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为什么刘秀叫两个字的光武帝而不叫一个字的汉某帝?

为什么刘秀叫两个字的光武帝而不叫一个字的汉某帝?

2020-10-04 08:31阅读(72)

为什么刘秀叫两个字的光武帝而不叫一个字的汉某帝?:“光武皇帝”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死后的谥号,“汉光武帝”叫起来有点别扭,像汉文帝、汉武帝、汉宣帝……叫

1

“光武皇帝”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死后的谥号,“汉光武帝”叫起来有点别扭,像汉文帝、汉武帝、汉宣帝……叫起来多顺,为啥刘秀这么特别,多了一个字呢?

除刘邦外,汉朝皇帝的谥号都是两个字,刘秀也是

其实大家都误会了,刘秀之前的西汉王朝,皇帝死后的谥号也都是两个字。当然,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比较特别,他死后谥号为“高皇帝”,庙号为“太祖”,本来应该称他为“汉高帝”活着“汉太祖”,不过由于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的影响,后人多称之为“汉高祖”。

除去刘邦之外,西汉还有14位皇帝,其中有谥号的10位。这10位皇帝死后的谥号都是两个字,而且第一个字都是“孝”。比如汉武帝的谥号其实是“孝武皇帝”,汉宣帝的谥号是“孝宣皇帝”…… 汉朝以“孝”治天下,“孝”是国本所在,所以皇帝要求天下人都要孝,那自己就首先要做孝的表率,下一代要向上一代尽“孝”。

所以,西汉第一任皇帝皇帝之后,从第二任皇帝开始,所有的谥号都带有“孝”字,表示这个皇帝对上一代是很孝的。既然都有这个字,那么为了称呼上的方便,我们通常就会省去这个字,比如应该叫汉孝武帝的就叫做汉武帝,应该叫汉孝宣帝的就叫做汉宣帝。

刘秀的庙号、谥号是个难题,因为他很特殊

但是,到了刘秀这里行不通了。虽然刘秀建立的帝国也叫做“汉”,但这个汉和西汉政权之间隔了王莽的新朝。而且,刘秀虽然是皇族之后,但到了他这一代,血缘十分稀薄,他本人和普通老百姓几乎没有区别了。

刘秀的天下是他自己打下来的,并不是继承自西汉,所以刘秀实际上也是开国皇帝。不过刘秀为了拉拢人心,自称他是刘邦的后代,这虽然让他在建国过程中得到了很多贵族和百姓的支持,但他死后的谥号和庙号却成了个难题。

首先是庙号的问题。按照礼仪规定,不是开国皇帝不能称祖,只能称宗,比如唐朝李世民功劳很大,开创了贞观之治,但也只能称唐太宗,不能称祖。这么说的话,刘秀就只能称宗。但刘秀白手起家,打造了东汉帝国,其功勋不逊色于开国皇帝,怎么办呢?经过反复讨论,最后定为“汉世祖”,算是两方面都兼顾到了。

其次就是谥号问题。按照传统,刘秀的谥号也应该是“孝X皇帝”,但在这里刘秀该向谁尽孝呢?难道是最后一个皇帝刘婴?还是汉平帝刘衎?但实际上,根据史料分析,刘秀与汉成帝刘骜同一辈份,而刘骜之后还传了三任皇帝,难道让刘秀向自己的晚辈尽孝么……这显然不行。

所以,刘秀的谥号中决不能出现“孝”字。

至于为什么选择“光武”二字,我以为还是要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按照《谥法解》的解释,“能绍前业曰光;居上能谦曰光。”刘秀能够延续汉朝国祚,当了皇帝后又待人真诚,非常谦虚,十分符合“光”的涵义。“武”字就不用多说了,主要表示在军事上有非凡的成就,刘秀铲除绿林、赤眉等农民起义,平复王莽篡位导致的天下大乱,武功当然没得说。所以,最后确定了“光武”二字。

东汉王朝继续实行以“孝”治天下的国策,所以东汉后面的皇帝死后谥号还是都带有一个“孝”字。比如刘秀之后的皇帝刘庄,谥号就是“孝明皇帝”,而东汉最后一个皇帝刘协,死后谥号则为“孝献皇帝”。

综上所述,整个汉朝29任皇帝中,只有刘邦和刘秀,这俩人的谥号不带“孝”字,因为他们一个是西汉开国皇帝,另一个是东汉开国皇帝,只有后人向他们尽孝,他们则没有前任皇帝可以尽孝。

既然不需要有孝字,那么刘秀谥号的两个字就可以自由选择,“光”和“武”正是刘秀一生的写照,用“光武”作为对谥号对他的一生进行概括总结实在再合适不过。而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其他的皇帝因为必须要带个孝字,所以谥号中可以选择的字只有一个,要么是武,要么是明……总之没有机会像刘秀一样了,这也就使得刘秀的谥号在汉朝29个皇帝中显得与众不同。

关键是“汉光武帝”你还没法简化,“汉光帝”显然不是光武的本意,而“汉武帝”则与刘彻重复,没有办法,每次到刘秀这里的时候,我们只好多写一个字,称之为“汉光武帝”。

2

刘秀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勤于政事的皇帝,“每旦视朝,日仄乃罢”,经常召集公卿讨论政务,直到“夜分乃寐”,总是很晚才休息。

他多次发布释放奴婢,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使得自西汉末年以来,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沦为奴婢的难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他还实行轻徭薄税的政策,为减少贫民卖身为奴婢,经常发救济粮,减少徭役。

与此同时,光武帝还大力裁撤官吏,合并郡县,减轻百姓负担。不到30年时间,东汉人口数达2000多万,增长一倍有余。

历史上称其治下的汉朝,为“光武中兴”。那么为什么刘秀叫两个字的光武帝,而不叫一个字的汉某帝呢?现在我就从这么三个方面来解说:

其一、刘秀的谥号有两个字“光武”,谥号是两个字的有很多历史名人

古时候,谥号是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主要是对死者的评价。

例如齐宣王的“宣”,楚庄王的“庄”;诸葛亮谥“忠武”,岳飞谥“武穆”,其实两个字的谥号在后代皇帝中比较常见。

其二、西汉皇帝的谥号也大都也是两个字,而且都有一个“孝”字,后人为了方便常常省略谥号中的孝字,就变成了“汉某帝”

比如汉太祖高皇帝刘邦、 汉孝惠皇帝刘盈 、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汉孝景皇帝刘启、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汉孝昭皇帝刘弗陵平陵、汉中宗孝宣皇帝刘询、汉高宗孝元皇帝刘奭。

他们的谥号中都有一个“孝”字,汉武帝其实就是“汉世宗孝武皇帝”的简称,汉世宗是汉武帝的庙号,“孝武皇帝”是汉武帝的谥号。

其三、刘秀为何叫两个字的光武帝?

刘秀死后不久,其子刘庄继位,于同年三月丁卯日,葬刘秀于原陵,上庙号世祖,谥曰光武皇帝。

事实上,光武帝是“汉光武皇帝”的简称,光武是谥号,因“光”与“孝”有点区别,所以不能省略“光”字,如果省略“光”字,就变成汉武帝了,所以只能是光武帝。

又因为汉代只有一个谥号是“光武”的皇帝,所以可以省略“汉”字,直接称呼刘秀为光武帝,不会有歧义。

“光武帝”的称号,也可以理解为光复“汉武帝”的大汉王朝。


我是@龚柳辉 请大家关注我,和我一起走近历史与现实。欢迎热心评论和分享!

3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建立者,政治家,军事天才。庙号汉世祖,谥号光武。为什么是“光武”呢?光者能绍前业,武者克定祸乱。大概意思是继承了大汉王朝,平定了叛乱,重新开启了盛世。史称“光武中兴”。

不过人们忽略了他的庙号世祖。在封建时代,凡是庙号带祖的基本上是一个新王朝的开拓者或建立者。(追尊的除外)。刘秀其实没有从西汉继承什么过来,东汉是其一手打下的。虽然他是汉太祖刘邦的九世孙,但到他这一代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平民。若说继承了什么,就是用刘氏宗亲的身份,扛起了大汉的旗帜!

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帝绝裂,自立为帝,沿用大汉国号,定都洛阳,改元建武,史称东汉。

为什么要沿用大汉国号呢?首先,刘秀是高帝后裔,沿用国号表明自己身份的合法性,正统性,所谓名正言顺。并得到了世族豪强的鼎力支持。其次,虽然沿用国号让刘秀从一个王朝的建立者,变成了中兴之主。

但是有失必有得。从刘秀起兵开始气运就好得爆棚,每每以弱胜强,仅用十二年平定天下。无怪乎说他是天选之人,位面之子。




4

说起汉朝这些皇帝的称呼,还挺有意思的。西汉除了开国皇帝叫汉高祖以外,其他人都是汉某帝;东汉除了开国皇帝叫光武帝两个字以外,其他也都叫汉某帝。难不成大汉朝开国皇帝都搞特殊化?

很显然并不是。

一、以谥号相称

汉高祖刘邦,那是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的一个习惯的错误,正确叫法,刘邦应该是汉太祖高皇帝,太祖是庙号、高皇帝是谥号。但是,由于《史记》中的这个错误过于流行,所以刘邦这个既非庙号、也非谥号的汉高祖叫法也就流传开了,

不过,由于西汉时期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所以一般来说还是以谥号相称的。但是,要说明的一点是,西汉的那些”某帝“实际上谥号也是两个字的,即”孝某“帝,也体现了汉以”孝“治国的本色,比如我们常说的汉文帝,谥号是孝文帝;汉武帝谥号孝武帝;汉宣帝谥号孝宣帝。所以,在汉朝的典籍中,我们看到的多是”孝文“、”孝武“、”孝宣“等等。但是,到了后来的朝代,为了区别于本朝皇帝,就会把”汉“字带上,于是,就很自然地将他们简称为”汉文帝“、”汉武帝“、”汉宣帝“等等。

二、光武的由来

至于说刘秀呢,他这个光武自然也是谥号。只不过跟西汉那些皇帝还是有些区别的。其主要原因是东汉虽然说是继承的西汉大统,但是毕竟也是刘秀自己打下来的江山,还是个开国皇帝,更主要的是刘秀虽然是刘邦之后,但是从汉景帝的儿子刘发这一代开始就已经距离西汉皇族越来越远了,所以,对于刘秀来说,既没办法追封他的父亲为帝,也不可能在其死后用“孝”的谥号。他的儿子刘庄和大臣们商量了许久,最后为刘秀确定了“光武”这样一个谥号,光者,“能绍前业曰光”;武者,“克定祸乱曰武”,既显出了其继续西汉大统之意,又表达了灭莽兴汉的功绩,算得上是非常恰当了。

自刘秀以后,东汉的皇帝又开始继承了西汉的传统,皇帝的谥号又以“孝某”帝相称了,如汉明帝谥号孝明皇帝,汉章帝谥号孝章皇帝,汉桓帝谥号孝桓皇帝等等。不过,有一点还是跟西汉不同的,在东汉的典籍中,有不少已经将“孝”字去掉,直接称明帝、章帝等等了,到了之后的朝代自然而然也就变成了我们熟知的叫法——汉明帝、汉章帝等等。

三、关于庙号

看了汉朝皇帝的称呼,我们也很自然会想到另一个盛世唐朝,他们的皇帝似乎又变成了“祖”“宗”,即唐高祖、唐太宗、唐玄宗等等,而不是“某帝”了。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如前文所说,这些“祖”“宗”跟刘邦那个汉太祖一样,是庙号,而不是谥号。那么为什么唐朝开始,皇帝简称会变成庙号,而不用谥号了呢?毕竟它的前朝还是隋文帝、隋炀帝呢。

一来,唐朝不像汉朝时庙号制度那么严格,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庙号;二来,唐朝皇帝的谥号有点过长了。如唐高祖李渊谥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这个长度再叫谥号就有些麻烦了,所以,对唐朝以后的皇帝多是以庙号相称,直到明清时期,因为皇帝的年号比较单一,才开始逐渐少称庙号,多称年号了。

5

刘秀不愧为“秀”,当时天下已经姓王,汉朝已成为历史,但是作为汉朝宗室后裔,刘秀却光复大汉河山,使天下重新姓刘,实属不易。

在刘秀去世后,后世之君自然要给老皇帝上谥号,这里的谥号就是某某帝,用于评定帝王褒贬的一生,刘秀的功劳自然不用多说,于是就上了个汉“光武”帝。

虽然东汉和西汉有所区别,严格意义来说,就是两个朝代,但奈何头顶一个祖宗,到底来说是一家人,所以刘秀的江山依旧沿用“汉”,毕竟当时是打着复兴汉室名义起的兵。

但是前面有一个刘邦建立的大汉朝了,中间又隔了一个短暂的“新朝”,因此,刘秀在世人面前只能是光复汉朝。

现在看来,“光武”我们可以理解为用武力光复的汉朝,是肯定了刘秀的千古功绩。

汉朝自古以来以“孝”治天下,所以西汉皇帝去世后所上的谥号也都是两个字,比如汉孝文帝刘恒、汉孝景帝刘启、汉孝武帝刘彻等等(刘邦单字“高”),因为所有的皇帝都顶了一个孝字,所以后来史官也就简化了起来,直接省去了孝,称呼则为汉“文、景、武”帝。

而刘秀这个就难简化了,一个“光”字吧!衬托不出刘秀的功绩,并且也没有光这个谥号,一个“武”字吧!前面已经有了汉武帝这个大佬,所以只能合称“光武”皇帝。

另外,“光武”两个字也凸显出刘秀与其他皇帝的与众不同,更让人们容易铭记这位东汉的开国皇帝。

6

一些人不懂能不能不要装懂?刘秀是两汉唯一

一个双谥号的皇帝。刘秀的谥号特别那是因为他本来就特别,唯一复国成功的,再造大汉。

能绍前业曰光,克定祸乱曰武。这就是光武谥号的意思。

光武是谥号,世祖是庙号。

两汉其他皇帝带孝那是因为汉朝以孝治天下,但是孝不是谥号,比如汉武帝,谥号是武,汉文帝谥号是文。汉明帝谥号是明。

只有光武是双谥号,一提光武就知道是刘秀。但是提武帝,谁知道哪个武帝?历史上那么多武帝,所以带朝代。

隋朝前称呼皇帝基本都是谥号,因为谥号每个皇帝都有。

唐朝以后称呼皇帝就是庙号了。

明清多称呼年号。

7

“光武”属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谥号,周公《谥法解》曰“能绍前业为光,功烈耿著为光;“威强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

汉朝以孝治家国,所以无论皇帝官僚还是平民的谥号大多以“孝”字为最高荣誉加之。西汉或者东汉的皇帝除了刘邦和刘秀以外的谥号都有“孝”字,也就是说是“汉孝X帝”。比如众所周知汉武帝,其谥号全称是“汉孝武帝”,汉献帝谥号全称是“汉孝献帝”。因为大多数皇帝的谥号都带“孝”字,所以一般省略不读。

8

光有光复大汉之意,谥号光武,庙号世祖,和刘秀相关的电视剧《秀丽江山之长歌行》我过多。

刘秀是中国421位帝王中相当完美的人,人们对他有很多评价,“既是中兴之主,又是定鼎帝王”,未杀功臣,文治武功一流,手下云台二十八将流光溢彩,还有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的美谈。

光武这个称号足够特殊,有此号的仅一人,提到光武帝人们第一个想到额就是刘秀,确实够秀,还有大魔导师,位面之子,无敌buff加身的帝王,不过刘秀似乎耗光后代的气运,4代之后进入下坡路。

刘秀平定天下的对手太多啦,更始政权绿林军赤眉军,睢阳刘永张步和董宪联盟;成都公孙述、邯郸王郎;陇右隗嚣、渔阳彭宠、河西窦融,安定卢芳、淯阳邓奉、庐江李宪…我最喜欢他手下的大树将军冯异和岑鹏岑君然!

我是番茄影视c,感谢您的阅读!

9

光武,最顶级的神兵。

只有绝少数RMB玩家,经过无数次概率淘汰后才能得到。

10

刘秀一心想光复当年汉武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