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业绩亏损股不允许减持,这样做对公司有好处吗?

业绩亏损股不允许减持,这样做对公司有好处吗?

2020-09-22 08:04阅读(65)

业绩亏损股不允许减持,这样做对公司有好处吗?:减持的根源是什么?是因为盈利与否吗?不是,所以,亏损也要减持,股价暴跌90%也要减持,乃至于清仓减持。减持的

1

减持的根源是什么?是因为盈利与否吗?不是,所以,亏损也要减持,股价暴跌90%也要减持,乃至于清仓减持。减持的根源在于所获得的持股成本太低,在于获得的股本太容易。如果,亏损不准减持必然引发大量造假,等减持和清仓减持后再财务洗澡!

历史上看,减持的股本,无论是高位减持,还是低位也要减持,或者亏损减持,再或者高送转配合减持,其根源都在于持股成本太低,所获股本太容易。

一般来说,发起人和创投公司,以及通过关联交易高溢价定增收购所获的股本方,才会持续减持,一到解禁期,哪怕是股价下跌90%以上,依旧会坚决减持和清仓减持。在目前的监管规则以至于之后的可能性中,都没有办法限制这种恶意减持。因为股价高估,在大股东或者定增股东心中,对比持股成本和所获估值角度来看,他们非常清楚如果是全面开放的类似港股和美股,他们将一文不值,所以,只要到期一定减持。

真正能够限制他们减持动机的,只有向香港市场学习,那就是引入全面做空机制,类似于这种无底线减持的公司来说,他们在港股只能获得几百万几千万的总市值,每日的成交最低的甚至只有7800元。这样就彻底封杀了恶意减持的动机。

而在我国目前的规则和机制体系下,多数公司上市或者关联交易的原始动机就是为了获得高估溢价变卖手头资产以及未来可以无底线减持的目的,也就是说,根本就是为了券商和减持而来的,因此,在没有全面做空和严厉的刑罚追责的体系下,是无法阻挡他们减持的冲动的,因为利益太大!

因此,可以看到,很多公司哪怕排队等上五六年也要挤上上市的机会,哪怕发行价只有1元多(一个什么精工的)也要发行上市,难道募集资金就7500万,是真正急需资金发展生产?不是,为了未来减持!

而有些公司,股价跌到2元多,一旦解禁,也要清仓减持。

因此,没有全面做空机制彻底封杀垃圾股老千股的估值空间,就无法阻挡减持的冲动!


2

我个人认为是一个不错的建议,因为公司上市的目的是为了融资,而融资的本质体现在发展公司和经营公司上,如果能够有良好的运营那么势必会有一个不错的业绩!但是大部分的上市企业都把重心放在了圈钱上,只要公司没有退市的风险,他们不会在乎业绩,更不会去融资发展企业!


所以有了业绩亏损就不允许减持的规定就可以大大限制了大股东的圈钱变现途径!但是又不会妨碍公司获得资金,因为他们完全还是可以通过抵押和质押的方式进行融资,只要你是一心发展公司的,那么总有一天会有不错的业绩!


相反的,如果你只是为了圈钱套现,那么对不起,所有的股份在账户里你也只能看,却摸不着!!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旦有这样的规定,我们就更需要警惕那些业绩造假的上市企业了,未来需要的则是更完善的退市制度和惩罚制度,让上市公司连违规和内幕交易的念头都不敢有,我认为这一点可以效仿美股!!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谢谢您们的支持。

3

减持套现泛滥是A股一大特色,亏损公司不能减持。一定程度上可以倒逼公司经营好公司,避免公司股东减持套现离场留下一个烂摊子。

曾经有一家公司出现巨亏,可是来了一个高送转,股价遭遇恶炒,有关股东乘机高位减持,最后股价大跌,频临退市,投资者损失惨重。

如果亏损不能减持,公司也不会高送转,股东为了自己利益,就可能立足主业或者进行资产重组,公司可能实现质的变化。股价也不至于跌倒那么低,投资者也不至于损失那么大。

亏损公司应该是扣除非经常损益,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早就该这样了。

很多上市公司不把精力放在发展主业上 ,而是放在讲故事,讲概念推高股价,乘机减持离场,玩的就是坑人把戏,这样的市场能够搞好,能有健康慢牛,有的只是大家捞一把就走的心态。只会有疯牛,结果总是牛短熊长。每一轮牛市都是原始股东获得暴利,二级市场投资者换一批套牢者而已。

4

这个问题的愿望是好,但实操起来确实问题比较大。

第一个问题,如果这样硬性规定的话,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上市公司股东的动力,很多做一级市场的人对于公司上市会形成一定的压力,因为如果企业无法实现盈利,就不能够减持,那么说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来兑现的渠道被限制,原始股东的创业动力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第二个问题,规定业绩亏损不能够减持,只不过是想让股东的安心企业经营,把企业用手搞上去,但企业营收是一个非常综合性的问题,并不单单是限制了股东减持就能够做到的,而且从实际的操作角度来讲,股东要想把账面做成盈利,有的时候并不是那么困难,如果这一条成为硬性规定,那么很有可能成为纸面上的规定,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更为现实的选择应该是,鼓励创业,鼓励优质企业上市,适当的延长解禁期,对于优质企业在解禁期上有一定的优惠期限,比如业绩亏损企业5年内,不得股东减持,而业绩优良的企业3年就可以减持,这样动态的管理比严格的一刀切规定更加灵活,可操作性也更强。

感谢评论点赞,欢迎留言交流,如果感兴趣点个关注,分享更多市场观点。

5

A股市场减持套现一直是最头疼的问题,如果按照你这种做法也是治根不治本,对于上市公司也并多大的好处,反而会在二级市场增加中小投资者的风险。

上市公司业绩亏损不允许减持,从这个规定上目的有两点,鼓励上市公司努力做好业绩,同时也能抑制大股东随意或恶意减持现象。但这个规定已经违背的上市公司融资的权限,意思就是假如那些业绩亏损的上市公司越需要资金,而在股市越融资不到资金,上市与不上市都没有任何区别,这样的话只会让那些业绩亏损的上市公司出现资金链断裂,对于公司发展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同时也会给二级市场出现爆雷的事件更加多,所以这种规定对于上市公司,对于二级市场个人投资者都没有好处。

其实真正要向抑制大股东出现恶意减持,清仓式减持等等行为的,最有效的就是把减持周期拉长,把减持数量控制,当然还要明确有些上市公司确实资金困难,上市公司有重大事件,急需一笔资金时候可以破例减持,但是一定要对申请特殊情况减持的上市公司严格审核,审核通过之后才授权减持,这样的减持制度才是比较人性化,不会把减持制度限制死了,限制太死了对你我他都不好。

再有就是题主这种限制性减持制度肯定会对二级市场带来一个非常大的弊端,那就是业绩造假。因为业绩报告都是他们做出来给人看的,假如出到这种减持制度,很多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减持条件,只能把业绩做漂亮,做到盈利为止,这样的话二级市场上市公司业绩报表就更加假了,不知道那些业绩报表是真实还是虚假的。但管理层真要严格去查时候很多公司造假,也不能把这些公司给全部强制性退掉,但管理层不管的话造假只会越来越多,所以你这种减持制度行不通的,对于上市公司也没好处。

真正想抑制大股东恶意减持,清仓式减持,对于上市公司人性化,又要保障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的减持制度,一定要从减持周期拉上,减持数量控制,同时搞优惠政策,奖和罚,以及制定特殊情况的上市公司可以破例减持,只有这些综合多方面考虑的减持制度才是对你我他都好。

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阅读与关注。

6

虽然这样有点不合理,但是,从A股的实际情况来看,“矫枉必须过正”,如果把这个作为对大股东的约束条件,我认为是很不错的!

本来,企业经营有好有坏,无可厚非,只要符合减持条件,大股东以规减持股票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这些都是基于诚信的基础之上,也就是作为大股东,你要讲诚信,不要做假账,不要损人利己,更不能既损人还不利己。

上市融资是为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投资人购买你的股票是基于你提供的数据和对你信任。有些公司上市前业绩非常亮眼,三年之内业绩也非常好,不断推出高送转方案,本来就值5元的股票,解禁之前竟能达到100元以上。

这可以怨投资者追高,但主要原因是有的企业、高管内心就是为了把自己持有的股票在解禁前拉到一定的高度,一旦解禁迅速变现,然后业绩急剧下滑,股票从此变成牛皮市,只剩下被套的散户在里面连声叹息。

业绩亏损股不允许减持,虽然也不是救市的灵丹妙药,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了减持自己的股票,完全有可能让业绩暂时不亏损,但是,起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公司生产经营正常,不会出现业绩突然变脸的情况。

毕竟大股东是有话语权的,如果业绩亏损后禁止大股东减持,那么大股东之间会形成制约,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业绩造假的现象,不至于出现损人不利己的情况。

7

业绩亏损股不允许减持,这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但任何一项制度的确定,都存在着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关键是制度定下来之后,监管必须到位。否则亏损股不允许减持,上市公司就存在业绩造假的可能,造假的目的还是为了减持。这样的减持,对投资者的利益将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反过来说,亏损企业允许减持,仍然会有控股股东大量减持。因为控股股东的持股成本很低,尤其是原始股只有一块钱,当一家企业扭亏无望时,控股股东对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是非常清楚的,坚持仍然会毫不犹豫,损失还是广大的投资者。所以,为了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如果能从制度上规定亏损企业不允许减持,并且加强监管,就能倒逼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增产扩销、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8

当然有好处,多年以来,A股市场这些大小非依仗自己的持股成本优势,动则不管二级市场自家的股票涨跌、企业业绩是否亏损,使劲大量减持,对股价造成了负面压制的影响,其中在企业业绩亏损的时候出手减持更是容易进一步恐慌性抛售,影响相当恶劣,也素来被投资者所厌恶和惧怕。

如果推行业绩亏损股不允许减持,最起码能刺激企业高管们先努力经营好企业,让企业不亏损,为股价提供一个相对和谐的基本面支撑。不过恐怕这样还是远远不够的,单纯一年盈利就能减持,这个从财务报表、提前透支未来一年订单等就可以努力做到,真要设立限制就要更严格一些,比如限制上市企业只有业绩盈利且连续两年以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连年同比增长,企业的大小非、高管才允许出手减持变现,虽然不能就此杜绝财务造假和挤业绩的可能性,但是起码有了让企业有了“上发展轨道”迹象。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

9

对公司经营有好处,因为股东们和管理层都会努力想办法让企业盈利,这样才能使自己利益最大化。

对大股东肯定是没好处,本来可以随意的割韭菜,现在却设定了限制,减持不容易了。

10

对公司对A股都是大利存,有利于股东全力为公司营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