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砍头,身为湖广总督的老爸为何无动于衷不求情?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砍头,身为湖广总督的老爸为何无动于衷不求情?

2020-07-20 03:08阅读(135)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砍头,身为湖广总督的老爸为何无动于衷不求情?: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年仅33岁的谭嗣同因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被捕。(谭嗣同)尽管之前谭

1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年仅33岁的谭嗣同因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被捕。

(谭嗣同)

尽管之前谭嗣同有逃跑的机会,他选择舍生求死。9月28日他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他们一共6人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被砍头。史称“戊戌六君子”。


本来慈禧太后下令处斩的首要人物是维新派的领袖徐致靖。徐致靖的父亲和李鸿章交情深厚,得到李鸿章的鼎力相助,李鸿章找到慈禧的心腹大臣荣禄,通过荣禄在慈禧面前美言,说光绪帝三个月都未召见徐致靖。而徐致靖正好耳背严重,必须大声说话他才能听见,光绪帝为防隔墙有耳,一直未召见他。有了这个事实证据,慈禧手指一动把“斩立决”改为“斩监候”,解除了徐致靖的死刑,“戊戌七君子”变为“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父亲的官职要比徐致靖父亲的官位高得多。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1823—1900),湖南浏阳县(今浏阳市)人,寒门出身,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鲤鱼跳龙门,道光二十九年中举人,咸丰十年进士,接着任户部员外郎、户部郎中。光绪三年(1877)由谭钟麟推荐给左宗棠,得由京官外放,在升官的道路上更是平步青云,补授官职甘肃巩秦阶道,加二品衔。在任职甘肃巩秦阶道期间,他措施得当,造福一方百姓,得到了左宗棠的称赞:“二品衔甘肃巩秦阶道谭继洵,实心任事,勤慎有为。”接着升职为甘肃按察使、布政使、光禄大夫、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在谭嗣同被捕时,75岁的谭继洵担任湖北巡抚、封疆大吏,位高权重。当他得知儿子被捕后并没去营救。这是为什么?

1、谭继洵属于顽固的保守派,另一方面为了自保。

谭继洵的性格循规蹈矩,在他中举人后,太平天国起义大军红轰轰烈烈,闹得整个天下沸沸扬扬。当时许多湘籍士大夫,都弃文从武,另辟奇径去建功立业。而他继续循规蹈矩,奔走在科举的路上。

谭继洵对儿子的变法持坚决反对的态度。谭嗣同和唐才常倡导变法,计划在浏阳设立算学格致馆,推广新学,请他支持,而他则表示:“守老氏之宝,不欲为天下先。”对于张之洞提出的学习西方技术、教育等,他根本不理会,但也不敢反对。“百日维新”期间,山东道监察监使杨深秀奏报朝廷弹劾谭继洵,说他:“守旧迂拘,虽人尚无他,要非能奉行新政者。此等即不逢裁缺,亦当分别罢斥,或优之听其告休。”

谭继洵虽然位高权重,但在他当政期间,办事非常的小心谨慎。湖广总督张之洞办事专断时,他也不敢违抗。对于慈禧下达的命令,他奉行的是“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他惧怕慈禧,怕慈禧知道自己走后门,会有灭族危险。



2、他知道自己即使去救儿子,在当时的情况下,也不会能救出。

张之洞的关系网遍天下都未能救出41岁的弟子杨锐。杨锐是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得意弟子兼幕僚,经常帮助张之洞起草奏折,张之洞很欣赏他,把他当自己的亲儿子一样。1898年9月24日,杨锐被捕,他接触变法仅仅20多天,就被打入刑部大牢。张之洞知道后,非常焦急震惊,他日夜不停奔走联系盛宣怀、陈夔龙、王文韶、湖北按察使、翟鸿等重要官员营救杨锐。并在9月27日晚致电慈禧的宠臣荣禄,并表示要亲自为杨锐作保,但由于慈禧怕夜长梦多,下懿旨,对“戊戌六君子”不经审判,立即执行死刑。因时间太紧促,所有人的努力都已回天无力。

(张之洞)

谭嗣同从被捕到被处死这中间仅仅间隔3天的时间。他的父亲谭继洵在儿子被捕后受到监视,连坐被革职,就是有心救儿子也没有救儿子的能力了。

3、最主要的一点,谭嗣同一心求死。

维新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慈禧囚禁到瀛台,他四处奔走筹谋营救光绪帝,但是所有的营救计划均落空。他决心以死来殉变法,用自己所流的鲜血向封建顽固势力做最后的抵抗。当时康有为、梁启超都逃到了海外,他不逃,一心求死。他说: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继洵只好在儿子从容就义时为爱子留下一副挽联:

谣风遍万国九洲,无非是骂;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挽长子谭嗣同


在这里统一说明一下,题目为题主所提 ,其中谭继洵并不是湖广总督,他当时担任湖北巡抚、封疆大吏,文中已有描述。很抱歉,这里是问答,别人提的问题小姐姐无权更改,请谅解。

2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他是湖南浏阳人,于同治四年(1865年)生于北京。戊戌变法期间,谭暂居在北京宣武门外大街北半截胡同浏阳会馆后院,他以“莽苍苍斋”命名。

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六岁丧父,全赖兄长支撑家庭,才得以继续完成学业,并于咸丰九年(1859年)参加已未科会试,一举得中,赐进士出身(与状元公翁同龢同年),后被钦点为户部主事,遂举家从浏阳迁往京城。谭继洵晋身仕途后官运较顺,由户部员外郎一路升迁,累官至湖北巡抚。彼时的他,已经贵为一方封疆大吏了。

谭嗣同出生于这样的家庭,从小自然能接受严格而正规的教育。

然而人生无常 ,世事难料。光绪二年(1876)春,北京爆发了一场威力巨大的瘟疫,谭嗣同母亲、长兄、二姐在五日内相继暴亡,其庶母(谭继洵妾)卢氏所生的二子一女也被传染身亡。这场瘟疫所导致的家庭巨变给谭嗣同带来了刻骨铭心的打击。“少更多难,五日三丧”的锥心之痛,成为他三十几年短暂生命中无法治愈的巨疮。早年家庭不幸的阴影终身笼罩着他,对他后来的悲壮人生与伤感、沉郁、自责的复杂性格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梁启超曾经评价谭嗣同“喜任侠,善剑术”,他也以侠肝义胆著称于世。自古文人多如过江之鲫,侠客也不罕见,但文人兼侠客,剑胆琴心,诗酒飘零的人却不多见。尤其在生死关头,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从容之士更是少之又少。一百多年来,后人追思谭嗣同的侠义之举,仍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巨大精神感召力。

笔与刀,是谭嗣同的挚友。任侠好义性格的养成使他无意于功名,而是喜欢仗剑天涯,四处游历(足迹遍及大西北)。谭嗣同最好的朋友应该算唐才常(自立军领袖)、陈三立(陈寅恪之父)、梁启超三人。

此外,他还和陈宝箴(陈寅恪祖父)、黄遵宪、徐仁铸、江标、康有为、毕永年、秦立山、林锡圭、田帮浚等维新派人物交往密切。

出世与入世、任侠与驯从、革命与改良等等类似的矛盾,在谭嗣同的身上体现的异常明显。极端激进的革命号召下,他又在现实政治中寄希望于封建君主实行自上而下的自我改良。不光他,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都有类似的矛盾心理。

光绪力推新政、实施变法时,谭嗣同是维新派的骨干人物之一。

戊戌变法失败后,身为“六君子”之首的谭嗣同本可以效仿康、梁逃逸而去,但他拒绝这样做,而是选择了以自己的鲜血唤醒愚昧麻木的国人,从容赴死。

关于戊戌变法难产后谭嗣同的去留问题,梁启超是这样说的:“......被逮之前一日,日本志士数辈劝君东游,君不听。再四强之,君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卒不去,故及于难”。

慈禧囚禁光绪,废除新法,下令搜捕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事先得到消息,逃出生天,亡命海外。有日本友人愿意帮助谭嗣同逃往东瀛,他不愿逃走,说:“要是变法一定要流血的话,就从我开始吧 ”。在狱中,谭嗣同题诗于墙壁上“望门投趾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杨深秀六人在北京菜市口被斩杀。他们就是青史留名的“戊戌六君子”,谭嗣同罹难时刚33岁。“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谭嗣同被清廷逮捕后,他身为湖北巡抚的父亲谭继洵也受戊戌政变的牵连而被罢官并发回原籍,他自身难保,避之唯恐不及,哪里还敢为犯“谋逆罪”的儿子求情?谭嗣同就义两年后,老父谭继洵在浏阳乡下抑郁而终,年77岁。

【插图源自网络】

【严禁剽窃】

3

1898年,这一年,康有为坑了不少人,他一听到“风紧扯呼”,便拔腿狂奔,谁也不顾了,所谓的“戊戌六君子”被他坑死了,包括他的弟弟康广仁。

当然,被康有为坑得最惨的或许要数光绪皇帝了,如果他没听康有为的忽悠,继续当“亲爸爸”眼里的乖宝宝,别去触怒慈禧,等到慈禧一死,爱新觉罗家的江山自然而然会回到光绪的手里。

所以说,康有为这个人确实害人不浅,可是这厮坑完了人,自己反倒跑国外逍遥度日去了。

1898年9月28日,慈禧下了一道命令:“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大逆不道,着即处斩,派刚毅监视,步军统领衙门派兵弹压。”

谭嗣同在被砍头之前,仍然朗声呼出了心中的壮志和遗憾:“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然后,从容赴死。

不过,谭嗣同明明有机会逃跑,却为何没有逃跑呢?

实际上,梁启超在风声越来越紧的时候,已经暗劝谭嗣同赶紧跑路,康有为当时早已经一溜烟逃到了上海,但是谭嗣同听了梁启超的劝,却摇了摇头,对梁启超说了句:“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变法,哪有不流血的?康有为和梁启超不敢流,那便从我谭嗣同开始吧!

康有为后来听到这句话,也不知道有没有脸红过?不过,凭康有为的厚脸皮,估计也不会脸红,只会付之一笑,笑他谭嗣同太傻。

相比康、梁之辈为了谋求政治权力和利益忽悠光绪皇帝变法,谭嗣同是一个更为纯粹、热血的改革者。

此外,让人颇为不解的是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为何对谭嗣同被定罪无动于衷,没有利用自己在朝中的人脉去保自己的儿子一命呢?

这事可以一分为二地看,一是从谭嗣同自己的角度去看,二是从谭继洵的角度去看。

1898年9月22日,也即慈禧发动“戊戌政变”软禁光绪皇帝后的第二日,谭嗣同在浏阳会馆写了好几封信,这几封信不是写给别人的,而是写给他自己的。

这几封信是谭嗣同模仿父亲谭继洵的笔迹所写,他在信中痛骂自己不该和康、梁去改革变法,他用意实际上已经很明显,为的便是撇清谭继洵,为的便是让谭继洵不会受到他的牵连,为了便是让谭家不会因他而遭难。

此外,谭嗣同在“围园杀后”计划破产、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之后,便已经抱定了赴死的决心,抱定了用自己的血去叫醒国人的决心,变法哪有不流血的?

所以,谭嗣同从来没有期待过父亲谭继洵会出手救他,相反,他不仅不期待谭继洵出手施救,反倒希望谭继洵远远地躲开。

谭继洵之所以没有出手去保护自己的儿子,原因则又有三个。

有人说谭继洵思想守旧,在政治立场上更是坚决反对改革变法,和儿子谭嗣同成了政敌,以致于父子两人闹僵翻脸,所以在谭嗣同陷入绝境的时候,谭继洵不想、不愿出手。

这可能吗?父亲和儿子闹个袖手旁观,甚至落井下石?真当谭嗣同不是谭继洵亲生的?

谭继洵之所以没有出手,实际上正是因为他太了解谭嗣同了,他知道谭嗣同已经为变法抱定了死志,也明白了谭嗣同模仿自己笔迹写信的用意,他一出手,反倒辜负了谭嗣同被捕前的所有安排。

这是谭继洵没有出手的第一个原因。

谭嗣同被捕的时候,谭继洵正在湖北巡抚任上,执掌一省军政,权势不可小觑。

可是,谭继洵这个湖北巡抚的权力再大,他能大得过慈禧?慈禧一句话便能够摘了他的乌纱帽。

如果维新派仅仅是想要从守旧派手里抢蛋糕吃倒也罢了,问题的关键是他们竟然吃了熊心豹子胆想要唱一出“围园杀后”的大戏,真让他们成功了,慈禧还有命吗?所以,说慈禧对所谓的“康党”恨之入骨也不为过。

即便谭继洵这时候跳出来找慈禧说情,也没有用,反倒连他自己一块栽了,从“辛酉政变”便可知道慈禧对待敌人从来不会手软。

谭继洵自知说情无用,这是他没有出手救谭嗣同的第二个原因。

此外,谭继洵放弃救谭嗣同,实际上也是出于“舍车保帅”的考虑。

谭嗣同被划为“康党”,康有为犯的是什么罪?谋反叛逆之罪!不管康有为是不是真犯了这个罪,只要清政府定性了,那么,此罪一旦追究起来,诛九族也不为过,谭嗣同既是“康党”,自然也意味着他被定了一个谋反叛逆的罪名。

谭嗣同只有一个,谭继洵也只有一个,可是,谭家却远远不止谭继洵和谭嗣同二人,所以,一旦让谭家牵连到“康党”中来,到时候死的可不止是一个谭嗣同,也不只是丢了谭继洵的官帽了,整个谭家很可能也会因此遭殃。

谭继洵不愿为了谭嗣同,让整个谭家因此遭殃,这是谭继洵没有出手的第三个原因。

谭嗣同有没有怪父亲没有出手搭救自己呢?从他被捕前在浏阳会馆模仿谭继洵笔迹写的几封信,便可知道他没有怪父亲。

此外,谭嗣同本便作了流血牺牲的死志,又怎么会怪父亲没有出手呢?

谭嗣同实际上是103天的“戊戌变法”中对改革变法最为坚定的一人,所以他是为理想而死,所以他在临死前仍然能够高呼“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4

谭嗣同的父亲名字叫做谭继洵,在谭嗣同被慈禧以谋反罪名处死的时候,谭继洵担任的是湖北巡抚的职务,而不是湖广总督的职务。

历史中,谭继洵是担任过湖广总督职务的,在他地位最巅峰的时候,他曾担任了湖北巡抚兼湖广总督的职务,不过在谭嗣同被杀两年之前,他湖广总督的职务就被剥夺转交给了以前担任过湖广总督的张之洞。



谈到正事之前,我们可以简单了解一下谭继洵所担任职务的重要性。

谭继洵的湖北巡抚和湖广总督职务

总督职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在清末时期,清朝一共存在着九大地方总督职务,这些总督们手中掌握着巨大的权柄,执掌了一到三个省份的军权、政权。

而湖广总督掌握的是两个省份,这两个省份分别是湖南省和湖北省。

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很多人都以为湖广总督的统辖范围跟广西、广东有一定关系,但实际上并不是,湖广在元朝的时候虽然确实包括了广东、广西,但是在清朝的时候,却只指湖南和湖北。

而巡抚是清朝每个省份的最高民政官员,职责权力很类似于如今的省委书记,也是清朝时期重要的封疆大吏之一。

谭继洵在一段时间里担任了湖北巡抚兼湖广总督的职务,从这方面我们就可以知道他在辉煌时期的权力有多么巨大的。

谭继洵的守旧理念

与自己的儿子相反,谭继洵是一个坚定的传统主义者,面对新兴事物极其迂腐,是清朝著名的守旧大臣。

因此当谭继洵在湖北巡抚位置上和张之洞这位热衷于洋务运动的湖广总督产生意见不同的时候,为了不得罪张之洞、也为了坚守自己的理念,他就处处避让起了张之洞,既不反对,也不参与,从而落下了一个不作为的名声。

在这种面对“上司”的时候,谭继洵也不曾改变过自己的理念想法,更不用说是面对自己儿子的时候了。

虽然在谭继洵担任封疆大吏职务的时候,他的儿子谭嗣同多次对他进行了游说、想劝他走上改革维新的道路上,但他就如那海中的礁石一般,任自己的儿子大浪涛天,也不曾改变过自己的理念分毫。

在那个父道大如天的时代,他没跟谭嗣同翻脸、断绝关系就已经算是好的了,又怎么可能去支持谭嗣同变法呢?

谭继洵没有为谭嗣同求情的原因

至于谭继洵没有为谭嗣同求情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不敢、不想、也没有机会。

谭嗣同当时是因为和康有为等人准备刺杀慈禧才被判处死刑的,这点在那个皇权大于一切的年代,是根本不被允许的。

如果谭嗣同是因为其他罪名被判处死刑的话,谭继洵还有可能为他辩解几句,但是因为这种不被谭继洵所认可的理念而刺杀尊上的罪名,谭继洵是绝对不可能去为谭嗣同求情的。

无论在哪朝哪代,以下犯上都是最为严重的罪名,一个家族中出了一个这样的人,整个家族都可能受其连累、全部人头落地。

运气再好一点的话,则是首犯人头落地,其他家人流放、发配到边疆。

按照常理来说,慈禧以这两种方式惩罚谭继洵一家人都是不为过的。

但是在谭嗣同事发之后,谭继洵仅被慈禧剥夺了湖北巡抚的职务,就把他遣送回了老家,从这点来说,谭继洵以及一家人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了。

在这种时候,他又怎么敢再去触怒慈禧太后,导致自己一家人遭遇到各种更加严重的惩罚和危机呢?

5

随着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的战败,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并且赔偿了2亿两白银,让当时的中国人彻底绝望了,西方列强打不过也就算了,就连小国日本都能骑在大清的脖子上作威作福,这让有爱国情怀的青年才俊开始认真思考这个时代,反思自身的弊病。

而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代表的先进学子发动了“公车上书”,改革的建议也被光绪皇帝深以为然,就在他们准备轰轰烈烈的大干一场的时候。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不费吹灰之力就将维新的火苗扑灭,大肆捕杀维新派。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以谭嗣同为首的“戊戌六君子”即使在被押往刑场的路上,也一直高喊“变法”、“维新”、“有心杀贼,无力回天”。面对守旧派的屠刀,他们没有屈服也没有投降,而是从容就义,彰显了一个热血青年的爱国情怀。

而谭嗣同并非是普通的寒门子弟,他的父亲是时任大清湖北巡抚的谭继洵,而面对儿子被杀,谭继洵一言不发,这是为何?

从谭继洵的简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29岁才中了进士,在户部各司任职了17年,直到66岁时才做到了湖北巡抚。他是一个典型的清朝按部就班的官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勤勤恳恳,靠着熬资历最终当上了二品大员。

谭嗣同每每与他讨论变法维新之事,都被他呵斥,他认为枪打出头鸟,敢为天下先者最终都没有好下场。父子俩每次交谈,最后都会不欢而散,儿子认为父亲死板,父亲认为儿子叛逆,父子关系一度十分僵持。

如果说谭嗣同的维新思想不被父亲接受,有可能是因为封建时期的“家长制作风”,父亲总是对的,儿子都要听父亲的。但实际上,即使作为谭继洵顶头上司的湖广总督张之洞,也无法改变他古板的思想。

思想先进的张之洞对变法虽不敢说强力支持,但他的确是认真思考过维新派的主张,也觉得国家必须有所改革才能使国势蒸蒸日上。

张之洞每次邀请谭继洵联名陈奏新政的有利之处,他都是婉言谢绝,不得罪也不支持,搞得张之洞每次都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有力用不上。在谭继洵的眼中,他只想老老实实的做一个守旧之人,安安稳稳熬到退休,至于国事,只要不犯大错误他都能接受。

面对儿子被杀的消息,他一言不发,更不敢向慈禧求情,也许在他的心目中,谭嗣同的结局他已经早就预料到了,使得这一刻的来临不至于使他惊讶。为了自己的乌纱帽以及整个家族的平安,他不敢上书,只希望慈禧能把他忘掉。然而,他最终没有逃过慈禧的魔掌,因为谭嗣同,他被罢官免职,回家养老,仅仅过了三年,他就因病去世了。

谭继洵的一生,是当时大部分中国人的缩影,他们麻木不仁、因循守旧,面对列强的侵略,他们毫无办法,不思改变,只想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如果当时的国人都能够有睁眼看世界的欲望,我们何至于有近代百年的屈辱历史?

我是亮仔,欢迎大家讨论留言,关注亮仔学史,共同探讨历史的那些事儿!

6

谭嗣同的父亲是曾任湖北巡抚兼湖广总督的谭继洵,谭继洵是湖南浏阳人,道光二十九年举人,咸丰十年进士,是个真正的寒门学子。

寒门学子是个褒义词,但这个褒义词却暗含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后遗症。后遗症便是:寒门学子在眼界、格局上往往不如大门户出来的学子。

在这点上,出自寒门的谭继洵也未能免俗。

所谓格局,指的就是人在面对具体事物及其未来变化所具备的认知等等,这个认知直接决定了一个人处事态度。换言之,一个人做什么样的事,多由他的格局决定。

第一个看出寒门谭继洵格局不大的人是与他同任湖广总督的晚清名臣张之洞。张之洞是个有远见卓识的人,他在做人做事上的格局,是出了名的大。自然,他在与谭继洵共事时,两人总是矛盾频频。

张之洞

张之洞曾在评价谭继洵时毫不客气地说他是:\"事多专决\",\"继洵不敢与抗,谨饬自保而已\",\"每之洞约联衔条陈新政,皆谢不敏\",\"不敢附从\"。

从这些评语不难看出,张之洞眼中的谭继洵是个保守且只知道自保的主,平日里不仅反对新事物,而且还是个出了名的唯唯诺诺。

作为政敌,张之洞对谭继洵的评价难免不那么客观,可在很大程度上,张之洞对他的评价已经勾勒出了谭继洵的基本画像,那就是:保守!

谭继洵的保守性质从他中举人一样便开始被体现了,他中举人后不久,太平天国起义就轰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当时许多他的老乡,即湘籍士大夫都选择了弃文从武,另辟奇径去建功立业。可谭继洵却分毫不为所动,只一心继续在科举路上循规蹈矩地前进。

谭继洵

相当让人吃惊的是,这样保守的谭继洵,却生出一个极富冒险创新精神的儿子,他就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

谭嗣同干了什么,发动和参与了维新变法运动。

戊戌变法是1898年,由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这场运动后来在大清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的干预下结束了,正是在这场运动中,光绪帝遭到了慈禧的软禁。

带头的人都被软禁了,下面的人自然不会有好下场了,得到风声后康有为、梁启超第一时间逃到了海外,他们逃跑后,谭嗣同等遭到逮捕。

当时被一同逮捕并预备被处死的并非只有谭嗣同等六人,实际是七人,这七人中为首的还并不是谭嗣同,而是一个名叫徐致靖的官二代。

之所以最后徐致靖未被处死,是因为其父亲虽然官不大,但却被其父设法救下来了。从此处看,官位稍大的谭嗣同父亲并非没有机会和可能救儿子,但真实情况是,儿子被抓后他什么都没做。

之所以会如此,还是因为他太过保守,他本身就不太赞同儿子搞什么变法运动,他曾不止一次地地对儿子宣扬过他的中心理念:“守老氏之宝,不欲为天下先。”。

所以,在儿子被抓并被判“斩立决”时,本有可能救儿子的谭继洵并没有动作,相关研究者认为他之所以看着儿子被杀无动于衷是因为此间他被监视了。实际,并没有相关证明证实当时他处于被监视的范围,而且即使如此,暗暗里运作也并非没有可能,他徐致靖的父亲可以,他为何不可以。

1898年9月28日,年34岁的谭嗣同与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在北京惨遭杀害。死前,谭嗣同高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从容就义。

可叹,因慈禧痛恨维新派人士,所以行刑时她下令用钝刀杀人,仅谭嗣同一人便是在被砍了几十刀后才将身子与头砍分离。其死状,真真惨烈至极。

儿子惨遭被杀后,年过七旬的老父谭继洵悲痛欲绝,但他能做什么呢,他什么都没做,即便他本能做什么。在儿子死后,他写了一副挽联纪念儿子,挽联上写:

“谣风遍万国九洲,无非是骂;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挽长子谭嗣同”

从这副挽联看来,这位寒门学子的格局也依旧没有在经变故后有所变化,他的不分明的态度里尽显的还是“保守”二字,可叹可叹。

7

前言:“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儿子被杀,身为父亲的两广总督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只是被形势所迫罢了。


1898年9月28日,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等六人被杀。身首异处。

这六人中,最冤的是康广仁和杨深秀。康广仁是康有为的弟弟。本来,康广仁没有参与过哥哥的行为。奈何,慈禧在抓捕康有为时,康有为跑了,因此就抓了康广仁来充数。


而杨深秀,则是进士出生,前途无量。在一次对光绪帝的问题中,杨深秀替光绪帝说了一句话。然后,直接被抓到大牢里去了。

严格来说,戊戌变法真正参与的是四个“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这四个人中,谭嗣同的背景是最大的,父亲曾经是两广总督,位高权重。


那么可能有朋友问,为何身为两广总督的谭嗣同的父亲,不替自己儿子求情呢?

原因如下:

一:不敢说

谭嗣同得罪的人不是小角色,是“慈禧”。本来,慈禧对于戊戌变法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想着靠这些年轻人推动时代改革也挺好的。

但,事情往往发展超过预期。变法变着变着,就变成了“围园猎后”,想要杀慈禧夺得权力,这就触动了慈禧的禁忌。

因此,对于这些人,慈禧是恨之入骨。得罪慈禧,谁敢求情呢?搞不好,求情,求着求着把自己也求进去了。


二:谭嗣同一心求死

本来谭嗣同是有机会逃走的。但,谭嗣同拒绝了。他有一句名言“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为了变法,谭嗣同早就看淡了生死。既然没想过活着离开,那么其父亲又如何救呢!

对于谭父而言,儿子的离开让他伤痛不以,而之所以不求情是因为他知道“求不求情,儿子都难免一死”。

谭嗣同死后,其父亲也于两年后被罢官在家,不久之后就因为气愤而离开了人世。

8

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史称“百日维新”的“戊戌变法”运动只维持了103天,便失败了。由于袁世凯的出卖,这场可能改变中国命运的变革被扼杀在摇篮中,主张变法的光绪皇帝被囚禁于瀛台,变法七君子被打入大牢。

24日下午,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和康广仁在北京菜市口慷慨就义,史称“戊戌六君子”。前面我们说过被抓进大牢的有七个人,为什么为壮烈牺牲的只有六个人呢?难道那个人在变法中的作用不重要,慈禧不想杀他吗?

其实幸存下来这个人是慈禧最想杀的人,这个人叫徐致靖。

他是江苏宜兴人,思想开明,拥护革新,曾给光绪皇帝上过有名的《人才保荐折》,变法骨干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张元济等维新人士就是他保举的。如果变法成功被打入冷宫的就不是光绪而是慈禧了,慈禧能不想杀他吗?所以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大肆逮捕维新派官员时,徐致靖也进了监狱。

并且,慈禧亲笔批文立即斩决的头一个人就是徐致靖。徐致靖被变法牵连抓进大牢,徐致靖的一家人乱了手脚,赶徐致靖被变法牵连抓进大牢,徐致靖的一家人乱了手脚,赶紧东奔西走营救。他们首先想到了当朝的红人李鸿章。

李鸿章与徐致靖的父亲是同科进士,又是密友,自然不会见死不救。他知道自己出面救徐致靖不妥,只好求慈禧的身边红人荣禄出面向慈禧求情。荣禄是慈禧的心腹,也是扼杀变法的功臣。慈禧没法不给荣禄这个面子。所以,徐致靖就被从轻发落了。

其实,被处死的六个变法英雄中还有一个人有机会获救。那就是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从容就义的谭嗣同。

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是朝廷命官,当时是湖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跟当时炙手可热的政治人物张之洞关系密切。

如果谭继洵出手救自己的儿子应该有希望的。但谭继洵自己始终没有向慈禧求情,也没有通过别人向慈禧求情。

天下父亲没有不爱自己儿子的,在儿子生死关头,谭继洵为什么如此冷血,眼看儿子走上法场无动于衷呢?难道谭嗣同不是他的亲生儿子?或者他们父子没有感情?

谭嗣同不但是谭继洵亲儿子,而且父子情深。

谭嗣同小时候得过一场重病,昏死三天又奇迹般醒来,捡回了一条命。因此父亲给他取名复生,从此对儿子百般呵护,宠爱有加,哪怕政务再忙都要多陪陪儿子,父亲对谭嗣同的在乎可见一斑。

谭嗣同小时候勤奋好学,知书达礼,才华过人,父亲一直引以为荣,父亲官场得意,经常高朋满座,少年谭嗣同经常被父亲介绍给同僚。谭嗣同也给父亲长脸,经常在客人面前背诵名著,吟诗作赋,赢得大家满堂喝彩。谭继洵不苟言笑的脸常常会在客人对儿子的夸赞声中,绽开笑容。

但随着谭嗣同长大,父子之间出现了裂痕,这种裂痕来自父子对时政的看法。谭继洵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而且政绩斐然,名声很好的官员。他比任何人更关心民族命运,国家前途,一直进行着苦苦思索。但谭继洵认为国家的旧秩序由来已久,就是变革也不能伤筋动骨,改革要循序渐进,要以教育为先导,经济为后盾,慢慢进行。

而儿子觉得父亲因循守旧,思想僵化。认为父亲是抱残守缺,贪恋荣华富贵,不能把个人荣辱放到一边。父亲则觉得儿子背叛祖宗,崇洋媚外,认为日本和欧洲那一套是歪门邪道,不合国情。就这样每次父子俩在一起都是唇枪舌剑,互不相让,谁也说服不了谁。

谭嗣同19岁那年,有一天父子俩又为国事争执,谭继洵眼看儿子“误入歧途”,荒废学业,先是声泪俱下,后来大发雷霆。谭嗣同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谭继洵也气得大病一场。

后来谭嗣同虽然也回过家,也对父亲问寒问暖,但父子俩心里的裂痕却无法弥合,谭继洵甚至都不愿意在亲朋和客人面前提起儿子。

可是,分歧归分歧,再大的分歧也不会让父亲对儿子陷入绝境,袖手旁观。谭继洵不救儿子的原因恰恰是他爱儿子,太了解儿子的性格了,他知道儿子认准的事情是不会回头的。作为一个心系国家前途的国家栋梁,谭继洵更有使命感,比谁都关心国家命运。变法虽然失败,但变法时候国内各界的强烈反应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对风口浪尖的谭继洵心灵的冲击可想而知。他可以不理解变法,但不能不被儿子为国为民,把生死置之度外的赤子之心所感动。

作为一个深明大义,又有家国情怀的朝廷命官,他如何不想救自己的儿子呢?

轰轰烈烈的变法进行中,作为一个父亲,一定是夜夜辗转反侧,天天食不甘味,为儿子的安危担忧。当变法失败,儿子成为阶下囚,被判处斩,父子马上就要阴阳相隔,生离死别,谭继洵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

但知子莫若父,他知道儿子的倔脾气,知道儿子认定了要为变法流血,哪怕慈禧答应大赦谭嗣同,也不会让他若无其事走出去,起码要有个手续,要写个悔过书,有个交代。但儿子会答应吗?如果儿子不答应悔过,反而会让慈禧发怒,自己的乌纱帽和性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会株连亲人。

所以,谭继洵思前想后,苦痛挣扎还是放弃了求情的想法。事实表明,谭继洵没有看错自己的儿子,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不是没有逃生的机会,但为了警醒世人,他决心抛头颅、洒热血,主动拒绝他人相助,放弃了生还的机会。

谭嗣同在生死关头留下了那段掷地有声的话: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由此可见,即使谭继洵疏通成功,谭嗣同也不会妥协偷生,所以谭继洵内心尽管难舍,也只能无奈地任由儿子被慈禧杀害。

9

“改革维新斗封建,血肉之亲已模糊。”公元1898年,就在“百日维新”失败后不久,慈禧太后为了高度镇压光绪帝所大力支持的此次“康梁戊戌变法”,便残忍捕杀维新革命志士,谭嗣同便是其中之一。谭嗣同被杀之时,其父谭继洵正值湖广巡抚一职,也算是个封疆大吏了,奈何儿子惨遭砍头,身为父亲的他,无动于衷是假的、不想求情也是虚的,力有所限才是真的。即便再铁石心肠的谭继洵,面对骨肉至亲的离去那也是会骨肉相连、牵筋动骨的!

其一:新旧观念冲突,父子矛盾不断这对父子是近代晚清最为典型的新旧观念冲突的父子,谭嗣同自留洋回来,一直都追求维新、支持变法,是个典型的先进人士;但是谭继洵可还是循规蹈矩的老封建,他一直不支持儿子的维新思想,因为这个,父子俩经常是弄的很僵!其实谈论起谭继洵面对临死之前的儿子,却丝毫没有动作之时,我们早该究其原因。比如说戊戌六君子之中的杨锐吧,家庭背景其实并不如谭嗣同。但是杨锐有个好老师,那便是时值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在张之洞听说杨锐被逮捕问罪之时,张之洞便开始不顾面子向慈禧太后求情,最终张之洞竟然宁肯舍弃乌纱、放弃官位来换取杨锐一命,奈何木已成舟,为时已晚,慈禧太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将戊戌六君子残忍处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张之洞都如此,奈何身为谭嗣同的生身之父却没有丝毫求情,只能为这莽撞的小子心心念念求神祷告。

其二:无动于衷是假,无能为力是真(谭嗣同被捕之时,谭继洵正值受牵连革职期间)

其实谭嗣同的大罪没有被判处“满门抄斩”或者“株连九族”已经是非常不错了。而且在谭嗣同被捕期间,身为湖广巡抚的谭继洵也并非“逍遥法外”,而是被革职察看,手中权力已然空空如也。再者就是,谭嗣同所犯之罪是刺杀慈禧太后,而慈禧太后正是那个时代的至尊,封建的领袖。你认为谭嗣同是可以“从轻处罚,还是罪不至死”吗?谭继洵不会蠢到去为此和慈禧太后殊死一搏,逼近家中上上下下还有几十口人。但是令谭嗣同心寒的是,身为父亲的谭继洵却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直到他人口落地的那一刻……

看待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应该现在两个角度来看待问题:①谭继洵身为父亲之上:面对儿子的临死,不可能无动于衷;②谭继洵身为封疆大吏:谭嗣同生前就和父亲有思想上的不统一,如今谭嗣同危在旦夕,谭继洵面对家庭、官位和儿子,还是会选择前两者。

10

中国在汉武帝开始,就主要学习儒学了,经过两千年的时间,人们早已形成了一种忠于君主的认识,读书越多,这种认识一般就越明确。于是每到朝代更替的时候,就会出现一批拼死救国之人,而其中少数人,则为了国家甚至能抛弃家人。

谭嗣同生在一个颇有地位的家庭,出生的时候,父亲已经是湖北的巡抚,也就是所谓的封疆大吏。生在这样富庶的家庭,父亲又总不在家,他自然就养成了一种不尊父亲的习惯。经过几年的学习后,他去了很多地方游历,更接触到很多所谓的进步人士,于是一起想着搞变法。这些人里面关键还有一个很能侃、却关键时候卖队友的康有为,在他的蛊惑下,很多年轻人为了变法拼了老命。谭嗣同就是如此,在学习了所谓的“进步”思想后,不但在朝中思维激进,回家和老爸说话也变味了,经常以变法之人自诩,嘲讽父亲、驳斥他的观点,父子因此闹得不愉快。

后来儿子被砍头,他其实并不是不想求情,实在是自己也难保性命。此人大半生中思维都很保守,在张之洞主张变法的时候,曾多次拉拢他,想要他一起造势,可是屡次被他拒绝。不过后来张之洞还是掌权了,他也没有过分抗争,只是不依附而已。他的这种保守的思想,一直持续到儿子闹变法的时候。一开始他依然不看好变法,但是接下来的一些事情,却改变了他的认识。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同僚的弹劾。

在维新党在朝中活跃的日子里,他受到了同僚的弹劾,差点丢了官,人家弹劾他的理由就是:为官迂腐,现在国家正在变法之时,这样的人是没法用的,不如罢免了他。结果他为了保住官位,居然不久就找了一个四川本地的喜欢变法的人,打算将其举荐到朝廷。但是等他把推荐的奏折递上去的时候,维新党已经开始遭到太后的打击了。那为了维护自己,他在儿子被处决的前后,其实并没有怎么活动。

但是与父亲不同,谭嗣同在面对死亡的时候,表现得非常勇敢。此前光绪已经密诏,让他们几个赶紧逃跑,此时他是有大把的时间逃走的。但是朋友们劝他离开的时候,他却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的父亲是朝廷官员,我一人跑了,他怎么办,家人怎么办?于是为了父亲他选择了赴死。

但是他的父亲没有拼死保护他,打算用儿子来换个太平,可是谭嗣同被斩首的时候,他还是受到了牵连,很快就被免职,被撵回了湖北老家,并且被监禁起来,不许随便活动,要接受当地官员的监视。第二年他的儿子的遗体被运回老家,在安葬之后他并没有等到赦免,而是一直被监禁。这种生活让他感到很害怕,感觉随时要被杀掉,再加上家里的独苗被斩杀,于是他不久就病死了。所以为何他不求情?一来他想保全自己和其他家人,二来被免职,没权了,没法求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