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新闻

3.1亿年前化石撞脸巧克力脆筒 发现大量鳞木类化石

2024-05-15 13:50新闻

简介由科研人员在近日从山西省阳泉市城区水泉沟村和郊区等区域发现3.1亿年前的鳞木类化石,通过详细的观察和分析以及研究,这属于我国目前为止保存最完整的鳞木矿化标本,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直接将内部的结构放大数百倍,给科研人员带来很多具有价值的信息和参...

由科研人员在近日从山西省阳泉市城区水泉沟村和郊区等区域发现3.1亿年前的鳞木类化石,通过详细的观察和分析以及研究,这属于我国目前为止保存最完整的鳞木矿化标本,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直接将内部的结构放大数百倍,给科研人员带来很多具有价值的信息和参考图,科研人员使用最先进的AI技术来进行鳞木的还原,发现和现在的巧克力脆筒比较像。

鳞木

通过还原科研人员推测在当时这株科达树高度有可能在43.5米左右。属于古生代晚期已经被灭绝的一种远古石松纲植物,在3亿年前后是非常重要的成煤植物,树干的表面螺旋排列就像鳞一样,科学家称为鳞木。

排列方式不同

据记者在现场查看,发现刚挖掘出的鳞木化石排列的方式是不同的,有竖着的,有横着的,工作人员则表示不同的排列方式是可以反映出不同种类的鳞木,呈现出鳞木的多样性。其中一个呈现平面的鳞木由于埋藏的条件环境不是很好,早已变成煤炭。立体的则是由于特殊环境的保护,杜绝被腐烂的过程,由矿物质填充形成钙化的鳞木化石,这也是现在找到最有价值的化石之一。

科考价值

据资料显示科达属于早已灭绝的裸子植物,大多数是高大的乔木,可以形成煤炭的植物,通过科研人员的复原技术成功地推测出当时这株柯达木的生长情况,专家表示有可能倒的方向是朝东,反映出当时水流的方向,也能推测出大海当时就在阳泉的东南方向,对于探索提供非常重要的科考价值,通过此次发现是可以在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Tags:3.1亿年前,化石,鳞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