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月6日是林的节,又是犹太教的赎罪日。 斋月是穆斯林宗教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每年伊历的第月份为伊斯兰教的斋月月期间,除老人、孩子及体弱多病者外,每个穆斯林都应当把斋,即每天从日出到日落不进食、不喝水、不吸烟等,日落祷告后,则可以开斋进食。把斋与吟诵、祷告、施舍、朝觐并称为穆斯林的“五功”。-

下面是更多关于斋月节的问答

最佳贡献者
2
是指伊斯兰历的9月,阿拉伯语叫"丹"。按照伊斯兰教教义,斋月是伟大、、吉祥和尊贵的月份。因为安拉是在这个月把《古兰经》降给穆斯林的。

  伊斯兰教关于斋月最早的正式规定,始于公元623年。《古兰经》第二章第183、184、185、187节等对此都有记述。真主的使者穆罕默德也说:“拉马丹月是安拉的月份,它贵过一年中的任何一个月。”

  斋月的开始和结束都以新月牙的出现为准,伊斯兰教长在清真寺的宣礼楼上遥望天空,如果看到了纤细的新月,斋月即开始。

  由于看到月牙时间不一,不同伊斯兰国家进入斋月的时间也不完全一样。同时,因为伊斯兰历每年约355天,与公历相差10天左右,所以斋月在公历中没有固定的时间。

  在斋月里,每天日出至日落期间,除了患病者、旅行者、乳婴、孕妇、哺乳妇、产妇、正在行经的妇女以及作战的士兵外,成年的穆斯林必须严格把斋,不吃不喝,不抽烟不饮酒、不行房事等。直到太阳西沉,人们才进餐,随后或消遣娱乐,或走亲访友,欢天喜地如同过年。

3

为: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

1.开斋节

1)“鸡鸣而食,星灿始开”过一个月的斋戒,月见了新月,意味斋戒解除,恢复日常生活,作为穆斯林完成了一项功修,自然以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接开斋佳节的到来。

(2)开斋节是回族穆斯林俗称,即阿拉伯语“尔德·菲特勒”意译,各地穆斯林对这个节日的热烈程度,较之“古尔邦”节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使远在千里外的旅人也争取回乡与亲友共同欢度开斋佳节,整个穆斯林社区呈现一派欢腾景象。

2.古尔邦节

(1)古尔邦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接近,靠近”真主。古尔邦是中外穆斯林最隆重最热烈的传统佳节,一年一度,也是朝觐礼仪中的一项主要功修——宰牲,向真主表示虔诚信仰。

(2)古尔邦宰牲,起源于古代先知易布拉欣的传说。这位先知晚年无子,夫人已逾育龄,族人对先知大量施舍牛羊大惑不解,易布拉欣郑重表示,倘蒙真主赐我一子,即使以爱子作“牺牲”奉献,我决不会吝惜。不久,一位妻子生下易司玛仪,另一位妻子也怀孕生下易司哈格。弟兄俩幸福地成长起来。 

3.圣纪节

(1)先知穆罕默德的生辰与忌日都在不同年份的同一天——希吉拉历三月十二日。穆斯林是日既缅怀先知降临人间,又纪念先知与世长辞。中国穆斯林统称“圣纪”,列为每年“三大节日”之一。

(2)纪念先知穆罕默德在于赞美先知开创伊斯兰历史新纪元,传播《古兰经》,将穆斯林引向敬主爱人的和平之路。

扩展资料:

(1)“斋月”,阿拉伯语叫“莱麦丹”月,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维吾尔、东乡、撒拉等l0个少数民族的穆斯林称该月为“尊贵的月份”、“吉祥的月份”。

按伊斯兰教法规定,成年健康的穆斯林(除孕妇、儿童外)“见月儿封斋,见月儿开斋”。也就是说,从这个月的新月出来到下月的新月出来的一个月(30天)时间里,穆斯林都要封斋。

(2)从黎明到日落,白天不进饮食,不说脏话,不背谈他人,不干坏事,大家都要和睦相处,团结友爱。通过斋戒使人们尝到了饥饿和干渴的痛苦,用忆苦思甜的方法,磨炼意志,坚定信心,体会人生创业的艰难,鼓励人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财富,教育子女做一个勤劳、善良、正直和守法的穆斯林。

(3)明代著名回族学者王岱舆在《正教真诠》一书中,概括了斋戒的意义有三:即“省过”、“节欲”、“清心”。其意为“省察己躬,罚赎过错,节欲检行,止恶扬善”。清代回族学者刘智在《天方典礼》一书中说:“故斋之日,不起妄念,举止唯敬,语默为恭。”

(4)提倡穆斯林,在生活富裕的情况下,施舍贫穷,接济骨肉,以照顾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特别在“耶梯目”(孤儿)为已任,所以开斋节又是叫“济贫节,”而新疆穆斯林称“肉孜节”

参考资料:伊斯兰教三大节日-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4
开斋节,阿拉伯文Id al-Fitr的意译,音译“尔德·费”。亦称“节”或“小节”。与“宰牲节”伊斯兰教两大节日。时间在伊斯兰教历10月1日。穆斯林在莱麦丹(第9月)全月斋戒,斋月最后一日寻看新月,见月次日开斋,即为开斋节;如未见新月,则继续封斋,节期顺延,一般不超过3天。

当代,此节在历书上有标志。此日穆斯林们穿上节日盛装,到清真寺参加“会礼”和庆祝活动,恭贺“斋功”胜利完成,互道节日快乐,并馈赠礼品。礼拜仪式规模和气氛均盛于“聚礼”,阿訇应讲经布道。“会礼”后,分头游祖坟,念经文,追悼亡灵。节日中,家家户户炸散子、油香之类食品,赠送他人。每个家庭应在节日开始前向穷人发放开斋布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5

穆斯林三大

开斋节  伊斯兰教教历每年10月1即一个月斋戒期满斋庆贺子。世界各地穆斯林跨越时空距离、语言障碍,被信仰缔结为一家,以庄严欣喜地心情共迎最盛大的节日——“开斋节”,即前尔德节,又称“尔德节”或“肉孜节”。这是广河回、东乡族最隆重的节日。

古尔邦节  又称“古尔巴尼节”或“后尔德节”。过此节时好过人家要宰牲献祭,故又称“宰牲节”,系阿语“尔德•艾祖哈”的意译。

据伊斯兰经典记载,先知易卜拉欣梦见安拉命他以爱子伊斯玛仪勒献祭。第二天,易卜拉欣领着儿子来到麦加城郊的米纳山谷,向儿子讲明原委,伊斯玛仪勒欣然遵从。易卜拉欣执刀宰子,费尽气力,刀却始终割不进咽喉,连续两次皮肤无损。就在他第三次落刀之际,天空中祥乐袅袅,安拉派遣天使送一只黑头白身的绵羊飘然降临,传安拉之命以宰杀羊代替献子。为了纪念这一动人的事迹和感谢安拉的恩典,伊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历12月10日即开斋节后70天为古尔邦节,凡经济条件宽裕的穆斯林都要宰牲庆节。

圣纪  也称“圣祭”或“圣忌”。圣纪节是穆斯林的重要节日,是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诞辰纪念日。阿拉伯语“毛利得·奈比”的意思,意译“先知诞辰”。据阿拉伯史籍记载,穆罕默德出生于公元570年,即阿拉伯太阴历“象年”3月12日。此年因阿比西尼亚皇帝乘坐大象,率军队出征麦加,故名“象年”。 

6
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林的开斋节也在增添着不少新的。人们除了参加会礼外,还参加一些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如狮子舞、踩高跷、唱花儿、表演武术、摔跤、打扑克,城市游园、远足等活动。

  开斋节的意义

  穆斯林重视尔德节的庆祝活动。依照经训教导,在节日里,穆斯林沐浴净身,换上最美的或最干净的衣服。开斋节那天不许延长或额外守斋戒,也不许可无节制地吃喝。开斋节是宗教大集会,穆斯林从各方聚会在一起礼拜、祈祷、记念真主,互相问候、关怀和友好。

  开斋节是伊斯兰宗教节日,必须以伊斯兰方式来庆祝。活动的主题当以记念真主和学习先知为主题。尔德节不是民族文化节日,因此阿訇不允许将尔德节降格为一般、地方或少数人的娱乐活动。阿訇解释,民族节日活动的目的是寻求欢乐、节日休息、互相送礼、借机吃喝。而尔德节日的主题则必须以崇拜真主、记念穆圣为核心内容,否则就是伪尔德节。如果排除信仰目的,那么,伪尔德节就不是把穆斯林引向光明,引向正义,而是引向错误,引向罪恶。因此那种偷梁换柱式的伪尔德节,穆斯林是坚决反对的。

7
他们的特殊节日蛮多的,有开斋节、宰牲节、圣纪节、阿舒拉、白拉特夜、法图买(太太)纪念日、盖德尔等。
8

1、节,时间在伊斯兰10月1日。穆斯林在莱麦丹9月)全月斋戒,斋月一日寻看新月,见月次日开斋,即为开斋节,如未见新月,则继续封斋,节期顺延,一般不超过3天。

2、宰牲节,又称古尔邦节,宰牲节是沙特阿拉伯王国的重要节日,时间为:伊历12月10日。

3、节日嘉仪,指在两大节日清晨早起、沐浴、刷牙、用美香、穿戴整洁盛装,特指在两大节日清晨早起、沐浴、刷牙、用美香、穿戴整洁盛装,伊斯兰教在开斋节与宰牲节(即古尔邦节)期间的礼仪之一。亦称节日的穆斯泰哈布。

4、圣纪节,亦称圣忌节,穆罕默德(约570一632年)的诞辰和逝世都在伊斯兰历3月12日,穆斯林为纪念先知穆罕默德复兴伊斯兰教,遂在他诞辰和逝世的这天举行宗教集会,后逐渐演变为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之一。

5、阿舒拉,伊斯兰教纪念日之一。时间在伊斯兰教历一月十日。逊尼派穆斯林认为,此日与伊斯兰教诞生前的阿丹、努哈、易布拉欣、优努斯、尔撒等10位先知的重大活动有关,是贵重吉祥的日子。

6、登宵夜,伊斯兰教纪元前一年,伊斯兰教圣人穆罕默德于赖哲卜月第27晚夕由天使陪同从麦加禁寺飞抵耶路撒冷远寺,登上天空之极境,所以伊斯兰教将每年的赖哲卜月第27晚定为升霄夜纪念日,并由此产生了登宵节。

7、白拉特夜,斯兰教纪念日之一。时间为伊斯兰教历八月十五日之夜。教法认为,此夜真主打开恕饶之门,总结每个人一年的功过是非,更换记录一年活动大事的文卷,故又称换文卷之夜。

8、法图买,亦称法蒂玛忌日。时间为伊斯兰教历九月十四日。由于她从小受到父母良好训导,聪颖贤惠,品学出类拔萃。她将自己所有的学识奉献圣教事业,尽力推动和弘扬伊斯兰教发展。

9、盖德尔,伊斯兰教节日。盖德尔夜引意为前定、高贵之夜。在伊斯兰教历斋月(九月)中。据伊斯兰教传述,真主在此夜始降古兰经文。穆罕默德曾对其门弟子说:你们要在斋月末旬的单数日子里,估定盖德尔夜。按照多数学者的意见,认为应在斋月的第27夜。

穆斯林是伊斯兰一词的派生名词,意为顺从真主者,实现和平者。伊斯兰的意思是顺从真主,实现和平,那么信仰伊斯兰宗教的人,就要成为顺从真主的人、实现和平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穆斯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