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老人写个人回忆录有必要吗?

老人写个人回忆录有必要吗?

2020-10-31 23:32阅读(60)

老人写个人回忆录有必要吗?我快70岁了,闲着无事开始写个人回忆录。有人劝我,有时间了在身体能支持的情况下,带着老伴去旅游,看看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多好啊

1

应该写一些回忆录!有一个青年错误地认为毛主席打仗行,搞建设不行。当时我听了很生气,但还是向他讲了毛泽东时代的建设。毛泽东时代造了世界第一的铆钉连接的南京长江大桥,至今还是质量非常好。当时为测试大桥负重试验,许世友调了二百多辆坦克压在大桥上,这世界造桥史上从未有的奇迹。(当时国内还沒载重40吨卡车)制造了中国第一枚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第一艏核动力潜艇等。这些成果青年不知道,就要老人写回忆录,记录历史留给下一代。最近中央作了“四史教育”,我对青年学生讲“从改革开放史看造船工业发展”,听后学生还提了不少问题要我解答。这说明老人写回忆很有必要的,个人回忆离不开时代发展状况,留下历史对下一代教育有帮助。

2

写回忆录都是人老了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时间充裕,阅历丰富,无聊打发时间去写,也是自娱自乐的一种形式。难道人还很年轻的时候就动手去写,写什么?有什么事是值得回忆的?

大官贵人,叱咤风云的中外名人个人可以提供素材,自然有人代笔帮着运作。草民百姓只要个人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将个人一生中的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留给子孙后代也是一种精神财富。

个人认准的事就要坚持下去,别人的建议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让其左右个人的行为。趁着个人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抓紧付诸行动,爬格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写回忆录是一件非常费脑筋的事,过去经历过的事,由于时间久远,如果有记日记的习惯相对容易的多了。如果没有文字资料,全凭记忆可以说困难不小。

五O后出生的人从记事开始,可以说经历丰富。大的方面共和国所发生的大小事既是经历者,又是直接参与者。微观方面由于每个人所处地域、环境、家庭和个人的经历又不尽相同,所以本博认为只要个人有兴趣,有能力将其个人所经历过的事客观记录下来,对后代为人处世也是一部参考资料。

至于带老伴外出旅游,观赏外面世界的奇异景观,与个人写回忆录并不冲突。旅游是有时间限制的,总不能常年在漂泊,那可是要花银子的。一年分春秋两季各去一个省份,一次用时半个月也就足够了。剩下还有十一个月的时间用于写作。二者兼顾,乐在其中。

以上所写内容是一个同代人的看法,本博也有这个想法。只是受限于个人的文化底子太薄,迟迟没有付诸行动。虽然身处社会底层的一芥草民百姓,没有指点江山的宏大举动。但也毕竟经历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也有个人的喜怒哀乐忧伤悲,也有与Te人不一样的生活感受。(2020/08/29)

3

旅游更丰富写回忆录内容

写个人回忆录有必要。

94年工厂欠工资,走入困境。我部门仅我一人,正当半百,怱发奇想写回忆录,经过半个月酝酿,回忆,构思,一气呵成,写了50年回忆初稿。04年3月未退休,05年又补写了50~60岁的往事,05年12月26日完成了《往事情怀》六十年回忆定稿。06年经人打字帮忙复印装订成册,印了7本,供家人亲人至友阅读。

一,我写回忆录,让家人及后代知道我家的祖籍是山东省平阴县东阿镇东南门里,现衙前村。我的祖先在那里,寻根拜祖在那里。

二,我写回忆录,让家人和后代知道我的父亲经历过旧社会的苦难家史,新中国成立后翻身做主人的幸福生活。

三,我写回忆录,让家人和后代知道我60年的经历。当过工人,10余年从军生涯,任过中学政治课教师,担任过企业法律顾问,从事过组织宣传工作。从我的经历中,可以悟出一些经验教训,去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给人以启迪。

四,我写回忆录,让家人和后代知道人的一生离不开亲情,爱情,友情(\"三情\")。牢记父母养育恩,和老伴从恋爱到结婚,风雨几十年,孩子成长过程。与兄妹同胞情,与亲属交往我岳父在我家7年多直到送终。与同学,师兄弟,战友,新老朋友的友情。

我不是高官,不是大款,只是平凡的一个人,没啥值得炫耀的。写出13万字的回忆录,自我欣赏,也算为后代留下一点精神遗产。

4

非常有必要。因为现在对出版物的审查和管制十分严苛,很多东西不能写、不能发表,譬如关于文革的回忆。中国科协组织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其中有一本我父亲的百岁自述《我的教育人生》,本来后面要附我所写的我父亲文革中的遭遇,结果以太敏感为理由而拿掉了。我父亲去世后的2019年清明节前夕,央视记者来家里拍摄"清明家国"节目,也提出央视有规定,采访问答中不许涉及文革。而文革及其之前,是我和父辈人生中最黑暗、最不可忘却的年代,为了让后人永远铭记,必须写下来。这就是当下个人回忆录的必要性所在。

5

根本就没必要。我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老人,退休前是中专教师,退休后闲得蛋痛,去


写什么回忆录。用了差不多1年的时间,累死了不知多少亿的脑细胞,总算截稿了,花钱去排版印刷,3万多元,成书后,送都送不出去,放在家里又碍眼,给收废品的老头又不甘心,最后只好去找过去的学生,“强送”给他们每人一本。因为这本回忆录,和老婆不知道闹了多少回气。

何必呢?有这个精力,有这个闲钱,捐出去还能听到几声响,费脑力费精力写什么回忆录,还不如去写一个墓志铭!

6

为使江山不变色,为了保障劳动人民的利益,应该打破那些心胸狭隘丶个人恩怨的公知们编造的弥天大谎,让史实和文字,把真相告诉未来,靠诉青年一代。

7

不提倡每个老人写回忆录。

我今年71岁了,八十年代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发表创作诗歌小说达二百余万字,为一位抗日老团长写长篇报告文学也有二十多万字。但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写个人回忆录。这倒不是反对所有人写回忆录,而是觉得个人没有必要。

有些人的确必须且必要写回忆录,这些人主要定位如下:

其一,其人生经历与国家与历史同命运者。他们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部历史辞典,从他们的回忆录中留下清晰的历史发展的轨迹。他们写下的回忆录,为历史留下最真正的原始资料,是一部资治通鉴。这种回忆录必须写,必要写。

其二,其人生经历有着复杂的故事性,留给后人有某种启迪性意义。这种回忆录可以丰富人生智慧,增加生活兴趣。所以写下了具有智慧性意义。

其三,其人是战功盖世的将军,他的回忆录本身就是一部战争教科书,可以作为后来者研究学习的典籍,具备战史教材性意义。

若不是上述三种人生经历,可以说,写下的回忆录纯粹是孤芳自赏,尽管你绞尽脑汁,评功摆好,乃至自我吹嘘,但最终是废纸一迭,毫无意义。因为后人连网络都看不过来,谁去看你的回忆录?

历史发展过程中,除非非常有着价值意义的东西,才有存在意义,否则写下来就成为死亡的东西,实在没有意义。与其呕心沥血去写那些没有价值的东西,不如去看看祖国的美丽的山河,或许活出一个新我,感悟出一个新人生来。

有些人贪身后名誉,我觉得那十分可笑,能成名者在世界几十亿人中,充其量不过凤毛麟角,很多人写的文字回忆录多是随百草而埋没。人应当有自知之明,更有知世之明。有些老人文笔不佳,经历苍白,写回忆录如同记流水账,那真的没有必要。

上述看法,仅供参考。

8

每位老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在社会上闯荡四五十年,也许是很平凡,也许会有一些坎坷经历,也许会有一些荣耀的阶段,也许会有一段记忆犹新的时光。

把这些平凡的或是不平凡的过去经历写下来,这就是一份宝贵的家庭财产,也是对自己儿女的一种教育和传承。

相信大家都会支持老年朋友们写写过去的经历,并从中提炼出对社会有益的内容,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再立新功。

9

建议老年人都写回忆录,如果不会写,就请人代写吧!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和革命先烈流血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把祖国的日新月异,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和伟大的革命、建设成就告诉年轻人,击退美帝国主义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的第三代或第四代身上的险恶用心,使中国不改变颜色,永远高举马克思列主义毛主席思想的伟大红旗,沿着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奋勇前进!
所以,老年人写个人回忆录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全国的老年朋友们为祖国和人民发挥余热,积极行动起来吧!
这就是我的回答。

10

话分几头说:

第一,要看自己的兴趣。自己有兴趣,而且有写作能力,就可以写。因为兴趣是人生任何事业最重要的原动力,也会给人生增添绚丽的色彩和乐趣,使自己的晚年生活更有意义、更加充实。

第二,看自己的人生经历。如果自己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回忆录写出后,能给后代和他人留下深刻的思考和人生经验,就有必要写;如果自己的人生经历苍白单调,回忆录写出后不过是人生琐事的备忘录,那么就没有必要写。

第三,如果自己前半生所从事的工作或自己的人生经历中,亲身经历了某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回忆录写出后,有着一定的史料价值,那就必须写出来。如果缺乏史料性,就可写可不写。

第四,应该把写回忆录同退休生活的其他内容统筹兼顾。除非自己的回忆录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值得自己牺牲生活中的其他内容,全身心地投入到回忆录的写作之中。如果不是这样,就没有必要两耳不闻其他事、一心只写回忆录了。一个人的退休生活可以有多种选择,应该是缤纷多彩的,而不是只做一件事、单调灰色的。

最后,如果自己确实有较高的文学秉赋,那么回忆录也是必须写的,这样的回忆录可能会成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