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隔代教育能不能代替亲子教育?

隔代教育能不能代替亲子教育?

2020-10-16 10:05阅读(60)

隔代教育能不能代替亲子教育?:隔代教育能不能代替亲子教育?个人认为是不能代替亲子教育的。年轻的父母们往往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生存压力比较大。好多年:

1

隔代教育能不能代替亲子教育?个人认为是不能代替亲子教育的。

年轻的父母们往往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生存压力比较大。好多年轻的父母在孩子一岁多的时候就选择远走他乡去外面挣钱,把孩子托给爷爷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爷看。

不少曾经有过“留守儿童”经历的妈妈就表示,由于缺失了父母童年的陪伴,直到长大后自己还对父母有埋怨。亲子教育的缺失不但会使孩子对父母的情感疏离,而且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更为严重的影响。缺失了亲子教育,宝宝身上隔代教育的弊端逐渐显示,这些孩子可能十分任性,缺乏创新性和独立性。原本应该在孩子敏感期给予孩子正确指引的父母一旦忽略亲子教育,对宝宝的一生都有着严重影响。好的家庭教育不能少了任何家庭成员的参与,特别是父母的陪伴。在进行隔代教育的时候,父母们千万别让隔代教育“隔”断了亲子情,同时爷爷奶奶也切勿大包大揽,也给年轻父母多些亲子时光。

爷爷奶奶固然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隔代教育有弊端。

祖辈在年轻的时候,因为生活和工作条件的限制,对子女可能没有能够很好地照顾,他们很容易产生一种补偿心理,把对子女的爱以及对孙辈的爱全部集中到孙辈的身上,对宝宝疼爱有加,过分关注,以至于事事代劳,处处迁就宝宝,导致宝宝出现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问题。

2

隔代教育存在几个问题,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替代方案,能否真的替代亲子教育值得探讨。


首先,其实隔代很多时候只有带娃,而没有教育,带孩子跟教育孩子的区别。

在老人家眼中带孩子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钱他们一下生就能够生五六个还不是一样这样带过来,以前的社会风气和家教,根本就是放养状态,以前比较穷,而且兄弟姐妹多,所以基本上很少会出现溺爱小孩的情况,所以老人家觉得他们的教育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而现在的孙子孙女只有一个,两个。以前没东西吃,现在很多东西吃,孙子孙女要什么就给什么,现在独生子女多,孙子孙女就是全家的掌上明珠,他们以前没空照顾小孩,现在有很多时间照顾孙子孙女,所以就会出现严重的溺爱。在她们的溺爱之下,小孩子的纪律意识比较薄弱,长大之后上学读书,一旦学校学习对他们的约束变大,他们就会难以适应。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其实关键不是隔代还是亲子的问题,而是教养方式的问题。如果亲子教育的方式也是溺爱,其结果也是如此。


以前都是没有上幼儿园的,他们也不会觉得上幼儿园,学前培训,智力启蒙有什么问题,以前没有家家户户学钢琴,没有学舞蹈,没有学任何特长,他们只知道小孩子去了学校基本上成绩为主,其他的不用管那么多,小孩一样成才。这方面也没有绝对,有的家庭三代都是学习琴棋书画,那么隔代教育其实反而更有优势。

但绝大多数的家庭的老人都没有这个条件,所以,年轻人会比较重视学前教育,琴棋书画等等特长启蒙,跟得上时代的竞争潮流。


其次,隔代教育跟亲子教育最关键的差异是人的差异,是培养建立父母和子女,爷爷奶奶和子女的情感纽带,为后续培养小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和好的意识观念打好基础。


俗话说,言行身教,亲其师信其道,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其实就是建立一种依恋关系。


如果小孩从小就跟爷爷奶奶一起住,因为爷爷奶奶很多时候能够全部满足小孩子的所有需求,那么很容易隔代依恋关系就会建立起来,而老人家又不善于说教,反正就看着孙子吃饱喝足,长大就很满足了,很少会对其生活学习习惯和正确的意识观念的形成进行捕捉教育,所以小孩子会有很多不良习惯和错误的模糊的意识观念,很容易学坏,小孩子长大以后去到大城市跟父母一起生活,那么这种依恋关系就会断裂,就会出现一些孩子在叛逆期,根本就不听父母的话,跟父母对着干,埋怨父母小时候不关心他,现在关心他已经迟了。


如果,父母跟小孩形成了一种依恋关系,但是却没有很好的去利用这种关系去教育小孩,引导小孩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那么这也是失败的。


所以结论很简单,关键是有没有能力教育而不是隔代不隔代。如果这个逻辑还搞不清楚,可以把题目换成老师学校教育能不能代替亲子教育。我们之所以信任学校能够把小孩教育好,是因为学校有专业的教育学生的老师,学校之所以会出现很多难以教育的学生,其实关键是因为不懂教育,他们的父辈怎么教他们,他们就怎么教他们的下一代,仅此而已。

3

现在社会上是大力倡导亲子教育的,大部分人也是认为亲子教育是无法替代的。那是不是因种种原因无法享受亲子教育的孩子就不能够健康成长了呢?

我觉得这个问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实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他的心里需要是不一样的,只要爷爷奶奶能够认识到这些,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给足孩子所需的心理营养孩子一样可以健康成长的。

比如孩子3岁以前需要的是无条件被接纳和安全感,那爷爷奶奶尤其是奶奶只需要不管孩子美丑、好坏都必须无条件接纳,并把孩子看作生命里最重的,做好陪伴,给足孩子安全感让孩子感觉到奶奶对他的爱无时无处不在,那孩子就可以把奶奶当作“重要他人”就能够健康渡过婴儿期。

4,5岁之后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是被鼓励,被认同,被赞美。爷爷作为男性只要能够给足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自我概念有很好的认知和认可,对自己的性别认同,爷爷就逐渐成为孩子心里的重要他人。

所以我觉得,只要爷爷奶奶的宠爱是有原则,并且符合孩子成长阶段的心理需求,隔代教育也是可以替代亲子教育的,当然这些教育亲子关系更容易完成,隔代教育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罢了。

不管是隔代教育还是亲子教育都必须以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需求作为出发点,而不是以父母或祖父母的认知观点作为出发点。

4

隔代教育90%的概率是不能代替孩子父母的亲子教育,除非隔代的长辈拥有很好的教育素养和充满爱的丰富情感。衡量隔代教育或者亲子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就是孩子的性格是否发展健康,也就是说孩子是否成为了一个\"思想,情感和行为\"方面的一个独立人。

父母在孩子性格养成方面要比其他长辈占有独特的优势。1. 父母基因中携带的爱可以很自然的传递给孩子,父母的爱包含\"分享\"的元素,这些爱很好装饰了孩子的情感世界,孩子长大后可以很好适应社会,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隔代长辈大多给与孩子的是\"溺爱\",常常会让孩子形成\"自私\"的性格。

2. 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模式与现实社会的潮流比较接近,这些对孩子三观的建立很重要。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思维常常会比较固化和落伍,这些对孩子三观的建立比较不利。

3. 爸爸妈妈之间的互动与沟通会比较多元和甜蜜,这些会影响孩子与世界之间的沟通是否顺畅。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之间的互动会比较单调,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沟通水平。

总之,大多数情况下,隔代教育无法替代亲子教育。

5

虽然老人也能很好地教育孩子的吃喝拉撒,给孩子心灵上的安慰和陪伴,但是隔代教育是不能代替亲子教育的。

父母本身就是个神奇的存在

我们能看到很多留守儿童的例子,孩子从小和爷爷奶奶在一起,或者和姥姥姥爷在一起,一年也见不到父母几次,孩子和老人关系也很亲,但在孩子心里,他们的父母是有位置的,他们有的可能对父母有一点怨恨,有的可能想更多见到自己的爸妈们,有的可能装作冷漠,好像父母来不来都没有关系,但也是假装冷漠而已。父母本身就是个神奇的存在,他不像其他亲戚朋友那样,如果见的少,关系就慢慢淡了,父母不是这样的关系,父母和孩子是一种天然的关系,天然地有一条连接,割不断,忘不了。

在教育孩子上,父母更契合这个时代

人生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一代人老去,一代人成长。相比于老人来说,总体上年轻父母这代人更了解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在育儿上,也能将这种新知识传递给孩子,让孩子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老人会年迈,孩子终究要和父母度过更长的时间

之前有遇到这样的案例,他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直到上小学才搬来和父母住,刚来父母家的时候,他总觉得自己是个外人,而这种感觉好几年之后才慢慢变淡。这样的案例告诉我们,也许现实情况不得已,不得不把孩子交给老人,但是在心里上父母一定要和孩子保持联系。

了解更多更科学系统的育儿知识,请关注“积木育儿”头条号。

6

个人认为这真不能代替。记得自己小的时候,父亲对我管教很严,经常会让我一起去干农活。父亲说这是磨练意志。现在回想起来,我一直在用着父亲教我东西。当自己有了孩子以后 ,渐渐发现父亲对于孙子,那真是和我小时候完全不一样,那份溺爱源于心,发自情。人随着渐渐老去,天伦之乐是他们最看重的,对于孙辈,他们之只有了关爱之情,已无教育之心。

当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教育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这也是隔代教育的一大弊端。

因此,我们每个做家长的,不管你再忙,不管你原因一大堆,教育孩子是你自己的责任。

7

亲子教育在孩子的培养与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看过两本书分别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好爸爸胜过好老师》明确肯定了亲子教育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老师。良好的亲子教育可以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自信心,既有情感的沟通,又有知识、技能、能力的培养,肯定是隔代教育不能代替的,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自己教养。

1. 隔代教育是有一定的弊端的

爷爷奶奶或者是姥爷姥姥往往对孩子过分的溺爱,经常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缺乏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所谓隔代亲,他们将全部的爱都用在了孩子的身上,是孩子形成了过分依赖的心理。他们会像老母鸡一样爱护着孩子,但没有讲求科学的育儿方法,祖父母的理念一般是我的孩子不要吃亏,于是主动的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导致孩子在与同伴交往和相处的过程中,出现障碍,不知道如何与他人友好的相处,因为所有的事情都被老人代替了。

但是,我们可以和老人生活在一起,孩子会从父母与祖父母的交往中习得尊老爱幼的良好的品质。当然,爸爸妈妈需要上班,避免不了会由祖父母来带孩子,但建议父母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全身心的投入到孩子的教养中。

2. 亲子教育的优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是0-6岁阶段的婴幼儿时期,是孩子形

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重要的时期,在此阶段有孩子多个敏感期,是需要父母小心的呵护与引领的。

如:2-4岁的秩序敏感期,0-6岁的语言敏感期、感官的敏感区、动作敏感区等等,这些都需要父母的细心观察,在相应的敏感期建立孩子的多种能力,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专注力和良好的品质。同时,父母能够给予孩子适当的挫折教育,并接受先进的育儿理念。

8

肯定不能的。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它可以带给孩子安全感和自信心。祖辈们可以在生活方面帮忙照看孩子,但是在沟通和教育上还是会比较欠缺,一是因为祖辈们本身极少接受到教育学心理学的教育,他们在相关知识和方法上都有欠缺;二是因为时代在变环境在变,祖辈们甚至父辈们的经验很多都不适应当前社会了,所以隔代教育必定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缺陷。我们还是认为孩子最好由父母亲自养育。

9

答案是肯定的,谁也无法替代父母的责任。不要认为祖辈教育的好就可以推卸父母的责任,亲子之间的感情是无法用别的感情来替代的。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应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祖辈只应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起辅助作用的人,更何况更多的祖辈是比较溺爱孩子的,为了孩子的未来,挺好父母亲自教育孩子比较好!

10

小白是我的朋友,作为一个自幼被姥姥姥爷带大的孩子,这事他还挺有发言权。

下面我们从小白的角度听听他的故事。

从小父母在外地工作,老人们扮演了我童年时候爸妈的角色,溺爱自然是有的,写不完的作业,不爱吃剩下的饭菜,这些我从来都不需要担心是否会遭到责骂。对比同龄孩子,我的童年少了很多任务少了很多压迫。

等稍稍长大了一些之后,妈妈从老人手中接过了我的抚养。我第一次尝到了挨打的滋味,也开始因为发挥不好的考试成绩而担惊受怕。想姥姥姥爷,也委屈。

到如今已经大学毕业开始工作,开始正式考虑过我自己下一代的教育的时候。

我拿着自己本身这个样本去逐项分析。才发现童年时候的教育对一个孩子的一生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性格的养成,习惯的培养和价值的取向。我承认老一辈的教育是尽心尽力的付出,但这份爱伴随的弊端是无法避免的。

拿我自己来说,我的姥姥有很重的讨好型人格。这就导致我的性格里也参杂了很大部分的低自尊讨好成分。面对不想做的事,不想相处的人。即使再不情愿,也无法直接的说出不字来。这一项缺点我是真的有很努力的想要改正,但很难很难,目前还处在跟自己拧巴的局面里。

再者,从小老人对我的要求就是没有要求,我的孙子干什么都是好的。这虽然没有让我成为一个狂妄自大的讨厌鬼,但当我走向社会之后,确实发现我是属于芸芸众生里没什么干劲的那一个。任何远大抱负我都觉得我达不到,就当下就很不错了。这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情,确确实实困扰过我,也让我反思过如果我是一名孩子的母亲,我能否为了方便或为了照顾老人的感受去让我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

固然亲情是好的,尊老爱幼是好的。但弊端使我不敢去冒这个险,我更希望一个孩子能在她尚且幼小的时候就体会到一些世界的残酷而不愿她被呵护到无微不至。

所以我们知道了,爱当然是教育里不变的信条,但教育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