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你用单反相机是A档还是M档?哪个更方便?

你用单反相机是A档还是M档?哪个更方便?

2020-08-30 13:45阅读(76)

你用单反相机是A档还是M档?哪个更方便?:A档和M档都是相机内置的曝光控制模式。A档(佳能Av/尼康A)即光圈优先曝光,又称光圈先决曝光,光圈由拍摄者自行指定,

1

A档和M档都是相机内置的曝光控制模式。A档(佳能Av/尼康A)即光圈优先曝光,又称光圈先决曝光,光圈由拍摄者自行指定,相机自动匹配快门速度,曝光量由相机测光系统决定,因此属于一种半自动曝光模式;M档即全手动曝光(Manual Exposure),不仅所有曝光参数均由拍摄者自行指定,而且曝光量也由其自行指定:

说到拍摄的便利性,自然是A档更方便,毕竟M档需要手动控制曝光,无论是拍摄效率还是拍摄效果上都对拍摄者要求更高一些:

虽然A档更方便,但不代表A档可以完全替代M档,或者说A档可以适用于任何拍摄场景。具体到实际拍摄中,什么时候使用A档、什么时候使用M档,与拍摄场景、使用者拍摄习惯等因素都有一定关系。与其讨论哪个方便,不如讨论哪个合适更有意义:

一、A档是兼顾便利性和实用性的曝光控制模式,在实际拍摄中应用最广

A档是实际拍摄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曝光控制模式,既可以通过改变光圈调控画面景深,还可以间接调控快门。A档的优势在于画面曝光量由相机测光系统自行测算,拍摄者可以专注于具体拍摄,一般情况下不用担心画面发生过曝或欠曝。根据个人拍摄经验,该档位基本可以覆盖80%左右的拍摄场景,常见的适用题材包括:

1、人像

人像是A档应用最多的题材领域,主要是利用A档的景深控制能力,起到分离背景、突出人物主体的作用:

2、风光

风光拍摄画面纵深大,通常需要小光圈来保证足够景深,因此使用A档非常便利:

3、花卉小品

花卉小品类似于人像拍摄,通过增大光圈制造浅景深,可以降低杂乱背景对画面主体的干扰,突出花卉主体,制造画面视觉中心:

通过测光模式和曝光补偿的灵活运用,A档还可以方便地进行静物拍摄、逆光剪影等题材或场景的拍摄,很多摄友将A档称为“挂机档”,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关于A档的曝光控制,作如下几点提示:

1、在A档设置下,要获得符合拍摄预期的准确曝光,要注意测光模式的选择和测光位置的确定,比如人像多选择中央重点测光(或点测光),风光多选择矩阵测光。在选择点测光时还要注意测光点位置的选择,才能获得符合拍摄预期的作品:

2、在选择合适的测光模式后,还要注意曝光参数不能过度调节。在正午等环境光线非常强烈的时候,采用大光圈或高ISO可能造成过曝;反之在夜晚或室内等暗光条件下,如果光圈太小或ISO过低,则可能造成画面欠曝。应对方法是及时观察相机肩屏或显示屏上的曝光指示条。如果指示条偏向负值,需要调控曝光参数增加曝光;反之需要调控参数减少曝光:

3、测光模式决定相机的基准曝光量,如果基准曝光量下的画面与目标拍摄效果不符,还可以通过曝光补偿功能进行调节,一般调节范围在±2EV或±3EV。具体调节也需要借助相机肩屏或显示屏上的曝光指示条。如果曝光量吃不准,还可以通过曝光包围的方法,一次性拍摄多张不同曝光量的片子,供拍摄者后期选择:

二、M档适用于特定的拍摄对象和拍摄场景,具有其他档位无法取代的优势

M档的关键在于曝光量可以手动控制,也就是所有的曝光参数均可自行调控。在一些特定的拍摄题材和拍摄场景下,M档具有其他档位无法取代的作用:

1、棚拍

与室外自然光拍摄环境相比,棚拍的特点在于相对复杂的人工光环境。一是光线角度多变(侧光、顶光、侧逆光等),二是多灯组合形成复合光,相机测光系统有可能不能精确地还原环境光线,或者说按照摄影师的意愿来还原光线,这时M档就有用武之地了:

2、舞台

舞台上的光线环境也比较复杂,经常有五彩的镭射光环境,还有大光比环境,这种情况下使用M档也比较容易精确控制曝光:

3、接片

多幅接片也是M档的应用场景之一,主要目的是为了固定曝光量,避免接片的时候出现明显的接驳痕迹,影响作品的视觉效果:

再有就是极限暗光等特殊光环境下,M档的使用频率也比较高。一些有胶片时代手工曝光拍摄经验的摄影师,还习惯把M档作为“挂机档”。

关于M档的曝光控制,要注意一点:M档下曝光补偿功能无效,曝光量的改变只能通过拍摄者直接调整曝光参数来实现。但M档下相机的测光系统是仍然在工作的,所以可以通过曝光指示条为曝光参数的设定提供参考:

篇幅有限,仅供参考。关于摄影的相关问题,朋友们可以关注小k后发送下图各类关键词,获取小k为您整理的独家摄影技巧,祝您摄影愉快??:

爱摄影、爱生活,致力打造最具价值的摄影自媒体。欢迎关注“小k印像”,了解更多摄影常识和技巧,共同学习进步????

2

这个问题说的是相机的设置问题。相机的A档是光圈优先模式,意思是只要设置了想要的光圈大小,那么快门速度就会由相机根据光线强弱自动调节。但是,别忘了还得手动设置另一个要素就是感光度。而M档就不同,相机的曝光组合三个要素都要凭借摄影者自己的判断来手动设置。我比较习惯实用 M档手动设置相机,这是因为我主拍鸟类。下面是我用手动档设置拍摄的鸟的作品。

为啥我选择手动档设置呢?就是为了提高快门速度,光圈优先模式的快门速度的自动提升值不符合我的要求。这里没有对错之分,我的好多摄影的朋友就喜欢用光圈优先模式拍摄。

这组照片都是在自然状态下拍摄的,不是诱拍,这种情况下拍摄,对摄影者的反应速度和对相机的实用熟练程度要求比较高,否则要么拍不到,要么拍糊了。这样的片子快门速度都得一千以上,如果用光圈优先模式,还得先设置好感光度,就是ISO的数值。你想,就差一个快门速度了,索性我就用手动设置好了。这样主观性强一些,根据光线的强弱去设置。如果拍摄时是多云的天气,也就是光线突变,我会通过主拨轮来调节快门速度的升降,已达到正确的曝光效果。
再次强调这里没有对错之分!也不分那个更方便,是自己的熟练程度和使用习惯不同而已,拍到好的作品是王道。至于如何设置相机那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对。不看过程看结果吧! 以上是我个人肤浅的看法,欢迎摄影的老师点评讨论互相学习!谢谢大家惠赏支持。

3

我在一开始学习摄影时候用的是A档(光圈优先),拍照的时候根据不同的场景情况调节光圈大小,得到想要的景深效果,然后配合调节ISO(感光度)来控制快门速度。

例如在暗光环境下拍人像,把光圈开到最大,快门就会自动调节,一旦慢于安全快门就提高ISO。一开始觉得这样很方便,但后来发现这样并不算方便,假如我想拍摄背景暗主体亮,这时候用的测光模式是平均测光就拍不出效果,必须用点测光才行。发现这个问题之后,我就开始用M档拍摄。

在长期使用M档之后,会发现这才是最方便的模式,同样是拍摄背景暗主体亮的时候,我不用调整测光模式,就用平均测光,然后根据经验调整光圈快门ISO,观察测光条稍为曝光不足即可得到想要的效果。

M档无非就是通过平衡三个参数,得到曝光正确的照片,在学习之初,观察曝光提示条就能轻松得到曝光正确的照片了,再通过大量的M档拍摄,增长了一定经验之后,就会很轻松的运用,甚至可以现场环境光判断出大概用什么参数。

在长时间使用M档后,会很容易发现A档的缺点,就是难以拍出你想要的曝光,例如拍摄人物剪影,往往人物会亮背景也亮,拍不出剪影效果。这不能怪相机,相机不知道你想要什么效果的,这时候要么调整点测光,用测光对焦分离的方法曝光,就是对背景测光,然后对主体对焦;要么用M档拍摄。

综合来讲,我认为M档是最方便的模式。

4

一直以来都坚持用M档,就算我教女儿玩摄影,也要求她用M档,原因无它,A档(光圈优先),存在着很大缺点:

1、在环境光线不足,安全快门速度过低,如果在最大光圈都不能提供一个安全快门速度的,你又没有打开自动ISO的情况下,结果就是拍虚、如果你手动调整ISO,拍摄速度一样跟不上,但你设置为自动ISO就悲剧了,因为相机不能判断你的安全快门速度是多少,结果ISO动不动就设定得很高。

2、使用A档还涉及曝光补偿功能的设置和使用,这个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门槛。

3、习惯使用A档的人,其实是因为相机的光圈、快门和ISO参数不是使用单独的拔轮设置,这就导致设置光圈和快门参数很麻烦(部分相机要按功能键切换),如果是三拔轮设置,使用M档的拍摄速度一点都不慢(当然你要有一点的光圈、快门参数组合基础)

4、A档基本很难进行艺术摄影,弱光、逆光拍摄基本很难实现,更莫谈在现在的数码相机宽容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摄影师为了确保安全快门,无法使用欠曝拍摄再后期拉亮,这种常用摄影方式了。

5

在使用单反相机时,我大多用A档(光圈优先),偶然也会使用M档。我认为,这两种曝光模式并没有优劣之分,更多的是体现个人的使用习惯。

摄影/夏雪(A档拍摄)

A档(光圈优先)是相机的半自动曝光模式,拍摄者根据需要确定光圈大小后,由相机的测光系统自动配置快门速度。我感觉使用A档(光圈优先),有两个方面更加方便:

  • 一是能够灵活地控制景深:根据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的原理,在拍摄需要大景深的风光作品时,一般选择f8.0-f16.0光圈;在拍摄人像、花卉等作品时,为了虚化背景、简洁画面,往往就会使用f2.8-f5.6之间的光圈。使用A档(光圈优先)时,可以快速切换光圈大小。

  • 二是便于使用最佳光圈。任何一款镜头,由于其结构等因素影响,只有几档光圈的成像质量是最优秀的,一般是镜头最大光圈收缩两档。使用A档(光圈优先)模式时,就可以经常将光圈设置为最佳光圈。

摄影/夏雪(A档拍摄)

我较少使用M档(全手动)模式,因为拍摄时对光圈和快门速度要手动设置,如果设置不当容易造成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特别是在一些光线明暗变化较快和一些需要抓拍的场景,使用M档拍摄容易错失时机。但是,M档的优势也很明显,例如在一些光线极端复杂、光比很大的环境中拍摄,使用M档能获得更理想的曝光效果,对一些有特殊创意的拍摄,也必须使用M档。

摄影/夏雪(M档拍摄)

至于有人说只有M档才是专业水平的拍摄,我不认同。任何一种曝光模式,都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关键在于使用者如何把握。每个人有不同的使用习惯,不同的拍摄场景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创作意图需要不同的表现手法,因此,对曝光模式的运用,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图文原创/夏雪)

夏雪视觉,欢迎关注,感谢点赞分享!

6

我最常用的就是A档光圈优先,如果说用单反必须用M档,那我只能呵呵了。下面简单介绍相机P A M S档的用法。

p档,(什么时候都可以用)拍新闻时同,只关心构图就可以,若用闪光灯用跳闪,不要用直闪。

A档。光圈优先,适合任何场合。

快门优先(佳能叫TV档,尼康叫S档)。适合排运动,体育等

M档 适合影楼、摆拍,、静物、微距等。

数据设置:室外:感光度100、快门1/125、F8或11。室内:在感光度不变的情况下,F3.5、快门1/60。,每个镜头最佳光圈8/11/16。风景用小光圈(11到22之间)但不要用最小光圈,会畸变。

为什么我推荐光圈优先?因为以光圈优先拍摄可让您专注于艺术元素而无需过多担心技术方面。您在光圈优先级中调整的唯一设置是光圈本身。然后相机自动设定ISO和快门速度。您在光圈优先级拍摄的次数越多,您就会越了解光圈对照片的影响。

7

你用单反相机是A档还是M档?哪个更方便?

首先回答题主的这个问题,然后再来根据自己平时的拍摄经验与习惯,分享下自己常用的拍摄档位,以及根据不同拍摄题材来选择最合适的档位。

A档

A档:大光圈优先模式。当切换至A档拍摄时,ISO值手动设定值不变,然后无论调节任何波轮,光圈F值优先变化,快门S随着光圈F值的大小而变化,得到准确的曝光效果。

优点:快速调节光圈值,获得不同景深效果。(大光圈模式F值越小,虚化效果越明显)

大光圈虚化效果:

适合拍摄场景:光线良好,光影对比低,适合天气晴朗人像题材。

不适合拍摄场景:光线较弱,高对比场景。

小光圈风光效果:(大光圈模式F值越大,由近到远越清晰)

缺点:光线较弱的环境拍摄时,优先调整光圈值的同时快门会自动提高拍摄时间,在不加持三脚架的情况下图片容易拍糊。

M档

可以理解为通杀档。基本上满足任何场景,高对比,光线偏暗、大光圈、竞速等等都能拍摄。不过要求也相对较高,因为ISO、快门、光圈都需要自己手动调节,所以当拍摄场景变化很快的时候,很有可能会错过精彩瞬间。

M档相对于其他档,要麻烦且操控性难一点,但操控性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体验。也许有些情况可以使用其他档位来拍摄比较方便快捷一点,但有些特定的拍摄场景其他档还是无法撼动M档的地位。例如下图的夜景图片,这就需要使员到底ISO、满门、小光圈来进行拍摄。

光圈优先也许也可以拍摄,但如果想要得到由近到远都清晰的话,那么肯定会选择小光圈模式,其次是夜景拍摄噪点是最大的问题,所以使用底ISO是我们的首选。但小光圈与低ISO都是降低亮度的设置,而且又是夜景拍摄,相当于就是三个降低亮度的硬性条件,所以就只好默默打开M档手动15秒慢门起步了。


A档VSM档结果:根据情况而定,如果是晴空万里的情况,A档自然要比M档方便许多,手动设置一次ISO至,就只需一心一意查看到光圈值即可,没有频繁的操作,尽情等待拍摄时机按下快门即可。而M档更适合拍摄环境恶虐的场景,耐心调整合理参数得到不同类型效果。

其实在街拍的时候,我使用的AUTO(自动)档比较多。个人觉得,没有完美的档位,只有在对应的场景使用对应的档位更为稳妥,达到我们能成功的拍摄出片子的目的,这就是好档位,这就最方便的档位。

由于经常街拍,而街拍又是一个瞬息万变的题材。很多时候根本没有给你调整相机参数的时间,稍纵即逝,没有拍下来,那么就很难再次等到同样的情况了。也许你会想,为何不将相机参数设置好,然后一直举起相机等待拍摄?恩,这个应该是街拍美女,主体只有美女一个,不是个人喜好的题材。

拍摄速度的题材时,那么想要快速且方便,S档是个不错的选择。

拍摄光影、环境复杂的场景,M档速度切换起来。

人像拍摄,大光圈优先考虑。

打字不易,创作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欢迎点击头像关注我,学习更多摄影前后期技巧与方法,感谢支持!

8

我以前是拍鸟,拍微距,拍风光,现在是拍纪实,文献,也经常拍会议活动,两个相机都是几十万快门了,几乎都是M档,手动模式,下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光圈优先模式(佳能AV档)需要调整的参数是:感光度,光圈,曝光补偿三个参数,其中曝光补偿最难要根据不同背景选择加减,所以最大的缺点就是,拍摄对象在环境光线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背景不一样,拍摄角度不一样,曝光补偿就不一样,所以拍摄的照片经常出现亮度不一致。还有拍夜景,光绘,车轨就基本没法用AV档了。

手动模式(M档),千万不要以为手动模式就必须用手动对焦,当然绝大部分场景都会用自动对焦。手动模式一样也是调整三个参数:感光度,光圈,快门速度,曝光补偿只能看到参考线不能调整,所以跟光圈优先AV档一样调整三个参数,不过这个模式最适合拍摄环境光线基本不变或者缓慢变化的照片,熟练掌握后可以一直使用手动模式,我自己就是手动拍到底,基本上的场景自己看到就能判断应该用什么参数拍摄。

手动模式的优势很多,比如抓拍飞鸟,从水面起飞再飞到天空,背景不断变化,光圈优先模式根本无法拍摄亮度一致的照片,只能用手动模式才能保证整个过程的照片亮度一致。全景接片也必须用手动模式保证每张照片亮度的一致,婚礼,会议带背景屏幕的也一定要用手动模式,因为背景屏幕亮度不断变化,如果是光圈优先或者速度优先模式都需要不断调整曝光补偿,而手动模式就跟背景光没有关系。

当然手动模式是需要一个练习的过程,熟悉了三个参数的调整你会觉得这个手动模式一点也不难。还有如果是微单,因为屏幕图像是所见即所得,所以又适合光圈优先模式。

手机打字有点慢,先说这些,附图为自己拍摄的作品请大家多多指教。如果有摄影朋友需要交流可以关注我或者留言给我。










9

相机的A档是最方便的

我自己用相机看拍什么,一般情况下,我使用的是A档。因为A档比较简单,我自己设置好光圈大小,以求获得不同程度的景深。其他诸如快门、感光度等等相机自动设置。这对于我来说很方便,也很轻松。

用A档拍照的话,拍人物肖像时候,我经常使用A档。有时候跟朋友出去玩儿也会使用A档来拍风光。还有白天室外光线比较强烈的情况,我都会使用A档来拍摄。

另外,在多说一句。A档用来拍摄人像,如果有大光圈镜头,可以有很棒的虚化哦。

M档也用过,那时候是为了在晚上拍夜景和星空、光轨这种题材才会用

其他档位我用的少,S档少用,P档我还不如用手机。所以就剩下个M档来拍一些特殊题材,因为全手动模式可以直接拍出比较好的照片,减少后期的工作量。

具体的可以先了解清楚光圈、快门、感光、曝光等等一系列参数,根据不同场景,使用不同的参数组合。这个组合不是固定的,可以试拍几次,找到当前场景下比较合适的组合。

我的回答就到这里啦,希望可以帮到你。

10

相机设置的理论这里不讲了,对题回答,我开始自学单反相机摄影时,是用的M档-手动设置,学会、领悟出光圈、速度、ISO、E+-等的操控搭配方法;后来才用A档-光圈优先,有的时候用A档感觉相机自己判断也不很准确,就用M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