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好

  勉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汉地西端,北依秦岭,南垣巴山,居川、陕、冲。全县辖19镇,242个行政村,总人口42.9万,总面积2406平方公里。勉县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发展潜力。这里生物资源独特,气候温暖湿润,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全境,渠网蛛织,土地肥活,物产丰饶。境内盆地珠串,山峦起伏,森林覆盖率达 58%,自然风光旖旎, 生态环境良好。这里矿产资源贮量大、品位高,位于“勉略宁”金三角,被地质学家李四光誉为亚洲的“乌拉尔”。现为全省全市重要的冶金工业基地和化工工业基地。

  中文名称: 勉县

  行政区类别: 陕西省勉县

  所属地区: 中国西北

  下辖地区: 长林镇、金泉镇等25各乡镇

  政府驻地: 勉阳镇

  电话区号: 0916

  邮政区码: 724200

  地理位置: 陕西省南部

  面积: 2406平方公里

  人口: 42、9万

  气候条件: 温暖湿润

  著名景点: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武侯祠、马超墓祠等

  邮政区码: 724200

  地理位置: 陕西省南部

  面积: 2406平方公里

  人口: 42、9万

  气候条件: 温暖湿润

  著名景点: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武侯祠、马超墓祠等

  下辖乡镇

  社会发展

  自然资源

  旅游资源

  名优特产

  历史文化

  建置沿革

  交通优势

  地方小吃

  当地名人

  勉县地名的由来

  勉县一江两岸——时代跨越

  勉县下辖19个镇

  勉阳镇、定军山镇、老道寺镇、周家山镇、新街子镇、武侯镇、阜川镇、温泉镇、新铺镇、金泉镇、同沟寺镇、茶店镇、元墩镇、镇川镇、褒城镇、长沟河镇、张家河镇、青羊驿镇、漆树坝镇。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全县人民争乘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东风,自力更生,开拓进取,全县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飞速发展。农业基础进一少稳固、农村经济更加活路;全县工业初步形成人造板、化工、有线电视电览、金属冶炼、建材、食品饮料等支柱产业;阳安铁路、108 国道横绩全境,地方道咯四通八达,电力充裕、通讯便捷。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旅游开发方兴未艾。现已形成“三国”蜀汉文化为特色的定军山、武侯墓、武侯祠、温泉“四点一线”的旅游黄金线路。随着境内汉中飞机场、西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航通车,为旅游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目前,全县人民下心崭新精神风貌,按照“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描绘的蓝图,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前时,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兴县点略,为把勉县建设成为经济昌盛、环境优美、社会文明、旅游文化大县进行不懈努力。勉县现为汉中市的两个卫星城市(勉县和城固县)之一。

  自然资源

  汉中为祖国大西南的北门户,与四川、甘肃、重庆交界。勉县位于汉中盆地西县内动植物及矿产资源都比较丰富,优势明显。勉县地处南北气候交汇带,气候温润,雨量充沛,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全境,渠网珠织,物产丰饶。境内有常见树种54科140种,其中有旱莲、银杏等国家保护树种10余种。中药材1611种,尤以天麻、杜仲、猪苓产量最大、品质最佳。茶叶、木耳、核桃、桐油等土特产品初具规模。现为省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水保生态治理重点县、全省药源基地建设重点县。境内已探明的金、铜、铁、磷、石灰石、白云石、蛇纹石、大理石等金属非金属矿藏有23种,是省市重要的冶金、化工工业基地和石材加工业基地。

  编辑本段旅游资源

  旅游主打招牌:“三国历史文化古迹游 ” 与 “自然风光游” 相辅相成。

  旅游资源独特,人文自然相宜。境内共有文物古迹景点330多处,其中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武侯墓,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古阳平关遗址、诸葛亮读书台、刘备称汉中王设坛处、诸葛亮制木牛流马处、万寿塔、张鲁女墓、南宋禁盐摩崖、云雾寺、皇姑坟等十二处。定军山、古阳平关、天荡山等三国遗迹驰名中外。城东南凤凰山的天然温泉为全国少有的高热医疗矿泉水,被誉为“陕南第一汤”,沐浴者络绎不绝。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给勉县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现为全省对外开放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定军山及武侯墓风景区为全省第二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武侯墓景区

  武侯墓位于勉县城南4公里的定军山下,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葬地,墓区山环水抱古木参天,四季如春风景宜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南主要旅游景点之一。

  武侯墓区,岗峦起伏,山环水抱,素有“陕南天然公园”之称。

  墓上和庙内的建筑,多是明、清两代一所三院并连的大庙,围有垣墙,面积约45000平方米。入陵园大门,一片汉柏古松,清幽、古朴。大殿院中,有许多历代歌颂诸葛亮的诗词和复修墓庙记文的石碑。

  大殿龛上,端坐着诸葛亮的塑像,纶巾,羽扇,鹤氅,方据,神态庄严。关兴、张苞,侍立左右。

  墓在大殿之后,南北向,头北脚南,取北顾中原,南立蜀国之义。墓周砌以砖墙,其圆周为60米。墓家为覆斗形,高约6米。墓前有一小亭,号曰“墓亭”,内竖石碑一通,上刻“汉诸葛忠武侯之墓”。双桂之后有诸葛亮的“寝宫”三间。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墓中有古庙、拜殿等共古建筑54间,墓前古庙始建于公元263年。54株古柏也是于263年所植。汉桂两株,树围1米多,至今年年开花。墓地汉柏汉桂相映成趣,古建文物交相辉映。每逢清明前后武侯墓文化旅游节期间,游人如织,平常去拜竭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武侯祠景区

  武侯祠景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的勉县,建于景耀六年(公元二六三年)春。三国蜀相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被谥为“忠武侯”。旧时武侯祠

  多如繁星,不胜枚举。现在,全国尚存有规模较大的武侯祠9座。而陕西汉中勉县的武侯祠是皇帝下诏修建的,比成都武侯祠早建约50年,堪称“中华第一武侯祠”。

  武侯祠位于勉县城西3公里处的川陕公路之南,汉江之北。武侯祠内建有殿庙、廊房等建筑。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20米, 呈长方形。周围青砖砌墙,占地30亩, 共 有7院, 54间房舍, 亭台楼阁, 布局适宜。祠内古柏数颗,直径约1米左右, 高大繁茂。还有一株稀有花树, 形色似藕莲, 人们称之为“旱莲”,高约10米,初春开花,展瓣吐蕊,芳香数里,届时欣赏者络绎不绝。

  定军山

  定军山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城南5千米,三国时期古战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原属武侯墓乡,今属定军山镇辖区。

  三国时,蜀将黄忠斩夏侯渊、赵顒于此,在历史上遂负盛名。属大巴山脉,其脉自高庙子入平地,隆起秀峰12座,自石山子至元山子,号称“十二连峰”,再东为当口寺孤峰,自西向东绵延十多公里,如游龙戏珠,故有“十二连山一颗珠”之誉。主峰定军山为最高处,海拔833米,山顶原有“古定军山”石碑,文革被毁,今新立。山南有一个天然锅底形的大洼,周长1.5千米,即三国时称为“可屯万兵”的“仰天洼”。北麓有一片广漠沃野,就是当年诸葛亮大布“八阵图”、设“督军坛”的武侯坪,黄忠大战夏侯渊的战场,时常发现“扎马钉”和箭镞,传为蜀军用兵之物;山旁有“斩将桥”,“八角琉璃井”井口八角形,薄页细花纹汉砖砌成,皆不存。山半腰有一大石,高约3.3米,宽约2米,中开一缝,宽窄不一,名曰“挡箭牌”,传为诸葛亮遮挡敌箭的遗物。

  定军山

  驻兵定军山和天荡山各隘口。刘备趁曹操立足未定,同年率将进兵汉中,老将黄忠打败了驻守天荡山的张郃后,又奋勇取定军山,经法正指点,夺得定军山以西的挡箭牌山的山头,踞高临下,直取夏侯渊,夏措手不及,被黄忠腰斩,从而夺得了定军山

  云雾山风景区位于陕西省勉县东北部,秦岭南坡,海拔1500米,风景区内北亚热带原生林保护较好,有植物1390种,动物518种,森林覆盖率达90.7%云雾山风景区位于勉县新街子北边的山里,距离新街子32KM。在勉县新街子向北望,能看见一座最高的象屏障一样的山,在那做山的背后就是云雾寺,当地地名叫黑坛子。

  1)云雾山主景区

  云雾山主景区主要位于勉县国有黑潭子林场和二道河乡辖区内,

  [云雾寺风光]云雾寺风光

  开发范围115方公里,主要集中在新云公路沿线。景区内林海松涛、急流飞瀑浑然天成,深山古刹、晨钟幕鼓,尽显灵异与神秘,农庄融入青山绿水间,一派祥和宁静。览胜景、品美食、修身心、逸神情是景区打造追求的目标。根据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等因素将主景区区划为6个功能区:云雾山自然景观区、森林休闲度假区、野生动物驯养、观光、狩猎区、云雾山茶园观光区、娘娘滩水上景区、终南山景观区。

  2)狮子河景区

  该区位于云雾山风景区最北端,与留坝县接壤,面积200平方公里。景区内面积广阔,森林茂密,林海松涛与高山草甸交错分布。海拔2000—2400米,是一类保护动物羚牛的栖息地。是旅游探险、森林保健、高山湿地观光、野营野炊的理想地。

  3)柳坝景区

  该景区位于同沟寺镇柳坝村及汉西林业局新店子林场范围内,总面积165平方公里。林区植被茂盛,山清水秀、林木郁郁葱葱,无污染源。优良的水质、优良的大气质量及天然隔离带,孕育了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浅山丘岭的经果林,中山区的大鲵、森林鸡养殖,深山区的森林景观资源等,是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佳方式。按资源特点及发展现状将景区区划为五个功能区:原始森林景观区、兰草观赏园、特色养殖观光区、红花寺水上乐园、生态经济果林观光采摘区。

  4)长沟河景区

  该区位于长沟河乡及汉西林业局庙坪林场范围内,总面积180平方公里。区内河流纵横,流域面积大,山势开阔,植被覆盖好。长沟河景区拟发展以绿色森林食品、中药材栽培观光为主体的绿色产业。按实际发展状况区划为3个功能区:秦岭植物园区、绿色森林食品栽培观光区、中药材栽培观光区。

  漾家发源于南郑县米仓山的熊头岩(2168米),它一路向北经由云河、钢厂,汇集了许多时溪流,来到勉县;在勉县经由大河坝、小河庙、阜川、元墩,走到罗家营时它转身向东北方向流,她走过高山、浅山、丘陵、平川,在温泉镇与汉江拥抱。 

  近年来,县上坚持提高品质与保持总产稳定相结合;发展高档优质米与中档米相结合;发展优质常规稻与优质杂交稻相结合;发展基地与发展龙头企业相结全,立足当地现实,显示地方特色,培育优势产业,先后引进筛选了一批丰产好,米质优,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强,符合国家优质米标准的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建立了无公害生产基地1.7万亩,提高了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有力地促进了优质米产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长足发展。

  定军茗眉

  勉县是著名的古战场,也是著名的茶乡,以“定军茗眉”为代表的“定军牌”系列名茶,带着醉人的馨香,走出秦岭,扬名天下。成其是80年代以来,勉县历届县委政政府把茶叶产业化列为农业发展项目的重中之重,在汉江源头海拔800-1380米的古战场定军山域建立了无污染的良种生态茶园,茶区常年雾气潦绕,气候湿润,漫射光,短日照,土壤肥沃,微酸,其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形成了独特的茶叶品质。

  “定军茗眉”以其“外形匀齐显毫,细秀如眉,色泽嫩绿,嫩香持久,滋味鲜醇,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茶叶完整”曾多次获奖,先后荣获中国西部名优茶评比第一、“陆羽杯”奖、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银质奖、陕西名优茶金奖、汉中市优质产品奖,96年被中央办公厅选为国宴用茶。

  中药材

  勉县素有“天然药库”的美誉。国家公布的34种珍稀中药材,勉县出产17种。境内天麻、猪苓、西洋参、杜仲、附子、元胡等名贵中药材分布广、数量大、质量优,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天麻又名赤箭、定风草、离母、鬼督邮等,为名贵的传统中药,属兰科多年共生草本植物,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天麻药用部分为地下块茎。无叶无根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主要靠同化浸入其体内的一些真菌获得生长营养,其生长、繁育的奥秘一直没有破译,因而千百年来药用天麻只能靠野生,数量极其有限。勉县作为全国天麻人工繁育、栽培技术发源地,有天麻生长的良好环境,有发展天麻的丰富资源,有悠久的种植传统,有成熟的技术,发展天麻天时地利人和。近几年县上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大力发展天麻生产,已使其成为全县农业的支柱产业。尤其是在张家河等地天麻质量尤为较好。

  编辑本段历史文化

  勉县是三国时魏、蜀相争的战略要地,《三国志》中的故事,如空城计、木牛流马,都发生在这里。勉县城南,越过汉江大桥,前面有12个并列的山峰,就是定军山。诸葛亮当年在这里驻军镇守,并大败魏军,所以得名定军山。京戏《定军山》描述了蜀、魏在这里相争的故事。魏将夏侯渊镇守定军山,蜀军前来进攻,蜀将程芝被夏侯渊擒获,而魏将夏侯尚被老将黄忠所获。夏侯渊闻知侄儿被俘之后,焦急异常,后听人献计,派兵送信给黄忠,约定次日走马换将。当时黄忠苦于破敌之策,看了书信计上心来。遂告诉前来下书的旗牌官:“修书不及,照书行事。”翌日,两军阵前交换战俘时,黄忠提出先放程芝,后放夏侯尚,夏侯渊照办。就在释放夏侯尚时,黄忠却用“百步穿杨”的箭法,将其射死,随即撤兵。夏侯渊大怒,率兵追赶,结果中了黄忠缓兵之计,死于黄忠刀下。

  武侯墓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陵墓,位于勉县城南四公里的定军山古战场脚下,公元234年,诸葛亮病卒于五丈原军中,蜀汉朝廷按其遗命安葬于此。

  墓高5米,方圆60米,四周围砌以八卦形花墙。墓前竖碑一块,上刻“诸葛亮武侯之墓”,墓后有“护墓双桂”,高达19米,胸围1米左右,树冠如盖,浓荫蔽冢,清雅宜人。墓区面积2.3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60余间,汉桂2株,汉柏22棵。大殿正中神龛上诸葛亮塑象庄重肃穆,令人肃然起敬,书童侍立左右,龛下张苞,关兴分立两旁。殿后墓冢高6米,周长60米,呈汉代覆斗式,庙内文物荟萃,匾联层层,碑碣林立,或颂武侯高风亮节,或赞诸葛敏睿才智,墙上丹青绘着诸葛亮当年的故事。武侯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文物旅游胜地。

  勉县还有武侯祠,这里面有诸葛亮读书台,还有千年古树旱莲,每到开花之时满树都是,美不胜收。

  本县原名“沔县”,因沔水而得名。后因“沔”字生僻难认,1964年9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沔县”改为“勉县”。

  西汉初平二年(191)张鲁据汉中,改汉中郡为汉宁郡,沔阳县属之。

  魏景元四年(263)置梁州,沔阳县属梁州汉中郡。

  西晋武帝泰始三年(267)迁梁州治于南郑,沔阳县属之。

  愍帝建兴三年(315)沔阳县为仇池氐族杨茂搜所据。

  东晋永和三年(347),梁州收复,沔阳县属梁州。宁康元年(373),梁州为前秦(苻坚)所据。太元九年(384)收复,沔阳县复属梁州汉中郡。义熙元年(405)梁州为后秦所据,四年(408)收复,沔阳县仍归汉中郡。

  南朝,“刘宋取其地,(侨)置华阳郡,寄治白马城(今老乡乡武侯街)”,沔阳县属梁州华阳郡。梁武帝天监三年(504)汉中太守夏侯道迁举郡降魏,沔阳县始属北魏华阳郡。北魏正始二年(505)分沔阳县东设汉阳县(治所今黄沙镇);正始中(504—508)又分沔阳县西设嶓冢县(治所今铜钱坝)。西魏(535—556)改东益州长兴州,沔阳县属之。北周(557—581)沔阳县属兴州。

  隋开皇元年(581)撤沔阳县,三年(583)撤华阳郡,并入—冢县。大业三年(607)改嶓冢县为西县,属汉川(汉中)郡。

  唐武德元年(618)废汉川郡,复置梁州,西县属之。贞观元年(627)全国划十道,梁州为山南道辖,西县属之。开元二十一年(773),山南道分为东、西两道,西县属山南西道汉中郡。乾元二年(759)复汉中郡为梁州,西县属之。兴元二年(784)三月,德宗因避朱泚之乱,来汉中;六月,乱平,将返长安时,升梁州为兴元府,开我国历史上以帝王年号为府名之先例,西县升为“次畿县”,上属兴元府。

  五代(梁、唐、晋、汉、周)西县属兴元府。

  北宋初,废道置路,西县属峡西路兴元府。至道二年(996)西县属利州路大安军(治所三泉县,今宁强县阳平关);三年(997)废军,两县复隶利州路兴元府。咸平三年(1000)宋平蜀后“(西)县当冲要直靥朝廷”(郡国县道记》)。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分利州为东、西两路,西县属东路兴元府。蒙古军队进占后于戊午年(1258)设铎水县(治所今旧州铺),移沔州治于原沔阳县治所(今旧州铺),省西县入略阳。

  元初,改兴元府为兴元路,西县属沔州。至元四年(1267)沔州隶广元路,西县属沔州。

  明洪武三年(1370)改兴元路为汉中府,省铎水入沔州。四年(1371)知州王昱迁沔州治于西山谷口(今武侯街)。七年(1374)七月降沔州为沔县,属汉中府。成化二十一年(1485)沔县隶宁芜州(今宁强县)。嘉靖三十八年(1559)复隶汉中府。

  清代,沔县属汉中府。

  1912年废州为沔县

  1913年属汉中道。

  1928年属省。

  1935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沔县治迁菜园镇(今城关镇)。

  1949年属陕南行署区。1964年9月,因“沔”字生僻难认,经国务院批准改“沔县”为“勉县”。

  民国2年(1913)废府设“汉中道”,沔县属之。17年(1928)废道,直属于省。24年(1935)在汉中设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沔县属之。同年2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占领沔县,成立县苏维埃,属川陕省(治四川通江)。2男26日红军北上后,8月县治由西山谷口移于菜园镇(今县城)迄今。

  1949年12月6日沔县解放,属陕甘宁边区汉中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属陕南行署。1951年属南郑区专员公署。1954年属汉中区专员公署。1965年6月属陕西省汉中专员公署。1978年起属汉中地区行政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属汉中专区、汉中地区。今属汉中市。

  疆域

  据高潮乡仓台堡和红庙乡出土文物佐证,远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已在汉江两岸劳动、生息。夏商时代,沔地属西国,西周属雍,东周属蜀,战国初为白马氐东境,秦属褒县。汉西初,由褒县划出外坝河以西部分,建沔阳县。北魏分沔阳县东部设华阳县。北魏正始中(504—508)再划沔阳县西部设嶓冢县。隋撤华阳、嶓冢县,称西县。明改沔县。自两汉建县至解放前,县治、县名、归属几经变化,但其疆域基本未变。

  解放后,1954年将本县小河庙、漆树坝、房家湾和原褒城县大河坝乡划归黎坪中心区辖;1956年将茶店乡黑河坝村划归略阳县辖。1953年将凤县二沟乡、1954年将宁强县启宁乡、1956年将略阳县黑河坝乡小砭河村划属本县;1958年11月,将原褒城县的金泉、贾村坝、纪寨、长寨、杜寨、段家坝、老道寺、杨家湾、红庙寨、栗子坝、黑潭子等11个生产管理区和黎坪中心区的漆树坝、大河坝、小河庙、唐家坝4个生产管理区划归本县,遂成今之疆域。

  勉县又一项重点工程,备受全县人民关注的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县城跨汉江大桥工程,在勉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方面关心支持下,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12月15日,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管理办公室在西安举行了大桥工程开标会议,确定了施工单位。日前,勉县又举行了大桥工程监理招标会议,确定了监理单位,标志着该工程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

  勉县跨汉江大桥工程是勉县“一江两岸”组团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勉县汉江九冶大桥和马营大桥之间,主要由跨汉江斜拉大桥、两岸引道及附属工程组成。建设规模总长度858.67米,其中主桥长280米,引桥长348米,桥宽20米,引道230.67米,按双向四车道二级公路设计,工程估算总投资人民币9993万元,建设工期两年,预计2011年10月竣工通车。

  该工程的建设将极大地缓解勉县城市交通压力,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给人们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便利。

  勉县定军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勉县将举全县之力,投资59.8亿元,打造定军山国家旅游度假 

  岸堤护栏实景

  区,建设6个功能分区,其中建设重大项目30个、子项目110个,填补整个西北地区没有一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空白。

  勉县定军山国家旅游度假区规划的空间布局为:以三国文化为主

  线,以旅游资源分布和自然山水格局为骨架,整合文化体验、旅游度

  假、城市休闲三大要素,形成“一心、两带、三区、多点辐射”的总

  体空间布局。分近期(2010—2012年)、中期(2013—2015年)和远

  期(2016—2020年)三个阶段建设。力争两年大起步、五年基本建成

  定军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将其打造成为集文化体验、生态休闲、度假

  居住、山水游乐、会议接待、乡村游览于一体的高端旅游综合体。项

  目规划建设面积约70平方公里,规划重大项目30个、子项目110个,

  概算总投资59.8亿元。主要建设定军山三国文化观光及休闲度假核心

  区、汉江画廊城市休闲带、漾河风光游览带、月亮湾温泉养生度假区、

  武侯祠历史文化旅游区、天荡山佛教文化及乡村旅游区6个功能分区。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下面是更多关于勉县的问答

最佳贡献者
2

勉县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有什么特色

乐山是四川文发达的地区,现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从现今出上万座汉代崖墓中的实物可以窥视到汉代乐山地区的社会文化发展水平,最有代表性的是汉代文学家郭舍人在乌尤山注释《尔雅》的遗迹。

唐代,乐山修建了庞大的凌云大佛工程(乐山大佛)。宋代,乐山最出类拔萃的人物是苏东坡父子三人。近现代史上,嘉州山水又孕育了郭沫若那样的大文人。嘉州画派独树一帜,在四川国画界有很高声誉。

乐山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战国时期,秦蜀守李冰为避洪患,开凿麻浩河,分江溢洪,形成了四面环水,林荫浓密的乌尤“离堆”。乐山境内留存着上万座汉崖墓,特别是麻浩崖墓内的石刻浮雕和壁画。东汉时,佛教开始传入乐山。东晋以后,佛教寺庙与日俱增,香火日趋旺盛。唐宋时期,乐山为中国西南佛教文化的重要所在,峨眉山成为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从公元713-803年,历时90年建成的乐山大佛,宏伟端庄、举世闻名。宋、元、明、清,乐山的文化遗存更为丰富。现在,全市有国务院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乐山大佛、麻浩崖墓、万年寺普贤铜像、峨眉飞来殿;有省级文化保护单位4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9处,馆藏文物2万多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2600余件。

乐山人才辈出,北宋的大文学家苏轼,当代文化巨人郭沫若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乐山还出现过李密、苏洵、苏辙等著名文学家,当代“书坛怪杰”石鲁也产生于此。历史上,李白、杜甫、岑参、范大成、黄庭坚、陆游等文化名人或在乐山为官,或在乐山游历,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为纪念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修建的三苏祠;还有夹江千佛岩、青神中岩寺;往南有“小西湖”五通桥,建于明代的形如船体的罗城古镇,有被称为“中国百慕大”的峨边黑竹沟,有大熊猫产地之一的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往东有环抱72个小岛的仁寿黑龙滩风景区;往西有当代大文豪郭沫若故里沙湾和美女峰石林。

3

汉中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特点

汉中,”,美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于陕西省西南部,北倚、南屏大巴山,中部是汉中盆地。全市辖十县一区,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372万。汉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全国双拥模范城。现任市委书记张会民、市长胡润泽、市政协主席魏建民。

汉中两汉三国文化底蕴厚重,自然风光独特秀丽,有“秦巴天府”之称,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百余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截止2006年第六批[1]),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处(截止2008年第五批[2]);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1个(截止2004年),国家自然保护区6个(截止2009年),国家水利风景区3个(截止2009年第九批),国家森林公园4个(截止2009年)。

  时任汉中市市长的田杰曾说:汉中的特色不仅仅在于汉文化,之所以能成就刘邦的汉室大业,则是因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生态的多样性。 汉中北依秦岭,南频巴山,中间为汉中平原。汉中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粮仓,也承载著汉中绝大多数的人口。这里是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江河分水岭,四季分明、气 汉中南湖风景区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并因此造就了物种的多样性。“汉中的森林覆盖率为52%,林草的植被率达60%,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汉中境内有汉江、嘉陵江等567条河流,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田杰认为,“‘南水北调’不仅有利于调入水的地区,也有利于调出水的地区。为保证调往京、津、冀地区的水质,我们必须对汉江流域进行水土流失治理,防止污染,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这实际上就提升了汉中的文明水平、生活质量以及现代化水平,让汉中古城更具品味!”

   汉中夜景汉中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朝代(如秦、唐、宋等)是作为国家的一级行政区治所存在的,例如在秦代设汉中郡,为秦36郡之一(秦为郡县二级制,郡为一级行政单位,成都地区属于蜀郡),唐代中期汉中为山南西道的首府所在地(唐开元至五代时为道、州、县三级制,道为一级行政单位,成都地区属剑南道),北宋汉中曾为利州路的治所兴元府所在地(宋设路、州、县三级制,路为宋一级行政单位,成都地区属于成都府路)。元代蒙古军占汉中,为了切断汉中地区与成都地区的联系,让四川“无险可守”,逐渐撤消了汉中作为一级行政单位治所的地位,并入以关中地区为治所的行政单位,至此汉中开始隶属于陕西省。在历史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案例中,汉中是一个典型的行政区划(西北地区)与自然区划(西南地区)不一致的城市。即使现在看来无论是地理气候、方言习俗还是饮食习惯,汉中与陕西的关中、陕北地区都有很大的差异,而与川北极为相似。

汉中历史悠久,是汉家的发祥地,自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首置汉中郡,为秦36郡之一,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以汉中为发祥地,筑坛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统一天下,成就了汉室天下四百多年,自此,汉朝、汉人、汉族、汉语、汉文化等称谓就一脉相承至今。三国时期,汉中是魏蜀两国兵戎相见的主战场, 古汉台望江楼老将黄忠在汉中定军山下刀劈夏侯渊,骁将赵云汉水之滨大败曹军,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一代名相诸葛亮在汉中屯兵8年,度过了他一生最为呕心沥血的岁月,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最终归葬定军山下,其安息地武侯祠,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这里是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四大发明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封地和葬地,三国大将魏延葬地。韩信、诸葛亮、曹操等帝王将相曾在这里建功立业,李白、杜甫、陆游、苏轼等伟大诗人曾探访、辗转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并留下了瑰丽的墨迹诗章。

民风民俗

  陕南民歌

  汉中秦岭巴山地区,自古迄今有传唱民歌、山歌之风,内容广泛、丰富,形式多样、活泼。或一人独唱,或两人对唱。有通山歌(又称茅山歌、放牛歌、姐儿歌)、山歌、小调、劳动号子、仪式歌(迎亲歌、哭嫁歌、拜寿歌、祝酒歌、拳歌、礼宾歌、孝歌、说春歌、劝善歌、拜香歌、佛句等)、盘歌、儿歌等。一般情趣诙谐,幽默含蓄,曲调委婉舒展,有高腔、平腔之分,感情柔和细腻,多有川楚之风,不似关中陕北民歌粗犷豪放。

  锣鼓草

  山区农民集体换工在田间薅草时,为加快进度,一至三人在人群后,边敲锣鼓,边唱督工歌,随机随情编唱,尤其多在进度慢或做活质量差者身后边敲边唱,以激励干活加快进度,提高质量。该形式使生产场面热闹活跃,消除劳动者疲乏、劳累、寂寞之感。

  社火

  全市各县流行。一般在春节时街镇村巡回表演,形式多样。有悬台芯子、高跷、地社火等,以各种脸谱服装扮演戏剧人物、场面,溶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于一体。陕南悬台芯子社火尤为著名,多层钢架上迭次饰立戏剧人物造型,有多至五六层者,惊险异常。还有舞狮、彩莲船、竹马、龙灯、板凳舞、贝壳舞等形式。

  焰火

  又称“放花”。一般于春节或元宵节等喜庆节日放焰火。洋县磨子桥焰火自清代以来为最著名者,曾奉调入京参加国庆焰火晚会。主要有竿子花、笸篮花、马花、冲天炮、满天星、流星赶月、闹龙宫、火树银花、连珠炮等160多个品种,五光十色,绚丽多彩。

  汉调二簧

  陕南地方戏剧,由汉水流域的山歌、民歌、小调发展而成,音调为汉中一带发音,与湖北汉调戏相似。长于文戏,巴山气息浓郁,音调幽雅,唱腔婉转,道白柔和,语言风趣,表演细腻,纯朴大方,唱腔及念白巴山音韵很重,以川味见长。板式有上、下调之分,上调多用于表现悲怆、凄凉、愤慨情绪;下调多表现舒畅、明快豪放情绪。汉台区、西乡县、镇巴县等地20世纪60年代以前多表演汉调二簧,今渐无。

  汉调桄桄

  又称汉中梆子戏,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陕西九大剧种之一,也是陕南最大的剧种,属梆子腔戏。其唱、白吐字归韵,均以汉水流域语音为基础,用梆子乐器击节发出响亮节拍。始于元代,既有秦腔高亢激越特点,又溶入川剧、汉调二簧柔和婉转之长,形成鲜明地方色彩和风格。汉调桄桄音乐优美,语言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表演动作大方,朴实,唱腔喜怒哀乐界限分明,生、丑、净、旦,行当齐全,唱、念、做、打,和谐完整,颇能代表汉水流域人民温和典雅、纯朴大方的性格特征。

  端公戏

  本为古代巴蜀巫师(端公)跳神的歌舞形式,后发展为民间歌舞剧,属地方小剧种,一般为男女二人演唱,多表现男女爱情内容,故又称“对对戏”。适宜排演小型剧目,其唱腔朴实柔和、表现形式活波洒脱。唱词幽默风趣,艺术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传统民居

  陕南地区,有山坳、河沿和平坝,居民根据地势、原料等条件,建有各种民居,传统的住房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石头房:多建于山区,镇巴、西乡山区很普遍。顾名思义,石头房以石为基本材料。通常是后墙靠山崖,三边以石头砌墙,屋顶木架上铺以油页石板。石头房经风耐雨,造价低廉。 竹木房:四壁用圆木垒成,并留有门窗。屋顶用毛竹搭在木梁上,再以竹篾条结扎并以蓼叶覆盖。有的人家在横梁上架木,上铺密竹,抹上灰泥,成为顶楼,上置火塘,用以炽烤和存放粮食。竹木房多建于林边及山坳,南郑、宁强和城固等山区常见。吊脚楼:多建于沿江集镇。吊脚楼以木桩或砖石为支撑,上面架以楼板,四壁或用木板,或用竹排涂灰泥。屋顶铺瓦或茅草。吊脚楼窗子多向江,所以也叫望江楼。吊脚楼开间不大,但楼—厂可防水,楼上很凉爽。三合院和四合院:多见于平坝城镇。三合院有正房3间,中间为堂屋,东西为厢房2—3间。正房前方屋檐外伸,可用来吃饭、歇脚。厢房开间比正房小,两端有围墙相连,墙中间朝南刀:门。四合院由正房、厢房和过门组成,中间有——天井,比三合院更讲究。,三合院和四合院居室以土坯、砖石、木料为基本材料,大门多向南,忌朝西。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砖房和城市楼房日益多起来。

编辑本段

特色饮食

  汉中面皮

  受民俗“南米北面”的影响,改变了原材料是面粉的做法:大米浸泡、磨浆,加水稀稠相宜,蒸成薄片,待冷却后切成条,具有色白、薄 汉中面皮、光、嫩、细、柔、韧、香等特点,再辅以豆芽、菠菜、胡萝卜丝,芝麻酱、辣椒油、大蒜汁或生姜汁,芥茉、五香粉、精盐等调料。凉拌后红绿相映、黄白互衬、色泽鲜亮,食之爽口,气味芳香,风味独特。面皮除凉食外,还可切片晒干油炸,雪白透亮,香酥迷人,在宴席可与虾片媲美;还有炒、烩等吃法。为本地风味独特的地方名小吃。值得一提的是,面皮大多是米做的,因为柔嫩、劲道恰似皮条,故名之,汉中人甚喜食。与菜豆腐搭配是汉中人最喜欢的早餐。

  菜豆腐

  菜豆腐,又称菜豆腐粥,制作历史悠久,原为招待客人的佳肴,现为大众化食品。将黄豆浸泡、磨浆 汉中菜豆腐,用细箩或纱布滤去豆渣,煮沸,然后加入浆水菜酸汤点清,待形成豆腐时,再滤出豆腐压成块。豆腐质地细嫩,色泽青白如玉。吃法有酸甜之分:用所剩的酸浆水加入大米煮粥,快 熟时加入所制豆腐,粥食之酸香可口;用白水加大米煮快熟时加入所制豆腐,该粥食之醇香甘甜。食酸味豆腐时,配以油煎辣椒、蒜泥、芫荽等拌成的佐菜,清香意爽,余味无穷。

  浆水面

  汉中各地均喜食浆水面,尤其城南关幺儿拐的浆水面,其味酸、辣、清香,别具一格。浆水菜的菜以芥菜(俗称花辣菜)为佳,或用白 汉中浆水面菜、芹菜等制作,将菜在沸水中煮烫至半熟,放入瓦盆罐,加入浆水汤,一至二日菜色变成金黄色,再用食油、精盐,加蒜苗炒熟,配以葱花、姜末、花椒粉等调料及豆腐丁,烩入炒熟的浆水菜内作臊子。浆水面条人工擀作,页宽、条长、片薄。熟面条调上浆水菜臊,浇上辣椒红油。其色红白黄相间,入口酸辣清香,回味无穷,是汉中有名的风味小吃。

  凉粉

  凉粉是以冰豆凉粉、豌豆凉粉为上品,米凉粉次之。汉台区铺镇的冰豆凉粉更为可口。制作凉粉的方法非常简单:以豌豆、胡豆或扁豆(槟豆)为原料,浸入水中泡胀磨浆,去掉粗渣,经漂滤沉淀,掺入适量清水置锅内烧火加热,边搅边煮,呈浆糊状时舀在盆里,冷却后就成凉粉。如果趁凉粉没有冷却之前佐料热食,便称为吃“热凉粉”。吃法比较讲究,在同一盆中的凉粉可分为两种,即块片和糊状,可任选其一,或兼而食之。热凉粉的调料与凉粉调料迥然不同。事先要配制,熬好调料汤,把大香、花椒、胡椒等加水煮沸,再加入油盐和少量干粉,熬成稀糊。食用时不用盐、酱、醋,只要在热凉粉碗里浇上红油辣椒和调料汤就行了。味香色佳,经济实惠。

  粉皮

  粉皮,又称粉皮子、片皮,入口有咸、酸、辣、香、冲等味,嚼之光滑柔韧。粉皮是由生长在山上的蕨菜根茎捣碎,取其淀粉加工而成。民间的制作过程是将蕨粉稀释,加微量明矾搅成糊状,舀进平底小烫锅,让烫锅浮在沸水上,随即左右旋转,让糊状浆汁均匀铺开,再放在冷开水中降温,待收汗后捞出来切成条状,色泽鲜亮,柔滑如皮条,筋丝好,有弹性。粉皮的调味非常讲究,一般都佐以少许的菠菜、豆芽、红萝卜、调入盐、醋、酱油、芥末、姜蒜汁、红油辣椒及味精,颇能诱发食欲。

  红豆腐

  全市各县均产,以城固县上元观镇红豆腐最为著名。用优质黄豆制成豆腐块,切一寸见方,恒温发酵,以食盐、花椒、大香、桂皮、良姜、砂仁等19种调味品浸拌淹渍后晾干,再用大曲酒、辣酱调制混合入坛密封,用自然气温调节坛内温度,使二次发酵,存放三年而成。外观枣红色,内呈杏黄色。具有松软、细腻、咸辣、尾味醇厚、清香爽口、余味悠长等特点。1981年全国调味品评比会上被评为同类产品第三名。

  黄酒

  洋县、城固等县生产,以洋县谢村黄酒最为著名。谢村黄酒自清同治元年(1862)始酿,迄今仍享盛誉。黄酒以小麦作曲料,用乌药、栀子、肉桂、黄柏、细辛、当归、菊花等10多种中药材制成酒曲,精酿而成,酒味香醇浓郁,色泽橙亮透明,深受消费者喜爱。

  罐罐茶

  略阳县传统茶点,有水泡茶、油炒茶、面罐茶等种类,后者最具特色。用小罐盛水,放入茶叶,置火上煮熬,边煮边放入面糊加清油,调以茴香、藿香、生姜、食盐、核桃、肉丁、鸡蛋花等调味品及佐料。清早或客来时,煮茶就以早点而饮食,提神暖胃,爽口宜人。此种茶食本为氐 羌人生活习俗,流传至今。

  西乡牛肉干

  相传有100多年历史,采用优质“西镇牛”肉为原料,烘烤而成,皮呈褐色或咖啡色,精肉呈桃红色,切面带光泽,香酥可口,含蛋白质较高,曾作为国务院招待外宾的佳肴。

   汉中米糕馍米糕馍

  是城乡老幼皆宜的食品。以大米为原料打浆发酵蒸制而成。味甜、柔软易消化。还有一种以玉米为原料磨浆加食碱的蒸制而成的叫碱水馍。可直接食用也可切片炒肥肉,味道颇佳,秦巴山区县制作较多。

  松花变蛋

  西乡县传统食品,久享盛名,用松柏树枝等物包裹腌制而成。其风格独特,蛋清部分透明,隐约可见朵朵松花、翠柏,间有桔红、淡红、棕红色;蛋黄部分层次分明,墨绿、桃红、桔黄三色相间,咸淡适中,味美清爽。

  宁强王家核桃饼

  宁强县传统风味小吃。王记福兴老字号核桃饼开业于清乾隆年间,其技艺代代相传至今。其特点是:色泽金黄,油酥可口,久贮不变。

  锅贴

   汉中锅贴据说在隋朝末期,政治腐败,兵慌马乱,战势处于下风,做饭的人也都是敷衍了事,打仗的士兵很难吃上热饭。有一天,那炊事员将锅烧热,准备给带兵的将领煮面,这时候突然传来了战斗的号角声,那厨子慌乱之下将未拉长的面条扔进锅里,等他开锅后才发现原来锅里根本没加水,面条全贴在了锅边,上面还是软的,下面已镀上了一层金黄,这时也故不了那么多,拿出来一吃,嘿,上软下脆,还很爽口。隋朝虽然被历史的浪潮所淹没,但这种面食却流传至今,便演化成了今天的锅贴。后来人们在制作锅贴的工艺上做了更新,又添加了许多佐料,经过水蒸油煎,不仅保留了锅贴松软酥脆的舒适口感,吃起来油滋滋的,回味无穷。

  腊汁肉

  腊汁肉即用腊汁煮出来的肉。但它不同于干腊肉,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干腊肉是用烟熏腊的;它也不同于一般的卤肉,卤肉是用卤法制作的肉,即用盐水、五香料或酱油制成卤水,将肉放进卤水里煮熟即成。而腊汁肉不加姜葱、料酒,也不用加糖来调色,只需用几味中草药及香料与肉同煮即可。汉中腊汁肉所用中草药及香料为甘松,山奈,荜拨,良姜,砂仁,白蔻,细辛,白芷,肉桂,丁香,另加大茴香、小茴香、草果。这几种药料混杂在一起,制成药料包,即可用来熬制腊汁。将药料包放入清水锅里,以旺火烧开,再以小火慢慢熬出味,调入精盐后,即可放入肉料同煮。所用肉料以猪杂碎(即猪头、猪肝、猪肚、猪心、猪蹄等)为主,牛肉、驴肉、狗肉及鸡、鸭、干鱼等也可选用。煮时用文火,慢慢地熬,让肉充分入色入味。肉不宜煮烂,要恰到好处,约40分钟左右,将肉捞出,经验丰富的家庭主妇,闻其味便可知肉的生熟程度。煮熟后的腊汁肉,黑里透红,香味扑鼻,观其色,闻其味,不食也会满口生津。

  腊肉

  腊肉,又叫烟熏肉。每逢冬腊月,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乘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七~十五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火的烤火炉上空,利用烟火慢慢熏干。秦巴山区林茂草丰,几乎家家都烧柴草做饭或取暖,是熏制腊肉的有利条件。如自家不烧柴火,便托乡下亲友熏上几块。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陕南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腊肉从鲜肉加工、制作到存放,肉质不变,长期保持香味,还有久放不坏的特点。

  黑米与黑米酒

  洋县水乡一带为我国特异大米种类黑米祖产地,解放后在全县推广,质量优良,全国各地引进种植。洋县等地以黑米为原料,制作多种特色食品,现已建成黑米酒、饮料、快餐粥等食品生产企业多家,产品荣获国际国内多项大奖,并销往国内外各地市场。

  石门麻辣豆瓣鱼

  石门麻辣豆瓣鱼,见长于活鱼快做,鱼鲜肉嫩入味爽口,红油漫浸柔辣不腻,麻中透香回味悠长。始创于石门水库大坝,后迁于现址石门国家水利风景区所在地褒河街褒姒路口,该馆不断创新,推出有口味各异的鱼宴系列佳肴,“去石门旅游,到褒河吃鱼”已成为汉中人饱眼福、享口福的一道风景线。

  汉中梆梆面

  汉中梆梆面,用上等白面粉精制而成。因多在夜晚挑担上市,敲梆叫卖而得名。基本制作工艺是,将面粉用水和成硬面团,饧5分钟后盘揉,用擀杖擀成极薄面片,切成韭菜叶宽的面条。炒锅置火上倒入菜籽油,烧七成热时离火,凉至五成热时,放入辣椒面,制成油辣椒。生姜捣成汁,大葱切成葱花,酱油、醋分别熬开。在碗内加适量酱油、醋、精盐、油辣椒、姜汁、花椒粉、葱花等,加入少量清汤。捞入煮熟的面条,淋上熟猪油即成。

  柿饼

  古为朝廷贡品。将成熟的柿子去皮后制作成干果食品。宁强代家坝的柿饼为好,个大、质软、雪面红瓤、味道甘美,曾远销省内外,出口东南亚及日本等国。

  麻辣鸡

  用鲜活公鸡加工制成,色泽金黄,余味浓长,味兼麻辣。为群众节日佳肴和招待宾客之名菜。宁强县城制作者最好。

  汉中板鸭

  鲜活麻鸭为原料烤制而成,色泽黄亮,美味可口。

  香油散子、油炸豆腐饺子

  香油散子是细拉圆面条绕在大竹筷子下锅后绕成萝形炸成,又酥又脆,百吃不烦。炸豆腐饺子,是一种素食,加上韭菜,咬开一股子香味扑鼻。

  油茶

  大锅熬熟面粉成稀糊拉汤加上调料、姜米和大头菜颗和油辣子,上面抓些油散子算一碗。冬天喝起来可以暖胃。散子带脆,软中有硬,堪称佳食。

  秦巴中华猕猴桃酒

  陕南秦巴山区盛产猕猴桃,利用秦巴山区特产的优质中华猕猴桃为主要原料,采用优质酒曲,经破碎、压汁、分离、澄清、发酵、精酿而成。再经净化处理、冷冻杀菌,可长期保存。汉中的许多县都已酿造出中华猕猴桃酒,比较著名的有洋县、勉县、南郑等县市所产中华猕猴桃酒。

  蒸雪糕

   是糯米粉放在欲子里,加小豆带水糖。用刀刽一块一块卖。割一块,上边是红色的糖,中为白色的糕,下边豆沙粒,三色三层,带艺术色彩,吃起来柔软可口。

4

勉县的文化

评书

民间流行的评书(亦称说书)活动,由久,大都借茶牌开讲,是群众喜爱的一种娱式。评书的内容在民国时期,有《七侠五义》、《七剑十三侠》、《东方神侠传》。解放后有《封神演义》、《水浒》、《说岳传》、《西游记》、《包公案》等传统故事;而现代故事有《红岩》、《林海雪原》、《烈火金刚》、《铁道游击队》、《狼牙山五壮士》等。

唢呐吹奏

勉县的唢呐乐队有2处(杨庄、漆树坝乡),技艺精湛高超,各具风韵特色,被誉为“祖传唢呐世家”、“吹鼓手状元”。其流行的曲牌有:《高山流水》、《雨打芭蕉》、《迎宾客》、《喜盈门》、《昭君怨》、《雁落沙滩》、《梅花三弄》等。 石器文化遗址

新石器文化遗址在距县城6.2公里的温泉乡牟营村,位于汉江之南,养水之北的台地上。由于养水北移冲刷露出新石器文化遗址断面,已发现有薄壁泥质红陶敛口钵、泥质折肩灰陶罐、饰以绳纹的类沙灰陶残片等文物。遗址面积较大,内涵丰富,是汉中地区少见的文化遗址。

仓台遗址

仓台遗址在县城东2公里的高潮乡仓台堡村。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先民聚居的一个大村落遗址,遗址上面,有汉代大粮仓遗址,仓台堡之名即由此而来。仓台遗址内容丰富,尚待发掘。1983年12月县政府批准仓台遗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勉县有啥特色小吃

沙县小吃与兰州拉面
6

勉县特色小吃

首推武侯武侯祠(三国诸葛亮墓地及祭祀祠马超墓、盘龙洞、石门栈道等。

早上吃一碗鸡汤面皮、喝点菜豆腐,中午玩玩水上乐园、找个农地道一点的农家乐,晚上在勉县城看看一江两岸的夜景,转转三国广场、来点麻辣烫。
7

汕头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是什么?

汕头市位于广东,濒临,地处韩江、榕江、练江出海口,素有“门户,华南要冲”之称,是全个经济特区之一和南方重要港口城市。全市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总人口495万人;其中中心城区面积443平方公里,人口137万人。现辖金平、龙湖、澄海、濠江、潮阳、潮南6个区和南澳县。汕头自然条件优越。位于北回归线与南海交汇处,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21.3°C,日照时间2000—3000小时,降雨量1672.25mm,湿度82%,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区域之一。全市海岸线289公里,天然良港众多。汕头不仅是粤东的中心城市,也是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商品集散地,处于“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也是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拥有亚太地缘门户的独特区位优势。

8

勉县有什么著名景点?特色小吃?

武侯墓、云雾寺、定军山这三个地方还是不错的啊,你可以去转转。特色小吃嘛,面皮(鸡汤热面皮在民主街有一家可好吃了),菜豆腐、喜欢吃辣的话麻辣粉是很不错的选择了。你要是过来玩的话,我可以给你当导游,哈哈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