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宋朝以前没棉被,那么古人在冬天是如何御寒的?

宋朝以前没棉被,那么古人在冬天是如何御寒的?

2020-07-24 17:05阅读(78)

宋朝以前没棉被,那么古人在冬天是如何御寒的?:宋朝以前没棉被。因为虽然2000多年前棉花就从印度传入了中国边疆,实际上在边疆,棉织物出现得也非常早。但是在

1

宋朝以前没棉被。因为虽然2000多年前棉花就从印度传入了中国边疆,实际上在边疆,棉织物出现得也非常早。但是在中原一直到公元9世纪的时候,贵族们还把棉花当做观赏花来种植,所以北方到了冬天那真是“狐裘不暖,锦衾薄”。

没有棉被不代表古人不盖被子。

“狐裘不暖,锦衾薄”里的“锦衾”就还是“锦缎被子”的意思,所以古人的被子,用现代人的眼光看来,还是比较奢侈的。虽然没有棉被,但是羽绒被、蚕丝被这些高档被子还是有的。

但是这些被子造价不菲,普通百姓家,哪怕时候个小富之家,能有个缎面做背面,麻布做里子就很不错了。用鸭胸脯上的绒毛做出的羽绒被其实还是比较奢侈的,不比加拿大鹅来得便宜,这种代价太奢侈了,更别提蚕丝了。

所以普通人家的被子的填充物还是以芦花和杨絮为主。这些东西廉价,但是要注意采集的时间,一个在春天,一个在秋天,错过了杨絮,还有芦花,但是连芦花都错过了,冬天就准备挨冻吧。

但是大冬天的取暖,古人还是比较有经验的,那就是靠“”取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木炭和煤的国家。汉朝的时候,古人就用煤炭烧饭、炼铁、取暖了。但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煤炭,没有煤炭还有“卖炭翁”在山里烧木炭运到城里去卖。

所以在宋朝的时候,北方的主要燃料就已经被煤炭取代了,根据《宋会要·食货志》记载,在北宋的时候,煤炭买卖就已经成了官营项目,而且还设立了官仓贮碳,用于调节物价。大中祥符5年(1012年)12月6日,朝廷还要拿出40万秤(大概是1斤重),半价卖给穷人。当时煤炭多少钱呢?20个铜钱1斤。北宋的老百姓相对比较富足,普通人家到了大冬天,一家人围着火盆(富人用碳炉,穷人在家中挖个坑),把火烧得旺旺的。壶里热上小酒,笼屉里蒸上肉菜,手里抱着“汤婆子”(古代版的暖手宝)。这种小日子还颇符合今天求之不来的过年气氛。

但在“安史之乱”时期的唐朝,杜甫流落蜀中的时候,没有火盆,没有肉,更没有热酒,暖身全得靠“娇儿”。

杜甫连屋上的三重茅都被寒风卷了去。更可气的还不止于此,“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床旧被子本来就盖了很多年,“娇儿”(虽然解释说是杜甫的儿子,但是在四川女孩子才叫娇娃),只因为睡姿不好,一脚蹬破了破麻布被里,杨絮一坨坨地散落出来,这日子没法过了。所以冬天的取暖方式还是需要注重,如果被子太久,就不建议做太剧烈运动取暖了。

年轻人火气重,钻进被子就暖和了,可是老年人,烫完脚进了被窝,一会脚又冷了,怎么办?所以年纪大的有钱有成就的老男人就喜欢娶个小老婆给自己暖被窝。唐玄宗之所以找胖胖的杨玉环,事实上就有这方面的考量。但是李隆基为了这个暖宝宝,代价的确有点大。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2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冬天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躺在温暖的棉被里,舒舒服服地睡一个好觉,但是要想在古代拥有一床棉被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尽管棉花在很早以前就已经传入中国,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只是作为观赏植物,并没有当作经济作物,一直到唐宋时期,中原逐渐种植棉花,但是这个时候的棉花也是上层社会的人才能穿得起的;元朝时期棉花得到进一步的推广;真正使得棉花成为老百姓能够用得起的物资,则是在明朝大力推广棉花种植后。

那么,问题来了,在棉花没有成为人们主要御寒衣物之前,古人是穿什么过冬的呢?

古时候跟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一样,有穷富之分,且贫富差距也很大,因此古人在冬天御寒的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的。

古时候的穷人在冬天是如何御寒的?

在宋朝以前,人们除了种植粟、麦、稻等必备的粮食作物之外,主要还种植桑、柘、麻、苎麻等。在古代,麻这种作物就是穷人用来制作衣物的主要原材料,麻这种作物极其的粗糙,相应的造价很低,对于的穷人们来说,他们也只能用得起这种粗糙的料子制作。不过办法也是人想出来的,为了让用麻做的被子变得柔软一点,人们想出来不少的办法,比如将麻长时间浸泡在热水中之后再将其制作成被子。

但是在更加寒冷的北方地区,仅仅是用粗糙坚硬麻的话依旧不能解决寒冷的问题,于是人们想到了在麻里面加入一些柔软的东西,最常见的方法就是芦苇花与柳絮等。有时人们还会选择在床下铺上一层稻草,这样能让身体不直接触碰床板,也能很有效的起到御寒的作用,既能取暖又能保暖。

另外,太阳也是能帮助人们御寒的,在白天的时候,人们会在阳光好的日子里将自己的被子拿到太阳底下晒,经太阳晒过的被子在晚上盖的时候就会变得格外的暖和,甚至还留有一丝太阳的味道。有时人们也会把稻草也拿出去晒,然后到了晚上再重新铺到床上,这样晒过之后的稻草保暖和御寒的效果会更加好。

人们还会利用一些可以燃烧的物品来御寒,火盆就是其中之一,在寒冷冬天的晚上,人们会在自己的房间里放一个小火盆,在里面加入足够的燃烧物,比如炭或者木头,当然了,对于不太富裕的人家,一般用的还是比较便宜的木头,火盆里燃烧的旺盛的火焰也就让房间变得更加温暖了。

古时候的富人又是如何御寒的呢?

首先就像之前说的,富裕的人家家里晚上会烧炭来取暖,古代的炭是价值不菲的物资,也有优劣之分,能用得起种类的炭就取决于主家的经济条件了。

至于主要御寒的被子,也自然不会用麻之类粗糙的物品,而是用非常柔软的丝绸之类的物品来做,然后在在里面填上动物的皮毛,或者是利用鸭绒之类柔软暖和的毛,这样制作出来的被子有时候甚至会比棉被更加能抵御寒冷,而且也非常美观。

富贵人家里的小姐会使用暖手炉来御寒,暖手炉分为两层,外面一层是罩子,罩子是镂空的,热气会从中散发出来,里面则是放着炉火的盆子。这有点像我们现在冬天用的暖水宝,原理是差不多的。

还有一种足炉,是用来暖脚的,它是用锡或者铜制作的一种瓶子,里面可以注入热水,也是很方便随身携带的,还可以在晚上带上床,放在被子里,这个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用的热水袋了。

除了在穿着方面御寒,还可以在饮食方面取暖。首先可以用热酒来取暖,人们经常说的是先喝一杯热酒暖暖胃,其次可以吃牛肉或者羊肉之类热量比较高的肉类,在寒冷的冬天吃着热乎乎的肉然后温一壶酒,这样的御寒效果也是极佳的。

总之对于富贵人家来说,冬天抵御寒冷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

3

精选回答】来自优质账号→野史日记

面对冬天的寒冷,今天的我们自然不必说了,取暖的方式多种多样,空调、暖气、地热,墙壁里有防寒层、玻璃也是双层的防寒玻璃。

冬天到来之后,我们可以穿着温暖的衣服去外面玩耍,也可以在温暖的屋子里吃着雪糕。

但是在古代,宋代以前,人们没有棉花的时候,是如何取暖的呢?他们又是如何面对严寒的呢?

首先,我给大家说一下住宅。古代的住宅给大家的印象都是那种大院子,大宅子,非常高大壮观,门是木质的,窗户是纸糊的,其实在早期,也并不是都是这样的房子,当时的人们为了解决寒冷问题,会建造一种半地下的房子,类似咱们现在的一些地下室,一半在地面,一半在地下。

这样的房子构造,可以有效避免寒风,而且一半在地下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保温。在古代物质不够丰富的时候,夏天还好过,冬天却很难熬,除了这样的房子取暖之外,他们还会选择烧火盆。

将木炭燃烧之后,留下无烟且保持温度的木炭,留在火盆之中,然后放到屋子里取暖。其实这种取暖的方式在二十多年前的东北还能看到呢,火盆、炉子、火炕,只是这些年发展很快,才消失不见,相信很多80后的小伙伴都见过。

除了建筑和火盆取暖,再有就是衣服和被子取暖了。在现代,咱们睡觉脱的光溜溜,在古代可能不行,得穿“寝衣”,防止夜晚睡觉着凉。

其实古代没有棉花,但是却有动物,比如现在大家经常穿的羽绒服,在古代就能制作,只不过没有现在的轻薄。也可以用动物的毛皮制作披肩或者衣服来保暖。

当然了,动物虽然有,但是也不那么多,穷人是享受不起,有钱人则可以用动物容貌做被子或者衣服,一次来抵御严寒。

穷人没钱,只能另想办法,一般不富裕的家庭,都是用稻草铺床,毕竟干稻草可以防潮、还能御寒,是一个天然床垫。现在很多的大学都用这种草垫子铺床呢,我上学的时候就是用的草垫子。

没有棉被,人们就想办法呗,他们发现柳絮类似动物绒毛,于是在春天搜集柳絮,做成被子和寝衣,用来保暖。当然了,柳絮只是其中一种,使用芦花也是可以的,根据居住地的一些特点开制定取暖计划。

虽然方法是有的,但是肯定还是有冻死人的情况,古代的所谓盛世,基本都是寒冷的盛世、饥饿的盛世,和咱们现在比,相差很远。


今天就说到这里,记得关注我哦,我是野史日记,一个愿意与你分享历史的人~

4

谢邀~

一到冬天,天气冷得不行,大家就会穿上棉服,裹上棉被,御寒取暖。然而,在宋朝之前,人们还不知道棉被为何物,根本体会不到这种被温暖包围的满足感。有人就好奇了,当时的古人冬天都是怎么睡觉的?

冬日里天寒地冻的,古人们睡觉自然也是要裹被子的。不过,那时富人家和穷人家的被子大有不同。

富人盖的被套,用的面料是绫罗绸缎,被子里面放的填充物,也都是保暖又轻盈的动物毛,比如兔毛,羊毛,鸡鸭鹅毛等,这就好比是现在的羽绒被啊!要是天气太冷,他们还会烧炭火取暖,根本不用担心受冻。

相比之下,穷人家就窘迫许多了。

他们的床上,铺的是干燥的稻草,盖的被子里填充柳絮,旧衣服,芦苇等杂物,只能勉强御寒。要是能遇到哪个乐善好施的大户人家,赠送些不要的旧衣物,旧被子什么的,就再好不过了。当然了,在古代,人们还没有保护的动物的意识,很多人会去打猎,把猎物的皮毛做成衣服、被子,也能用来取暖。不过,现在这可是违法行为哦!

此外,以前大部分古床都装有床帘,睡觉的时候把帘子都放下来,风刮不进去,也有抵挡寒意的作用。

不得不说,虽然古代的物资比较匮乏,但群众们的智慧是无穷的呢!

5

棉花只是人们的御寒材料之一,我们这里不讨论棉花什么时候进入中国,只谈谈在棉花之外,古代人还用什么手段帮助取暖,使自己能够安度寒冬。

首先是有一处庇护之所,比如房屋、洞穴或者游牧民族的帐篷。

这些地方可以帮助人们得到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遮挡寒风和霜雪,再与柴草等取暖材料相结合,能让人体周围保持一定的温度。另外,我们的古人很早就知道制作席子铺在地上,让人体与潮冷的地面隔绝开来,有利于保持体温。后来有了床铺和火炕,保温的效果就更好了。

其次,是利用植物纤维或者动物的皮毛保暖。

在这方面,游牧民族的方法比较简单、有效,就是利用羊皮、羊毛等御寒。狩猎民族使用兽皮、兽毛,比如熊皮褥子、狼皮褥子等,也能有不错的取暖效果。当然,这些东西的体感舒适度就比较差一些。

农耕民族一般是利用植物纤维来保暖,汉字中很早就有了“衾”“被”等文字,都是睡觉时保暖的用具,一般使用麻、绵絮、棉花、蚕丝等等材料制成,也可以把鸡毛、鸭毛、兔毛等收集起来,制成保暖的衾被。考古实践中也发现了秦汉时期丝制的衾被。

再比如,清朝时的北京城里有许多的乞丐和流浪汉,居无定所,冬天里缺少御寒的衣物。当时有一些富人做善事,开放一些火房,夜里供给这些人取暖,免得冻死,不收钱或者象征性地收一文钱。

也有一种营利性的取暖场所,名为鸡毛房,就是一间大房子,地面上铺一层鸡毛或者稻草。乞丐们每晚要交三文钱,直接睡在鸡毛上,取暖效果一般,但起码不会冻死。早晨起来走出去,满身满脑的鸡毛,样子十分可怜。

最后,是凭借自身的机能来御寒。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古人茹毛饮血,生存的环境十分严酷。相应地,人类本身的机能也在适应这些严酷的条件,无法适应的那些人就被无情地淘汰。所以,在同等条件下,古代人的抗寒能力要比现代人强得多。古代一些人赤脚、半裸,也能抵御严寒,靠的就是自身的适应力和忍耐力。

6

现在这样的天气,我们都不想出门,起床就像受酷刑一样,尤其处在不南不北的地区的人们,没有暖气,天气也不给力,于是身上套了一层又一层,保暖内衣,毛衣,羽绒服,恨不得裹成一个熊。

但是,在我国古代,尤其是宋朝元朝以前,我国是没有棉被的,因为宋元以后棉花才被大量种植用来制作冬衣,所以,在古代宋元以前的人们,究竟是靠什么来抵御寒冷呢?毕竟现在的天气都是全球变暖过的,那以前的温度比现在可低得多。

然而,宋朝以前没棉被,那么古人在冬天是如何御寒的?根据史书记载,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也就是中国古代原本并没有棉花,那么棉花究竟是什么时候传到中国的呢?翻阅了资料以后,发现《宋书》以前,从来没有关于“棉”字的解读,也没有出现过“棉”字,那就说明宋朝以前是没有棉花的。棉花开始传入中国最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但也仅仅是某些边疆之地才有,中原人根本不知道有棉花, 所以在史书上也并没有出现过“棉”字,棉花真正传入中国其实是在宋末。


古时候,社会的贫富差距更大,富人们和平民们御寒的方式当然也不一样。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无论富贵与贫穷,人们冬天都是盖被子睡觉的,只是那时候还不是这个叫法。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被子的雏形,人们称之为“衾”,不过衾是填充了许多东西的厚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衾和被的差异就被人们忽视了,统称为被。被子的出现,标志着人们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神农的农牧时代,人们会种植葛麻,最早使用的纤维就是葛和麻,那时的人类把它们的皮剥掉、用水沤泡后,用石纺锤搓制成线和绳,编结织物,做成御寒的衣服或者类似“被子”的东西覆盖身体,(在距今约五六千的半坡原始居民遗址中发现了石制的纺轮,证明半坡原始居民已经学会了纺线、织布、制衣)有的用羊毛羊绒等物填充以求更加暖和。

放牧羊群的工作是人类历史最悠久的工作,开始于6000年前的安那托利亚半岛(小亚细亚),那里的人用羊身上的毛取暖,做衣服,围巾,被子等,有的牧羊人冻的实在受不了就在羊群中睡觉,当然还有另一方面原因就是看守羊群。随着时代的进步,聪明的古人发明了纺织技术,他们就地取材,将他们种植的各种麻类作物纺织成麻布,最然这种布比较粗硬,还不怎么保暖,但是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了。

光披麻布还不够保暖,这时候人们就想到了往布里思东西的办法,可以塞进去的东西有很多,包括纸、芦苇花、木棉的棉絮等等,这些都是普通人家使用的。除此之外,还有动物绒毛和丝絮,但成本太高,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够用得起。宋代之前因为没有棉花,所以用来填充被子的另有他物,当然不能称之为棉被。由于那时候不同阶层的人生活条件差异巨大,所以不同人家的被子也是有着天差地别的。

有钱人家的被子是用珍贵的丝绸做的,又宽又厚,里面填充了各种动物的绒毛,比如驼绒、鸭绒、羊绒等等。宋朝以前没有棉花,他们会往自己的被子里加柳絮和芦花,这样的保暖措施有些差,总比什么都没有强。他们还会在白天太阳好的时候,把一些干的稻草,拿出来晒一晒,等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再铺到床上,很厚一层干稻草,这样既能够取暖又能保暖。

而要论古代冬天最为烧钱,且技术演进极快的取暖方式,那还是要说烤火。春秋时期,就有了设计精细的取暖炉。秦朝时,更有了宽高一米以上的宫廷大壁炉,足以将皇宫“烧热”。辽金时更出现了火炕。木炭煤炭等各种燃料,也是一代代革新。到了唐宋年间,已经有了多种名贵品种。

也同样是在盛唐年间,但凡有钱人家庭,冬天里都有专门的“温室”,用花椒泥糊住四壁,再生起熊熊炭火。木炭的消耗量也是惊人。所以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才会被“黄衣使者白衫儿”粗暴抢走炭——这一车千余斤的炭被抢走,等于是被横抢了一大笔钱。

而这种能烤火的日子,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显然可望不可即。就连唐朝的官员,冬天生火也要靠朝堂发的“柴薪银”。到了宋代时,汴京城一秤(十五斤)木炭的价格,就可以卖到二百文,可以买六斗多大米。有时候宋朝官府也将部分木炭降价出售,每次都引发百姓疯狂抢购,甚至还有人在疯抢中被踩踏而死。至于同时期开始应用于生火取暖的煤炭?即宋代的“石炭”,价格也是居高不下。

所以,在棉被普及以前,就算对于陆游这样“一日禄不继则无策”的普通官员来说,生火取暖都是个负担不轻的奢侈事。对于衣被简陋的普通百姓来说,冬天更是一场苦熬。为了熬过冬天,就连作为“纸被”原材料的纸张,都成了当时穷人御寒的神物:纸衣。

唐朝年间时,“纸衣”就成了穷人们冬天的日用品。比起“纸被”来,纸衣显然便宜得多,最初的时候用纸填充进衣物里,就有御寒的效果。发展到南宋年间,更有了专门的“纸衣”。南宋官府也常在冬天时给穷人们发放“纸衣”,以示“皇恩”。造纸术的进步,带来的不止是书写的方便,更是多少穷人冬天的依赖。

直到元朝年间时,棉花才开始大规模种植。黄道婆为代表的科技牛人,又令中国棉纺业突飞猛进。明太祖朱元璋时代起,明王朝更用强制手段,在大江南北普及种棉。曾是奢侈品的棉布棉被,这才“遍布于天下”,从此“人无贫富皆赖之”。让古代普通百姓的冬天,从此好过得多。科技进步与推广的意义,一床普通的棉被,就是生动缩影。

参考资料:蔡鸿生《宋代名产“纸被”》、 李崇寒《烧火盆、穿纸衣、用地暖:古代冬季取暖的N种方法》、 马承均《唐朝的冬天》、 倪方六《古人冬天盖什么被子》、袁庭栋《棉花是怎样在中国传播开的》、 隋风《古人过冬主要靠熬,烧炭烧煤烧柴都是妄想》、徐俪成《唐朝人如何过冬:官宦暖炉皮裘,百姓地炉纸衣》

7

大爷生前80岁高龄仍然集中子孙要给太奶奶立个碑,说是如果没有他照顾他们几个没娘的孩子就没有现在这些子孙们。从大娘嘴里才知道太奶奶心地善良却死的可怜,只是因为收容一个乞丐吃住一宿,结果第二天一早发现乞丐把棉被带走不见了,太奶奶一路寻找,结果中了风寒,不治身亡。我很纳闷,为了一床棉被值得吗?后来才知道那个时代好多家庭别说棉被,就连裤子都是共穿一条的。古代人生活条件更恶劣,尤其宋朝以前没有棉花,他们冬天是怎样睡觉的呢?

对于皇族和富人来说可以有资本追求奢侈,他们一般是用皮毛做褥子,《论语》中就写到“狐貉之厚以居”,意思就是狐貉的皮毛很厚,可以用来做垫子。另外用丝绸制作被胆,里面填充以羊毛或者鸡鸭鹅兔的绒毛,考古发现秦汉时期丝制的衾被。

对于穷人来说就比较简单了,用不起丝绸,更买不起皮毛,直接用稻草铺垫隔寒隔湿,用麻等植物纤维来制作被胆,里面填充些芦苇花或者柳絮,可以想象,这些东西保暖性能不会太好,杜甫弃官逃难途中苦于生计,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就写到“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再逢阴雨天,确实难以入睡啊!还有专门做纸被的,填充物用蓬松的草纸,只不过太容易变潮,所以用一段时间要更换,如果没钱不舍得,就要把纸掏出来重新捣一下,让它变得松软。

不管穷人富人有一点取暖的方式都差不多,就是用碳火。只不过富人用上好的木炭,比较充足也没有多少烟,穷人也只能用做饭后剩的炭火或者木柴来取一时之暖。另外除了封严门窗,富人在床周围多围一些帷幔也可以缩小空间抵挡风寒,穷人则用芦苇木板之类能用的起的东西来围了。

对于乞丐来说,冬天无疑是最难熬的,乞丐本来就居无定所,衣衫褴褛,又没有及时热饭,再赤脚走在冰凉的地面上,简直要命了,但是也正是因为常年这样,他们的御寒能力却是比富人强,就像东北人穿很少不冷,南方人到东北裹成球照样哆嗦一样,自身技能的提升也帮助他们可以躺在破庙的稻草上,没有被褥也可以过冬,当然冷的厉害了起来跑跑步激发阳气也是一种方法,朱元璋当年就是这样过冬的,所以后来他要求农民除了种植粮食作物之外必须种植棉花,让农民也能盖上棉被,也是一件大功德了!

8

宋朝以前没有棉被怎么过冬?古人的御寒方式牛的超出我们的想象。从吃、住、穿,简直五花八门,不亦乐乎!

首先,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煤的国家,从春秋时期就已经普遍开始用煤烧炭取暖了。当然,古时人分三六九等,不同等级的人,用炭火取暖的方式那时截然不同的。

宋朝以前棉花未大量普及,华夏人民只能靠自己的勤劳的双手和无比的智慧让自己熬过寒冬。而御寒的方式从吃嘴里的、住屋里的、穿身上的、抱手里的,方式各种各样。

温室

汉朝时,皇宫中就建有温室,以花椒为材料,弄碎成泥,涂在墙上形成保温层,再铺上壁毯,用大雁的羽毛做成幔帐,地上铺毛毯。在这样的温室里,冬天可是一点不觉的冷,这就是史书记载的“椒房殿”。这可比我们的空调房好多了。

火墙

皇宫的供暖问题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这种设计很像现代的暖气供应系统,就是将宫墙砌成空心的“夹墙”,就是所谓的“火墙”,外面燃烧的炭火导热墙壁形成温室效果。

这两项都属于大工程,只有皇室人员才住的起。


除了住的方式讲究,冬天随身取暖的小物件是必备的,取暖效果也是杠杠的。

熏炉

古代有钱人家都会在屋子进门处放着一个鼎状的东西,那就是“熏炉”。熏炉也称“暖炉”、“红炉”,类似我们现在的炭炉,利用炭火散发的热量来取暖。

手炉、足炉

手炉就类似现在的“暖手宝”。炉子里放着火炭或还有余温的碳灰,手炉制作精巧外面还有精美的布罩,可以放在袖子里或捧在手上,这是冬天逛街必备神器。

足炉就是暖脚的,比手炉大一点,用锡或铜制作成的一种瓶子,里面注入热水。主要用来暖脚,可以随身携带或放入被窝中。类似我们现在“热水袋”。

以上这些都是有钱人的取暖方式,对于普通百姓待遇就不一样了。

火塘、火坑

火塘也是火坑,就像现代北方仍然能看到的火坑,里面放置炭木燃烧来取暖,效果良好。

火盆

外观比较普通,一般人家用泥制作的盆,装着做饭后剩下的“ 灶灰”来取暖。


贵族火炉暖手,穷人基本靠抖(开个玩笑),住的问题解决了,现在要讲究穿了。

穿裘衣

在古代“裘”并不是贵族的专利,它是根据材质不同来适合贫富。“裘”是古代常见的冬衣,富人穿狐、貂、豹制作的裘衣,轻便保暖。穷人取暖选择鹿、羊、狗制作的裘服。

除了裘衣,一般人家也用丝麻做被褥、冬衣的原料。丝麻做成的冬衣叫“袍”、“茧”。再穷一点的冬天只能穿“布衣”或“褐”,褐是用兽毛或粗麻编织而成的,穿在身上浑身难受。


冬天需要补,吃的好热量足,才好挨过冬天。

饮食取暖

古代饮食取暖为上上之道。方法有二,一曰饮酒,二曰牛羊肉等高热量食物。这跟现代的冬天吃牛羊肉煲无差别,寒冷的冬天牛羊肉放锅里煲,配上一壶温热的黄酒,简直神仙日子。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才是潇洒自在的人生


看了以上介绍,是不是觉得古代的冬天过得比我们惬意舒适,我现在更担心的是自己怎么熬过这个冬天,小伙伴们的冬天是怎么过的呢?

9

“罗衾不耐五更寒”,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感叹。

李煜是皇帝出身,当了俘虏的待遇也不错,盖的是罗衾。

罗,绫罗绸缎的罗。罗不是实物,而是一种织法,罗列的罗,排列的意思。衾,被子。罗裘就是外面罩着丝绸的被子。非常高档了,一般普通人家是用不起的。

“狐裘不暖锦衾薄”,这是唐朝岑参在新疆的天寒地冻中发出的感叹。

穿着狐狸毛皮做的高档皮草,盖着锦衾都不暖和。

那么古代人冬天盖什么?没有棉被啊。

葛,麻,蚕丝,羊毛,这是古人的纺织原料。

达官显贵等富豪人家,穿蚕丝絮填充的“纩”,所盖的被子也是蚕丝絮填充,就像如今的蚕丝被。

普通人家,则是用螺丝用的下脚料做填充,没那么柔软,但也保暖,叫做“缊”。被子也是如此。

至于贫寒一点的,估计只要能保暖,什么都可以用的。稻草、秸秆、麻、羽毛、动物毛等,都可以粉碎,臼碎,作为填充物的。

阿呆曾听闻这样一件事情。叫冲壳子。

第二次人口普查的时候,大约1964年冬天,一个普查队进入陕西四川交界的大巴山深处,在一个村子里搞普查。发现这些人冬天睡觉叫冲壳子。就是钻进玉米壳堆里去睡觉。过着如此贫寒的,如同野人一样的生活。

由此可以想象,在天寒地冻的冬天,只要能御寒,什么方法都可以用的。

10

棉花作为一种经济作物,最早在南北朝时期被当成一种贡品传入中国宫廷,在宋末元初时才开始大量传入中国内地,明朝时期人民才开始大规模种植。在宋朝以及宋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普通人民都很难接触到棉花更不用说棉衣了,那古人是如何度过酷寒的冬天呢?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国人民的智慧我们在万里长城的修建上就看到了,在御寒方面古人自然也有一套。

其一:火炕火墙,温暖一屋

火炕现在中国北方的农村仍然在使用,火炕中间是空的,和人体接触那一面是用泥巴烧制的,既有很强的传热功能又不会被烧坏。火墙也是如此,屋内的某些墙体是空的,在里面也可以用火烧,既可以抵御外面的寒冷,又可以增加室内的温度。普通百姓只能用柴火加热火炕火墙,而宫里的条件会更好,椒房殿是皇帝赏赐给宠妃的,墙体既温暖又芬芳。除了火炕火墙外,他们还有会暖手的小炉子,既美观又实用,既能在屋内使用也可以带到屋外使用。古代的墙体多是由土泥制成,防风效果有限,人们又在门上装了门帘,窗外加了窗帘,使整个屋子处在温暖之中。

其二:火锅黄酒,温暖全身

冬天最爱吃的饭一定有火锅,碳火上面架一口锅,锅里面烧着汤,汤里面放着各种各样的蔬菜,有条件的还可以加一些肉,既美味又暖和。肉也是高热量的食物,牛羊肉在古代同样受欢迎,既美味又暖身。大口吃肉哪里少得了酒,在古代的冬天,黄酒是最受欢迎的,把黄酒烫一烫再下肚,身心俱美。白居易曾写过“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围着火炉吃肉喝酒的古人岂不快哉?

其三:裘衣蓑衣,厚重裹身

有一句话曾经很盛行“人民吃不起馒头,为什么不吃奶油蛋糕呢?”把这句话放在中国古代,人民穿不上棉衣可以穿貂啊。人类自有羞耻观念开始,就一直用树叶或者动物的皮毛遮羞,冬天树叶自然用不上了,但动物的皮毛还是可以的。宫里的皇上嫔妃可以用上等的狐毛虎皮,宫外的普通百姓可以用一些羊皮狗皮鹿皮。在室内虽然没有棉被,但当时已经有了粗麻和细麻,也可以制作成被子,虽然不能多舒适但起码能过冬。而且,中国古代自给自足,人民多是种田为生,在冬季多在家里休憩,就算家徒四壁也不会冻死。而且,宋朝正好处在一个温暖期中,即使是冬天也不会像现在这般恶寒。

船到桥头自然直,人民的智慧是无限的,总可以绝处逢生。从内到外,从穿着到吃食,人民总会巧妙的度过这个寒冷的阶段,迎来下一年的春暖花开。当然,街有冻死骨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那无关宋朝也无关棉花,是自己的悲剧也是古代生产关系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