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为什么现在有人说古代的于谦死得不冤死得活该?

为什么现在有人说古代的于谦死得不冤死得活该?

2020-10-10 03:01阅读(74)

为什么现在有人说古代的于谦死得不冤死得活该?:这样的人非蠢既坏!于谦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我豁出去一切也要为我的偶像说道说道。于谦何人?于谦出生于明朝

1

这样的人非蠢既坏!于谦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我豁出去一切也要为我的偶像说道说道。

于谦何人?

于谦出生于明朝的一个书香门第,少年时期刻苦读书,年仅二十三岁就考上进士踏上仕途.因在任职御史时严厉斥责朱高煦犯上作乱,于谦得到了明宣宗的赏识,破格提拔为巡抚。

等到正统年间,年轻有为的于谦也很受“三杨”的器重。往往白天提出的奏请,晚上就被“三杨”批准。等到“三杨”去世后,明英宗开始宠幸太监王振,文武百官都开始巴结这位皇上面前的红人,唯有于谦不为所动,因此被王振所记恨。

在王振的指使下,于谦被人诬陷,不仅丢了官职,还被判处死刑。但是由于于谦在民间一直是清正廉明的好形象,百姓纷纷联名上书为他伸冤,于谦得以重新起复。正统十三年,于谦奉诏回京,任兵部左侍郎。

于谦在北京保卫战立下的功劳有多大?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受王振蛊惑,决定御驾亲征,于谦等人虽极力劝阻却无济于事。由于指挥不当,五十万明军遭遇大败,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俘,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大臣战死。

此时北京由郕王监国,于谦则主管兵部。前线大败的消息传来,北京人心惶惶。侍讲徐有贞借口星象变化,建议迁都南京。于谦力主抗战,并且用南宋的例子义正言辞地斥责提议南迁的人应该斩首。

好在郕王以及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等都支持于谦,保卫北京城的决策就此定下。但是此时,京城中留守的部队只剩下不到十万的老弱病残。兵力严重不足。于谦请郕王调集京城周边的预备军和其他辅助部队奔赴进京,这才凑齐了一支像样的防御部队。

于谦的处变不惊给了朝廷上下很大的勇气,文武百官都将其视为主心骨。郕王也将于谦升为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京师的防御。

为了稳定朝局,也为了防止也先用明英宗作为要挟,于谦和其他大臣请太后下旨让郕王继位,即景泰帝。随后,于谦又针对京师防御,在文臣武将的任命、军事部署、粮食分配和器械建造等方方面面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景泰帝全部采纳。

在也先攻击北京城的战斗中,于谦全程调兵谴将,一次次地挫败了也先的谋划,还设计杀死了也先的弟弟。久攻不下的也先最终放弃攻打北京城,拥着明英宗北还,大明的危机就此解除。

可以说,没有于谦,就没有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大明的存续将成为疑问,或者像南宋一样偏安一隅。于谦也因功升为少保,总督军务。

于谦为什么会死

也先看出了明朝不会花任何代价再换取明英宗,就将其还给了明朝。期初景泰帝不愿意迎接英宗回来,担心自己的帝位不够稳固,于谦给他吃了颗定心丸,向他保证帝位不会更改。景泰帝一向听从于谦的意见,于是英宗得以还朝。

但是做惯了皇帝的景泰帝还是对自己的哥哥放心不下,派人将其幽禁起来,吃饭都只能通过一个小孔递进去,英宗就这样被关了整整七年。直到景泰病重,石亨、曹吉祥和徐有贞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得以复辟。

而于谦由于很受景泰帝的信任,官员任用都要征求他的意见,他从来都是实话实说,因此也得罪了很多人。同样在京城保卫战中立下战功的石亨曾举荐于谦的儿子于冕。于谦却在景泰帝面前言辞拒绝,让石亨又愧又恨。徐有贞因为提议南迁曾被于谦当众斥责,更是一直以来对于谦恨之入骨。

英宗复辟后,石亨和徐有贞为了让复辟师出有名,也为了报复于谦,当朝诬陷于谦等人策划拥立襄王进京,意图谋反,判决于谦死罪。由于没有任何证据,徐有贞等人用了“意欲”二字,和南宋岳飞被“莫须有”罪名下狱如出一辙。而于谦本人知道这是政敌的打击报复,辩白亦是无用,于是从容赴死。、

于谦为什么不阻止“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的前夜,手握大权的于谦已经得到了消息,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他选择了按兵不动。主要原因是此时景泰已经病重,而且景泰膝下无子,皇储人选一直是大臣们忧虑的问题。

从血缘和法理上看,英宗是前任皇帝,英宗之子朱见深曾是太子,而当初景泰帝登基时曾答应过孙太后,要传皇位于朱见深。但是景泰帝后来被权欲所蒙蔽,将朱见深废掉,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只可惜朱见济命薄,早早夭折,储君的事情就一直被耽搁下来。

景泰帝已经答应群臣,要在夺门之变发生的次日讨论立储问题。不出意外的话,储君只能是自己的哥哥和侄子之一,其他人选大臣都不会同意。相比于年幼的朱见深,朱祁镇显然更加合适,虽然他之前昏庸,但是起码可以避免主少国疑。

夺门之变发生时,于谦即使及时制止,事情也难以收场。要么将兵变的全部责任归于石亨等人但是等到景泰病亡,继位的依然只能是明英宗或者他的儿子,于谦必将遭到反攻倒算。

要么将明英宗等人以造反的名义定罪,这样一来作为明英宗的儿子,朱见深自然不能幸免。仅有的两位合适的人选都失去了继承大统的机会,未来的皇储之争足以动摇社稷根本,这一定不是于谦想要看到的结果。

也许于谦自己也是觉得朱祁镇复位是对大明最好的结局。以于谦的聪明才智,他不会想不到自己会被打击报复。但是和大明的社稷稳定比起来,这有什么关系呢?正如他的《石灰吟》,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总结

于谦的死,完全是从大明的江山社稷出发,舍弃了自己的生命。所谓的死得不冤死得活该,完全是彻彻底底的无稽之谈!纵观于谦一生,几乎没有缺点,有的只是满腔的热血和报国之心,民族英雄当之无愧!

朱见深继位后,立刻为于谦平反,\"当国家之多难,保社稷以无虞,惟公道之独恃,为权奸所并嫉。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实怜其忠。”可见公道自在人心,未来于谦的事迹也会一直流传下去,激励着一代代世人。

【我是@机智的小熊猫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别忘了点赞加关注哦!谢谢您的支持!】

2

引言:熟悉于谦是从《石灰吟》开始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一个写出如此铁骨铮铮千古佳句的人,此诗句就是他光明磊落的一生写照。自古文死谏,武死战,君王死社稷,于谦在国家危急之时,扛起救亡大旗,从任何角度来看,他的死都和人品没有关系,他不过是皇权利益的牺牲者而已。

一、在明朝的危急关头,他挺身而出,全力主战保卫北京。

先不评论于谦是多么清正廉洁,就从“土木堡之变”开始论起,明英宗在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后被瓦剌人生擒于土木堡,王振更不用细论了,直接被也先部锤杀。

这样“千里送人头”的愚蠢决定,都是朱祁镇自己拿的主意,和什么太后、皇后没有任何关系。也先部气势汹汹的拿下大同后,于谦和兵部尚书邝埜极力劝谏,但明英宗不听,皇帝不听劝,于谦有什么办法?在朱祁镇披挂上马之时,于谦就语重心长、推心置腹的说:“六师不宜轻出”。

但是朱祁镇听不进去,邝埜跟随明英宗管理军队,留于谦主持兵部的工作,这也是于谦可以做的最后工作了。

这样一位兢兢业业的臣子,哪里有活该被杀的样子?要说活该,那也是他的忠直导致了后来的悲剧,一个全心做事的人,是敌不过甜言蜜语的谗臣的。

“土木堡之变”后,京城内乱成了一锅粥,这时候就需要一个人站出来主持局面,此时郕王朱祁钰受命监国,命令群臣讨论作战和防守的方略,在此乱局下,孙太后站出来,于谦也站出来,没有一个沉稳之人,怎么能稳住大局?

有大臣在这种紧要关头主张南迁,而于谦在这时表现出刚正的气节,于谦力主抗战,得到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等爱国官员的支持,也得到了朱祁钰的支持,在“土木堡之变”中明朝最精锐的部队已经死伤殆尽,保卫北京的士卒不到十万,在这样危险的境地下,于谦请郕王调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军,立即奔赴顺天府,依次经营筹画部署,这算是把各地能调派的将士都拉到了北京,随后,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筹划京师保卫战。

北京保卫战图示

在瓦剌部兵临城下之际,于谦站出来力保北京,不让政权倒塌,不让百姓涂炭,他没有一点活该被杀的举动。

二、在朱祁钰监国时,若没有于谦这样的忠直之人主持大局,国家不会稳固如旧,也许历史就将从此改写,在“土木堡之变”后,于谦这样的人是稳固国家安定的基石。

郕王朱祁钰刚刚摄政理朝之时,右都御史陈镒请奏杀王振全族,这个王振就是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那位官宦,明朝虽然没有外戚专权,但是官宦专权的事情却屡有发生。

朱祁钰刚一监国,拿不定主意,于是下令择时改议,百官情绪激动,并不理睬刚刚摄政的郕王,王振的党羽、锦衣卫都指挥使马顺站出叱斥百官,户科给事中王竑心里窝火,趁此机会猛击马顺,结果马顺不禁打,当场就被打死了。

朱祁钰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吓得想赶紧离开,于谦挤到郕王身前,对想要逃跑的朱祁钰说:“马顺一党该死,格死勿论”。这才让朱祁钰心里稍微坦然一些,吏部尚书王直握着于谦的手说:“国家正是倚仗您的时候。今天这样的情况,一百个王直也处理不了啊。”

在国家乱局之时,于谦当得起国家栋梁,可以说,发生“土木堡之变”后,整个大明朝的政局是混乱的,没有于谦这样的忠直之人挺身而出,那么历史就不是这样的走向。

三、在国家危亡之时,挺身而出,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并且全力辅佐

“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俘,困于瓦剌部落,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也不可一日无君,在这种群龙无首的状态下,选一位国家代理人是当务之急。

太子年幼,敌寇将至,大臣请皇太后立郕王为皇帝,郕王再三推辞,不愿意接受这份认命。其实想想是可以理解的,在这样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谁接替这个位置也不是上上之选,没人愿意冒险摊上这么一个吃力不讨好的活。

于谦在这时又一次挺身而出,他说:“我们完全是为国家考虑,不是因为个人私利做这些事的。”于是在于谦的力主之下,郕王朱祁钰受命登基。

与其同时,于谦请命各边境的守臣竭力防守遏制瓦剌再一次进攻,分道招募民兵,令工部制造器械盔甲。派遣都督孙镗、卫颖、张辄、雷通分兵据守九门重要的地方,军队驻扎在外城的外面。善用文臣轩倪,武臣里力主石亨、杨洪、柳博做将帅,他还在朱祁钰面前说,军队里面的事情,我自己承担,没有成效就判我的罪。

在国力空虚,军队孱弱,群龙无首的情况下,于谦就是国之脊梁,现在说他是活该被杀,是不是有些苛刻,一个人到底要完美到什么程度,才能不被后世诟病。

四、于谦是被冤杀的,在武将集团、文官集团和太监势力的三方对峙状态下,他成为了政治牺牲品,明英宗复位的理由也是他殒命的引子。

在国家危难之时,于谦挺身而出,不畏惧流言,也不怕得罪于人,性格很是刚强,他总说一句话:“这一腔热血,不知会洒在哪里!”

瓦剌部落囚禁俘虏明英宗多年后,确实觉得没有得到多少实惠,就把英宗归还了。但是朱祁钰又不放过他了,生怕到手的权利旁落于他人,于是还是把英宗给关了起来。

朱祁镇和朱祁钰的恩怨情仇就此拉开了帷幕,同时明朝的内部也出现了极大的问题,在藩王势力消退后,出现了武将集团、文官集团和太监势力的三方对峙状态。

除去两帝的恩怨问题,这些集团的利益问题又出现了缺口,景泰八年明代宗朱祁钰病重,正月壬午,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迎接太上皇朱祁镇恢复了帝位,“夺门之变”带来的后果,可以想见,是非常惨烈的,于谦和大学士王文被逮捕入狱,罪名有些可笑,诬陷于谦等人制造不轨言论,有谋逆之嫌疑,和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策划迎接册立襄王。

都御史萧维祯审判定罪,以谋反论处,于谦看得明白,说:“这是石亨他们的意思罢了。”其实最重要的一点他没有说出来,明英宗要复位,总得找个理由吧,徐有贞曾进言说:“不杀于谦,复辟这件事就成了出师无名。”朱祁镇再一次做了一个决定,诛杀于谦,其实他也曾犹豫,说“谦实有功”。

但是在这三方的利益角逐下,在朱祁镇想复位的利益驱逐下,于谦实际上只是做了政治的牺牲品,他实在无过,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这里曾经是他拼死保卫过的地方,可是他最后的结局是被诛杀于此。于谦对得起他写的那首诗: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

其实吐槽机非常反感把别人的不同观点斥之为地摊文学,我总觉得这么说有点大帽子压人的意思,但是说于谦死得活该的说法吐槽机只能称之为地摊文学,因为这说法的来源一点都不靠谱。

土木堡阴谋

这个论调应该有一个前置故事,那个故事大抵比地摊文学还地摊,只能叫做茅厕文学。故事煞有介事的罗列了明英宗如何受文官集团掣肘,武勋集团又如何忠心耿耿,朱祁镇同学又如何英明神武的推出宦官集团代表王振来打压文官。

之后不甘失败的文官集团发起了反扑,用的就是他们擅长的阴谋手段,首先那个兵部尚书于谦没给大军准备充足的补给,兵器、粮食、骡马都不足以支撑大军远征。然后他们把大军的行军路线不停的告诉瓦剌,以至于警觉的英宗皇帝几次临时变更行军路线还是中了埋伏(这时候不是王振变更的了)。

最终在土木堡英勇的明军将士全军覆没,武勋集团彻底死绝,讨厌的英宗皇帝也成了俘虏。这时候老奸巨猾的于谦站了出来反对南渡,其实他早就知道瓦剌无法深入,但故意把他们放到北京城下打一场保卫战,彰显自己的才能。还扶植了傀儡皇帝朱祁钰,达到占领朝堂的险恶目的,让人愤怒的是没有武勋集团牵制的他居然成功了!

土木堡没有阴谋

对于上面的故事吐槽机本人是举五肢鼓掌的(别问我单数那肢怎么鼓,问就自杀),已经精彩到吐槽机准备给于谦发个最佳导演奖了。然而我还是得说这故事一点都不靠谱,全都是漏洞。

首先编故事的人不太懂明朝的军事制度,在正统年间筹集兵器之类的工作属于五军都督府,而筹集军粮骡马的工作是户部的事儿,和人家兵部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而且当时于谦只是个兵部左侍郎,不是尚书,大抵也做不了主。

当然你也可以说他勾结了户部,然而不巧的是户部尚书王佐也在土木堡挂了,跟他一起挂的文官还有兵部尚书邝埜,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曹鼐,刑部右侍郎丁铉,工部右侍郎主永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邓栗,翰林院侍读学士张益。侍郎以下的小官我就不列了,总之土木堡上文官死的比武勋还多,哪有这么玩阴谋的?

英宗杀于谦的原因

公元1457年2月11日,从瓦剌回来被软禁8年的朱祁镇复辟了,一群野心家等待着他们的犒赏。复辟当日于谦就被捕下狱,仅仅4天之后就被杀害,如此迫不及待的造型让吐槽机这么不要脸的家伙都脸红,那旨意更是搞笑非常:

于谦......构成邪谋,逢迎景泰,篡位易储,依阿从谀,废黜正后,内外朋奸,紊乱朝政,擅夺兵权......这厮每自知罪恶深重,恐朕不容......要将总兵官等擒杀,迎立外藩以树私恩,摇动宗社。——《复辟录》杨暄

清楚了吧,这才是朱祁镇杀于谦真正的理由,后世文人多给他遮羞,只说英宗受人蒙蔽,其实本心不想杀于谦的。实际上真正杀于谦的罪名不止迎立外藩一条,那是后罪,前边还有一条是逢迎景泰,篡位易储呢。这道旨意直接说出了杀于谦最真实的原因,就是报复而已。

于少保何辜

于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大抵不用吐槽机废话,如果仅以品德论,他能排进封建王朝前五之位;如果仅以能力论,他起码也能进百强之列。那是个千年难觅的救世之臣,那是连刽子手都自杀相殉的君子,就因为报复杀掉了,这还不够冤?

都冤到这份上了,再不济也不至于落个活该的名声吧?如果斑斑史册确有于谦品行不端、欺上罔下、贪财擅权的一丁点实据,咱们也可以拿出来喷喷,问题是真没有啊!咱们何必再欺负死人不能说话呢?

故事里那些揣测说白了跟莫须有和意欲有什么区别?吐槽机虽然是个逗逼,但还干不出这么出位的事儿,我的结论只有一个——于谦,千古奇冤。

4

关于于谦对明朝的重要性,相信看过明史的小伙伴是有着对于谦敬仰的精神。但没有看过明史,自己在网上乱看文章的小伙伴,就会被乱七八糟的文章给误导,出现了于谦死的活该的念头。关于于谦死的活不活该,相信小伙伴们,看完这篇文章就会觉得于谦就是个大英雄。

1449年,明朝爆发了一件自开国以来最为严重的事件。由于朱祁镇的昏庸,导致北京三大营的兵力几乎全部丧生在土木堡,能回来的也大多是残疾之辈,不可能再次参加战争。而蒙古瓦剌刚打了一场大胜仗,自然要吞并明朝,重整往日的威风。由蒙古瓦剌当时最优秀的将领也先(“木堡之变”瓦剌军的领导者),统领当时他的所有兵马,扑向北京城。明朝面临着一个残忍的问题,迁都或者不迁都。不迁都,极大可能重反宋朝的“靖康之耻”,迁都则避免重反“靖康之耻”,与之换取的是,丧失半壁江山。

在当时,朝廷大多数人都支持南迁的情况下,于谦一人站了出来,说了种种理由,让众臣向他倒戈,力主一战。

北京保卫战前夕,分配京城九门的将领时,于谦身为一个文官,而且还是这场战争的主导者,亲自下令,一旦开战,要么敌死,要么己死,凡事退后者,立斩不赦。重点是,当时打仗不是在城内防守,而是在城下和蒙古瓦剌军对刚。在于谦的指挥下,北京保卫战取得了胜利,打退了蒙古瓦剌的军队,全国上下一片欢呼,于少保一战成名。

一般人取得了这样的成就,面对皇帝的赏赐,肯定觉得理所应当。而于谦仅仅接受了少保的职位,面对明代宗对于自己儿子封爵一事,于谦全力抵抗,明代宗说不过于谦,最终给于谦儿子封爵一事,不了了之。爵位在古代相当于铁饭碗,而且这个饭碗是相当的铁,只要明朝还在,于谦的世世代代都可以捧着这个饭碗不愁吃喝。爵位,多么大的诱惑,多少人求之不得,而于谦却坚决的拒绝了明代宗的赏赐。而且之后于谦说了一句令当时所有人都敬佩的一句话,让也先打到家门口,就是我们众臣的责任,哪里还有闲心要赏赐?

卿大夫之耻也,敢邀功赏哉

顺便说一下,于谦被抄家时,身为明代宗的亲信,北京保卫战的主导者,家里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值钱的东西,只有明代宗朱祁钰当年赏赐他的几件宝物,抄他家的官员都对他敬佩有加。

于谦是一个从头到尾彻彻底底都散发着英雄光环的男人,不容仼何人质疑。

5

于谦是个忠臣,土木堡之变后,正是由于他的坚持,大明王朝才稳住了阵脚。这么一个人,最后被复辟的明英宗所杀,的确很冤,称得上千古奇冤。

但是,从另一个世俗角度看,于谦死得不冤。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于谦被杀的根源。

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率大军亲征蒙古,结果酿成土木堡之变,不仅明军全军覆没,连明英宗本人也被俘虏。在这种形势下,于谦果断拥立朱祁钰即位,是为明代宗,使蒙古挟英宗勒索明朝的阴谋破产。

后来,蒙古人将明英宗放回。

其次,明英宗上位,于谦必须死。

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实现了复辟。于是,于谦的命运也就注定只有死路一条了。明英宗还算是个宅心仁厚的人,说于谦是有功劳的,并不忍心杀于谦。但是,徐有贞提醒明英宗,于谦不死,复辟便师出无名了。

为什么徐有贞极力主张处死于谦呢?关键在于明英宗复辟的合法性问题。

明代宗的即位是在明英宗被俘,明王朝内部阵脚大乱的背景下,由当时的太后及群臣拥立的。所以,明代宗不是篡位,是合法继承的皇位。

这样一来,明英宗的复辟反而是不合法的。从中国的历史及封建宗法制来看,从来没有说太上皇要干掉现任皇帝,自己重新上马的。

因此,明英宗复辟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否定明代宗即位的合法性。当时拥立明代宗,于谦是带头大哥。那么,明英宗从否定明代宗的角度出发,就必须将于谦定性为谋逆首犯。

既然于谦拥立明代宗是谋逆,那么明代宗当然是不合法的。

谋逆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因此,于谦必须死。

再次,之所以说于谦死得不冤,是因为他原本可以不死。

明代宗一朝,于谦的权力很大,只要他愿意,干掉发动夺门之变的石亨、徐有贞那班人是没问题的。事实上,在夺门之变之前,于谦已经收到了情报。

夺门之役,徐石密谋,左右悉知,而以报谦。时重兵在握,灭徐石如摧枯拉朽耳。……方徐石夜入南城,公悉知之,屹不为动,听英宗复辟。……公盖可以无死,而顾一死保全社稷也。

但是,于谦选择了按兵不动。

因为,于谦知道,自己如果选择诛杀徐有贞等人,势必波及一大批人,甚至影响到明英宗。而且,当时明代宗病危,又涉及到皇位继承的问题。也就是杀人容易善后难,于谦的所作所为将会引起巨大争议。

因此,于谦宁可舍弃性命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也不愿陷入各类内斗纷争。

总之,是于谦自己选择了牺牲。从世俗的角度看,自己求死,那就怪不得别人心狠手辣了。如果这样看,于谦确实死得不冤。

6

我觉得持这种观点的人,要么是心中没有大是大非观念的人,要么就是别有用心的人。

明英宗为什么要杀于谦?

明英宗之所以杀于谦,完全是为了一己私利,好为他登上帝位做铺垫,再加上曹吉祥、石亨等人的进言,才是他最终下了杀于谦的决心。

明史载:

都御史萧惟祯定狱,坐以谋逆,处极刑。文不胜诬,辩之疾,谦笑曰:“亨等意耳,辩何益?”奏上,英宗尚犹豫曰:“于谦实有功。”有贞进曰:“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帝意遂决。

从明史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英宗杀于谦,完全是为了他那个皇位的稳固,却丝毫不念及这个曾在国家危难之时站出来力挽狂澜之人。这样的皇帝与昏君何异?要不是关键时刻于谦站出来,临危受命,打败瓦剌,明朝或许就提前进入“南明”了;若没有于谦,英宗能不能回到北京城都难说。因为正是于谦打败了瓦剌,使得英宗没有了利用价值,而也先又不想与明朝撕破脸皮,才迫使也先放了英宗。英宗后来才能发动“夺门之变”,重新坐上皇位。

虽然于谦在英宗回来之后没有再迎立英宗,但这并不妨碍他是英宗的恩人。可以说,没有于谦,就没有后来的明英宗。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说,于谦不仅是大明朝的恩人,更是英宗朱祁镇的恩人。但这个救了整个大明朝的人,救了明英宗的人,却被英宗在奸臣的进言下,以徐有贞一句“此举无名”而将于谦在闹市处死,并弃尸街头,抄家。以至于于谦在被处死时“阴霾四合,天下冤之”。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冤枉的。明英宗这样对待大明朝的恩人,对待他朱祁镇的恩人,难道说于谦死的还不够冤吗?可以说堪称“千古奇冤”。

当年土木堡之变的时候,于谦曾发誓不与敌人共存,经常日夜住在军营之中,有时候连吃的住的都很短缺,还是景帝知道后才给他送去的。有人说皇帝太过宠爱于谦,但有人立马就回敬道:“他日夜为国分忧,从来不过问家产有多少,若他去了,让朝廷哪里再找这样的人。”

兴安等曰:“彼日夜分国忧,不问家产,即彼去,今朝廷何处更得此人?” ——《明史·于谦传》

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大明风华》之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宣宗朱瞻基对于谦说道:“于谦,你爱的不是朱家,你爱的是天下”。这便是朱家皇帝眼中的于谦,是一个将天下看得比皇帝重要的于谦。

这样的人,是我们应该崇拜的民族英雄,是国家的脊梁,但却被明英宗就那样给处死了。对于朱祁镇本人来说,于谦或许是该死,因为他没有拥戴自己;对于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来说,因为于谦阻止了他们的荣华富贵,他们觉得于谦该死。但对于天下百姓来说,于谦不该死。所以说,英宗处死了于谦,也使他背负了千古骂名,成为了他一生的污点。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于谦确实死的冤,死的憋屈。

而在于谦死后,不仅皇太后表现出了极大地悲痛,就连英宗也觉得后悔了。

“皇太后初不知谦死,比闻,嗟悼累日。英宗亦悔之。” 《明史·于谦传》

当边境战事再起的时候,朝中没有人能担当起抵抗敌军的重任,这时候有人说:“如果于谦在的话,一定不会使敌人这样。”这句话一出来,英宗才想念起了于谦的好,但已经于事无补了,他只好沉默以对。后来,曹吉祥等人的事情败露,英宗才醒悟到,于谦确实被自己冤枉了。

成化初年的时候,英宗的儿子明宪宗给于谦正名,并恢复了于谦的官职,加以追悼。

因此,于谦这样一位民族英雄在生前被冤枉致死,使世人纷纷惋惜不已。但总算,他死后得到正名,恢复了名誉,使这位曾经的国之柱石得到了应有的公平待遇。对于这样几千年少有的人才,我们应该多加崇拜而不是加以抹黑。

所以,认为于谦“死的不冤”的人是没有大是大非观念的人,没有国家观念的人,这样的人只会为一己私利而去污蔑他人,不择手段。

7

不能说于谦死得活该——于谦因为在明英宗、明景帝二人上没有明确立场而死

于谦是不是死得活该,先来看看相关当事人的意见:

“皇太后初不知谦死,比闻,嗟悼累日。英宗亦悔之。”

于谦被杀,最大的理由是拥立景泰帝。

在明英宗被俘虏后,孙太后立朱见深为太子、朱祁钰为监国。本来这个安排也是可以的,明英宗在亲征前,也是让朱祁钰“留守”。

太子朱见深、监国朱祁钰这孙太后的安排,本来也很符合明英宗的意图——在亲征前让朱祁钰留守,本身就是防范自己被俘虏的风险下让朱祁钰监国。

朱祁钰本身也无意即位,也安守本分的做监国。但于谦坚决要求朱祁钰即位为帝,虽然从当时的紧急情况下是合适的,是符合大明的利益,但不符合皇族内部利益。

简单说,对于明英宗而言,于谦的罪名有:

1、力主拥立景泰帝;

2、不反对景泰帝非朱见深而立自己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3、反对议和,让明英宗不能归来;

4、明英宗归来后被景泰帝软禁,于谦没有表态反对。

于谦对于明朝是有功,但没有在明英宗、明景帝的问题上没有明确立场。这是他被处死的原因。

于谦是有能力,但没有处理好自己和明英宗、明景帝的关系:

明英宗在亲征提拔于谦为兵部左侍郎——因为兵部尚书跟随明英宗亲征,于是于谦就成为明朝军事的实际决策人。若没有明英宗提拔于谦为兵部左侍郎这个兵部老二位置,于谦就不能在土木堡之变时成为大明军事的实际决策人,也难以顺利在北京保卫战发挥作用;

但于谦回报明英宗的是——拥立明景帝,任由明景帝废朱见深的太子之位,这本身就是背叛之举。

拥立明景帝可以说是事急从权;反对议和,也可以从明朝利益上说得过去;但没有反对明景帝废朱见深太子之位,就说不过去了。

对于明景帝而言,于谦有拥立和包围北京城之功,对于谦很是倚重,但于谦以回报的是迎回明英宗。虽然说于谦未必真心想要迎回明英宗,只是作为和蒙古谈判的一个策略。

于谦估计以为蒙古必然在迎回明英宗问题上狮子大开口的勒索明朝,结果明朝使者一到蒙古,蒙古什么条件也不提,就把明英宗给送走。

于谦原本以蒙古的要求作为继续和蒙古作战的理由,结果什么条件都没有,明英宗就被放回来了。

于是明朝的两位皇帝都在北京,明景帝儿子朱见济没有死,在明英宗还活着的情况下,也难以即位。

简单说,于谦对得起明朝,但对不起明英宗、明景帝。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8

于谦是善于谋国,不善于谋身的爱国英雄,或许他从来就沒有考虑过个人的安危,他是本着“苟利国生死以,岂以利害避趋之\"的人生信条去为官做人的,他的被杀也充满了宿命论的味道。



苍茫大地先分析一下,于谦为什么被杀?

土木堡一仗,朱祁镇在死太监王振教唆下仓促出征,进退无据,大明几十万主力全军覆没,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太师也先活捉,也先得陇望蜀,拿朱祁镇当肉镳,想威逼大明守关将士打开城门,形势万分危急!




代理兵部尚书于谦在文武大臣支持下,奏请太后由暂代皇帝执政的朱祁钰上帝位,朱祁钰即位,也先大军压向京城。于谦力排众议,力主坚守北京,并义不容辞率领各地勤王之师在北京城领导了攻式保卫战!成功打败也先!于谦威望到达极点,他成为了大明少保(从一品)、兵部尚书!而朱祁镇却成了形同虚设的太上皇,还被扣押在也先的军营!过着朝不保夕的囚徒生活!

政治的本质就是站队,于谦作为新朝的重臣,他已经处于尴尬的位置,他必须站队,不站队也得站队,要么就站在新皇朱祁钰一边,要么就站在老皇朱祁镇一边,可于谦直到朱祁镇复辟,始终沒有站队,他始终认为这是朱家的家务事,无关国家安危,他是外人不便参与,最终导致了他的人生悲剧!

朱祁钰上位后,朱祁钰并不想接回他哥哥,始终用拖字诀,于谦沉默是金,并没有以他的崇高威望对朱祁钰施加影响,敦促太上皇的早日回归!



在吏部尚书王直为大明的名誉,在朝廷上建议迎回太上皇。王直上奏:陛下天位已定,太上皇还,不复莅天下事,陛下崇奉之,诚古今盛事也。祁钰大怒,答道:不接朱祁镇,是因为也先狡猾狡猾的,怕他趁机进攻,所以缓一缓。申明“大位非我所欲,是天地、祖宗、宗室、你们这些文武大臣逼我干的\"!也先表示愿意送还朱祁镇,祁钰权当也先放屁污染空气。礼部尚书胡濙等力主接回太上皇!祁钰大怒,拿王直开刀:屡以为言,何也!王直回敬:太上皇被俘,早就应该收复了,现在不接,勿使他日悔!祁钰大怒:当日见推,实出卿等?怎么现在跳出来说这些话!于谦深通帝王术,一句“天位已定,宁复有它!\"朱祁钰脸上才多阴转晴:从汝!从汝!祁钰这才派人接太上皇!这话虽然促使迎接太上皇的行动得以落实,但也相当于当着朝廷百官的面在站队啊!

祁镇吃尽千辛万苦回到京城后,被祁钰软禁在南宫,几乎隔绝了祁镇与外界往来,甚至祁钰把南宫的大树也砍掉了,让哥哥大夏天晒日光浴!其间未见于谦有何劝阻。

再后来,祁钰违背与太后、大臣的当初约定,废掉朱祁镇的儿子、太子朱见深,改立亲子朱见济,也未见于谦劝阻。

独子朱见济死了,御史钟同、郎中章纶劝祁钰复立侄子朱见深,并逢年过节向太上皇请安。两人被狂扁!朝廷内外掀起复储之议,朱祁钰疯狂收拾!朱祁钰与朱祁镇彻底闹僵!朱祁钰心黑但皮不厚,他如果干掉朱祁镇、朱见深,江山也就永固了!这时,他进可攻,退可守,干掉朱祁镇父子后,他如生得出儿子,可让自己儿子上位!如生不出儿子,从藩王子嗣中扶一个做太子,就搞定!但他得罪了哥哥,得罪了侄子,却又把两颗地雷埋在身边,取死之道啊!客观地说,即便生前把皇位还给祁镇,祁钰也难善终!如有儿子,也必死无疑!在此过程中,未见于谦有何动作!

祁钰病重之时,于谦仍未出面让祁钰复立侄子朱见深,直到病危之时(景泰八年正月十六日,晨。于谦才和胡濙、王直慢吞吞商定,由状元出生的商辂起草奏折,力举朱见深,准备第二天去说服祁钰。兵贵神速!白白贻误战机!如果朱见深重上太子位,朱祁镇也就没发动政变的必要啦!可惜,阴谋家徐有贞、石亨勾结朱祁镇在正月十六复辟了!

这时,掌握兵权的于谦完全可以提醒朱祁钰,在朱祁钰支持下采取果断措施,阻止徐有贞、石亨进入南宫,以平叛的名义先下手干掉他们或扣住他们,于谦个人的历史、大明的历史也许会改写!可惜于谦疏忽了,或者说缺位了,只以为这是祁镇祁钰的家务事,结果悲剧啦!

于谦为官过于理想化了一。徐珵(有贞)当年力主南迁,你可以斥责他!但不能把徐有贞当汉奸对待!当年于谦当着满朝文武大喝:建议南迁之人,该杀!徐有贞滚出北京城,是何等狼狈!你既然把徐有贞归为小人一类,就应该制止他的提拔,但于谦后来竟又因为徐珵在地方上颇有作为,多次向祁钰推荐。但祁钰因为徐珵当年建议南迁恨之入骨,说:此人人品太差,不要提拔!后来徐珵改名徐有贞,竟也官至左副都御史,客观地祁钰看法没错,但于谦既沒有能举荐徐珵,又沒向祁钰指出改名的徐有贞就是徐珵,阻止徐有贞的进京,以绝后患。于谦的不作为为自己,为朱祁钰增加了一名有心计的高官死敌!

石亨在土木堡之变中侥幸脱生,于谦缺人之际,重用了这一名有污点的战将,石亨在北京保卫战中找回军人的尊严,因军功封侯。最有功劳的于谦只得了少保虚名,当时的石亨对于谦有颗感恩的心,礼尚往来,举荐于谦儿子于冕为官。于谦廉洁自律,可力拒,但他却对朱祁钰说:石亨身为大将,却保举私人,应予惩戒!石亨终与于谦反目!于谦不会和稀泥,说白了不适应高层的政治生活,这也促成了他的人生悲剧!朝廷官员哪可能个个都是波斯猫,全身洁白无瑕!于谦太天真啦!

徐有贞、石亨怂恿祁镇夺门,还需要一个借口,那就是于谦、王直等朝廷勾结藩王,要叛乱。

徐有贞、石亨一文一武两个叛乱头目与你有仇,朱祁镇对你又不感冒。徐有贞这个文痞子要整于谦,石亨又不拉他,朱祁镇把他归队为朱祁钰的人,于谦的人生悲剧就此上演!

尽管于谦的人生结局是悲剧的,但于谦这位爱国将领,因北京保卫战永垂青史!因“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廉吏形象令万世景仰!

9

持此观点者,当属明英宗的粉丝。

明英宗在王振怂恿下,于1449年7月亲征瓦剌首领也先,结果全军覆没于土木堡,自己被俘成为人质。消息传回京城,监国的郕王朱祁玉令群臣讨论战守方略。侍讲徐有贞力主迁都南京。

时任兵部左侍郎的于谦则请郕王令各地方部队进京勤王,且出任兵部尚书。群臣奏请皇太后,鉴于太子年幼,建议立郕王当帝。郕王推辞再三,于谦大声说:“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郕王终于受命即位为代宗,遥尊英宗为太上皇。于谦又提出数条合理建议均被采纳,随后组织了北京保卫战,粉碎了也先挟持英宗入侵的阴谋。

明英宗失去利用价值后被放回,明代宗将其囚禁于南宫。石享等人趁明代宗病重,发动夺门之变,助英宗复辟为帝。

明英宗连代宗都顾不上收拾,将于谦等人逮捕杀害,使得“天下冤之!”于谦于明宪宗明被恢复官职,明孝宗时才被追赠和追谥。

于谦为国为民力挺郕王即位,当然严重得罪在瓦剌当人质的明英宗。所以明英宗复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于谦,理所当然。

10

话说于谦好好地说着相声,你为嘛要毁谤他?哦,你说的是明代的于谦。明代的于谦为什么会遇害?原因有二,其一在皇帝,其二在文臣。

皇帝这边,于谦得罪了英宗皇帝,因为英宗皇帝成了蒙古人的俘虏,而于谦不但没有去救他,反而迅速推立英宗的弟弟做了代宗皇帝,而后来英宗从蒙古回来,长期过的是被软禁的生活,直到代宗死后才得以复位,你说英宗心里,对于谦能没有一点想法吗?

但是想法归想法,如果英宗心胸坦荡一些,于谦也是可以留的。因为当年土木之变,若不是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明朝很可能就像当年的南宋一样,成为一个偏安南方的小朝廷。倘若真的如此,英宗哪里还能回北京?金人当年如何对待宋徽宗,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而且于谦讲的\"社稷为重,君为轻\",在道理上本来就没错。他这样的人,独运征调,合乎机宜。号令明审,令行政达,放在哪个皇帝手里都是一等一的人才。当年陈琳写檄文骂曹操,曹操能宽恕他,为什么英宗就不能放过于谦?这里除了英宗本身的问题外,更大的问题,就在于于谦的同僚,即那些文官。

首先要讲,于谦有本事,但真的不合群(有本事的人通常都不合群),他打小仰慕的是文天祥(文天祥在南宋官场也不合群)。早些日子,即土木之变前,他还因为拒绝给权臣王振送礼,而遭诬陷下狱(在贪官们看来,我们都送了你却不送,这个问题比上面更严重)——也就是说,于谦在明朝官场是孤立的,尤其他当时还不会说相声,也没个郭德刚帮他排解。

所以在战事稍有缓解之后,便有人寻找于谦的过失,开始加以攻击。譬如头一个是都御史罗通,上奏章弹劾于谦登记的功劳薄不实在。御史顾曜说于谦太专权,干预六部的大事奏请实行,好像他就是内阁一样。这些人的攻击,虽然全部被明代宗置之一旁,但实际上便种下了恶之根。与此同时,早些提议迁都南京的人,譬如徐有贞,就被于谦臭骂了一顿,虽然表面上再不敢反驳,但内心深处,早就恨不得把于谦置之死地。而武官石亨,曾经违法,是于谦请求代宗皇帝宽恕他,最终因为战胜蒙古人而获封侯爵,可就是这样的大恩,他却依旧对于谦怀恨在心——理由仅仅是他曾为了报恩,曾举荐于谦的儿子,结果被于谦拒绝。

最终,这些与于谦有着大大小小过节的人,便组成了一个联合战线,一起对付于谦。等到明代宗病重之际,英宗恢复帝位,石亨和徐有贞这些人,便集中起来攻击于谦。英宗虽然被关了这么久,但毕竟还知道于谦的个性,他说了四个字:谦实有功!但徐有贞,这时候便跳出来说,不杀于谦,复辟这件事就成了出师无名。于是英宗皇帝只能把于谦打入大牢。而在审讯之际,又有人说于谦谋反,查无实据。依旧是徐有贞答复八个字:虽无显迹,意有之!

大家可以琢磨一下徐有贞的这八个字,是不是很有一番当年秦桧莫须有的味道——于是,于谦遇害。而现在,于谦说相声去了,可是秦桧、徐有贞这样的人,却依旧大有人在。他们的特长,就是国家危难之际一点用也没有,可是一旦承平,他们就会跳出来拼命攻击那些有功之臣。在70年代,这样人数以百万计,到眼下,仍在各个角落里,继续他们的表演,并且寻找着机会,一旦机会成熟,他们就会跳出来,对真正做事的人发起猛烈攻击。这么说吧,徐有贞再度得势的话,于谦就算说相声,估计也很难逃脱他们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