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为什么还有人固执的认为印度软件业比中国强?

为什么还有人固执的认为印度软件业比中国强?

2020-07-27 19:20阅读(61)

为什么还有人固执的认为印度软件业比中国强?整个印度的软件产值还比不上一个深圳。:错误印象罢了,早先印度确实比较厉害,我们看一个故事,真实的故事:2001年

1

错误印象罢了,早先印度确实比较厉害,我们看一个故事,真实的故事:


2001年,北京软件协会带着一帮中国企业家来到印度考察学习,当时的印度IT发展的比较好,中国公司是带着学习的心里来到印度的,在考察团里面有这么一个人,有图有真相:


眼熟吧,这就是当年的雷军,雷军在考察印度infoys以后,发现印度很多方面确实很有意思,Infoys是印度最大的软件公司,主要业务是搞外包,欧美公司制定项目,把一部分分包给印度。

infoys发展很快,在2000年的时候,曾今一度市值高达400多亿美元,2000年中国IT业一共产值才多少啊,所以当时雷军还是很羡慕这些公司的,于是雷军当时写下了著名的文章:

人民网当时也报道了这个事情,到现在这个网页还在呢


知道现在infoys市值多少吗?

还是400多亿。但是中国蓬勃发展起来的腾讯,阿里等等一大批早就超过了Infoys,到现在为止,中国的软件业从横向和纵向双重超越印度。

印度迄今为止,还在为欧美打工,过去外包,现在还是外包。而中国早就发展起来了自己的内需。中国还有成千上万的小软件企业,服务着各自的城市和产业,印度只能给欧美打工。


中印之间早就发生了逆转。中国的软件在印度几乎犹如无人之境,各位可能不知道,印度手机第一大浏览器是谁?很早就是UC浏览器,而字节跳动的tik tok之类的短视频在印度早就流行开来,以至于严重挤压了印度当地的公司,气的印度现在一直在讨论要不要禁了中国的软件。


所谓的“印度软件比较强”,实际上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印度自身的软件还是很弱的。再加上有一些印度人在欧美公司担任了CEO,造成的误解。

比如说微软的CEO就是个印度裔美国人,但是这不代表微软就变成了印度的了,这是两码事,就如同nivdia的老板是黄仁勋,黄仁勋是个华裔,但是没人认为nvidia是中国公司。


中国软件业比印度强得多,这毫无疑问的。

2

其实他们对于印度 的了解比较少,再加上国际上也流传印度软件服务占其GPD 6% 以上,比重也是相当高。然后在国内也是一直流传,信息观念也是停留在以前,所以给他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觉得印度软件产业比中国强。

有的只是分不清软件产业和软件外包产业的区别,所以他们误以为都是印度自己研究开发的。错误的认为比咱们国家强也是不奇怪。

早先来说 印度在软件行业 确实是咱们厉害,在加上印度很多人都是以英语为母语,在开发的时候比中国方便。印度作了英国400年殖民地,有提倡精英教育的模式。所以西方各国对印度更加熟悉,在有外包项目的时候,优先考虑印度。最后不认为印度的软件业真正发达,印度的软件业和大连的很相似,都是给人家作外包,也就是软件的核心都是别人作的。

3

美国的软件强不需要证明,毕竟软件的发源地,繁荣地,基础理论提出方,相关框架的设计,相关的标准与规则的制定都是美国,软件的教育实力更是祖师级,这每一分项都是印度中国韩国日本闻不起的奢侈品。

美国软件方面最得意的弟子就是印度,印度软件强,尤其是软件外包业务,美国几乎把外包业务交给了印度。

软件强弱,首先是人才储备的强弱,美国软件人才得天独厚,数量最多,其次是印度,毕竟独揽软件外包业务需要有两把刷子的,没五百年道行玩不转金箍棒,每年美国科技签证几乎一半都给了印度的IT工程师,市值排名前十的美国科技公司几乎都有大量的获得H1B签证印度工程师,这从侧面证明了印度软件大牛好多好多,连微软,谷歌的掌柜都是印裔。

其次是软件公司规模与产业结构,印度软件有号称“四大金刚”的infosys,tcs,wipro以及satyam,都是上万人规模,营收千亿级别,另外1000人以上规模的一百多家,全球达到软件业CMM5标准的一半在印度,那些小作坊级的蚂蚁公司就不计其数了,这些堆垒出了“印度硅谷”——班加罗尔。顺带说一下中国软件业公司,上万规模的就BAT,华为,中兴,联想,但后三个有大部分精力与资源需要投入到硬件中。外包方面的市场份额,印度远远领先中国。

再说产值规模,美国软件一个巨无霸式的存在,第一个过万亿美元档,其次是中国约4000多亿美元,印度排名第三接近2000亿,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的产值大部分都是内销了,外销才300亿美元左右,远低于印度软件外销900约亿美元,只比号称爱尔兰软件产值160亿多一点(这里采用的数据是2017年的)。

由于印度软件主攻外销,等价于中国制造业初级阶段的做“委托加工”挣辛苦钱,可是,别瞧不起软件“代工”,正是这些欧美不屑于做的业务,中国利用这些给人代工的机会,提高技能,改良工艺,学习技术与管理,并在大量的机会中大浪淘沙锻炼出一批批相关领域的人才,为以后独立创办企业打下基础。

另外,由于印度文盲率高,现在都还在扫盲,拖累了印度企业升级的进程,印度的消费状况相当于中国的2005年左右,后来中国的软件以BAT为代表开始有一定存在感,好多个人应用和企业应用随着经济发展变得需要,比如社交,直播,打车,网购,外卖软件,比如移动支付,共享单车(虽然共享单车失败但养活了部分软件人员),云计算等等,这些应用的需求助推了资本的跟进 资本又养活了大量的软件人才。而印度正好处在类似的飞跃期,形势大好。再说软件业是一个加班常态化的行业,也是年轻人打天下的行业,而印度的人口结构比中国有优势。

打个比方,建筑工程,有很多民工,组成施工队,当包工头,积累到一定程度组建劳务公司,然后建立建筑公司,假设把程序员比作民工,IT巨头比作资质俱全的建筑公司,印度干活人多,总有数量不低的人进化到组建建筑公司的级别。现在缺少的是需求,由于人均收入不足以支撑太多的带动软件业发展的生活应用需求,而印度的经济一直向稳快速增长,如果软件消费强劲,而软件人才储备足,两相结合,腾飞不会太难。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印度软件的未来一片光明。

不过从华为手机的崛起,我还认为印度软件几个被外国占据市场的领域突围的话需要机遇——天花板产生缝隙。华为自身实力强,这点不假,但是,先前几家中国手机公司,也不太弱,何况还有联想这位大伽,怎么就没突围,而oppo,VIVO,科研实力当初也不是特别冒尖,怎么也混的人魔人样呢?个人观点上认为,当初的霸主诺基亚轰然坍塌,留下大量的市场份额处于无人区,苹果,三星正忙于捡诺基亚丢失的份额,在中国市场或多或少有所松动,这样阻碍中国企业回血的天花板出现了裂隙,华为为代表的中国手机企业乘机突围。而印度社交软件,几乎是美国facebook的天下,甚至抖音海外版在印度都有不少粉丝,这个印度本土社交软件公司崛起增加不少难度,毕竟一出生就得和巨头竞争,九死一生。但其他没有被瓜分市场的领域,印度软件会大有作为,毕竟人家的人才在那,大家几乎同一起跑线。

4

感谢您的阅读!

印度软件强,中国硬件强。

记得初中的时候,好像有专门对印度介绍的文字:“印度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它的软件实力仅次于世界最发达的美国!而中国最厉害的是硬件技术。”这个说法,到目前都影响着很多人。实际上,印度软件真的比中国强的多吗?

看数据说话。

在一段来自印度IT—BPM的数据中,2013年中国软件业收入为4930亿美元;而印度收入不足1090亿美元(包括硬件收入)。

我们通过这个简单的数据,就知道了印度所谓的软件比中国更强,看来有点名副其实。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印度的软件之父,柯理,将软件概念带入印度;当然,印度也很重视软件发展,比如IT院校就有1000多所,而且毕业后专门从事软件开发的人数几万人,而且印度讲英语,这对于接受国际IT技术很有帮助。

实际上,虽然印度有大量的人才,但是这些人才并没有造就印度软件业很发达,反而让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很发达。也就是,印度大部分软件行业的模式是,给欧美企业进行软件代工。(类似于富士康代工厂)。

所以,印度软件行业确实有很多的大牛存在,比如,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等。然而,很多印度大牛都会在硅谷或者在其他欧美国家进行工作,所以,导致精英分子反而不在印度本国。

而中国不同,BAT以及中国各行业对于软件的重视,特别是随着新技术的渗透,软件产业出现了网络化,平台化,融合化等多种新趋势。反而让,近些年,中国软件发展比印度发展得更快。所以说,印度软件业比中国软件业更强的说法,并非特别准确。

5

从事软件开发多年,对于国内的软件产业的现状还是有一些了解,从大的方面看国内软件主要供应给本国的产业链条的发展了,印度主要还是供应欧美的软件产业,从本质上讲国内软件工程师主要为自己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印度是支援或者建设别的国家了,这种本质上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国内也是有大量的外包公司,基本上外包对象属于国内企业,像华为这种大企业很多项目就是采用外包的方式,国内对外外包主要像大连这种城市,对日外包做的比较多。

现在国内的程序员的数量和质量都可以向着发展国家的级别迈进,而且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国内软件技术水平并不比欧美的差了,但在金字塔的顶端现在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差异,这种主要是生态链的问题了,不是简单的追赶几年就能追上的,毕竟绝大部分的编程语言都是以英文编写,而且主流编程语言的发源地还是在欧美,这是短时间难以改变的事实,从技术全球化的发展来看没有必要一个国家非要拥有自己一个编程语言,即使发明了一个编程语言也得有人来使用,如何建立一个生态链也是非常难的事情。

印度软件产业主要外销,印度在顶级的软件工程师的数量上看似比国内的要多,在谷歌,微软等企业的高管里面都有印度人的影子,而且数量还不在少数,在数量上远大于国内的技术人员数量,国内顶级的软件工程师基本上都内部消化了,从互联网公司的在全球的分布看基本上属于中美企业的天下,从全球互联网公司前100排名看国内很多企业榜上有名,如果没有优秀的软件工程师支撑怎么可能有这么多优秀的企业,主要现在很多国内的人觉得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做的都是应用级别的开发,核心的技术的研发比较少,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有一个阶段,还在解决温饱的阶段,拿开源社区的代码作为基础进行开发不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从学习别人的优点,然后慢慢消化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很多人从骨子里妄自菲薄始终觉得自己国家的东西就是不如别人。

国内软件经过这些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已经有些自主研发的技术在全球应用,像阿里云完全的自主研发,并且在全球拿到了全球第三名,还有很多国内企业在解决了自身的温饱问题之后都开始了自主创新之路,从全球科技公司规模和排名上看国内软件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从软件产业的产值行已经超过印度许多,所以大家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误导,中国在各个方面的崛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虽然在很多方面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相比之前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

未来国内软件企业在国际上重要性会越来越强,中国软件的强大已经从很多国外的企业家言谈中得到体现,甲骨文的创始人前段时间在中国区裁员说到不能给中国培养程序员,虽然是一句托辞但是背后隐射出国内编程行业的逐步壮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从产值上看印度已经不是对手,希望能帮到你。

6

其实那些成天张口闭口印度软件厉害,医疗免费,教育免费,制药厉害的人他们也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就像之前流行的美国护照后面的那行字一样,很多没有脑子的人根本就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即使你告诉他们真实情况他们也不会相信,因为这群人基本上都是在中国活的比较窝囊或者郁郁不得志,老是幻想国外比中国要好,哪怕是印度也比中国好,所以对于网上一传十十传百的东西信以为真,特别是在自己迷茫无助活在中国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他们就更加确信这些论调了,如果有脑子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话这些人就不会活的窝囊,也就不会被各种各样的谣传牵着鼻子走了

7

尼泊尔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廓尔喀雇佣兵,但这不代表尼泊尔军事就强。印度也是一个道理。

印度在软件产业上走的是外包/代工道路,拥有庞大的优秀的软件行业人才,世界上最大的IT服务公司,是印度的塔塔咨询,专职IT服务、咨询和商业解决方案。所以你用的软件里,哪怕是国际大公司发行的,代码也很可能是印度人写的。印度由于政府及其重视软件产业,以至于在中小学课程中就普及了计算机编程,很多印度的孩子从小就会编程。而在中国大多数人眼里,编程还是件很陌生的事。这种全民参与的热度多多少少影响了印度软件产业在一些人心中的印象吧。印度政府重视软件产业教育的直接结果就是,培养了好多优秀的软件工程师,这些工程师到了美国后表现甚至比美国同行还要优秀,所以在美国,大多数IT企业中高层都能见到印度人的身影。

不过印度最大的问题是本土的互连网产业远远落后中国。印度外包公司仅仅完成代码部分,不能说明印度软件就有多强,因为本质上还是廉价代工,不能充分挖掘本土12亿人的大市场,产生的利益和对社会发展促进有限。而中国的互联网软件公司是深深扎根本土,基于解决本土需求和问题的,赚的就不只是写代码的辛苦费,而是行业机遇和服务升级的费用。而且目前软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早就从代码质量转向了算法,需要更优秀能力更为复合的人才。这也是为什么像今日头条最近几年崛起速度这么快,因为它就是算法为王的公司。

尽管如此,印度在IT业上还是有非常高的潜力,这一点不能小看。2008年,硅谷高科技公司里 7% 的 CEO都是印度人,这比例比华裔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而1999年-2012年15%的公司是印度人创办的。这说明啥呢?第一,说明印度IT人才真的很优秀,第二说明印度高端人才外流非常严重。这些人才外流对印度自身来讲可能不是啥好事,但意味着印度这方面仍然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如果有一天美国经济衰退呢?如果印度经济持续健康增长,政府更加廉明呢?那么这部分潜力自然会转化为印度本土软件产业的实力。

8

厉害个屁,天天跟印度人打交道。。写的东西跟狗屎一样,牛逼的是能把跨国公司从上到下都插上印度人。。这点必须承认。印度人做东西好大,八字没一撇吹,能忽悠到资金。。弄不下去就丢给中国团队。。中国团队弄完就成印度人东西了的,跟中国团队没一点关系,功劳都是自己的。

9

其实百度,微信和淘宝代表了中国软件水平。不管你喜不喜欢,它其实就是能够代表在网络科技和美国平起平坐的实力。如果支持几亿人的支付、交流平台都不算软件技术,那还什么叫软件技术?微软是独此一家,谁都没法比。每个硬件都有自己的内嵌运行程序,这个与我们平时用的软件不一样,但也算软件,并且前者比后者大部分要复杂,而且一般都是硬件开发商自己开发,有人说华为苹果的手机好用,其实不是他们的硬件有多好,而是他们软件强,所以一般硬件强,软件肯定不弱,只不过他们不屑于开发这些技术门槛低的应用软件而已。

印度的软件出口仅次于美国,占到了全球软件出口的20%,而它在IT外包行业是第一名,占到了50%的市场份额。 中国软件行业的总量比印度要大,我们一年的软件总量大概在5000亿美金左右,印度的软件产能的总量大概在1500亿美金左右,但是印度的软件主要是拿来出口的,中国主要是拿来为中国本土经济发展所服务的,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区别。

印度只能说软件人才有相当优势,共产业也在世界比较排在前列,但它根本不能和中国相比。在美国印度软件人员比中国人受重用,是事实,但并不说明,中国软件人员不如印度。恰恰相反中国人利害,美国人知道中国人利害,宁肯在一些重要岗位(企业中层领导管理人员)用印度人,而不用中国人。印度人只图各顾自己个人利益而努力,没有其它抱负。而中国人最想出人头地的,心存技术手段占为已有,自立门户??美国人虽做不了从事软件这种非常艰苦的工作,但头脑还是很聪明,看得出该用何种人才。 说句实话,世上最难驾驭就是中国人,一般来说亚洲人独立性都比较强。

中国的软件是自我消化居多,印度的软件很多是外包业务,因此印度软件业基本上挣的是外国人的钱。印度的软件根据国外公司的需求进行编写,自己的硬件很差,缺乏持续发展的内部环境,后劲不足,最终会被中国远远抛在脑后。软件外包技术含量相当低。之前我在武汉一家外包公司实习,看着挺高大上,服务客户欧美印度新加坡,并且都设有分公司。平时交流要英文,文档邮件也是英文,时不时地老外来视察,但是做的时间长了才知道,利润相当低,人工成本控制的很严格,老员工三年啦才拿到五千多。

印度软件外包,所谓的码农而已,由大量的北大青鸟这样普通程序员组成的软件工厂构成,整合能力不行,所以印度软件核心整合能力跟中国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可以说他们是软件大国,不是强国,中国整体实力要比印度强大多了包括战斗机上的国控软件都是自己搞的,印度根本没这能力。产值高不代表技术含量高,中国工业产值绝对比日本高很多,但是很多尖端设备比不过日本,我试过自己架设游戏服务器,自己修改程序应用,需要用到不少专业软件,windows系统几乎所有专业软件都是国外编写的。

印度的软件页只有他本国的内需可以拯救,否则就是虚,空有一身内功无处发力,徒做别人打手,近期特朗普要收窄给印度的H-1B签证,对印度是利是弊,拭目以待吧。印度人就会吹牛,印度的软件外包业务和中国的代加工的工厂是一样的,都是挣点组装费。不过说实在的,爱吹牛的印度人反而在欧美混的更好,中国人想要在国外出人头地一定要学会吹牛,牛皮吹得越大,职位就会越高。我记得是以前中学课本提到一句,为了说明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一些领域甚至比大多数发达国家强,举了中国航天业和印度软件业的例子,当时我就觉得有点牵强,这么多年过去了估计还有很多人记得只是忘了是课本学的。

外包就像富士康,做手机很厉害但是没有富士康手机品牌,做软件的人才全世界都有,但是高科技公司工资高所以他们都去了,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应该也有印度人,至于哪个国家的程序员厉害,本人觉得中国美国印度韩国日本这几个国家还不错。中国的软件业确实比印度强,不过与欧美还有很大差距,本人是电气工程专业,对于软件业是外行,但就拿身边的说事,我常用的工程类软件,例如Matlab,Ansoft,CAD等等有几个是中国的,一但美国断了奶,咋办。

印度的软件业强,强在印度人的英语好。在国际上写软件,一是要与将来使用软件的业务人员沟通需求,二是要查看大量的软件资料,三是软件写好后要写大量的档案,据我在美工作期间观察,纯粹写软件印度人并无华人聪明,但涉及用英语交流,查资料,写文档,大陆去的华人不如老印,这使得老印总是出头露面,华人作了无名英雄。

这个倒不是我们夜郎自大,中国软件确实和美国还有很大距离。你说印度软件现在很强,那还真不知道强在哪里,起码,本人周围的朋友及我自身所在的金融系统,都是国内自己开发应用的软件,从没见过任何印度软件,当然我们可以用到美国软件,但真的不多。一个公司市值多少是商业价值,并不能代表技术水平高低,特别是小国家,几千万人口,如何能与14亿人口国家相比。从技术水平和软件规范性上看,似乎印度更强,据说在硅谷印度人就比我们强。好像印度人做的软件更规范,能够更好的整合衔接。等等。

10

我之前团队里一名印度软件工程师,解决问题能力我没有看到,每次汇报工作都是上百页PPT,还好我没有给他机会汇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