衣食住行DIY不亦乐乎。另方面对当代艺术视若猛虎,甚至拿出不惜决一死战的恨意来口诛笔伐之。其实深究起来艺术观念也深深地改变了这个世界,无论你喜欢与否,理解与否。

当代艺术走的太快,快速消匿与整合了所有艺术形式的边界,多元还没有消化掉又来了混沌艺术。幸亏浅读了《周易》和《道德经》有了点感受,却发现貌合神离根本大相径庭。

只有一点昏鸦是能够肯定的,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大地艺术、新媒体艺术、混沌艺术等当代艺术是实际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和现象,他者和同者的二元对立正在弥合,艺术与非艺术的界定逐渐重叠。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没有艺术家只有艺术需求……如果你愿意,放下执念,立地成艺术家!

昏鸦畅想未来的艺术肯定会有很多新的艺术形式诞生,那将是真正脑洞大开的时代,好了,此话题再继续下去精神要出现问题了,就此别过咱们回见喽……。

5

这是个问题,有些人觉得看不上就看不上,当代艺术还看不上你呢。看不上不行,看不上就是有问题。这是客观的态度。看不上是不喜欢,是不接受,这是个确定的看法,是清晰的。为什么看不上呢?

记得最近上海搞一个当代艺术的,在一条街上展现当代艺术作品,耗时耗力耗资金,结果是老百姓看不上,然后,被拆除了。

好像艺术家们觉得有些委屈。如果觉得拆得好,提醒了艺术家,就是好事,如果不理解,难以理解,还会坚持老百姓不喜欢的当代艺术创作,那就不可救药了。

我想,这里说的有些人不喜欢当代艺术,指的是老百姓。老百姓是谁?老百姓可是了不起,他们是艺术是否好坏的鉴定者,他们是艺术服务的对象啊。

但是,老百姓的看法重要吗,我看很多人不以为然,甚至觉得看不上当代艺术的人都是有问题的人。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是智慧。艺术不能离开老百姓存在,老百姓的鉴定是真理性的,是不客气的,是有标准的,他们的标准就是真善美智慧,这个老百姓是民族智慧精神的集大成者。所以要放下架子,放下架子的艺术家才是真正的艺术家,放下架子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小聪明的作品,投机的,脑筋急转弯的,包装的,稀奇古怪的想法产生出来的作品都是愚蠢的,人们不会认为你叫自己艺术家就会崇拜你,说你好,喜欢你,叫什么没用,所谓冷暖自知,好坏的标准都在老百姓的心中。

我不是否定当代艺术,我否定的是伪的,假的当代艺术。真的当代艺术人们喜欢,人们看的上。

我的拟象油画艺术创作从开始就是老百姓的想法,新家需要一幅画,但是哪里也买不到,只好自己画了。画的标准是真善美智慧。画的尺寸是小画,方便家里挂。每一幅都不同,不是满足我,而是满足不同人的喜好。我的作品标准是:

成熟的作品饱满而精巧、厚实而聪颖、结实而柔美、有力而内敛、朴实而华贵、高尚而谦虚、坚韧顽强而不固执、含蓄而不晦涩、美丽而不造作、大而不空、小能见大、和谐而迟缓、动而有静、静而有动、妩媚而不腻、张扬而可控、理性而自然、粗中见精细、见惊喜、细中见宏大,见志向、无意识而意识,大智而智,不完美见完美。

内容不拘形式,形式也是内容。近看见远,远看见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时间中变幻,空间中转化,是时间与空间的交叠互生。明亮光线下见明亮所见,暗淡光线下见神秘之光;它启智、启心、启能。它唤智、唤勇、唤情、唤爱、唤善、唤真;它随着人生长而生长,随着人喜而喜,随着人智而智;它生命力超强,不畏风暴,不畏艰险,不怕挑战,是心灵忠诚的陪伴,是生活的良师益友,是生命的护卫,是生命的信仰,是生命的图腾,是生命的脊梁,是生命的担当。

最后说:艺术是成熟人做的事情,不成熟驾驭不了艺术,不成熟的作品害人害己,不成熟的创作之路潜伏着各种危机。老百姓的不同观点是一个很好的提醒,也是在敲一个警钟,提醒那些所谓的艺术家不要执迷不悟。

6

要回答为什么有人看不上当代艺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contemporary art)这个命名,其实是基于一个艺术史的命名系统,而产生的。而且这个艺术史,还仅仅只是西方文明的艺术史。

严格意义上,中华文明是有绘画雕塑却没有“艺术”这个提法的,“艺术”这个汉语词汇其实是个外来词,来自日本。因此,既然中华文明本来没有“艺术”一说,那么也就不存在自古以来的艺术学,那么必然也就没有“艺术史”学。

因此,谈到艺术史,则必然是以西方文明的艺术史发展线索为主要参照。

那么,基于西方艺术史的“当代艺术”,其上一个史学命名是什么呢?其实应该是“后现代艺术”(post-modern art)。“后现代艺术”的上一个史学命名,就是“现代艺术”(modern art)。只有搞清楚这三个命名的史学意义上的时间关系和上下文关系(也就是常说的文本关系:史学研究的文本关系),我们才能够谈论“当代艺术”这个话题,并且就此讨论喜欢还是看不上。

因为我们无法看不上一个我们不懂的东西,这种“看不上”属于心理健康范畴的事物,在关于艺术的讨论里,就无法讨论了。

如果有人看不上中国的“当代艺术”,或许是因为实际上中国至今并没有普遍存在的当代艺术

为什么说中国至今并没有普遍存在的当代艺术?这就要从中国有没有现代艺术开始说起了。

1989年,中国美术馆搞了一个《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今天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圈的名家,许多人都参与过《中国现代艺术大展》。

这个大展在当年几乎轰动了全世界。倒不是因为这个展览对西方文明的艺术史造成了什么冲击,或者有什么具有世界艺术史级别的重大作品。这个大展之所以轰动全球,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展览,对于刚刚改革开放的保守的中国来说,无异于一个文化的震撼弹。自1979年以来,中国从一个古典农业文明大踏步地向现代文明转变,大力拥抱西方现代文明的一切文化:现代艺术、摇滚乐、先锋文学、迪斯科、霹雳舞……。可以说整个社会忽然受到全新的精神冲击,一点也不为过。

普通人在这样的冲击下,说目不暇接都算客气的,绝大多数人在这种异域文化的扑面而来的气势下,目瞪口呆,甚至顶礼膜拜。这种社会精神忽然的巨变,让一部分人通过中西方文化的精神代差,获得了功成名就的机会,而另一部分人,则迷失在这种精神代差的巨大震撼里不能自拔。



这样,就可以搞明白,为什么后来的人们,普遍都以追求异域文化为风尚,不过依旧是迷恋精神代差所造成的震撼效果。随着中国全面融入全球化,这样的精神代差领域和机会越来越少,至今可以说几乎抹平了。

然而,中国的所谓当代艺术,却绝大部分都只是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并非西方文化意义上的当代艺术。

89大展之后,中国艺术家开始走向国际舞台和市场,在诸如威尼斯双年展上亮相,并带来巨大的国内经济效应。

这个经济效应,其实是大于艺术效应的。人们在这个巨大经济效应的刺激下,开始有意识地将自己区别于传统文化与艺术,形成另一套游戏规则和话语系统,也就是逐渐形成了一套全新的艺术体制机制。人们将其命名为“当代艺术”。这个命名,与西方文化意义上“当代艺术”命名,有着天然区别。

当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其实所有的参展作品,都是西方艺术史的“后现代”意义上的。

观念、装置、行为艺术等等作品,是《89'中国现代艺术大展》的主体,这已经不是现代艺术了,但也还没有抵达当代艺术的艺术史的文本界线。

从约瑟夫·博伊斯开始的后现代艺术,是对架上绘画的精神反对

约瑟夫·博伊斯,这位被鞑靼人拯救了的二战德国航空兵,可以说是后现代主义的旗帜。也正是从博伊斯开始,行为艺术、装置艺术才真正被人接受。杜尚的《泉》,以及自行车轮等等,只能说是现成品艺术,它的目的在于否定艺术家对造型创造的权威性,杜尚的创作,只是让工业品脱离使用的语境,进入艺术观察的语境。而博伊斯,则在艺术的语境里,重新投入精神性。

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的89'现代大展之后,中国的艺术家们一直在博伊斯起头的艺术路线上行走,而并没有背叛博伊斯。

既然没有背叛博伊斯,也就没有背叛博伊斯所代表的后现代转向。而西方文化意义上当代艺术,其实已经对博伊斯产生了深刻的背叛。

这个背叛是建立在自动化工业与全球化基础上的。当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业已完成反思之后,当代艺术,是对人工智能时代,对全球化时代的深刻介入。

而博伊斯、白南准、安迪·沃霍尔、约翰·凯奇……等等所代表的时代,其实对于西方当代艺术时代来说,已经古典化了。

但中国所谓的“当代”艺术家们,还远远不能理解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观念艺术、乃至架上艺术的语法重构,都业已失去了精神效用。它们只在局部文化的错层里,还有一点普及教育式的意义。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有人以这个出发点,而看不上中国的所谓当代艺术,是非常高级的。因为,它们的确还称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当代艺术,更不要说具有先锋性了。y

7

艺术在当今社会本来就属于小众。

当代艺术风格多样,大多数都是跟随西方风潮随波逐流,也有中西合璧的作品经常出现。大众眼花缭乱,出现了审美疲劳,不喜欢当代艺术也就不奇怪了。

8

关于看不上当代艺术的问题,就得先了解一下西方艺术史。西方的艺术蒙芽,跟东方一样,也是原始人美在山洞石壁上开始的。从起源到最初的一些阶段,东西方艺术都还是依附于神话宗教和文学,到后面逐渐分野,西方艺术中的雕塑和绘画开始趋向于形体,块面,结构,光,色等县体物理现象的研究和表现,面中国绘画和雕塑始终注重线条的提炼、神态的表现、意境的营造,同时又始终贯穿着文学、哲学、史学、宗教、书法等内涵,不断的随着时代的变化继承和沿续着文化的源流,始终保持着中华艺术的独特魅力和难以超越的境界。

反观西方艺术,吸收现代科技的新成果,为了新奇而不断否定前人,文化复兴时期从宗教、文学题材中解放出来,开始表现真实的人和客观世界,再到个人的情绪表达和渲泄,最终走向虚无的图案、符号,缺少相应的文化内涵,只注重着某种灵感和奇思妙想,看重于某种观念的表达,缺少高度、深度、难度等功力的积累、技巧的提练,在乎于一些偶然性,容易被人抄袭,所以他们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

9

当代艺术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乱,乱糟糟,一切什么审美方面的规律都被打破了,变得无迹可寻,无所适从,一切标准都是飘忽不定孱弱无力,观众与作者变得也没有了界限,颠覆本身就被颠覆,我们能看到的就是复制与变异,著名的作品因为有资本与传媒的深度介入而得到传播,不管看得上与看不上它都朝着谁都无法预知的方向一路狂奔,什么是当代艺术因为变得没有了概念,而无法定义,艺术家的身份也变得更加多元,如果你不是先锋的,不是个性的,那你就是传统的,落伍的,所以安安稳稳的在古典的象牙塔里躲起来,也是一种艺术主张,就变得很珍贵了!如果你的作品具有当代性是眼下能感觉到的一种常态,混乱的风格与出位的眼花缭乱其实也真实说出了我们人类目前的样子,去看去感觉永远都是永恒的话题!自得其乐也是挺好,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