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中国工厂从建国到现在的历史?现在工厂和以前有区别吗?

中国工厂从建国到现在的历史?现在工厂和以前有区别吗?

2020-09-19 19:32阅读(60)

中国工厂从建国到现在的历史?现在工厂和以前有区别吗?:有区别,以前的工厂是国有企业,工人是企业的主人,大家有主人翁意识,以給企业做贡献为荣。现在的工厂

1

有区别,以前的工厂是国有企业,工人是企业的主人,大家有主人翁意识,以給企业做贡献为荣。

现在的工厂很多是股份制企业,据说剩下的国企也要混改,企业的工人,都改成员工了,与企业的关系是雇佣关系,员工没有主人翁意识,打工赚钱养家糊口。

2

以前工人是工厂的主人工厂是全民所有制现在的工厂是资本家的工人成了受圧廹受剝削的打工仔

3

以前都是八小时工作制,现在有的企业是十二小时工作制,每月还没有休息,且还是市优秀企业。你们知道日本入侵时期,日本用工怎么用吗?

4

有区别,以前一线工人每天工作八小时,每周休息一天。现在大多数企业一线工人每天工作12小时(不含用餐时间和上下班时间)每周工作六天有的七天。不仅私企、外企、合资企业如此国企亦是如此。

5

区别很大。以前的工厂叫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和个体小企业,强调先国家,再集体,再个人的主人翁精神,工厂由党组织直接领导,生产、质量、安全、劳保都严格按制度执行,从不拖欠工资,严格8小时工作制。职工后顾之忧单位都想方设法解决,职工以单位组织为荣,公有制下的工人,主人翁意识强,干劲十足。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人阶级创造了不朽业绩,中国发展速度走在世界前列,祖国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惊人成就,不是所谓的“大锅饭养懒人”,若不相信可看看当年热火朝天劳动场面纪录片。现在的工厂强调与国际接轨,大国营己改国有央企国企,小国营和集体己全改民企私企,许多工厂上班就是12小时对12小时两班倒,工人称“抱着滚”。

6

有区别厂房大设备先进,工人少了戴帽子的多了。效率高了,工人们的工作时间翻了翻

7

有区别,而且区别很大,可以说是两重天。

生产所有制不一样

改革开放前的工厂是以国营企业为主,集体企业为辅,根本没有私营企业。所有企业都是国家的或集体的,工厂所有财产和生产资料全部归国有。所以任何人不能偷拿工厂的东西,私用工厂的东西,包括厂领导也不能随意动用厂里的资产,

生产方式不同

改革开放前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才能生产,计划是各级政府计划委员会批的,计划委员会每年在制定计时是根据实际情况提前核算的,今年让你生产多少就是多少,这个月多少就是多少。生产材料也是政府按计划批的,不是你想釆购多少就釆购多少,想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

同样别人来买你的产品也是需要政府批下的指标,不是想买多少就买多少,有钱也不行,市场有需求也不行。因此那个时候国营工厂的产品根本不愁销售,质量再差也有人要,因为生产的东西都是有计划的,额外批个指标很难。

企业领导实行党委负责制

那时候的工厂实行党委负责制,党委书记才是一把手,厂长一般是二把手,只负责生产。任何事都需要上党委会,党委不是一个人说了算,原则性很强。

厂里面的领导都有对应的行政级别,大的国营厂子党委书记甚到相当于当地政府的副市长、副县长。书记、厂长的工资也是根据行政级别套出来的,不是想拿多少就拿多少。所以不论哪个行业工资都差不多。

厂领导不能随便开除工人,也不能随便招收工人,政府的粮油供应都是按人数定计划的,招工、开除人都得报政府计委、劳动局批,否则没有粮油供应。

工人的地位是工厂的主人翁

在改革开放前工厂里的工人强调的是主人翁,即工厂就是家。大的国营工厂就是一个小社会,幼儿园、小学、中学、技工学校、医院、青年宫、商店、家属院等一应俱全,这些开资都由工厂包办,可以说工人从生到死工厂包办一切。每月工资按时发放,过年过节还有福利,所以那时农村人才非常羡慕当工人的,一个村中谁家男人要是在外当工人,一个村中人都羡慕,这家人在村中走路一般都不看脚尖。

但是工人的编制数额也是由政府按计划确的,每年分进来几个大学生,需招多少工人都是政府计划,因为户口限制农村人就不用想。虽然那时候允许子女接班,但一般都是出一进一,即退休一个接班一个,不是所有子女都可以接班的。所以那时候各工厂会有很多待业青年,就是这部人没有招工指标,又没事干。

工人是不能随便开除的,所以才有“铁饭碗”之称,只要不违法、不偷盗,厂里不能开除你,开除一个人必须报正府批。因为把你开除了你没地方去,农村没你的户口,社会上又地方打工,买东西需要这票那票,所以一开除只有死路一条,除了抢劫偷盗没法活,这等是给社会找问题。

工人的工资是按级定的,每一级的条件都不同,每个人都得一级一级升。那是什技术工人很吃香,有此老技工工资比厂领导还高,不象现在只要大小是个干部就比工人工资高。工人工资定级也不是领一个人说了算,是经过一系列考核的,思想政治和平时表现占很大成份。

那个时候的工人把荣誉看的很高,比奖金重要,得个先进,得个模范是十分荣耀的事。所以当时的工人其实都很上进,并不象后来所说的那样:“大锅饭、打轰隆”,当然也有个别混日头的。

那时候工人之间讲究师带徒,老工人必须做好传、帮、带,新入厂的工人必须认师父、尊师父、教师父,跟着师父一点一点学,即使厂长的子女也得有师父教。而且师父在徒弟工资定级过程中有很大发言权,不象现有的大学生一就业都很觉得很牛逼,就想拿高工资。

工人的主人翁还体现在工人的意见很重要,只要工人集体提出来,厂领导必须重视研究,能解决的必须解决,工会也为职工办事,工人家的大小事只要一反映到工会,工会都会积极想法解决。象工人结婚、办丧事等工会都会派人参加,职工退休厂里也会办欢送会,发纪念品。

现在的工人地位

现在的工厂完全是市场体制,有订单生产,没订单停产。厂里的一切都是厂长或总经理一个人说了算,工人就是打工仔,让你干你干,不让你干马上就得滚蛋,工资想给开多少就是多少,更别说提意见了,提不对马上滚蛋。提干部都是厂长一个人说了算,只要是个干部工资奖金就比工人高出快一倍,技工不比管理人员。一句话只服从、服从、再服从,领导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只要结果,不管过程,命令下达后那怕是头拱地也得给我弄出来”,还有一句话是:“压力一级一级传递,最后责任到人”,传递的结果是“领导只须动动嘴,职工费尽脑子断腿”,因此中层干部只有一个任务:开会、传话。

8

建国初期,中国工业比较薄弱,经过多年的自制研发,中国工业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改革开放后,中国工农业飞跃发展,中国工业涉及各个领域,做大做强。从进口时代到出口时代,中国制造,在世界各地,无处不在,大国工匠,成为世界标榜。。。过去中国工业都是大型国企厂家,本着主人翁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由于技术落后,人员冗杂,发展缓慢。经过国企改革,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林立,产品除满定国内工农业生产和生活需要,都向现代高科技产品进军,中国重工,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世界各地,充分展现中国工业力量。中国现代化的工业发展,使中国经济迅速崛起,中国的成就,影响着世界。




9

最大的区别就是从区域性转变为国际性,简单点,从地区工厂变成世界工厂,另外就是从低端分工到全产业链整合,还有低技术低附加值到高科技高附加值转变。


10

管理方法不同,面对的意识肯定不同。看似过去以按劳分配,但会多,强化思想第一,必须有爱厂之心,一切奉献为国家。而现在也是按劳分配,讲效益,利润是第一的。所以并不矛盾,只是性质改变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