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晚清十大高手的大刀王五,营救谭嗣同失败后去了哪里?

晚清十大高手的大刀王五,营救谭嗣同失败后去了哪里?

2020-08-06 03:02阅读(402)

晚清十大高手的大刀王五,营救谭嗣同失败后去了哪里?:历史上,大刀王五名叫王正谊(1844年—1900年),字子斌,祖籍在武术之乡河北沧州。双刀李凤岗是他的师傅,

1

历史上,大刀王五名叫王正谊(1844年—1900年),字子斌,祖籍在武术之乡河北沧州。双刀李凤岗是他的师傅,他在师傅的众弟子中排行第五,大家都叫他“小五子”,他手持一把重约100斤的“青龙偃月大刀”,刀法出众武功高强,他一生行侠仗义武德高尚被老百姓称颂为豪侠,位列民间广泛流传的晚清十大高手的前列:董海川、大刀王五、黄飞鸿、霍元甲、王子平、杜心五、韩慕侠、燕子李三、孙禄堂、郭云深 。

王五营救谭嗣同失败

王五很有爱国情怀,他支持戊戌变法,和谭嗣同是好哥们,他倾心教给谭嗣同各种武艺和刀法。戊戌变法失败后,王五多次劝告谭嗣同逃命但被拒绝。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为了激励更多的爱国者的救国之心和自己变法的决心,他决定舍生求死,放弃逃跑的机会,甘愿被捕。王五焦急万分,又四处奔走买通狱中人员,联系武林豪杰去救狱中的谭嗣同,但谭嗣同一心求死拒绝了王五的营救。当谭嗣同被砍头那天王五手持大刀去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准备劫法场,因刑场有重兵层层把守,戒备森严,他根本无法下手只好放弃。那么营救失败后的大刀王五后来去了哪里了呢?

营救失败后的王五做了许多大事

谭嗣同被杀后,王五悲痛欲绝,失声痛哭。他一方面继承谭嗣同的遗志,另一方面决定给谭嗣同报仇,王五多次组织人员进行暗杀活动,去杀清朝那些卖国求荣的官员载漪、荣禄等,但最终失败。王五反抗清廷的决心越来越强烈。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王五参加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慈禧老太太向11国宣战后,接着八国侵华,慈禧西逃,她逃跑前选择和义和团合作,让义和团当炮灰去抗击外国列强。王五为了保卫国家率众积极参战,他挥起大刀砍死无数的侵略者,攻打教堂。

慈禧老太后在西逃路上迫于外界压力变了挂,她命令清兵去镇压义和团。义和团受到清政府和洋人的两面夹击,举步维艰,王五成为清廷的追杀对象。

王五被害

面对朝廷的四处追杀,王五悄悄来到北京居住,并寻找机会出关。众人听说后纷纷找到王五寻求庇护,王五把他们安置在自己开的顺源镖局,共有100多人。为了保护这百十口人,使他们免遭迫害,王五放弃了逃跑的机会,继续居住在这里。不久被汉奸小人告密,1900年10月25日,顺源镖局被清兵团团围住,大刀王五为了保护这些人,放弃抵抗,并告诫清军不要株连这一百多男女老少。当时那个捕头说:“够条汉子,你放心吧。”

王五被交给德国军营。凶恶的德军把王五枪杀于前门外东河沿,时年56岁。德军还残忍地割下了王五大英雄的头颅,挂在朝阳门外的城楼上示众,不让王五的家人入殓,他们还设置重兵层层把守,企图震慑各路反抗人士。看到身首异处的大英雄不能入土为安,大家捶胸顿足,悲愤异常,但又对凶残的侵略者无能为力。
(霍元甲)

身在天津的霍元甲听说后,义愤填膺,只身赶来,当天夜里他便飞身上城墙,将恩师王五的头颅取下送给王五的家人,王五才被安葬在武家营村南。

2

燕赵大侠大刀王五,本名王正谊,回族,道光二十四年生于河北沧州。

晚清的沧州,几乎人人习武,王正谊幼年就拜进了当地武术名家李凤岗的门下,因在师兄弟中排行老五,又善使一口刀头二尺,刀杆二尺五寸的大刀,便得了一个“大刀王五”的江湖绰号。

晚清的习武之人,一般有三条出路,一是考武举,进衙门或者进军营;二是当镖师或者给大户当保镖,看家护院;三就是刀口上舔血,落草为寇。

学得一身武艺后,大刀王五走的是中间路线,先带着寡母卖了一段时间的武艺,光绪元年,经朋友推荐,到北京在“聚茂魁”落下了脚。

当年的“聚茂魁”,是开在宣武门大街西侧上斜街东口的一家大商行,早年间卖蜡,后来改卖粮食。

“聚茂魁”东家张广聚是直隶宁津人,跟邻近的南皮县张家是故交。熟悉晚清史的应该都知道,南皮张家在晚清官场出了两个大人物,一个是道光二十七年的状元郎张之万,一个是同治二年的探花郎张之洞。

“聚茂魁”的牌匾和楹联,便是张之万亲笔题写的,张之洞也经常来捧场,因有张氏兄弟这层关系,“聚茂魁”在当时的京城不仅名声响,生意也是异常的火。

大刀王五能在这里落脚,当镖师,是他的运气,五年间,他不仅靠着胆大心细,艺义双全,趟出了许多路,交了不少朋友,而且还积攒下了一笔单干的银子。

光绪五年,大刀王五在江湖朋友的帮助下,买下前门外西半壁街的一处房产,开了一家“源顺镖局”。

晚清,京城有八大镖局,其中会友镖局,负责给李鸿章看家护院,江湖声威最大。“源顺镖局”虽然属于小字辈,但凭借大刀王五“重义解骖”、“德容感化”的金字招牌,生意做的也是顺风顺水,鼎盛时,其镖局的势力范围,北及山海关,南及清江浦。

大刀王五虽是习武之人,却不是一介武夫,衣食富足后,他颇懂得知荣辱。

他认识维新派的忠义君子谭嗣同就是在这阶段。

上述讲到的“聚茂魁”,因东家是宁津人,跟沧州挨着,许多沧州人进京后都喜欢投奔在这里,久而久之,“聚茂魁”就成了一些热血武林人士的聚会之地。

大刀王五单干之后,也时常来这里喝茶会友,谭嗣同便是在这里,经由师兄胡一七介绍认识的。虽然大刀王五大谭嗣同二十一岁,但两人一见如故,不但有了师徒情,还成了忘年交。

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说:“浏阳(谭嗣同)少年,尝从之受剑术,以道义相期许。”

甲午战争,清廷战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维新运动,大刀王五积极支持,“源顺镖局”渐渐也就成了维新派的开会谋事之地。

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惊闻维新派想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搜捕维新志士。

血气方刚的谭嗣同不甘心失败,请大刀王五出山,设法潜入禁地,救出光绪,以扭转时局。

据说,大刀王五在守卫瀛台的六名太监策应下,曾率十几名武林高手潜入光绪囚禁地,但因行事不密,被禁地护军发现,营救计划没能成功。

眼看形势变得异常凶险,大刀王五一心救小友,苦劝谭嗣同赶紧撤离,但谭嗣同一心杀身成仁,终至被抓。

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十三日,戊戌六君子被押赴菜市口刑场问斩。

大刀王五听说谭嗣同即将受刑,曾埋伏在宣武门,试图劫法场,营救谭嗣同。怎奈监斩官刚毅,老奸巨猾,临时改走崇文门一路,等到大刀王五反应过来,戊戌六君子已喋血菜市口。

谭嗣同被斩杀后,无人敢来收尸,是大刀王五不顾凶险,带着几个兄弟冒险将小友尸体扛回浏阳会馆,之后全程护送回湖南浏阳老家,安葬了小友。

按照梁启超的解释,谭嗣同在监牢中写下的名句——“我自横刀问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其中的两昆仑说的就是康有为和大刀王五。

康有为是他在政治信仰上的导师,大刀王五是他在剑术和道德上的导师。

这大概是对大刀王五侠之大义的最高评价了。

大刀王五最后的结局,应该是对不起谭嗣同这种评价的。

光绪二十六年,维新派领袖之一唐才常在武昌发动兵变,想一举推翻慈禧,重新拥立光绪,史称“自立军起义”。

大刀王五即参加了这场起义,并在起义失败,唐才常被杀后,潜回了京城。

之后不久,京城便爆发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入了京城。

据说,大刀王五率领镖局兄弟参加了京城保卫战,并最终死在了这场变乱中。

关于大刀王五到底是怎么死的,民间有四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大刀王五为营救被八国联军强奸的妇女,被洋人枪杀了。

第二种说法,八国联军围攻一所宅院时,大刀王五刚好路过,他拔刀相助,跟洋人打了起来,杀了几十人后,中弹被俘杀,因为不知道他是大刀王五,最后被弃尸了。

第三种说法,京城沦陷后,德军要求清廷抓捕大刀王五。当官军闯进他家时,他镇定自若地坐在椅子上,束手就擒。

之后清廷将大刀王五交给德军,德军在位于正阳门火车站旁的德军司令部枪杀了他,并砍下他的头颅,挂在城门上示众。

无人收尸时,津门大侠霍元甲,趁夜登上城楼,取下挚交头颅,唱了一出侠之悲歌。

第四种说法,大刀王五跟一伙土匪有仇,京城沦陷后,这伙土匪到德国军营告密,说大刀王五屠杀了不少洋人传教士。德军闻讯,派兵到镖局抓捕。德军行至前门打磨厂附近,双方爆发遭遇战,大刀王五中枪而死。

除了死于变乱,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大刀王五在京城沦陷时,侥幸逃出,后前往东南亚,不知所踪了。

这种说法恐怕只是民间的一种美好期望。

乱世大侠,有血气忠义,是很难善终的——

3

在晚清十大高手中,王五排名第二。

因为他惯使青龙偃月刀,刀法出神入化,江湖人称“大刀王五”。

1879年,王五创办了源顺镖局。由于德艺双馨,所以,源顺镖局生意火爆、声名远播。

义救嗣同,彰显王五德与义

谭嗣同曾经拜王五为师,学习刀与剑,由此二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1898年,谭嗣同应诏入京,光绪帝任命谭嗣同为四品军机章京,参预变法,谭嗣同的安保工作由王五负责。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并大肆逮捕维新人士。

出于对民族前途的担忧、出于爱国情怀的牵挂,大刀王五多次劝谏谭嗣同远走高飞,避开抓捕。

但是,谭嗣同不愿躲避,宁愿面对现实,甘愿用自己的鲜血唤起民众的觉醒。

谭嗣同被捕后,王五坐卧不安、心急如焚,多方打探消息,并买通狱吏,与武林志士一起,密谋营救谭嗣同,被谭嗣同拒绝了。

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押往宣武门外菜市口时,王五等一批武林义士准备瞅准时机法场救人,可是,清军监管、守卫太严,始终无法下手,劫法场的计划最后流产。

谭嗣同被斩首后,王五悲痛欲绝。

王五冒着生命危险,带领徒弟们为谭嗣同收尸,并将其运回谭嗣同家乡妥善安葬。

营救谭嗣同失败后,大刀王五去了哪儿?干了什么呢?

参团灭洋,昭示大刀王五情与义

营救失败后,大刀王五决心替维新人士报仇雪恨。

针对大清权臣载漪、荣禄、刚毅、袁世凯等人,大刀王五多次组织暗杀活动。由于防备很严,暗杀活动没有成功。

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大刀王五率领弟子积极参加。大刀王五率领义和团战士打杀洋人、围攻教堂,沉重打击了外国侵华势力。

西逃路上的慈禧太后,顺应洋人,命令清兵镇压义和团。义和团遭受洋人与清兵双重攻击,生存异常艰难,大刀王五成为清兵和洋鬼子共同追杀对象。

大刀王五悄悄返回北京的源顺镖局,寻找机会出关躲避。

100多名义和团战士,来到源顺镖局,请求大刀王五保护。大刀王五把义和团战士安置在镖局中,自己留下来保护他们。

由于奸细告密,1900年10月25日,顺源镖局被清兵层层包围,大刀王五没有任何抵抗。

大刀王五主动承认自己组织义和团拳匪、多次刀劈洋鬼子,并告诫清军不要株连源顺镖局其他任何人。在场的清兵捕头说:“够条汉子,你放心吧。”

清军把大刀王五交给德国洋鬼子,凶残的德军在前门外东河沿把王五枪杀了,殁年56岁。

毫无人性的德军割下大刀王五的头颅,悬挂在朝阳门外的城楼上,并且不让亲属朋友收尸入殓,以此威慑中国人民。

具有民族正义感和担当责任感的中华民众,悲愤交加,但在残忍的侵略者面前无力回天。

远在天津的霍元甲获悉后,悲痛难忍、义愤填膺,带上两个爱徒,赶到北京,乘着夜色掩护,施展轻功飞身上墙,从城楼上取下大刀王五的头颅、并安葬入土。

那天晚上,师徒三人就睡在大刀王五故居南房西侧的卧室中。

英雄相惜,情意深重,感人至深,世代传扬。

4

谢谢小秘书邀请。大刀王五 (1844年—1900年),本名王正谊,字子斌,河北沧州人,3岁时父亲去世,与母亲相依为命。为了有一技之长,混口饭吃,长跪在当时沧州名气最大的拳脚师李凤岗的门前,要求收他为徒,他的诚意最终打动了李凤岗,收他为徒。因他在徒弟中排行第五,人称小五子;又因他刀法纯熟,德义高尚,尊称他为大刀王五。

李凤岗将武艺悉数传给了他,并推荐他到一家镖局干活,几年之后有了点积蓄,于是在京城半壁街自己开了“源顺镖局”。因为业务范围广,价格公道,所以宾客盈门,有了知名度。

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王五与谭嗣同的交往。

1898年光绪颁布《定国是诏》,决定变法。同年8月,谭嗣同奉诏入京,担任四品军机章京,参与变法。为了保障谭嗣同的人身安全,王五主动要求担任谭嗣同的护卫,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1898年9月,光绪帝去天津阅兵时,慈禧太后等人早有密谋,发动兵变,废黜光绪帝,一举扑灭新政。

谭嗣同要袁带兵入京,除掉顽固派。而袁世凯却向荣禄告密,荣禄密报慈禧。慈禧连发谕旨,捉拿维新派。

谭嗣同并不惊慌,置自身安危于不顾,筹谋营救光绪帝,但告失败,决心以死来维护变法事业,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逃到国外,谭嗣同为了唤醒国人却不肯走,最终在浏阳会馆被捕。

谭嗣同入狱后,王五曾买通狱卒,联络武林豪杰,冒着生命危险劫狱,而谭嗣同却拒绝了他们的营救。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遇害后,王五为了继承他们的遗志,多次组织对清廷议和派的暗杀行动。因为行动失败次数过多,导致王五对清廷的反抗更加激烈。他刺杀慈禧太后,又遭到失败。

王五率众加入义和团,并与拳民并肩作战。清政府为了镇压义和团,与八国联军展开了合作。

在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王五的“源顺镖局”被查抄,八国联军追杀王五,将他和其他人士堵在教堂里,王五为拯救他人性命而主动站出来担当,被枪杀于教堂外,时年56岁。

清政府为了震慑义和团的残余分子,割下王五的头挂在在城门上示众,的霍元甲闻讯,连夜从天津赶往北京,趁夜取回王五的首级好生安葬。

大刀王五一生行侠仗义,成为人人称颂的一代豪侠,与燕子李三、霍元甲、黄飞鸿等齐名,被民间列入晚清10大高手。

(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之,立马删除相关部分)

5

大刀王五大名叫王正谊,祖籍河北沧州,回族人。

王正谊在光绪三年,在北京城开了家镖局,由于其经营有方,再加上王正谊人缘颇好,镖局的生意一度很是红火。有了钱的王正谊并没有过花天酒地的生活,相反他却处处帮助穷人,热衷于慈善事业,比如那个地方受灾了,他总是很大方地捐钱捐物。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便结识了谭嗣同。王正谊比谭嗣同年长21岁,但他们很谈得来,一度以兄弟相称。武艺高强的王正谊传授谭嗣同刀法,让他用于防身。才高八斗的谭嗣同教目不识丁的王正谊学习文化知识。王、谭两人一来一往中便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898年,谭嗣同奉旨任四品军机章京,参预变法。王正谊担负起了谭嗣同的衣食住行和保安工作。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被捕入狱,王正谊多次积极参与营救谭嗣同,无奈谭嗣同以抱必死之心,留下诗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令王正谊悲痛欲绝。

好兄弟没了,王正谊于1900年秘密加入了义和团。杀洋人,攻打教堂,与谭嗣同接触的这几年,让王正谊的思想发生了质变,他也看清了朝廷的嘴脸。

后来,义和团运动发展不利,王正谊又回到了北京。在北京居住期间,由于小人告密,他在住所内被八国联军包围。王正谊为了不连累亲友,甘愿被俘。再后来他被德军用枪打死,时年56岁。

晚清十大高手除了王正谊外,还有九人,分别是:董海川、黄飞鸿、霍元甲、王子平、杜心五、韩慕侠、燕子李三、孙禄堂、郭云深。

在晚清十大高手中,王正谊之死最令人心痛,这也许是后人乐于谈起他的原因吧。

(小司马讲史文,图片转自网络侵删!)

6

大刀王五真实的名字叫王正谊,出生于河北沧州。沧州素有武术之乡的美名,王五也是自小就喜欢习武,后来拜沧州有名的双刀武师双李凤岗为师,他在同门里排行第五,所以有了王五这个别名。

王五学武很有天分,加上他平时勤于练习,所以成为了同门里的佼佼者,后来经师父李凤岗的推荐,王五跟着师伯刘仕龙走镖,从此走上了镖师这条路。

1977年的时候,王五自己开了一家镖局,取名源顺。因为王五武艺高强,而且他为人爽直,做事讲义气,江湖上的朋友都很敬重他,所以源顺镖局的镖很少有人会去动,生意自然也兴隆了起来。

王五的武艺到底有多高,因为历史上有名的武师传说比较多,各家有各家的说法,因此不好简单评定,不过大部分说法都认可王五是清末的十大高手之一,由此可见王五人望之高。

不过王五一生中比武艺更有名的是他确实当的起一个侠字。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王五的侠可不光是对江湖朋友讲义气,而是真的爱国。早在甲午战争时,御史安维峻上书反对议和,被免职流放边疆,王五得知以后亲自前去护送。

而他最有名的一件事,就是和维新派谭嗣同之间的友谊。谭嗣同是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在清末因为参加维新运动而出名。王五和他私交甚厚,戊戌变法期间,王五一直在他身边充当保镖。戊戌变法失败以后,谭嗣同被捕,王五曾经试图劫狱,只是因为谭嗣同希望以自己一死换取警醒世人而告终。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王五一直密谋暗杀守旧大臣,还参加了义和团运动,最后为了避免连累他人,慷慨赴死,被捕杀害。

关于义和团运动现在有很多说法,不过王五在源顺镖局生意兴隆的情况下,关心国家,从事维新运动,是真的“为国为民”,最多只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他没有找到更好的路而已。不过就王五的行为来说,比那些只知道争夺武功第一的武夫要强得多了。

7

晚清十大高手“大刀王五”,真名叫王正谊(1844~1900),字子斌,河北沧州人。

他是晚清著名的镖师,武术家,他和当时的燕子李三,霍元甲,黄飞鸿、杜心武等人齐名。

(大刀王五)

当时有“北侠大刀王五,南侠杜心武”之称。

他的师傅是赫赫有名的双刀李凤岗,因在家中排行第五,人送绰号“小五子”,由于他行侠仗义,嫉恶如仇,因此颇受人们的爱戴,尊称其为“大刀王五”。

大刀王五师成下山后,被介绍到了北京镖局押镖、护院。

经过几年的奋斗,王五挣下了一笔钱,然后和师兄弟及徒弟们一起,在北京半壁街,也就是现在的崇文区开了一家源顺镖局。

由于收费合理,货物安全到达,镖局的业务蒸蒸日上,王五和他的镖局在北京站稳了脚跟。

由于王五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正义感,之后他和戊戌变法的主要领袖谭嗣同有了交往。

谭嗣同当时被光绪任命为四品大员,负责变法事项。

王五慢慢成了谭嗣同的武术老师,谭嗣同跟着王五学习刀法和一些武术基本动作,反过来王五也向谭嗣同学习一些变法方面的东西。

我觉得王五对这些变法一知半解,但一定会影响到他的人生观。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谭嗣同)

历史告诉我们,历朝历代的变法都不是一帆风顺。

戊戌变法遭到了以慈禧为首的守旧派的疯狂镇压,谭嗣同首当其冲。

本来他有时间逃走,但是谭嗣同决定留下来,用自己的鲜血唤醒广大民众变法的决心。

当时王五觉得不可思议,有句话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逃出去,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王五只身冒险去救谭嗣同,然而谭嗣同死意已决,说什么也不逃跑。

谭嗣同确实是一个狂热的理想主义者,他的父亲是清朝的湖广总督,他父亲曾劝他要看清大局,不要和慈禧做对,谭嗣同却说我是为了大清的前途……

现在看着儿子受刑,做父亲的却无能为力。

谭嗣同的妻子也哭劝,只要他声明不再变法就可以活下来,谭嗣同拒绝了。

现在王五要带他走,谭嗣同仍然拒绝了。

没有办法,王五哭着走了。

目送着自己亲如兄弟的王五远去,谭嗣同百感交集,磕破中指在墙上写下了一首绝命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里的“两昆仑”指的是康有为和大刀王五,康有为是他变法的恩师,王五则是他一生遇到的行侠仗义的大哥。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王五打算劫法场救谭嗣同,但是老奸巨猾的监斩官刚毅,临时变更了行刑路线和场地,当王五赶到时,戊戌六君子已经就义。

有人就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大刀王五营救谭嗣同失败后,他去哪里了?

就在戊戌变法失败一年半后,也就是1900年,慈禧太后利用义和团这种民间组织来打击洋人。

原来慈禧这样做不是为了大清,而是为了一泄私愤。洋人认为光绪是一个开明的皇帝,洋人都支持光绪当政,一致表示让慈禧把权力还给光绪,也就是让慈禧退位还政。

慈禧权利欲很强,她岂能轻易把权力还给光绪?

慈禧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支持民间组织义和团祸害洋人和火烧洋人的教堂。

当时大刀王五就上了老妖婆的当,他和镖局里的师兄弟及徒弟们一起加入了义和团,在“扶清灭洋”的口号下,开始杀洋人烧洋人的教堂。

这样一来激怒了外国列强。各国联合起来发兵找慈禧算账,这段历史就是“八国联军”进北京。

慈禧一看惹下了大祸,自己脚底下抹油,带着光绪和一些大臣逃往了西安,留下北京这个烂摊子由李鸿章处理。

(八国联军进北京)

随后义和团成了慈禧的替罪羊,清政府反过来说义和团惹下了祸,八国联军大量屠杀义和团成员,大刀王五自然在劫难逃。

据说王五被德国士兵枪杀,把他的人头悬在城门外示众。

后来还是大侠霍元甲,趁夜色殓尸,把王五葬在了其老家故居南房西侧的一间屋子里,一代大侠就这样草草了结了一生。

在乱世,即便你有一身的好功夫,也难逃厄运。

文/秉烛读春秋

8

在晚晴十大高手排行榜中,大刀王五名列前茅,与霍元甲、黄飞鸿、燕子李三等人都是名震一时的人物。除了武学上的造诣,大刀王五最令人钦佩的,是他的爱国义举。历史上的这位大侠,是被八国联军枪杀的,死后还被砍下了头颅示众。

大刀王五本名叫王正谊,字子斌,生于1844年,祖籍河北沧州。由于王正谊曾拜武林高手李凤岗为师,在师门中排行第五,故被人称作“小五子”。后来,小五子尽得恩师真传,练就了一套纯属的刀法,所以又有了“大刀王五”的绰号。

晚晴时的北京,曾活跃着不少武林高手,大刀王五算是颇为著名的一位。大王王五出身贫寒,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曾吃过不少的苦。早年的经历,使得这位大侠对贫苦百姓十分同情,故而始终都行侠仗义,尽自己所能来扶助乡邻。

同治年间,大刀王五曾往返京津,结交了不少武林好汉,并网罗一批高手成立了源顺镖局。在大刀王五的经营下,源顺镖局的名气和生意都蒸蒸日上,其活动范围南至江苏,北抵山海关,也是京津地区小有名气的一家镖局了。

除了开设镖局,大刀王五还十分关心时局,对维新派特别敬重。其中,大刀王五和谭嗣同之间还有一段令人称道不已的往事。相传,大刀王五曾传授谭嗣同刀法,两人建立了十分深厚的友谊。戊戌政变中,谭嗣同被逮捕,大刀王五还曾动用自己的关系,买通了狱卒、联络了一批高手,到狱中劫狱。可是,谭嗣同决心用自己的血来唤醒民智,拒绝了营救。

在谭嗣同被杀后,大刀王五决定刺杀慈禧等顽固派。不过,由于紫禁城守卫森严,那些达官贵人也是惜命如金,大刀王五一直没有得手。后来,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大刀王五与一群好汉同义和团并肩作战,打教堂、杀洋人。

八国联军来势汹汹,大刀王五及镖局上下都成了被捕杀的对象。关键时刻,原本已经逃脱的大刀王五,决定自投罗网,用自己的性命来换取一百多人的安全。后来,这位大侠被送往德国军营,在北京的西河沿惨遭杀害。

大刀王五被杀或,那些残暴的洋人将其头颅砍下,没人敢去收尸。远在天津的大侠霍元甲闻听此事,只身前往,并于夜间偷走了首级,并将其秘密安葬。霍元甲与大刀王五之间的这段情缘,也被后人广为流传。

9

大刀王五是晚清十大武林高手之一,与霍元甲、黄飞鸿等武师齐名。大刀王五侠肝义胆,曾积极营救在维新运动中被捕的谭嗣同。那么在营救谭嗣同失败后,在风云变幻、动荡不定的晚清之际,行侠仗义的王五又会何去何从呢?

晚清的沧州民风尚武,从这里走出了很多武术名人,如溥仪的镖师霍殿阁、大侠霍元甲、“千斤神力王”王子平、“神枪”李书文等,而大刀王五也是这些武术高手的同乡。

大刀王五原名王正谊,从小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受当地浓郁习武氛围的影响,年幼的王正谊在打杂补贴家用之余,也拜武师为师,学到了一些拳脚。

在王五一生中,对其影响至深应是师父李凤岗。

李凤岗是晚清的著名镖师,为人豪爽仗义,擅使双刀,人称双刀李凤岗。当时李凤岗并不想收王正谊这个徒弟。但王正谊在李凤岗门前长跪不起,李凤岗这才松下口来。

王正谊拜李凤岗为师后,苦练拳脚刀法,因为刀法练得出神入化,又在师门中排行第五,所以就被人称作大刀王五。

王五在李凤岗门下勤学苦练,在李凤岗的悉心栽培下,几年后,王五的功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与师父已不相上下。

为了让王五闯荡一番,增加阅历,李凤岗把爱徒王五托付给做镖师的师兄刘仕龙。在刘仕龙的携带下,王五加入镖师行当,押镖护镖,闯荡江湖。

经过几年的历练,王五的眼界也逐渐开阔。同治十年的时候,王五来到了天津做镖师。三年后,王五离开了天津。经人介绍,来到了更加繁华的北京,在一个叫“聚茂魁”的粮店做押运粮食的镖师。

王五在“聚茂魁”做了四年的镖师后,决定自己开设镖局,打拼一番。于是在光绪五年的时候,王五自己另立门户,他的“源顺”镖局正式开张。

王五不但武艺高强,为人还非常仗义,所以他的人缘也很好。源顺镖局当时在北京的名声也很响,人们都知道源顺镖局的老板王五行侠仗义,信义第一。所以就算是黑道的劫匪,都会卖给王五面子。王五镖局的生意是非常得红火。

王五虽是习武之人,但并不是一个莽夫。在经营了十多年后镖局后,王五收入可观,称得上一个富商。但难能可贵的是,他心系国家兴衰,对清廷的腐败无能极度愤恨。

当时的都察院福建道监察御史安维峻曾上书朝廷,指责李鸿章与慈禧太后在甲午海战中妥协退让,致使海军失利。震怒的慈禧太后将安维峻交刑部严办。后来在光绪帝的庇护下,安维峻才免遭死罪,但还是被革职发往张家口。

安维峻因言获罪,触怒了慈禧太后,一些趋利避害的势利之徒都避而远之。而侠义的王五却出于义愤,非常赞赏安维峻的仗义直言。他不但给安维峻提供了马车,还亲自护送安维峻至张家口,其义举令京城民众心生钦佩。

王五更为人们称道的义举是在维新运动失败后,积极营救谭嗣同。

王五和谭嗣同在一个偶然机会相识,谭嗣同爱好剑术,曾请教于王五。谭嗣同虽然年少王五二十多岁,但谭、王两人都崇尚正直、义气,所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对于谭嗣同参与的变法,王五大力支持,用镖局的财力为变法提供物质支持。

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囚于瀛台,清廷开始搜捕参与变法的人士。王五力劝谭嗣同赶紧避一避风头。但谭嗣同视死如归,不愿选择逃生,甘为变法洒热血,并与林旭、杨锐等人同时被捕入狱。

谭嗣同身陷囹圄时,王五曾联络好友李瑞东试图营救谭嗣同。李瑞东当时在宫中任慈禧太后的侍卫官,他以职权之便,充当内应,买通狱卒试图将谭嗣同救出,但这一计划最终没有成功。

在谭嗣同等人被问斩于菜市口的当天,王五曾在宣武门埋伏,试图劫出谭嗣同。

但关押谭嗣同的囚车绕行宣武门,王五等人扑了个空。在菜市口刑场,监斩官刚毅戒备森严,王五等人根本无法靠近谭嗣同。

谭嗣同等六人被斩于菜市口,王五试图劫法场的行动又告失败。

谭嗣同死后,王五伏尸痛哭。王五将谭嗣同的遗体装殓后,亲自送往谭嗣同的老家湖南浏阳安葬。

那么,在谭嗣同死后,大刀王五又去了哪里?

谭嗣同死后,王五一腔报国热血依旧热忱。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携眷西逃。

王五率镖局的兄弟们在北京城内坚持抗击八国联军。王五被德军枪杀于正阳门火车站附近。

大刀王五的一生行侠仗义,匡弱扶危,同情变法,义救谭嗣同,并最终在抗击八国联军之战中捐躯。他义薄云天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

10

在晚清的时候,虽然这个国家已经混乱不堪,但还是涌现出了一批批爱国且有情有义的人,大刀王五便是当中较为出名的一个人。

他本来是一介粗人,后来因为有幸遇到了影响自己的老师,并在这个老师的细心调教下,学到了一身不错的武艺。因为他是依靠熟练的刀法而被天下人所熟知,而且他的名字中有一个五字,所以在江湖上,很多人将他称为“五子”。后来因为自己的好武艺,还做过镖局的职业。

这个人的一生,和他狂放的外号一样,都是不拘小节,但是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却有着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在生活中,他是一个仁义厚道的人,对待弱者常常都是以一颗仁慈的心去对待,所以这就形成了他对持强凌弱之人的痛恨,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精神, 那就是中国的豪杰精神。在他从事镖局职业后,他依旧做的是风生水起,不论是外界和同行都对这个行动敏捷、思考迅速的小伙子赞不绝口,并被人们称呼为这个职业中的典范和楷模。

在那个年代,爱国是一件普遍的事

在那个让我们民族深感屈辱的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让人们记忆很深的人,例如主张变法的谭嗣同。据说,谭嗣同在私底下和王五有一定的交情,也一起谈论过国家的走向,也一起交换过自己的思想,正因为如此,所以二人很是惺惺相惜,谭嗣同敬佩他的刀法,而他也敬佩这位先生的慷慨无畏。所以在变法失败后,他第一时间担心的便是那位先生的安危,在后来当他得知先生被政府关押了起来时,并准备将先生杀死的时候,他的心情是很不好的,常常因为这件事情寝食难安。

在后来,他还想要冒死去救这位先生。先是研究了监狱的构造,后来还联络了很多自己所熟知的英雄好汉,在知道了先生具体被行刑的时间后,他虽然已经做好了准备,但依旧是心急如焚。

为了能够让先生可以知道自己的想法和计划,他偷偷的买通了监狱中的人,并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先生,但是先生却以一种否定的态度,强硬的拒绝了他的想法。因为那个时候的谭嗣同,想要用自己的死,来震惊国人,想要利用自己死,来让众人明白,国家必须要通过变法才能够富强,所以他不愿去逃跑。

谭先生和他一样,也是一个光明磊落之人,他若是在后来听从了王五的意见,和他一起逃跑了,清政府一定会对他们大加侮辱,正因为如此,他一定要用自己的死来为自己正名。后来他拗不过先生,也就按照先生的意思,没有去营救,可是在后来,每每想到先生,他都会觉得有所愧对,并觉得当初是因为自己的犹豫而害了先生。

所以为了能够弥补先生,为了能够解除自己的心头之恨,他曾在先后多次组织为先生复仇的计划。

在后来,义和拳运动的爆发,他也积极的参与了进去,想要像先生一样,能够为这个残破的国家做一点属于自己的贡献,尽一份属于自己的力。可是在后来,清政府因为输掉了与八国联军的战争,导致了八国联军对义和拳人员进行清算,在1900年的时候,只有五十多岁的他带领着自己的兄弟,在城内和敌军作战,可终是因为敌人的人数众多,自己的人数太少,导致了王五的失败,最后洋人将他枪杀,并将他的头颅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