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为什么宋朝以前都是分食制,到了明代以后就成了合食制了?

为什么宋朝以前都是分食制,到了明代以后就成了合食制了?

2020-10-11 12:32阅读(68)

为什么宋朝以前都是分食制,到了明代以后就成了合食制了?:其实不只是分餐制渐渐衰落,中国的许多习俗在宋代都发生了改变,例如跪坐在宋代就基本上退出了日常生

1

其实不只是分餐制渐渐衰落,中国的许多习俗在宋代都发生了改变,例如跪坐在宋代就基本上退出了日常生活

首先先搞清楚一点,什么是分餐制?分餐制并不是说不在一起吃饭,分餐制也可以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但分餐制是不能共同使用任何餐具的,所有的食物都是一人一份,个人的碗筷刀叉(古代汉人用叉子)是不能触碰他人的食物的,否则就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分餐也可以在一起吃,但是不能共用餐具)

我们今天常说一个词叫“染指”,这个词的意思是指获取原本属于他人的利益,这个词的起源春秋时期郑灵公请王公大臣们吃甲鱼,但是在宴会期间,郑灵公故意戏弄公子宋,不给他甲鱼汤喝。受辱后的公子宋一怒之下走到郑灵公的餐桌前,拿手指伸进甲鱼汤里蘸了一下放到嘴里,随后拂袖而去。

公子宋的行为让郑灵公非常生气,他甚至表示要杀掉公子宋,而公子宋也密谋除掉郑灵公,于是郑国高层就爆发了一场“一条甲鱼引发的血案”。而“染指”一词就诞生于这件事情。

在宋代之前,中国施行的是分餐制,就是大家一人一份饭菜,各自吃各自的,不能拿筷子夹别人碗中的饭菜,而拿手抓别桌子上的食物更是失礼。今天凡是出土的先秦餐具,基本上都是只能满足一个人的饭量,甚至还出土过类似于今天食堂餐盘样式的餐具,

除了“染指”一词,今天“筵席”一词也是起源于分餐制,“筵席”中的“筵”字就是指分餐时代的竹席,由于古人是流行跪坐的方式,因此南北朝之前是没有凳子这个东西的,大家都是席地而坐,跪着坐。而在吃饭的时候,主人会为每一个客人都提供一个席子,这个席子就是“筵”。

分餐一直持续到唐朝,到北宋时期分餐制就开始走向没落,大家开始流行聚在一起,使用共同的餐具进餐。至于为什么放弃分餐制,这个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其实中国人也并不是突然放弃分餐制的,任何一种文化的转变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从唐朝末年开始,合餐就开始慢慢流行了。对于这种文化的转变,现在普遍是认为是市井文化兴趣造成的。

唐朝之后,士大夫文化日渐湮没,市井文化越来越昌盛,北宋时期的中国人更加追求人文主义,重商和娱乐的风潮弥漫着整个宋朝社会。从宋朝起,底层文化开始影响上层文化,而更加热闹,更加适应底层社会,更加便利的合餐就因此代替了分餐制度。

除了分餐制以外,中国的很多文化在宋代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例如建筑样式,宋代之前中国是不存在“飞檐走壁”的,而到了宋代,尤其是南方建筑为了更好的排水,将屋檐进行上翘。

(宋代之前,唐代的建筑样式,唐风的建筑形式如今在日本保留的较好)

(北宋之后的建筑,屋檐的四个角都飞张以来,这样的目的是为了在下雨天让雨水沿着一个抛物线流到更远的地方)

而且由于中国人不再流行跪坐,北宋以后的房间内也不再使用木地板,侧拉门等屋内家具也都渐渐变消失了,整个建筑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北宋之后,中国人用青砖铺地,大家坐在凳子上一起吃饭,所有的菜肴都放在一起,所有人都在共同的盘子中取餐,这便是北宋之后的中国饮食文化。

不过分餐制只北宋之后也没有绝对消失,只是不再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主流,而到了清末,除了寺院里面还有分餐制度以外,中国其他地方已经看不到分餐形式了,这确实是一个遗憾。

目前西方各国是一直倡导分餐,因为分餐更加卫生,目前欧美和日本都是分餐,韩国也比较流行分餐。当然,分餐也肯定没有合餐热闹,对于当前中国人的文化而言,分餐真的已经不可能再回来了。

2

我是雪上长留马行处,见字如见面。

所谓的分食制和合食制的区别,只是相对于贵族阶层来区分的,平民阶层历来都是合食制,哪有那么讲究,能吃饱饭就不错了,所以不要把分食制和合食制套用在平民百姓身上。

分食制主要产生于商朝至唐朝阶段,主要原因是商朝开启了青铜文化,青铜器不仅是一种食器,也是一种礼器,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于是商朝制定了分食制的贵族礼制,这种礼制一直延续到唐朝初年。

在唐宋之际,这种分食制的现象逐渐被打破,究其原因,是因为胡椅高桌开始流行。在南北朝之前,中国人都是席地而坐,吃食的桌子很小很矮,也只够一个人享用。而到了南北朝之后,中国人坐上了凳子和椅子,而与之相配合的大桌子就出现了,这样就为大家围着大桌子吃饭的合食制奠定了基础。

北方的游牧民族历来都是合食制的,恶劣的地理环境没有催化出中原王朝的那些臭讲究,唐朝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融合的年代,皇室是有着鲜卑民族血统的人,他们不再尊崇中原贵族的那些礼制,所以合食制逐渐流行开来,到了宋朝,人们早以习惯,元朝又是北方民族统治的年代,明朝以后,谁又愿意去复古呢?大家说是吗?请留言评论。

谢谢阅读

3

很多人对西方的分食制推崇备至,其实分食制在我国有过近三千年的使用历史。

分食制(分餐制)始于商周时期,而我们现在的合食制(合餐制)是从隋唐时期逐步形成的。主流观点认为,这一形成过程大致从隋唐开始到宋代初步完成。

分餐制,顾名思义就是分而食之的就餐方式,每个人的餐具与公共食物相分离;而合餐制则是指大家围桌而食,用各自的餐具共同食用公共食物的就餐方式。

为什么会发生就餐方式的转变?学界形成的共识是由于高桌大椅的出现,进而促使了合餐方式的形成。其实家具的变革仅为分餐制向合餐制转变提供了契机。

就餐方式的变革不仅与家具的变革有关,还与古代礼乐制度和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及历史发展背景都有关系。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分餐制是如何转变到合餐制。

一、分餐制的形成与先秦礼仪制度有关

商周时期有着完整的一套礼仪制度,而食礼则是所有礼仪的基础。《礼记》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食礼制度在西周时已形成一套相当完整的制度。

分封制和宗法制也是形成于这一时期,这两种制度的等级非常明确,而食礼更是有细致的规定,怎么吃,吃什么,甚至连吃饭方式和餐具多少都有严格规定。

为适应这些严格的食礼制度,分而食之的分餐制便应运而生。这种就餐方式可以通过食品和餐具的不同来显示就餐者的身份地位,各个阶层都不得僭越。

当时的人们是穿着宽衣盘腿坐于席上,每人跟前有一张食案,案上放着各种食物,席下铺筵(坐具),席的多少也是身份的重要标志,通常天子是五重席。

在食礼中,客人在宴饮完毕后要跪立在食案前,整理好餐具和食物,交给下人。分餐制到秦汉时期,尽管经历了礼崩乐坏的冲击,当仍然受儒家之礼的约束。

传统的礼仪道德促使人们依然尊崇一人一案的分餐方式,随着皇权的加强,食礼的约束依然非常严格。再加上汉武帝独尊儒术,使儒家礼仪更加深入人心。

秦汉时期,食案和食盘很是流行,带脚的称为“案”,无脚的称为“盘”。就餐方式依然是盘腿坐于席,一人一案。在考古中,不少汉墓中就有分餐壁画。

二、南北朝时的民族融合对食礼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礼制受到玄学的冲击,随着胡人不断进入中原,汉人生活习惯也在发生变化。魏晋时人们服饰都是褒衣博带,这是为适应席地而坐。

宽大的衣裾便于蹲坐,这种服饰只能适应分餐而食。当时的家具主要有低矮的席、榻和案,这些家具的高度也决定了只能实行分餐制。

唐代以后,人们的坐具和服饰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衣袖裾紧窄便利,榻和案的高度也有所增高,逐渐演变成今天高桌大凳,坐姿也由盘腿坐变成垂足坐。

紧窄的服饰更便于共用一份食物,高桌大凳利于多人围桌而食,垂足的坐姿使人更加舒适,这都为合餐创造了条件。这些条件的产生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周边胡人纷纷进入中原建立政权。胡服、胡食、胡床样式既新颖又实用,很快被中原人所接受。胡人的生活习惯对中原人影响是巨大的。

上衣下裳开始转变为上衣下裤,无裆裤也逐渐变为有裆裤。汉灵帝时期,胡床开始传入宫廷,垂足而坐的坐姿也随之传人,高的床榻和几案逐渐被人接受。

随着民族融合的加强,人们的传统观念也悄然改变。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成果在唐代逐渐成熟。分餐制向合餐制的逐渐转变也是发生于隋唐时期。

三、合餐制度形成于隋唐而定型于宋代

隋唐时期,人们的衣食住行均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现代人的很多生活习惯都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分餐也逐渐向合餐演变,但这一时期仅是一个过渡期。

这一时期的就餐特点是,合餐中有分餐,垂足与盘腿并行,常用家具的高度也较之前有所增高。高桌高凳及胡床也普及到民间,垂足坐姿也成为人们习惯。

这些条件都促使人们慢慢习惯于围桌而食,唐人热衷宴饮活动的风气,也是促成合餐制形成的因素。在唐代的礼制约束逐渐被放宽,食礼制度也人们弱化。

唐代宴饮场围桌会食的场面逐渐增多,更能突显热闹和谐的氛围。据家具史专家们的研究,在唐末五代时,高足家具已经普遍应用,就包括高的桌椅在内。

隋唐以后,人们宴饮时追求和谐热闹的心理更加强烈。从东汉末年传人中原的垂足而坐的坐姿、坐具,在经魏晋南北朝隋唐,至宋代时已完全被人们所接受。

宋代是合餐制的定型和巩固时期,现代意义上的合餐方式已经形成。宋代高大的桌椅和凳子已成为各阶层的日常家具,垂足而坐的坐姿也是人们普遍的习惯。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清明上河图》中,餐馆里就有大桌高椅。明清时期,合餐的就餐方式完全定型。饮宴活动大大增加,劝酒劝菜的筵席文化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分餐与我们现在的合餐一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分餐制是由当时的礼乐制度决定的,也是适应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的。由于民族融合及社会观念的转变,出现了追求和谐气氛的合餐制而沿袭至今。

推崇西方合餐制的朋友可能还不清楚,合餐制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兴起,且持续了近三千年之久,就餐方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

4

事实上明代也一样有分食制。


在《葡萄牙人在华见闻录---十六世纪手稿》中,葡萄牙人克路士在广州参加了一场士大夫的宴会,就是用的分食制。一人一桌一椅。

而在其他葡萄牙人参加的宴会里,也有合餐制的出现。可见当时中国的宴会,合食和分食都很常见。具体是哪种,要看这次宴会的规格,如果都是传统士大夫,那么采取分食制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多是平民出身的商人,那么可能还是合食制。


中国在宋朝开始,逐渐由传统的分食制转为现代的合食制,但并不是说以前就没有大家坐同一张桌子吃饭的事情了,比如唐代古墓出土的壁画《夜宴图》中,很清楚的是大家都坐在同一张桌子吃饭。




从唐代后期到宋代,是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期,正是从这一时期起,传统里由士大夫和贵族引领的文化,转变为平民文化。


而分餐制需要的场地大,服侍人员多(每个小桌子都需要专门的侍者),家具多,这些都不是平民百姓能用得起的。所以从宋代开始,合食制慢慢成为主流。


哪怕在现在,大家自己去算算,围坐在一起吃火锅也是最便宜的。

5

中国古代分食制与合食制是并存的,只是宋以前的分食制是上层社会的主流,现在留下来的史料也记载了宋以前贵族阶级是分案而食的,最早的《周礼》讲天子9鼎,诸侯7鼎,大夫5鼎,士3鼎,正是青铜器时代因身份不同,所用食物器皿迥异,现在发掘的很多古迹,古代的砖画、壁画等,很多都是席地而坐,一人一案宴饮的场景,这正是分食制的体现。

东汉壁画《宴饮百戏图》,分食制。

但是,分食制是主流不代表合食制不存在,分食制要更多的餐具,讲究地位等级,它是由是贵族门阀等上流社会主导的,广大的普通百姓家绝对用不起分食制,一家几个人,守着一个陶壶,煮点食物,有钱一点的买口锅,几双筷子都在锅里搅,有得吃就不错了,还谈什么分食制,都是大锅饭,《易林》记载“二人同室,兄弟合食,和乐相好,各得所欲”,这指的汉代合食现象;《启颜录》里有个故事“与人共饭素盘草舍中,嘲之曰两猪共一槽”,茅草屋前合食吃饭,被人嘲笑是两头猪共用一个槽,显然说明,合食制存在于底层百姓间。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但宋以后,明朝开始,合食制成了主流,这个变化不是一天两天转变的,而是漫长的岁月演变的,这期间有些因素影响了合食制登上舞台。一,门阀士族的的消亡;二,桌椅的出现与普及;三,炒菜的出现与菜谱丰富;四,蒙古人的影响。导致了从唐宋到明,由分食制到两者过渡,再到合食制的整个过程,当然分食制并没消失,在隆重或正式的场合,仍能见到分食制场景。

分食制是士族门阀,喜欢讲究身份的那帮人干的事儿,唐以后,士族基本被军阀们杀个干净,门阀士族至此消亡,再也没人搞这一套了;以前人是席地而坐,唐朝时民族融合,胡人的长桌子椅子被普及,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人们坐在椅子上,食物放在同一张桌子,一起用餐,虽然还有分食制的影子,但当时恰恰是向合食制过渡阶段;以前人做菜只有蒸煮,宋时科技发展,铁锅的普及,炒菜的出现与菜肴的丰富,众人分几碟子已不合时宜,合食才更丰富;最后一个,蒙古人入主中原,自身的合食制直接影响了当地社会,于是到了明朝,除了主食还保留着分食影子,其他菜品均为合餐制。

6

唐宋之际,中国的饮食文化逐渐从分食制过渡到合食制,加上元朝游牧饮食文化的影响,明朝的合食制已经非常普遍。

但还是要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

从商朝开始到唐朝初年,贵族阶级都是分食制。但不是所有的中国家庭都是分食制,平民大部分是合食制,因为分食的食器礼制太昂贵。

另外北方的游牧部落大部分是合食制,中原王朝往往限制金属炊具和食器北上贸易。没铁锅时,游牧家庭举行宴会,往往来一只烤全羊,每个人拿个匕首来割羊肉,就是合食制。

1、商朝青铜文化的繁荣开启了分食制

在商朝青铜器文化之前,无论夏朝还是之前的尧舜禹时代,贵族也多使用陶器,铜器很少见。

受到食器匮乏的限制,上古时代也没有多少饮食礼制,无所谓分食合食,能一起吃的就一起吃,能分开吃的就分开吃。

随着商朝青铜文化的繁荣,商朝制订了分食制的贵族礼制。

(青铜豆)

青铜器不但是一种食器,还是一种礼器,是地位和文化优越的象征。

到了周朝,国君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一鼎至三鼎。

《礼记》记载:“天子之豆三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这个豆不是黄豆,是一种上端圆形的青铜食器,相当于现在的碗。

所以,春秋时期诸侯们召集宴会,每个大夫前都有一个小桌子,上面放七八个青铜豆。

这种分食制是极其昂贵的。

贵族的分食制一直到唐朝初年还是主流。

唐朝后期合食制逐渐兴起,但在一些正式场合,比如皇宫宴席等还是采用分食制,你总不能跟皇帝在一个盘子里抢食吃吧。

如果皇室大摆宴席,会出现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问题。

皇宫的桌子也是有限的,赴宴会的人数多了,下级官员也要三五个人凑一桌吃饭。

南宋《梦梁录》记载宋高宗的生日宴会,人数太多,下级官员要三五人一桌在走廊吃:

“看盘用猪羊鸡鹅连骨熟肉,并葱韭蒜醋各一碟,三五人共浆水、饭一桶而已。”

跟大排档差不多。

2、唐宋之际,胡椅高桌的流行奠定了合食制的物质基础

在南北朝之前,中国人都是席地而坐,分食的小桌子也很矮,合食制是很不方便的。

穷人家不需要桌子,一般只用陶罐煮一个菜,大家围着一个罐子合吃。

北方的游牧民族,到了冬天,天寒地冻,坐在地上吃饭屁股受不了,所以他们坐在凳子椅子上吃,叫胡床胡椅。

北朝多是胡人政权,隋唐皇室有胡人血统,就把胡床胡椅学会了。

坐在椅子上,起身方便,也不会压迫腿部,比席地而坐舒服多了。

唐朝后期开始,椅子逐渐在中原大地流行。

为了配合椅子,又出现了高桌子。

桌子腿很高,但桌面很小,是非常不协调的,于是出现了大桌子。

大家开始用椅子围着大桌子吃饭。

所以说,胡椅高桌的流行奠定了合食制的物质基础。

再加上唐宋之际,平民文化的流行,给合食制奠定了精神基础。

用唯识史观讲,就是合食制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名色都出现了,二者相互依持,所以合食制在中原大地流行开来。

3、合食制可以增进餐桌上的感情交流

贵族的分餐制,一人面前有一个小桌子,旁边有个侍者。

贵族只能孤零零地吃自己面前的饭菜,交流更多的其实是旁边的这个侍者。

宴会中,还有种种繁琐僵硬的贵族礼仪。

祝酒辞怎么说,都是按固定的套路来。席间的娱乐,也要按礼制来。

所以,贵族的宴会其实是挺尴尬的,是一种政治宴会,淡而无味,寡淡寡淡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士族门阀实现了一场贵族复兴。

隋唐的建立后,皇帝的家族地位居然比不上一个中原的大士族。

甚至到了唐朝中期,唐文宗想把公主嫁给北方大姓士族,居然被拒绝了。

文宗怒曰: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北方大姓)耶?

不过皇帝也不会让士族门阀肆意妄为,就通过科举制拉拢寒族士子。再加上隋唐皇室都有北方游牧部落的血统,藩镇军阀大兵文化的兴起,唐朝的士族门阀逐渐衰落下去。

黄巢的叛将朱温在当皇帝之前,就把残余的门阀贵族都扔到黄河里去了。

唐朝中后期出现了上层阶级的合食制,到宋朝时已经非常流行了。因为科举制的完善,宋朝人已经不太看中门阀了,反而看中寒门学子苦读考中进士最后当了宰相的宋朝励志故事。

宋朝洋溢着平民文化的色彩。

饮食中的平民俗文化压倒了贵族的雅文化。

饮食文化的变迁,与政治社会文化的变迁是相一致的。

大家挤在一起,共同享用美食,泯灭身份差别,其乐融融。

英国和法国之所以一直采用分食制,是因为他们的贵族文化一直延续到了现代。

1640年的英国革命,一度推翻了王室,但克伦威尔死后不久,英国王室又复辟了,一直到今天。

(英国贵族宴会)

法国大革命更加复杂,一直到1870年的普法战争才彻底结束法国的皇帝制度。

在不锈钢发明前,英法贵族都采用银质餐具,银刀银叉。富裕的平民采用铜制餐具,普通的平民采用木制餐具,铁容易生锈一般不作餐具。

穷人家里往往有几把木勺,但餐刀只有一把,用餐刀来分食,变相成了分餐制。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发明了不锈钢,平民们普遍使用不锈钢餐具,模仿贵族的银餐具。

于是乎,欧美国家因贵族文化的影响,分食制较为流行。

4、有人担心合食制会不卫生

合食制,如果大家都用自己的筷子戳向一盘菜,确实是有口腔细菌和唾液传播的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

只要餐桌上的人都坚持使用公筷、公勺,跟分食制在饮食卫生上没有任何区别。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要把体内细菌都看作洪水猛兽,只有少部分细菌是恶性传染的。

大部分的消化系统细菌,是有益的,会分解一些食物,和人体互利共存。

君不见小儿多用益生菌。

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体内的细菌就会交叉传播,小儿通过乱啃东西舔手指,也会从大人那里获得各种有益的肠道细菌。

所以,一家人的体内细菌种落是相似的,于是出现了夫妻相。丈夫和妻子长得越来越像,是因为体内的细菌是一样的了。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本文为原创,如果觉得有点意思,敬请点一下关注并点赞。

7

  • 分食制: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人们分开而吃,各自食用,现在大多数学校食堂就采用的是这种制度。

  • 合食制:与分食制相对应的就是合食制。人们聚集一桌,大家一块聊天吃饭,去吃火锅就是合食制。

首先,针对题主的问题,我觉得并不严谨。宋朝(或说隋唐时期)分食制就已经向合食制过渡了,到了宋朝合食制已经在社会上普及,合食制并不是到明代以后合才流行的。

分食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中, 人类还尚处于群居的生活方式, 此时这里还并没有高低贵贱,所谓的等级之分。他们都共同遵循着一条法则, 那就是对食物的共同占有、平均分配。在原始部落中, 人类将打猎而获得的食物,进行烹煮后,再按人数平均分配, 各自食用, 这就是最早的分食制雏形。

分食制度伴随了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大半个时期,从青铜时代严格的列鼎制度:“天子用九鼎, 诸侯用七鼎, 大夫用五鼎, 士用三鼎或一鼎。”这种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下的分食而吃。

再到战国时期孟尝君与侠士分开而食,实行的也是分食制。《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到, 孟尝君举办宴会,招待新来投奔的各路侠士。在宴会期间,旁边的侍从不小心挡住了灯光, 这让一些侠士认为自己吃的肯定与孟尝君的不一样, 心中感到非常气愤, 欲离席而去。这一微小变化,被孟尝君察觉之后,孟尝君便亲自端起自己的饭菜给侠士们看, 以证明自己和他们的食物是一样的。真相大白后, 侠士们感到非常羞愧。

从这段记载中,我们也足以证明当时是实行的分食制。到了汉代这种分食而吃的制度也在继续延续和发展下去,例如:《史记·项羽本纪》中就记载到,鸿门宴就是实行的分食制, 在宴会上“项王、项伯东向坐。亚夫南向坐, 亚夫者, 范增也。沛公北向坐, 张良西向侍。”这五人, 一人一案就是典型的分食制。但到了隋唐年间,分食制就逐渐向合食制转变了,此时期饮食文化也就出现了新的局面,而合食制又以宋朝最为普及。

那么宋朝以前(或更确切的说是隋唐时期)为何一直都实行的是分食制了?

宋朝或隋唐之前,古人采用分食而吃的方法,与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服饰形制是分不开的。古代人们都是席地而坐,采用的是跪坐的姿势,他们把饭菜放到身前的小木案上(类似于我们今天的茶几),由于木案面积太小而并不能摆放太多的食品,所以他们最好采取的方式就是分开而吃。古人们的衣服都是肥大宽袍的形状,大家聚集在一起吃饭,挑起饭菜来是极为不便的,所以合食制也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宋朝(或隋唐之后)合食制发展的原因

一、人们日常的起居形式的改变和服饰方面的变革

古代的人们吃饭时,都采取的是跪坐的姿势,人们都是席地而坐,分食而吃。但到了西晋到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与少数民族在文化交流过程中, 一些由北方而来的少数民族,把胡床等高大的家具引入中原。佛教也逐渐东渐传播, 使绳床也传入了中国。由于坐胡床与绳床必须要两脚垂地, 这就直改变了中原地区的传统跪坐的姿势。

另外, 受胡文化的影响, 唐人服饰由原来的肥大宽袍向尚窄衣小袖转变, 人们从宽衣大袖中解放出来, 日常的行动也变得很是方便, 中原地区的人们借助新式的家具, 身体自如伸展,这 也为跪坐转向垂足而坐提供了充分的外部条件。因此, 中国传统席地而坐的饮食方式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二、人们采用席地而坐还受到中国传统礼仪的影响

席地而坐与礼的形成其实是一对相互存在的关系。到了春秋晚期, 礼崩乐坏,礼制对人们的束缚力也大不如从前,再到汉末时期,经学的衰落, 使传统席地而坐为主的文化也日渐衰式微。因此我们可以说,席地而坐它是伴随着礼教的兴衰而相始终。隋末农民起义时期,传统的“礼仪”文化的式微,使古人们从跪坐中逐渐解放出来, 这也为分食制转向会食制转变提供了实行的可能性。

三、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日益昌盛密切相关。

唐代结束了隋末的战乱,实行了国家的大一统, 为了与民“休养生息”,唐政府前期实行轻徭薄赋、税收减免的政策,这是很有利于农业发展的。这样一来,就为农作物、粮食的产量有所增加,也为饮食文化的昌盛提供了条件。其次, 西域与中原的联系加强,也使饮食文化的交流上升了一个档次,促使汉族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蔬菜品种和烹饪方法被大量引入中原,导致唐时期饮食文化尤为昌盛,这为合食制——大家在一起吃饭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也是合食制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政治因素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唐朝的饮食文化异常繁荣, 原来的小木案已经无法摆放众多食品, 桌子也就应运而生了。但是, 如果按照以前的分食制的话,仍然一人一案、一人一桌, 普通家庭根本就无法承受, 这也就促使了分食制向合食制的转变。

图片来自网络

8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分食制只是在古代贵族和富人中,底层平民基本都是没有的。

大家随便想想就知道。

古代农业水平低下,以北方为例,主要作物是小米。

至于今天的小麦,直到明代才在北方普遍种植,也只占到一半。

据《天工开物》记载北方“齐、鲁、燕、秦、晋 ,民粒食小麦居半“。

之前的小米,产量是非常低的,一亩往往只能收一二百斤。

试问,普通农民能够几亩土地,就算10多亩,往往只能收一二千斤,勉强够全家维持基本生存和日常开销。

所以,连饭都吃不饱,副食更是几乎没有,哪里谈得上什么分食制。农民家各自盛饭,然而争抢一二盘菜而已。

分食制的缺点是可能会造成浪费。大家想想看大家去吃西餐,总有人会剩下很多。

中国古人怎么可能分食

所谓的分食制,主要指的是贵族和富人,尤其是宴会。

这些人不在乎吃饭花多少钱,采用分食制也没啥问题。

到了明代,科举已经非常盛行了。除了朱家人是贵族,其余的贵族不多,绝大部分都是草根上来的官员。这些人习惯普通老百姓的吃饭方式,也就采用合食制了。

9

现在我们去参加酒宴吃饭或者邀请个三五好友一起去喝个小酒都是合食制,为什么宋朝以前是分食制,到了明代以后成了合食制度?

准确来讲分食制一直到民国都没有从历史之中消失,合食制也并非现在时代的产物,两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是并存在一起的。

合食制一直存在历史长河之中

合桌而食一直存在,据汉书中记载,二人同室,兄弟合食,和乐相好,各得所欲。

此处不难看出合食制不是明朝以后才有的,远在汉朝就已经有合食制,那怕汉朝之前合食制依然存在。

中国历史上的分餐制跟外国的分餐制由来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国外的分餐制主要是在文艺复兴末期才兴起,而中国的分餐制则是周礼的产物。

周礼对王、侯、士大夫的行走坐卧、衣着饮食都有明确规定,要求不但严格还要加以区分。也就是不同身份的人用不同的饮食器具,吃不同的东西,这种礼数想要规范并细分下来必须用分餐的方式进行。

但是礼不下庶人,做为底层的普通人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当时的社会底层并没有分餐分桌而食的条件,所以一家人或者招待客人都是一个桌子吃饭,公用饮食器具进行饮食。

所以历史之中,分食制和合食制是并存在生活中,并没有明代以后成合食制一说。

唐宋之后分餐制为何越来越少

以周礼而形成分食制在贵族之间已然形成一种饮食习惯或者说一种饮食文化。

先秦时期是贵族执政期,这种分食制被执行的很好,到了秦汉时期随着贵族的消失,分食制却被一些伪贵族沿用下来。但是到了东汉时期,世家大族也就是门阀崛起,以前贵族的分食制又被这些世家大族传承下来。

隋朝皇帝杨广由于打压世家大族结果皇位都丢了,唐朝君主发现世家大族并没有平民可以更好实行皇权,唐朝君主沿用隋朝的科举制度慢慢把世家大族从政治上剔除,。到了宋朝随着世家大族的瓦解,而在政治上基本上都是科举出身的人才,他们也自然不会用世家大族那套分食制,慢慢的合食制占据了饮食文化。

可以这么理解,唐宋之前世家大族鼎盛,而自唐朝以后世家大族的影响力慢慢衰败下来,科举制度所选举出来的普通人也可以等上政治舞台,入朝为官不在是世家大族的专利,底层人进入朝堂的大有人在,这样一来周礼之中的身份不在是恒定不变,没有了身份差异,代表身份的分食制也逐渐减少。

分食制真的消失了吗

随着唐宋的身份洗牌分食制好像消失在历史之中,其实不然在明代甚至于清代分餐制依然在皇族或者贵族之间运用,特别清代皇室之中用分食制比合食制要更加频繁,当然底层普通人依然是合食制。

我们抛开周礼中的身份概念,现在人以卫生的理由来提倡分食制,那么分食制是否真的卫生还需要研究,

个人认为合食制才能让饮食资源可以更加充分利用,现在的物质虽然丰富分食制也异常不可,毕竟在人的潜意识里分食制相对卫生健康一些。

10

分食就是分餐,本来是西方人值得炫耀的生活方式,因为分餐文明、卫生;而合餐制则是落后的产物。

一说起合餐,眼前就会浮现出几个人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几双筷子在一个碗里夹来夹去,偶尔会出现一个热情的人,往你的碗里夹菜,非让你感受他的气息,想想就倒胃口。

不过要说起分餐,恐怕中国人还是西方人的祖师爷。因为中国在古代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分餐,比西方人早多了。

但中国的分餐,除了跟卫生有关,主要还是因为资源的贫乏。

那时候生产力低下,人类收获到的食物有限,为了按劳分配,或者按照地位分配,就把收获的野味和果实分割开来,个人吃个人的,这就是中国分餐制的由来。

我们看到出土的商周青铜器“鬲,虽然形状与鼎类似,但是容量大小就差着很多,很适合一个人的饭量,这就是分食制的证据。

中国后来之所以实行合餐,也受到了西方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文化和习俗,而是西方家具的输入,无形中改变了中国人的就餐形式。

我们知道丝绸之路增进了中国跟各国的物质交流,也增加了各国和中国的文化交流,这种影响潜移默化,波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就餐方式。

在中国古代,中原和周边地区的人民一直是\"分食制\"。

在正式场合,到场的嘉宾无论人数多少,无论男女老少和尊卑贵贱,大家往往都要\"席地而座\",不急不躁。

一旦各种菜肴准备完毕,传菜员就会往客人面前的案桌呈上各种菜肴。

而在广大农村,在私人场合,在普通家庭,大家也习惯个人自吃碗中餐,各自为战。

在农耕时代,工作节奏非常快,大老爷们喜欢坐在门口,端着碗的,拿筷子的,手拿着油饼,卷一根大葱,蹲下来,大家三三两两围在一起,说三国、道水浒、女人们则喜欢坐在门前的石墩上,边吃饭,边兴致勃勃唠嗑。东家长李家短,西门庆傍上潘金莲,唐伯虎爱上小白鞋。

随着汉代丝绸之路开通,西方的生活习俗也慢慢向中原地区渗透,百姓的生活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比如胡笛,让音乐更丰富多彩;胡服,让男人更帅女人更美;胡椒,让人们更有食欲;胡饭,让人们胃口大开;胡帐,让生活更有情调;胡舞,让人目不暇接;胡床,让人浮想联翩;胡坐,让人更舒服安逸。其中的胡床胡坐,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更大。

胡床其实跟睡眠无关,它就是一种坐的工具,一种稍微高的座椅。

座椅带来的变化,最初是坐姿的革命。就坐的时候,人们不再席地而坐,委屈自己。同时为了适应胡坐,中国人的桌子也由原来的低矮,变成高大。

其实,西方人并没有要中国人改变分餐习惯,是中国人自己来了灵感,或者说是西方的家具迎合了中国人的性格。

一是中国人喜欢热闹,有钱有权的人喜欢在别人面前显摆,在一起吃饭,就给显摆的人提供了方便。亲属之间,朋友之间,同学之间也喜欢吃饭的时候海阔天空、东拉西扯,大增食欲,也受益匪浅、心情舒畅,活跃了气氛。

二是有权的人喜欢借着就餐的机会来增进交流,增进感情。上级请下级吃饭,以彰显恩泽;下级请上级吃饭,以表达敬意。而为了显示彼此关系亲密无间,一个锅里耍勺子,一个碗里面喝汤,是再合适不过了。

三是中国有钱有权的人生活奢侈,穷奢极欲。不管有钱还是有权,都希望餐餐满汉全席,顿顿鱼翅燕窝。君王一席宴,百姓一年粮。大款一顿饭,吃了一半扔一半,糟蹋粮食,显示身份,是中国人合餐永恒不变的主题,也是中国人浪费和奢侈的真实写照。

四是随着中餐菜肴的丰富,烹饪方法的复杂,吃法的多样化,合餐成为一种必然选项。饭菜的种类太多,食材太多,烹饪方法五花八门。几个人到饭店吃个北京烤鸭,弄了纸包鱼,大家在一起,你一口我一口多有气氛,争先恐后抢过来的肉吃到肚里才叫美味。

如果把一只鸭子或者一条鱼切分开来,首先不好分,其次分到盘子里吃也没有兴致。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相当长一段时间,实行的是分餐制,这种说法是没有争议的。但中国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实行合餐制,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从汉朝之后,有的说是打宋代开始,有的说是自蒙古征服中原之后,有的则说是从明朝开始的。

很多学者倾向于认为合餐制的过渡期开始于宋朝和元朝,明朝开始普及。

宋朝时期开始使用铁锅,炒菜盛行,菜式花样繁多,火锅也出现了,更加热闹的合餐制开始在餐饮场所流行开来。

元朝因为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生活节奏紧张,携带的东西也从简,做饭条件也比较简陋。所以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是在一起吃饭。合餐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最大的好处是快捷,方便。而且游牧民族主要是吃肉,他们也不缺食材,无论怎么吃,吃饱就行,速度就行。

到了明朝,合餐制已经基本战胜了分餐制,除了极其隆重的大礼仪的场合,合餐制成为上至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