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我的身份证比实际年龄少三岁,退休时咋办?

我的身份证比实际年龄少三岁,退休时咋办?

2020-10-11 20:32阅读(72)

我的身份证比实际年龄少三岁,退休时咋办?:因本人是工作多年的机关公务员,经常涉及个人档案管理相关业务,比较熟悉相关政策规定,现就题主提出的问题,谈一下

1

因本人是工作多年的机关公务员,经常涉及个人档案管理相关业务,比较熟悉相关政策规定,现就题主提出的问题,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身份证上的年龄和个人档案上记载的年龄不一致的问题,国家对此早就有非常明确的规定。下面分别列出来:

1、人社部官方网站对此的解释,虽然不是正式文件,但至少代表官方对此是认可的,承认其还是现行有效的、依然适用的。直接截图。请朋友们特别注意的是:文件依据为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999年发布的《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针对的人员身份十分明确:企业职工。关键的措词是:以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为准

2、对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则必须按照中共中央组织部、原人事部、公安部于2006年联合发布的关于认真做好干部出生日期管理工作的通知》(组通字〔2006〕41号执行。具体内容如下:“对个别干部的出生日期,档案记载与户籍登记不一致的,应当以干部档案和户籍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为依据。”

很明显,这两份文件,虽然适用的具体人员身份有所不同,但真正的关键性政策核心内容则完全一致: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这两份文件也基本上涵盖了目前我国需要办理退休手续的所有人员: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各类企业职工。文件没有明确说出来的是:主要针对的是个人人事档案的造假以及对此类问题的处理原则。

更明确地、更通俗地说:当户籍档案和个人人事档案的出生日期相互矛盾、相互冲突时,就认最早建立的那一份原始档案,并以此为准。说到底:在此问题上,至于最早建立的原始档案记载的出生日期是不是真实、准确,其实己经不重要了。都是三四十年前的事了,如果想真正地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无疑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因为,很多、很多的经办人己经不在人世了。

确立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这一判断的标准,真正的用意其实是:即便原始档案的记载是假的,也要以此为准,这就从根本上堵住了个别人为了个人需要,在出生日期上造假,参加工作时改大或改小年龄,到退休时又要求按实际年龄办理退休手续,两头占便宜,揩国家的油的可能性

确定了出生日期这一最基本前提,参加工作时间就比较好确定了。确定了参加工作时间,也就确定了社会保险的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的长短,则与退休时核定的养老金的高低直接挂钩,这才是真正的核心目的。所谓的无利不起早是也。办理退休手续时,必须同时审查个人人事档案,真正的原因就在这里。

这里专门重申一下:户籍档案与个人档案年龄不一致的情况,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问题。公允地说:绝大多数人也不是当事人故意为之,但也不能由此排除有极个别人确实是有意为之。否则,就陷入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怪圈,洪洞县里没好人了。

至于题主提出我的身份证比实际年龄小三岁,退休时咋办的问题,就非常简单:查原始个人档案,看户籍档案和个人档案哪一份最先建立,就以最先建立的那一份档案上记载的出生日期为准。很显然,个人人事档案对于个人来说,是极为重要、也极为关键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不能对此掉以轻心。吊诡的是:几乎没有人亲眼见过自己的个人档案,因为档案管理政策上根本就不允许。不得不说: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2

我的身份证比实际年龄少三岁,退休时咋办?这个问题上面已经有好几位朋友回答过了,所依据的政策都是原劳社部发(1999)8号文件,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纠正和制止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共中央组织部、原人事部、公安部于2006年联合印发的组通字(2006)41号,即《关于认真做好干部出生日期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

根据这两个文件的精神,核心内容就是在办理职工退休手续时,如果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一致的,以个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年月作为办理退休的年龄。之所以要出这样的规定,主要还是统一对全国干部职工办理退休时的年龄认定。在规定没有出台之前,有很多地方违规办理职工的提前退休,对于职工的档案年龄或是身份证年龄,很多人根据不同的需要,都是选择自己最划算的,最为得利的方式去办理,造成重复得利的现象多次发生。

原劳社部(1999)8号文件出台以后,不管你是提前退休有好处,还是延后退休有好处,都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当身份证年龄与档案年龄不一致的,一律以个人档案中第一次记载的出生年月作为办理退休的年龄,这样做的结果,有的人可能身份证年龄比档案年龄小的,想多干几年的,或是还想提拔晋升的,只要核查档案年龄可能就会失去继续上班或是继续提升的机会,这就叫着不能重复得利,或是多次得利,这也是为什么提拔晋升、办理退休都要核查个人人事档案的主要原因。

你的身份证年龄比档案年龄小三岁,也就是说你的档案年龄比身份年龄要大三岁。如果你是属于国家公职人员,或是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或是具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等,只要是具有个人人事档案,在办理退休都是要以个人档案第一次记载出生年龄为准。当然对于你来讲并不会吃亏,毕竟还是按照实际年龄来办理退休的。但如果你是属于灵活就业人员可能就有点比较吃亏了,因为你的实际年龄比身份证年龄要大三岁,由于灵活就业人员在缴纳社会保险时,是按照身份证来进行登记缴纳的,当你的养老保险缴满15年之时,你的实际年龄才其实已经60岁,但身份证年龄才57岁,也就是你要比平常人要多三年才能办理退休,按照实际年龄你要63岁才能办理退休。人家改年龄是重复得利,而你改年龄不是得利而是失利,真的是有点吃亏了。

综上所述,你的身份证年龄比实际年龄少三岁,如果你是建立有个人档案的人员,比如是国家公职人员,国有企业职工,或是曾经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过的人员,都建立有个人人事档案,在办理退休时只能以个人档案年龄来办理退休;如果你属于没有建立个人档案的灵活就业人员,在办理退休时,只能以身份证年龄来办理退休。

3

两种人,喜欢越活越小,当领导的年龄限制升级。漂亮的美女今年二十五明年二十四岁,请问题主你的职业,如果是干活的就麻烦了?

4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我的身份证比实际年龄小三岁,退休的时候该怎么办?身份证上的年龄比实际年龄小三岁是没有任何影响和关系的,因为我们在办理退休的过程中,他并不取决于个人身份证当中的年龄。它是取决于我们个人档案中所记录,初始就业时的年龄为依据来办理退休,实际上你的这个个人档案中的年龄才是你真正的法定退休年龄。

如果说你个人档案中的年龄和你的身份证年龄不相符,那么我们就要依据个人档案中的年龄,比方说你的身份证年龄小的个人档案中的年龄大,那么这种情况下应该来讲,你是可以提前三年去办理退休的。因为在档案中你已经符合法定的退休年龄,所以说可以第一时间去申请办理退休。

但如果说你档案中的年龄比你真实的,这个年龄小三岁的话。那么这种情况下,你就面临的可能是延迟三年退休的问题所,以说一切要以个人档案中的年龄为主,而不是根据你身份证当中的年龄为主,我们可以自行查阅一下个人档案,看看究竟是怎么样登记的,所以最终你就可以知道自己哪一年可以正常的办理退休了。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5

退休时按你最早那份档案上记载的出生时间办理退休。

我有位邻居小老弟,夫妻两人原来都是某省属国有企业的职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企业倒闭双双下岗。由于没有什么一技之长,夫妻两人都没有找到中意的工作,靠断断续续打零工生活。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还要自己交社保,日子过得比较辛苦。

2019年8月,丈夫好不容易熬到了60周岁,一家人心里可开心了。是呀,终于熬到退休了,不但不用自己缴纳社保费,每个月还可以领取养老金,苦日子总算到头了。那天一大早,小老弟就兴冲冲赶到社保中心去办理退休手续,可当社保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核实他的退休年龄时却发现他档案上的出生时间比身份证上的出生时间整整小了两岁,马上告诉他“你现在还不符合退休条件”。一听说办不了退休,小老弟当时就呆了,心里就像打翻了个五味瓶。过了许久,他终于想起来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巳经超过入伍年龄的的他为了去当兵,托人把户口改小了两岁。万万没有想到,这件事巳经过去快四十年了,连他自己都忘记了,现在要办理退休了却被这件陈年忘事给拖累了。我想,题主身份证上的年龄比实际年龄少了三岁,估计也是由于早些年更改了户口上的年龄造成的吧。

是呀,上世纪七八九十年代,由于人们的法制观念淡薄,加上户口档案管理上的薄弱,不少人为了参军丶入学丶招工丶顶班丶转干等等,故意去改动自己的出生年年龄,给后来的组织人事和档案管理留下许多隐患。

其实吧,为了杜绝这种现象,问退休时早在1999年8月国家劳社部部就专门发布了《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 职工退休时的年龄由职工档案上的年龄和身份证上的年龄相互印证来办理。当身份证上的出生时间和档案上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职工最早那份档案上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办理退休。

题主身份证比实际年龄小了三岁,问退休时咋办?我觉得你首先可以和自己原始档案上记载的年龄进行对比,如果身份证上的出生时间和档案上记载的出生时间一致,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如果两个地方的出生时间不一致,只有以自己最早那份档案上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办理退休。除此之外应该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了。

6

这个么办法。我单位有个女的,上班时把年龄改小了六岁,原本她45岁退休(特殊工种),她实际年龄到了45岁想退休,想了各种办法想把年龄改回来办退休,可改不回来了,没办法最后只能干到51了才退的休。

7

现在办退休时,都不看身份证,而是看你当初参加工作时自己填写的档案。而且是通过市人事局审定,有你自己签字确认过的档案。以那个档案为准,所以你不必多虑!

8

看你是在哪里上班,一般的行政事业单位都是看你档案里面的信息。而且信息还要以你最早凳记的档案材料为准 。比如:存的学校报名凳记表等记录的出生年月。

像出生年月这种信息,如果你档案信息里几次填的有不一致的地方,人事部门会让你写一个情况说明,综合相关情况,对你的出生年月会做一个认定。那么你退休确定的时间很可能就是以人事部门认定的你出生的时间为准。

在实际工作生活中,一定要准确地填写自己的信息,不要把自己的信息今天这样填,明天又那样填,信息填写不准确会在你以后确定退体时间或是继承财产时留下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很多职工因为家里老人过世,就是要单位开具各种证明才能继承财产,如果信息填写不到位会让你跑断腿开各种证明,关键是有的单位就算你说破了嘴,也不会给你开那些证明。

所以,大家务必重视自己的档案信息,注意保存并认真填写每一份信息。

9

你的身份证比实际年龄小三岁,退休时怎么办?这个问题大多是没有补救办法的。

唯一的希望只有看你档案里记录的年龄了,因为社保局对退休年龄的认定,是以档案年龄和身份证年龄相结合来认定的。如果你档案年龄和身份证年龄不附,就按你档案里填写出生年月日的第一张表格为准。假如你档案年龄也是比实际年龄小三岁的话,那你只有晚三年退休了。现在你要想把年龄改过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那时出生的人医院没有相关的出生证明,找接生医生,有的人不在了有的调走,在说过去这么多年谁能记得住,也没有谁敢给你证明。派出所要的是证据,空口无凭,不可能给你改,自认倒霉吧。

10

无论是灵活就业人员还是在职工作人员,退休时均以档案认定年龄为标准推算退休时间。

退休的依据

退休对于在职工作人员而言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法定年龄退出工作,按月领取退休金;灵活就业人员则是参照法定退休年龄,按月领取养老金。实质上两类人群的退休定义是不同的,但简称为“退休”大家理解起来更为直观,所以我们也沿用这个概念。

按照国家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工人年满50周岁、干部年满55周岁(副处级以上年满60周岁),即可办理退休手续。

在认定退休年龄上,按照相关规定要求,需要通过审核个人档案认定出生年月,通过出生年月和法定退休年龄进行推算,确定最终的退休时间。只有在个人档案全部丢失或者大部分要件丢失的情况下,我们才会引入身份证、户口本等等客观依据作为旁证进行分析(重点是仅仅作为旁证进行分析)。因此,办理退休只按照档案进行认定,与其他身份信息证明无关!!!

如何确定退休时间

个人档案信息是一个人一生经历的汇总,每个人的发展经历有所不同,档案中的信息留存也各不相同,因此差异化、个性化很大。这就意味着在认定出生年月,推算退休时间上不可能千篇一律,反而是千人千面。因此,在档案审核过程中,不可能仅仅以一个要件作为判别出生年月的最终依据,需要通盘考虑,整体研究得出一个结果。

在档案中仅有一个出生年月的情况下,以档案中最先最早形成的有效力表单作为依据,以此表单体现的出生年月作为认定结果。

在档案中有两个以上出生年月的情况下,需要对整本档案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主要解决为何会有不同的出生年月;常见的出生年月是否能够作为认定结果;不常见的出生年月出现的动机是否存在得利行为;出现得利行为是否需要纠正或者找齐。

一般情况下,首先尊重历史形成和现实形成,就比如不满年龄接班,不满年龄参军的,你不可能让他退出,也无法追缴之前的工资,更不能开除他。在这种前提下,我们只能在后续的审核中予以找补,既然提前接班了,那么就早退休两年,这种方式就是所谓的“避免重复得利”。因此,整本档案中有多个年龄需要综合分析是否存在得利行为,若有要按照避免重复得利的标准予以认定,若没有则可以按照最先最早原则予以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