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汉语会成为世界语言吗?

汉语会成为世界语言吗?

2020-10-18 04:31阅读(64)

汉语会成为世界语言吗?:2019年10月,英国《金融时报》的一份有关(国际语言)调研报告指出,英国富裕家庭对汉语教育的热衷已经迎来全盛期。同时,:-世界语言,

1

2019年10月,英国《金融时报》的一份有关(国际语言)调研报告指出,英国富裕家庭对汉语教育的热衷已经迎来全盛期。同时,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调查也显示,汉语已成为英国家长最想让孩子学习的、“未来通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世界各地都兴起不仅是英国,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中国的发展变化,都更重视与中国开展全方位交流合作。因此,汉语在国际经济贸易、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作用空前凸显,其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不断提升,成为极具上升空间的国际性语言,国际社会对学习汉语的需求越来越大,形成了空前的汉语热。

如果说“汉语热”是汉语国际传播的“天时”,那汉语传播手段正在经历的革命性的变化则为汉语国际传播创造了“地利”的条件。同时,我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文化经济建设、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进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为汉语国际传播提供了空前的历史机遇。如何把握机遇期,最大限度地调动、利用国内国际环境提供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回避、转化不利因素,用“人和”将“天时”“地利”的条件利用起来是目前汉语国际传播事业面临的关键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的对外汉语传播主要依靠组织化形式,比如以孔子学院为代表的汉语教学机构在全世界已经超过7万个,这些中外合办的教育机构,组成了一个覆盖亚、非、欧、美等各大洲的汉语传播网络,为外国汉语学习者提供了便利,在对外汉语传播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孔子学院等汉语教育机构大都设立于大城市以及华人聚居区,随着汉英两语技术转换无障碍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仅仅依靠文化教育机构,已经很难满足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需求。因此,创新传播方式,增加传播力量势在必行。

大家知道,很多中国的年轻人十分迷恋美剧、日剧、韩剧,在观剧的过程中,不少人自然而然地学习了英语、日语、韩语。这样一种传播方式,虽然直接目的不是教授语言,却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了语言教育。同样的例子也发生在巴基斯坦。在巴基斯坦,最受欢迎的是中国电视剧,很多巴基斯坦看了中国电视剧后纷纷学习汉语。所以,我们的汉语国际传播可以借鉴这一经验,把影视剧作为推广汉语的重要载体好好利用起来。今年金鸡百花奖在厦门举办,虽然我们的一些影视剧开始走出国门,但总体数量与我国体量相比还是少,2019年中国影视剧票房达已经突破500亿人民币大关。

汉语的国际传播是一项跨文化交流活动。这一过程将不可避免地会遭遇文化差异的挑战。因此,我们的汉语国际传播,要有意识地做到“入乡随俗”——除了要遵守所在国的法律,还要适应当地的宗教、礼仪、风俗、习惯,尽量在不损失汉语文化独立品格的前提条件下做到与异文化的完美结合。

目前,海外汉语教师资源不足依旧是困扰汉语国际传播的瓶颈之一。海外汉语教育机构的许多汉语教师都是来自国内的汉语教学志愿者。虽然这群年轻人充满热情与活力,但是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有的也不够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和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性。为弥补师资短缺的短板,可以帮助提供海外中国留学生和汉学家群体加入到汉语的国际传播中来。其实,现在一些中国留学生已经在海外兼职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只不过力量比较分散,如果把这些分散的力量组织起来,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培训,可以有效缓解海外汉语教育师资不足的压力。但从长期看,要想让汉语国际传播常态化,必须培养本土化的师资。此外,还要加强国内外各个文化学术团体和教育机构的联系,并争取社会各界包括企业界的参与和支持,只有联合一切社会力量,才有助于实现汉语国际传播模式和传播途径的多元化,从而形成汉语国际传播的合力。

近些年,我们的对外汉语传播,政府投入的力量很大,但仅仅依靠政府是不够的,还要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民间力量覆盖面广,形式灵活,更具亲和力,依靠更多民间力量,会减少汉语国际传播的障碍,提升汉语国际传播的实际效果。例如,可以建立权威高效的民间研究机构,鼓励民间成立语言传播组织等都是不错且可行的办法。另外,汉语热导致很多国家和地区对汉语培训的需求很大,所以可以鼓励国内的教育培训机构加快走出去的步法,这种市场方式既让企业得了利益,又能壮大汉语国际传播的力量。

现在还有个现象特别有意思;就是讲“普通话非常标准的往往是老外,反而咱们南方城市的国人还不如老外发音标准”。

跨入21世纪,所谓“文明的冲突”仍会持续,甚至可能更加激烈。汉语的国际传播,涉及不同文化的交流问题。尤其是当下,全球范围内的汉语文化圈正在形成,它与英语文化圈如何相处,将格外引人注目。语言是文化的最主要标志和组成部分,但跨文化交往的很多内容实际都超越了语言的层面,让外国人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同时了解中国人的风俗、礼仪、思维习惯、生活方式等,这样才能够以汉语为基础,在更高的精神层面上真正实现跨文化的交往。

结语:世界有五分之一的人都在说汉语,让汉语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像水一般的存在,国人肩负共同地责任。





2

汉语已经开始成为世界语言:

使用汉字的人数世界第一;

汉字是联合国官方文字之一,

所有文件必须翻译成汉字存档;

说汉语的人数占全球的五分之一,

并且还在不断攀升。


3

汉语现在就是世界语言,但想要取代英语很难。

汉语成为世界通用语,几乎不可能。

按照现在的世界语言格局,即便韩国汉字复活,越南重启汉字,马来西亚全部使用华文。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中华文化引领世界。也只是提升汉语普通话的影响力,依旧改变不了英语的霸主地位。

这是因为:

  1. 我国全民学英语,全世界人民也在学英语,英语的师资力量世界最多。

  2. 世界各国,基本都用拼音文字,英语比汉语更简单。

  3. 汉语与中国绑定,而英语并不是哪国的专属语言。(外交上直接与日本人说日语,与韩国人说韩语,都会被诟病。但与英国人说英语却没事,就是这道理)

  4.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南非、新加坡等等,全世界有172个国家说英语,官方语言是英语的有80个左右,好多国家的母语是英语。

  5. 德语、法语、荷兰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等欧洲语言,相似度极高,相当于汉语方言,相互学习没压力。

  6. 现在的科学文献,影视节目,多数都是英语,生态圈已经形成,谁也撼动不了英语市场垄断地位。


华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还有机会

学习一门外语,那是很困难的,我长技就学习了二十年英语,至今没有学会。相比普通话比英语更难,想要让外国人学会,基本不可能。

在过去几十年里,我翻阅了各种语言资料,自学过很多语言。我认为新创一门基于汉字与英语,兼顾中、日、韩,马来西亚、越南、泰国、英、法、德等世界各国、各地语言的新华语,让汉语如此走向世界,还是有可能的。


你可能会有下面的问题:

新创一门语言靠谱吗?

  • 人造语言,很早就有,如柴门霍夫创造的世界语(Esperanto)就是,还有伊多语、大同语、逻辑语等。

  • 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语,就是几个印尼岛加上马来语、梵语、阿拉伯语、汉语、葡萄牙语、荷兰语、英语等借词综合创造的。

  • 甚至我们的普通话,也是以北京音为基础,综合全国方言,重新创造的。

  • 世界各国的国语,很多都是这样,综合各地方言创造出来的。


混合后的语言,还是原来的语言吗?

任何一门语言,它的使用范围越广,它来自别的语言的借词就会越多,基本没有一个语言是完全孤立的。全球化后,全世界所有语言都在混合。

  • 英语就是混合语言,它的词汇已经超过了100万,他们是来自世界各国的借词,功夫kong fu、炒面chow mein等源自中国、柔道judo借自日本。

  • 日语也是门混合语,日语中汉字和中文很多相同,片假名基本都是来自西方文字的音译。

  • 普通话也是混合语言,沙发、巧克力来自西方,领导、干部、物理、昆虫这些词是留日学生从日本带来的和制汉字(很多都是鲁迅干的)。


新的词语,会有人接受吗?

  • 语言本身就是变化的,“操、装逼、滚犊子、大佬、老铁”等,近年来网络新新词不断的创造出来,就可以证明字词的变化。

  • 虽然有很多人,不喜欢中文夹杂英语。但如果对英语进行改造,并解开这个心结,我们将拥有整个世界。



汉字的优点:

  •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表意文字,书同文。不像拼音文字,不同国家、几百年后就看不懂了。

  • 汉字可以适用各种语言,如日本、韩国、越南就是用汉字书写历史,而英语、法语等拼音文字,也可以用汉字来书写。

  • 秀才读字读半边,汉字的偏旁部首和形声字,不认识也能让猜出意思和发音,很早就让西方人着迷。



这些年来,我已经研究出了一些眉目,有些东西,现在还不便透漏,先说到这里。

4

严正反对最高赞答案的观点!!@北条六哥

汉语是有可能成为世界语言的。要明白,国家强大是文化(语言)最强有力的推进力!

很多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们已经忘记了我们汉语曾经有过的辉煌。

专业点来讲,语言和文字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是“听”,一个是“视”。语言是用来交流的,这两者前者是直接交流,后者是间接交流。后者更是拥有超时空的特点,在汉语的普及大业上,汉字是最强助攻。

我们汉语的构成非常巧妙,我们语音方面,音节分明,乐音多噪音少。(由于各地都有方言,但取典型我们只讨论普通话。)汉语语音的同音语素很多,这个特点使得汉字长期适应于汉语(出自《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朝鲜】(包括今天的韩国)自古以来就是以汉字作为官方文字的,逾有千年(甲午战争之后废除,今天使用的是谚语即韩语,谚语刚刚发明(不是发布)的时候,朝鲜全国反对,认为这种文字根本不能和汉字相比)。【越南】古代也是以汉字作为官方文字,沦为法国殖民地后废除,今天是不伦不类的畸形拉丁文。【日本】这个国家从未向中国称臣(我指的是天皇,而非大名或者奴隶社会时期),但他们汉字或者说汉文的水平让无数中国文人汗颜,怀良亲王文笔让朱元璋大明皇帝都叹为观止,而日文本身也是脱胎于汉字,这难道不也是汉字的骄傲吗?今天的汉语仍旧是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官方语言之一,同样也是联合国六大官方语言之一。在最积贫积弱的年代我们才会出现文化不自信,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这么说,不觉得唱衰者已经落后于时代了吗?!

在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之前,从来没有一种文化能够有汉文化这般辉煌,也从未有一种语言有汉语这般受众之广,更从没有一种文字如汉字那般能够让异族他国都以使用这种文字而自豪!

汉字是汉语的载体,这种原先的载体更是进化成为一种艺术,浓缩了一个五千年文明的骄傲!从汉字曾经的普及和辉煌来看,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我们的汉语能够成为世界语言。汉语的普及和地位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自信与努力!我坚信,经历的五千年的风雨,中华民族仍然能够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我们的汉语更是能够被千千万万仰慕中国文化,敬畏中国强大的歪果仁使用。

本文完全原创。欢迎关注,欢迎讨论。

?

5

作为一个中国人,热爱自己的祖国,并且希望中国越来越繁荣和强大起来,同时将汉语推广到世界,使全世界人民都能用我们的语言进行交流。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首先,汉语是象形文字,既难写又难记,又难懂。如果你不是生活在中国的一个特殊的环境里根本不能理解这个字的含义。譬如地名:黔、晋、晥、闽、鲁,等。唯有中国人在自己的环境里才能理解这些字的内涵。

另外,汉文化具体内容的含义,根深蒂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外国人根本是不能理解的,儒释道的思想深深地扎在中国人的灵魂中。譬如:中庸、天人和一、君权神授,等等。中国人强调同一性,如果你想异想天开,那就是大孽不道。

再则,中国人第一代到国外,他们牢记自己是中国人,汉字、汉语、汉文化、汉姓名拼命地紧紧握在手里。第二代为了生存,不得不融入到当地的环境,开始将自己祖先的东西丢掉一半。到了第三代,几乎完全洋化。

再再则,中国经济总量现在是世界第二,人民越来越富裕起来,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本人觉得有自豪感。但是,中国的富裕人士。譬如:商人、电影明星、一些有地位的人纷纷往外挤。他们将自己的子女弄到国外去读书,本来是大学到国外,现在初中、高中都往外跑。你说到国外去输出中文呢,还是学习外文呢?我想他们都是去学ABC吧!

所以说,汉语要想成为世界语言,首先你的文化是否能让人接受,其次你要与世界人民有共同的语言。否则的话,那就是真正的纸上谈兵。

6

这种情况是永远不可能出现的!

原因如下:

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和形成,发展和传播,都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语言断代的说法,都是无稽之谈。

这与国家人民的组成结构,是有很大关系的,与国家的形成历史是有密切关系的。

汉语,作为世界上说得最多的语种,主要是因为中国国民的基数较大有直接关系。汉语的使用数量是与我国人民的人口数量有直接关系的,在古代,尤其是西晋时期,由于战乱频仍,中国的国民曾经一度减少到2600万人口,那么,也就是说,说汉语的人,在西晋的时期,全世界才有2600万人说。

汉语热是一个现象,但是现象不等于结论。

7

汉语能世界语言吗,毫不犹豫的说:能,一定能,为什么?何时能成为世界语言,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1. 政治及经济实力地位及发展趋势决定

    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将在未来10-20年恢复世界第一的大国地位,这是世界各国内心的共识,只是各国对这种趋势的时间认知及行为会有所不同,美、日主要通过骚扰、制造周边矛盾的方式,尽量拖延中国的发展步伐,但国运趋势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不可阴挡之势,不会为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英德法等西方国家,却正在为迎接中国世纪作布局。

  2. 全球汉语学习的风潮已经形成,正成扩大之势

    汉语学习的风潮从全球各国的精英及其后代开始,正向平民蔓延之势,众所周知:美总统特朗普、奥巴马、克林顿及副总统拜登的孩子都学习中文,英国前首相布朗的孩子,英国第一所全中文学校的诞生,俄总理经常告诫学生汉语的重要性等,东南亚汉语课也是从精英阶层开始,也就是说一轮由全球精英阶层引领汉语热正向着平民蔓延。

    汉语不仅仅在西方国家,在人口众多的非洲也已经形成了风潮,有许多做基建工程的朋友在非洲一待就是几年,说非洲城市跟国内快没什么分别了(虽然有些夸张),国内吃的,在非洲都能吃到,去普通的菜市场,可以直接讲汉语,用人民币。汉语的普及大有农村包围城市之势。

  3. 汉语是世界唯一的形音语文,相对其它拼音语言,在当今信息时代有着很大的优势

  • 语言的效率: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语言的效率的高与低,将来对于一个民族的语言可能而可能是生死存忘的,效率,包括个人的阅读、口语及书面表达,计算机的识别、理解、存储及数据处理。例子就不多举了,背乘法口诀快,联合国同样文本中文最薄,现在英语单词的数量,已经趋向百万了,惊人而可怕,普通人一辈子也记不完这么多单词,而这些单词却可以用四千个汉字来表达,并且汉字不怕新词,四千汉字理论上可以组出2000万个词以上。
  • 理解及思考的速度,汉语是单音节,同等时间内接收信息量是最大的,接收信息快,随之带来的思考速度也对应的快,总说中国人脑子转得快,也是这个道理
  • 汉语是三维的语言,其它拼音语言是一维的,按流行的说法,汉语可以对于其它语言可以降维打击。

语言文字是人类沟通交流用的文化信息承载符号,它具有“形、声、义”三维属性。严格区分“语言”和“文字”是有差异的,“语言”是以“声”言说,“文字”是以“形”记录。

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是拼音文字,而拼音文字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形、声、义”合一,一维线性信息语言文字,严格来讲拼音文字只是语言,其“说”和“写”合二为一,其文字是语言,其语言也是文字,其字母形在拼音单词中只是构成“形”和“声”而并没有特别单词义。

而汉语和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不同,汉语具有“语言”一维线性功能和“文字”二维平面功能,汉字中字“义”由二维平面表意文字“形”和一维线性表文字“声”构成表达,是三维立体信息语言,以“形”表文字义,以“声”说言语声。这是汉语与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不同独具的优势特点,也因此成就中国几千年文化传承延绵不断的一个根本原因。

  • 汉字是有文化信息的立体单元,在当今世界语言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拼音语系,是一维信息载体,其承载的信息按照一维线性思维模式向外扩展传递;严格来说,拼音语系语言和文字合一,声音是语言也是文字符号,其本身并没有特别的字义。拼音文字的特点一维线性思维,其信息传递模式随时间线性向前推移,语音信息载量越长,前面声音信息会产生失真现象,就如你能看懂现代英语并不一定能看懂几百年前的英语。

以典型的拉丁语系为例,英语、德语、法语等为因不同地方城堡国家人,其字根相似,就好比中国的各地方言一样。

汉语是当今世界语言中唯一既有文字(记录)表意(二维信息)又有声音发声(一维信息)的语言,是三维信息承载体。汉字构成形成其独特的时间纵向和空间横向交叉的立体思维模式,造就其组字组词造句表义能力极强,同样意思可以多方位不同方式的字词句立体表达,这与汉字在其“字”内思维、“词”内思维所承载信息量有很大关系。

汉字具有“形、声、义”三位合体三维立体信息,按照有限元说法就是三维世界最小立方体单元

4. 汉语成为世界语言的最大难点是什么?

大家潜意识里肯定是汉语学习起来很难。如果能解决外国人学汉语难的问题,自然就不会有标题的发问了吧

如何才能让外国人学习汉语不难呢?是不是可以改变一下汉语的学习方法呢

中文的核心是文字(汉字),语言(拼音)只能是辅助的,重形不重音,只有理解了汉字中的字义,才能打好中文的基础。现在老外普遍用学英文的方式,基础是单词,并从口语入手,人为的加大了汉语学习的难度。

汉字来来源于自然图像,而自然对中国人、外国人都是一样的,让外国人的汉字思维与中国人同步,会不会让汉字学习变得简单?

比如:日月,自然图像及其理解是共通的。

火 烧成 灰,这是自然现象,理解也是共通的。有人会日月火是象形来的,老外当然能理解,但灰不是象形,是会意,老外同样能理解 火烧成 灰。


具体如何让外国人同步,这里就不展开了,但让老外从最基础的字开始,而不是从口语单词及拼音起步,才是汉语学习的正解。改变汉语学习方法及汉字学习思维,才能让汉语变得简单。

(以上图片来源于古汀汉字谷《人字学习法》《古汀汉字卡片》)

喜欢汉字,想了解更多汉字知识,请关注本头条号:汉字谷主。

8

一定会。

9

汉语是最美最深奥的语言,随着祖国的富强,汉语言的地位也在节节高升,我们的汉语未来可期。

10

对于汉语能不能成为世界通用语言这一事,我认为不能就语言说语言,也就是说不能就事论事。英语之所以成为世界通用语言,其根本原因并不是像大家所说的英语方便好用,什么电脑键盘、电脑编程、数学公式等等,这些都是皮毛。

记得电脑刚出现的时候,我们还在学校读书,操作电脑必须要学英语,电脑当时用的是dos系统,不懂英语的人没办法操作电脑。当时很多人就怀疑说汉语没办法在电脑上应用,可是现在,汉语打字、汉语操作电脑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用英语编程序和汉语编程程序其实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无非就是一个如何创造一套简洁规范的汉语编程的语言系统而已,习惯了就好。

还记得汉语激光排照系统的发明吗?不也打破了只有英语才能方便自动排版印刷的神话吗? 一种语言之所以成为世界通用语言,它和语言本身的外在形式没有必然的联系。在我们古代就和欧洲有过战争和经济、文化的接触,既然英语那么先进,为什么经过了一两千年都没有流行到我国成为国人的大众语言呢?

英语后来之所以在世界上流行起来,关键是英帝国的崛起和强大,英帝国在征服和掠夺世界的时候,也将他们的语言文化带到了世界各地。英帝国没落之后又被美国取而代之,而美国的语言也是源于英语。可见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完全与英国和美国的强大有必然的关系。

所以说,在未来汉语要想成为世界通用语言,根本的问题不是改变汉字本身的形式结构,而是国家强大到足以成为世界的霸主,到那个时候,华夏的价值观就是普世价值观,汉语也就必然是世界的通用语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