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经常有父母,把钱财都过早地给了子女,然后却被子女抛弃不管,我们是否应该存点养老钱?

经常有父母,把钱财都过早地给了子女,然后却被子女抛弃不管,我们是否应该存点养老钱?

2020-10-19 04:02阅读(65)

经常有父母,把钱财都过早地给了子女,然后却被子女抛弃不管,我们是否应该存点养老钱?:凡是有心的父母,都会给自己留下养老钱,绝不会把辛辛苦苦一辈子攒下的

1

凡是有心的父母,都会给自己留下养老钱,绝不会把辛辛苦苦一辈子攒下的钱都给了子女。即便是给,也应该在身后世办完后,让子女去继承遗产。难道老人们始终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吗?说起来很复杂呢,真是各怀心思,下面我不妨列举几种老人的心态。

心态一:人活一辈为了啥,不就是为儿女活着吗?

这种为儿女活的心态,恰是中国传统中最垃圾的思想观念,持这种观念的父母还真不少。我曾经没少见过这样的父母,他们活一辈子,几乎没有为自己考虑过晚年的生活保障。这种思想尽乎愚昧,越是到老体现的越明显,哪怕是儿女都不孝,他们也认了。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持这样观念的父母太多了。这倒也印证了很多中国老人养老难的问题,为什么难?就因为他们把辛苦大半辈子攒的钱都给了子女。

心态二:不给咋办,难道眼睁睁看着他们受穷?

有些父母活的特别没有骨气,在他们年轻时不管多穷,都没有指望过自己的父母,但是等到他们辛苦大半辈子积累下一些财产时,都给了儿女。并且还有充足的理由,不给咋办?年轻人现在生活和工作压力多大啊,给他们不就减轻了他们的压力吗?可是谁曾想,越是出手大方的父母,晚年越得不到保障,因为他们的女儿在享受着自己的“幸福”生活时,绝不会可怜父母,这样的白眼狼可多呢。

心态三:为了讲究个面子,为儿女成家,倾其所有为儿女置办家业。

我身就有一个朋友,为了培养所谓的社会精英,不惜把女儿送出国留学,结果卖了一套房子。待女儿毕业回国了,又不惜找关系找门子给女儿安排了工作。待女儿谈婚论嫁时,男方提出条件,两个孩子结婚,我们拿三分之二房款,你们女方拿三分之一。朋友两口子算了一下,至少要拿130万,还得再花了30万给买一辆轿车。可是他们又拿不出这么多钱,只好朝亲朋好友借。我曾经接触过这个朋友的女儿,受过高等教育的她,在父母面前,话难听,脸难看,哪像是一个有文化的人,真让人无语。

心态四:没有骨气的父母,最后成了软柿子,到了晚年活的没有尊严。

由于从事家庭教育,我接触过很多家庭,看到有不少父母在儿女面前活的真是没有尊严。含辛茹苦把儿女养大成人,大学也毕业了,工作也有了,婚也给结了,到了还得给儿女去当免费的保姆和照看孙辈。遇到儿子(女儿)儿媳(女婿)不孝的,辛苦了半天得不到一个笑脸不说,每天还要倒贴钱。像这些老人活的是真一点骨气也没有,越老越成软柱子,生怕惹儿女们不高兴,怕他们动不了那天不养活自己,可是到头来呢,付出再多的辛苦,照样得不到赡养。

给父母们几点建议,或许对你们将来养老会有帮助。

1、要树立孩子成人意识,最多供养到大学毕业,而后必须要让儿女独立。

2、要给儿女钱可以,但不能超过自己手里资产的三分之一,以备养老之需。

3、不要指望儿女养老,真孝顺的孩子,一分钱不给照样养老,不孝的全给了照样不养。大不了去养老院安度晚年,让那里的护工照顾,还有一群老年伙伴呢。

4、老人手里拿的钱越多,儿女越不敢造次,因为怕父母百年之后自己得不到,自然也就为了得到遗产而对父母毕恭毕敬了。

5、老人必须要给儿女立规矩,谁对我们好,尽好孝道,对我们越好,将来分的遗产越多,让儿女去竞争表孝心去吧。

6、老人要学会投资理财,要舍得给自己花,把晚年的生活安排的丰富多彩会更健康。

总之,打破传统观念是当今父母必须要重点考虑的事情,绝不能过于溺爱儿女,越是溺爱越养不出好东西,临到了养成吃肉不吐骨头的白眼狼。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靠山靠水不如靠自己的骨气。

2

谢邀。这种劣根性的溺爱在国内普遍存在,在文化层次较低的群体中尤为突出,这种现象在西方国家较为少见,明显是两种不同文化碰撞的结果。父母应该为自己的养老、在有能力的条件下作出相应的准备,只要是有良心的子女都将为父母的这种做法感到自豪!

(已被推荐)

3

我来说个故事儿,听着能气死,是一个为了孩子娶媳妇花光了积蓄的老人,被逼得上吊而亡。

这事儿发生在农村,老太太60多岁时老伴走了,两个女儿出嫁了,两个儿子在外地打工,老人在家里每月轮流跟两个儿媳妇过。

老太太去村头地边开了几片荒地种粮食,大伙儿都说问她为啥不歇着?她总是说劳动一辈子了闲不住,想活动活动手脚。却不知她是家丑不想外扬,在家受委屈,自食其力养活自己。

又过了几年,干不了地里活了,老太太就去邻村找了个保姆的活,给一对年轻夫妇看孩子,住家保姆。

转眼要过年了,在外打工的大儿子回家了,找到母亲,说妈妈你这是干什么呀?跟我回家吧,我媳妇我会批评她。那对夫妇才知道原来这保姆有婆媳矛盾,怕惹上麻烦,也劝老太太跟儿子回家,最后算是和儿子回家过了年,殊不知这样儿媳妇更狠婆婆了。

开春儿子们又出去打工了,媳妇对婆婆更加变本加厉,女儿们看不下去了,就把妈妈接到自己家养着,但那两个儿媳妇三天两头跑到女儿家闹事,其实就是我不孝顺你们也不能孝顺的意思,闹得女儿家里鸡飞狗跳,时间长了女婿有意见了,最后婆婆还是回到了两个儿子家。

回到了儿子家的老太太,一如既往的被虐待,经常连饭都不让吃,她的亲戚来串亲戚了,她和亲戚说,你们差点就见不到我了。看她可怜,亲戚偷偷地塞给她两百块钱,但这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

慢慢地亲戚家也都知道了她们家的情况,老太太娘家侄女是嫁到市里的能人,看着姑姑可怜,就把她接到市里住,说是帮着看孩子。

这么着过了几个月,老太太有病了,娘家侄女觉着老人年纪大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她孩子不在身边不好,就通知两个儿媳妇把老太太接回了家,由两个儿媳妇负责看病。

谁知道天下就有这么狠心人,不看病不说,还指桑骂槐恶心人,更是要经常挨饿,大媳妇已经够恶了,谁知道二媳妇更是狠毒,在老二家过了十天后的一个晚上,老太太吊死在屋里门上。

后面的事自然是轰动异常,娘家人来讨说法的,十里八村看热闹的,这些都不说了。我在想,这老太太最后几年,过的是什么日子?凄凉,卑微,失望,愤懑,恐惧等等负面情绪缠绕着她。她年轻时候何曾会想到会有这个境遇?两儿两女哪个不是当宝贝疙瘩一样的拉扯大的?

总结经验,养老钱要留足够,有了钱这王八蛋,才能过的有尊严。你把它都花在儿女身上,真不一定是好事情,害人害己。

4

天底下所有父母,对自己的儿女都是真心实意的,因为儿女都是自己亲生的,都是一个个含辛茹苦,一把屎一把尿,把儿女们拉扯长大成人的,对儿没有丝毫没有半点虚假。

我们这里有一对老年教师,生了四个儿女,经常轮流去望父母,老人家很感动,把一生所职蓄的65万,自己仅留下5万,其余每个儿女都分得了15万。

儿女们个个欢乐笑开颜,妈妈长爸爸短的,时隔不到半年,俩个老人父亲病了,住医院做手术,需要20万,儿女们没有一个,表态肯拿钱出来。

母亲再三说尽好话,每个人才勉强拿出2万元,加上自己5万,国家医保才凑合才过了这道关。

从这事例中说明,父母千万别把钱财提前分给儿女,摆放在自己身边自有自方便,给了儿女就成了儿女自己的钱。

希望老年朋友们不到万不得意,千万千万不要,提前分钱财给儿女,还是摆放在自己身边好。

5

“养儿防老”这种观念早已过时,但是很多老人仍然希望儿子给他们养老,他们把钱财过早的给了孩子,结果悲剧了。

孙阿姨是我的远房亲戚,她住在苏州,有一儿一女,现在她65岁了,日子过得苦不堪言,这一切都是她一手造成的。

孙阿姨住在苏州乡下,她原来有一套老房子,2007年当地拆迁,她分得了3套房子,并且还有100多万拆迁款,她从普通老百姓一下子变成了有钱人。

当时她的儿子还在读大学,女儿已经结婚,她把房子全都过户给儿子,一套都没有给女儿。女儿特别生气,上门兴师问罪,孙阿姨理直气壮的说:“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我以后要靠你弟弟养老,我的房子不给他给谁?”

女儿气得牙根直痒痒,可是她又没有办法,后来她想低价从孙阿姨手里买一套房子,孙阿姨果断拒绝了,为此母女俩反目为仇,很多年都没有来往。

儿子得到3套房子后有些飘了,要知道在当时3套房子的市值超过500万,他一夜之间坐拥3套房子,他失去了奋斗的力量。

毕业后他找了一份工作,他沉迷于买彩票和打麻将,没用多久他手里的钱全都输光了,每次输钱他都向孙阿姨伸手要,几年的功夫他从孙阿姨那里要了几十万,全都挥霍一空。

后来他和几个不靠谱的朋友合伙做生意,结果亏得一塌糊涂,还欠了一屁股债,孙阿姨心疼儿子,她又拿出30万给他还债。

谁知道她儿子不思悔改,他又承包了一个水塘,想要养殖大闸蟹,在这方面他没有任何经验,当年他赔了个底朝天,他卖了一套房子,第二年接着干,结果又失败了,他不得不又卖了一套房子。

七八年的功夫他把孙阿姨手里的100万全都败光了,而且还搭上了两套房子,这样的教训实在太惨痛了,后来他不得不面对现实,开始踏实过日子。

去年孙阿姨摔断了腿,生活不能自理,她找到儿子,想让儿子照顾她,儿媳却不乐意了,她在电话里冲孙阿姨吼:“我嫁到你们家什么福都没享到,有时还要拿娘家的钱贴补家用,你儿子就是个窝囊废,他能把自己养活就不错了,你还想让他给你养老?”

孙阿姨碰了一鼻子灰,她又向女儿求助,女儿给她请了一个保姆,隔三差五去看看她,因为这件事母女关系缓和了不少。

现在孙阿姨非常后悔,她说:“我当初不应该过早的把房子给儿子,我这样做不是帮他,反而害了他。靠儿子养老不靠谱,自己手里留点钱,自己能养活自己才最重要啊!”

6

作为父母年纪尚轻的时候,身体没毛病浑身都是力气,以为挣钱的机会还多着呢,现在的家庭孩子都不是很多,俩个小孩也算是最多的了。‘’手里有钱自己又花不着,留那么多钱在身边干什么?给孩子反正又不是给人家,给他们还能用的着,我不相信我们老了他们不去过问‘’。这都是现在多数父母的普遍想法。

我堂叔堂婶就是这方面的代表,老俩口在儿子结婚后,十几年如一日辛辛苦苦地在田里劳作,平时闲不住想着点子做些小生意,家里又养猪又养牛,按说是可以积攒下不少的钱。农村人大都很节俭,老俩口子平时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婶婶手里有了一点钱就觉得浑身不自在,就大声喊着儿媳妇过去拿。她儿媳平时就是好嘴,见到钱眼睛眯成一条缝,嘴巴甜的像抹了蜜,天天有事没事就在她耳边左一句妈又一句妈地叫,叫的婶婶心里痒酥酥的。她儿媳手里拿到钱笑的像朵花似的对婶婶说:‘’妈,你就放心吧!我都给您攒着呢,等您老用钱的时候我再拿给您‘’。有时间儿媳妇见老俩口卖了猪,有一堆钱在那里堆着也不见喊她过去拿,她的心就跟长草了一样地慌乱,实在等的不耐烦就让她儿子,老俩口唯一的孙子去要,反正老俩口心肠软,她有很多办法去对付他们。

前年,堂婶胸口闷的难受,想让她儿子带着去查查,检查是检查了,听说需要十来万做心脏搭桥手术,儿媳妇的脸立即就拉下来了,没办法只是拿些药维持着。重活也干不了,一天到晚腰都直不起来,看看都让人心酸。

现在父母被儿女不管不问的不在少数,农村尤为突出,这绝对不是一个偶然的社会现象。人老了身体力行都大不如从前,有一点积蓄被子女盘剥殆尽,不说大病救治了,就连一般生活也难以为继。我国也很快地进入了老年社会,已到老龄或者准备走进老龄的人们,应该未雨绸缪积攒一点养老钱,对于平时生活的改善也是很有必要的,作为父母手里没钱问子女要,也不好意思张这个嘴,手里有钱也更多的自主,想买什么就能买点什么。

最主要的是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应大力的对青年人宣传尊老敬老的思想教育,让更多的人养成尊老敬老的优良品质,给老年人送去福音,也还社会一份安宁。

图片来源于网络


7

当父母的要会当

就在\"问答\"这个平台,说父母过早地把钱财分给了子女,而子女却把父母抛弃不管的例子。

有个老太太把360万拆迁款全分给了儿女,儿子300万,女儿60万,儿女还不乐意。自己一分钱没留,平时买个零嘴钱都没有,有病住院让儿女掏钱难上难。

还有个老太太把儿子儿媳叫到跟前,把100万银行存折交给儿子儿媳。这是老伴临死前给她的,告诉她,万不得已时钱不能撒手。存折给出去,开始儿子儿媳每天欢天喜地来,后来逐渐来的少了。儿子考虑,我爸留下的钱怎么这么巧,一个整数,我妈那还有钱。这样三天两头来问他妈\"你是不是还有钱?\",问的他妈心灰意冷,后悔早给他钱了。

还有个例子,两个老太太各有500万住进养老院。一个老太太把这500万全分给儿女了,开始还看看老太太,时间一长没人来看,显得很冷清。另个老太太手捏着这500万,这500万可有巨大魔力,儿女来了不白来,报销路费,买东西的买好吃的,一一核销,外加跑道钱。因而儿女争先恐怕来看望老太太,络绎不绝,围着老太太身前身后转,老太太笑的合不拢嘴。

从以上例子看出,不能过早地把钱财分给儿女。自已手头得有钱,\"手中有钱,心中不慌\"。较早时候存点养老钱,你是居家养老,是请钟点工雇保姆,还是入住养老院,老年公寓,医养中心,自己说了算,钱说了算。自已不存钱,自己啥事也说了不算。想吃个瓜果梨桃,得向人家\"请示\",一时半会到不了嘴。雇保姆住养老院,儿女在谁掏钱,掏多少上争论不休。有个病住个院治不治,怎么治上,更是看儿女脸色。要是自已存钱,干啥都仗义。

会当的父母存钱,自已不难。

不会当的父母过早地分钱,没人管,情景好凄凉。

8

谢谢邀请!

题主提到,经常有父母把钱財过早地给了子女,然却被子女抛弃不管,我们是否应该存点养钱?

我是老人,已经看到了许多过来人的事,自已也是一位来日不多的老人,我来回答题主的提问,提点自已的看法与大家分享!

1,儿女长大成人后,尤其已成家立业了,自已有点积蓄不要过早交给他们,给他们时高兴,自已需要向他们要时,那就太难了,甚至会引发家庭矛盾,尤其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更要注意,留点小心眼,反正人走了是他们,只是向后推迟罢了。

2,人老了不仅留点养老钱,还要有个老伴,有个窝,有好身体,有个把知心朋友,打扮有点俏,有好心态。

3,留点养老钱,非我们汉族人有这种习惯和想法,其实少数民族也是这样,说明我国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如一位彝族朋友早几年跟我说,人老了不能失权,要留点养老钱,他比喻说,要饭的也不能失去要饭棍,一经失去会被狗咬的,不管比喻恰当与否,事实如此。

4,举一例子钱过早交给子女,需要时确实很难,当年有一位唐姓老人,被某单位聘请做会计,年终有一笔工资收入,全部交给儿子,后来唐老生病,想吃一只老鸭,问儿子要钱买,儿子竞然拿不出一只老鸭钱来,康复后,告诉我,老了自已一定要留点养老钱。

小结,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老人养老问题会越来越好,但是老了身边留点养老钱,为的怕万一需要钱子女拿不出来,双方都着急,可邻天下父母心,不管如何,父母总是关们子女,留点养老钱也是备用,不会乱花,百年之后还是你们的,望天下子女多多凉解。

9

有人说要优雅的老去,必须有老本,有老窝,有老友,有老伴,有老体,看来,存点养老钱是必须的。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说法,那就是手里没米,叫鸡鸡不来,虽然话很糙,确实很有理,如果老人手中没有钱,事事都向子女伸手,很多子女都会心生厌倦的。

我们邻居,有两个儿子,在子女都成家立业后,便把家分了,在两个儿子家轮留住。一开始身体健康,不但自己可以照顾自己,还可以做很多家务, 更是空闲时候拾一些破烂换点钱,于是两家争着收留,但年纪渐渐大了,身上的病也多了,原先的那一点儿积蓄也不够医疗费用,每当想儿子要钱治病时,儿媳妇就在一边甩脸子说难听话。

而另外一家就不一样,老人死死守着自己的价值十几万的房子和手中的积蓄,并为自己买了医疗保险,平时小病小灾也算了,大病自然有医疗保险负责,也花不着儿女们的钱,而儿女们想着老人的房子和积蓄,也不敢违逆他们。曾经有人问他们为什么不把房子积蓄分给子女们,自己清清闲闲的养老,老人就说了这样一句话:天下有狠心的儿女,没有狠心的爹娘。

当然,也有很多人无论父母有没有钱,都会很孝顺,但一种米养百种人,为了防患于未然,作为老人还是手中留一点儿老本儿好。

10

既然是养老钱,当然是放在自己手里最安心。就连玻璃大王曹德旺都叮嘱老婆,有一天我不在了,如果你没有爬到棺材旁,就不要把财产给儿子。



看到了没,这样一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成功企业家,在处理家事上的态度都是如此,由此可见人到老年,手里掌握财权何等重要。

但是现实中,经常有这样的父母,过早地把钱财都给了子女,最后等到年老多病,需要儿女照顾时,却被抛弃不管。

我们村的李大叔,年轻时做小买卖,听说攒了不少钱。李大叔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已经各自成家另过。

在李大叔60岁那年,老伴突然去世,这对他的打击非常大,仿佛天一下子塌了半边,李大叔人前变得沉默寡言,人后经常默默地抹眼睛。

后来就有好心的人给他介绍了一个老伴,当时两个儿子并不同意,他们最担心的是这个老伴会把李大叔辛苦攒了一辈子的钱给骗走,那可是好几十万啊!

李大叔就跟两个儿子商量,他可以把钱先分给兄弟俩,以后呢,万一闹个毛病什么的,就说是儿子给出的钱。



就这样,李大叔给一个儿子分了20万,自己只留了几万块钱过日子用。

两个儿子分了钱,不再反对父亲的婚事,李大叔和后老伴在一起平静地过起了日子,一家人相处得倒也愉快。

没想到,李大叔的好日子只过了不到10年,这个老伴也先他而去了,这时候李大叔已经70岁了,他身体不太好,经常有病痛找上身来,而且他自己还不会做饭,又没有了经济来源,生活一下子成了问题。

李大叔想到自己分给两个儿子的钱,就召集两个儿子开会,说要么就去两个儿子家同住,一家住半年,要么就让两个儿子按月给自己拿钱,找个保姆照顾自己。

当初拿钱时都特别通情理的两个儿子这时都各种找借口,一个说把钱用在了给李大叔的孙子娶媳妇上,另一个说钱都用来供孩子们读书了,总之,就是吃进去再也不想往外吐了。

李大叔这才发现自己遇到了白眼狼,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向女儿求助,女儿虽然心疼老父亲,但有时免不了也会埋怨几句。

人性往往是经受不住考验,尤其是在金钱面前,子女多的家庭更是如此,即使在父母眼里,一碗水已经端得很平,仍会有人不满意,不满足。



所以,过早地把钱交到子女手里,就相当于自己在风烛残年时失去了话语权,一切都要指望子女的良心表现。

反过来,如果自己手里有钱,至少在意识清醒时,可以支使一切可以用钱支使动的人,比如护工,比如保姆。

年老的时候,不仅应该自己手里存点钱,还要尽可能的多存一些,然后把钱牢牢地攥在自己手里,就像曹德旺叮嘱他老婆时说的那样,不爬到棺材边的那一天,钱财就不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