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刘彻杀卫子夫后悔吗?

刘彻杀卫子夫后悔吗?

2020-11-11 11:31阅读(61)

刘彻杀卫子夫后悔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纠正提问者一个常识性错误。汉武帝刘彻没有杀卫子夫,卫子夫是自尽身亡,而且是真自杀,并不是“被自:-杀卫子

1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纠正提问者一个常识性错误。汉武帝刘彻没有杀卫子夫,卫子夫是自尽身亡,而且是真自杀,并不是“被自尽”那种!

关于卫子夫为何要自尽这个问题,除了卫子夫自己,恐怕没有人能给出真正的答案。两千多年来,争议一直没有断过。有人说卫子夫是觉得儿子“谋逆”有愧于汉武帝,所以自尽了。也有人说,卫子夫太了解汉武帝,自己不自尽将来也没有好果子吃,倒不如自尽了事、免得受辱。还有人说,卫子夫是想以自尽的方式抗争、为儿子鸣不平……总之,什么样的说法都有,这里我们就不去铺开说了。那么,卫子夫自尽之后,汉武帝后悔吗?

思子宫非思妻宫

“巫蛊之乱”平定之后,汉武帝也渐渐从气头上冷静了下来,冷静下来的汉武帝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刘据是嫡长子、名正言顺的皇太子,只有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熬死自己他就是将来的皇帝!为什么要举兵“谋逆”呢?这个“逆”谋的毫无意义,不是吗?

不久之后,田千秋上书为刘据鸣冤。再联系“巫蛊之乱”前前后后发生的事情,将这一切串在一起,汉武帝忽然发现,自己让人给玩儿了……不仅是江充、苏文,或许还有躲在阴暗角落里的李广利、刘屈氂!但是,儿子刘据已经死了、无论如何也活不过来了。而且,刘据的“谋逆”罪是自己定下的,君无戏言!汉武帝绝对不能出尔反尔、绝对不能认这个错。

最终,汉武帝只能是把江充、苏文当成了出气筒,将二人夷灭了三族。可是,汉武帝还是不解气,之后又陆续寻找由头灭掉了李广利全族并将自己的侄子刘屈氂腰斩于市!当然,杀他们的理由与“巫蛊之乱”的定性无关,刘据依然是“叛臣、逆子”。无论刘据是否情有可原,对君动武就是谋反、对父动武就是忤逆!承认“谋逆”情有可原,后患无穷。因此,汉武帝至死也没有从国家的层面为刘据平反。他选择了另一种方式,从父亲的层面追思儿子,并命人建起了一座思子宫,以示对儿子的思念,也等于是变相承认了刘据“谋逆”情有可原,算是给儿子一个交代了。

请注意,汉武帝建的是思子宫,不是思妻宫!对于卫子夫,汉武帝没有任何表态。当初苏文命人以小棺将卫子夫草草入殓,汉武帝也没有表示出任何异议。换言之,对于汉武帝而言,对儿子的死肯定是有些内疚、后悔的。对于卫子夫,恐怕未必……

对妻妾素来刻薄寡恩的汉武帝

无论是原配陈皇后、还是汉昭帝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包括那位曾经让汉武帝“魂牵梦绕”的李夫人……对于汉武帝而言,她们不过就是政治棋子和满足欲望、传宗接代的工具罢了。

为了清除窦太后和窦氏外戚的影响力,汉武帝毅然决然地废掉了陈皇后。为了防止子幼母壮、太后弄权,汉武帝不顾儿子刘弗陵尚幼,冷血无情地杀掉了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在诛杀李广利全族之时,恐怕汉武帝也未见得想起过已故的李夫人……既如此,他对卫子夫又有多少情分可言呢?

卫子夫因何得宠

卫子夫被汉武帝看中纯粹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汉武帝驾临胞姐平阳公主府邸,平阳公主知道自己这位胞弟好女色,于是投其所好找来了几位美女歌舞助兴,卫子夫便是其中之一。汉武帝一眼便看上了年轻貌美的卫子夫,接下来的事情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是怎么回事,卫子夫就这样成了汉武帝的女人。用现在人的话说,汉武帝当初不过就是“一过性雄激素泛滥”而已。

在对待ONS的问题上,汉武帝明显比后来的明神宗朱翊钧要厚道得多,没有提起裤子就不认账,而是把卫子夫纳为了侧室。在此之后,卫子夫之所以得宠,有两个重要原因:

一)她生下了汉武帝的第一个女儿和第一个儿子!汉武帝即位之后,虽然妻妾不少,却一直没有生下孩子来,甚至还一度被人怀疑没有生育能力。卫子夫女儿的降生帮汉武帝彻底摆脱了窘境。随着儿子刘据的降生,汉武帝又摆脱了后继无人的窘境,这一年汉武帝已经年近三十了!

二)汉武帝慧眼识珠、发现了军事奇才卫青。卫青不是别人,正是卫子夫同母异父的亲弟弟!随着卫青的崛起,出于笼络卫青的需要,汉武帝自然对卫子夫另眼相待。说到底,这里面绝大多数还是政治需要,究竟有多少感情成分,真的不好说。


卫子夫因何失宠

关于卫子夫因何失宠这个问题,无外乎两个原因:

一)年长色衰。前面说了,汉武帝当初之所以看上卫子夫,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她长得漂亮!随着年龄的增长,卫子夫青春不再,哪里敌得过新进宫的年轻女子!汉武帝很快便移情别恋了,什么李夫人、钩弋夫人……早就将卫子夫抛诸脑后了。

二)卫霍的崛起。随着卫青和霍去病在军中地位的不断提升,汉武帝的心也越来越不安。为了防止卫霍外戚势力尾大不掉,汉武帝采取了卫霍分权、相互制衡的策略,同时又在刻意提拔一些第三方势力、用以牵制卫霍。后来的贰师将军李广利早年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出于对卫霍外戚势力的不放心,汉武帝刻意疏远卫子夫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因为与匈奴的作战仍在继续,汉武帝短期内还离不开卫青和霍去病,加之卫霍在军中的影响力甚广。卫子夫虽然失宠,但汉武帝对她还是给予了相当的尊重,即便在霍去病、卫青相继过世之后,汉武帝也仍然给予了卫子夫必要的礼遇。

随着霍去病、卫青的辞世,卫子夫对于汉武帝的政治作用也越来越小。加之刘据性格温和,与汉武帝处处争强好胜的性格格格不入,被汉武帝认为“子不类父”,卫子夫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有心之人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不断将脏水泼向刘据,最终引发了“巫蛊之乱”。

这个时候的卫子夫不但年老色衰、早已不得宠,而且还失去了卫霍两大靠山,在政治上也失去了利用价值。对于汉武帝而言,彼时的卫子夫恐怕除了儿子和闺女他妈,已经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了。卫子夫自尽,汉武帝无非就是身边少了一个经常看见的熟人罢了,根本谈不上什么后悔不后悔的。相反,个人认为汉武帝甚至还很有可能因为儿子的死迁怒卫子夫、认为她教子无方!那就更加不存在什么后悔不后悔的了。当然,这一切都只是合理化猜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2

严格的说,卫子夫女士是自己结束了生命。当然,这个和刘彻有直接的关系。

卫子夫女士的一生实在太传奇,即便是现在喝过狗血的编剧也望尘莫及。

卫子夫的传奇人生,应该是从她女奴的身份开始。

一个女奴爬到皇后的宝座,没有自身的努力和才智肯定不行,但纯靠自己的努力,同样也不行。卫子夫女士温柔敦厚,性格和品德都无懈可击,可就在她人生即将达到最高峰,高升皇太后之际,意外以绝大的悲剧收场,不得不让人感叹。

锦鲤卫子夫

卫子夫的出场和平阳公主有关。

汉武帝刘彻的老妈王娡女士是二婚,嫁得相当不错,第二任老公是西汉王朝的第六任皇帝刘启。王娡和刘启生了三女一男。刘彻是幺弟,长女就是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的名字,不得而知,反正在儒家思想的控制下,女性往往只有姓。我们就称呼她为平阳公主。这位平阳公主据说是很宠爱她的这位幺弟刘彻,想来原因也很简单,一是刘彻是四姐弟中的幺弟,家里最小的总是宠爱多一些。二是刘彻先生是西汉王朝的第七任皇帝,所以即便平阳公主是老姐,日常也总是马屁迎上。

这位老姐对刘彻的关心可算得上是全神贯注。

她不久就发现小弟弟刘彻一直没有儿子。在古代社会中,认为不生儿子,责任应该在女士身上。显然刘彻身边的女士们有问题,这让老姐平阳公主有些焦心。

于是老姐就在自己的府中,亲自选拔了一批娇艳如花的少女,进行全方位的培训。这批以捕获刘彻为目的的少女团,总是会在刘彻拜访老姐的时候出现,载歌载舞,左蹦右跳。

这少女团体中的佳丽,无一不做着美梦,且个个技艺精湛,万一被刘彻看上,则必将攀上头条,火光四溅。

但我们的女主角卫子夫女士,是女奴的女儿,还没有资格进入这个圈圈。

公元前139年,就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次年,春季上巳节,刘彻御驾亲临渭水,与百姓一同祭祀。

刘彻在返回皇宫的途中,再一次拜访平阳公主。少女团自然全部出场,又歌又舞,杏眼都瞧向那十九岁的皇帝。

偏偏那年轻的皇帝看惯脂粉,完全不为所动。

平阳公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好再换一批候补娘子军出场,我们的女主卫子夫就在其中。这候补军团出场跳到一半,刘彻的眼睛就已经离不开卫子夫女士。

由此可想,卫子夫的容貌是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光艳夺人”。在一群美女当中脱颖而出的难度可想而知。

“春风雨露一相逢”,剩下的事情顺理成章。

卫子夫被刘彻带往后宫,开始了她人生的另一篇章。

炙手可热

卫子夫进了后宫,才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实际上那后宫的确不比平阳公主的府邸,卫子夫在府邸里可以算得上是“容貌夺人”,可在后宫面对那么多的“杏眼桃腮”,卫子夫的优势不再。

更何况,卫子夫还要面对来自皇后陈娇女士的打击。而自从刘彻和她春宵一刻后,就已经像是完全忘记,久不见面。

卫子夫的一腔热情,化为一腔凄凉,可在皇宫内院,谁也帮不上忙。

然而,幸运的人始终是一条锦鲤。

一年后,刘彻要释放一批宫里的老奶,因为人数太多,宫里也实在装不下。

卫子夫打报告进入这批老奶之列,想来皇后也是满心欢喜。

当卫子夫随着这批宫女去觐见皇帝,做最后告别的时候,她不由的流下眼泪,恰好被刘彻看到。“梨花带雨,我见犹怜”可能就是形容此时卫子夫的状态。

刘彻再一次看得心动,不由想起他们的第一次相会情景。于是留住卫子夫,开始宠幸有加。

自此卫子夫不但得到刘彻的爱恋,而且“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卫子夫的大哥卫长君,担任宫廷侍从官(侍中)。

卫子夫的二哥卫青,不久担任军队最高统帅,大将军,而且还娶了他的主子平阳公主。

卫子夫的姐姐卫君儒,嫁给了宰相公孙贺。

卫子夫的妹妹卫少儿,最初和平阳公主的家人霍仲孺私通,生了一个儿子霍去病。而霍去病稍后和舅父卫青并居高位,担任军队总指挥骠骑将军。

卫少儿再次嫁给破落户陈掌后,陈掌担任太子詹事。

而卫子夫自己,则生了三女一男。这个儿子就是刘拒,之后成为太子。

公元前128年,刘彻正式册封卫子夫为皇后,卫氏家族权倾朝野。说都想不到一个女奴的女儿,竟然可以手转乾坤,成为皇后。

丧钟敲响

按说卫子夫的地位应该是牢不可破。卫子夫和她的儿子也算得上是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该办的事情全都办的漂亮,更是不敢依仗权威。

但事情还是要发生。

这个刘拒完全不像他的老爸刘彻,刘彻反应灵敏,聪明能干,又好大喜功。而刘彻性情温和敦厚,史书上说他“仁恕温谨”。

事情就出在刘拒的“仁恕温谨”上。刘彻因为年纪渐渐上去,开始让太子逐步管理。太子刘拒一反之前官吏的肃杀之气,往往纠正官员的过于严苛的刑判。

这就让一些官员开始不满,一开始是私自议论,逐步开始进行有目的的上书奏议。反正诬告的名目五花八门,我们完全可以脑补一下。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卫子夫逐步失去容颜,色衰则爱驰。皇帝刘彻同万千臭男人一个样子,喜欢年轻貌美。后宫漂亮的王夫人、李夫人、赵钩弋轮番上阵,卫子夫的危急到来。

公元前106年,卫青逝世。

太子一直不讨好那帮子官吏,皇后又失去宠爱,大将军逝世,于是卫氏家族遭受了一波最为严重的打击,可谓万箭齐发。

太子现在只能仰仗父亲,而父子之情在宫廷中淡薄如纸。

公元前91年,权臣江充(这个人实在不想写,太让人恶心)将太子拉入“巫蛊”事件。

刘彻这一年已经67岁,本来准备安然的四脚朝天。正是这个准备让江充感到绝望,因为太子如果顺利继位,那么自己的脑袋肯定就不是自己的。

“巫蛊之乱”的详细过程就不再这里论述,总之这次事件的结果就是引出(或者说是逼迫)太子谋反。

香消玉殒

江充在刘拒的叛乱中被刘拒砍了脑袋(不作不死),太子刘拒也正式被逼迫造反。盛怒之下的刘彻血压升高,派人收走卫子夫的皇后玉玺。

卫子夫听到太子刘拒失败的消息后,就知道会有这种结局。这世界上的女子若是要有个可以依靠的男人,那必将是儿子。

丈夫的依靠则来自于女人的运气。可惜卫子夫此时已经感到她这一生的运气已经用完。她是一个温柔敦厚的女性,但也绝对是一个勇敢的女性。

卫子夫痛哭了一场,拒绝再接受更屈辱的厄运,然后悬梁自尽。

卫子夫的一生开始于香艳艳的传奇,却在血淋淋的传奇中结束,一生都在传奇中度过。

至于说刘彻是不是后悔卫子夫的死去,我们大可以看看他随后的作为。

卫子夫死去后,刘彻发了疯。但绝对不是为卫子夫的死去而发疯,而是为了太子的造反发的疯。

他没有办法诛太子三族,原因当然是他自己就在三族之列。于是他下令诛卫氏三族。死于这道命令下的人,直接间接的有数十万之众。

即便随后不久,刘彻开始反省对待太子的冤案,也仅仅是处于对太子的思念,顺便装一下样子,否则不会眼看着年幼的孙子被关在监狱里面。

而对于卫子夫的感情,恐怕早已经被后宫新欢冲得烟消云散了。

3

对于宠冠汉武帝后宫十多年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为一代贤后,卫子夫最终被逼自杀身亡,作为自己信任宠爱多年的皇后,刘彻后悔过吗?

卫子夫原是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府上的歌女,因为武帝与陈皇后成婚多年未有子嗣,平阳公主效法馆陶公主,向武帝进献良家子,卫子夫有幸被武帝看中得到宠幸入宫。但入宫后一年多后,卫子夫才算真正得了宠爱,并且怀上了武帝的第一个孩子,生下了卫长公主。

公元前130年,陈皇后因施展“巫蛊之术”被废,公元前128年,卫子夫为武帝诞下第一个皇子——刘据,承宠十年、诞下子女的卫子夫开启了皇后之路。

卫子夫为皇后期间,将后宫管理的井井有条,贤良淑德,十分得到汉武帝的信任,对卫家人更是约束,免去外戚太盛的纷扰。即便如此,仍然不能免俗。卫子夫姐姐的儿子行事骄奢不守法纪,此事为始,卫氏一族朝堂势力被拔除。汉武帝晚年十分相信巫蛊之术,卫子夫之子——太子刘据被卷入巫蛊之案,刘据起兵为求自保,最终被捉拿,受辱自经而死。作为他的母亲,当朝皇后的卫子夫,以死明志,自杀身亡。

卫子夫从入宫得宠到中宫之主,从帝王的宠爱到帝王的尊重和信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晚年的汉武帝犯了很多帝王都会有毛病,但是并不意味着他完全的是非不分。在刘据起兵之初,他就曾怀疑过太子是被逼无奈起兵,后因下人调查传达错误,导致最终的惨剧。在刘据和卫皇后相继自杀身亡后,武帝也发现了巫蛊之祸背后的疑点,查清之后,将参与构陷刘据的一干人等处置了。武帝怜惜刘据无辜遭害,修建思子宫以寄哀思。

对太子刘据,武帝充满怜惜,但是对于陪伴了自己半个世纪的卫子夫,却显得有些凉薄,也许是从卫子夫选择支持太子那一刻开始,他可以认为太子不是真心想要造反的,可卫子夫选择让他心中对她的信任就破灭了。也许心中曾有过一丝的后悔,但是被背叛的感觉远远多于后悔。大约也是未曾将她合葬,未曾给予谥号的原因吧(谥号是她的孙子汉宣帝即位后,追赠卫皇后谥号为思后。)

4

卫子夫是汉武帝刘彻爱上的第一个女人,而且卫子夫也是第一个为汉武帝生儿子的女人。因为卫子夫是他的最爱,还是太子刘据的母亲,所以,他就把卫子夫给封为了皇后。

可是,后来刘彻逼死了自己的太子刘据,卫子夫也因为这件事而死,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还有卫子夫死后,汉武帝有后悔吗?

我们从头开始说起吧。

姐姐家初见卫子夫,当场临幸

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她在家里养了很多美女,目的就是想要献给自己的弟弟汉武帝,有一次汉武帝来姐姐家玩,平阳公主就把那些训练已久的美女叫上来表演才艺。

可是,汉武帝一个没看上。

这时候他的眼光落在了一个侍女的身上,这个侍女就是卫子夫。

汉武帝就让卫子夫给自己跳舞,卫子夫就来了一段。汉武帝很欣赏,当时汉武帝说要去换衣服。

平阳公主就让卫子夫一起跟着汉武帝去了,汉武帝在平阳公主家,就把卫子夫给临幸了。

卫子夫进宫受宠幸,因生儿子被封皇后

卫子夫一开始进宫,大概一年多的时间,汉武帝把他给忘了,但是,一年之后汉武帝再次见到卫子夫,才发现宫里还有这样一个美女。

然后,就时常把卫子夫带在身边,两个人在一起久了,卫子夫为汉武帝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

汉武帝三十多岁的时候,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刘据,他就把这个儿子封为了太子。

卫子夫也母以子贵,被封为了皇后。

但是,随着时日的推移,过了十多年的时间,卫子夫年老色衰了,汉武帝又开始移情别恋了,他又爱上了年轻貌美的李夫人。

太子刘据被逼造反,卫子夫愧疚自杀

汉武帝晚年,用了一个叫江充的酷吏。这个江充和太子刘据有矛盾,所以,他就想设计把太子给扳倒。

江充很了解汉武帝,对于汉武帝来说,他最讨厌的就是巫蛊之术。江充就从一个案件调查开始,和巫蛊联系在一起,然后又引身到太子身上。

他说是太子也在陷害汉武帝,太子刘据没有做这样的事情,他一时没有忍住,就把江充给杀了。

江充是汉武帝最信任的宠臣,杀江充这样的人是需要汉武帝同意的。

但是,刘据没经过任何人的同意,就擅自杀了江充。

江充一死宰相就说太子刘据造反了。

对于宰相的话,汉武帝还是相信的,他就让宰相带着他的卫队,来和太子刘据对峙了。刘据害怕就逃跑了,在逃跑的路上,刘据就自杀了。

卫子夫作为太子的母亲,儿子死后伤心过度,那时候她想要见汉武帝一面,但是,汉武帝不见他。所以,最后在十分绝望的情况下,他也选择了自杀。

那么,卫子夫死后汉武帝后悔了吗?

后来太子刘据被杀这件事是冤枉的,已经被查明了。汉武帝十分震怒,他把江充的一家,全部给灭了族。

为了表示自己的过错,他还修建了一个思子台。

这说明汉武帝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但是,作为天子的人,他们即使做错了事情,也不会承认的。

毕竟在人民的意识里,天子怎么可能会做错事呢?

不过通过汉武帝对儿子的举措,可以看出卫子夫死后,他肯定也是后悔的。但是,这时候后悔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当然了卫子夫对他来说,也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他也不需要对卫子夫做什么了。

5

提到卫氏家族就不得不说卫子夫这一传奇人物,卫子夫出生卑微,入宫后汉武帝却对这个普通的女孩子一见倾心,卫子夫凭借自己的绝世美貌以及优良美德而受到汉武帝的万般恩宠。而后卫氏家族开挂一样的平地崛起,卫子夫成功的改变了一个家族的命运。但是卫子夫和卫青死后,为何汉武帝着急诛杀卫氏一族?真相藏在深处。 既然卫子夫这么受宠,为什么汉武帝后来会在卫青死后着急的杀掉卫氏家族?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卫子夫,卫子夫其实在卫青未死10年之前就已经失宠。卫子夫失宠后,卫氏家族不再是汉武帝特殊关照的对象,卫氏家族从此衰退,而卫青也因此受到冷落,但是卫青受到冷落不仅仅是因为卫子夫。 霍去病大家应该熟悉,霍去病和卫青是舅舅和外甥的关系。卫青与霍去病都是汉武帝手下的大将,不同的是卫青性格稳重,霍去病性格猛烈。二人用兵自然也有所不同。卫青擅长持续渐进的进攻,历来求稳。霍去病擅长速战速决绝不拖拉,汉武帝考虑到当时的国情,希望与匈奴的战争快点结束,所以十分欣赏霍去病的用兵策略。最后霍去病在追击匈奴的过程中大获全胜,而卫青却损失两元大将,后来霍去病成了汉武帝的宠儿,卫青就此被冷落,最后患疾而死。 卫子夫和卫青死后,卫氏家族地位大大受损。此时,聪慧过人的汉武帝想趁机废除外戚涉政的制度。刘邦建国与外戚吕氏密切相关,但是刘邦一死,吕后就开始让吕氏家族掌管朝中大权,直到吕后死后,朝中大权才慢慢回到刘氏手里。汉武帝刘彻上位后,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其实真相藏在深处,刘彻每日每夜都想着不能重蹈覆辙,一个皇帝手中没有实际大权,搁谁心也慌啊。解决外戚干政问题成了汉武帝目前心中最大的担忧。正当掌管兵权的卫青病死,最大的角色卫子夫也不在了,汉武帝想方设法的收回大权,卫氏家族掌权的人该杀的杀,职位该撤的撤,卫氏一族渐渐退出朝政,但是汉武帝也并非如此绝情之人,在自己独揽大权以后,卫氏其他不涉政的成员都没有受到牵连,并且同属于卫氏一族的霍去病仍继续辅助刘彻,卫氏家族虽然日益衰竭却还能够得以延续。 最后补充一下:汉武帝刘彻在改变外戚涉政现状时没有对卫氏家族赶尽杀绝,其实本身并不是多么心狠手辣,而是自己聪明才智的体现,作为一个管理国家的皇帝手里却没有实权,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而汉武帝改变了可怕的局面,是一位睿智的君王,值得敬佩。

6

谁应该为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的死负责任,当然是汉武帝刘彻,但汉武帝会为此感到后悔吗?

可以明确的说,汉武帝也许在某个时刻,心里会闪过一丝悲伤之情,这是身为人夫人父的人性使然。但汉武帝对于卫子夫的死绝不会后悔,因为巫蛊之祸,本就是汉武帝利用卫氏外戚势力的政治对手,发起的一场对卫氏外戚势力的清算运动

只是卫太子刘据也成为了这场斗争的牺牲品,这原本并不在汉武帝的计划之中。

所以,对太子刘据的死,汉武帝还是有所悔恨的。

卫氏外戚集团是怎样成为汉武帝打击的对象呢?

我们先来一下,卫氏外戚势力在朝廷中枢的地位;

卫氏一族的权力来源于两个方面;

其一,是卫子夫受到汉武帝的宠幸,生下太子刘据,在陈阿娇的皇后之位被废后,母以子为贵,被封为皇后;

其二,是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和外甥霍去病,在卫子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后,二人十分了得,在远征匈奴的过程中,获得的不世战功。

汉武帝一生有两大爱好,玩弄女人和北征匈奴。

因此,基于卫子夫受宠和卫青、霍去病在同匈奴作战中的杰出表现,卫氏外戚集团在朝堂上可谓权势熏天,并不亚于吕后当政时期的吕氏外企集团。

除皇后和太子卫子夫母子外,卫青官拜大将军、大司马,封长平候,三个儿子卫伉、卫不疑、卫登也因卫青之功受封侯爵;霍去病官拜骠骑将军、大司马,封冠军侯,和舅舅卫青共同执掌朝廷军政;卫子夫的妹夫公孙贺官拜丞相,外甥公孙敬声任九卿之一的太仆……

可以说,卫氏一族大小人物均在朝中为官,而且文官之首丞相,武将之首大司马,皆由卫氏掌控,可谓荣耀之至。

恩宠到了极点,也就是祸事的开端。

因为帝王的眼里只有权力,没有爱情,帝王的宝座只有一把,而帝王的女人有千千万。

时间是把杀猪刀,谁也无法抵御光阴的流逝,随着卫子夫的年老色衰,更加年轻的李夫人和钩弋夫人代替了她在汉武帝心中的位置。同时,由于卫青和霍去病相继去世,卫氏一族再也不能在汉武帝彻底消灭匈奴的计划中有所作为。

忽然之间,卫氏一族变的对汉武帝毫无利用价值了,而卫氏一族在朝中盘根错节的权力关系,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外戚势力集团,反而成为了汉武帝的威胁。

汉武帝对于外戚势力有着天然的警惕;

第一,吕氏外戚集团引发的诸吕之乱,差点毁了刘姓江山,才过去了仅仅几十年,教训可谓深刻。

第二,汉武帝登基时,朝政大权掌握在以祖母窦太后为中心的窦氏外戚手里,汉武帝经过多年的韬光养晦才夺回政权,对于外戚擅权可谓有切肤之痛。

第三,汉武帝在临时前,为了防止母壮子少,再演外戚擅权的往事,不惜赐死了汉昭帝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

所以,当有人告发卫子夫的外甥公孙敬声用巫蛊诅咒汉武帝时,汉武帝立即觉得这是一次解决卫氏外戚势力的好机会,便命素来和卫氏不和的宠臣江充奉命查巫蛊案,自己移驾甘泉宫,远离是非之地。

江充利用严刑逼供,迫使卫氏一族认罪,迅速将卫子夫的妹夫和外甥,公孙贺、公孙敬声父子、卫子夫的女儿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诛杀。

卫太子刘据为什么成为了牺牲品

按照汉武帝设计的剧情,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但他显然低估的江充亡命徒的本质。因为江充认为他诛杀了卫氏一族,汉武帝年纪已老,太子刘据继位后,断然不会放过自己。

于是,江充联合案道侯韩说、宦官苏文陷害太子刘据,而刘据又无法见到汉武帝解释情况,无奈之下被迫起兵,诛杀了江充。宦官苏文侥幸逃脱,跑到甘泉宫,向汉武帝告发太子起兵造反,汉武帝起初认为是江充逼迫,太子由于害怕,才发生这样的变故,并没有打算追责太子。

但丞相刘屈氂也逃离长安,到甘泉宫向汉武帝汇报太子刘据起兵造反后,汉武帝便不得不信了,于是命刘屈氂率兵平叛,太子刘据兵败,逃亡后自杀,皇后卫子夫也在宫中自杀,太子刘据一脉和门客全部被诛杀。

仅有刘据之孙刘病已一人,因在襁褓之中,幸免于难。

由此可见,诛灭卫氏外戚势力本来就是汉武帝借刀杀人的帝王之术,但分寸没有把握好,将太子刘据也一同拉下了水,而且还被淹死了。

汉武帝对于卫子夫和刘据的死,态度完全不同

卫子夫自杀身亡后,仅有几个宫女用白布裹身,找了一具棺材,草草下葬,下场可谓凄惨。

但当知道刘据自缢死亡后,汉武帝心里甚是感伤,念在新安县令李寿和一个名叫张富昌的庶民,抱下已经自缢而死的太子刘据,并保护了太子的尸身,分别被封为邘侯和题候。

可见,汉武帝对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的死,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对卫子夫没有丝毫怜悯之情,更谈不上后悔,而对儿子刘据,虽然起兵造反,但仍然十分感伤。

在巫蛊之祸真相大白后,汉武帝对于卫子夫和刘据死亡态度的反差,体现的更为明显。

经过调查,巫蛊之祸真相大白后,汉武帝悔恨不已,将江充三族尽数诛灭,烧死苏文,将丞相刘屈氂腰斩于市,又修建“思子宫”,于太子被害处作“归来望思之台”,以志哀思。

而且,当汉武帝得知刘据的孙子刘病已尚存人世后,在自己临死前,下了一道诏书,令宗正录其属籍 ,成长于掖庭,这位日后,刘病已登基为帝,解决了身份问题,十分重要。

但对于皇后卫子夫,却没有任何表示,既没有追赠谥号,也没有让卫子夫以皇后身份配享汉武帝太庙。

可见,如果说,汉武帝有所悔恨,那也仅仅是对太子刘据的,对于卫子夫之死,绝没有半点悔意。

总结:

历史的诡危之处就在于,汉武帝费劲心思,消灭了卫氏外戚势力,但汉昭帝刘弗陵死后,卫氏外戚集团关系十分密切的霍光,也就是霍去病的弟弟,又将卫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扶上了皇帝的宝座,皇位又回到了卫太子刘据一脉。

时也?命也?运也?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7

首先要说明一点的是卫子夫并不是被刘彻所杀的,而是自杀。而且从后来种种的表现来看,刘彻应该是很后悔的。

卫子夫原来只是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在刘彻登基第二年春天,刘彻去霸上祭奠先祖后,顺路去看望嫁给平阳侯的大姐平阳公主。虽然刘彻刚刚即位一年多,但他在太子之时就已经有妃子了,却没有子嗣。于是平阳公主就想给他进献良家女子。

平阳公主将早先物色好的十几个女子领到刘彻面前,但是他都不满意。于是平阳公主只好遣散众人,然后开筵。这时府上的舞女们都登台助兴,刘彻一眼就看中了其中的卫夫子。

这时刘彻起身更衣,让卫夫子去侍候,结果刘彻就在更衣室把这事给办了。等刘彻出来后非常高兴,赐给了平阳公主千两黄金。平阳公主因此奏请将卫夫子送入宫中,刘彻也欣然答应。

可是皇帝的宫中并不缺女人,刘彻回了宫以后就把这事给忘了,卫夫子自入宫一来就再也没有受到召见。次年,刘彻要释放年迈体弱等无用宫人出宫时,卫夫子才得以见到刘彻。

卫夫子哭得泪眼梨花的,请求刘彻放她出宫回家。这下刘彻又找回了当时的感觉,一言不合又把卫夫子办了。之后刘彻时时宠幸她,卫夫子也怀了身孕。

后来卫夫子接连给刘彻生了三女一男,并且因为不怀孕的皇后作妖被废,卫夫子顺利的晋升到了皇后。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卫夫子年老体衰,而刘彻身边并不缺少年轻貌美的女人,所以卫夫子渐渐地不再得宠,不过刘彻对卫夫子还是信任有加,比如刘彻出巡天下时就将宫中的事务都交给卫夫子定夺,回来后对于卫夫子的汇报也从来没有提出过异议,甚至有的时候也免去汇报。

可是晚年的汉武帝变得疑神疑鬼,对于巫蛊也是深信不疑,很多人因为莫名其妙的罪名处死,很快刘彻的宠臣江充跑到太子东宫中挖出了桐木人偶,而太子刘据想去和刘彻解释的时候又被江充限制,情急之下以武帝已死奸臣作乱的名义征兵,与江充展开激战,杀死了江充。

本来刘彻还是信任刘据的,他身在甘泉行宫,所以就派了使者去长安探查,可是这使者因为害怕竟然没进去,跑回来谎称太子造反要杀自己,这才让刘彻大怒。刘彻发兵讨伐,刘据兵少打不过最后自缢而亡。

太子刘据死后,刘彻派人收了卫夫子的皇后玺绶,不过并没有下旨废掉她的皇后之位。卫夫子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只好以死明志。至此陪伴刘彻49年的卫皇后溘然长逝,而她所住的未央宫并没有迎来下一任皇后,一直等到汉昭帝即位才有了新主人。

所以刘彻既没有想要杀死卫夫子,也应该对她的死悔恨不已,不然也不会在剩下的几年里没有再立新后。

8

刘彻并没有杀卫子夫,卫子夫帮助太子刘据造反,江充要陷害太子刘据,刘据不要做秦朝的扶苏,所以就起兵反抗。

但是刘据做为太子,能够调动的兵马是有限的,所以他就向卫子夫求援,卫子夫支持刘据起兵,然后调动了车马,宫中卫队,然后到武库取了兵器,可以说,卫子夫完全是刘据的同谋。

不过,刘据毕竟不是皇帝和丞相的对手,最后失败,而汉武帝也断定太子与皇后确实有谋反,所以就派人去收了卫子夫的皇后玺绶,而做为皇后的卫子夫,自然无法解释自己的行为,也无法面对汉武帝,最终只能以死来了解此事。

太子失败之后,逃到湖县,藏了起来,汉武帝就将随太子造反的人都处死了,并且族灭,壶关的三老令孤茂就上奏折给汉武帝,他认为刘据是被江充所诬陷的,应该饶了太子的谋反之罪,汉武帝有点感动,也有点感悟,但还是没有公开赦免太子。

太子之后在湖县自尽,汉武帝想为太子开脱,但是又不好说,这时候田千秋这个时候为太子说话,假托梦说有个白头发老翁要汉武帝,放过太子,汉武帝这个时候才真正的醒悟。

汉武帝相信太子刘据,先是建了思子宫,又在湖县建了归来望思台,以怀念自己的思子之心,不过,他对卫子夫可没有什么表示,他相信的是可怜的儿子,并不可怜卫子夫。

刘据的孙子刘病已也没有得到赦免,而是收进了郡邸狱,甚至在有人说长安狱中有天子气,还要派人杀掉刘病已,只是丙吉紧关大门,不让进入,一直到了汉武帝的遗诏,才说将刘病已回宗籍,不过,这个极有可能是霍光自己下的。

至于卫子夫,汉武帝已将去淡忘,卫子夫在还是皇后的时候,已然失宠,汉武帝后来又宠信了李夫人,钩弋夫人,卫子夫,想必很久也,未见面,所以后来太子与皇后连皇帝的面都见不着,也默认江充去查东宫与后宫。

可以说,对于卫子夫的事,汉武帝一点也不后悔,他甚至可能还会恨,卫子夫帮助刘据造反。

9

尽管晚年的汉武帝有可能会回想起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鲜衣怒马的他与风华绝代的卫子夫相遇的场景,但是他却不可能会对卫子夫之死而感到懊悔,原因是浅显而冷酷的——卫子夫之死可能就是汉武帝安排的一出大戏。

汉武帝的确对太子刘据之死感到了后悔,所以“巫蛊之祸”一切真相大白之后他修建了思子宫和归来王思之台,并且对参与陷害刘据的人展开了疯狂的报复——仿照刘据烧死胡巫的行为将苏文烧死在横桥上,参与诬陷太子的贰师将军李广利被灭族(他本人逃亡匈奴),丞相刘屈氂被腰斩并灭族。灭族之罪曾经在汉武帝的祖父汉文帝时期就已经被废除,但是汉武帝此时专门回复了这种残酷的刑罚,除了丞相刘屈氂之外,被灭族的还有陷害刘据的罪魁祸首江充(他本人已经被刘据处死)以及曾经因为追杀刘据而受赏的将士们。

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汉武帝对皇后卫子夫之死感到后悔,因为他对前皇后陈阿娇、自己的两个女儿阳石公主和诸邑公主(二人均在“巫蛊之祸”前期被杀)、皇后卫子夫、生母钩弋夫人与她关系无比密切的女性,最终都落了个凄惨的下场。

《史记·外戚世家》中毫不掩饰地写道:“故诸为武帝生子者,无男女,其母无不谴死”,这也正说明了,汉武帝为了避免外戚干政而采取了非常极端的手段,卫子夫及其背后的卫霍势力,都是晚年的汉武帝所最重视的敌人,所以,对于卫子夫之死,汉武帝怎么会后悔呢?

10

刘彻就是历史上的汉武帝,而且他是一个很暴躁的人,被他杀的人真的是数不胜数,不说别的,就说汉武帝一朝的宰相,十多个人中被他杀掉的就有一多半。

你说连宰相都敢杀着玩的汉武帝,他杀了卫子夫会后悔吗?

有一句话叫做无情最是帝王家,汉武帝就是一个无情地位的典型代表,要知道卫子夫死的时候,已经年老色衰了。那时候卫子夫想要见汉武帝一面,都是见不到的。

即使卫子夫提前预约,也是不管用的。

卫子夫之所以自杀,就是想要给汉武帝解释,自己的儿子刘据不可能造反,也不会造反的。

可是,刘彻汉武帝不给他这个机会。

因此,在卫子夫得知自己的唯一的一个儿子刘据自杀后,她也又见不到汉武帝,更加令他伤心的是,汉武帝还废了他的皇后之职。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卫子夫选择了自杀。

可以说这时候的卫子夫,已经失去了他应有的价值,他的死活汉武帝当然也就不关心了。

我们都知道,卫子夫是汉武帝爱上的第一个女人,也是汉武帝爱的时间最长的一个女人,两个人还生了四个孩子。

可是,那时候的卫子夫年轻呀,卫子夫又是给才女,长相很甜美,又很乖巧懂事,汉武帝对这样的女人毫无抵抗力。

所以,他宠爱卫子夫,同时也宠爱卫子夫的家人,比如卫青就是因为卫子夫这个裙带关系,当上的大将军,然后去出征打仗脱颖而出的。

可是,汉武帝也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

当卫子夫年老色衰的时候,他甚至连见卫子夫一面都不肯。更可况卫子夫和他的儿子刘据,还陷入到了巫蛊之祸当中。

尽管最终这件事被证实了是一个陷害。但是,汉武帝始终没有提及卫子夫,他只是说错杀了自己的儿子刘据。

因此,他在晚年的时候,还特意建了一个思子台。他只是对自己的儿子,带有愧疚之心而已。

还有,汉武帝最终也没有让自己的和卫子夫葬在一起,这都说明卫子夫死后,汉武帝不曾后悔,尽管说卫子夫死的很冤枉。