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宋朝历代皇帝认识不到开封的弊端吗?

宋朝历代皇帝认识不到开封的弊端吗?

2020-11-01 01:01阅读(60)

宋朝历代皇帝认识不到开封的弊端吗?:关中地区饱受战乱,水土流失严重,开封因其地理优势,有利于经济发展,唐朝灭亡以后,五代都没有延续唐朝在关中地区建都,

1

关中地区饱受战乱,水土流失严重,开封因其地理优势,有利于经济发展,唐朝灭亡以后,五代都没有延续唐朝在关中地区建都,而是以开封为都城。宋太祖黄袍加身建立宋朝以后,依然定都开封,当宋朝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宋太祖已经意识到开封的弊端了,但是还没有来得及解决就去世了。后世之君或许也能认识到开封的弊端,但是他们都是守成之君和亡国之君的底子,没有魄力和能力可以去解决这个问题。

一、开封的地理劣势

开封处于河南东部,中原腹地,一马平川,到哪里都很方便,这样的地方作为都城,经济发展肯定是极好的,但是不利于军事防护体系构建,无险可守,只能依靠大量军队全方位防护。本来只要定都开封的国家一直强大的话,坏处反而会是好处,军队出动效率高,能够快速打击敌人,但是偏偏宋朝在统一各国后面对的是强大的草原帝国——契丹。契丹人拥有草原人的狼性,时刻在盯着中原这片肥肉,但是有燕赵一带天然屏障的存在,还做不到想来就来,正愁吃不到肉,后晋石敬塘为了当上儿皇帝,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自此中原大门彻底向契丹敞开,居高临下、虎视眈眈。宋朝虽然对其他割据政权拥有地利优势,但是对于契丹而言就有点够呛了,宋朝没有了燕云,也就无法打造强大的骑兵军团,只能靠步兵来对抗契丹的草原骑兵,追又追不上,跑又跑不掉,一副被动挨打的局面,开封就很不占优势了,靠步兵对抗骑兵,最好的办法就是依天险而守,偏偏开封是一马平川!

二、宋朝皇帝对开封的认识

宋太祖是马上得天下,对于山川地理形势还是很有眼光的,在他基本完成统一之后就琢磨迁都到洛阳,但是一直被他的弟弟赵匡义和京都贵族们阻拦,宋太祖看着大家反对太过激烈,也就缓了下来,想着一步一步来,就像他的杯酒释兵权一样,用最稳妥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可惜天不假年,还没有来得及迁都宋太祖就暴病而亡了。其弟弟赵匡义继位,赵匡义同样是跟着自己哥哥打过天下的,对于开封的问题也有自己的想法,之前反对,更多的是考虑自己要多方位争取贵族们的支持,只能和他们的利益站在一条线上。他当了皇帝之后就不一样了,一心收复燕云十六州,改变开封这种战略劣势,可惜能力有限,两次举国之力的北伐都功败垂成,后面就开始求和平。到了赵匡义的儿子继位以后来了个檀渊之盟,通过岁币进贡的形式换取和平,从而让开封的劣势得以隐藏,加上开封经济越来越繁荣,一旦迁都,各方面牵扯太多,非大有为之君不可为。像宋徽宗这样的皇帝画一下画,写一下字还行,你让他去做这样的事情,首先他就没这个魄力,还不谈能力,果然,金国瞧他比较好欺负,马上派大军而来,上演了一场靖康之耻。

结语:北宋这些皇帝所经历的和所受的教育,都足以让他们看出开封的弊端,但是要么命运不佳,要么有心无力,要么贪欲享乐,最终开封被金国所占,北宋灭亡都没有解决开封这个弊端的问题。

感谢大家阅读,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2

开封位于河南东部,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开封周边地势平坦,周边没有险要的大山,也没有险要的地势。北部的黄河,算是开封的一道屏障。

开封周边无大山,而且没有险要的关塞,只有一条黄河而且经常泛滥。从防御的角度来看,开封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都城选址。开封周边都是平原,非常有利于骑兵施展长处。

后面的事实证明,开封确实容易受到攻击。辽国南下打到澶州的时候,整个东京都被震动。后来金军南下的时候,开封也直接暴露在金军的兵锋之下。北宋打败了金军的进攻之后,金军没过多久便又可以包围开封。

开封的防守条件如此差,难道北宋的历代皇帝没有看出来吗?北宋皇帝自然已经看出了开封的弊端,但是北宋皇帝又没有办法,并不能任意迁都。开封做为都城总的来说利大于弊!

开封做为都城有不利于防守的弊端,都城暴露在北方政权的兵锋之下。但是开封做为都城也有很多优势。

开封地区的交通便利。开封地处华北平原,周边地形平坦,路上交通比较便利,有利于运输。开封距离黄河比较近,而且是大运河的必经之处。开封扼守住运河和黄河的航道,水上交通便利。开封位于水陆交通的要道,非常适合做都城。

随着时间发展,华北平原一带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北宋时期南方经济水平已经趋近于北方,人口已经超过了北方。北宋人口超过一亿,开封的人口也超过一百万。供养起一个如此庞大城市的运转,需要有足够的粮食供应,也需要有足够的经济区。开封周边经济发达,粮食产量丰富。南方的粮食和物资都又可以通过大运河远远不断地运往开封,通过开封运往其他地区,支撑起整个国家的运行。

开封地理位置居中。北宋的国土面积整体较小,距离东部、北部、西部、南部的距离都比较近。开封做为都城可以辐射全国,通过这些都城的区域优势带动整个国家的运行和发展。

第一个将开封做为都城的政权并不是宋朝。战国时期的魏国都城大梁就位于开封。五代时期,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的都城都是开封。北宋政权源自于后周,北宋建立之后便直接以开封为都城。开封经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备成为一个都城,支撑整个国家运行的规模。北宋继承五代,将都城安置在开封也非常容易理解。

宋州是赵宋的“龙兴之地”,涿州是赵匡胤的老家,开封距离这两个地方都不是特别远。赵匡胤、赵光义以及宋初开国将领的活动范围也主要在开封一带。

开封是北宋皇帝最佳的选择,当时没有比开封更适合做都城的地方。

中国古代著名的都城有长安、洛阳、北京、开封、南京、临安等。

长安城早就已经残破不堪,关中地区的土壤也已经不再肥沃。关中地区已经难以支撑起整个国家的运行,所以隋唐时期就需要开凿大运河,实行长安和洛阳两京制。唐朝之后,再也没有一个大政权在长安定都。长安距离西夏特别近,比开封还不安全。洛阳当时称也已经残破不堪,洛阳也已经不再适合做都城。后唐之后,再也没有王朝在洛阳定都。北京当时不在北宋的控制范围内,北宋想定都在此也没有办法。在南京和临安定都则意味着偏安一隅。古代王朝除了明朝短暂定都在南京之外,定都南京的基本上都是割据政权。相比于其他古都来说,当时开封是最佳选择。

北宋初期确定了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同时实行守内虚外,将一半以上的禁军安置在开封附近。北宋政府还特别重视发展火器,对抗骑兵。北宋统治者希望利用军队和火器拱卫都城。

澶渊之盟后,北宋和辽国基本上进入和平阶段,开封的威胁也基本上解除。北宋形成了用岁币换取和平的策略。当金军大兵压境之时,北宋想迁都也已经为时已晚。

北宋政府实行四京制,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洛阳)、南京应天府(商丘)、北京大名府。四京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弥补开封府的弊端。

3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确立帝国京都只要是开国皇帝考虑的问题。帝国草创,皇帝与群臣就前朝典章制度自然会有一番考量,评判,定都问题自然也在考量之列,所谓擘画治国理政之大方略。此大方略于后代君主而言,谓之祖制,后世君主因循而已,所谓守成之君。随时代之变迁,社会之发展,祖制亦有不合理之处,有为之主则厉行变法,以补时漏。然则,帝都之确定,关系最大者还是在于开国之君。因此,北宋定都开封实际上与皇帝赵匡胤以及群臣的态度有莫大关系。定都开封的弊端,以军事起家的赵匡胤看的非常清楚,甚至考虑的更深。实际上赵匡胤坚持先定都洛阳,在迁之于长安,群臣则力陈定都开封的优势,宰相赵普以一句“在德不在险”终于说动赵匡胤而作罢。

定都之争,在开封与洛阳之间

北宋定都之争,主要集中在洛阳和开封,长安只是配角。先从长安说起,长安坐拥富饶的关中平原,外则有山河之固,是帝王之宅。因此,宋以前的大王朝,如秦,汉,唐皆定都于此。经安史之乱,唐末黄巢起义,节度使纷乱,帝都长安前后七次被攻破劫掠,宫室残破,百姓流离,已然一片丘墟,所谓“长安宫阙半蓬蒿,尘暗虹梁羯鼓绦”。唐灭亡之后,北方先后建立的五国,没有一个以长安为帝都。后梁实行两都制,东都开封开封,西都洛阳,后唐定都洛阳,后晋初定都洛阳,后定都开封,后汉定都开封,后周亦定都开封。对于代后周而立的赵匡胤而言,建国之初其实只有两个选择,非开封即洛阳。

洛阳居天下之中,地势险要,为四塞之地,自古王者以此为都。在五代,后唐亦定都于此。然而,洛阳的命运与长安的命运类似。史载,公元884年军阀秦宗权横行中原,派遣部将孙儒攻下了洛阳。攻下洛阳以后,秦宗权“据京月余,焚烧宫阙,剽剥居民”,这然不算,孙儒又与诸葛爽在洛阳“相互攻伐,洛阳城被毁严重,虽然后唐定都洛阳,规模有所恢复,但是已然不复大唐时作为东都的辉煌。个人认为,洛阳宫室虽然残破,但是北宋如果能以此为帝都,经历几代经营,也许北宋能避免被金灭亡的命运。相对于开封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在外敌入侵时,即便避免不了国都被攻破的命运,洛阳也比开封能获得更大的回旋余地。险峻的关隘,深沟大河,坚城,无疑是进行军事防御的重要武器和凭借,如果一个王朝以此为根据都无法保卫帝都,那只能说明这个王朝确实病入膏肓,但这绝非这些物质优势的错误,而是使用这些物质优势的人的错误,没有了这些优势一个国家只会亡的更快而不是更慢。比如,朱元璋攻灭张士诚,耗时竟达十个月,岂没有平江城高而河深的原因吗?因此,物质的优势是应该凭借的,至少不能避长扬短。

与开封相比,洛阳的确有优势,但是在北宋开国之初,开封并非没有它的优势,如果没有这些优势,开封又哪里有资格能与洛阳一争短长,互较优劣呢?

北宋开国处于战略攻势的地位,定都开封优于洛阳

开封地处平原地带,四面开阔,后晋联合契丹抵抗后周,让幽云十六州后,北方已是无险可守,开封有危城之逾。北宋开国赵匡胤定下先南后北之策,收取江南以后,对北汉,契丹用兵本在计划之内。赵匡胤三次对北汉用兵,均因契丹支援而不得遂其志。后宋太宗继续对北汉出兵,终将其剿灭。契丹是宋的大敌,这一点赵匡胤非常清楚,如果北宋对契丹用兵取得胜利,收复幽云十六州,北宋集结重兵于幽云险关,进则北上可直入草原,退则扼险关据守,那么开封的优势将全部发挥出来。

开封的优势,简而言之,有如下几点:

  • 1.经历唐末乱世,长安,洛阳均遭战火,而开封独存,五代四国以开封为都,开封到后周已然上河深城固,人口充盈,城市规模远胜于洛阳。北宋无需在进行大规模营建,即可得到开封城几代经营的红利,这一点为北宋君臣所共知。
  • 2.从晋室南迁之后,南方经济已经开始了大发展,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后,沟通南北,经隋唐的发展,以及五代相对北方更少的战乱,中国的经济中心实际上已经往东南转移。北宋开国,关中,华北残破,开封的给养实际上主要依靠东南。
  • 3.开封处于北方漕运的中心地带,交通极为便利。洛阳遭遇唐末兵祸,从开封进入洛阳的水道已经完全淤塞,运送粮米不便。淤塞的水道短时间难以恢复,因此,如非强征民力,洛阳作为帝国之中心,虽有山河之固,但经济上依然无法承载。
  • 4.遭遇唐末藩镇割据,宋太祖对于藩镇以及武将处于刻意打压的状态,打压的制度化就是建立皇帝亲自统帅的禁军制度,驻军京师。再则,以陈桥兵变称帝的赵匡胤不可能接受政治中心与军事中心分离的局面,这种分离对于帝国是极大的内忧。因此,军事中心与政治中心必须重合。但是,建立禁军的弊病是养兵成本非常高,京师人口密集,必须借助地方经济的给养。用天下粮米之便利,开封更是首选之地。
  • 5.开封经历几代经营,官僚,将领均在开封建立了根基。这是群臣反对迁都洛阳的首要原因,历史上迁都群臣反对的多,支持的少,安土必重迁,迁都对于官僚勋贵造成的经济损失,是这个阶层考虑的首要因素。要是上下相合,迁都倒是极为容易,可是现实的条件是开封确实是安居之所,又何必远徙洛阳。

群臣朝议的结果是定都开封

公元976年,赵匡胤执意迁都于洛阳,在洛阳已居二月而不返。对于洛阳,这不仅是赵匡胤的出生地,也是父母归葬之所,赵匡胤更是看重洛阳的价值,即便面对群臣的反对也不为所动。谓:

吾将西迁者,无他,欲居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续资治通鉴》

也就是说赵匡胤是想依靠山河之固,去除多而不精的军队,减少国家开支。从历史的发展轨迹来看,北宋对西夏,对契丹用兵连连不利,又采取内外相维之策,导致京师禁军数量急剧膨胀,成了国家财政的严重负担。王安石变法的动机不过是解决,冗兵,冗官,冗费的问题,而犹以冗兵最急。以洛阳为都,确实可以凭借山河之险,以河口,险隘进行驻守,减少驻军数量。宋太祖更是断言:

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续资治通鉴》

宋太祖早预料到了定都开封迁延日久,宋必为养兵所困,民力耗竭,不可谓没有先见之明。

起居郎李符上书呈迁洛阳之八难,赵匡胤不以为然。李怀忠再次上书曰:

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若遽迁都,臣实未见其便。” 《续资治通鉴》

极陈述东京便利,又有重兵把守,这样的理由确实很充分,赵匡胤还是不从。

晋王在进言曰:在德不在险。赵匡胤听完晋王赵光义的进言,自然是同意的。国家政治衰败关键着眼点在于人事不修,人事不修才会有亡国之虞。然则,修人事无非是君臣各尽其本职。以武事来看,无非还是练兵,充实军备,修筑关隘,加固城防,这与定都于有山河之固的洛阳并不冲突。建都洛阳,建立万固之基业又何妨碍于人事。大而言之,人事不修确实会人亡政息,但是有关河险阻可以凭借,这无疑给了帝国政治生命可以延续的可能性。汴京被金兵攻破难道没有这方面的原因吗?或许赵光义的建议让赵匡胤意识到即便定都洛阳,可能也不能保证后世的万世基业,可能让他意识到了政事的重要性,不管怎样,迁都之议就此作罢。

结语

因此,北宋定都开封其实是经过皇帝,群臣认真的考虑过的,并不是因循前代的鲁莽决定。这个决定让开封作为帝都得以繁华一时,同时也让帝国以一种悲惨的方式结束了它的往日荣光,亦让人不得不赞同宋太祖赵匡胤的远见卓识。

(本文完)

4

开封相对于长安洛阳,无险可守是最大的问题,宋太祖就认识到了这方面的危险,然而由于种种偶然与必然的原因,北宋最终还是将都城留在了开封并未迁走。

首先说一下开封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开封地处河南平原的腹地中心,周围水网密布平原广阔,交通非常便利,然而开封周遭一马平川过于开阔,唯有北方的黄河还算是一道屏障,除此之外开封城再无其他天然屏障能够仪仗。尤其五代时期燕云十六州落入契丹之手以后,整个华北平原实际上都暴露在契丹铁骑的攻击范围之内,所以开封城作为都城相当危险。

然而宋朝定都开封也不是闲得慌,原本在五代时期,开封就是北方的重镇,也是后梁等王朝的都城所在,历经百余年的大规模经营,到北宋时代开封已具备相当的规模,这在当时的北方乃至全国都是非常罕见的。毕竟因为常年的战火纷乱,长安与洛阳等早就已经残破不堪,没有了往昔繁华盛世的景象,与开封根本无法相比。

宋朝的缔造者,宋太祖赵匡胤原本就是后周的大将,而后周的都城也位于开封。北宋建立初期的主要目的,就是开疆拓土,保护自己并不是主要目的,所以都城放在开封也实属正常,经过多年的征战,宋太祖晚年,宋朝已基本将大江南北收得七七八八,只剩下北方弱小的北汉与长久以来的劲敌契丹而已。

开封城地处中原腹心,虽然在军事上充满了危机,但在经济上却拥有极大的各种优势,开封周围运河与天然水道密布,漕运相当便利,来自各地的货物等都能够方便的运输到这里,这也是后来开封的经济极度繁荣的重要原因。而开封这个枢纽的繁荣,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整个北宋的经济极大的长足发展。

不过问题摆在那里不能忽视,宋太祖赵匡胤在天下初定后也曾提议迁都长安或者洛阳,毕竟相对于无险可守的开封,洛阳与长安的地理优势是非常明显的,长安地处关中之地,只有东部一个缺口,易守难攻,而洛阳被虎牢关等各种天险守住,这两个地方在冷兵器时代,除非有绝对优势的军力,否则极难攻克。

然而赵匡胤在朝堂上提出此建议之后,立刻就遭到了包括亲弟弟赵光义等在内的群臣反对。反对的理由也显而易见,长安洛阳虽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也是之前大多数朝代的王都,但隋唐之后尤其五代以后,长安洛阳被破坏非常严重,而且水源与土地也愈发匮乏,无法再承载大量的人口与适应经济的发展。

再者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开封历经百余年的经营,当时朝堂中包括赵光义在内,很多人的利益都在开封,迁都容易,但并非想迁就能迁。赵光义提出“君王之治在德不在险”,这句话虽在如今开来实在冠冕堂皇没有用处,但在古代,帝王非常重视这方面的论调。赵匡胤本就得位不正,自然也就更加在意自己的“德”,最终放弃了迁都。

赵光义在开封经营多年,而且被加封开封府尹,而这个职位在五代与宋朝是授予储君的,如果北宋真的迁都,那赵光义这个开封府尹也就没有了真实的用处。所以赵匡胤想要迁都,赵光义头一个就提出了反对,最终北宋没有迁都,而赵匡胤对身边之人也意味深长说了句“百余年民力殆矣”的话,意指要守住开封只能大损民力物力,实在难以长久。

宋太宗自己本来就反对迁都,他在位期间自然也不会主动提出迁都,而其继任者宋真宗时代,与契丹签订《澶渊之盟》,辽宋之间也从此进入了长达百余年的相对平安时代,在这种情况之下,将都城迁离开封也就失去了实际上的动力。北宋的开封繁华无匹,加上与契丹的握手言和,后来的北宋皇帝自然不愿意离开开封,也并不是看不到开封的弊端。

5

在开封建都没什么不妥啊,因势而为、因时而为。在宋朝建国之初,宋朝的皇帝就充分考虑了宋朝国势薄弱、军事力量差的现状。

做为一个武力弱战斗力低下的朝代,宋朝的开国者以及后来的建设者都很情楚这一点,要是在长安建都,北方游牧民族的契丹、辽或是西夏、金等随时有可能把朝廷给端了。聪明的大宋皇帝建都中原,即可以远离战火也可以随时逃往南方。

总体来说,宋朝非常清楚轻武重文带来的后果,早就做好了准备。




6

当然不是!雄才大略的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在立国之初就已经认识到了开封为都的弊端,而且也动过迁都的念头,但却遭到以晋王赵光义为首的文武大臣的极力反对而不得不作罢。


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了北宋,对于后周的文武大臣,他一个不杀、大部不抓,还保留了官职。考虑到群臣的家小和朝廷中枢机构都在开封,要想迁都搬家动静太大,立国之初还是以稳定朝局为主吧,于是就沿用后周旧制,仍以开封为都。

但是迁都却成了赵匡胤在位时的一个心结。因为赵匡胤已经认识到:开封虽然交通便利、粮草充足,却有一个致命的弊端,那就是地处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周边无险可守,一旦有敌军进犯,基本上就是将城池拱手相让,绝非是首都的理想之地。于是迁都计划就提上了赵匡胤的日程。


公元976年3月,赵匡胤率领文武群臣去西京洛阳祭拜自己父亲的陵寝。抵达洛阳后,他看见洛阳地势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面平原又有黄河天险,真是山河险固,易守难攻,正是首都的理想之地,于是就动了迁都洛阳的念头,甚至还在洛阳南郊进行祭天活动。


但是此举立即受到群臣的集体反对,起居郎李符和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接连出来劝谏,赵匡胤都没有理睬。然而这时赵匡胤的亲兄弟——晋王赵光义也出来劝谏了,他也陈述了迁都的困难,赵匡胤对他说:“我不但要迁都洛阳,将来我还要迁到长安。我之所以要往西迁都,无非是想凭借山河之险去除“冗兵”的弊端,效仿周朝和汉朝的先例以安定天下。”

(北宋禁军成为冗兵重灾区)

对此,赵光义回怼了一句话,顿时让赵匡胤沉默无语,从此不提迁都之事,这句话就是“在德不在险”,意思是国家的长治久安不在于山河险固,而在于君王是否实行德政。


“在德不在险”出自《史记·吴起列传》,原文如下: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


赵匡胤虽然放弃了迁都的念头,但是在赵光义走后,他又说了一句:“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续资治通鉴长编》)意思是晋王虽然有道理,但是不出百年,宋朝的国力必然枯竭耗尽。


赵匡胤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正如他所说,开封为都除了无险可守这一硬伤之外,还有一大弊端就是为了拱卫无险可守的京都,必然要增加更多的兵力来防守,这就造成驻扎开封周边的宋朝禁军多达三四十万。


如此庞大的军队驻扎在首都附近,光是每天消耗的粮草就是天文数字,宋政府不得不从全国各地往开封调集粮草以养兵,这就是赵匡胤所说的“冗兵”,冗兵连同冗员、冗费,成了宋朝“积贫积弱”的根源。


另外,禁军驻扎首都周边,久而久之必然会养尊处优,一旦他们丧失战斗力,北宋离灭亡也就不远了。事实证明,赵匡胤的预言是正确的:160多年后的1127年,金国铁骑一路南下,直捣开封,将宋朝君臣来了个一窝端。

(1127年靖康之难,北宋灭亡)

那么,赵光义和群臣为什么死活不迁都呢?群臣好理解,他们的房产、家人都在开封,一旦迁都,房产贬值不说,家人长途奔波也跟着遭罪。


而赵光义考虑的就比较复杂了。因为赵光义当时正以亲王身份担任开封府尹(相当于现在北京市长的职务),在职期间,他拉拢宫中宦官,结交朝中文武大臣,积极组建自己的势力,可以说开封的大部分势力都已经掌控在了他的手中。而一旦迁都,他在开封的一切安排和势力都将瓦解,这对有意皇位的赵光义来说显然是不可接受的,因此他才会死命地抵制迁都。


而赵匡胤最开始之所以执意要迁都,我想除了他说得开封无险可守的理由,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想着通过迁都来削弱赵光义的势力,然而最终他却没有等来这个机会,因为迁都之议五个月后,赵匡胤在宫中离奇去世,而赵光义却在宦官的帮助下顺利登基,给后世留下了“烛影斧声”的千古谜案。


因此我想说,并不是宋朝的皇帝没有认识到开封为都的弊端,而是认识到了却做不到。


本人专注历史相关问题,解答历史疑惑,+关注了解更多内容。欢迎转发、点赞、留言,记得关注我哦。

7

认识到了,但没办法,因为要吃饭~~~~~

其实早在宋太祖赵匡胤时期,他以一个军事家的眼光,就发现开封地处平原地带,无险可守,并不适合建都。

他属意的建都之地是洛阳,并派人前往洛阳考察。

因为洛阳地势险要,位于黄河中游南岸的易洛河盆地,北依邙山,南有伊阙,伊、洛、瀍、涧四条河流蜿蜒拱卫,又有函谷、伊阙、广城、大谷、轘辕、旅门、孟津、小平津八关屏蔽,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宋朝李格非说:“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严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 ”

如果从纯军事角度来说,洛阳非常适合建都,因为地处险要之地,易守难攻,定都洛阳,可以安枕无忧。

如果在此建都,可以用少数兵力扼守关隘和渡口,就可以有效的阻止外来军队的洛阳的进攻,等待敌人粮食吃光或者勤王军到来,便可里应外合,一举击败敌军。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洛阳有这样的优势,为什么宋太祖不迁都洛阳,而最后定都汴梁呢?

一,官僚集团的掣肘

五代十国时期,除了后唐之外,后梁,后晋、后汉、后周都定都在洛阳,这里宫室完备,商贾云集,人口众多,是中原的第一大城,相比之下,洛阳就差远了。

以晋王赵匡义为首的官僚集团,贪恋汴梁的繁华奢靡,坚决反对迁都相对洛阳。

当赵匡胤询问赵光义意见时,赵匡义说,建都“在德不在险”。

一句话,把赵匡胤憋死了,简直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其他官僚在汴梁广置豪宅田产,也纷纷反对迁都。

所以,赵匡胤无可奈何,只好作罢。

二,吃饭问题

如果我们看一看隋朝和唐朝,会惊讶的发现,定都关中长安的这两个朝代,经常会出现来洛阳“就食”的情况。

什么叫“就食”?

坦白说就是长安的隋唐皇帝领着文武百官来洛阳“要饭”!

堂堂皇帝和文武百官来洛阳要饭,简直是惊掉人的下巴!

但实际情况如此,而且不止一个皇帝来洛阳“就食”,甚至有的皇帝不止一次来洛阳“就食”!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关中适合耕种的土地不多,而长安又是首都,文武百官、数量庞大的禁军、已经各种士人商贾纷纷前来,极大地增加了长安的粮食压力,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长安经常缺量了。

从黄河逆流而上,向长安运送粮食,过龙门峡的时候,水流湍急,经常翻船,而如果通过陆路运输,则消耗巨大,所以长安经常处于缺粮状态。

唐朝之后,再也没有一个王朝定都长安,就只因为这样原因。

因为谁也不想饿肚子,更不想当个要饭皇帝。

相反汴梁处于大运河的南北交汇点,水运发达,江南的粮食和财富可以通过大运河很快的直接运到汴梁,使得这里人衣食无忧。

再看洛阳,并没有什么水路直达,要想运粮,必须在汴梁先卸载,再装车,从陆路运输,耗时耗力,白白浪费了许多粮食,从经济上说很不划算。

————————————

所以,综合考虑,宋朝最终选择了开封,舍弃了洛阳。

8

开封,从防守角度上来看,除了北面的黄河可以稍作屏障外,就看那大平原,即使不懂军事的人也知道,其防守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和西安、洛阳一比,开封真的毫无防守的优势可言。北宋之所以定都开封,其实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因为开封是中原大地,四通八达,交通方便,非常的富饶,所以是很多人必争的地方

9

如果说开封最大的弊端是无险可守,宋朝的皇帝们能够认识到,但是他们也没办法!想定都洛阳?宋太祖也只能说:“朕做不到啊!”

西安和洛阳已经衰败

前朝旧都西安位于关中平原,关中平原在先秦及西汉中期之前都是司马迁所记载的“沃野千里”,而且气候温暖,是全国有名的产粮地,但是 由于是唐中期开始,随着温暖期渐行渐远,小冰河期再次袭来,亚热带南移,丰润的关中平原重又变得寒冷干旱,粮食产量就需要大量从江南通过漕运运到西安。

但是从洛阳到西安的大运河运输能力不足,长安一遇到灾荒根本吃不饱饭,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等纷纷到洛阳。名义上去巡游大运河,实际上解决吃饭问题,过了灾年再回到长安城。隋炀帝和武则天直接定都洛阳,不用像其他皇帝那样担心吃饭问题。但是洛阳依旧距离江南甚远,而且唐末以来,战乱频发,洛阳城屡遭破坏,至宋朝时已是一片废墟,不适合定都了。

开封强势崛起

交通方面,隋炀帝时期开凿的两千多千米的大运河中段联通黄河与淮河、贯穿汴州的汴河,开封漕运开始崛起。延至五代后周时,开封交通更加便利,从水路有通往南方广大地区的汴河,通往齐鲁的五丈河,通往陈蔡颖许的蔡河。陆路更是四通八达。所谓:“大梁当天下之要,总舟车之繁,控河朔之咽喉,通荆湖之运漕”。也因此,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定都于开封, 称之为“东都”或“东京”,这一时期开封正式取代了洛阳,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军事方面,国家防御的重心已经由西北转到了东北之地,在唐朝之前的时候,中国的威胁主要还是游牧民族,来自于西北方的匈奴,或者是吐蕃,突厥。所以他们才会把都城设在长安之地,以便于军事力量的集结,而在唐朝末年之后,威胁者主要是在东北地区,因为当时北宋的敌人最主要的就是辽国。定居开封有利于调兵遣将防范契丹的进攻。

宋太祖在开封、洛阳之间的犹豫

开宝九年(976年),时距宋朝开国不过十六年,赵匡胤到西京洛阳祭祖,留洛期间,便与近臣发生了一次是否要迁都的辩论。

赵匡胤出生于洛阳夹马营,有意迁都于洛,祭祀完毕,便在洛阳行宫住了下来,不欲回东京汴梁。随行的群臣不知如何是好。

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进言:“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若虑迁都,臣实未见其便。”李怀忠的意思是,东京纵有千般不是,但毕竟得运河之便,每年可以从江淮运入漕粮数百万石,京师数十万驻军,全靠它吃饭。陛下如果搬居洛阳,得从哪里弄到这么多的粮食?因此,迁都之事,极不可行。

赵匡胤又说:“我之所以想西迁,并无他意,只是要据山河之胜,守卫国都,这样便可以裁撤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晋王赵光义说:“国家之守,在德不在险。”随后赵匡胤听从了晋王的意见,迁都之事作罢。

如果宋朝建都洛阳会有什么后果?

从赵匡胤的角度看,洛阳易守难攻,战略位置很重要。但是除了这个优点,洛阳几乎丧失了其他能作为都城的优势。如果定都,首先就要面临粮食问题,五代中的后唐就定都洛阳,导致几代后唐天子都为了吃饭发愁,《旧五代史庄宗纪七》记载:

“军士乏食,乃有鬻子去妻,老弱采拾于野,殍踣于行路者。州郡飞挽,旋给京师,租庸使孔谦日于上东门外伫望其来,算而给之。”每天站在东门外看粮食来了没有,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就知道缺粮有多么严重。

况且这才是建国初,都城规模不大,一般随着战争减少,都城人口规模会迅速增大,粮食需求会越来越大,那时又该怎么办?无论如何,开封已经成为全国最重要的战略城市,无论是不是都城都要派重兵把守,试想一下契丹南下,占领开封,洛阳就已经成了瓮中之鳖,饿都能饿死。总之,定都洛阳会让新生的宋朝面临严重的漕运压力,以及尤其引发的财政压力,粮食危机甚至军事压力。

所以,就算是皇帝,也不得不顺应历史趋势,屈从现实,开封是宋朝定都的唯一选项。

10

宋朝从开国皇帝赵匡胤在位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开封作为国家首都的弊端了。赵匡胤也一直有迁都的想法,但是因为以晋王赵匡义为首的朝臣不愿意迁都,并给出了很多理由,加上迁都的一些客观限制条件,迁都只能作罢。那开封为什么不适合成为宋朝的国都呢?它存在哪些弊端呢?下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开封易攻难守,一马平川

开封地势平坦,处于平原地区,尤其燕云十六州被辽国占据后,周围更是无险可守。宋朝建国选择开封作为国都,一方面是因为宋朝是承袭于后周,开封是后周的都城,各种设施相对完善,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已经是一个具备一定规模,富裕繁荣的城市了。另一方面,宋朝建国之初,天下并未统一,开封的水陆交通非常便利,有利于战争资源的调动,为宋朝的统一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当大局已定,天下一统以后,面对日益强大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开封易攻难守的特点就暴露无遗了。

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

从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国开始。中国的北方逐渐出现一个强大的政权,而这种游牧民族最强大的就是骑兵,善于长途奔袭,迂回,包抄,给宋朝以步兵为主的军队带来巨大的杀伤力。而骑兵在平原地区是最能发挥威力的,开封的地理特征非常利于骑兵的进攻,这就让开封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到了金国的时候,宋朝再也无法抵挡金军的铁骑,开封最终被攻破,北宋皇室大臣被一锅端,太祖赵匡胤一直以来的担心变成了现实。

防守开封进一步加深冗兵问题

上面提到开封因为无险可守,又面临北方强敌的威胁,所以就需要派驻大量军队在开封周围防守,驻扎开封的禁军数量从开始的20万一直增加,最高到宋仁宗时期曾达到80万,这么庞大的军队数量,日常开支对国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消耗,导致国家财政拮据。而这些主要用来护卫都城的军队,因为待遇优厚,参军人数越来越多,训练和管理却越来越懈怠,导致战斗力并不强。同时军队内部虚报数量,吃空饷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冗兵问题越来越突出。

以上几点是我认为开封作为都城的弊端所在,宋朝从太祖赵匡胤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他并没有完成迁都任务就在“烛影斧声”中离奇死去,到了赵匡义即位后,他本就是不愿迁都的,加上真宗时期和辽国订立了澶渊之盟,两国和平达一百二十多年之久,解除了北方强权的威胁,开封的弊端就显得不是很明显了,所以北宋后面的皇帝也就不再提迁都这个事情了。


欢迎大家给我点赞,留言,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历史问题,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