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孩子上小学六年级,成绩在班级排前几名,放学回家就玩电脑游戏,

孩子上小学六年级,成绩在班级排前几名,放学回家就玩电脑游戏,

2020-09-21 13:13阅读(71)

孩子上小学六年级,成绩在班级排前几名,放学回家就玩电脑游戏,家长该怎么管?:题主你好,我是三木C先生,我愿意就这个问题来与你交流。“六年级孩子放学回家就

1

题主你好,我是三木C先生,我愿意就这个问题来与你交流。“六年级孩子放学回家就打电脑游戏”这是许多家长和你一样遇到的“看似简单,实则颇难”的共同话题。引导得当,孩子迷途知返,仍是家里的乖宝宝,学校里的好学生。处理不当,个别孩子就会沉溺于游戏之中而不能自拔…等到长大了、明白了,一切已成过去,悔之晚矣。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所以,我认为,当发现这种苗头之时,家长就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多问几个为什么,而后放下家长身段,带着浓浓的爱意,与之亲切交流,并加之正确引导。孩子是爱你们的、善良的、积极向上的!这一点是必须要肯定的!与此同时,当孩子有了一点点进步的时候千万不要吝啬你们的表扬和奖励,这可是不可或缺的动力与爱 !这样,用不了多久,孩子就会在你们的感召下回归到学习上来。 也许有人会有这样的感觉,孩子长大了,懂事了,有主见了,反而没有之前听话了。这是为什么呢?这可能就是“青春期”到来的前奏吧,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现在孩子的青春期比父母辈提前了1一2年。这是因为现在的孩子生活优裕,所处环境也较父母辈复杂所致。所谓“青春期”,就是我们俗称的“叛逆期”,在国外称之为“狂躁期”或“困难期”。因此也没必要慌张,只是这期间要多注意孩子的动向,合理回应孩子的不同诉求。因为这时的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和思考正在懵懂期,似懂非懂。有时会把并不成熟的思考变为主见,易对家长的不当管教产生抗拒心里,所以这时的家长就不要武断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和课目,要学会尊重和商量,不要给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造成太大的压力。 孩子在完成学习任务后,放松一下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否可以考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孩子效游放松一下,也可以带孩子到“福利院”、“养老院”参加一些做好事献爱心活动。并常常“不经意”地让孩子尝试并体验一些生活上的不易,因势利导,的确有益身心健康,也可淡化对游戏的贪恋。以上仅是个人看法和建议,仅供参考。



2

你好,

不管做任何事,都要掌握节奏,所谓劳逸结合还是有道理的。

一个很真实的例子,我和我们班几个人都是全校成绩前列,我们每天只上课认真听讲,课外做完作业就一起去打篮球玩游戏,从不加班搞学习,初三毕业我们几个都以7a的成绩考上市里最好的学校。

良好的心态和持续的学习才会使成绩不落后,劳逸结合是拥有良好心态的保障。你的孩子成绩前列,可以适当的让他玩游戏。但是得把控好玩游戏的时间,建议多往户外运动方向引导。谢谢


3

孩子这么优秀,干嘛要管呢?

好孩子,都不是管出来的,从管的角度出发,这不直接定义了自己的孩子是一个问题孩子。管理孩子的出发点一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帮助孩子管理,而不是管理孩子这个人。

首先,要协助和帮助孩子,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时间的管理,是需要对孩子进行帮助协同的,别说孩子,即便是成年人,在遇到愉快的事情的时候,都会在时间上完全控制不好。每个人的时间,本身就是不一样的,上天给每个人的时间是完全不一样的,绝不是我们想当然的都是24个小时这么简单,一个人的时间被切分的越碎片,人能掌控的有效时间将更加的被弱化。

帮助孩子规划出有效的时间,用大块的时间,做自己最热爱最擅长的事情,这个事情的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孩子能有拔尖的成绩,说明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的转化能力是完全够的,迷恋游戏,至少说明孩子在电脑面前,有更大的兴趣和强烈的动手能力。

可以帮孩子选一些计算机编程,创新造物类的学习内容,即可以避免强制要求孩子不碰电脑产生的抵触情绪,同时可以让孩子在电脑的使用和学习上,让孩子的逻辑思维得到更深度的培养,让孩子能在虚拟的环境里,创造出更多的现实中的造物创意。

其次,不要被成绩排名麻痹神经!

孩子的学习排名即便排名前几名,这个事情本身容易造成人的一叶障目的错觉,在一个班里排名只是前几名,这个班在全年级排名如何?在全区排名又如何?全市又怎样呢?……这个问题去追溯下去,完全没有任何可比可参照,孩子的排名只反映了在班级的单一指标排序,但是自己孩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发展情况,孩子的优势劣势是怎样的?孩子自身优势的学习管道是什么?

这些,作为家长都一概不知,只看到孩子的排名(不靠谱的评价反馈),只看到的孩子打游戏(以为成绩还可以,犹豫的是阻止孩子玩游戏还是不玩游戏?),了解孩子、看见孩子真实的一面,是最为关键的,只是我们没有这样的意识来认识自己的孩子。

孩子的发展,要从长远的尺度上,以终局思维的角度去考虑孩子的真实发展需要,这是需要父母要有智慧,更要有广域的教育视角,才能看见孩子发展的大路

学校的名次,往往给人以一种错觉,孩子的发展如若要排个名次,就把孩子放到全球的这样的视野下,您的孩子处在什么位置,您孩子是以什么优势,取得这个位置……

智能化、全球化,本就是当下孩子所发展要面临的大背景,父母也要将自己置身于这样的大环境中,优秀的家长与自己这个家长的差距有多大,差距在哪里,自己哪些地方需要相应的提升,这也是家长要完成自我管理的一个问题。

自己是否足够的自律,孩子的种种行为表现,都是家长的日常行为习性的某种投射,所以要解决问题的根源,需从自己开始。


  • 面向孩子-您的私人家庭教师!

  • 文|黄冠杰 编辑|汤雪

4

1.在保证学习成绩的情况下,规定使用电脑的时间。并且大人也要以身作则。

2.可以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脑解决问题,或者增长见识,比如查一些课外资料,或者看看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的生活,视觉旅行等。

3.说明游戏对学业的不良影响。网游就彻底别玩了,如果是一般的小游戏,可以玩一两关。但一定要规定时间和限制。

4.家长多看书,孩子也会跟着看。言传身教。

5.鼓励孩子有梦想,并让他为了自己的梦想开始行动。这招是转移注意力。

孩子打游戏的根本原因是除了游戏,他没别的可以做的事情,不像我们小时候,一群小孩子放学后一起玩各种户外游戏。所以要鼓励孩子去做其他他感兴趣的事情。

5

孩子玩电脑一直成为大人的心头之患,生怕孩子一沾上就会中毒。电脑本身是科技发展之物,方便人们工作学习,电脑带来的危害对青少年也令人叹息,我们家长一定要正确引导孩子学会正确玩电脑。


班级有个学生在三四年级时成绩还非常好,后来五年级后,受其他同学的影响,喜欢上了玩游戏,几个好朋友一到一块,就是讨论游戏打到第几关了,谁是游戏大王。上课孩子注意力分散,一看眼神就知道学习不在状态,眼神黯淡无光,成绩急剧下降。

后来和家长沟通,要求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强制手段,纠正孩子长时间打游戏的习惯。

首先,家长要求一周内不许玩游戏,孩子再求情也不行。家长必须强硬,不然的话,小孩子总喜欢得寸进尺,总不知足。

其次,周末玩必须限制时间,不得超过一个小时,时间过长会影响视力,这也是现在“小眼镜”越来越多的原因。

再次,多给孩子讲身边的案例。我们身边因玩游戏,一度沉迷,不能自已,精神虚幻,最后意志异常,成为废人。把这些讲给孩子听,让孩子知道决不是危言耸听,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最后,家长起到言传身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家长不要玩游戏,在家经常读书,关心孩子在校表现,多关注孩子思想状态,多鼓励孩子,给孩子传播正能量。

趁孩子越小越好纠正,小学生孩子年级小,相对来说,还比较听话,我们家长一定要多引导,从小就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6

不要把电脑游戏想成洪水猛兽,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电脑和电脑游戏本来没有错,错就错在了孩子无限度的去玩耍上。

我的孩子也上六年级,他的成绩也排在年级的前几名,周末时偶尔也玩一会儿游戏,看一看电视。但我对他的要求是,周内禁止看电视、玩游戏,周末时可以玩一会儿游戏,看一会儿电视,但必须要有时间限定。

既然孩子的学习成绩还不错,那就说明孩子的学习基础较好,学习起来比较轻松。但是不能因为这个原因而纵容他去玩游戏。

必须要让孩子知道游戏所带来的危害,及其沉迷游戏会带来的严重后果。

告诉孩子适当的玩游戏是可以的,但过度的玩游戏就是有害的。

关于玩游戏这件事情,必须和孩子之间商量制定一个规定,并严格遵照规定,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不动摇。

第一个原则:周内坚决不允许玩游戏。

第二个原则:周末可以适当的玩一会儿,但条件必须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而且玩耍的总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

第三个原则:可以玩耍益智类小游戏,绝对禁止玩耍暴力性质倾向和内容不健康的网游。

做一个民主权威型的家长,既不过于严苛的要求孩子,但也必须要保证家长的绝对权威。

在管理孩子玩电脑游戏这件事情上,三个原则必须坚决地执行,绝不能动摇。

要做好这一点,家长就必须做好全程陪伴,分三个阶段进行监管:玩游戏前、玩游戏中和玩游戏后。

周末孩子在玩游戏之前,家长必须做好提醒和强调(时间、内容)。

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家长必须做好监督和跟踪。

孩子玩游戏结束以后,必须做好及时的评价和总结(在孩子遵守时间和规定方面进行鼓励表扬)。

只要做到以上几个方面,就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希望我的建议对您能有所帮助。

7

六年级孩子成绩在班级排前几名,说明他很聪明,学习能力相当不错。而放学回家就玩电脑游戏,请问这一玩有我长时间呢?一次一小时,二小时,还是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如果在玩游戏方面没有家庭规则,没有合理的监督与管理,恐怕到了初中麻烦就会接踵而来了。至于怎样管理,我给你几点建议:

第一,游戏可以玩儿,但是必须要有时间规定。没了规矩,难成方圆,小学课程难度小,学科也少,大把时间玩儿可以理解。但是到了初中以后,学科多,难度大,那时再放纵孩子无节制地玩电脑游戏,必然会影响孩子的学业。因此,从现在开始,必须要给孩子立规矩,明确做好电脑游戏的时间规定,让孩子适应接受主动管理。

第二,每周给孩子定电脑游戏时间额度。不妨与孩子一起列一份电脑游戏时间管理统计表,每天放在哪个时间段玩游戏,一次用时多少,家长要做好监督与统计工作,看看一周下来,是否有超时。每周总游戏时间就是一个目标,让孩子围绕游戏时间目标去玩游戏,有利于孩子管理好游戏时间。

第三,延伸教育和引导,让孩子清楚过度游戏对初中学业的危害。对于小学生来说,他只会看眼前,根本不会想初中以后是否有大把时间可供游戏。因此,家长就必须要延伸引导和教育,让孩子明白进入初中后,你就是再聪明,也需要在课外用更多时间来完成多学科的作业,还有复习、预习的巩固工作。否则,你很难拥有现在这样的好成绩。

第四,对孩子进行自控力的明确培养。平时可以和孩子聊聊天,提到优秀的人共有的优点之一就是有极强的自控力,不管是吃喝玩乐哪一样,都不会放纵自己。如约定好的电脑游戏时间,可以鼓励孩子每一次力争减少用时,这样天天坚持,就能锻炼自己的自控力。不超时本身就说明很自觉,如果再减少每次用时,那就更了不起了。

以上几点,供家长参考之。

8

孩子上小学六年级,成绩在班级排前几名。说明孩子的学习还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放学回家就玩游戏,说明,孩子可能存在自满情绪。

因此,对这种孩子只能鼓励和引导。

首先是要充分肯定孩子的学习成绩,多多鼓励表扬他。每天回家,都询问孩子在校的基本表现,今天有啥新的收获。接着多夸夸孩子,让孩子树立起信心。提升荣誉感。

其次是要争取引导孩子。要教育孩子,之所以能取得好的成绩,就是因为自己努力的结果。如果整天长时间玩电脑,既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成绩。就无法保持良好的成绩甚至还有可能倒退。

最后是要科学管教约束孩子。针对孩子一回家就玩电脑的现象。可以用平和的语气要求孩子,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先学习学习,然后可以适当地玩会电脑。但一定要严格控制时间。最重要的是,家长要起到好的示范作用,不要总盯着手机玩,同时,还可以约定,以后每次玩游戏,都陪着他玩,这样就可以把时间控制在家长自己手里。

9

晓行致良知, 专注基础教育,与您共论教育话题!

孩子上小学六年级,成绩在班级排前几名,放学回家就玩电脑游戏,家长该怎么管?

我们首先明确一下,在小学六年级成绩在班级排前几名,算不算学习好?

小学的课程,总体来说比较简单,只要不是太笨,不是太荒废学业,成绩一般不会太差。当然,六年级的数学还是已经有些难度的。也就是说,小学时成绩好,并不代表以后也会好。有许多小学成绩优异的学生上了中学都变成了末流,这是非常普遍的,家长万万不可用小学的成绩代表以后。

再者,学生在班里排名靠前,是不是算学习好?这要看你是什么班。一个级部10个班,好的和差的能差出不少分。还得看你是什么学校,两个学校的差距有时候差的也非常多。莫要认为在班里好就是真的好了。

其次,我们要考查一下孩子是怎么学习好的?

如果是智力好,轻轻松松就能学会考好,这种孩子可以说是先天智力因素不错,如果加以合理的控制是会有大出息的。

如果智力一般,是靠大题量训练才能学好的,这种孩子需要不断的努力才能取得成绩,方法对他来讲更重要。

估计问题中的孩子属于第一种,聪明的小孩需要规则的控制,否则很容易长歪。

第三,我们澄清一下,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小学阶段,学习的内容相对简单,所以学习习惯的养成就成为重要的培养目标。

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今后升入中学,及至以后大学、就业之后的个人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哪些是好习惯?

简单列举几个。比如,专心致志高效完成作业的习惯;比如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的习惯;比如阅读的习惯;比如预习的习惯;比如按时完成计划的习惯……

放学回家就玩电脑游戏的习惯显然不是个好习惯。其内心实质是学生没有个人的规划,完成老师的任务就行,长此以往,会变得散漫,直至堕落。

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好习惯,不单单是要一个好成绩。

那家长应该如何采取措施改变孩子的状况呢?

1、思想整顿,宣战得有宣战的理由。

告诉孩子,你的成绩不是真优秀,不能站在班级的角度评价自己,还得站到全校甚至全区的角度评价自己,那才是你真正的位置。

另外,小学的内容比较简单,不用很努力就能学好,而中学的内容就要难的多,如果小时候靠聪明学习,养不成好习惯,大了后悔就晚了。

2、制定规则,遵守规则培养好习惯。

和孩子约定,可以玩游戏,但是不能没有限制。

比如,回家要先完成作业,要读一小时的书,9点必须上床睡觉,如果你作业完成的快,就能多出一点时间来玩;但是如果光图快,作业质量不高,就要受到惩罚,比如缩短玩的时间,甚至取消一天的玩游戏资格。

3、以身作则,陪孩子共同进步。

很多家长自己手机不离手,快手抖音开得哇哇响,笑得和个傻子似的,你怎么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认真读书?

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孩子学习,你就拿本书在旁边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习惯的孩子。

再往大里说,你想让孩子变成什么样,你首先得做个表率,否则,你没有资格。你在单位专业素质高,常获奖,你在家里不断充电学习,不断树立更高的目标,孩子受你的熏染,一定不会太差。

要进步,就得共同进步。

4、开拓视野,从思想根本上解决问题。

小孩子总起来讲还活在一个小范围内,所以往往认为完成作业就万事大吉了。可以通过旅游、游学、访友等方式来开拓孩子的视野,让孩子看一看大千世界,了解一下优秀的人,树立远大的理想,直到对游戏嗤之以鼻。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孩子也是游戏迷,在去年暑假,他带他去了一次北京,在国家图书馆孩子被震撼的好长时间说不出话来,回到家第一时间就先把手机里的游戏卸载了。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就是视野决定了行为。

晓行总结:孩子是一棵成长中的小树,需要不断的修剪打理,小时候的坏习惯一旦养成,长大了再改就难了,所以,对玩游戏的坏习惯一定要及时刹住。首先要制定游戏规则,其次专心培养孩子的习惯,最后从思想上解决孩子的自觉性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习惯需要家长的陪伴和榜样带动,而且周期可能比较长,但是为了孩子,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当一棵参天大树立在你的面前,自己吸收养料和阳光,再也不需要你的修剪时,你就会感到收获的快乐了!

10

1,有的孩子需要勤奋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2,有的孩子勤奋学习也是学渣,真的。

3,有的孩子天天混日子,考试成绩出来永远前三!

感觉主要还是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影响今后的就业和工作吧,甚至影响做人。

我属于不读书不好好学习,照样班级前三,年纪前二十。但是混日子的性格注定了我在高中混不开,结果成了学渣,索性后来不学习了………

而我在每个阶段都会遇到第二种,学习很认真,除了看书就是做作业,每天埋头苦干,成绩永远中下游,多了去了这样的同学。

高中遇到过一个神人,我已经开始混日子了,他和我们混在一起。逃课,通宵上网刷游戏,半夜查寝之后翻墙出去混,我们这帮小混混干什么都有他的影子!每次月考……这逼货就是年级前10真是前五!!!狗日的!大学一本,去了上海复旦!狗日的!

人比人气死人,货比货得扔!神人老爹是我哥们儿他爸厂里的员工,然后我哥们儿就是一出成绩就被他老头子拿这个神人来比较……

上课睡觉,夜里通宵上网,刷游戏比我们还疯狂,为了打球不做作业不上自习,去外校看妹子,周末不回家睡网吧,考试成绩出来就是表扬!艹!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