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商家资讯

青岛一日游玩

2018-11-07 02:40商家资讯

简介8.10,开启在青岛假期的第一天,因高铁晚点,到达已经是凌晨三点了,早上睡到将近九点才起来。第一天安排的游玩线路是东线,青岛的老城区所在地,老洋房集中在大学路一带,于是听从的士司机的建议,在大学路下车开始逛。大学路是因为中国海洋大学而得名,前...

8.10,开启在青岛假期的第一天,因高铁晚点,到达已经是凌晨三点了,早上睡到将近九点才起来。第一天安排的游玩线路是东线,青岛的老城区所在地,老洋房集中在大学路一带,于是听从的士司机的建议,在大学路下车开始逛。大学路是因为中国海洋大学而得名,前身为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周边有老舍故居、梁实秋故居、沈从文故居、闻一多故居、康有为故居、萧红萧军故居、洪深故居等等,见证了这座港城的文化底蕴。老舍故居是当年老舍先生创作《骆驼祥子》的地方,现已几经周折,终于由政府收购,改成了“骆驼祥子博物馆”,陈列着各个时期各个国家不同版本的《骆驼祥子》,还有电影海报,话剧海报,老舍先生1966年接受日本NHK电视台采访时的录音。参观这里,想起大学时期很喜欢老舍先生的作品,一本接着一本读了基本上所有他的作品,还写过一篇论文,可惜底稿早已不知所踪了。毕业后还曾买过半套《老舍文集》,至今还在书架上呢!

参观了老舍的老舍,看中国海洋大学就在一墙之隔的地方,想要寻访更多的名人故居,于是穿过整个校园,跟着步行导航,可惜梁实秋故居、闻一多故居都不开放,也就放弃了寻访沈从文故居的念头。还是回到大学路弄堂里老舍故居对面的长颈鹿咖啡馆,点一杯咖啡,一边歇脚,一边打开书架上的书,在老舍先生曾经创作《骆驼祥子》的地方阅读骆驼祥子,也是奇妙的缘分呢!

简单地午休后,继续在老城区漫步,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是见证青岛历史最有代表性的一座历史建筑。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龙山路26号,始建于1905年,落成于1907年,建筑面积4083平方米。是德国威廉时代新罗马风与青年风格派相结合的建筑艺术风格,还融合了古典主义、洛可可、城堡式、中国式等多种建筑元素;在建筑艺术的包容性、协调性 与纪念性上堪称典范。整座建筑全部用厚重的石头建造,内部装饰和家具全部用木材打造,可以想见当年德国人占领胶州湾经营青岛时,真是想作为百年基业来打造的,可惜侵略者毕竟是侵略者,没过几年就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而将青岛拱手让给了日本,成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这座古堡式的建筑也一再转型,从总督府转为迎宾馆接待各国政要,后又改成博物馆开门迎宾。漫步其中,想像一座建筑,不过短短百年,城头早就不知变换了几次大王旗,就像上午刚刚参观过的中国海洋大学,各路英豪在此风云际会,历史是多么奇妙的老太婆啊,任人打扮!

参观了总督楼旧址,明明离下一站想要去的江苏路基督教堂几百米之隔,被导航误导,叫了一辆滴滴,饶了一大圈才到。教堂也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了,站在室外参观,仿佛置身欧洲,这是当年德国总督在官邸和总督楼中间修建的,用于每个礼拜天做礼拜用。对高耸的钟楼印象深刻,当年钟摆也是从德国运过来的舶来品,走时还是非常精准,这上百年的机械工艺真是迷人。登上钟楼远眺,越过眼前的红瓦绿树,不远处的碧海蓝天依稀入眼,那就去当年德国人登录的栈桥看看吧。

从江苏路基督教堂出来,步行前往栈桥的路上,又邂逅一家书店,叫做“良友书坊”。看店内的陈设,有大量当年良友杂志的老照片,看来也是一家有历史的书店。一查百度,原来是2006年才创办的,以民国海派和本土德殖为指征,纳阅读、咖啡、展览为一体。店内空间布局迷人,取景拍了一些和儿子一起阅读的照片。

步行穿过青岛邮电博物馆前的红绿灯,人开始密集起来,依稀有海浪声和鼎沸的人声,栈桥到了。青岛的大海,终于一览无余呈现在眼前,蔚蓝的渤海,跟混浊的东海观感完全不同,有碧海蓝天,有海鸥翔集,有点点帆影,有徐徐海风,令人心旷神怡。栈桥上人山人海,回澜阁遥遥在望,不如就在麦当劳坐下,点一杯冷饮,远远看着就好。

晚饭是丰盛的青岛海鲜大餐,小舅子的好兄弟在市区经营一家海鲜烧烤排挡,一早去市场采购了很多海鲜,有肉末海参,清蒸大螃蟹,蛤蜊,虾姑,贝壳,红烧鸦片鱼,沸腾鲈鱼,摆了满满两桌。啤酒是青岛的城市形象代言人,每年八月都有青岛啤酒节,店里的啤酒就有纯生、原浆、黑啤等多种口味,还有一种小朋友很喜欢喝的蓝莓味的儿童啤酒,即将上小学的外甥女连喝了三杯还意犹未尽。

吃完晚饭,我们又打车前往奥帆中心,去看灯光秀。上合青岛峰会给这座城市带来的一大福利,就是美轮美奂的城市灯光秀。车流靠近奥帆中心就开始剧堵,道路两侧的高楼大厦已经提前上演了灯光秀。跟杭州G20隔着钱塘江远眺不同的,是青岛的灯光秀沿着五四广场的海岸线呈U字型排开,场面更为壮观。我们坐着游览车在奥帆中心绕场一周,隔海遥遥相望灯光变换,移步换景,真不知今夕何夕。

Tags:青岛,一日,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