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法人有什么风险?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法人有什么风险?

2020-10-18 02:31阅读(60)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法人有什么风险?:谢谢!先给大家普及一下我国的组织架构,也就是机构编制的设置。机构是我们行政体制的组成单元,负责承担行政事业职能,确保

1

谢谢!

先给大家普及一下我国的组织架构,也就是机构编制的设置。

机构是我们行政体制的组成单元,负责承担行政事业职能,确保政府高效运转。总体上,不管是党委、政府,还是人大、政协,都是由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组成。而一级部门都是行政机构,承担行政职能。部门下设事业单位,承担公益事业职能。因为个别事业单位改革不彻底,就有了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经审批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根据经费形式分为全额财政供养、差额财政供养、自收自支三种形式。2015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时,按照中央精神,将事业单位重新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公益类事业单位和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公益类事业单位又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就是完全承担公益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疾控中心等,这些机构财政全额拨款经费,更多是政府指令性工作,人员为正式在编干部,工作相对稳定。按照2007年事业单位登记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全部登记为法人,依法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这里说的事业单位法人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指单位负责人,是承担责任的主体。事业单位自己造成的经济和民事诉讼纠纷,由法人和法定代表人自行承担,与主管部门无关。

有不明白可私聊,关注也行。

2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法人代表最大的风险就是:国家拨款不够用,但国家又不允许创收,没钱无法调动职工工作热情,单位越搞越死气沉沉,出差没差旅费(规定的不够用),本地打车不给报销(单位又不让养车,还没有车补),加班没加班费,午餐补贴没地方出……呵呵,当这种官除了过“官瘾”,其他的……没啥意思。

3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法人代表,是单位的一把手,这个还真没有什么风险。独立的事业单位要有法人证书,这个是由编办下属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办理的,单位新成立,或者财务刚分开,需要去该单位申请登记,成立事业单位法人,颁发证书。法人代表也需要用组织部门的任命文件,去注册备案。此后,如果单位重大事项发生变动,比如法人代表更换,都需要办理变更手续,以前还要做年检,贴年检标签。

现在,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也进行了改革,经和市场接轨,统一办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统一信用代码证”,用以代替以前的法人证书。无论是法人证书,还是社会统一信用代码,都只是对事业单位法人的一种登记与管理,法人代表也是对事业单位负责人的一种登记备案,一般也只有在执行项目时,或者上级单位检查时才有用,平时基本没有什么大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事业单位做为一个独立的法人机构,会逐步参与到社会服务、市场活动中来,这时候社会统一信用代码证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事业单位法人代表,是由组织任命的,只需要按规定负责职责内的责任,并不会因为是法人代表,对事业单位从事的市场活动,承担无限责任。在任期内,或者自己的任期内发生的劳动纠纷、经济纠纷等,只负责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领导责任,或者因工作失误产生的后果。不会像企业法人代表那样,以承担经济责任和赔偿责任为主。毕竟事业单位的法人代表,是代表单位或者政府承担责任,其产生的后果,也是由单位或者政府来承担。

4

风险就是不能要别人的钱。

5

公益一类还有啥风险,旱涝保收,不愁吃穿用度,啥都是财政买单。二类就不一样了,还要考虑单位生存和发展问题,迎接市场的挑战。

6

只要不出事,没什么风险

7

信息中心,无财权(没有会计、出纳)无人事权(主管局人事处),除了干活,就是担风险。

8

任何一个岗位设定,都有责任风险。领导方面,不作为,渎职,都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