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汉武帝杀了“马邑之围”的将领王恢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非杀不可呢?

汉武帝杀了“马邑之围”的将领王恢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非杀不可呢?

2020-11-13 00:31阅读(60)

汉武帝杀了“马邑之围”的将领王恢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非杀不可呢?:中国人常说“人命关天”,“上天有好生之德”,成康之时更是刑措不用凡40余年,所以中国古

1

中国人常说“人命关天”,“上天有好生之德”,成康之时更是刑措不用凡40余年,所以中国古代以“亲亲”、“亲贤”治国,就此形成了人情社会,都是炎黄一系,名号不同而已,即使是改朝换代也没有对前朝贵族斩尽杀绝。

在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是话语权的保障,对权力的分化和争夺,会使得事情远没有是非黑白这么简单明显,一些人稀里糊涂的被卷进政治斗争的漩涡,然后稀里糊涂地死了。汉武帝时的大行令王恢就是如此,只是他要好一些,因为他的政治觉悟,使得在他临死前悟到了他被判罪的真正原因,可算是死的明白了。

(没错,你就是王恢)

王恢究竟有没有可能免于一死?是有可能的。然而王恢却自己堵死了生路,可谓是不作不死。如果王恢在狱中两耳不闻窗外事,没有积极走动关系,兴许还有生机。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是因为对匈作战背后,是汉王朝的权力的再分配,里面涉及到复杂的权力斗争。王恢的大行令职务,只是一个“外交部长”,平时只负责处与四周蛮夷的交往事物,昧于汉武帝时期的西汉朝廷的政治态势。

汉高祖刘邦开国,是诛除暴秦,底定天下,以不世之功被众多诸侯王共同推举为帝的。这种推举意味着汉朝在高祖时代不具备实现封建专制帝制的可能,汉朝与其他诸侯国处于宾客之礼的关系。所以刘邦据关守河,守内虚外,把关中平原经营成自己的大本营,并在诛灭异姓诸侯王后,分封同姓诸侯王往各地镇守。在朝廷里,汉高祖刘邦设计了三权制衡的权力方案:外戚(皇权扶持起来)、功臣集团互相制衡,双方谁都难以做大,都必须依靠皇权来扳倒对方;为避免斗争失衡,形成权臣架空皇权的局面,再设置外藩宗室使之投鼠忌器。功臣集团与外藩没有利益关系,只能依托于皇权与外藩再形成权力制衡。

(汉代分封图)

这一体系运转了60多年,在汉景帝时发生了“七国之乱”,然而,汉朝中央政府并没有借平乱胜利改弦更张,走中央集权的道路,依然在权力制衡的道路上亦步亦趋。直到公元前141年,汉武帝登基,这样的权力局面依然没有改观。

这种“三权制衡”的政治局面,使得汉朝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也使得皇权被限制,形成了类似后世“小政府、大社会”的治国思想路线,即是崇黄老之道,与民休息。这种治国策略使得汉朝初年经济得到快速的恢复和发展,民间日渐富庶。然而,中央政府的乏力,使得社会资源的组织和调度的效率很低,不利于政府进行重大的决策,比如对外战争。

汉朝皇帝的权利被限制,使得汉武帝在登基后的7年时间里,只能在上林苑打猎,做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虚君”。中央权力集中在窦太后为首的外戚集团手中,有过一段时间,汉武帝的太子位都不稳固,在梁王去世后才得到了窦氏的支持。窦太后去世后,原有的外戚集团一时群龙无首,汉武帝趁机让自己的娘舅田蚡上位,压制原窦氏势力,初步收回了部分皇权。然而,让汉武帝始料不及的是窦氏的权势被遏制,王太后周围又再次形成了新的外戚集团。

两个集团都掌握着财富和势力,都能对当时的汉武帝的皇权造成威胁。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中央最容易把分散的权力集中起来?

答案是:以大义的名义发动战争。

(占领道义制高点)

大义所在,是为权力基础。皇帝是战争的总负责人,在大义面前,外戚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不然就会被设计为叛国罪、贻误军机等罪名削除职爵;战争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到财政、吏治、军事、粮草等各个方面,只要皇帝不假手于人,这些物资和人员调度的权力就都会集中在皇帝手里,皇帝也就达到了借发动战争以实权的目的。

(汉武帝即位时疆域)

所以,汉武帝一开始先大造舆论,拿出半个世纪前匈奴单于写给吕太后的侮辱信入手,在民族大义上把阻挠战争的言论压下去,占住了道德制高点。然后令大行令王恢设伏于马邑,调大兵30万云集前线。相应的,不管是丞相、太尉还是朝廷其他官员,都要直接向皇帝汇报。在战争结束后,这些因为战争而设置的机构和汇报关系不会立刻解除,国家政治体制就会在无声无息中转向到中央集权。

如果马邑之谋一战成功,汉武帝就将取得前线军事、后方政治两个战场的胜利,作为一个想有所作为的君主,汉武帝不想做“虚君”,因此对此事十分重视。

虽然有汉朝前期60多年的隐忍蛰伏,还做了很多诱敌之计,但毕竟是30万人马,难免百密一疏,在最后关头,匈奴单于察觉异样,即刻退军,仓皇撤退。在伏击战中王恢负责军事部分是攻击匈奴人的辎重,可是匈奴全军未损,10多万骑兵大队整建制通过王恢防区,已有戒备。从伏击战的角度看,已经失去了突然袭击的意义。

(马邑之谋)

后世的李定国在磨盘山设伏,也遇到过同样的情况,在最后关头泄密,吴三桂大队人马即刻撤出埋伏圈,并扫荡明军埋伏地域。李定国左右没有等到吴三桂清军,见到前方火起,情知不妙,只好就地发起攻击,把一场伏击战打成了攻坚战,吴军和明军都伤亡惨重。

如果王恢此时率军袭击匈奴,也会面临与李定国磨盘山之战同样的局面。王恢为稳妥起见,担心一下子折损太多兵士,会影响皇帝对匈奴作战的意志,因此在犹豫中错过了战机。前前后后筹备了经年之久,30万大军劳而无功。回师后,王恢被下狱。

此时,之前因皇帝发动战争被削除权力的外戚集团就此拥有了反对战争的理由,所谓“与匈奴打仗就是跟自己的影子作战”之类,其真实目的,是将皇帝借战争收去的权力再夺回来,他们甚至因此形成了庞大的同盟军,向皇帝施加压力。

汉武帝十分清楚他们的意图,他们反对战争是假,反对汉武帝集权是真。他们否定战争决策的正确性,是要在发动战争的权力上要挟汉武帝,使之不能再借战争之名行削权之实。汉武帝没有跟着这些权臣们的思路走,他揽下战争决策的责任,并力保发动战争的道义不失,与权臣做针锋相对的斗争。汉武帝自己为马邑之谋代言,已经到了赤膊上阵的地步,群臣要是再敢反对,就等同于与汉武帝摊牌。也即是说,马邑之谋失败的那一刻,朝堂上政治斗争就开始了。

(汉武帝在政治战场上纵横捭阖)

在王恢被羁押期间,汉武帝连行改钱法、疏通河道法等三项决议都在廷议中被否决了,汉王朝在权力斗争中再次朝向黄老之道转向了。黄老之道的意思是,汉武帝就要再回上林苑打猎,将国政悉数委托给这些朝臣。

如果此时王恢在狱中与汉武帝同声连气,坚定对匈作战的正义性、必要性,写奏折申明自己的贻误战机的罪过,深刻检讨自己不敢放手一搏的心理(给那些反战争的群臣上课),帮着汉武帝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都给递出去,如此会让汉武帝赤膊上阵时,不至于这些孤单。如此,汉武帝出于保存政治盟友的考量,会将他树立起一个汉朝人畏战、怯战,却知耻而后勇的榜样,容他戴罪立功。

可是,王恢却行贿于田蚡等人,使得外戚集团有充足的口实来攻击汉武帝的对匈战争的决策。如果王恢在此时被释放,那么今后汉武帝就再难有发动战争的合法理由。因为权臣会说:当年马邑之谋,空费大兵30万毫无所得,圣上不知兵,自取败之道也。这等于是绝了今后汉武帝再借战争之名集权的路,怎么能够容忍?在政治角度上,王恢这种做法,等同于投敌叛变,性质相当恶劣。可以说,王恢先输在了战场没有亮剑,又输在政治上立场不够坚定。所以,当他想明白这一层后,自语说:自己花钱买了个死。是夜,王恢自尽于狱中。

(廷议舆论纷纷)

王恢之死,确立了汉武帝对维护发动战争权力的坚强意志,此后汉武帝行借力打力之法,最终得以集权。汉武帝后期的丞相的权力已经被限制到很小,朝政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在藩国问题上,汉武帝再“推恩令”,打击地方豪强,使得中央的能量远远大于地方。经济上,重用桑弘羊实行国进民退的经济措施,大行搜刮之法,充实国库。执政理念实为法家,然而法家的棱角过于鲜明,外以儒家饰之。此后,汉朝贯彻的“外儒内法”的政治道路为历代所模仿。

2

谢头条!马邑之围是汉朝放弃怀柔政策、主动对匈奴采取军事行动的第一仗,是役汉朝调动几十万大军,采取诱敌深入战术,意图对来犯马邑的匈奴十多万军队进行合围全歼,不料作战意图被匈奴单于识破,在没有进入伏击圈的情况下,匈奴军队便向北撤去,被在此役主要负责袭击匈奴军队的淄重给养分队,并负责扎上口袋,切断匈奴军队败逃退路的大行令王恢遇到,王恢以匈奴军队没有进入伏击圈、自己三万人马难以抵挡匈十多万军队为由,没有对匈奴军队进行阻击,被汉武帝以怯战畏敌斩首示众。

作为皇帝,当然有斩杀大行令王恢的诸多理由,我想主要是为了告诫全军将士,在遇到人数上多于自己的匈奴军队时,怯战畏战甚至不战或逃跑,其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在事关军队打胜仗问题上,是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可讲的,汉武帝斩杀王恢无疑是正确的。如果大家都象王恢一样,遇到匈奴军队都不战和放过的话,今后汉朝军队怎么才能战胜强悍的匈奴军队?又有谁象李广那样面对数十倍于自己的敌人敢拔刀亮剑?

治军必严,治将更要严。王恢虽然在执行马邑之围任务时没有违反任何规定和纪律,但他面对逃跑之敌放而不打,本身就是一个领军之人最大的耻辱,汉武帝就是汉武帝,如果他在治军治将问题上心慈手软,和一般人一样见识,那他就不是千古一帝汉武帝了。

事实证明,慈不掌兵。放掉了一个王恢,汉朝很有可能就有一百个王恢站出来,到那时,恐怕我们大家又在怪罪汉武帝治军不严了。所以,为了治军,有时不需要太多的理由。谢谢!

3

《马邑之战失败,必须有人承担责任,王恢难逃其责!》

“马邑之战”,是汉武帝对匈奴战略的转折点,对匈奴的防守战略,改变为对匈奴进攻战略。汉朝以边塞重镇“马邑”为诱饵,聚集汉军主力30万,试图歼灭匈奴单于10万骑兵。但是由于大行令王恢和间谍巨商聂壹的“百密一疏”,造成“马邑之战”行动泄密,导致包围歼灭匈奴主力的战役“功亏一篑”。

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了,汉武帝全面掌控军政大权,开始着手改变对匈奴的“防守战略”。一个经常出入匈奴的汉族大商人聂壹,找到了当时的大行令王恢,出了一个天大的主意。以囚犯的头颅假冒“马邑令”的头颅,由聂壹向匈奴单于诈称“马邑反叛”,诱使单于率匈奴主力前往接受“马邑”,汉朝埋伏重兵聚歼匈奴主力。

王恢和聂壹将计划上报给汉武帝,汉武帝觉得计划可行,着令王恢具体实施该计划。公元前133年,汉武帝派出五位将军连同车骑步共三十万在马邑设伏。这五位将军是卫尉李广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轻车将军,大行令王恢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材官将军,御史大夫韩安国护军将军。各位领军都隶属韩安国,约定在单于进入马邑时纵兵出击。

当匈奴单于率领10万骑兵,杀气腾腾的奔向马邑时,在马邑城的外围“只见牛羊不见人”,单于遂命人攻占一个哨所,经过审讯后得知30万汉军埋伏在马邑附近,准备聚歼匈奴主力。单于随即命令大军后退,逃出了汉军的包围圈,“马邑战役”功败垂成,原因是保密工作出了问题,汉朝马邑方面“上自将军、下到士兵”,全都知道这件事。

马邑之战失败后,汉朝军民上下沸腾,必须有人为这次巨大军事行动失败承担责任。那么,承担责任的人选有三个,汉武帝、王恢、韩安国。汉武帝是汉朝的最高统帅,是“马邑战役”的决定组织者;王恢是这次战役的具体策划实施者;韩安国将军是这次战役的指挥者。

无论从那个方面来讲,都不能让最高统帅汉武帝承担责任。做为战役的军事总指挥韩安国,没有明确的失误和责任。

作为策划人和具体实施者王恢,没有做好保密工作是有责任的,在组织马邑设伏的时候,除个别高级将领外,不应该让普通士兵和百姓知道,结果马邑城的老百姓全跑了,导致马邑假兵变出现反常现象,被匈奴人识破战役意图。王恢被汉武帝“正法”,聂壹下落不明。后来,三国名将张辽自称是聂壹的后裔,为躲避“马邑之战”的罪责,不得不改姓为张。

4

汉武帝杀了“马邑之围”的将领王恢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非杀不可呢?

下面从两个方面分别说一下:

一、杀王恢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就是权力与政治斗争的需要

汉武帝时期,人强马壮,国力强盛,而匈奴内部正是危机重重,这时的大汉王朝,不甘听命于匈奴,汉武帝希望通过对匈奴战争可以把军权一步步抓在自己手里,以获得整个政权,就是对外战争和对内夺权,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军事战争与政治斗争的关系,这完全是一场权力与政治的斗争。

1、首先说一下当时的派系格局,利用派系斗争

汉武帝刚继位时,朝中是四个派系集团

第一派系是帝党:就是汉武帝和汉景帝留下来的几个老臣,遭到排挤,还有卫青、公孙敖等年轻人,这时的李广还属于蛰伏期。

第二派系皇太后:这是继窦太后专权后,接着是母亲和舅舅田蚡专权,掌控朝廷大权。

第三派系窦太后:为首的是窦婴,虽然窦太后下课了,但是党羽众多,太皇太后的威力还在。

第四派系军队:实际上每个派系后面都有军队的参与,这才形成有力的派系集团。

从上述派系而看,最主要的就是皇太后与太皇天后的人在掌控整个权力中心,而王恢实际上是太皇太后的人,只有重用王恢才最正确,因为当时当权的是舅舅田蚡,挡住了汉武帝,只有利用王恢才能分化舅舅田蚡的的权利,在当时田蚡的宰相的权利太大,但碍于母后的问题,初期只有加大九卿权利,逐步分化,这样就使得宰相的在不知不觉中分散瓦解。

王恢和田蚡是两条线上的人,汉武帝就是利用矛盾达到最后夺权的目的,这就意味着王恢早晚要出事的,出事后皇帝可以收权。汉武帝上台时,王恢的官职是大行令,相当于今天的“外交部长”,是很有实权的,皇帝收权而田蚡是不会反对的,汉武帝很好地利用了两个派系的斗争。

2、马邑之围的实际情况,王恢有死罪吗?

马邑之围是汉匈战争的爆发点,当时遭到所有人的反对,只有王恢主张实施马邑之围。王恢提出计划,占据马邑,诈降消灭匈奴主力,但匈奴发觉后跑了,没能实施。

而当时不止是王恢一个人,是有两路人马负责收口的,就是李广,按理李广也有责任。而李广是皇帝的卫队长,没有皇帝需要的权利,王恢是有皇帝迫切需要的权利,这就是王恢死罪的原因。

正是由此挑起了太后和太皇太后两个派系的斗争,王恢一出事,田蚡就积极打击太皇太后派系,皇帝借助舅舅田蚡之手杀死了太皇太后派系的窦婴。从元光二年起,田蚡和窦婴的冲突就升级了,王恢死后,在五年中窦婴和田蚡相聚死去,最后两败俱伤,由此造成一批官员及9个宰相的下台,汉武帝将权利收入手中,离权力的顶峰不远了。

二、王恢为什么非杀不可呢?是利用其剩余价值

在汉朝时期,对于位列九卿的王恢是应该没有死罪的,判罪只是临阵退缩,况且王恢是可以用军功抵罪,罪不该死,所以不是法令让王恢死的,是汉武帝逼迫自杀。

王恢之死的意义:就是汉武帝在利用王恢的最后剩余价值,在马邑之围之后,在对匈奴战役中多次出现全军战死,很少出现临阵脱逃,王恢被定义为怯懦,不能退缩,贪生怕死不行。汉武帝怎么击败匈奴的,靠的就是由此形成的大无畏的牺牲,以人口下降1500万为代价,换取的战争胜利,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勇敢。

汉武帝的成功不是凭空取得的,这一打就是40年,这一生都在对匈奴作战,国土从200万平方公里增加到350万平方公里,代价是3000万人口,下降到末年的1500万,汉武帝是个争议很大的皇帝。

5

确切地说,王恢是马邑之围的谋主。

马邑之围是汉朝对匈奴政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从汉高祖直到汉武帝,汉朝一直对匈奴采取怀柔政策。到了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朝的实力已经足够与匈奴一战,大行令(即大鸿胪,省部级)王恢极力主张停止与匈奴和亲,兴兵征讨,以获得北部边境的长治久安。建元七年,王恢更是建议:匈奴现在对汉朝没有戒心,可以诱之以利,围而歼之。

王恢的计谋被汉武帝采纳。于是雁门马邑的地方豪强聂翁壹受命潜入匈奴,向单于表示愿意为内应,杀死马邑的地方长官,迎接匈奴大军入城。单于欣然应允,果然亲自带领十余万大军前往马邑。汉朝悄悄地动员了二十几万大军,分别由李广、公孙贺、王恢、李息等人统领,埋伏在马邑周围。王恢的任务是代郡出发,袭击匈奴的辎重,同时也是截断匈奴的后路。

这一计策着实是大手笔,也只有汉武帝这样雄才大略的君主会批准实施。如果成功,确实是可以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匈奴问题。问题是,细节上出了一点错漏。单于到了马邑外一百余里的地方,看到满山遍野的牛羊,心下大喜。然而再看,发现不对劲——只有牛羊,没有牧民。于是先攻下马邑城外的一个据点,抓来俘虏一问,知道了汉军的计谋,吓出了一身冷汗,赶紧挥军撤退。

匈奴大军连汉军的伏击圈都没进,就匆匆撤走了。各路汉军纵马追击,哪里追得上,只得无功而返。王恢的三万部队倒是到达了指定位置,可是看到匈奴人全师而退,掂量了一下自己的实力,一箭不发,也撤退了。

马邑之围的出发点是好的,功败垂成,当然是因为计划不周。对于汉武帝来说,这次行动一是丢脸,二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三是错失了突袭匈奴的良机。所以回来之后,他将怒火撒向了王恢,指责王恢临阵逃脱。王恢对此并不服气,反驳说:在这种情况下发动进攻,无异于以卵击石,白白送了三万将士的性命。汉武帝一怒之下,将王恢下狱。当时定的罪是“逗桡”,也就是临阵畏缩,当斩。王恢托人间接找到太后,向汉武帝说情,大概意思是:王恢是马邑之围的谋主,如果杀了他,反倒是给匈奴报了仇了。

汉武帝对此反驳:马邑之围是王恢提出的,为此而调动几十万人马,天下震动。就算匈奴大军逃掉了,他如果如约出击,至少还可以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不杀王恢,无以谢天下!话说到这个份上,王恢当然活不了。至于是怎么死的,《史记》的两处记载不一,《韩长孺列传》说是自杀,《匈奴列传》说是斩首。

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王恢死?客观地说,马邑之围既然失败,王恢再出击也确实没什么意义,白白损失三万将士而已。作为一军之长,临机决断,全师而退,并没有大错,甚至值得表扬。如果是从提振士气考虑,那么将三万人投到十几万匈奴大军之前,悲壮是悲壮,但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一战而损失三万人,对本来已经失败的马邑之围来说,无非是雪上加霜。唯一的解释,是汉武帝必须要找一个人来当替罪羊,否则的话,也确实是没法给天下人交代了。

6

“马邑之围”是汉武帝对匈奴实施战略反击的第一战,至关重要,而王恢作为计谋的提议者积极力支持者,却在临阵时怯战脱逃,不得不说对汉武帝是个极大的讽刺,因此汉武帝杀王恢于公于私都是十分必要的。

汉初对匈奴的和亲政策

秦未,正当中原大地陷入反秦起义和楚汉战争之时,位于蒙古高原的匈奴在冒顿单于的领导下完成了统一,自此拉了塞外游牧民族同中原农耕族二千年战争的序幕。

公元前200元,汉高祖刘邦率军讨伐韩王信叛乱,结果被匈奴冒顿单于围困于白登七天七夜,最后在陈平的计谋下,向匈奴送予美女财宝才得脱困,这就是有名的“白登之围”。过后刘邦认识到汉朝一时不敌匈奴,便采用了“和亲”政策,暂缓与匈奴的关系,这一政策一直延续了七十余年,直到汉武帝开始反击匈奴为止。

汉武帝转变和亲政策为反攻政策

汉武帝为汉朝第七位皇帝,他从小目睹自己的亲姐姐在和亲时的悲痛伤心情景,立志一定要改变和亲政策。同时汉朝经过“文景之治”的恢复,国力已变的十分强盛,因此当十六岁的汉武帝登基后便想大展宏图,实施对匈奴的打击。但由于窦太后的阻挠,汉武帝抱负未得实施。

六年后窦太后去世,汉武帝掌握大权,便开始采用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对内实施“罢除百家、独遵儒术”,对外实施“王道”。先是在解救东瓯国过程中小试牛刀,接着便越过南岭平定东越、南越,将汉朝疆域扩展到南海、交跂,后又将云南纳入版图。

平定南方后,汉武帝将目光转向北方的匈奴,决定停止屈辱的和亲政策,实施战略反击。但是由于和亲已久,汉匈未进行过大规模战役,朝中的许多大臣过惯了平稳安逸的生活,不愿意对匈奴开战,因此反对声音很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了“马邑之围”。

“马邑之围”计划的失败

王恢当时是汉朝的大行令,负责朝廷的外交和礼仪的,有一天一个大商人聂壹来找他说,自己可以将匈奴的军臣单于(这时候匈奴已经是军臣单于时代)诱到马邑,只要汉廷设伏便可围歼。王恢其时出于一种投机心理,便向汉武帝提出了这个建议,汉武帝一听十分兴奋,便召大臣们进行商议。朝堂上以御史大夫韩安国为首的主和极烈反对,以王恢为首的主战派激烈支持,双方进行了激烈争论,最后汉武帝支持王恢,准备在马邑设伏袭击匈奴。

公元前133年(元光二年)农历六月,汉武帝派遣精兵30万,命护军将军韩安国、骁骑将军李广、轻车将军公孙贺率主力部队埋伏在马邑附近的山谷中。将屯将军王恢与材官将军李息率3万多人出代郡(今河北省蔚县东北),准备从侧翼袭击匈奴的辎重并断其退路,一举全歼匈奴主力。汉武帝同时派遣商人聂壹前往匈奴诱敌。

结果呢匈奴军臣单于真的率领10万大军来了,但是由于汉朝长期未对匈奴进行过大战,在战场布置中的出现问题,让军臣单于嗅出了战争的气氛。原因是进军沿途有羊群在吃草,但没人放牧,不象一派平安现象,于是就抓了一个雁门尉史,威逼利诱下说出了汉军的计划。军臣单于听后大惊,立即下令撤军。

王恢这时候已率三万大军出代郡等待截击匈奴大军后方的辎重部队,得知匈奴撤军后十分惊呀,但又自思敌不过匈奴大军,便率军退回了。韩国等率领的主力大军在伏击点埋伏几天没消息,便改变方案率军出击,但匈奴大军已经跑的无影无踪。

“马邑之围”计划破产后,汉武帝以王恢提出战争却临阵脱逃,将王恢下狱。廷尉判处王恢畏敌观望死刑。王恢虽买通田蚡通过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求情,但仍无法平息汉武帝的愤怒,王恢被迫自杀谢罪。

汉武帝必杀王恢的原因有三

第一,秦法规定将军临阵脱逃者是死罪,怯战者也是死罪,而且执法森严。汉承秦法,军法一样森严,因此王恢临阵怯战,率军自退,这是死罪。

第二,“马邑之围”是汉武帝对匈奴的首场战役,而且王恢是这一计划的提议者,又是政策的策划者和战场的设计者,结果第一个临阵怯战脱逃,这无异是对汉武帝的一个巨大疯刺,也是对朝中主战派的一个打击。

第三,停止屈辱的和亲政策,对匈奴实施军事反击是汉武帝一生的宏伟目标,是汉朝对外政策的重大转变,朝中的反对声巨大,结果第一战却失败了,这是汉武帝军事反击匈奴政策的一个严重打击。汉武帝若不杀王恢,很难震住朝中反对者的声音,军事反匈奴政策就会实行不下去,一生宏图也就无法实现,这才是杀王恢的主要原因。

马邑之围看似很完美,却存在先天缺陷,不可能实现

一是王恢存在投机心理,他是为了迎合汉武帝的好战心理,想取得首功。但他不是一个刚毅的将军,没有决死的心,自己制定的计划,却第一个逃跑,没有紧急应对措施。

二是汉武帝也存在侥幸心理,想毕其功与一役,一战而胜,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汉匈之战是一场大战,不是一两场战斗就可以解的,想借一场伏击战达到效果根本不可能。

二是“马邑之围”有先天缺陷,如此大的军事计划靠一个商人去诱惑本身就不高明,而边关的下级军官都知道,老百姓更是跑的没有一个,不能不让久经沙场的军臣单于生疑。任何计划越是设计的完美,越是不可能实现。象这样的大计划必须作出一部分牺牲,甚至要牺牲马邑城,不能让马邑城的军民知道要在此打伏击。

四是“马邑之围”的谋划没有第二套、第三套应急方案,匈奴人发现怎么办?匈奴人不来怎么办?这些预案都没有,只在哪傻等,也没派出探子,对战场变化一无所知,不能临机应变。

总之,王恢必死,否则汉武帝军事反击匈奴的政策无法顺利执行。

7

公元前141年,16岁的汉武帝继皇位登基。此时汉朝已经建立了60年,大汉朝经历刘邦的无为而治,和文景之治,已经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然,这一切在16岁的汉武帝眼中却是一派虚荣。朝廷因60年的无为而治而沉闷迟暮,北方匈奴不断侵扰。大汉朝需要不断地为匈奴输送大量物质,并送嫁公主和亲。

没有安定的边境,还断地送嫁公主陪送物质。各地方势力割据,朝廷各派你争我斗,没有完整的统治,没有中央集权,没有安定的社会算什么繁荣昌盛?

汉武帝决心改革朝政,却遭到了窦太皇太后的反对。这个老太太是尝尽了无为而治甜头的老人,当年她的丈夫汉文帝就是因为无为而进京当上了皇帝。

大汉也是经她丈夫和儿子的无为而治,呈现出经济繁荣,民心思安的昌盛景象,她要守住丈夫的业绩,要守住目前的繁荣。

当她发现孙子欲对朝政进行改革,要改变她丈夫创造的繁荣,要剥夺她手中的权力时,便不顾一切地大打出手,将汉武帝的建元新政扼杀在摇篮之中。

无奈的汉武帝只有采取熬的办法,他要等窦太皇太后死。于是,他暂时退出朝政,整天骑射狩猎。骑射的这段日子,更激发了汉武帝英戎之心。这段日子的指挥调动的沉淀积累,也为日后的抗击匈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和亲还是出击

建元6年,匈奴又派使者向汉朝请求和亲。汉武帝将和亲之事置于朝堂,分发给群臣商议。每一件事发生,都会产生两派。此次议论和亲之事,朝廷当然还是分成两派。

一派以王恢为代表的主战派认为:

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不如勿许,兴兵击之。

《史记》

意义是说,以往汉匈和亲,只换来暂时的和平,没过多久,他们就又会背信弃义地侵袭中原。所以不能答应他们的要求,而应该是派兵反击匈奴。

另一派是以韩安国为代表的保守派认为:游牧民族遂水草而居,行踪不定,很难琢磨。汉人习惯定居,让我们的军队去追踪匈奴的军队很难。

我们组织大批军队奔赴于千里之外,与他们作战,从地理的角度来讲就吃亏了,匈奴军以逸待劳,而我们则是长途奔袭,这可是兵家大忌。既然是无胜算的战争,还不如和他们和亲。

年轻的汉武帝,面对窦太皇太后和朝廷里保守派的强大势力,只好同意和亲。结果,事隔半年压在汉武帝头上的窦太皇太后死了。

马邑之围

窦太皇太后死了,加在汉武帝身上的枷锁,虽然减少了一个。但是,地方势力的割据,朝廷保守派的分权,仍然是汉武帝心头的痛。不打开这此枷锁,中央集权将是空想,没有权力的支撑,汉武帝怎么实现自己大一统的理想。

那么要想搞中央集权,就必须发动战争,因为秦朝的中央集权就是在战争中实现的,统一调动,统一分配。终于、终于,汉武帝等到了一个发动战争的好机会。

公元前133年的一天,雁门郡马邑县(今山西中部,汉朝时汉匈交界处)的地方豪强聂翁壹找到王恢说:

“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

《史记》

趁汉匈刚和亲,匈奴人对汉朝放松警惕之机。我们派人假逃叛,利用单于的贪婪,去对单于说:可以里应外合将马邑县令、县丞杀掉,然后举全县老百姓投降。单于听了肯定会答应,等匈奴进入我们的埋伏圈后,我们就一举歼灭匈奴的主力军。

王恢觉得这个办法挺好,就向汉武帝做了汇报。汉武帝也觉得可行,便拿到朝廷上朝议。朝议一如既往地分成两派,还是韩安国等保守派反对,理由也还是那套嗑。

韩安国说:茫茫草原怎么找匈奴主力,先别说找主力军作战,就是杀几个百姓,我们也找不到他们的人。再说了,战线拉得这么长,部队跑快了,补给跟不上。部队跑慢了,仗又怎么打?

王恢说:战国初期,一个小小的代国尚且能够抗击匈奴,让匈奴不敢轻易地入侵。大汉为何抵挡不住?就是因为大汉一直对匈奴太软弱,没有树立起大汉的威风。

韩安国又说:平城之围,连汉高祖刘邦这样的皇帝都被匈奴围困,7日不食。正是因为知道汉匈之间的差距,所以刘邦回来后没有再发动战争为自己复仇。因为他知道复仇肯定打不赢的,发动战争会给老百姓带来重大灾难,如果不能确保胜利就毫无意义可言。所以才定下了汉匈之间的和亲政策。

韩安国的这番话真的很犀利,他不仅从战略上提出质疑,还把刘邦也抬出来,向高祖这样的皇帝尚且不能成功,作为他的孙子就更应该遵守祖制。

王恢马上又说:高祖当年之所以不报平城之怨,并非能力不足,而是为了百姓能够得到休养生息。现在我大汉经历了60多年的调养生息,已经恢复了元气。而边境却仍在匈奴人的不断侵扰中。我们花大量的财富和亲匈奴。

结果呢,边境源源不断地送回死伤的士卒。这样的情景无论是谁都会悲伤,难道这就是我们要的和亲结果吗?

再说了,我们这次军事行动,不是去茫茫草原找匈奴作战,而是诱敌入境伏击歼灭之。至于你以前说的和今天说的这些困难根本不存在。

这次,汉武帝力排保守派的异议,坚决支持王恢代表的主战派。公元前133年,汉武帝派遣了5位将军,王恢、韩安国、李广、公孙贺、李息率30多万大军奔赴马邑县旁的山谷里,等待着打一场伏击战。

然,事与愿违,马邑之谋行动泄露失败。汉30万大军白忙活一场,连匈奴人的一根马毛都没捡回来,大汉承担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汉武帝气愤地大骂王恢,问他为何不追击匈奴,抢回匈奴军的辎重。

王恢为何被斩?

30万大军无功而返,汉武帝气愤地问王恢:朝廷上你王恢主战叫得最响,却为何不追击匈奴军。就因为你不敢追击匈奴,才使得整个行动无一点战绩,你让我怎么向全国上下交待?

接下来汉武帝把王恢交给了司法部门。最终定罪:

恢逗桡,当斩。

《史记》

王恢听说后为保命,悄悄地派家人给当朝丞相田蚡送去重金,求他帮忙在汉武帝面前求个情。田蚡便找到姐姐王太后说:王恢是为了打击匈奴才设计的马邑之围。现在马邑之围失败了就要杀王恢,这不等同于在为匈人奴报仇吗。

王太皇把话转给了汉武帝,但汉武帝并不这样认为。汉武帝认为:我冒着朝廷保守派极力反对的风险,支持王恢等人的主战。我调动30万大军千里奔赴边境,财力人力遭到巨大损失。这么大的历史事件总得有人承担罪责。这样我才能威慑保守派,才能继续发动战争抗击匈奴。

王恢得知汉武帝的心意后,狱中自刎。

总结

西汉是我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大时代,是多民族大一统奠基和巩固的大时代。汉武帝为了解除北方匈奴的威胁,扩大中原政权的统治,主动寻找机会出击匈奴。

王恢的“马邑之谋”失败了,他的头被汉武帝为了战争借走了。然,有奋斗就会有牺牲。王恢仍青史留名,他的死是为华夏多民族大一统而死的。

前有“马邑之谋”,而后才有“河南之战”、“河北之战”及“漠北之战”等系列战役。在抗击匈奴的战役中,有无数英雄人物立下赫赫功勋。虽然他们有的人立功后未得善终,有的人默默战死沙场,还有的人获罪自杀或被杀等等。

然,正是有了他们的牺牲,有了华夏民族的代代努力,英勇奋战,才有我巍巍的大中国。

我们是华夏子孙,身体里流动着大汉帝国的血液。今天我们面对台湾、南海问题,我们仍然说: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我们必定要收复台湾,统一祖国。南海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祖国的领土,我们必定寸土不让。

历史是用来明鉴的,更是守卫家园的精神财富。

8

提及汉朝对匈奴的反击战便不能不提及马邑之战,汉武帝时前133年,东南方的闽越东越南越乱事平复,匈奴老上单于去世,军臣单于接位,遣使前来汉朝求亲,武帝召开廷议,听取大臣意见,大行王恢主张放弃和亲与匈奴交战,御史大夫韩安国则支持和亲,朝臣也大多赞同,于是派出使者谈判和亲事宜。


本来事情就这样萧规曹随下去,偏偏节外生枝,这时出现了三国张辽的先祖,马邑大商人聂壹,他或者出于民族感情或个人私利,为匈奴和亲后屡来马邑抢掠激愤不已,便拜见王恢向他献上利用和亲已成,匈奴无备的机会,愿以身为饵,诱敌入境,聚而歼之之策。王恢听完觉得可行,便面奏武帝,再开廷议。(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韩安国说,战争一旦开始,兵连祸结,永无宁日,况且匈奴腹地深远,劳师远征而又容易无功而返,徒自消耗国力,以高皇帝之能,尚且被困平城,七日无食,定下和亲之策,可知战不如和。王恢说,和亲并未平息干戈,匈奴屡次侵掠边境,人民深受其害,国家颜面无存,当时定下和亲,是因为国力不足,如今四夷安宁,仅有匈奴为祸,今时不同往日,何况可以用计诱敌入塞聚歼,不必深入敌境而能一劳永逸。


汉武帝刘彻年轻人心性,一听王恢计划也是跃跃欲试,便批准了这次行动,(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命王恢和韩安国、李广、李息、公孙贺率领三十万大军,前去马邑周围设伏,聂壹便借边境互市的机会拜见单于,向他说自己手下有几百号人,愿意打开马邑城门,让匈奴大军进入抢掠,只求分点好处费,军臣单于询问再三,认为可行,大利之前,哪管啥姻亲和约。于是约定日子出兵。


约定之日,聂壹发出暗号,匈奴二十万大军悄悄入塞,可是王恢他们装得有点过火,路上可看到漫山遍野都是牛羊,却没人看守,军臣单于惊疑不定,“难道汉人现在不吃牛羊肉,改吃房子啦”?越想越不安,便攻击附近的卫亭,抓获卫吏,卫吏贪生怕死,将汉军计划和盘托出,军臣单于大惊失色,下令大军速退。此时王恢正带领三五万军士准备抄匈奴后路,见他们不进兵却全军而退,不敢出击,眼睁睁看匈奴人席卷而去。


一次雄心勃勃的伏击战,搞得灰头土脸收场,三十万大军到边境一游,耗费人力财物无数,武帝脸上无光,暴跳如雷,责骂王恢贪生怕死不敢出击,王恢说,计划失败而硬要出击,三五万人挡不住匈奴大军撤退,必然损失惨重,为保全军队才不出战。武帝依然盛怒,王恢着忙,暗暗送给丞相田蚡珠宝财物,请他求情,田蚡便请姐姐王太后代为美言。

王太后在武帝面前代王恢说情,武帝说,马邑之谋是他坚持,出兵三十万耗费无数,敌人退兵不敢追击,也不能抢得敌方辎重,全无建树,哪怕杀几个匈奴兵也好,并无!而又与匈奴撕破脸皮,成为敌人,不杀王恢,无法向天下人交代。王太后听完无语以对。王恢得知情况后便自杀身亡。

读史鉴今,修心明性,欢迎关注南方鹏共同探讨。

9

汉武帝重用法家酷吏,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尽。死于汉武帝之手的冤鬼达十几万。



汉武帝所杀之人90%是无辜冤死,如杀公孙贺、太子、皇后和长公主。

9%是为推卸责任,栽赃嫁祸。如杀江充、张汤、刘屈氂。

唯独杀马恢,汉武帝是赏罚分明,马恢死的不冤。

是马恢建议,改变与匈奴的和亲政策。也是马恢参与制订了马邑之围的计划。

马恢制订的计划有疏漏,不严密。再加上被匈奴抓的小吏是怂包,泄露了计划。在这一点上,马恢有过错,但罪不至死。

匈奴单于得知几十万大军埋伏于马邑附近,欲全歼匈奴后。仓皇逃跑。

此时,马恢麾下有三万大军,任务是断匈奴辎重,并切断匈奴退路。但马恢却畏战,匈奴逃脱置之不理。

马恢的理由是自己只有三万人,而匈奴有十几万大军。贸然出击是以卵击石。这一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匈奴单于得知汉军有几十万伏兵,是仓皇逃跑的,心中恐惧,战斗意志肯定不高。

李广四千骑遇到匈奴左贤王四万骑。也没逃跑,而是圆阵御敌。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李广连续以射杀匈奴数位副将,将士浴血奋战,终于抵挡住了匈奴的进攻,并盼到张骞的援军。



李陵帅数千步兵。迎战匈奴八万骑兵。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斩杀数倍于己的敌人。

马恢帅的是三万大军,去截击五倍于己仓皇逃窜的敌人。最重要的,并非孤军奋战。李广、公孙贺等援军近在咫尺。匈奴必定惨败。

说到底,是马恢畏战。如果他有李广一半的亮剑精神。马邑之围,匈奴必定被全歼。(军事常识:消灭敌人80%以上,就是全歼)

调动几十万大军,要花多少钱粮。不是过家家玩游戏。因你一人畏战,丧失战机,功败垂成。马恢之死,当其罪也。

10

您好1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马邑之谋是汉武帝第一次对匈奴的主动出击,关于这一次出击,我们可以看出汉武帝对讨伐匈奴的决心。那汉武帝为什么要杀将领王恢呢?我们分两块来分析。


马邑之谋

前因:马邑之谋是汉武帝元光二年策划对匈奴的一场诱敌歼灭战。毕竟当时长期被匈奴欺负,所以汉武帝要出这口恶气。马邑当时有个商人叫聂壹给将领王恢献计策,可以引诱单于来马邑,然后一举歼灭。王恢将这个计策告知了汉武帝,汉武帝采纳意见,并且实施计策。

过程:汉武帝派精兵30万,韩安国、李广、公孙贺带着主力埋伏,王恢、李息准备断匈奴后路,聂壹诱敌深入,然而,匈奴人却看出了破绽,并且抓到一个小军官,小军官还告密了!所以匈奴没有中计,直接跑路了。

结果:马邑之谋计划破产之后,汉武帝恼羞成怒,将王恢下雨。王恢被迫自杀谢罪!并且随后汉匈之战大规模爆发,这就是后事了。

这是马邑之谋的全过程,我们可以发现王恢的计策可行,但是中间有变故。真正该死的应该是那个高密的家伙。

王恢其人

王恢是个对匈奴有畏惧心理的人,但这是人之常情,因为匈奴长期欺负汉朝。任何汉朝人都无法保证不畏惧匈奴!并且他长期镇守边境,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我的看法

政治原因:王恢虽然有罪,但是罪不至死。汉武帝也没有真正要杀他而是将他关进监狱,最后王恢是被迫自杀。当时王恢被下狱之后,还找了田蚡来帮忙,这又牵扯到政治外戚关系了。

军事原因:杀掉王恢可以杀一儆百,最重要的是鼓舞士气,让汉朝的军队不再畏惧匈奴。让汉朝的军队战斗力更强大,让他们知道畏惧匈奴的下场。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题主能够满意。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