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商家资讯

青岛官方终于回应:青岛工资为什么低?

2020-03-25 23:02商家资讯

简介" 本文转自微信号 青记 强烈推荐关注最好的青岛公号之一。 原创 青记君 青记 今天 正面回应“青岛工资低”,这在青岛官方层面的公开报道中应该是第一次。 3月10日,青岛日报回澜阁专栏发表署名海纳川文章《根在产业结构》,对青岛工资低的问题给出了理论层面...

"

本文转自微信号 青记 强烈推荐关注最好的青岛公号之一。

原创 青记君 青记 今天

青岛官方终于回应:青岛工资为什么低?


正面回应“青岛工资低”,这在青岛官方层面的公开报道中应该是第一次。

3月10日,青岛日报回澜阁专栏发表署名海纳川文章《根在产业结构》,对青岛工资低的问题给出了理论层面的分析和具体的落地路径,

文章一开始就直面问题,“经常听到有人抱怨青岛的工资水平低,不如深圳高,这是事实。”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工资不高,实质是产业结构老化问题,传统产业比重太大,引领性创新产业太少、从业人员数量有限。传统产业依赖资本和要素投入,依靠扩大规模、压缩人力成本获取利润微薄,企业员工的工资自然就提不上去。”

具体应该怎么办呢?

“就得用信息化、人工智能提升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利润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同时,我们更要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引进具有创新引领性的新的产业、企业、产品,使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我市经济占比快速提高。企业利润率高了,工资就多了,税收就多了,财政就有钱了,民生改善的力度就更大了。”

短短不到400字的文章,把一个青岛被抱怨可能最多的问题就说得再清楚不过了,有理论,有路径,剩下最关键的就是怎么干了。

青岛官方终于回应:青岛工资为什么低?


根据公开报道,回澜阁是青岛市委机关报青岛日报于2019年3月4日推出的新闻评论栏目,在开栏的话中写到,“这是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传递交流开放、创新、改革的声音,凝聚搞活一座城的共识。”

一年多来,回澜阁发表了不少言简意赅、主旨鲜明的评论文章,比如《“官油子”思维要不得》、《不学习就会变成“官油子”》、《放下你的“官架子”》、《“不理旧账”的官是法盲》、《城市建设要站在未来看今天》,尤其是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对市场经济、新经济新产业理解之透彻,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实,“回澜阁”的最大意义在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概括起来就是,“想透、说清、干实”。

具体到“青岛工资低”这个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显然也需要“想透、说清、干实”。

青记在《被吐槽“低工资高房价”的青岛,路在何方?》中曾提到,青岛为何在吸引年轻人上越来越力不从心。

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通过收入买房的难度比青岛更大,但为什么这些城市仍然是很多年轻人工作的首选呢?

说到底,是因为这些城市有更多打拼的机会和更多改变命运的机会,年轻人需要的是拼搏的机会和可预期的未来。

回到对青岛“工资低房价高”的讨论,这个吐槽的背后大部分都绝非这一表象,而是说青岛的机遇少,尤其是对于技术性人才,青岛并没有足够的机会和成长的空间。

年过30,你就知道青岛跳槽有多难。

给更多年轻人改变命运的机会,正是青岛这座城市需要作出的根本性转变。

昨天,青记在推送的文章《杭州迈入千万人口大关背后的财富神话启示》中提到杭州吸引人才的密码。

真正改变杭州的并不是G20和亚运会,而是财富流动和和背后的产业,杭州和深圳是典型,青岛也不例外。

每每谈到人才吸引力时,青岛被吐槽最多的就是“工资低房价高”。

其实,工资结构是跟城市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青岛的支柱产业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或者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利润微薄,自然难以支撑高薪岗位。

普遍意义上来说,只有风口上的行业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才能批量诞生高薪。

究竟应该引进什么样的产业?为了引进这些产业青岛又应该做哪些具体而落地的工作?

这可能是比人才政策更加棘手、更加复杂,也更应该去做的事情。

也就是说,在关于“青岛工资低”被抱怨最多的问题经过了“想透”、“说清”后,最关键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干实”,究竟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改变。

以回澜阁文章《根在产业结构》中所提到的“用信息化、人工智能提升改造传统产业”为例,青岛究竟有没有相关成熟成功的案例出来?有没有可复制推广的价值?

早在2019年10月11日,青岛日报回澜阁专栏发表的署名海纳川文章《城市建设要站在未来看今天》中就提到,“站在未来看今天,像5G技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就都应纳入我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范围。有了这个视角,那种认为青岛地铁建得够多了,公路、大桥、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基本修完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没什么太大空间等判断,就显得很不够了。”

实话说,这一轮新基建,青岛谋划得足够早,足够前沿,但具体有哪些谋划的现在可以落地的重大项目呢?

在青岛一直强调的场景开放方面,目前究竟有哪些领域已经对企业开放支持了呢?尤其是涉及到当前大热的新基建领域。

2016年,阿里与杭州市合作发布首个城市大脑,打造城市智能中枢,提高了社会治理效率。此后,阿里巴巴在北京通州、雄安新区等全国多地都在复制推广这一做法。

在深圳,通过政府主动开放场景和企业合作的案例更是多如牛毛。

比如,深圳机场与华为合作,实现了从值机、安检到登机,“一张脸走遍机场”;1分钟完成千余架次航班机位智能分配;行李定位追踪等服务。

这一技术也已经推广到多个机场。在北京大兴机场首飞中,东航就用上华为人脸识别黑科技 从进站到登机只要20分钟。

“想透、说清、干实”,不能总差一步,还需要在干实上下猛功夫。

2月25日,青岛日报回澜阁专栏发表署名海纳川文章《抓落实就像拧螺丝》就专门提到这一问题:

拧螺丝其实就是压实责任、传导压力的过程。一级有一级的责任,一层有一层的压力,只有拧紧每一颗螺丝,卡实每一个岗、每一个人的责任,才能使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拧螺丝也是着眼于长效的一项潜功,必须拧紧拧实。需要拧十圈才能上紧的螺丝,只拧了四五圈,看上去拧紧了,其实并没有到位。可能机器设备还会运转,但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因某一个或几个螺丝松动出现故障甚至停摆。工作落实也是这样,有一个岗位、一个人的责任没有压实,可能就会出现梗阻甚至停滞不前。这样,再好的顶层设计也落不了地,见不到成效。

"

Tags:青岛,官方,终于,回应,工资,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