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如果甲午战争清政府坚持打下去,结果会怎样?

如果甲午战争清政府坚持打下去,结果会怎样?

2020-08-23 20:32阅读(133)

如果甲午战争清政府坚持打下去,结果会怎样?:1895年2月,在威海陷落、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后,中日军队又在牛庄、营口展开激战,最终仍以清军的失败而告终。日军占

1

1895年2月,在威海陷落、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后,中日军队又在牛庄、营口展开激战,最终仍以清军的失败而告终。

日军占领营口后,随即开始了田庄台之役,这是本次战争中的最后一战,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陆战。

田庄台位于营口北面,既是辽河下游的重要水陆码头,也是通向锦州、山海关的必经之路,清军当时集结了关外的所有精锐兵力,合计七十营二万余人,作最后一搏。

此时,日军也动用了主力部队两万人,在优势炮火的支持下,攻破清军防线后突入市区。日军司令野津道贯鉴于牛庄巷战的教训,下令将田庄台纵火烧毁。

到第二天早上,这座原本繁华的市镇被化为一片焦土,众多田庄台的居民和未撤退的清军,也都葬身火海。

由此,辽南所有城镇要塞,都已被日军占领,大清帝国的湘淮诸军,锐气尽丧,已无心再战。

这时,朝廷中的主战派个个缄口不言,小皇帝光绪召见军机大臣讨论战事,“问诸臣,时事如此,战和皆无可恃,言及宗社,声泪并发”。

由于害怕日军继续进军,清廷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屈膝求和。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清廷当时选择迁都继续再战,或许就不会有甲午赔款割地等事。

这一假设,从历史的复盘推演和利弊来看,却要做具体的分析。

从陆战和海战的表现看,清军不敌日军是基本的事实,不容否认。尤其是陆军,两者基本存在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代差,如果继续再战,日本顺势攻下北京,应该是较大的概率。

那么,如果清廷迁都再战,无非是此后八年抗战的提前上演,但要注意当时,之后的抗战虽然打了八年,如果没有美国外部因素介入的话,恐怕就不是八年,局势发展也完全不可预测。

道理很简单,当时的中国完全没有重武器制造能力,凭借自身的力量赶走日寇恐怕是很小概率的事件。

换到甲午年也是一样。甲午年的清军同样没有再生能力,试图以迁都再战就能击败日军,无疑是一厢情愿。

而从日军方面来看,无论从战力和数量乃至财政支持上,都不能和之后军国主义化的日军相提并论,换言之,甲午年的日军可以占领北京,但想大面积占领中国,却是难以完成的任务。

如此,如果没有外部因素介入的话,中日会陷入漫长的对峙时期,这对双方来说都不是好的选择。由此,日本方面同样考虑到这点,其最终的结果恐怕仍旧是议和结束。

从这个角度而言,慈禧太后决定议和,也未必是最坏的选择。因为它可以避免更多的伤亡和损失,即所谓“止损”。至少,相比于之后的各种战争,甲午战争对国内老百姓的波及很少,也算是一种好处了。

按:慈禧太后统治时期,虽然有各种战争,但对国内百姓都影响很小,这相比于之后的各种混战,对老百姓来说也算是一种德政了。

最后,至于说什么迁都再战清廷就会覆亡,看庚子年事情就清楚这是无稽之谈了。蒋介石输成这样尚且成为民族核心,何况当时的清廷呢?

那时的老百姓,有口饭吃就行了,哪来这么多的乱党!

毕竟,这场战争对国内百姓的波及面很小,大多数国人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甲午战争。

再说了,那时也没有天灾什么的。就算想造反,又哪来的能力?那可是热兵器时代。

2

甲午战争清军陆军出动63万人(淮军,湘军,盛京马步防军)主要装备英式亨利-马提尼,德式毛瑟1871式美式雷明顿枪,日军24万人,主要主要装备村田18式步枪。清军有明显优势,日军近卫师团都调到前线了,国内兵员已枯竭。而清军可调动部队还不少,坚持一月日军就无法补给增援了,但因战场离京城近,清政府统治者已畏战了!

3

从老百姓的角度看,甲午战争应该继续打下去,这样结局再差也肯定没到签《马关条约》的地步,这观点绝对正确,清政府也知道。然而有一个原因是老百姓不知道、而清政府却知道的,是它促使清政府必须停战求和。这个重要原因就是,继续打下去,即使最后战胜或击退了日本,战争肯定令漫延到全国,各地汉族军事力量崛起,极可能战后推翻清朝的统治。所以,清政府宁可割地求和赔款,也要保住政权,这是当时统治者唯一正确的选择。现代,网民总是鼓噪要收复这、要攻击那,这也不行、那也软弱,完全是从屁民立场出发,而不是从统治者立场出发。

4

我很喜欢历史,因为历史上的很多事件都是表象,而形成历史那么是那些深层次我们可能不到的东西,甲午战争从表象上看就是一个不那么彻底细化改革的新兴军国主义国家击败了一个巨大而孱弱的老旧帝国,重新确立了东亚的秩序,这和一战的原因很相似,就是老二企图击倒老大自己来做老大,两次的结果不同而已。但深层次有很多更有趣东西,在这场战争之前,双方其实都对对方有很大的戒意,这种戒备最终表现成两国的军备竞赛,一个变成了一个近现代的军事团体,另一个是淮军,但双方做的准备工作就有本质性区别了,战前日本向中国派出了大量的间谍充分的对于中国的战争能力和战争潜力进行了评估,而同时期的中国却在骨子里看不起日本,虽然作为当时最精锐的淮军团体对于日本有一定了解,但了解的情况往往较为肤浅,。仅仅停留在双方军舰的吨位,主炮的口径,军队的数量等等。

在战争之前日本在英国发行了战争公债,刨去日本本身没什么钱之外,这种方式实际上是把西方主要的国家捆绑在日本一方。

再有从世界环境来看,英国当时和俄国在克里米亚争得不可开交,急需要一个亚洲的小弟来分担他的压力,所以对于中日这场仗,西方并不希望最终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只是希望在两个小矮子中挑一个比较强壮的来拖一拖北极熊的后腿,这个在甲午之后没多久日俄战争的爆发可以看到甲午的后续。

而中国当时又处在一种很微妙的时期,一个少数民族统治人口众多的民族,民族主义在这个国家已经萌芽,直接结果就是这个老大帝国根本不可能用全部的力量来打一场国战,所以现在有种说法,甲午战争其实不是中国和日本的战争,而是淮军和日本的战争,当然当时中国根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军队。

这种种的原因造成了中国在朝鲜和黄海稍微一失利,战争就无法继续下去了,即使像某些同学说的如果继续打下去,会拖垮日本的想法,其实是不存在的,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当时的亚洲已经不再是世界的中心,即使我们可以继续打下去,处于主要地位的英法等国家也会施加压力给中日双方,因为世界不需要一个破碎的东亚,而这场战争中清军的无能尽显,使得主流国家对于用中国来拖一拖俄国的后腿也不报太大希望,谈判桌上才会倒向日本反向中国施压。只能说在十九世纪末,世界曾经给过中日双方一次相对公平的机会,来追赶世界的脚步,日本抓住了,而中国没有抓住也没有能力抓住。

历史没有如果,只是在一次次的偶然中走向必然。

5

我认为,甲午战争中国本就处于会输的一方,无论这场战争持续多久,中国最终都会输。原因在于李鸿章的战略规划。纵观整个甲午战争前后,李鸿章根本就没有设计任何反攻日本本土的计划,而是一味地绥靖,如放弃琉球。

如果下过棋就知道,无论象棋,围棋,军棋,五子棋……只要是个棋类就可以试试,一方完全攻击,一方完全防守,防守一方绝对会输。战争也是如此,比如像题主所说,一直打下去,总会有个头吧?日本人攻不下山海关,攻不进北京,但是拿下辽宁省大部倒是没问题。好了,问题来了,如果这个时候日本主动议和,条件是中国割让台湾,辽东,胶东,澎湖,朝鲜,赔款3亿两,但是会返还辽中,辽北,辽西,你们觉得李鸿章会不会同意?日本撤离辽北,辽中,辽西的时候进行大屠杀,把所有物资掠夺一空,你觉得日本人会不会做到?然后,你们觉得李鸿章会怎么样?

所以,以李鸿章的战略手段,这一场战争在开战以前中国就已经输了。其实,我一直认为以当时中日两国国力,这一战本不该输。中国战略纵身十倍于日本,一旦朝鲜开战,就集结陆军援助朝鲜,同时训练一支精锐陆军由北洋水师护送于日本登陆。同时,北洋海军炮轰日本各大港口。当然,中国本土也会被联合舰队袭击,不过你毁我一港,我毁你一港,双方付出代价一样吗?

登陆日本的部队,比如登陆于日本伊势半岛,一两千人的部队,在伊势半岛疯狂的破坏,然后部队一路北上,攻击爱知县,同时海军巡弋于伊势湾附近,等待约定时间就炮轰冈琦一代,然后接应陆军上船,接着继续找到日军防御薄弱处继续炮轰,登陆,破坏,炮轰。接应。如此办法,在朝鲜作战的日军将不得不回到本土。

但是,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因为其海军不足以于海上全歼北洋水师。至于陆军,他们只是一个岛国,被这样打法,他们陆军又能有什么作为?最后,日本只能提请议和,议和的时候中国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将其联合舰队一股脑搬回家。

唉,当然,我这一想法只是纸上谈兵,但是我真的觉得这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当时就有一位中国外交官打算这么干,可惜没来得及实施,马关条约已经签订了,可惜。

6

如果甲午战争继续进行下去的话,估计清朝还是会输,但是日本也不会占到更多便宜,相对于日本的全民武装,清朝的抵抗只是政府层面的。特别是日本经过明治维新以后,国家不仅在政治、经济有了极大的改变了,更促使了日本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日本侵华变成了日本全国军民一致的极端民族主义想法,不侵略中国全日本人心里都难受(有点变态的心理,可事实就是如此),所以他们的进攻能做到军官指挥令行禁止,士兵前进悍不畏死,因此战斗力强悍,绝对能弥补日本相对于清军装备上的相对劣势。

而反观中国清朝,国家意识根本没有觉醒,洋务运动只是强健了身体,但是思想意识上提高不大,皇帝认为与日本开展是宣扬国威,军官只是职业选择,士兵只是吃粮,而一般百姓来说,更是关我屁事,此种心态下,军官贪生怕死、士兵落荒而逃,失败就在所难免了,即使是装备有一定优势,也全然被抵消了。比如黄海海战某些军舰管带逃跑问题,比如朝鲜战场上的一触即溃。比如我们常看见史书上说的,北洋水师军舰的炮弹不合格,中日舰穿而不爆,说是供应商的炮弹有问题,但是作为海军这个高技术兵种,服役多年,你自己舰上什么炮弹,你自己还不知道吗?可见训练程度之低劣和管理之松懈,不败都难。

但是日本在辽宁拿下旅顺营口,在山东拿下威海卫等地之后,如果继续开战,那就是触动了清王朝的根本命脉,清王朝一定会调集所有实力进行抵抗,中国幅员辽阔,战略纵深大,日本也不是轻易能获胜的,而且随着日军深入内地,其后勤补给也必然发生困难,而满清调集全国之力攻击侵入内地之敌,日本必然也不会好过,很可能逐渐丧失掉其所占优势。

结果就是清军会失败但是日本会惨胜,但是这样谁都承受不起,清朝的统治会土崩瓦解,而日本占到的便宜也不会太多,而且西方列强也不会纵容日本占据更多的利益。

7

 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国耻。在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祭日到来之际,我们追忆这场浸透着中华民族痛惜和悲愤的战争,遥祭120年前那个甲午为国捐躯的中华英烈们,决誓于反对一切形式的侵略战争,捍卫世界和平,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7月25日,结束于1895年4月17日。这场战争以当时的中国清朝政府战败、清军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结。当时的中国清朝政府对日本侵略者姑息妥协,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的结局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同时,甲午战争谱写了一部中华民族在反侵略战争中可歌可泣的英烈传,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关键时刻不可以快,更不能在女人身上快,那样你的婚姻就完了,如果你夜晚三秒了,一个B加CT跟数字 一二零一萠伖圜,让你在关键时刻拥有想要的! 我们今天再次回顾甲午战争,就是要从这部蕴含着中华国耻的战争史中,探究那些可为当今所明鉴、所警鉴、所借鉴的启示,为建设海洋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确保国家安全、捍卫世界和平提供史鉴,让我们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之路上走得更坚定、更顺畅。

  启示一

  富国强军,增强复兴意识

  中日甲午战争是在“中穷日富、中弱日强”的背景下爆发的,是一场穷国与富国、弱国与强国之间的战争。说当时的中国是一个“穷国”和“弱国”,这一点也不夸张。当时的中国虽然是一个泱泱大国,但“穷”在意志上,“弱”在斗志上。由于当时的清朝政府腐朽无能,逆历史潮流而动,无心与日本交战,一再姑息投降,故而被一个蕞尔小国所击败,使中华民族蒙受历史上丧权辱国之耻。由此可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面对侵略战争时必须要有“志”,要有威武不屈的意志,要有敢于亮剑的矢志,要有克敌制胜的壮志,首先在“志”上战胜侵略者。此外,要使中华民族不再蒙耻,还必须要走富国强军的民族复兴之路,并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转化为“力”,即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发展潜力,军队的战争实力和战备潜力。可以坚信:一个意志坚定、矢志不渝、壮志凌云的民族,一个国力盛、民力富、军力强的国家,何惧任何形式的侵略者,何惧任何形式的侵略战争?

  启示二

  陆海统筹,增强海洋意识

  中日甲午战争是从海战打响的,尽管当时中国清朝军队的总体军力强于日本军队,但在海战力量对比上,日本海军却处于相对优势,清军的北洋水师处于明显劣势,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清军的北洋水师建于1888年,初建时曾一度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但腐败的清廷统治者漠视海洋,轻视海军,奉行“大陆中心主义”,无意经营这支海军力量,致使北洋水师制度腐败、经费不足、训练低下、武备不力、战法落后,在短短的六年中却被后发崛起的日本海军所赶超。在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尽管涌现出一批英勇骁战的将士,但却难以扭转颓败的大势,难逃全军覆没的厄运。由此可见,一个拥有广袤海洋疆域的国家必须同时拥有足够的海洋意识,自上而下地形成牢固的国家海洋观。在运行国家安全战略和发展战略时,要树立“陆海并重”的现代理念,要始终坚持陆海统筹、陆海一体、陆海互补、陆海共荣的海洋战略。特别是在我国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发生“从陆到海”的战略性转移之际,更要以海洋为重,以海洋安全为重,倾全力建设海洋强国。

  启示三

  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并非偶然,早在战前就出现了日本准备大举入侵中国的种种明显迹象,但当时的中国清朝政府却对此熟视无睹、淡然处之。特别是清朝政府在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后,仍对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不以为然。更有甚者,1872年日本侵占了中国附属国琉球,1874年日本侵占了中国台湾,但这两次重大事件都未能引起清朝政府的警觉。清朝政府偏安一隅,偷安一时,终于被日本打了个措手不及,在甲午战争中败北。由此可见,在当前这个危机频发、战乱迭起的世界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枕戈待旦。而有了全体国民的忧患意识,有了举国上下的战略警觉,有了保家卫国的战争准备,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防患未然,才能遏制战争。

  启示四

  应对突变,增强危机意识

  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在战略上虽非偶然,但在战术上却有其突然性、突发性。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了增援朝鲜的清军运兵船“济远”号和“广乙”号,突然挑起了丰岛海战,致使清朝政府措手不及、北洋水师猝不及防,毫无应对之策,只能任由日本联合舰队击沉了清军借来运兵的英国商轮“高升”号,从而引发了中日甲午战争。由此可见,在战略上,一场战争的爆发有其前兆,即战略上的必然性,但在战术上,即何时爆发、在何地爆发、由何故诱发,却有其突然性。近年来,世界上发生的那些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大多都是不宣而战。尽管这些战事爆发之前都伴随着危机升级、战争威慑、战争准备等,但至于何时打响战争、从何地发动攻势等却秘而不宣。因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既要有应对战争的战略准备,更要有应对突变的战术准备,特别是在战争阴霾临近时,更要保持高度的、强烈的、紧迫的危机意识,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随时准备应对危机升级,随时准备迎击来犯之敌。

  启示五

  众志成城,增强国防意识

  甲午战争时的中国貌似强大,但色厉内荏。腐朽的清廷造就了腐朽的国防体制,虽有国防,但几乎是有国无防。特别是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廷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从1888年开始停止购进军舰,1891年停止拨付海军的器械弹药经费,而这笔国防建设急需的费用却被慈禧太后用来修建颐和园。清廷的腐败导致了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从上到下谁还会想到国防建设?由此可见,一个国防意识淡漠的民族,一个有国无防的国家,终将沦落为一个被侵占、被瓜分的国家,终将沦落为一个被欺凌、被奴役的民族。只有全体国民树立了牢固的国防意识,才能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才能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统筹,富国又强军。因此,增强国防意识、加强国防建设是对综合国力的增值,是全体国民的福祉。

  启示六

  常备不懈,增强战备意识

  早在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就大行军国主义之道,连年扩军备战,自1890年后,日本将国家财政收入的60%用于发展海军、陆军,不断加强军备、进行战备,日本为发动这场甲午战争准备了26年。而当时的清朝政府在日军磨刀霍霍的备战中却毫无战备之意,肆意骄奢淫逸,清朝军队也上行下效,除了少数主战官兵还在进行战备训练外,大多清军不是在官场尔虞我诈,就是在情场声色犬马,要不就是在赌场挥金如土,毫无战备之念。清军的管理松懈、纪律松弛,直接导致了战备水平低落,战斗力低下,在战时则不堪一击。由此可见,在战争危险尚未完全消除、世界和平尚未最终实现的今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必要保持常备不懈的战备意识。同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必要保持高度的战备水平,这既是军队的常务,也是国家的要务,亦是全民的义务。对军队来说,加强战备就是要增强战斗力和威慑力,确保打赢、慑赢。对国家来说,加强战备就是要完善、完备国防动员体制和机能,确保平时积蓄潜力、战时扩充战力。

  启示七

  敢打善战,增强必胜意识

  在甲午战争中,确有一批中华民族爱国将士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战,敢打善战,与日军展开了殊死的搏斗。但也有相当多的清军官兵贪生怕死、无心抗敌、临阵脱逃。特别是当时的清朝统治者“惧日恐战”,奉行投降主义政策,丧权求和、卖国求荣、割地求安。清廷和清军的这种“怯战”心态,使甲午战争在爆发前就定下了中国战败的命运。由此可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面对强敌时必须要有“必胜”的意识和信念,要有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要有善战决胜的战斗意志,要在精神上压倒强敌,要在士气上先发制人。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敢打必胜的光荣传统,70年前我们中华民族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70年后的今天,我们中华民族更有必胜的信心打败一切侵略者。

  启示八

  捍卫和平,增强责任意识

  甲午战争是以当时的清朝政府割地赔款的败局而告结,但中日之间的战争并没有告终。事隔42年后,日本再一次发动了侵华战争,而且这场战争持续了8年之久,中国大地再一次遭受了更惨重的蹂躏。这表明,帝国主义、军国主义就意味着战争,对扩张成性的侵略者决不能忍让和妥协。今天,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的责任就是捍卫世界和平,中国勇于承担起这个造福全人类的国际责任。中国可以负责任地向世界宣告:为了捍卫和平,中国时刻准备着!甲午战争的惨剧决不能重演!甲午战争的耻辱也决不会再现!

8

打下去中国肯定也不能取胜!但是日本的困难和压力会加大,日本有可能在谈判条件上做出一点让步最终还会谈判结束战争!我为什么说中国肯定不能取胜原因如下:一,客观地说,清军无论陆军海军、的战斗力都不如日军,而且北洋水师已经全军覆没。二,最主要的是清政府高层一开始就消极,不是积极主动,帝后两派党争早就影响前线作战,有决定权关键人物西太后和李鸿章都不想打,战争形势不利更为他们早点结束战争提供理由,(清政府上层太腐败无能),缺乏坚持到底的决心和意志。三、中国当时缺乏一支特别能征善战王牌精锐部队如宋朝岳家军、明朝戚家军,及能威震敌胆名将有上到下大多被日军吓破胆了!最好结局,清朝不用割地赔款或者少割地赔款。

9

这是个假设历史问题,只能进行逻辑推演,那就得分几个层面来谈:

其一,军事。军事的问题又要分几个层次,就是清军是否有能力在延长的战争进程中打几个胜仗?或是有没有能力继续抵抗下去?如果清朝迁都再战会有什么后果?

就历史现实来说,前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一样的,不能。因为清朝经过近代化军事训练的军队,或称“洋操”军队,就是淮军和练军,总数10万人左右,这部分力量能够调动野战的主力就是甲午战争初期调入朝鲜的部队,他们的表现如何,历史已经给了答案,即使是最能战的聂士成部,也只能以密集队形排枪对射而不溃散,当日军白刃冲锋的时候,也一样丢盔弃甲。类似的情况,从朝鲜到辽东,从辽东到辽西、山东比比皆是,涵盖的营头不只是淮军,也有东三省练军和后来增援的湘军。

究其根本,并不是淮军一家的问题,而是通病,其中最狠的两条就是,在营兵丁缺额严重,淮军精锐开拔前在营兵数也就是定额的三成,其余部队都是临时就地填补、招募,这部分人的战斗力是负数,所以只能用密集队形约束,否则自己就散了;另一点是兵不训练,清军即使是练洋操的部队也极少训练,武器保养也基本不做,营头军官则几乎全部为裙带关系,以至于天津武备学堂出来的军校生都无处工作。

必须说明的是,淮军在各军中还算好的,至于老湘军等部,拉上来的其实就和老百姓差不多,里边穿插一些老兵,对于新的连发步枪相应的战术战法也是一窍不通。

所以,在淮军被打崩了之后,清朝其实已经拿不出与日军没有明显代差的近代化部队了,至于绿营、民团之类的,他们的战斗力在5年后的义和团战斗中已经得到了验证,除了祸害老百姓,基本没什么卵用。

其二,财政。我看有些朋友信心满满地回答,综合国力上日本弱于中国,我不知道这种类似于清末清流名臣的自信是怎么传承下来的。

我们还是看看数据:

清朝,根据《光绪会计表》所提供的官方统计资料来计算,光绪七年(1881年),岁入8234.92万两,岁出7917.145万两,光绪十七年(1891年),岁入8698.48万两有余,岁出7935.5241万两,盈余达到高峰期。

再看日本政府,1884至1888年间,政府年均财政总收入已经达到了8300万日元。而甲午开战前的1889-1893年,日本政府年均总收入已经超过1亿日元。按当时日元与清朝库平银的比价1.4:1计算,日本政府年均收入已经达到7000万两白银,与清朝年收入已差距不大。

再来看战费,开战后清政府采取借商款,节流,借洋债等各种手段筹集战费,筹得款银6009万两,其中实用于战费的有4465万两,剩余1654万两。

在战后日本公布其战费筹措收入的使用情况,计有:1893年日本国库剩余的现金2344万日元;公债发行所得11680万日元。特别资金7896万日元;陆海军恤兵捐纳金278万日元、军资捐纳金16万日元等,合计决算实际支出款20047.6万日元。

这笔公布的日本军费收支决算的终止时间是1896年3月,也就是包括了甲午战后日本对澎湖和台湾用兵的军费支出。

也就是说,甲午战争中,日本使用的军费尚不到2亿日元。折合库平银14319万两,是清廷内部搜刮加外借外债所得的两倍还多。

最重要的是,这还只是日本在国内的所得,甚至不需要到国际金融市场上举债,日本的军费财力已经是清朝的2倍,而日本明显还有余力,因为他们预期批准的军费预算案是2.5亿日元,就是说在国内预备了1.78亿两白银的战争经费。

事实上,随着战争的进行,中国在战场上的失败,频繁向外国银行借债以填补战费的清政府反倒不断惨遭拒绝,没钱打下去的不是日本,而是清朝。

对了,请千万注意,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甲午战争中日本举借了外债,真正的大举外债是十年后的日俄战争。

第三,我们来看政治。前两条我们说明了清朝没兵、没钱,耗不下去。最后说,如果这个农业国真的不管不顾耗下去的结果。

日本是有直隶作战计划的,所谓兵力不足,财力物资枯竭,根本不靠谱,日本从1870年代开始建立新式陆军,20年时间,已经拥有足够的预备役力量来补充前线部队或者新建部队,这个大家可以看宗泽亚的《清日战争》一书,里面有很多日本的一手材料。

之所以没有执行直隶决战计划,实在是李鸿章的外交尝试,以及没有必要。

当时的日军完全具备突破防线占领北京的能力,但这可能会造成清政府的垮台和地方的动荡,这一点是各国外交官的领头羊,英国所不能允许的。所以,北京其实是日本军刀下的人质,就是为了绑票要钱的。

至于说打人民战争,迁都再战,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人民”对于近代军队来说不堪一击,却会对清朝的地方政权有巨大的损害,放出去容易,收回来可能就是王侯四起的烂摊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