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 安徽的名山叫什么? “安徽五大名山”是哪几座山?

安徽的名山叫什么? “安徽五大名山”是哪几座山?

2020-07-03 18:09阅读()

安徽有些山巍峨壮观、气象万千;有些山旖旎秀丽、千姿百态;有些山与宗教文化融为一体,引来人们竞相攀登游览 “安徽五大名山”是哪几座山?

1

安徽有些山巍峨壮观、气象万千;有些山旖旎秀丽、千姿百态;有些山与宗教文化融为一体,引来人们竞相攀登游览

-

下面是更多关于离安徽安庆1045千米的地方是哪里的问答

2

安徽的名山叫什么?

  安山:

  1.道教——齐云山

  齐云山又岳,位于徽州盆地,黄山脚下,西33公里,皖赣铁路在齐云山脚经过,因其“一石插天,与云并齐”,故名齐云山。它是一处以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为特色的山岳风景名胜区,历史上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称,1981年列为省重点保护单位,1994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齐云山海拔高度仅585米,用“插天”来形容其高虽有些夸大,但有36奇峰、72怪岩、24飞涧、加之境内河、湖、泉、潭、瀑构成了一幅山青水秀、峭拔明丽的自然图画。白岳的特点是峰峦怪谲,且多为圆锥体,远远望去,一个个面目各异的圆丘,自成一格。主要景观有:洞天福地、真仙洞府、月华街、太素宫、香炉峰、小壶天、玄天太素宫、玉虚宫、方腊寨、五青峰、云岩湖等。齐云山碑铭石刻星罗棋布,素有“江南第一名山”之誉。该山道教始于唐乾元年间(公元758-760年),至明,道教盛行,香火旺盛,故成为我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齐云山新建有登山索道,游客乘索道登至山顶、沿原路徒步下山,边走边游,只需半天。

  景点介绍:

  〖洞天福地〗 游客下索道后就进入景区大门──望仙亭,出亭后走过桃花涧即到洞天福地,此景颇为壮观,有栖真岩、忠烈岩、寿字崖三处摩崖石刻。据传,栖真岩是齐云山最早道士、唐朝的栖霞真人修行的地方;忠烈岩是祭祀关公的地方;而寿字岩的寿字是清代慈禧太后的手笔,这个巨大的“寿”字,直径达到230厘米。走过寿字崖,便见一个宽敞的石洞,游人可以通过,纯属天工所造,为“崖下窟窿”,称之为一天门,门摩崖石刻和碑铭,数目很多,琳琅满目,为“白岳碑林”。

  〖真仙洞府〗 崖壁下有许多洞穴,供奉各路神仙塑像,依次是八仙洞、圆通洞、罗汉洞、雨君洞、文昌洞。以前修行的道士就居在洞中。它是齐云山风景精粹之一。八仙洞供奉的是道教的八仙;而圆通洞供奉的却是佛教中的南海观音;罗汉洞供奉着真武帝君,两旁却又供奉着十八罗汉。应当说这都是道士们富有想象力的创作;雨君洞供奉龙王;文昌洞供奉文曲星,文曲星主宰功名,竟被道教“收编”上了道教神坛。从齐云山真仙洞府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儒、道、佛合璧的气息。颇有特色。真仙洞府崖壁上有很多摩崖石刻,其中最为醒目的是崖壁上的“天开神秀”四个大字,气势不凡,为真仙洞府的显著标志。

  〖月华街〗 月华街是道士与山上居民杂居之所,也是山上的街市,又是香客、游人住宿之地。月华街现有古道房8座,褂行矶嗷张擅窬樱 怯牍 邸⒃悍孔槌梢桓雒芗 ㄖ 海?/P> 〖太素宫〗 此宫占地1600平方米,十分壮观。清乾隆皇帝曾称齐云山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太素宫在文革中被毁,1994年已按原样重建,1997年神像开光,向香客和游人开放。

  〖香炉峰〗 此峰在月华街太素宫前,山峰独立挺拔,形似香炉,故名。此峰底座小而稳健,炉身粗壮,顶端与底座大小几乎相同,传说顶上的铁亭、香炉当初是朱元璋所赐,可惜铁亭和香炉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毁,现在的铁亭系1983年重建的。每当雨后初晴,云雾飘渺之时,香炉峰或隐或现,有诗赞其妙曰:“山作香炉云作烟,嵯峨玉观隐千年”。

  〖小壶天〗 位于月华街长生楼下,它是明代一个石坊构成,石坊上有“小壶天”三字,石坊门洞呈葫芦形,进门后,便是一个长20米、宽3.3米,高2.5米的石窟,石窟的一侧为万丈深渊,站在窟侧,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之感,当游人想后退一步,便见崖壁上有“思退崖”、“石上流泉”、“一线泉”、“飞升所”等石刻,据传这是道士飞升成仙的地方。

  〖玉虚宫〗 位于长生楼西不远处,此宫在紫霄崖下,由“太乙真庆宫”、“五虚阙”、“治世仁威宫”三个石坊组成,石坊上有神鸟异兽图案的浮雕,宫内便是石洞。洞内供奉的每尊神像都有道教有关神仙的传说。如今,玉虚宫是善男信女烧香求神、祈祷福寿的圣洁之地。

  2.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九华山

  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黄山、九华山、天目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南境,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是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风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范围174平方公里。中心位置九华街地理坐标为东经117°,北纬30°。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

  南朝时,因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九华山主体由花岗岩构成,以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流泉交织其中。九华山有名峰70余座,千米以上高峰30余座,最高十王峰海拔1342米。唐代刘禹锡观山时赞叹:“奇峰一见惊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山间遍布深沟峡谷,垂涧渊潭,流泉飞瀑,气象万千。“江边一幅王维画,石上千年李白诗”。九华山是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处处有景,移步换景,清代概括有“九华十景”。对外开放后,新辟八大景区,百余处新景点。新老景点交相辉映,自然秀色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加之四季分明的时景和日出、晚霞、云海、雾凇、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观,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素有“东南第一山”、“江南第一山”之誉。

  九华山古称九子山。唐天宝年间大诗人李白曾多次游九华山,睹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触景生情,在与友人唱和的《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中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因此改“九子山”为“九华山”。李白游山其间作诗赠友韦仲堪云:“昔在九江(长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其中“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诗句成为描绘九华山秀美景色的千古绝唱。

  3.长江绝岛小孤山

  在安庆宿松县和江西彭泽县烟波浩淼的长江上,孑然兀立着一座风姿秀逸的山,这就是小孤山,它孤峰独立,山高一百余米,最称著的为龙耳洞,洞内风光旖旎;自山下至山顶亭、塔、楼、阁错落有致、古树翠竹掩映,天水一色。

  小孤山虽属弹丸之地,名声却很大。被称为山水诗鼻祖的谢灵运,有一首有名的《登江中孤屿》,据说就是为小孤山而作。至于苏东坡的“大孤小孤江中央”,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陆游说:“凡江中孤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孤比”(《游小孤山记》)。小孤山被诗人们所青眯,最初有谢灵运,既而有顾况、卢仝、王安石、王十朋、陆游、王守仁、袁枚……连明朝皇帝朱元璋、朱厚焙也来附庸风雅。画家们则纷纷将小孤山入画,唐代李思训的《长江绝岛图》,画的就是小孤山与鄱阳湖上的大孤山。

  小孤山原与长江北岸连在一起,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数里长的北岸突然崩塌,小孤山便脱离江北独立于大江中(500多年后的1996年元月8日下午6时许,小孤山对岸的彭泽县城堤岸也突然大面积崩塌,似乎是500年江北500年江南轮回)。

  由于山形像一位云髻高绾的美女,人们又将此山称为小姑山。与之相对的长江南岸江边有一巨石名彭浪矶,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将此矶改名为彭郎矶。这一字之变,便生出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于是有了“小姑嫁彭郎“的故事,安徽的小姑嫁给了江西的彭郎。小孤山上建成了小姑庙,人们在庙里塑了彭郎像,彭浪矶上造起了彭郎庙,庙里立着小姑像。

  动人的传说与奇秀的风光使小孤山充满浪漫情调。 然而一旦战云突起,小孤山又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被称为“海门第一关”。古时山上建有烽火台与炮台,驻有戍兵。每逢战事,这一带江面便战火纷飞,楼船冲撞,涛声伴着杀声,震天动地。朱元璋与陈友谅、太平天国军与曾国藩的湘军、王阳明与朱宸濠……都曾在这一带江上血战。小孤山斜对岸的马当,更是长江上的雄关要塞。抗日战争中,为了阻挡日军军舰溯江而上,中国军民实施了马当封江工程。千万军民不顾敌机的轰炸扫射,夜以继日,在马当江段上,凿沉了满载石块的20艘大轮、驳船、趸船,600多艘帆船,滞缓了日军的进攻。

  当你泊船小孤山下,沿着那364级石阶,蹑磴扪萝,一步步登上小孤山顶,立刻会有一股磅礴之气冲撞着你。登高纵目,看上下天光,樯帆逶迤;大江澎湃,水阔天高。你可许会想起“小姑前年嫁彭郎”的传说,或许会浮现出昔日江上干戈铮铮的鏖战。大江与雄关相连,诗情与战火交织,你会情不自禁地高吟一曲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古南岳-天柱山

  天柱山在长江北岸、安庆市潜山境内,其主峰海拔1488.4米,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称为天柱峰,山也就称为天柱山。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了一着赞美天柱山风景奇秀的诗“江上望皖公山”,皖公山即天柱山,诗云:“奇峰山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绝称人意......”

  天柱山过去还有潜山、皖山、万岁山称。据说,称万岁山是因汉武帝南巡时,亲临皖山设台祭岳,敕封皖山为“南岳”,在祭岳时,人群高呼万岁,所以将此山称为万岁山。隋唐以后,南岳改为衡山,天柱山被列为国内五大镇山之“中镇”。其余四镇是:北镇医巫闾山(在辽宁省)、东镇沂山(在山东省中部)、西镇吴山(在陕西省陇县)、南镇地稽山(在浙江省绍兴)。

  天柱山有42座山峰,山上遍布苍松、翠竹、怪石、奇洞、飞瀑、深潭。《天柱山志》称天柱山“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可见其自然景色奇绝。

  天柱山著名游览点是三祖寺。进入天柱山的南大门野人寨上行不远就到达三祖寺。相传,寺始建于南朝,现仅存藏经楼、偏房数间和屹立于寺前的觉寂塔。三祖寺西,有大石累累的山谷,谷侧陡岩直立,谷中流水潺潺,松竹遮天蔽日,称之为“山谷流泉”。山谷门有一石洞,石洞前有一巨石状如卧牛,称“石牛古洞”。相传,北宋人黄庭坚曾坐此石上读书,并自号“山谷道人”。在这里的一块巨石上刻有黄庭坚的诗和同时代大画家李公麟所绘的黄庭坚坐于石牛上的画像。这件珍贵的古代诗画刻石,现仍清晰可见。

  谷口前潜水碧波荡漾,后依天柱群峰。这里林木葱茏,环境清幽,李白、苏东坡、王安石等都在此题诗。留有“诗崖”胜迹。

  从三祖寺向西北沿石级登山,展现在眼前的变幻无穷的瑰丽景色。转一个弯,天地一新;上一道岭,风光又异,使人应接不暇。

  天柱峰如擎天巨柱,雄伟壮丽,气势非凡。在天柱峰前正面崖壁上,镌有“孤立擎霄,中天一柱”八个大字,横书其上。“顶天立地”四个大字直书其下,气魄宏伟,令人惊叹。天柱峰左、右侧有飞来、三台两峰相峙,更显得气势磅礴。

  天柱山飞来峰下的神秘谷被游人称为“天柱一绝”。神秘谷长约五、六华里,谷底由54个形态各异的洞穴且成,洞连洞,洞套洞,洞内有牖,有庭,有门,有石梯,有石栏。在暗洞中穿行,难辨东西,不知阴晴,压抑沉闷;但一出洞口,即见光明,又使人激动欣喜。

  天柱山的风景多而奇,难怪明代诗人李庚赞曰:“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

  5.滁州琅琊山

  凡读过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的人,无不为其描绘的美景所倾倒:“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这琅琊山便是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约5公里处,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琅琊山古称摩陀岭,后何以名琅琊,历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东晋琅琊司马睿曾寓居于此而改称琅琊。另一种说法是:西晋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釉率数路大军“出涂中”(指滁水流域)灭吴,吴主孙皓“诣釉请降”献玺即在此,因而山称琅琊。而《古今图书集成?琅琊山汇考》载又一说:“人以其有似于山东东海之琅琊山,故亦名为琅琊。”

  琅琊山险峻而秀丽。其山峰“耸然而特立”;其幽谷“悠然而深藏”。林木茂密,花草遍地。数百年的松树、梅树苍劲挺拔,特有的琅琊榆、醉翁榆亭亭如盖,琅琊溪潺潺流淌,让泉、紫薇泉……散布山间,归云洞、雪鸿洞……神秘莫测。九洞十一泉,处处引人入胜。琅琊山景色清幽,素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的美誉。

  6.中华名山黄山

  在大自然神斧的造化下, 黄山以其独特的风貌耸立在皖南山区。它似一幅天然的画卷,一首无声的诗。它广积华山之险峻、岱岳之雄伟、衡岳之烟云、匡庐之瀑布,是中国名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国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曾这样评价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北京人民大会堂客厅内亦悬挂一幅黄山迎客松;国画大师刘海粟曾于1988年实现了十登黄山的宿愿,可见黄山是以多么瑰丽的雄姿吸引天下的游人。特别是近几年,四海佳宾,五洲游客都慕黄山之美名;千里迢迢辗转逗留,共赏这座值得中华民族骄傲的天下名山。黄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天下。那72峰、24溪、2湖、3瀑,峰峰奇特,溪溪曲折、极尽天下山水之美,更聚名山大川之胜。据考证;100多万年前,黄山是一个冰封雪飘的世界。第四纪冰川时期,那尖硬的冰层挟着石砂,撞开岩石的裂缝,冲刷掉风化的岩石,自然之力似无数把锋利的刻刀雕琢着各种岩体,塑造成多种优美的形态,经风雨剥蚀,剩下的尽是黄山的风骨,黄山的灵魂。 奇松为黄山四绝之一、连绵的群峦之间满布着奇松异石,点缀着如画的黄山。给她增添了秀丽之色。众所周知,古木常以曲为美;直则无姿,黄山上的松树便体 现了这一点、迎客松是黄山的象征,也是黄山的化身、向似伸曲的臂膀,放弃了大众化的均平之姿,屹立在玉屏楼旁,已度过千载岁月。这古朴苍劲,向一方伸展的优美身姿,象一位热情好客的主人,欢迎八方宾朋、还有梦笔生花的“花”、喜鹊登梅的“梅”,都各领风骚数百年,把黄山装点得更加绚丽多姿.

  7.安庆名山浮山

  浮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境内,距枞阳县城36公里,距桐城40公里,其水路可直达长江,总面积76.69平 方公里。地质公园属于火山地貌类型。

  公园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古火山喷发中心区,古火山形态保存良好,环形山脉、环状断裂、放射状断裂、塌陷火山洼地和复合穹丘等火山构造诸要素均清晰可见。浮山奇特的火山地貌景观,处于浮山破火山机构之中。尤其浮山破火山,其火山地貌保存完整,形态典型,平面近似圆型,直径约4平方公里,面积约14平方公里,地面形态为一边缘高、中间低的盆形凹地,属典型的塌陷火山洼地,岩相种类配套齐全,构造形迹清晰可见。有复合穹丘、火山口、火山钟、火山渣(浮石)及熔岩流、环状及放射状断裂、龟裂纹等。在浮山莲花峰至云梯峰一带,在由火山灰流形成的弱熔结凝灰岩层面上,常见到大片出露的不规则多边形龟裂纹构造,显示了层状火山岩层面冷却收缩的特有遗迹,裂纹垂直岩层面规则下延,形成柱状节理,沿此组节理风化淋滤便形成了“百佛朝如来”等陡峻峰林景观。在火山灰流形成的弱熔结凝灰岩中,均发现有垂直层面连续分布的气孔构造。这种气孔构造是含挥发分的炽热火山碎屑岩灰流在定位后固结过程中,挥发份不断逸出所形成的。浮山景区的“海岛雪浪”景点,为较典型的火山灰流自然剖面,每个灰流代表一次火山喷发。   浮山为白垩纪(距今约1.35亿至6500万年)火山喷发形成的破火山,现在的形态是其原始火山锥解体塌陷的结果。火山岩的特征及其韵律层序反映了浮山期火山活动的特征和火山机构的形成过程。浮山火山岩韵律层序完整,地质现象典型,是国内中生代粗面质火山岩区最具代表性的岩田,在国外已知中生代火山岩地区亦不多见。浮山火山岩已被中国地层典确定为“浮山旋回”火山岩的典型代表,在地质学中具有立典的意义。   总之,浮山国家地质公园内,洞壑藏幽,峭壁凌空;奇峰怪石,各具风姿。更兼碧水迂回,沟谷纵横,美景天成,令人叹为观止。另外,浮山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迹。

3

安徽五大名山是哪几座山?

1、黄山

黄山: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区,国家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华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唯一的山岳风光。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黄山代表景观有“四绝三瀑”,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

2、九华山

九华山(Jiuhua Mountain),古称陵阳山、九子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传说因唐朝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而更名为“九华山”。

九华山为皖南三大山系之一,主体是由花岗岩岩体组成的强烈断隆带。其边缘地区除部分为沉积岩外,大都是由花岗闪长岩组成的褶皱断块轻度隆起带。九华山地处北亚热带,不仅受到湿润季风的影响,而且受到山区海拔高度、地形地势的制约,所以具有温和、湿润、阴凉等山区气候特点。

3、天柱山

安庆市潜山市西部的天柱山,又名潜山、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万岁山、万山等。为大别山山脉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称余脉)。一般指潜山市境内以其主峰天柱峰为中心的山地,有时也指其主峰。据1980年航空测定,主峰海拔为1488.4米,规划保护区面积为333平方公里,风景区面积为82.46平方公里,中心位置(天柱峰)地理坐标东经116°27′,北纬30°43′。

早在汉武帝时就封为“南岳”,历代都有人文活动。建国后开发为风景名胜区,景区于2011年获A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2011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4、琅琊山

琅琊山,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约5公里、现滁州市的西郊。主峰小丰山,海拔317米,总面积240平方公里。

琅琊山享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皖东明珠”之美誉。因盛产多种中药材,而被人们誉为“天然药圃”。境内有醉翁亭、琅琊阁、城西湖、姑山湖、胡古等景点。

自宋代以来,琅琊山一直是皖东有名的历史胜境。198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首批被国家林业局确定的国家森林公园。2001年1月11日琅琊山森林公园成为全国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5、齐云山

齐云山,古称白岳,因遥观山顶与云平齐得名;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镇,地处休宁县城区西约15千米处,距屯溪区33千米,总占地面积110平方千米。

齐云山内有月华街、云岩湖、楼上楼3个景区。有奇峰36座,怪岩44处,幽洞18个,飞泉洞27条,池潭14方,亭台16座,碑铭石刻537处,石坊3个,石桥5座,庵堂祠庙33处。

1994年,齐云山被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1年,齐云山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齐云山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这五座山都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扩展资料:

安徽,简称“皖”,省会合肥,位于中国大陆东部,属于华东地区,介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安徽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

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四大文化圈。 安徽与江苏、上海、浙江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2014年,获得中国最幸福的省份荣誉,被列入中国首个新型城镇化试点省份。2015年,安徽省正式迈入中等偏上收入的快速发展阶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安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4

“安徽五大名山”是哪几座山?

五个不止哦!

安徽三大名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

安徽名山:

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大别山、齐云山、浮山、小孤山、琅琊山、八公山、敬亭山、相山、司空山.....

5

安徽有哪些名山?

黄山,池州的九,安庆的天柱山,合肥的大署山,滁州山.

黄山: 黄山是世界文自然遗产,也是中国风景名胜唯一的山岳风景区。人间仙境般的黄山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黄山雄距于风景秀丽的皖南山区,它以“三奇四绝”的奇异风采名冠于世。1982年黄山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86年经评选列入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后,黄山又相继被评选为国家级“卫生山”、“安全山”,1998年被建设部、国家旅游局等部门确定为全国首批十个文明景区之首。

九华山:九华山,原名九子山。因山峦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为九,故名九子山。唐代大诗人李白有“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绣出九芙蓉”诗,从此更名九华山。它位于安徽青阳县西南,面积100余平方公里,有99峰,以天台、莲花、天柱、十王等9峰最为雄伟。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山中多溪流、瀑布、怪石、古洞、苍松、翠竹。山光水色,变幻多姿;古刹丛林,遍布其间;晨钟暮鼓,声震遐迩。唐刘禹锡赞其“奇峰一见惊魂魄”,宋王安石誉为“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古人把九华山美丽诱人的景色总结为,五溪山色、桃岩瀑布、舒潭印月、东岩晏坐、平冈积雪、化城晚钟、莲峰云海、九子泉声、天柱仙踪、天台晓日等十大名景。九华山景色绚丽多姿,奇险幽雅,远非十景可以概括,它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移目换景,涉步成趣。特别是闵园竹海,面积达千亩以上,山风起处,松声竹韵,溪唱泉吟,别有一番情趣。竹海之中的山道旁,挺立着一棵遐迩闻名的凤凰松。它植于南北朝时代,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其主干扁平,鳞甲披身,两股枝干一高一低,远望极像一只绿色的凤凰在昂首展翅飞向天台,人称“天下第一松”。

天柱山: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西部,因主峰如“擎天一柱”而得名。天柱山又名皖山、皖公山,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被誉为“江淮第一山”。这里自然风光雄奇灵秀,兼容并蓄;人文景观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堪称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卷!

天柱山为古皖文化荟萃地,人文景观博大精深。道教尊天柱山为第14洞天、57福地;佛教禅宗二祖、三祖曾在此往来驻锡;唐佛光寺、南梁山谷寺显赫一时;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等文人墨客存留的近400方摩崖碑刻,集历代文学和书法之精华;石牛古洞摩崖石刻之多之精,名冠安徽全省;薛家岗古文化遗址,将新石器时期原始风光重现。

  天柱山自然景色奇绝,自然风光雄奇灵秀,雾潮云海,瑰丽壮观,兼具黄山之雄奇、庐山之幽秀。既有奇松怪石、飞瀑流泉,又有峡谷、幽洞、险关、古寨。这里植被繁茂、物产丰富,珍贵植物有香果树天女花、鱼鳞木、珍珠黄杨、云锦杜鹃等,珍稀动物有花面狸、琴鸟、娃娃鱼等数十种。主峰海拔1485米,奇峭峻拔,直插云天。水资源十分丰富,冠盖全国名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6

安徽名山有那些

黄山界名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国家级风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华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九华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号称东南第一山。天柱山被誉为江淮第一山。此外还有齐云山、大别山等名山。

7

安徽有几座名山?

最有名气的是黄山、然后是佛教圣地九华山 其余的还有 天柱山 马鞍山 齐云山 大别山 狼牙山

8

安徽省的佛教名山叫什么?

九华山国四大佛教名一,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黄九华山、天目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南境,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是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风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范围174平方公里。中心位置九华街地理坐标为东经117°,北纬30°。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 南朝时,因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九华山主体由花岗岩构成,以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流泉交织其中。九华山有名峰70余座,千米以上高峰30余座,最高十王峰海拔1342米。唐代刘禹锡观山时赞叹:“奇峰一见惊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山间遍布深沟峡谷,垂涧渊潭,流泉飞瀑,气象万千。“江边一幅王维画,石上千年李白诗”。九华山是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处处有景,移步换景,清代概括有“九华十景”。对外开放后,新辟八大景区,百余处新景点。新老景点交相辉映,自然秀色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加之四季分明的时景和日出、晚霞、云海、雾凇、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观,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素有“东南第一山”、“江南第一山”之誉。 九华山古称九子山。唐天宝年间大诗人李白曾多次游九华山,睹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触景生情,在与友人唱和的《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中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因此改“九子山”为“九华山”。李白游山其间作诗赠友韦仲堪云:“昔在九江(长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其中“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诗句成为描绘九华山秀美景色的千古绝唱。 唐开元末,新罗国(位于朝鲜半岛南端)僧地藏卓锡九华,苦心修炼数十载,圆寂后肉身三年不腐,僧众认定其为“地藏菩萨灵迹示现”,建肉身塔以供奉,九华山因此成为地藏菩萨的道场。历经唐、宋、元各个时期的兴衰更迭,至明初获得长足的发展,与五台、峨眉、普陀一起位居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列。清代九华山佛教鼎盛时有寺庙300余座,僧尼4000多人,“香火之盛甲天下”。今存寺庙90余座(其中9座列为全国重点寺院,30座列为省级重点寺院),有僧尼近600人,存真身(肉身)5尊,佛像6300余尊,藏历代经籍、法器等文物2000余件。 游九华山,首先到九华街,这里海拔600多米,是九华山的中心,寺庙也主要集中在这里,因此有“莲花佛国”之称。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山上的村镇,除了庙宇外,还有商店、学校、旅店、农舍,游人可以在这里住宿,并以此为起点,游鉴山上的名胜。九华街上的化城寺,是九华山历史最悠久的晋代古寺,也是九华山的主寺,寺的建筑依山势布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从九华街往东走不远,有一建在悬崖上的殿堂,就是著名的“百岁宫”,其匾额上书有“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十个金字。据说,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无瑕的和尚,26岁来到九华山,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里苦修了100年。死后3年,人们才在洞中发现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认为他是活佛转世,遂将尸体装金供奉。明崇祯皇帝知道后封他为“应身菩萨”。于是供奉他的小庙香火日旺,寺庙扩展,成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游人可以在寺里的肉身殿看到这具头戴僧帽,身披红色袈裟,端坐莲台之上的无瑕和尚的装金肉身。 天台 九华胜景在天台。天台峰是九华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于没来” 的说法。从九华街上天台,约15里山路,沿路经过很多风景点。当你气喘吁吁,到达天台正顶,眼前的景色,将使你胸襟开阔,疲劳顿消。四周群山匍伏,远望九华街,只有巴掌那么大了。极目远眺,天地浑然一体,长江如练隐隐可见。清冽的山风送来阵阵松涛、使人陶醉。周围的岩石,奇形怪状,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间”三字。此时此刻,真使人有身临蓬菜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据说其瑰丽景色不亚于在泰山日观峰看日出。因此“天台晓日”被列为“九华十景”之一。

采纳哦

9

安徽省有哪些山?

  山   九华山在皖南县境,是我国佛教名山之一。唐学家刘禹锡,登上九华山后,对其赞叹不已,认为天下名山均不能与九华山争长。李白曾三上九华山。 齐云山   齐云山位于黄山脚下,皖赣铁路穿越齐云山脚。距黄山市(屯溪)西33公里,因其“一石插天,与云井齐”,故名齐云山。它是一处以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为特色的山岳风景名胜…… 黄山   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为峰林状花岗岩高山构成的山岳风景名胜区。山体伟特,玲珑巧石,万姿千态。主峰莲花峰海拔1860米。黄山美在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黄山雨量充沛,林木繁茂,云蒸雾涌,自然景色变幻莫测。黄山以非凡的自然美赢得“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采石矶——这是一楼说的马鞍山,本来不出名,但是有个李白的衣冠冢,据说李白就是从那里跳长江的   大蜀山——省会合肥就那么一座山   大别山——革命圣地啊   八公山——淮南有一座,寿县也有一座,淮南的那座名气大点,传说当年淮南王刘安炼丹没炼成发明了豆腐,所以那里的豆腐宴很出名,一百多道豆腐做成的菜   砀山——其实不算山了哈~但是砀山出梨子啊!你不是没吃过砀山梨吧   小孤山——长江里面,安徽江西交界处属安徽宿松县,比较有特点,旁边还有个大孤山   天柱山   安徽多名山,除黄山、九华山之外,天柱山在千余年前就已成为声 名卓著的游览胜地。 自然景色奇绝 天柱山在长江北岸、安徽省潜山、岳西两县境内,其主峰海拔1751……   琅琊山   琅琊山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古称摩陀岭,包括琅琊山,城西湖,姑山湖,三古等四个景区,面积约115平方公里,是皖东久负盛名的游览地。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