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朋友摆婚宴我随了五百块钱,今年我结婚朋友只给了一百块钱,这样

朋友摆婚宴我随了五百块钱,今年我结婚朋友只给了一百块钱,这样

2020-08-12 11:33阅读(169)

朋友摆婚宴我随了五百块钱,今年我结婚朋友只给了一百块钱,这样合适吗?:看开点,几百块钱而已,不必放在心上。当今社会,结婚随礼如果只给100块,肯定是有原因

1

看开点,几百块钱而已,不必放在心上。

当今社会,结婚随礼如果只给100块,肯定是有原因的。因为,100块钱,还不够饭钱!

因此,你必须要重新审视你们的关系。确定是朋友吗?可能你把人家当成了朋友,人家却在诚心的羞辱你!

九十年代,有工友同事结婚,大家都是囊中羞涩,只能是随小份,你三块,他五块,凑在一起,买一件礼物送过去。大家都没有压力,也不会去吃婚宴。2000年以后,婚礼越来越热闹,份子钱也越来越多,压力山大呀。记得有一个月,光是份子钱我就花了近一万,那个时候,我的工资还不到三千!我听过一个故事,有个人和同事相处的不好,结婚了却邀请大家都去捧场。几个同事都不想去,后来一商量,还是决定去参加婚礼,只是每个人出三十块钱的小份,放到一个红包里就去吃饭了。

另外,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就是你的这位朋友已经揭不开锅了!给了你一百块,这个月他都得吃泡面。如果你认为是该结交的朋友,不妨多了解他,不要纠结这一百块钱,雪中送炭总好过锦上添花。

2

朋友摆宴随礼是为什么呢?恭喜还是储蓄?储蓄还是投资?

如果是恭喜,那么随多随少无所谓,礼轻情义重,人到恭喜到,热热闹闹,皆大欢喜,友情永驻。

如果是储蓄,存入500元人民币,水到渠成,取出时,银行自然履行保本义务,还会根据时间的长短附加利息。

如果是投资,那就不一定是怎样的结局了,高投入高产出是你所期望的,可是投资有风险,你也要有相应的心理准备。

挚友应该是恭喜的心态,情义为先;诚信的朋友不妨量力储蓄;而对那些不讲信义的人,谨慎投资为好。

3

当然不合适。

说两点:

01 你给他500,是觉得你们关系足够好。这是你心里对你们友谊的一个评价。他给你一百,是他对你们友谊的一份评价。我之前一个朋友结婚,我推了很多工作从北京回来参加婚礼,但是我结婚的时候,她就在家,我亲自到她家里去请,她也不去参加我的婚礼。

我当时就明白,她是真的不想跟我继续当朋友了。

第二,如果他经济条件特别差的话,可以给予理解。有时候,人在特别穷的时候,就容易做这种“省钱”的事。因为他是真的经济困难。

最后,我想说,其实我们这一生都会遇到几个真朋友,很多个假朋友。有时候,你们的缘分可能就到这里了。坦然接受就可以。无需烦恼。

4

1、我的亲身经历,很多年前我有个朋友也是同学,他结婚结的早,当时在他家闲玩的时候得知他要结婚,婚期还稍微有点远,当时我没有多考虑什么,随手掏了二百块钱:老弟,给,礼钱我先给了哈,结婚那天我就不再装钱了啊!……后来我结婚,他来了一百。这我不怪他,他很可能是忘了,因为那时候封礼二百就是稍微高一点的了,基本上都是五十、一百。有些大大哈哈的人,也会经常犯这样的错误,但是平常做事的时候还是可以的,这时候就要体谅一点,不用过分的纠结。

2、再一类人,算计心比较重,自己不能吃亏。我见识到过这么一号人,我姊妹三个,他姊妹两个,最后封礼他算计我家比他姊妹多,他家封的礼比我家要多,最后他家会吃亏,最后他来了个平均主义、折中政策,让我们两家喜丧往来交往的礼金总数扯平了,和家里人谈起这事,都是会心的笑笑,我老爹说了一句:只要两家关系好,什么多点少点的,无所谓,计较多了反而累的慌,这两毛钱钱还是好的嘛?人是好的……

3、还有一类人就像泼皮无赖似得,要么光吃喝不封礼金,这类人真不敢苟同,不能吃一点亏是他们的处事宗旨,对这类人只能睁只眼闭只眼,见得太多了了解的太透了倒会有无所适从

4

5

朋友结婚你随了500,你结婚他随你100,问这样合适吗?

老话,人情人情,人愿人情。没有固定的模式谁必须随多少,人哪有一样的,有的人挺仗义,有的人处事就抠抠嗖嗖。

从事面上看你随他500,他理应还回去,这是最低的礼节,一般都多点儿反随。你这朋友可能以前你们只是说说笑笑那种没动过钱处事,你就觉得他是朋友。

平时聚餐吃饭就可以品出来一个人的人品,有的人提前把钱压在服务员手里,有的人吃完饭快算帐时上厕所一半会儿不这来,有的人干喊他结帐嘴上叼个牙莶儿干比划翻兜就是掏不出钱来,等你把账结了他来劲儿了,煞有介事地把钱给你,谁能要啊?完事儿还说下次我请,这些都是玩儿路子耍心机!所以说别拿这种人别太认真,心里知道就行了,人哪有一样的。

在社会上处事别差事儿,谁也不糊涂。

6

唉,谁没遇上过这种亲友啥的呢,别太较真,看清一个人值不值得深交就好。以前我就有这样一位同事,平时关系还不错。二零零六年她结婚,我一个人去的,送了个四百的红包。其他同事都送的两百(当时我们当地普遍的数目吧),另一个彼此关糸都不错的同事还问我咋送那么多呢,说以后她生孩子不还要送么!两年后她生孩子,随同事一起去医院探望,又随礼二百。二零一六年我结婚,她一家三口来了,送了我两百元红包。我也没觉得有什么,安排她一家人和以前老同事一桌,大家难得聚在一起,把酒言欢很是高兴!结果,结果她席间各种炫耀单位上班的挣钱少,她老公辞了职自己跑长途货车搞物流运输每月挣多少多少钱;她房子又有多大装修又花了多少多少……我们圈子都是企业单位同事,都是工薪阶层。看样子她经济条件比我们都好得多,而旦她也很得意吧!从那之后,我慢慢和她疏远了……现在,没来往了。就这样吧,我觉得这种人不做朋友也罢

7

你朋友的做法显然是不合适的,而且他连基本的社交礼仪都不懂,是一个不讲规矩的人。他结婚你随了五百块钱,正常来讲,他起码要在原来基础之上最少加一百才对,就是再不会做人,不懂人情世故,那么原封不动的回五百元也好啊。你给五百,他回一百,这种做法缺乏对你的尊重。

我不知道其它地区人情来往的习俗和规矩,但在我生活的城市当中,如果人情来往后者低于前者的话,那是一件会被别人耻笑的事情,而且这种事情一旦传出去,这个人的人设就崩塌了,基本就会被排出社交圈子,用我们当地的叫法,这种行为“太土鳖”。

我以前刚到单位上班的时候,技术部有个工程师结婚,我们当时每人上了300元的随礼,那是十三四年以前,300元算是挺的高的礼了,第二年办公室有个小伙子结婚,这个工程师就给人回了个310元,小伙子又好气又好笑,回到单位和同事们讲,哪怕是他一分不加再回300元也行啊,这加上10元的零钱,让人很尴尬,后来公司有同事结婚生孩子都没有叫他的。

在社会上交往,不管你是大方还是抠门,基本的社交礼仪还是要遵守的,如果在人情来往上不随大流,斤斤计较的话,做人是很难混得开的,用现在的话讲“会没有朋友的”,我们去迎合和适应这种习俗,就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合群。

8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五百回一百?当然不合适。

我看了题目,感觉好像你看错了,是不是一千啊?

说这话不是没有根据,从前我二姐对我大姐家孩子特别好,可是我二姐家孩子结婚,这大姐家的儿子只随五十元钱的礼。那时候随五十元钱礼的就不太多了,二姐看见礼账心里不舒服,就和大姐说了。大姐一听说不能啊!听他儿子说这次要给他二姨写五百元呀!二姐一听忙看礼帐,可不是嘛!确实是五百。原来是二姐看错了,一场虚惊,差点没冤枉了大姐的儿子。

还有一次我家办事情,那时候写一百元钱礼的就不多了,可是有个亲戚就写了一百。我看了就很不舒服,想起当年我二姐看错礼帐的事。就回屋又从看了一篇,结果这亲戚写的是一千元的礼钱。又是一场虚惊,差点冤枉了人家,自己也不痛快。

我想题主若不是看错了,还能是怎么回事呢?能是你朋友写错了吗?“一百”和“一千”也太悬殊了,不能写错。那你这朋友还是朋友吗?不回一千,回五百也可啊!怎么是一百啊?还有一百的礼了吗?所以我想到不是你看错了,就是他写错了。

否则的话,你这朋友可不可交,你应该从平时的交往中看出对方的为人啊!如果对方平时为人还可以,或者你们都朋友多年了,这一百元钱的礼,很离奇。应该是有什么误会吧!你们中间发生了什么?你若还不知?就请和你们关系都差不多的人,给沟通一下。有误会不怕,怕的是双方都蒙在鼓里,以后就不好相处了。或者你也要观察一下,对方的反应,委婉的聊一些类似的事情,或许能有一点线索,让你明白是怎么回事。

当然了,若是对方人品有问题。别人都不愿和这人交往,你例外一直和对方保持关系。结果没想到,连你的账对方都不买。那干脆这人就是不可交往,就当买个教训,以后不理对方就完了,也就不是朋友了。否则总在一个问题上纠结,也不是个事啊!实在不舒服,就直接和对方聊聊,说说什么情况,看对方怎么解释。也知道你们以后该怎样相处了,心里有数就行了。最后希望你不要太纠结,有问题多方考虑,慢慢解决。祝你好心情!

以上是我的回答,不知是否符合你的情况。仅供参考,希望能有所帮助。

(图片来自网络)

9

这个问题没有说清楚,你的朋友结婚,你给她随了500, 而你结婚的时候,他只给了你100. 我想知道的是,在你没有结婚之前,他给你一共随了多少?这个是问题的关键。

随礼是一种风俗,虽然这种风俗并不太好,有的时候很容易伤感情,但随礼的次数,并不是出入都一样的,如果你的朋友结婚以前已经给你随了1000元,而你的朋友结婚,你只给了他500. 综合起来说,你还是欠人家的钱,如果是这样的话,你结婚人家随了你100, 你依然还要感谢人家,随礼是要看综合数额的,并不能仅看一次性随多少?否则人家家里都没有什么事儿了,你一下子随了人家1000元,你还想指望人家每次都随你1000元吗?

其实,随礼是一个面子上的事儿,我个人觉得这种交往方式并不好,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种经济负担,给你随100的人,并不见得感情淡漠,而给你随1000的人也不见得对你有多好,这都是一笔债,而且你都要记得还账,所谓礼尚往来嘛,有的时候,单位的人结婚的人多,甚至几个月的工资都不够,这对于家庭生活来说,确实影响很大,因此,随礼这种风气,属于一种恶习,是中国人好面子讲排场的一个综合写照,我们应该改掉这些,至少说,你能够给别人随礼,是你自愿的事,人家没有强迫你,你没有理由要求别人何时还清,甚至加倍还清。

中国有句俗话,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在随礼的问题上,我并不主张礼份过重,因为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压力,适当的少随一些,意思到了就可以,还不会给双方造成大的经济负担,这是最好的。

随礼,并不一定能够随出感情来,但因为数额上发生冲突,却可以毁掉两个人的感情,朋友们,你们觉得是这样吗?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

10

凡事睇开点,宽容点,你可假设他刚好最困难时期,家中全部还有几百元,已经问人借也借不到,这样对自已身心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