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为什么伊朗要和伊拉克打仗,两伊战争是怎么爆发的?

为什么伊朗要和伊拉克打仗,两伊战争是怎么爆发的?

2020-10-08 03:31阅读(70)

为什么伊朗要和伊拉克打仗,两伊战争是怎么爆发的?:必须指出的是,两伊战争完全是一场没有必要的战争。是在美国的纵容之下,伊拉克当枪手,意图推翻伊朗反美政

1

必须指出的是,两伊战争完全是一场没有必要的战争。是在美国的纵容之下,伊拉克当枪手,意图推翻伊朗反美政权的一场战争。可以说,伊拉克几乎占据了天时(美国支持)地利(中东国家基本也支持伊拉克)人和(国际社会基本也倾向于伊拉克)。但就是这种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伊朗也抵住了伊拉克的入侵,与伊拉克打个平手。

战争的发起人是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原因就是萨达姆希望得到伊朗的出海口,以及阿拉伯河的主权而产生争议地区。再就是美国的纵容。美国不便于直接动手,变间接通过伊拉克意图推翻以霍梅尼为首的伊朗政权1980年9月16日,萨达姆在政府会议上决定一周后将向伊朗全面开战。萨达姆出于谨慎,派军队占领了伊朗边境的两个小村庄。伊朗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让萨达姆认为在美国的制裁下,是虚弱的体现,只要自己踢一脚,伊朗霍梅尼政权就会顷刻倒台对萨达姆个人而言,不算宗教派政治,萨达姆希望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领袖,进而成为中东霸主。但萨达姆显然高看了自己,低估了伊朗,但这场战争打了八年,是两伊国家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打,这场惨烈战争成为自朝鲜战争以后最大战争。

9月17日,伊拉克单方面废除《阿尔及尔协议》,宣称对阿拉伯河和海湾三岛的主权。在1980年9月22日这一天。萨达姆军队从南、北、中,三个方向发动了对伊朗全方位的军事行动。而萨达姆的军事入侵,完全出乎伊朗霍梅尼政府意料之外。在战争初期颇为被动,但也很快稳住阵脚,开始反击。美国在巴列维王朝被推翻以后开始支持伊拉克萨达姆政府。从1982年美国开始向伊拉克提供高科技装备和技术,在战争爆发以后。美国还向伊拉克提供伊朗军事情报、提供伊朗的军事部署情况。但为了平衡政策和利益,也向伊朗提供武器,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伊朗门」事件、说白了美国就是发战争财,维持两伊战争持久,久拖不决。不分胜负就可以最大限度维护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最大利益。两伊战争无疑是美国现实主义外交成功的典范。

战争双方动用了除核武器之外的一切武器。这场战场也成为大国武器的试验场,但两伊用最现代化武器打成了最原始的战争。两伊战争让双方经济损失倒退数十年。伊朗直接损失约3500亿美元,伊拉克则直接损失4000亿美元,伊拉克仅欠科威特债务达到180亿美元,这也是海湾战争发生的诱因。两伊战争对双方而言都不是胜利者,都是战争的受害者

就战争本身而言,伊朗是被动应战,应该说,如果没有外界支持,伊拉克绝对不可能战胜伊朗,战争初期伊朗是战胜者。但由于国家被全方位制裁,所以导致伊朗在武器,情报,各个方面被伊拉克超越。所以导致伊朗后劲不足,也让战争延续了八年。在1988年7月20日,伊朗和伊拉克宣布接受联合国第598号决议,立即停火。8月20日,停火协议生效,两伊战争终于结束了。在两伊战争中,伊朗有30万人阵亡,170万人伤残,此外还有200万人沦为难民。而伊拉克代价也很高。仅外债就高达2600美金。经济倒退30年,可以说,这场战争唯一胜利者就是美国。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2

边境冲突、宗教矛盾、民族仇恨是两伊战争爆发的三大原因

1、边境冲突。伊拉克和伊朗的边界河阿拉伯河是主要导火线:

阿拉伯河下游100公里为伊拉克和伊朗的国界线。1847年,奥斯曼帝国和波斯王国以阿拉伯河波斯一侧浅水滩为界,即奥斯曼帝国占据大部分阿拉伯河水域;1937年,独立的伊拉克和伊朗签署了以河中为国界线的协议,即两国分一半;1975年,阿尔及利亚总统条件下,伊拉克和伊朗签署了以河中为界的《阿尔及利亚协议》。

但因为阿拉伯河是伊拉克进出波斯湾的唯一通道,因此伊拉克认为两国以河中为界是不公平的。

阿拉伯界河见下图:

伊朗占据阿联酋三岛威胁伊拉克在波斯湾的航海权。阿布穆萨岛、大通布岛和小通布岛三岛,原本是英国松油,1960英国将其交给阿联酋成员国沙迦。由于阿联酋当时并未处理,伊朗在1971年11月英国撤军后便占据了三岛。这就严重威胁伊拉克在波斯湾的航海权。三岛位置见图:

2、宗教矛盾。伊朗是什叶派为主的政教合一国家;伊拉克是少数逊尼派统治多数什叶派的世俗政权国家。双方的矛盾在于:

伊朗革命后,霍梅尼想要推广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到整个中东地区,因此号召霍梅尼曾经流放、在伊拉克有威望的伊拉克什叶派推翻萨达姆政权;

历史上,伊拉克是什叶派发源地,因此什叶派主导的伊朗希望伊拉克也是什叶派统治的国家;

伊朗不满伊拉克是一个世俗化政权,而非政教合一政权;

埃及、沙特等逊尼派阿拉伯国家担心伊朗输出革命,因此支持萨达姆政权对抗伊朗。

3、民族仇恨。伊朗是波斯人国家,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都是阿拉伯人国家。历史上伊朗和伊拉克战争很多,成为历史宿敌。伊朗的胡齐斯坦省是阿拉伯人聚集地,历史上是属于奥斯曼帝国伊拉克行省的。伊朗和伊拉克都支持对方国内的库尔德人独立。

两伊战争中的娃娃军

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过程

1、4月5日,伊拉克副总理、外交部长阿齐兹被一名伊朗人炸伤,萨达姆指责是伊朗策划的;

2、4月7日,两国军队进入戒备状态;

3、4月8日,萨达姆表示谁攻打伊拉克,就“砍断他的胳膊”;

4、4月9日,霍梅尼表示决心推翻萨达姆政权,将萨达姆扔进“历史垃圾堆”;

5、9月,双方边境冲突上升为相互炮击;

6、9月17日,伊拉克宣布废除《阿尔及利亚协议》,占据阿拉伯河;

7、9月22日,萨达姆下令80架战机空袭伊朗空军基地和飞机,但目的没有达到;

8、9月23日凌晨2时,伊拉克以北、中、南三路军5个师又两个旅、1200辆坦克,意图占据伊朗阿拉伯人聚集地——胡齐斯坦省。

两伊战争正式开始。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3

上世纪80年代,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爆发了边境战争。从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向伊朗发动攻击开始,到1988年8月20日联合国调停为止,经过长达8年的惨烈厮杀之后,两败俱伤,没有赢家。

据统计,战争导致人员伤亡65万人,损失飞机400架,坦克3500多辆,火炮2700门,舰艇31艘。双方军费开支近2千亿美元,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千亿美元。两国的经济发展至少倒退20--30年。

两伊战争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是边境纠纷、宗教与民族矛盾、大国插手等3个方面。

边界纠纷

伊拉克与伊朗的边境领土争端由来已久,阿拉伯河作为边界线是战争的导火索。阿拉伯河下游约100千米的一段距离为两国界河。之前,统治伊拉克的奥斯曼帝国和波斯王国,独立后的伊拉克与伊朗均签订过协议,1975年,双方签订了最后一个《阿尔及尔协议》,以阿拉伯河中央为国界。

此前的两个条约,伊拉克分得河道的大部分,伊拉克视《阿尔及尔协议》为不平等条约。伊朗占领波斯湾上的几个小岛,也引发伊拉克的不满与担忧。

宗教与民族矛盾

伊朗和伊拉克虽然都是伊斯兰国家,伊朗属于波斯人,伊拉克属于阿拉伯人。伊朗与伊拉克都是什叶派占多数的穆斯林国家,伊拉克萨达姆是逊尼派,却掌控着国家。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非常不满作为什叶派发源地的伊拉克,却是逊尼派大权在握,也不满伊拉克走向世俗化。宗教领袖霍梅尼一直以输出伊斯兰革命为已任,企图扩大什叶派的地盘,因此鼓动伊拉克民众推翻萨达姆政权。

萨达姆在伊朗巴列维王朝时,与伊朗交好,并支持巴列维驱逐霍梅尼,也就是说在霍梅尼上台前,双方已结下梁子。萨达姆极力反对霍梅尼向伊拉克输出革命。其它阿拉伯国家也担心伊斯兰革命的扩散,暗中支持伊拉克。

伊朗和伊拉克国内均存少数民族库尔德人,两国都支持对方的库尔德人闹独立以造成国家分裂。

大国插手

两伊战争表面上是伊拉克和伊朗的领土之争,逊尼派和什叶派的派系之争,其实背后是美国和苏联两个两个超级大国在争霸世界。

伊拉克和伊朗位于中东地区,是连接亚欧非大陆的纽带,连接三大洲的咽喉要道,是世界重要的产油大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成为大国争夺的焦点之地。

1979年伊斯兰革命之前,巴列维王朝实行比较开放亲西方的政策,朝着世俗化方向发展,一直是美国的势力范围。伊斯兰革命后,伊朗与美国彻底决裂,并扣押了52名美国使馆人员达一年多时间。美国不甘心自身的利益受损,于是极力怂恿萨达姆对伊朗进行攻击,对伊拉克进行经济和军事上的援助,导致两伊战争爆发。

苏联作为当时世界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一直想从两伊打通南下通道。在两伊战争期间,苏联源源不断地向伊拉克提供苏式武器,向伊拉克派遣大量军事顾问。美国和苏联似乎都在支持巴格达,其实是各怀鬼胎,都想争夺伊拉克这块肥肉,对两伊战争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结果遭殃的是伊朗与伊拉克两国人民,两国元气大伤,百姓生灵涂炭,经济一落千丈。最终亲美国的萨达姆被美国绞杀,俄罗斯与伊朗最后逐渐走近,当然那是以后的事了。

4

用最先进的武器打了最原始的战争——两伊战争。这是当时对两伊战争最诙谐的写照。

两伊战争在当时是除了越南战争耗时最长的一场战争,这里面起因错综复杂,不仅仅是两国领土争端问题,宗教问题,更多的还是利益关系。

众所周知,中东地区国家大都为伊斯兰国家,但是伊斯兰教里面又分为很多派别,其中以什叶派和逊尼派最具代表性。而两伊战争爆发之前伊朗境内爆发了伊朗伊斯兰革命,以什叶派霍梅尼为首的革命军最终取得了胜利,伊拉克萨达姆政权这时慌了,恐怕伊朗什叶派的革命运动影响整个中东地区,进而威胁到伊拉克在中东的霸主地位,而且萨达姆深知伊拉克境内拥有大批什叶派人员,自己却是逊尼派,怕霍梅尼政权响应伊拉克什叶派人员推翻自己的政权,于是在这个关键时期,趁着伊朗革命政权还不是很稳固,伺机将其拿下,伊拉克此时迈出了关键一步,派兵大举进攻伊朗。

当然伊拉克发动两伊战争也不是平白无故的,借着领土争端问题趁火打劫,两国最大的争端就是界河问题——阿拉伯河。当然这也是历史遗留的问题了,1975年两国签订了《阿尔及尔协议》确定了两国的界线为阿拉伯河中央。但是伊拉克并不是这样想的,这条河是伊拉克重要的出海航道,伊拉克认为这项协议极大的损害了伊拉克的利益。协议都签了,伊朗也对领土寸土不让,两国就这样的拉锯战持续了数年,最终,1980伊拉克实在忍不住了,于是撕毁了协议,发动了两伊战争。
(伊拉克和伊朗争议河流)

伊拉克萨达姆一直都未放弃成为中东霸主的地位,想着能够控制整个海湾地区以及中东地区的石油贸易。从中东地区的版图也可以看的出来伊朗盘踞在整个波斯湾最重要的地区,而伊拉克却很可怜,部分出海口被科威特领土所挡,剩下的就更少了,因此此时伊朗的战略价值就非常重要了。大量的石油资源,优良的港湾,得天独厚的海湾,早已让伊拉克垂涎三尺。而此次伊朗政权更迭,经济低迷,况且又和美国断交,这一切都让伊拉克看到了希望。
(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用先进的武器打了一场最原始的战争。其中许多原因也是现在中东局势混乱的根本所在,大国力量的插入也难免引得地区局势不平衡。以上仅代表防尉君个人观点,欢迎评论支持!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5

两伊战争开打于1980年9月,“大正”认为战争爆发的原因有三个,下面就具体解析一下:

(一)伊朗和伊拉克两国有边界领土争端。

伊朗和伊拉克两国都是位于中东地区,而且是邻国,两国有共同边界多达1200公里,长度约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两国南部自然边界线。为了解决领土争端问题,伊朗和伊拉克多年来争执不休。1975年,在阿尔及利亚的斡旋下,伊朗和伊拉克曾经达成解决边界争议领土的协议,但后来还是因为领土利益划分问题出了叉子,闹掰了。

(二)宗教问题。

伊朗和伊拉克都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但伊朗90%以上的人都是伊斯兰教什叶派,也是中东什叶派穆斯林的大本营,而伊拉克虽然有60%的人也是伊斯兰教什叶派,但伊拉克统治阶级却是逊尼派,典型的少数派政权。

1979年,伊朗爆发了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原来的巴列维王朝统治,成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从国名字上看就知道,是一个宗教味道浓厚的国家。之后伊朗开始公开支持伊拉克境内的什叶派穆斯林也进行“伊斯兰革命”,而伊拉克则支持伊朗境内“少数派”反抗冲突,以至于两国关系迅速恶化,致使两国爆发全面战争。

(三)中东强人萨达姆的野心。

两伊战争爆发前一年,萨达姆刚当上伊拉克总统,权利达到巅峰,这个政变上台的中东强人,迫切希望发动一次战争,奠定自己在中东一代雄主的地位,而伊朗就成了最好战争对象,一旦萨达姆领导伊拉克军队打败伊朗,萨达姆就会毫无疑问的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领袖,萨达姆野心也促使这次战争的发生。

但事与愿违,两个野心勃勃的中东国家,战争打了八年之久,谁都没有占到便宜,反而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共计造成100多万人伤亡,数以千亿计美元的经济损失,伊拉克也因此欠下数百亿美元的战争外债。最终两国接受联合国598号决议,于1988年8月份实现全面停战。

6

两伊战争是1980-1988年伊朗和伊拉克之间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这是一场没胜利者可言的不折不扣的消耗战:战前拥有37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的伊拉克在战争结束时欠下外债700多亿美元,在战争过程中伊拉克死亡18万人、伤25万人,直接损失3500亿美元;作为对手的伊朗也欠下外债450亿美元,死亡35万人、伤70多万人,仅德黑兰就有20万妇女失去丈夫,直接损失3000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个人如此,国家也是如此。正所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战争都是一场疯狂的豪赌,在决定开战前任何一个国家的领导层都会慎之又慎综合权衡各方利弊。这意味着战争绝对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必然有其深刻的逻辑原因,那么这场导致伊朗与伊拉克两败俱伤的持续八年的战争是怎么爆发的呢?事实上在两伊战争爆发前伊朗和伊拉克两国之间的矛盾就已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了。

伊朗和伊拉克之间有1200多公里的边界线。在历史上伊拉克所处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相继由阿卡德王国、乌尔第三王朝、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统治。然而自从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帝国吞并以来的两千余年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就再没成立过独立的国家,在这两千余年的时间里两河流域先后被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帕提亚帝国、萨珊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这其中的波斯帝国、帕提亚帝国、萨珊波斯帝国都兴起于伊朗高原,换句话说历史上伊朗的疆域曾多次覆盖过伊拉克所在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双方的边界线上出现了一块模糊地带: 阿拉伯河是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伊拉克境内汇合而成,阿拉伯河下游约100千米长的一段为伊朗和伊拉克两国的界河。1847年当时统治伊拉克的奥斯曼帝国和波斯王国签订协议:阿拉伯河以波斯一侧的浅水区域为界,也就是说奥斯曼帝国掌握着大部分的水域。1913年双方计划重新划分国界,但随即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取消。1918年随着同盟国阵营在一战中的失败,作为同盟国成员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被作为战胜方的协约国肢解,伊拉克就是从这时被从奥斯曼帝国分割出来成为英国托管地。1921年8月伊拉克王国独立,于是当年波斯王国同奥斯曼帝国的边界纠纷就成为了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1937年伊拉克与伊朗签订协议:又将国界画到了河面上主要航线的中间位置,也就是两国各分一半。不过该协议的签订并未给两伊之间的领土纠纷画上句号:伊朗的胡齐斯坦省(伊拉克称阿拉伯斯坦省)有10%的领土原为伊拉克所有,但在1923年被划入了伊朗,伊拉克方面就始终坚持认定伊拉克对该地享有主权。而阿拉伯河作为伊拉克唯一进出波斯湾的出海通道对伊拉克具有无比重要的战略意义,伊拉克认为要将阿拉伯河水道与伊朗平分是对伊拉克大大不利的。

伊朗是以波斯人为主的国家,波斯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6%左右,语言以波斯语为主。而伊拉克以及中东绝大多数国家以阿拉伯人占多数。波斯人一直把1400年前加西亚之战中被阿拉伯人打败看成是永远的耻辱,在他们看来:当波斯人和希腊、罗马、古印度、古中国等古典文明并立时阿拉伯人还是沙漠中的游牧民,事实上阿拉伯帝国在征服波斯后虽然使波斯皈依了伊斯兰教,但阿拉伯文明自身也被波斯文明同化了不少——我们今天所谓的阿拉伯数字其实就是从印度经由波斯传入的阿拉伯。这就使波斯人在面对阿拉伯人时具有一种复杂纠结的心态:一方面波斯人对历史上自己曾被阿拉伯人征服引以为耻,另一方面又始终以祖先曾经的辉煌为荣并在阿拉伯人面前自觉高人一等。波斯复国后在其西南部的胡齐斯坦省及波斯湾沿岸地区生活着一部分阿拉伯人,这里的阿拉伯人就像当地波斯在阿拉伯帝国统治下一样不断发动起义,追求民族独立,这就加深了波斯和阿拉伯两大族系之间的矛盾冲突。此外在伊朗和伊拉克国内均存在作为少数民族的库尔德人,而两国均支持对方境内的库尔德人取得民族独立以削弱对方。尽管伊朗在被阿拉伯帝国征服后皈依了从阿拉伯地区传来的伊斯兰教,但伊朗信奉的是伊斯兰教什叶派,而伊拉克尽管也是一个拥有大量什叶派人口的国家,但以萨达姆为首的统治阶层却出自逊尼派,与此同时逊尼派也是阿拉伯各国的多数派。1979年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运动,此后伊朗建立了以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政教合一体制并积极试图对外输出伊斯兰革命,而伊拉克境内庞大的什叶派人口就成为伊朗重点争取的对象,这直接威胁到了以萨达姆为首的伊拉克逊尼派统治阶层的既得利益。

就在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运动的1979年萨达姆就任伊拉克总统,不过相比伊朗激烈的革命运动而言:萨达姆是通过一场“宫廷政变”迫使伊拉克前总统让位于自己,在这一过程中伊拉克在经济、军事、社会等各方面都没发生太多的动荡。相比之下伊朗在经历剧烈的革命运动后对效忠原政权的政府和军队成员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一时间伊朗的财政、军队、社会体系出现混乱局面,而伊朗新政府的革命输出之举使其与周边阿拉伯国家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关系迅速恶化,伊朗在国际上一时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这在萨达姆看来正是他打击伊朗进而攫取中东霸权的天赐良机——萨达姆试图将对伊朗的战争塑造成为阿拉伯人对波斯人的民族宗教圣战,使自己成为整个阿拉伯世界万众敬仰的英雄,于是他假装站在阿拉伯国家的整体利益时提出了一个和伊拉克并没直接关系的问题——就是在霍尔木兹海峡上的阿布穆萨岛、大通布岛和小通布岛的归属问题。这些岛屿原本归英国所有,60年代后英国将其控制权交给沙迦。1971年11月英军撤走后伊朗便出兵占领了这些地区,然而仅仅一个月后沙迦从英国统治下独立并与阿布扎比、迪拜、富查伊拉、乌姆盖万和阿治曼5个酋长国组成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简称阿联酋)。由于这些岛屿靠近霍尔木兹海峡,伊朗占领这些岛屿后扩大了其在海峡地区的控制能力,引发了伊拉克的担忧,于是萨达姆将自己摆在了整个阿拉伯世界领袖的位置上要求伊朗将这三座小岛归还给阿联酋。但作为直接受益者的阿联酋并不领情——公开声明这三座岛屿是阿联酋与伊朗的问题,和伊拉克并无关系。不过对萨达姆而言:这不过只是他发动对伊朗的战争的借口而已,阿联酋的态度其实根本无所谓,于是在1980年9月16日萨达姆在政府会议上决定一周后将向伊朗全面开战。

一开始萨达姆小心谨慎地命令伊拉克军队占领了伊朗边境的两个小村庄,对此伊朗方面没任何反应。萨达姆将这视为是伊朗在美国的制裁之下虚弱无力的表现,早就试图成为中东霸主的萨达姆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天赐良机,于是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军队从南、北、中,三个方向发动了对伊朗全方位的军事行动,两伊战争正式爆发。当时美国出于遏制战略对手伊朗的目的在公开层面支持萨达姆:美国为伊拉克提供了军事情报、武器装备等方面的支持,然而另一方面美国也暗中向伊朗提供武器。美国的政策一方面是想利用两伊战争大发战争横财,另一方面是为了在伊朗与伊拉克之间实现战略平衡,避免中东地区出现一家独大的现象,进而威胁到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战争中双方动用了除核武器之外的一切武器,这场战场也因此成为大国武器的试验场。两国除常规正面作战之外还采取了袭城战、袭船战、袭击油田等破坏敌方后勤、经济设施的手段并向对方军民使用生化武器。战争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伊拉克对伊朗发动全面进攻,第二阶段伊朗反攻而伊拉克被动挨打,第三阶段双方展开拉锯战,第四阶段重新掌握战场主动权的伊拉克再次攻入伊朗境内。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18日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联合国的停火决议,1988年8月20日双方正式停止战斗。从战争的整体走向来看:双方互有胜败,大体上势均力敌。从最终结果来看:由于停战时伊拉克军队已攻入伊朗本土,所以名义上这场战争是以伊拉克的胜利告终的。

作为两伊战争名义上的胜利者的伊拉克将两伊战争塑造为阿拉伯逊尼派国家对以波斯人为主体民族的信奉什叶派的伊朗的宗教圣战,因此获得了阿拉伯各国的支持,结果却在战争中蒙受了重大损失,然而所获甚少。可两伊战争中阿拉伯各国对伊拉克的援助并不是无偿的,而是以贷款模式提供的,这意味着萨达姆必须偿还高额的贷款。打了一场损失巨大却几乎一无所获的战争已令萨达姆在伊拉克国内的威信开始出现动摇的迹象,这时要他还钱且不说还不起,就算还得起也必将动摇萨达姆在伊拉克国内的地位。于是萨达姆提出:伊拉克与伊朗打了八年战争是替全体阿拉伯人与波斯人作战,是替全体逊尼派与什叶派作战,伊拉克人拿性命去战斗,希望其他阿拉伯国家把债务免了。然而萨达姆关于免除债务的提议遭到作为最大债主的科威特的拒绝,而萨达姆如果按科威特的要求偿还债务需要偿还的贷款数目高达140亿美元,这还不算利息。1990年伊朗又趁伊拉克面临海湾危机的有利时机迫使伊拉克最终接受了伊朗的和平条件:承认伊朗对阿拉伯河的一半主权并从伊朗领土撤出了军队,至此在战场上略占下风的伊朗又通过外交手段扳回一局。1990年8月被逼到墙角的萨达姆悍然出动10万大军入侵科威特,美国立刻组建多国部队介入伊拉克同科威特的战争。这时伊朗趁伊拉克面临海湾危机的有利时机迫使伊拉克最终接受了伊朗的和平条件:承认伊朗对阿拉伯河的一半主权并从伊朗领土撤出了军队,至此在战场上略占下风的伊朗又通过外交手段扳回一局,在经历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后伊朗和伊拉克两国又重新回到了战前的原点。

7

两伊战争爆发的主因是伊斯兰革命后的伊朗成为伊拉克的最大威胁,萨达姆意欲通过打击伊朗来建立地区性霸权。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以什叶派为主导的伊朗成为政教合一的国家,在中东大肆推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扩张什叶派影响力,这让萨达姆的伊拉克如坐针毡。伊拉克虽然是什叶派占多数,但当时在伊拉克掌握大权的却是以萨达姆家族为首的什叶派。当时的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曾公然号召伊拉克的什叶派推翻萨达姆政权,危及到萨达姆的统治。

萨达姆刚在1979年6月通过政变夺取了伊拉克最高领导权,国内统治根基未稳,亟需稳固政权。况且,萨达姆当时有谋求海湾地区霸权之野心,可以通过打击新成立的伊朗伊斯兰政权,占领阿拉伯河下游地区,在海湾地区立威称霸。是故,当时有“中东雄狮”之称的萨达姆便故意挑起并升级与伊朗的边界争端,磨刀霍霍向伊朗。边界争端成为两伊战争的导火索。

伊拉克与伊朗在阿拉伯河边界的领土争端由来已久,可追溯至1847年。1975年的《阿尔及尔协议》将两伊国界确定为阿拉伯河中央。但是,伊拉克认为这是一个不平等条约,阿拉伯河是伊拉克进出波斯湾的唯一出海通道,如若平分阿拉伯河领土,伊拉克将无法自由出入波斯湾,这对想在波斯湾地区的称霸的萨达姆是不可容忍的。于是,在两伊战争爆发前夕,萨达姆撕毁了《阿尔及尔协议》。

萨达姆低估了伊朗的实力,本想速战速决,却没想到陷入了长达八年的持久战和消耗战,并且在其间伊朗曾一度转守为攻,打入伊拉克领土。1988年7月,两伊战争结束,双方都没有占到对方多少便宜,阿拉伯河分界依然悬而未决。1990年,称霸心切的萨达姆下令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危机,伊朗趁机逼迫伊拉克承认伊朗对阿拉伯河的一半主权。

8

谢师兄邀请,伊朗和伊拉克同为西亚国家,两国从宗教信仰,边界纠纷,民族仇恨等积怨颇深,1979年2月,以宗教领袖霍梅尼为领导的伊朗革命取得了成功,推翻了亲美的巴列维王朝,而萨达姆也在1979年登上伊拉克权利的顶峰,这两个人的共同“爱好”就是盛气凌人,其野心就是都想做中东一哥。

当时伊拉克国富民强,与美国关系甚好,而伊朗在伊斯兰革命胜利后,则与美国彻底撕破脸皮(直到现在),转而投靠前苏联,1980年9月22日,好战的萨达姆借口阿拉伯河的主权归属伊拉克为由,率先向伊朗发起进攻,“两伊战争”随即爆发。没成想这场战争一打就是8年,这对伊朗和伊拉克的生灵和国民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两伊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共伤亡近150万人,经济损失达6000多亿美元,使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少倒退了20年以上,而且两国的交战也可以说是美苏的代理人的战争,当时的国际社会曾经为两国调解,斡旋,但各自背后都有大哥鼓动,撑腰,所以才耗时8年,中东老大谁都没当上,两伊也都彻底“没劲儿”了,这场战争才无果而终……

9

大家对伊拉克战争都是耳熟能详了吧,伊拉克号称世界第三大军事强国,在美军的强大攻势下居然没有坚持到一个月就缴械投降,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但是你知道吗?伊拉克遭遇恶的战争不止一个,在与美国交战之前,萨达姆也和同为兄弟的伊朗干过一仗,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两伊战役又称为第一次波斯湾战役,其爆发原因是国富兵强的伊拉克想要独霸海湾,于是企图趁伊朗霍梅尼政权立足未际对其进行打击以彻底解决边界争端。于是两国关系日趋严重,边境冲突加剧并最终演变成为期8年的战争。直到1988年7月18日两国才宣布接受联合国安理会第598号抉择。

实际上两伊战争充分的说明了一个真理,那就是战争面前没有胜利者,只有失败者

据史料记载,历时8年的两伊战役,伊朗伊拉克两败俱伤。伊拉克伤亡和被俘48万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伊朗损失作战飞机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两国军费开支近2000亿美元,经济损失达5400亿美元,两边的综合国力因而受到很大的削弱。1990年伊拉克侵略科威特、海湾危机迸发后,伊朗使用危机逼使伊拉克终究接受了伊朗的平和条件,供认伊朗对阿拉伯河的一半主权,并从伊朗疆域撤出了军队。此战导致后来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事力量变弱,萨达姆政权倒台,伊朗也被美国盯上,时不时被制裁一下,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10

谢邀!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很多,基本上还是常见的民族、宗教、领土、资源、大国梦等因素,下面简单梳理一下。

【两伊战争】

1、民族差异。伊拉克是阿拉伯国家,主体民族是阿拉伯人,其他还有库尔德人。伊朗是波斯人为主个国家,其次是阿塞拜疆人、库尔德人、俾路支人等民族,还有少量的阿拉伯人,比如临近西部边界的胡齐斯坦省。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是中东四大古老民族之二(还有突厥人和库尔德人),不同之处在于,波斯人就伊朗这么一个国家、力量相对集中,阿拉伯人有一堆国家、内部容易不团结。

【中东民族分布】

2、宗教派别。两伊都是伊斯兰国家,区别在于教派不同,伊朗是什叶派国家,伊拉克是逊尼派国家(国内什叶派人口占多数但是没掌权)。教派冲突有多严重呢?大家可以参考欧洲历史上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间的宗教战争。虽然都信仰共同的一个神,但是都认为对方派别是异端。

【逊尼派和什叶派分布】

3、领土纠纷。领土野心一般是随着国力的增强而同步膨胀,历史问题说不清楚或者划分不满意都是借口。这块主要一条是阿拉伯河划界的问题,历史可以上溯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再往早说(地理问题),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本来是两条河,沧海桑田就有了两河汇流的阿拉伯河,进而形成边界问题。

4、资源争夺。接着说阿拉伯河,除了航道问题,还有水资源问题,这个在干旱的中东地区是战略资源,没有两河,就没有阿拉伯的“塞上江南”——美索不达米亚。水资源对生存极端重要,对经济发展极端重要的另一种资源——石油,就大量分布在两伊边界附近,油田能转换成多少美元就不多说了。

【中东石油分布】

综上,已经有足够多的理由开战了,两国都有恢复历史大国的梦想,都是政治强人执政,再加上美国这样的域外强国的干预,终于爆发了中东地区旷日持久的一场“高科技的低水平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