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东北的经济在全国属于什么水平?你怎么看?

东北的经济在全国属于什么水平?你怎么看?

2020-10-01 20:02阅读(68)

东北的经济在全国属于什么水平?你怎么看?:在改革开放之前,东北经济曾经是中国经济的引擎。在1978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三省都是国内比较发达的地区,GDP

1

在改革开放之前,东北经济曾经是中国经济的引擎。在1978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三省都是国内比较发达的地区,GDP总量占据位置比较靠前。全国十强中,东北三省就占了两个位置。

尤其是辽宁省,1978年GDP总量229.2亿元,排全国第三位,工业非常的发达,是中国重工业核心基地,引领东三省经济快速发展。

其次是黑龙江,1978年黑龙江的GDP是174.8亿元,全国第8名。

吉林少一点,只有81.98亿元,但也在全国排名18位。

但到了2017年,辽宁GDP是23942亿元,全国排名14位,后退了11位;黑龙江是16199.88亿元,全国排名21位,后退了13位。吉林是15288.94亿元,全国排名21位,后退6位。

也就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东北三省经济虽然也在高速发展,但与其他省份相比,进步速度大大落后。黑龙江与辽宁,分别拿到后退位置最多的“冠亚军”。

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个是,与经济发展顺序有关。改革开放首先是从东南沿海地区开始,这样东北没有得到改革开放的第一波红利,这是一个选择问题。因为东南沿海海外华侨多,开放之后更容易得到海外华侨的投资,这从数据上也可以得到验证。广东与福建,在改革开放前二十年,基本上是依靠海外华侨投资然后拉动经济发展。几乎海外有名气的华侨,都回来投资。如果是东北的话,那些华侨依旧会回来投资,但不管是数量还是其他,都不会有那么多。

其次,东北人历史因素有关。东北原来是重工业基地,国营经济非常雄厚,但国营经济是从计划经济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一个核心要素,就是逐渐让市场掌握话语权。这对于东北的国营经济来说,是一个沉重打击。从计划到市场,从别人求,但求别人,这是一个本质转变,但东北显然没有做到。

第三是东北人更愿意稳健。

第一波开始创业的中国人,基本上都是从小贩小摊干起来的。不管是大城市还是边缘地区,都是混不下去的人,开始干个体,这算是中国第一代创业。

但东北那时候有大量的工厂,人们都在工厂里上班,都是工厂的主人翁。这些主人翁没有经过市场的熏陶,跟不上潮流。而且东北地广人稀,农民随便在山上挖几个洞都能养活自己,或者是到山上挖几根人参,也能活的不错。这样就没有很强的冒险精神去创业。没有创业,就没有民营经济,没有民营经济做推动力,就很难在发展速度上加快。东北人更愿意在机关里找一个稳妥地事业单位,甚至有东北的研究生宁愿当一个环卫工,也不愿意出去闯荡或者创业,虽然是个别现象,但从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东北人的价值观。

所以东北在改革开放之后增速垫底,是有诸多原因的。

2

分析一下东北经济衰退真实感受。

我是沈阳人,说说沈阳吧,在90年代中期之前,沈阳的私营企业多如春笋,那真是有门路、胆子大就能赚钱。这些小型微型工厂有铸造、锻造,机械加工,化工等等行业。

它们有个共同特点,就是给国营大厂加工配件及附属品,随着90年代后期国营企业因体制弊病、有的倒闭,有的停产,有的对外转让,结果大部分小企业因为缺乏自己的市场化产品,随着国企的倒闭而倒闭。

所以一直到现在存活下来的国企还在艰难的活着,私营企业大部分倒闭。

在同一时期的南方,从当初做拉链,钮扣,劣质电器,低档服装、鞋帽等产品完成了资本积累,迅速进行企业升级,成为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不但有自己的产品、还有自己的品牌。这就是东北现状:国企萧条,民营惨淡。

再谈另一个情况,打个比方,假如东北人十个人中有三个去了外省市,他们在外省打工,做生意的产值算在外省的GDP中,外省的人均GDP只除以它们本省人数,无论总产值还是人均产值都显得很高,利润却归了这部分东北人。而东北的GDP是剩下那七个人创造的,算人均GDP是被十除,虽然总产值不高,人均产值也不高,可实际是剩下那七人创造的,这个比喻说明了东北人真正的人均收入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糟。

3

东北经济是不能用GDP算的。

单看辽宁

大船出品的辽宁号航母的GDP是多少;

第一艘国产航母的GDP是多少;

每一艘052-054-055-056的GDP是多少;

601所的GDP是多少;

沈飞的歼31GDP是多少;

葫芦岛出产的常规、核动力潜艇的GDP是多少;

鞍钢的航母特种钢材的GDP是多少?

国之重器,是经济价值可以衡量的吗?

共和国需要资源时,我们是资源输出地。

共和国需要粮食时,我们是粮食输出地。

共和国需要装备时,我们是装备制造地。

不论贫穷,富贵。我们始终是共和国坚定的基石!

4

说别的不了解黑龙江省的什么都不明白,典型的粮食问题吧。86年左右的时侯,黑龙江省的粮食还统购统销。去过黑龙江省都知道没有粮票是要饿肚子的,2两的馒头5分一个,2两一个的大麻花1角8分一个,大米饭2分一两,不过都需要粮票,没粮票什么都买不到,80年到南方基本不用粮票了。

任何产品,农林牧业,矿山,工业产品完全由国家统购统销,统购价格玉米6分5厘一斤,小麦9分2厘一斤,小稻1角3厘一斤,松木47元一立方米,工业用煤炭19元一吨,民用特级煤12元5角一吨等等,工业产品统购价低的吓死你。

为什么这样,就是为了保障南方人,使用东北提供的无限量的低廉资源,能够更顺利地先富起来,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东北的经济就这样的近十年间彻底落后了,被过去的无论文化教育水平,科学技术水平,职工业务水平吃灰都赶不上的小弟越甩越远了。

这就是现实!

5

东北经济在中国处于较高的水平。除了长三角京津冀武汉城市圈和珠三角,其它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都远不如东北。

东北是中国最早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地区,在很长的时间里面经济发展都领跑中国。所以中国老牌大城市也是东北最多,建国初期的直辖市,东北几乎占了一半。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鞍山抚顺吉林市齐齐哈尔大庆佳木斯都是东北响当当的大城市。

所以,东北有些中国比例最高的城市人口,有着产业门类最齐全的工业体系,有些完善的科研教育体系。所以说东北是共和国长子!

有人说广东多么神气多么发达,实际上广东发展水平比东北差远了。

好比,广东拿得出手的大城市也就广州深圳,其它的不入流,东北起码有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四座省会级大城市。

广东省的高校也就4所211,东北足足11所!

广东上规模吞吐量达千万的飞机场也就广州深圳,东北也有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四座!

广东拿得出手大型铁路枢纽的,特等火车站也就广州南、深圳北,东北的沈阳、沈阳北、沈阳南、大连北、长春、哈尔滨西、哈尔滨站等都是特等站,远胜广东!

如果有人说我是不是有病拿东北三省总和和广东一省来比?我说你才有病!东北三省的人口加起来都没有广东多!

6

东三省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一直呈下降的趋势。1978年东三省GDP合计866亿元,占当年全国GDP(3679亿元)的比重是13.2%。到2017年东三省GDP总量是55431亿元,占全国GDP(827122亿元)比重下滑为6.7%。也就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东北在全国的经济比重下滑了一半。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东北也不高。2017年全国人均GDP是59660元,黑吉辽三省没有一个达到了全国水平的。吉林5.61万元、辽宁5.48万元、黑龙江4.27万元,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8%和28%。尤其是黑龙江,其经济发展水平已经下滑到全国下游了。

经济发展的好不好主要看看企业发展的情况。2018年,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分别有7家、2家和2家企业入围中国500强企业榜单,合计11家,约占500强入围企业的2.2%。其中挤进前100名的只有一汽和鞍钢两家企业。像福建、湖北等中等规模的省份,一省入围500强的企业就有10家,几乎和整个东三省相当。

不但是经济总量、发展水平在全国排名不前,而且东三省的经济增速也是较慢的。2017年黑吉辽GDP增速分别是6.4%、5.3%和4.2%,分别排在全国第26、27、28位仅高于内蒙、高速、天津等三省市区。

因此,总体看来,东北经济发展形势不乐观,经济增长乏力是最大的问题。

7

东北经济不好,很大一部分是自己人把自己人的形象搞坏掉了,尤其是那些小品演员和影视剧里给东北人安排的角色,不要小看这种无形的力量,会影响东北在这个华人世界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东北人的艺术作品是怎么刻画你们自己的女性形象的?是怎么刻画你们男人形象的?这种对外的传递,造成的结果就是,东北女人男人不敢娶,东北男人女人不敢嫁的,这让多少并不是这种形象的东北人在这个社会上要多付出多少艰辛去证明自己!请个别东北人别在各种媒体上以糟践自己为乐了!! 请提高你们的档次吧!东北人觉醒吧,别把那些不堪当有趣来卖了,丢了东北人的脸,影响可是你自己和子孙后代在这个社会上的地位和前途!

8

我是一个东北人,二十多年前大学毕业就开始做生意。从那时起,我就跑遍了全国,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区域。几年前我到广东发展,现在广东和沈阳两家公司,每个月都飞来飞去。如果说东北经济这个话题,我真是太有感触啦!

1996年的时候,我第一次出差到河北。那时候河北的农村肯定不如东北农村,东北农村旱涝保收,农民留足了口粮,其余粮食都卖掉,农民手里挺有钱的。东北的农民工也有,但是不多,都是本乡本土,农闲时间打个零工。子女打工一般也都是在本省,几乎很少有南下的。

那时候河北就不一样了。首先河北经常大旱,我去的头两三年几乎绝收,玉米长的只有半人高,打的粮食和种子差不多。于是偶尔有年份风调雨顺大丰收,农民不卖粮,家家都有十几口大缸存放粮食,以备未来几年可能出现的荒年。土地可以保证吃饭,要是指望土地创造更多的财富,那是不现实的。于是河北的每个乡镇都有小企业,村里也在一些边角区域划出部分土地做工业用地,就是一个个手工的作坊,就算是村的开发区了。附近的村民几乎都到这种小企业里打工,远的村子的也有,最远的有来自东北朝阳和赤峰的。小的企业主已经开始买私家车了,但是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一身匪气。就连盖的厂房都是过去地主老财家的四合院。

那时广东因为靠近香港,发展的比较早,有了一些规模企业,比如容声、新科、爱多,更多的是刚起步的小企业,几个朋友昨天还在厂里打工,今天每人凑了点钱,工厂就开起来了。厂里打工的湖南四川贵州广西,哪的人都有,全部都是家里没有什么土地,七山二水一分田,不出来打工吃饭都成问题。广东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遍地都是机会,随便做什么都能挣钱。

出差一次,我的感受就是广东热火朝天,中部胡搞乱搞不断跌倒,东北岁月静好。我那时也动过南下的想法,不过那时沈阳的生意也很好做,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有些想法就是想想而已。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东北依旧是城乡分明,不管多繁华的都市,开出城区依然是莽莽的荒野,无尽的农田。广东珠三角已经城乡一体,很难看见还有绿色的田野啦。一个镇上有上万家企业,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一个镇上的经济总量大约相当于东北的地级市,一个镇上的房价也大体和东北地级市持平。沈阳作为省会它的房价,不但无法和东莞深圳佛山中山这些地级市比较,即便是顺德县级市也在沈阳之上,甚至一些好的乡镇的房价都比沈阳的房价高。

至于说经济总量,佛山有20个镇,东莞有28个镇,每个镇都是东北地级市的经济规模。两个城市经济总量家在一起名义GDP还不到2万亿,还不如辽宁多,但是我可以肯定的说,两个城市的经济总量比东三省都要大。东北的经济数字有虚报的成份,广东则是大量的瞒报,本身也确实不好统计。很多千万级的小微企业,享受国家的免税待遇,根本没有算入GDP。有个镇去年经济总量数字上只有200亿,可是我是一个学会计的出身,打眼一看,这个镇就是千亿级的规模,即便是辽宁也没有几个地级市能超越它。

这里还可以说一个小例子,几年前一个东北的老板,在广东发展好多年了,有产品有品牌,准备回家办厂,一来支持东北经济发展,二来准备将来回家养老。于是在一个城乡结合部办了一个小工厂,招收了百十个工人,先试验做做看,可以就买地盖厂进设备。结果没两个月就被查处了,肯定是证件不全,消防不合格一类的。就像马云说的,阿里为什么不产生在大上海,管控太严,管理太到位,小企业就没有做大的机会。

东北最缺什么呢?东北最缺企业家!就是那种有钱没钱也知道怎么做事的人。东北缺的是民营制造业,因为只有制造业才能让民众真正富裕起来。东北还缺开放的营商环境,有人戏称,投资不过山海关,虽然这话有点偏激,但也部分的说出问题。

我最不喜欢听的就是东北人时不时的就说得那句话:当年东北用廉价的资源支持了全国。如果总是这样看问题,我们还不能发展。人家没资源的都能干起来,你有资源的反倒落后了?资源陷阱听说过吧,就不知道反省呢?!




9

七个大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华中。 东北整体经济不如华东,华南。和华北差不多,强于华中,西南,西北。 不要被鸡滴屁洗脑蒙蔽了! 东北四个副省级市,一个特大城市,城市化率,农业,工业,科技,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是中上等。

10

在东北工作过20多年,耳闻目睹了很多事,也见证了东北从共和国长子到现在经济增速缓慢的一些过程。

看了看上面的评论,大部分有一定的道理,也有部分因对东北人印象不好而在吐槽!不管如何,一个地方的发展与人文地理、人文环境是分不开的。

经济发展。1990年之前,应该说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在全国还是不错的,钢铁、煤炭、林业、农业、石油、汽车制造、轴承、车床,包括到后来冰箱、洗衣机在全国都有一席之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民营企业的崛起和不断壮大,东北三省的国有企业不论在管理上、创新上、转型上都落后于南方的私有企业。东北三省企业改革之初,有很多有关系、有门路的开了私人工厂,国有企业的订单很大一部分进入了私营企业,导致国有企业工人无订单、工人无活干,国有资产资不抵债,工人下岗,企业破产。等到了90年代,东北国有企业的优势在全国荡然无存,东北的人才、下岗职工开始陆续外流,逐步形成了不论到什么地方,都有东北人的普遍现象。

人口。东三省人口总数现在也不过一亿多一点,基本上和山东差不多,但东北有东北的优势,东北人口基数少,以辽宁为例,4000多万人口,南有大连、北有沈阳相互支撑,沿线有营口、鞍山、辽阳相互响应,沈阳东的抚顺,本溪,再加上新兴城市丹东,如果措施得当的话,还是很有发展的,以沿海带动加上沈阳辐射,日子应该不算难,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底子还存在吗。

人文。东北人天生的豪爽、嘴快、幽默。有人说东北人没心没肺,有人说东北人胆大,有人说东北人涉黑,我承认,但只是少数。

我所认识的东北人大都比较实在,有些还很仗义,在东北那些年里,多亏了这些朋友的照顾,离开东北后,也经常回去看看这些朋友,还是一如既往,所谓朋友,都是相互照应的而不是相互拆台的。

气候。东北的气候是经济发展的一大要害。就哈尔滨为例,每年十一刚过开始取暖,到第二年的按近五一才停暖,一年有半年的取暖期,到沈阳也得150天的取暖期,东北盖大楼搞建设的话也就7个月时间,这是和南方比不了的,好多产业在东北因气候原因根本无法投资,这也是和南方没法相比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已有几年了,后续肯定还有新的政策来跟进,我想东北会好起来的。

祝愿我东北的朋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